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46696A - 活体识别方法与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活体识别方法与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46696A
CN111046696A CN201811187538.2A CN201811187538A CN111046696A CN 111046696 A CN111046696 A CN 111046696A CN 201811187538 A CN201811187538 A CN 201811187538A CN 111046696 A CN111046696 A CN 1110466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on
user
image
living body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875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宗翰
侯贯中
李建颖
王长宏
吴伯廷
何亮融
王思捷
陈宗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CN20181118753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466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46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66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40Spoof detection, e.g. liveness detection
    • G06V40/45Detection of the body part being aliv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20Movements or behaviour, e.g. gesture recogn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sychiatry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体识别方法与电子装置。此方法包括:提供提示信息,其中提示信息用以指示使用者做出第一动作;根据提示信息获取对应于使用者的至少一图像;根据提示信息以及前述图像,判断前述图像中的使用者所做出的第二动作是否符合特定条件;当前述图像中的使用者所做出的第二动作符合特定条件时,判断图像中的使用者为活体;以及当前述图像中的使用者所做出的第二动作不符合所述特定条件时,判断所述图像中的所述使用者非为所述活体。

Description

活体识别方法与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体识别方法与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从事长天数户外活动的人员,例如:登山溯溪、野外调查、山区巡逻…等等,时常需要与平地留守人员保持联系以确保自身安全。然而在这种户外情境下,回报人员使用的电子装置必须具备三种条件:(1)简易好携带、(2)省电、(3)可信度高。因此,回报人员使用的电子装置势必无法安装过多的传感器。此外,为了达到判断回报人员的身份是否被伪造,身份验证也是需要考量的问题之一。
此外,在电子相框的应用上,使用密码或手势来保护数据夹是最普遍也最简易的做法。然而,这种记忆性的密码或手势如果不小心遗忘,会对使用者带来不少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体识别方法与电子装置,可以有效地识别所拍摄的图像中的使用者是否为活体(或生物体),并且增加身份验证的可信度。
本发明提出一种活体识别方法,用于一电子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提供一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以指示一使用者做出一第一动作;根据所述提示信息获取对应于所述使用者的至少一图像;根据所述提示信息以及所述图像,判断所述图像中的所述使用者所做出的一第二动作是否符合一特定条件;当所述图像中的所述使用者所做出的所述第二动作符合所述特定条件时,判断所述图像中的所述使用者为一活体;以及当所述图像中的所述使用者所做出的所述第二动作不符合所述特定条件时,判断所述图像中的所述使用者非为所述活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特定条件为所述第一动作以及所述第二动作的一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一动作不同于所述第二动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一动作相同于所述第二动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动作和/或所述第二动作至少包括表情、手势、脸部方向、脸部移动轨迹以及所述使用者的脸部习惯的至少其中之一。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输出电路、图像获取电路与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耦接所述输出电路以及所述图像获取电路。所述输出电路提供一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以指示一使用者做出一第一动作。所述图像获取电路根据所述提示信息获取对应于所述使用者的至少一图像。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提示信息以及所述图像,判断所述图像中的所述使用者所做出的一第二动作是否符合一特定条件。当所述图像中的所述使用者所做出的所述第二动作符合所述特定条件时,所述处理器判断所述图像中的所述使用者为一活体。当所述图像中的所述使用者所做出的所述第二动作不符合所述特定条件时,所述处理器判断所述图像中的所述使用者非为所述活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特定条件为所述第一动作以及所述第二动作的一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一动作不同于所述第二动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一动作相同于所述第二动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动作和/或所述第二动作至少包括表情、手势、脸部方向、脸部移动轨迹以及所述使用者的脸部习惯的至少其中之一。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活体识别方法与电子装置可以识别所拍摄的图像中的使用者是否为活体(或生物体),藉此增加伪造身份的困难度并且提升数据的安全性。特别是,由于本发明是使用图像进行识别,因此在制造成本上只需使用单一摄影镜头,电子装置整体的成本并不会大幅增加。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示出的电子装置的方块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示出的活体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子装置
