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46577A - 一种重型燃气轮机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型燃气轮机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46577A
CN111046577A CN201911348821.3A CN201911348821A CN111046577A CN 111046577 A CN111046577 A CN 111046577A CN 201911348821 A CN201911348821 A CN 201911348821A CN 111046577 A CN111046577 A CN 1110465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chamber
gas turbine
values
heavy
pollutant e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488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国峰
赵巧男
张皓男
杨硕
张文瀚
宋阳
郭雨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134882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465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46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65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重型燃气轮机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设计方法,涉及重型燃汽轮机污染物减排与控制领域。包括采集燃烧室初始数据信息;建立燃烧室物理模型;计算出不同燃烧室性能参数值所对应燃烧室出口污染物排放值和燃气轮机的主要设计指标参数值,并添加到多参数数据库中;利用数学线性拟合估算方法,对燃气轮机主要设计指标值对NOx排放的影响进行预估拟合,得到适用该燃烧室的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重新选取另一型号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作为研究对象,重新执行步骤1至步骤4,得到该型号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的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设计人员能够依据设计过程中的有限数据,给出相对准确的污染物排放预估值,且较原有的实验研究方法更加省时、省资金。

Description

一种重型燃气轮机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型燃汽轮机污染物减排与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型燃气轮机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国家重点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基础研究项目——“重型燃气轮机及联合循环全工况特性建模与分析基础”中明确指出高效低污染是重型燃气轮机的重要指标,现有的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不能适应我国自主研发燃气轮机燃烧室的设计,严重制约燃气轮机的研发,因此建立精度高、适用范围合理(现阶段要求污染物浓度不大于50mg/g)的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是燃机总体设计中研究的重点。
随着工业快速发展,燃机机组已经成为我国电网调峰以及基本负荷机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发电的比例也是越来越高,在我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随着传统燃煤电站污染物排放的日趋严重,石油等资源日益匮乏,环境污染成为引起全球关注的重要性问题,全球性的难题都集中在了清洁能源的发展上。近年来,国内对燃气轮机燃烧室污染排放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格,相关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污染物排放值作为考察燃气轮机燃烧室的重要标准之一,在燃烧室初始设计阶段显得愈加重要,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主要应用在我国燃气轮机燃烧室设计初始阶段,使用人员为总体燃烧室设计人员,主要目的是为总体设计人员提供有效的设计工具,使其提供的污染物数据不再是无依据的预估,而是根据所设计的燃气轮机燃烧室类型、空气流量、燃油供油量、冷却空气流量等关键设计参数,通过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给定准确而有效的污染物排放预估值,用以指导后期的详细设计,从而为设计人员的详细设计过程制定相应的设计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重型燃气轮机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取某一型号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该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选型设计参数的初始数据信息;
所述燃烧室选型设计参数为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总体设计人员在燃烧室选型过程中会用到的选型设计参数,用来指导总体设计人员进行燃烧室设计选型工作,其包括:火焰筒出口直径、火焰筒筒长、冷却风道入口个数、一次风道入口个数、二次风道入口个数、燃料入口个数;
