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46614A - 一种带绕丝棒束组件结构化网格划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绕丝棒束组件结构化网格划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46614A
CN111046614A CN201911295411.7A CN201911295411A CN111046614A CN 111046614 A CN111046614 A CN 111046614A CN 201911295411 A CN201911295411 A CN 201911295411A CN 111046614 A CN111046614 A CN 1110466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al
channel
wire winding
gri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9541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大林
陈宇彤
梁禹
秋穗正
田文喜
苏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129541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466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46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66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绕丝棒束组件结构化网格划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建立带绕丝棒束组件流动通道的三维几何模型,并将其划分为包含绕丝特征的近棒通道和不包含绕丝几何特征的主流通道;再对近棒通道流通截面建立二维平面拓扑结构并设置网格节点参数,划分二维结构网格并旋转拉伸获得近棒通道的三维结构网格;再对主流通道流通截面划分二维结构网格并拉伸获得主流通道的三维结构网格;最后将近棒通道和主流通道的三维结构网格拼接,完成带绕丝棒束组件结构网格划分;本发明克服了带绕丝棒束组件非结构网格几何还原度低、网格质量差、网格数量难以控制等问题;同时易于调整网格数量和分布,能够为带绕丝棒束组件CFD计算提供高质量网格。

Description

一种带绕丝棒束组件结构化网格划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堆芯热工水力分析计算领域,特别涉及到核反应堆堆芯带绕丝棒束通道热工水力分析计算领域。
背景技术
在核反应堆运行过程中,堆芯棒束燃料组件处于一个高温、高压、强辐射的环境中。为了应对在反应堆运行过程中由于冷却剂流动、燃料芯块肿胀、裂变气体释放和辐照等因素引起的燃料棒变形,保持燃料棒之间所需要的栅距,同时强化冷却剂与燃料棒之间的传热,通常会在棒束燃料组件中安装适当数量的定位件。缠绕在单棒上的螺旋形定位丝(绕丝)便是其中一种。绕丝的引入起到了燃料棒定位和强化棒束与冷却剂传热的作用,但同时也使得带绕丝棒束组件内流场具有较复杂的非对称性,温度场、速度场在绕丝的作用下呈现出较强的螺旋形偏转的趋势。因此,准确得出带绕丝棒束组件详细热工水力特性对于反应堆堆芯设计和安全分析至关重要。
目前多采用CFD模拟的方式计算带绕丝棒束组件内的详细流场。由于绕丝的存在,带绕丝棒束组件内流动通道的几何结构十分复杂,流动通道几何形状不规则,不同方向上特征尺寸相差巨大,这些结构特点给带绕丝棒束组件的网格划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目前对带绕丝棒束组件的网格划分一般通过前处理软件自动生成四面体或多面体非结构网格。相比于结构化网格,非结构网格对带绕丝棒束组件的几何还原度低,网格质量差,空间填充率低,网格数量更大,需要占用更多的计算资源。
近年有学者提出,在进行带绕丝棒束组件结构网格划分时,可先忽略绕丝的几何特征,划分出光棒的结构网格,再根据绕丝的参数方程,在CFD软件中标记出绕丝所处位置的网格单元,最后移除所标记的网格单元,得出带绕丝棒束的结构网格(下文中简称“网格标记法”)。这种方法较好地保持了带绕丝棒束组件的整体几何特征,但由于绕丝是通过移除网格得出的,故绕丝表面较为粗糙,计算中往往会高估绕丝处的流动阻力,给CFD模拟结果带来了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带绕丝棒束组件网格划分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带绕丝棒束组件结构化网格划分方法,解决了非结构网格几何还原度低,网格质量差,空间填充率低,占用计算资源大的问题,同时克服了通过“网格标记法”生成的网格模型中,绕丝表面粗糙的问题,可在较好地还原带绕丝棒束组件几何特征的同时,灵活地调整网格节点参数,为带绕丝棒束组件CFD计算提供高质量网格。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绕丝棒束组件结构网格划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建立带绕丝棒束组件流动通道的三维几何模型,并将其划分为包含绕丝几何特征的近棒通道和不含绕丝几何特征的主流通道;
步骤2:对近棒通道进行结构化六面体网格划分,具体可分为以下步骤:
步骤2-1:根据燃料棒和绕丝的几何形状,对近棒通道流通截面建立二维平面拓扑结构,并根据计算精度需求设置节点数目和分布方式,生成近棒通道流通截面的二维结构化网格;
步骤2-2:根据棒束绕丝的螺距H和计算精度的需求,确定近棒通道三维结构化网格每个轴向拉伸节点的尺寸及需要旋转的角度,为了保持计算精度,每个轴向拉伸节点尺寸一般不大于H/36,旋转角度不超过10°;