20:处理器
22:输出电路
24:图像获取电路
26:存储电路
S201:提供提示信息,其中提示信息用以指示使用者做出第一动作的步骤
S203:根据提示信息获取对应于使用者的至少一图像的步骤
S205:根据所述提示信息以及前述图像,判断前述图像中的使用者所做出的第二动作是否符合特定条件的步骤
S207:当前述图像中的使用者所做出的第二动作符合特定条件时,判断前述图像中的使用者为活体的步骤
S209:当前述图像中的使用者所做出的第二动作不符合特定条件时,判断前述图像中的使用者非为活体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在附图中说明所述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另外,凡可能之处,在附图及实施方式中使用相同标号的元件/构件代表相同或类似部分。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示出的电子装置的方块图。
请参照图1,电子装置100包括处理器20、输出电路22、图像获取电路24以及存储电路26。其中,输出电路22、图像获取电路24以及存储电路26分别耦接至处理器20。电子装置100例如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电子相框等装置,在此不设限。
处理器2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是其他可程序的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的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可程序化控制器、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其他类似元件或上述元件的组合。
输出电路22可以是在电子装置100的显示区域内提供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输出电路22可为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场发射显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FED)等提供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输出电路22也可以是其他种类的输出装置,例如扬声器,在此不对输出电路22作限制。
图像获取电路24是用以获取一或多张图像。举例来说,图像获取电路24可以配备有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Complementary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S)元件或其他种类的感光元件的摄像镜头。
存储电路26可以是任何型态的固定或可移动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或类似元件或上述元件的组合。
在本范例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的存储电路26中存储有多个程序码片段,在上述程序码片段被安装后,会由处理器20来执行。例如,存储电路26中包括多个模块,通过这些模块来分别执行应用于电子装置100的各个运作,其中各模块是由一或多个程序码片段所组成。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电子装置100的各个运作也可以是使用其他硬件形式的方式来实现。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示出的活体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请参照图2,输出电路22会提供提示信息(步骤S201)。其中,提示信息用以指示使用者做出第一动作。在此,第一动作至少包括表情、手势、脸部方向、脸部移动轨迹以及使用者的脸部习惯的至少其中之一。更详细来说,前述的表情可以包括开心、难过、生气、恶心、悲伤、惊讶或其他的表情。前述的手势例如是比赞、握拳、手掌摊开或其他的手势。前述脸部方向例如是输出电路22根据提示信息显示多个定点位置,而使用者根据提示信息将脸部依序朝向该些定点位置并且分别在该些定点位置停留达到特定的时间长度。前述脸部移动轨迹例如是输出电路22根据提示信息显示一特定轨迹,而使用者根据此特定轨迹移动脸部以使得使用者脸部的移动轨迹相符于输出电路22所显示的特定轨迹。前述使用者的脸部习惯例如是使用者面对镜头的特定角度、表情或其他的习惯。
在输出电路22提供提示信息后,图像获取电路24会根据前述的提示信息获取对应于使用者的至少一图像(步骤S203)。例如,使用者可以根据提示信息,在电子装置100前做出对应的动作以让电子装置100的图像获取电路24获取(或拍摄)包括使用者的图像。
之后,处理器20会根据前述的提示信息以及图像获取电路24所获取的图像,判断图像获取电路24所获取的图像中的使用者所做出的动作(亦称为,第二动作)是否符合特定条件(步骤S205)。第二动作至少包括如前述的表情、手势、脸部方向、脸部移动轨迹以及所述使用者的脸部习惯的至少其中之一,其与前述的第一动作相类似,在此不再赘述。而特定条件为前述第一动作以及前述第二动作的对应关系。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对应关系可以是第一动作相同于第二动作。举例来说,假设提示信息是用以指示使用者做出握拳的第一动作。当图像获取电路24所获取的图像中使用者所做出的第二动作为握拳时,则处理器20会判断图像获取电路24所获取的图像中的使用者所做出的第二动作符合特定条件。反之,假设提示信息是用以指示使用者做出握拳的第一动作。当图像获取电路24所获取的图像中使用者所做出的第二动作非为握拳时,则处理器20会判断图像获取电路24所获取的图像中的使用者所做出的第二动作不符合特定条件。
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在前述的对应关系中,第一动作也可以是不同于第二动作。举例来说,处理器20可以预先存储第一动作与第二动作两者的对应关系于存储电路26,且第一动作不同于第二动作。例如,处理器20可以预先存储第一动作为握拳而第二动作为生气的表情的对应关系在存储电路26。当提示信息指示使用者做出握拳的第一动作且图像获取电路24所获取的图像中使用者所做出的第二动作为生气的表情时,则处理器20会判断图像获取电路24所获取的图像中的使用者所做出的第二动作符合特定条件。反之,当提示信息指示使用者做出握拳的第一动作且图像获取电路24所获取的图像中使用者所做出的第二动作为握拳时,则处理器20会判断图像获取电路24所获取的图像中的使用者所做出的第二动作不符合特定条件。特别是,通过使用彼此相异的第一动作与第二动作进行验证,可以提高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以及机密数据的保护能力。