步骤2:基于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选型设计参数的初始数据信息,运用UG三维建模软件,建立燃烧室物理模型;
步骤3:基于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选型设计参数的初始数据信息和燃烧室物理模型,运用数值仿真分析方法,计算出不同的燃烧室性能参数值及其所对应的燃烧室出口污染物排放值和燃气轮机的主要设计指标参数值,并构建多参数数据库,将前述不同的燃烧室性能参数值和对应的燃烧室出口污染物排放预估值及燃气轮机的主要设计指标参数值添加到该多参数数据库中;
所述燃烧室性能参数,包括:一次风进口空气流量、二次风进口空气流量、一次风进口温度、二次风进口温度、燃料入口流量、燃料入口温度;
所述燃气轮机的主要设计指标参数值,包括:燃烧室进口压力、空气质量流量和燃烧区平均温度,依次用Pin、ma和Tpz表示;
步骤4:基于多参数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利用数学线性拟合估算方法,对燃气轮机主要设计指标值对NOx排放的影响进行预估拟合,拟合出适用该燃烧室的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以供燃烧室总体设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应用;
步骤5:重新选取另一型号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步骤1至步骤4的方法,重新执行步骤1至步骤4,得到该型号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的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供燃烧室总体设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应用。
根据所述的重型燃气轮机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设计方法,所述步骤3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把步骤2得到的燃烧室物理模型导入到ANSYS工程设计仿真软件中几何构件 Geometry工具中进行模型转换,将该燃烧室物理模型转换为燃烧室计算模型;
步骤3-2:利用ANSYS中网格划分Meshing工具对燃烧室计算模型进行网格划分;
步骤3-3:将步骤3-2得到的燃烧室计算模型网格导入到ANSYS工程设计仿真软件中流体分析Fluent工具中,利用该工具进行燃烧室稳态数值计算,并利用计算得到的燃烧室出口截面的氮氧化物NOx的分布以及燃烧室横截面温度分布对同时算得的氮氧化物NOx排放值和燃气轮机的主要设计指标参数值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则执行步骤3-4,否则,转去步骤3-2调整网格划分;
步骤3-3-1:在流体分析Fluent工具的Setup模块下,设置κ-ε湍流模型、进出口边界条件及其初始值;
步骤3-3-2:将氮氧化物NOx排放值和燃气轮机的主要设计指标参数设置为出口监测参数,进行燃烧室稳态数值计算,并利用计算得到的燃烧室出口截面的氮氧化物NOx的分布以及燃烧室横截面温度分布对同时算得的氮氧化物NOx排放值和燃气轮机的主要设计指标参数值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则执行步骤3-4,否则,转去步骤3-2调整网格划分和/或步骤3-3-1 调整进出口边界条件中各参数的初始值后,再重新执行步骤3-3-2;
步骤3-4:设置进出口边界条件中各参数的取值范围,利用ANSYS工程设计仿真软件中优化分析Response Surface工具,按照步骤3-3-2的方法,重复步骤3-3-2所述过程,进行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污染物排放优化计算分析,得到若干组燃烧室性能参数优化数据值及每组分别对应的燃烧室污染物排放值与燃气轮机主要设计指标值,并将该若干组燃烧室性能参数优化数据值、每组燃烧室性能参数优化数据值分别对应的燃烧室污染物排放值与燃气轮机主要设计指标值均添加到前述的多参数数据库中。
根据所述的重型燃气轮机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设计方法,所述步骤4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基于步骤3中添加到多参数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固定燃油入口流量值与二次风入口流量值不变,得到燃烧室进口压力Pin与NOx排放的关系曲线,对该曲线进行拟合,得到燃烧室进口压力Pin与NOx排放的拟合公式;
步骤4-2:基于步骤3中添加到多参数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固定燃油量与二次风入口流量值不变,得到燃烧室空气质量流量ma与NOx排放的关系曲线,对该曲线进行拟合,得到燃烧室空气质量流量ma与NOx排放的拟合公式;
步骤4-3:基于步骤3中添加到多参数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固定燃油量与二次风入口流量值不变,得到燃烧室燃烧区平均温度Tpz与NOx排放的关系曲线,对该曲线进行拟合,得到燃烧室燃烧区平均温度Tpz与NOx排放的拟合公式;
步骤4-4:将步骤4-1至步骤4-3的拟合公式进行整合,得到重型燃气轮机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
