CN111049580A - 一种电子设备及数据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及数据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49580A
CN111049580A CN201911200824.2A CN201911200824A CN111049580A CN 111049580 A CN111049580 A CN 111049580A CN 201911200824 A CN201911200824 A CN 201911200824A CN 111049580 A CN111049580 A CN 1110495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module
optical 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equipmen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008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008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495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49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95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4Indoor or close-range type systems
    • H04B10/116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40Transceiv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数据传输系统,其中,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与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连接的第一CPU,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与设置在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获取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有线连接的第三电子设备传输的第一数据,和/或向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第二数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电子设备上设置够进行信号接收和发送的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与设置在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通过可见光通信的形式进行数据传输,既满足电子设备无USB接口设计,又能实现高速近距离数据传输,使电子设备的一体化外观设计更加美观。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及数据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数据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智能手机行业的不断发展,手机成为工作、娱乐、社交等必备工具,用户对手机的体验需求越来越高,更漂亮的一体化外观,更快的信息传输速度,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手机的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为手机的一体化外观设计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在现有技术中,去掉USB接口的手机,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存在以下几种方案:在手机外壳上制作触点,通过磁吸的方式使USB数据线和触点连接,进行数据传输;通过蓝牙连接;手机通过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连接;通过蜂窝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以上几种数据传输方案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存在传输速率慢或延时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数据传输系统,以解决电子设备的无线数据传输时传输速率慢、延时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
与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连接的第一中央处理器CPU,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与设置在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获取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有线连接的第三电子设备传输的第一数据,和/或向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
与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连接的第二中央处理器CPU,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与设置在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将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有线连接的第三电子设备上的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或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至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第二数据。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上述的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上述的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无线连接。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电子设备上设置能够进行信号接收和发送的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第一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与设置在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之间通过可见光通信的形式进行数据传输,既可以满足电子设备无USB接口设计,又能实现高速近距离数据传输,实现多个电子设备间的高速数据共享,实现了电子设备的无孔化设计,使电子设备的一体化外观设计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12、第一中央处理器CPU,13、第一信号解码模块,14、第一信号编码模块,15、第一充电模块,111、第一光敏接收器,112、第一信号灯;
21、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22、第二中央处理器CPU,23、第二信号编码模块,24、第二信号解码模块,25、第二充电模块,26、USB接口,211、第二信号灯,212、第二光敏接收器;
10、第一电子设备,20、第二电子设备,30、第三电子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11;
与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11连接的第一中央处理器CPU,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11与设置在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获取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有线连接的第三电子设备传输的第一数据,和/或向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11能够实现可见光无线通信(LightFidelity,LiFi)的信号接收和发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移动充电底座,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设置有用于接收和发送LiFi信号的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要进行数据传输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需要放置在所述移动充电底座上,所述移动充电底座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有线连接,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11与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无线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11与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光信号完成。其中,在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数据时,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11接收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发出的携带有所述第一数据的光信号,经解析后可以获得所述第一数据。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送数据时,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CPU控制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11发出携带有所述第二数据的光信号,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接收所述光信号,经过解析后可以获得所述第二数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实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电子设备上设置能够进行信号接收和发送的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第一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与设置在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之间通过可见光通信的形式进行数据传输,既可以满足电子设备无USB接口设计,又能实现高速近距离数据传输,实现多个电子设备间的高速数据共享,实现了电子设备的无孔化设计,使电子设备的一体化外观设计更加美观。
具体地,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11包括:第一光敏接收器111;
所述第一光敏接收器111通过第一信号解码模块13与所述第一CPU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CPU控制所述第一光敏接收器111接收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发出的第一光信号,并控制所述第一信号解码模块13对所述第一光信号进行解码,获得所述第一数据。