步骤2-3:采用步骤2-2中确定的近棒通道三维结构化网格每个轴向拉伸节点的尺寸和需要旋转的角度,对步骤2-1中获得的二维结构化网格,采用“拉伸并旋转”的方式,生成近棒通道的三维结构化网格;
步骤3:对主流通道进行结构化六面体网格划分,具体可分为以下步骤:
步骤3-1:根据棒束栅元的排列方式和几何尺寸对主流通道流通截面建立二维拓扑结构,并根据计算精度需求设置节点数目和分布方式,生成主流通道流通截面的二维结构化网格;
步骤3-2:根据步骤2-2中近棒通道中轴向拉伸节点的尺寸,确定主流通道三维结构化网格每个轴向拉伸节点的尺寸,一般保持主流通道和近棒通道的轴向节点尺寸相等;
步骤3-3:采用步骤3-2中确定的主流通道三维结构化网格每个轴向拉伸节点的尺寸,拉伸步骤3-1中获得的二维结构化网格,生成主流通道的三维结构化网格;
步骤4:将近棒通道的三维结构化网格和主流通道的三维结构化网格拼接,完成带绕丝棒束组件结构化网格划分。
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对带绕丝棒束流动通道采用结构化六面体网格划分,网格质量更高,计算时收敛性更好;
2、本发明在建立带绕丝棒束组件流通截面的二维拓扑结构时,充分考虑了绕丝的几何特征,提高了网格模型的几何还原度;
3、本发明可根据计算需求,灵活地调整网格节点数量和分布,可采用轴向长度较大,径向宽度较小的细长型结构化六面体网格刻画带绕丝棒束组件,在减少网格数量,节约计算资源的同时保证计算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流程图;
图2-1为超临界水堆带绕丝2×2棒束组件三维几何模型示意图;
图2-2为近棒通道和主流通道划分示意图;
图3-1为近棒通道二维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3-2为近棒通道三维结构网格示意图;
图4-1为主流通道二维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4-2为主流通道三维结构网格示意图;
图5为拼接后带绕丝棒束组件三维结构网格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所示流程图,以超临界水堆2×2带绕丝燃料组件为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超临界压水堆带绕丝2×2棒束组件三维几何模型,建模时需建出绕丝几何特征,本例中选取的计算区域长度为300mm,两个绕丝螺距长度,如图2-1所示,再将带绕丝棒束组件划分为包含绕丝几何特征的近棒通道和不含绕丝几何特征的主流通道,如图2-2所示;所划分的近棒通道由完全包含绕丝几何特征的圆形截面通道构成,主流通道为带绕丝棒束组件流动通道中除去近棒通道的部分。
步骤2:对近棒通道进行结构化六面体网格划分,具体地有:
步骤2-1:根据本例中燃料棒和绕丝的几何形状,采用C型剖分对近棒通道建立二维拓扑结构,如图3-1所示,再在二维拓扑结构上设置节点数目和分布方式,生成近棒通道流通截面的二维结构化网格;
步骤2-2:根据计算需求,确定每个轴向拉伸节点的尺寸为3mm,相应旋转角度为7.2°;
步骤2-3:根据步骤2-2中确定的每个轴向拉伸节点的尺寸和旋转角度,对步骤2-1中获得的二维结构化网格,采用“拉伸并旋转”的方式,生成近棒通道的三维结构化网格,如图3-2所示;
步骤3:对主流通道进行结构化六面体网格划分,具体地有:
步骤3-1:根据棒束栅元的排列方式和几何尺寸,采用O型中心剖分对主流通道流通截面建立二维拓扑结构,如图4-1所示,并设置节点数目和分布方式,生成主流通道流通截面的二维结构化网格;
步骤3-2:根据步骤2-2中确定的近棒通道轴向拉伸节点尺寸,确定主流通道每个轴向拉伸节点的尺寸为3mm;
步骤3-3:根据步骤3-3中确定的每个轴向拉伸节点的尺寸,拉伸步骤3-1中获得的二维结构化网格,生成主流通道的三维结构化网格,如图4-2所示;
步骤4:将近棒通道的三维结构化网格和主流通道的三维结构化网格拼接,完成带绕丝棒束组件结构化网格划分,成品如图5所示。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步骤2-1中,对近棒通道建立的二维拓扑结构采用C型剖分。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步骤3-1中,对主流通道建立的二维拓扑结构采用O型中心剖分。
本发明未详细说明部分属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

Claims (7)

1.一种带绕丝棒束组件结构网格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建立带绕丝棒束组件流动通道的三维几何模型,并将其划分为包含绕丝几何特征的近棒通道和不含绕丝几何特征的主流通道;
步骤2:对近棒通道进行结构化六面体网格划分,具体分为以下步骤:
步骤2-1:根据燃料棒和绕丝的几何形状,对近棒通道流通截面建立二维平面拓扑结构,并根据计算精度需求设置节点数目和分布方式,生成近棒通道流通截面的二维结构化网格;
步骤2-2:根据棒束绕丝的螺距H和计算精度的需求,确定近棒通道三维结构化网格每个轴向拉伸节点的尺寸及需要旋转的角度;
步骤2-3:采用步骤2-2中确定的近棒通道三维结构化网格每个轴向拉伸节点的尺寸和需要旋转的角度,对步骤2-1中获得的二维结构化网格,采用“拉伸并旋转”的方式,生成近棒通道的三维结构化网格;
步骤3:对主流通道进行结构化六面体网格划分,具体分为以下步骤:
步骤3-1:根据棒束栅元的排列方式和几何尺寸对主流通道流通截面建立二维平面拓扑结构,并根据计算精度需求设置节点数目和分布方式,生成主流通道流通截面的二维结构化网格;
步骤3-2:根据步骤2-2中近棒通道中轴向拉伸节点的尺寸,确定主流通道三维结构化网格每个轴向拉伸节点的尺寸;
步骤3-3:采用步骤3-2中确定的主流通道三维结构化网格每个轴向拉伸节点的尺寸,拉伸步骤3-1中获得的二维结构化网格,生成主流通道的三维结构化网格;