当图像获取电路24所获取的图像中使用者所做出的第二动作符合特定条件时,处理器20会判断图像获取电路24所获取的图像中的使用者为活体(或生物体)(步骤S207)。当图像获取电路24所获取的图像中的使用者所做出的第二动作不符合特定条件时,处理器20会判断图像获取电路24所获取的图像中的使用者为活体(或生物体)(步骤S209)。
以下以两个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活体识别方法的应用。
[第一实施例]
在户外登山活动中,通常会有人员(以下称为,留守人员)留守于平地,而参与登山活动的人员中通常需有人员(以下称为,回报人员)回报相关信息给前述的留守人员。假设前述电子装置100是由回报人员所持有,而为了验证回报人员的身份,留守人员可以使用其他的电子装置传送提示信息到回报人员的电子装置100上进行显示。回报人员可以根据提示信息中所指定的第一动作,做出相对应的第二动作。若回报人员做出的第二动作符合特定条件,则电子装置100会判断回报人员是活体(或生物体)。若回报人员做出的第二动作不符合特定条件,则电子装置100会判断回报人员为非活体(例如:照片、影片等)。
通过验证图像中的使用者是否为活体,除了可以预防有心人士利用不实的伪造图片或影片代替回报人员来回报,假设提示信息中的第一动作是随机地指定,也能够进一步增加伪造身份的困难度,并且加强回报人员必须为生物体的真实性。
[第二实施例]
假设前述的电子装置100为一电子相框。电子装置100可以先通过人脸识别的技术判断使用者是否为一数据夹的拥有者。接着,电子装置可以产生并显示提示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提示信息中所指定的第一动作,做出相对应的第二动作。若使用者做出的第二动作符合特定条件,则电子装置100会判断使用者是活体(或生物体)。若使用者做出的第二动作不符合特定条件,则电子装置100会判断回报人员为非活体(例如:照片、影片等)。
通过在电子相框上增加生物体验证的机制,除了可以预防有心人士利用不实的伪造图片或影片开启别人的数据夹,假设提示信息中的第一动作是随机地指定,也能够进一步增加伪造身份的困难度,并且加强数据夹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活体识别方法与电子装置可以识别所拍摄的图像中的使用者是否为活体(或生物体),藉此增加伪造身份的困难度并且提升数据的安全性。特别是,由于本发明是使用图像进行识别,因此在制造成本上只需使用单一摄影镜头,电子装置整体的成本并不会大幅增加。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改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活体识别方法,用于电子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以指示使用者做出第一动作;
根据所述提示信息获取对应于所述使用者的至少一图像;
根据所述提示信息以及所述图像,判断所述图像中的所述使用者所做出的第二动作是否符合特定条件;
当所述图像中的所述使用者所做出的所述第二动作符合所述特定条件时,判断所述图像中的所述使用者为活体;以及
当所述图像中的所述使用者所做出的所述第二动作不符合所述特定条件时,判断所述图像中的所述使用者非为所述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体识别方法,其中所述特定条件为所述第一动作以及所述第二动作的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体识别方法,其中在所述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一动作不同于所述第二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体识别方法,其中在所述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一动作相同于所述第二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体识别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动作和/或所述第二动作至少包括表情、手势、脸部方向、脸部移动轨迹以及所述使用者的脸部习惯的至少其中之一。
6.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
输出电路;
图像获取电路;以及
处理器,耦接所述输出电路以及所述图像获取电路,其中
所述输出电路提供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以指示使用者做出第一动作,
所述图像获取电路根据所述提示信息获取对应于所述使用者的至少一图像,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提示信息以及所述图像,判断所述图像中的所述使用者所做出的第二动作是否符合特定条件,
当所述图像中的所述使用者所做出的所述第二动作符合所述特定条件时,所述处理器判断所述图像中的所述使用者为活体,以及
当所述图像中的所述使用者所做出的所述第二动作不符合所述特定条件时,所述处理器判断所述图像中的所述使用者非为所述活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特定条件为所述第一动作以及所述第二动作的对应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在所述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一动作不同于所述第二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在所述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一动作相同于所述第二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动作和/或所述第二动作至少包括表情、手势、脸部方向、脸部移动轨迹以及所述使用者的脸部习惯的至少其中之一。