所述第一光敏接收器111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发出的第一光信号,所述第一光敏接收器111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壳体表面;所述第一光信号可以为可见光信号,所述第一光信号携带有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时,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有线连接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发出第一光信号,所述第一光敏接收器111接收所述第一光信号,将所述第一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转换后的电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信号解码模块13,所述第一信号解码模块13对转换后的电信号进行信号解码,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实现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
具体地,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11还包括:第一信号灯112;
所述第一信号灯112通过第一信号编码模块14与所述第一CPU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CPU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信号编码模块14进行编码,并驱动所述第一信号灯112根据编码后的所述第二数据发出第二光信号。
所述第一信号灯112可以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作为光源的信号灯,所述第一信号灯112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壳体表面。可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CPU还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存储器、屏幕、摄像头等其他组件连接,在需要将自身存储的所述第二数据发送至第三电子设备时,所述第一CPU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信息,进而获取所述第二数据;所述第一CPU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信号编码模块14进行编码,并驱动所述第一信号灯112根据编码后的所述第二数据发出第二光信号。
第二光信号携带有所述第二数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接收所述第二光信号,并对所述第二光信号进行解码,即可得到所述第二数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有线传输的形式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至与其相连的第三电子设备,实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充电模块15,所述第一充电模块15与所述第一CPU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源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设置有第二充电模块25;所述第一CPU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充电模块15与所述第二充电模块25连接时,控制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11与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移动充电底座,第一电子设备放置在所述移动充电底座上,所述移动充电底座与电源连接时,所述第一充电模块15和所述第二充电模块无线连接,实现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无线充电。
在需要进行数据传输时,用户可以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放置在所述移动充电底座上,所述第一充电模块15和所述第二充电模块无线连接,所述移动充电底座与第三电子设备有线连接;在所述第一CPU检测到所述第一充电模块15与所述第二充电模块连接时,认为用户已经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放置到所述移动充电底座上,能够进行数据传输,此时所述第一CPU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11与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通过可见光通信的形式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第一种电子设备的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11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之间通过可见光通信的形式进行数据传输,由于光谱频率范围非常广,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使用不同的光谱频率对各自的数据信息进行编码,从而使得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双向高速传输互不干涉。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所述第二数据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同时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传输所述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使用不同光谱频率进行编码。
该实施例中,在第一电子设备上设置能够进行信号接收和发送的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第一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与设置在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之间通过可见光通信的形式进行数据传输,既可以满足电子设备无USB接口设计,又能实现高速近距离数据传输,实现多个电子设备间的高速数据共享,实现了电子设备的无孔化设计,使电子设备的一体化外观设计更加美观。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21;
与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21连接的第二中央处理器CPU,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21与设置在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将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有线连接的第三电子设备上的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或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至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第二数据。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21能够实现LiFi信号的接收和发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移动充电底座,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设置有用于接收和发送LiFi信号的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之间要进行数据传输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需要放置在所述移动充电底座上,所述移动充电底座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有线连接,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与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21无线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21与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光信号完成。其中,在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数据时,所述第二CPU获取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待传输的所述第一数据,并控制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21发出携带有所述第一数据的光信号,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接收所述光信号,经过解析后可以获得所述第一数据,实现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数据。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送数据时,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21接收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发出的携带有所述第二数据的光信号,经解析后可以获得所述第二数据,所述第二CPU将所述第二数据通过有线传输的形式发送至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实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电子设备上设置能够进行信号接收和发送的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第二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与设置在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之间通过可见光通信的形式进行数据传输,可以实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间的高速近距离数据传输,实现了多个电子设备间的高速数据共享。
具体地,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21包括:第二信号灯211;
所述第二信号灯211通过第二信号编码模块23与所述第二CPU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CPU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信号编码模块23进行编码,并驱动所述第二信号灯211根据编码后的所述第一数据发出第一光信号。
所述第二信号灯211可以为LED灯,所述第二信号灯211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壳体表面。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有线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通过USB线连接。在所述第三电子设备需要将自身存储的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时,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数据通过USB线发送至所述第二CPU,所述第二CPU再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信号编码模块23进行编码,并驱动所述第二信号灯211根据编码后的所述第一数据发出第一光信号。