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的重型燃气轮机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设计方法,设计人员能够依据设计过程中的有限数据,给出相对准确的污染物排放预估值,且较原有的实验研究方法更加省时、省资金,更进一步由于计算流体力学的飞速发展,计算能力和计算精度的提升,其准确性和可实施性更强,虽然对技术人员的要求极高,但该方法可以较为合理、准确的给出污染物排放预估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重型燃气轮机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设计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步骤3的子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三菱M701F型燃气轮机燃烧室计算模型网格网格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三菱M701F型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出口截面氮氧化物的分布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三菱M701F型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横截面温度分布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燃烧室进口压力Pin与NOx排放关系曲线与前人计算值对比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燃烧室空气质量流量ma与NOx关系曲线与前人计算值对比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燃烧室燃烧区平均温度Tpz与NOx关系曲线与前人计算值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重型燃气轮机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设计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取某一型号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该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选型设计参数的初始数据信息;
所述燃烧室选型设计参数为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总体设计人员在燃烧室选型过程中会用到的选型设计参数,用来指导总体设计人员进行燃烧室设计选型工作。本实施方式的燃烧室选型设计参数包括:火焰筒出口直径、火焰筒筒长、冷却风道入口个数、一次风道入口个数、二次风道入口个数、燃料入口个数;
本实施方式选取三菱M701F型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为研究对象,其选型设计参数的初始数据信息包括:火焰筒出口直径153mm、火焰筒筒长780mm、冷却风道入口8个、一次风道入口20个、二次风道入口6个、燃料入口20个。
步骤2:基于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选型设计参数的初始数据信息,运用UG三维建模软件,建立其燃烧室物理模型;
步骤3:基于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选型设计参数的初始数据信息和燃烧室物理模型,运用数值仿真分析方法,计算出不同的燃烧室性能参数值所对应的燃烧室出口污染物排放值和燃气轮机的主要设计指标参数值,并构建多参数数据库,将前述不同的燃烧室性能参数值和对应的燃烧室出口污染物排放预估值及燃气轮机的主要设计指标参数值添加到该多参数数据库中;
本实施方式的燃烧室性能参数,包括:一次风进口空气流量、二次风进口空气流量、一次风进口温度、二次风进口温度、燃料入口流量、燃料入口温度;
前述的步骤3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3-1:把步骤2得到的燃烧室物理模型导入到ANSYS工程设计仿真软件中几何构件 Geometry工具中进行模型转换,将该燃烧室物理模型转换为燃烧室计算模型;
步骤3-2:利用ANSYS中网格划分Meshing工具对燃烧室计算模型进行网格划分;
本实施方式为保证在计算精度的基础上减少网格数量,大部分采用六面体网格,无法生成六面体的部分采用四面体网格,设定好相应网格尺寸大小参数,在不改变几何拓扑结构的情况下,保证网格能够自动生成,网格划分结果如图3所示。
步骤3-3:将步骤3-2得到的燃烧室计算模型网格导入到ANSYS工程设计仿真软件中流体分析Fluent工具中,利用该工具进行燃烧室稳态数值计算,并利用计算得到的燃烧室出口截面的氮氧化物NOx的分布以及燃烧室横截面温度分布对同时算得的氮氧化物NOx排放值和燃气轮机的主要设计指标参数值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则执行步骤3-4,否则,转去步骤3-2调整网格划分;
步骤3-3-1:在流体分析Fluent工具的Setup模块下,设置κ-ε湍流模型、进出口边界条件及其初始值;
本实施方式在流体分析Fluent工具的Setup模块下设置的进出口边界条件:一次风道入口空气流量,初始值为3.2895kg/s;一次风道入口温度,初始值为610.5K;二次风道入口空气流量,初始值为5.3649kg/s;二次风道入口温度,初始值为610.5K;燃料入口流量,初始值为1.525kg/s;燃烧室系统操作压力,初始值为1215900Pa;燃烧室出口压力1215900Pa;8 个冷却风入口流量,初始值依次为0.432kg/s、1.3377kg/s、1.626kg/s、1.318kg/s、0.417kg/s、 0.9378kg/s、0.9578kg/s、0.996kg/s。
步骤3-3-2:将氮氧化物NOx排放值和燃气轮机的主要设计指标参数设置为出口监测参数,进行燃烧室稳态数值计算,并利用计算得到的燃烧室出口截面的氮氧化物NOx的分布以及燃烧室横截面温度分布对同时算得的氮氧化物NOx排放值和燃气轮机的主要设计指标参数值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则执行步骤3-4,否则,转去步骤3-2调整网格划分和/或步骤3-3-1 调整进出口边界条件中各参数的初始值后,再重新执行步骤3-3-2;
本实施方式设置的出口监测参数包括氮氧化物NOx排放值NOx mass flow、火焰最高温度flame tem mas、出口平均温度ave tem out、燃烧室进口压力ave pressure inlet、空气质量流量mass air和燃烧区平均温度tem ave,其中燃烧室进口压力、空气质量流量、燃烧区平均温度依次用Pin、ma和Tpz表示,这三个参数为燃气轮机的主要设计指标参数,另外两个参数火焰最高温度flame tem mas和出口平均温度ave tem out则是国外经验公式中所需变量,用以对本发明的重型燃气轮机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进行检验。