步骤4:将近棒通道的三维结构化网格和主流通道的三维结构化网格拼接,完成带绕丝棒束组件结构化网格划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绕丝棒束组件结构网格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建立的带绕丝棒束组件流动通道三维几何模型为包含绕丝几何特征的完整三维几何模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绕丝棒束组件结构网格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划分的近棒通道由完全包含绕丝几何特征的圆形截面通道构成,主流通道为带绕丝棒束组件流动通道中除去近棒通道的部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绕丝棒束组件结构网格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1中,对近棒通道建立的二维拓扑结构采用C型剖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绕丝棒束组件结构网格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1中,对主流通道建立的二维拓扑结构采用O型中心剖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绕丝棒束组件结构网格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2中,近棒通道三维结构化网格每个轴向拉伸节点的尺寸不大于H/36,旋转角度不超过1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绕丝棒束组件结构网格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2中,主流通道三维结构化网格每个轴向拉伸节点的尺寸与近棒通道的轴向拉伸节点尺寸相等。
CN201911295411.7A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带绕丝棒束组件结构化网格划分方法 Pending CN1110466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5411.7A CN111046614A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带绕丝棒束组件结构化网格划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5411.7A CN111046614A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带绕丝棒束组件结构化网格划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6614A true CN111046614A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36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95411.7A Pending CN111046614A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带绕丝棒束组件结构化网格划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4661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6186A (zh) * 2021-04-07 2021-07-02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多头绕肋棒束组件模型的网格划分方法
CN113688471A (zh) * 2021-07-22 2021-11-2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螺纹管内部通道有限元分析的结构化网格划分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50918A1 (en) * 2008-10-15 2012-06-14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Navy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tructured data to a structured or unstructured grid
CN103729506A (zh) * 2013-12-20 2014-04-16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复杂模型完全六面体建模及几何体重塑加密方法
CN105427384A (zh) * 2015-12-03 2016-03-23 长安大学 一种在圆柱螺旋缠绕体表面生成cfd网格的方法
CN107571567A (zh) * 2017-09-05 2018-01-12 东莞市聚力玻纤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玻璃纤维管
CN109190253A (zh) * 2018-09-05 2019-01-1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带绕丝燃料组件的网格模型刻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50918A1 (en) * 2008-10-15 2012-06-14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Navy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tructured data to a structured or unstructured grid