第一光信号携带有所述第一数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的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接收所述第一光信号,并对所述第一光信号进行解码,即可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实现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
具体地,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21包括:第二光敏接收器212;
所述第二光敏接收器212通过第二信号解码模块24与所述第二CPU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CPU控制所述第二光敏接收器212接收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发出的第二光信号,并控制所述第二信号解码模块24对所述第二光信号进行解码,获得所述第二数据。
所述第二光敏接收器21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发出的第二光信号,所述第二光敏接收器212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壳体表面;所述第二光信号可以为可见光信号,所述第二光信号携带有所述第二数据。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发出第二光信号,所述第二光敏接收器212接收所述第二光信号,将所述第二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转换后的电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信号解码模块24,所述第二信号解码模块24对转换后的电信号进行信号解码,得到所述第二数据,所述第二CPU将所述第二数据通过有线传输的形式发送至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实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充电模块25,所述第二充电模块25与所述第二CPU连接;
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26,所述USB接口2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CPU连接,所述USB接口26的另一端通过USB线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设置有第一充电模块15;所述第二CPU在检测到所述第二充电模块25与所述第一充电模块15连接时,控制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21与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移动充电底座,第一电子设备放置在所述移动充电底座上,所述移动充电底座与电源连接时,所述第二充电模块25和所述第一充电模块无线连接,实现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无线充电。
在需要进行数据传输时,用户可以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放置在所述移动充电底座上,所述第二充电模块25与所述第一充电模块无线连接,所述移动充电底座通过所述USB接口26与所述与第三电子设备有线连接;在所述第二CPU检测到所述第二充电模块25与所述第一充电模块连接时,认为用户已经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放置到所述移动充电底座上,能够进行数据传输,此时所述第二CPU通过控制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21与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通过可见光通信的形式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21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之间通过可见光通信的形式进行数据传输,由于光谱频率范围非常广,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使用不同的光谱频率对各自的数据信息进行编码,从而使得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双向高速传输互不干涉。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传输所述第一数据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同时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所述第二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使用不同光谱频率进行编码。
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电子设备上设置能够进行信号接收和发送的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第二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与设置在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之间通过可见光通信的形式进行数据传输,可以实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间的高速近距离数据传输,实现了多个电子设备间的高速数据共享。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上述的第一电子设备10,还包括上述的第二电子设备20。可选地,所述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第三电子设备30。
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10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20无线连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20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30通过USB线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10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30进行数据传输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10的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11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20的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21无线连接,通过可见光通信的形式进行数据传输。
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20为移动充电底座,所述第一电子设备10为手机,所述第三电子设备30为电脑为例,将存储在所述手机内的数据(文档、电影、音乐等)传输到电脑上的实现过程如图5所示:
步骤501、检测所述手机的第一充电模块和所述移动充电底座的第二充电模块是否无线连接;
步骤502、在确定所述第一充电模块和所述第二充电模块无线连接时,所述手机的第一CPU由手机存储器获取待传输的第二数据;
步骤503、所述第一CPU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至所述手机的第一信号编码模块进行编码;
步骤504、控制所述手机的第一信号灯根据编码后的所述第二数据发出第二光信号;
步骤505、所述移动充电底座的第二光敏接收器接收所述第二光信号,并将所述第二光信号发送至所述移动充电底座的第二信号解码模块进行解码,得到所述第二数据;
步骤506、所述移动充电底座的第二CPU将所述第二数据通过USB线发送至所述电脑。
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移动充电底座,所述第一电子设备10为手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30为电脑为例,将存储在所述电脑内的数据(文档、电影、音乐等)传输到手机上的实现过程为:
检测所述移动充电底座的第二充电模块和所述手机的第一充电模块是否无线连接;
在确定所述第二充电模块和所述第一充电模块无线连接时,将电脑自身存储的待传输的第一数据通过USB线发送至所述移动充电底座;
所述移动充电底座的第二CPU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移动充电底座的第二信号编码模块进行编码;
控制所述移动充电底座的第二信号灯根据编码后的所述第一数据发出第一光信号;
所述手机的第一光敏接收器接收所述第一光信号,并将所述第一光信号发送至所述手机的第一信号解码模块进行解码,得到所述第一数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上分别设置能够进行信号接收和发送的光通信收发模组,所述光通信收发模组通过可见光通信的形式实现两个电子设备(如手机和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既可以满足电子设备无USB接口设计,又能实现高速近距离数据传输,实现电子设备间的高速数据共享,实现了电子设备的无孔化设计,使电子设备的一体化外观设计更加美观。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以手机作为本发明电子设备的具体实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手机作为电子设备之外,亦可适用于其它具备显示屏的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oving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播放器、MP4(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播放器、膝上型便携计算机、车载电脑、台式计算机、机顶盒、智能电视机、可穿戴设备等等均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电子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电子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电子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11);
与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11)连接的第一中央处理器CPU(12),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11)与设置在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获取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有线连接的第三电子设备传输的第一数据,和/或向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11)包括:第一光敏接收器(111);