本实施方式运行燃烧室稳态数值计算后得到如图4所示的该燃烧室出口截面的氮氧化物的分布图和如图5所示的燃烧室横截面温度分布图,通过燃烧室出口截面的氮氧化物的分布以及燃烧室横截面温度分布对氮氧化物NOx排放值和燃气轮机的主要设计指标参数值进行验证通过。
步骤3-4:设置进出口边界条件中各参数的取值范围,利用ANSYS工程设计仿真软件中优化分析Response Surface工具,按照步骤步骤3-3-2的方法,重复步骤3-3-2所述过程,进行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污染物排放优化计算分析,得到若干组燃烧室性能参数优化数据值及每组分别对应的燃烧室污染物排放值与燃气轮机主要设计指标值,并将该若干组燃烧室性能参数优化数据值、每组燃烧室性能参数优化数据值分别对应的燃烧室污染物排放值与燃气轮机主要设计指标值均添加到前述的多参数数据库中;
本实施方式中步骤3-3-1所述的进出口边界条件中各参数设置的取值范围为各参数的初始值上下偏差20%,即取值范围为[初始值*(1-0.2),初始值*(1+0.2)],经过优化设计计算后,得到151个优化设计点及其对应的燃烧室NOx排放值和主要设计指标参数值,如表1 所示,并将表1中的所有参数值添加到多参数数据库中。
表1横向第一部分三菱M701F型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优化数据值表
Figure BDA0002334141240000061
表1横向第二部分三菱M701F型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优化数据值表
Figure BDA0002334141240000062
表1横向第三部分三菱M701F型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优化数据值表
Figure BDA0002334141240000071
步骤4:基于多参数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利用数学线性拟合估算方法,对燃气轮机主要设计指标值对NOx排放的影响进行预估拟合,拟合出适用该燃烧室的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以供燃烧室总体设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应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数学线性拟合估算方法可以包括最小二乘法、指数拟合法等。
步骤4-1:基于步骤3中添加到多参数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固定燃油入口流量值与二次风入口流量值不变,得到燃烧室进口压力Pin与NOx排放的关系曲线,对该曲线进行拟合,得到燃烧室进口压力Pin与NOx排放的拟合公式;
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步骤3中添加到多参数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值,固定燃油入口流量值与二次风入口流量值不变,可以直接或者通过中间插值的方法得到燃烧室进口压力Pin与NOx 排放的关系曲线,如图6所示,将这条曲线与前人Lefebvre、Odgers、Rizk的经验公式计算值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数值计算结果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在相同压力范围时,NOx 排放值相差不大,且排放趋势与Rizk等人的实验结果趋势相同。对该曲线采用指数拟合,得到如下拟合公式,
NOx=0.3704e-0.18Pin (1)
步骤4-2:基于步骤3中添加到多参数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固定燃油量与二次风入口流量值不变,得到燃烧室空气质量流量ma与NOx排放的关系曲线,对该曲线进行拟合,得到燃烧室空气质量流量ma与NOx排放的拟合公式;
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步骤3中添加到多参数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固定燃油量与二次风入口流量值不变,可以直接或者通过中间插值的方法得到燃烧室空气质量流量ma与NOx关系曲线,如图7所示,将这条曲线与前人Lefebvre、Rokke的经验公式计算值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数值计算结果与Lefebvre的计算结果趋势相同,对该曲线采用指数拟合,得到如下拟合公式,
Figure BDA0002334141240000081
步骤4-3:基于步骤3中添加到多参数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固定燃油量与二次风入口流量值不变,得到燃烧室燃烧区平均温度Tpz与NOx排放的关系曲线,对该曲线进行拟合,得到燃烧室燃烧区平均温度Tpz与NOx排放的拟合公式;
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步骤3中得添加到多参数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固定燃油量与二次风入口流量值不变,可以直接或者通过中间插值的方法得到燃烧室燃烧区平均温度Tpz与NOx 关系曲线,如图8所示,将这条曲线与前人Lefebvre、Lewis、林清华Lin的经验公式计算值进行对比,计算结果排放趋势与Lin、Lewis等人的计算结果趋势相同,对该曲线采用指数拟合,得到如下拟合公式,
Figure BDA0002334141240000082
步骤4-4:将步骤4-1至步骤4-3的拟合公式进行整合,得到重型燃气轮机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