CN201811187538.2A 2018-10-12 2018-10-12 活体识别方法与电子装置 Pending CN1110466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7538.2A CN111046696A (zh) 2018-10-12 2018-10-12 活体识别方法与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7538.2A CN111046696A (zh) 2018-10-12 2018-10-12 活体识别方法与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6696A true CN111046696A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29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87538.2A Pending CN111046696A (zh) 2018-10-12 2018-10-12 活体识别方法与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4669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63878U (zh) * 2009-03-12 2013-10-21 Tlj Intertech Inc 活體辨識系統以及身份認證裝置
CN105184277A (zh) * 2015-09-29 2015-12-23 杨晴虹 活体人脸识别方法以及装置
CN106874876A (zh) * 2017-02-20 2017-06-20 深圳市科漫达智能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活体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273794A (zh) * 2017-04-28 2017-10-20 北京建筑大学 一种人脸识别过程中的活体鉴别方法及装置
US20180060681A1 (en) * 2012-02-21 2018-03-01 iProov Ltd. Online Pseudonym Verification and Identity Validation
CN108629260A (zh) * 2017-03-17 2018-10-09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活体验证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63878U (zh) * 2009-03-12 2013-10-21 Tlj Intertech Inc 活體辨識系統以及身份認證裝置
US20180060681A1 (en) * 2012-02-21 2018-03-01 iProov Ltd. Online Pseudonym Verification and Identity Validation
CN105184277A (zh) * 2015-09-29 2015-12-23 杨晴虹 活体人脸识别方法以及装置
CN106874876A (zh) * 2017-02-20 2017-06-20 深圳市科漫达智能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活体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8629260A (zh) * 2017-03-17 2018-10-09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活体验证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273794A (zh) * 2017-04-28 2017-10-20 北京建筑大学 一种人脸识别过程中的活体鉴别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78572B2 (ja) 顔認識に基づいた認証
CN108804884B (zh) 身份认证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1520842B (zh) 信息处理装置、眼睛开/合度确定方法及图像传感装置
US967240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ethod
US20150310259A1 (en) Using facial data for device authentication or subject identification
EP2336949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gistering plurality of facial images for face recognition
CN110287671B (zh) 验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4084249A1 (ja) 顔認証装置、認証方法とそのプログラム、情報機器
CN106060391B (zh) 一种摄像头工作模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US11756336B2 (en) Iris authentication device, iris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7871345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JP2007094637A (ja) 顔画像認証装置
US2010009717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ccess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09543390B (zh) 一种信息安全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8363939B (zh) 特征图像的获取方法及获取装置、用户认证方法
CN113780212A (zh) 用户身份核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6028453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12380979A (zh) 活体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ian et al. Smart privacy-preserving screen based on multiple sensor fusion
JP4747894B2 (ja) 認証装置、認証方法、認証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CN112989299A (zh) 一种交互式身份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09543389B (zh) 一种信息保护方法和系统
CN111046696A (zh) 活体识别方法与电子装置
US20200104575A1 (en) Living body recogni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12221002A (ja) ユーザ検知装置、ユーザ検知方法、およびユーザ検知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