所述第一光敏接收器(111)通过第一信号解码模块(13)与所述第一CPU(12)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CPU(12)控制所述第一光敏接收器(111)接收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发出的第一光信号,并控制所述第一信号解码模块(13)对所述第一光信号进行解码,获得所述第一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11)还包括:第一信号灯(112);
所述第一信号灯(112)通过第一信号编码模块(14)与所述第一CPU(12)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CPU(12)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信号编码模块(14)进行编码,并驱动所述第一信号灯(112)根据编码后的所述第二数据发出第二光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充电模块(15),所述第一充电模块(15)与所述第一CPU(12)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源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设置有第二充电模块(25);所述第一CPU(12)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充电模块(15)与所述第二充电模块(25)连接时,控制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11)与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5.一种第二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21);
与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21)连接的第二中央处理器CPU(22),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21)与设置在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将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有线连接的第三电子设备上的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或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至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第二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第二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21)包括:第二信号灯(211);
所述第二信号灯(211)通过第二信号编码模块(23)与所述第二CPU(22)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CPU(22)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信号编码模块(23)进行编码,并驱动所述第二信号灯(211)根据编码后的所述第一数据发出第一光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第二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21)包括:第二光敏接收器(212);
所述第二光敏接收器(212)通过第二信号解码模块(24)与所述第二CPU(22)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CPU(22)控制所述第二光敏接收器(212)接收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发出的第二光信号,并控制所述第二信号解码模块(24)对所述第二光信号进行解码,获得所述第二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第二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充电模块(25),所述第二充电模块(25)与所述第二CPU(22)连接;
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26),所述USB接口(2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CPU(22)连接,所述USB接口(26)的另一端通过USB线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设置有第一充电模块(15);所述第二CPU(22)在检测到所述第二充电模块(25)与所述第一充电模块(15)连接时,控制所述第二光通信收发模组(21)与所述第一光通信收发模组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9.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无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第三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通过USB线连接;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将第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三电子设备;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将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CN201911200824.2A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电子设备及数据传输系统 Pending CN1110495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0824.2A CN111049580A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电子设备及数据传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0824.2A CN111049580A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电子设备及数据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9580A true CN111049580A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34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00824.2A Pending CN111049580A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电子设备及数据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4958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6272A (zh) * 2022-03-17 2022-04-1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2600A (zh) * 2012-09-14 2013-01-16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usb接口的热插拔可见光无线接入系统
CN107070550A (zh) * 2017-03-14 2017-08-18 李子菏 一种无线充电与数据交互的控制系统与控制方法
CN108063637A (zh) * 2018-01-26 2018-05-22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可见光通信外置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695998A (zh) * 2017-04-07 2018-10-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2600A (zh) * 2012-09-14 2013-01-16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usb接口的热插拔可见光无线接入系统
CN107070550A (zh) * 2017-03-14 2017-08-18 李子菏 一种无线充电与数据交互的控制系统与控制方法
CN108695998A (zh) * 2017-04-07 2018-10-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063637A (zh) * 2018-01-26 2018-05-22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可见光通信外置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6272A (zh) * 2022-03-17 2022-04-1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4356272B (zh) * 2022-03-17 2022-08-23 北京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WO2023173856A1 (zh) * 2022-03-17 2023-09-2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89452U (zh) 一种基于声波通信配对的无线音频系统
CN108351852A (zh) 通用串行总线(usb)type-c电缆上的增强型通信
CN101366210A (zh) 提供基于即触即用服务的方法和装置、以及使用该方法和装置的系统
CN201435745Y (zh) 多功能蓝牙耳机
CN103974464A (zh) 一种手机互联智能车载导航装置
CN101615168A (zh) 利用电脑处理移动终端数据的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1049580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数据传输系统
CN102098604A (zh) 基于蓝牙文件传输协议的手机蓝牙音箱
CN203136011U (zh) 互联网电子相框
CN102970062B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261610U (zh) 具有无线hdmi功能的手持电子设备
CN103067587A (zh) 一种基于音频接口进行双向数据传输的装置、手机及方法
CN107291403A (zh) 移动终端及其处理器
CN201750479U (zh) 一种音视频播放系统及其移动终端、音视频播放设备
CN101820318A (zh) 1Gbps超高速LED光通信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3013249U (zh) 一种具有nfc功能的蓝光播放器
CN203206446U (zh) 无线音响
CN201563195U (zh) 一种电视上外接设备的连接装置
KR20120137336A (ko) 와이파이 다이렉트 영유아 학습시스템 및 학습방법
CN103546199B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
KR20160124637A (ko) 사물인터넷을 이용한 무선 충전 방법 및 무선 충전기
CN104066027A (zh) 音频设备的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4679140A (zh) 一种能实现无延迟无线音视频传输的便携式鼠标电脑主机
CN204741569U (zh) 一种基于无线射频的邻居检测装置
WO2019015247A1 (zh) 蓝牙通讯装置及其与终端设备的音频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