CN103729506A (zh) * 2013-12-20 2014-04-16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复杂模型完全六面体建模及几何体重塑加密方法
CN105427384A (zh) * 2015-12-03 2016-03-23 长安大学 一种在圆柱螺旋缠绕体表面生成cfd网格的方法
CN107571567A (zh) * 2017-09-05 2018-01-12 东莞市聚力玻纤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玻璃纤维管
CN109190253A (zh) * 2018-09-05 2019-01-1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带绕丝燃料组件的网格模型刻画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ING CHEN等: "CFD investigation on thermal-hydraulic behaviors of a wire-wrapped fuel subassembly for sodium-cooled fast reactor", 《ANNALS OF NUCLEAR ENERGY》 *
张程等: "7 棒束快堆模拟燃料组件流场可视化实验研究", 《第十六届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学术会议暨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2019年学术年会》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6186A (zh) * 2021-04-07 2021-07-02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多头绕肋棒束组件模型的网格划分方法
CN113066186B (zh) * 2021-04-07 2024-04-26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多头绕肋棒束组件模型的网格划分方法
CN113688471A (zh) * 2021-07-22 2021-11-2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螺纹管内部通道有限元分析的结构化网格划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90253B (zh) 一种带绕丝燃料组件的网格模型刻画方法
CN111046614A (zh) 一种带绕丝棒束组件结构化网格划分方法
CN111027112B (zh) 一种针对快堆棒束组件耦合传热模型的多孔介质模拟方法
CN110427588B (zh) 用于堆芯功率在线重构的本征正交分解样本选取方法
CN112699620A (zh)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反应堆堆芯热工水力特性分析方法
CN110598303B (zh) 建立堵流条件下快中子反应堆燃料组件网格模型的方法
US20040096101A1 (en) Calculation method of nuclear reactor core
US10112224B2 (en) Cladding tube for nuclear fuel ro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 cladding
Romanenko et al. Complex modeling of VVER-1000 fuel assembly using codes MCU/ATHLET
Mazumdar et al. Solution of the neutron transport equation by the Method of Characteristics using a linear representation of the source within a mesh
CN113066186B (zh) 一种多头绕肋棒束组件模型的网格划分方法
CN114757123A (zh) 一种用于板形核燃料堆芯的跨维度流固耦合分析方法
CN116310216A (zh) 划分带绕丝三角形排列棒束组件的结构化网格方法及系统
CN114357901A (zh) 一种十字螺旋燃料组件冷却剂通道的结构化网格划分方法
CN117710608A (zh) 一种螺旋燃料单棒通道结构化网格模型获取方法
CN215910898U (zh) 燃料组件及应用燃料组件的结构化网格划分系统
CN113673006B (zh) 一种物理热工耦合可视化全堆芯复杂几何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10427681B (zh) 压水堆组件形状因子参数化方法
CN117150796A (zh) 燃料组件格架效应的修正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3504993B (zh) 基于有效共振截面的控制棒尖齿效应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3729482B (zh) 一种紧密排列多头绕丝细棒燃料元件交混系数的确定方法
CN111090943B (zh) 一种快中子反应堆全堆子通道几何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14707189B (zh) 一种等效模拟压水堆堆芯内燃料组件弯曲的方法
CN115982509A (zh) 一种压水堆燃料组件弯曲计算方法
CN113255169B (zh) 一种基于面偏移的厚度分析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