本实施方式将拟合公式(1)至拟合公式(3)进行整合后,得到的本型号重型燃气轮机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334141240000083
将拟合公式(1)至拟合公式(3)及三菱M701F型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4)交付给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总体设计部门,以供燃烧室总体设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应用。
步骤5:重新选取另一型号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步骤1至步骤4的方法,重新执行步骤1至步骤4,得到该型号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的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供燃烧室总体设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应用;
本实施方式选取QD128型燃烧室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步骤1至步骤4的方法,重新执行步骤1至步骤4后得到表2所示的48组不同的燃烧室性能参数值,及每组分别对应的燃烧室污染物排放值与燃气轮机主要设计指标值,并将该48组不同的燃烧室性能参数优化数据值、及每组燃烧室性能参数优化数据值分别对应的燃烧室污染物排放值与燃气轮机主要设计指标值均添加到前述的多参数数据库中。
表2 QD128型燃烧室优化数据值表
Figure BDA0002334141240000084
Figure BDA0002334141240000091
基于表2的数据点及数据插值得到拟合公式:
燃烧室进口压力对NOx排放影响的预估拟合公式,
Figure BDA0002334141240000092
燃烧室空气质量流量对NOx排放影响的预估拟合公式,
Figure BDA0002334141240000093
燃烧室燃烧区平均温度对NOx排放影响的预估拟合公式,
Figure BDA0002334141240000094
将拟合公式(5)至(7)进行整合,得到QD128型燃烧室的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334141240000095
将以上得到的QD128型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的预估拟合公式及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交付给重型燃机总体设计部门,并由设计部门根据所设计的重型燃机型号以及表1及表2中项目列表所列内容,来决定使用哪一个污染物预估拟合公式或者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进行污染物排放预估评价。设计人员能够依据设计过程中的有限数据,给出相对准确的污染物排放预估值,且较原有的实验研究方法更加省时、省资金,更进一步由于计算流体力学的飞速发展,计算能力和计算精度的提升,其准确性和可实施性更强,虽然对技术人员的要求极高,但该方法可以较为合理、准确的给出污染物排放预估值。

Claims (3)

1.一种重型燃气轮机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取某一型号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该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选型设计参数的初始数据信息;
所述燃烧室选型设计参数为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总体设计人员在燃烧室选型过程中会用到的选型设计参数,用来指导总体设计人员进行燃烧室设计选型工作,其包括:火焰筒出口直径、火焰筒筒长、冷却风道入口个数、一次风道入口个数、二次风道入口个数、燃料入口个数;
步骤2:基于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选型设计参数的初始数据信息,运用UG三维建模软件,建立燃烧室物理模型;
步骤3:基于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选型设计参数的初始数据信息和燃烧室物理模型,运用数值仿真分析方法,计算出不同的燃烧室性能参数值及其所对应的燃烧室出口污染物排放值和燃气轮机的主要设计指标参数值,并构建多参数数据库,将前述不同的燃烧室性能参数值和对应的燃烧室出口污染物排放预估值及燃气轮机的主要设计指标参数值添加到该多参数数据库中;
所述燃烧室性能参数,包括:一次风进口空气流量、二次风进口空气流量、一次风进口温度、二次风进口温度、燃料入口流量、燃料入口温度;
所述燃气轮机的主要设计指标参数值,包括:燃烧室进口压力、空气质量流量和燃烧区平均温度,依次用Pin、ma和Tpz表示;
步骤4:基于多参数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利用数学线性拟合估算方法,对燃气轮机主要设计指标值对NOx排放的影响进行预估拟合,拟合出适用该燃烧室的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以供燃烧室总体设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应用;
步骤5:重新选取另一型号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步骤1至步骤4的方法,重新执行步骤1至步骤4,得到该型号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的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供燃烧室总体设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燃气轮机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把步骤2得到的燃烧室物理模型导入到ANSYS工程设计仿真软件中几何构件Geometry工具中进行模型转换,将该燃烧室物理模型转换为燃烧室计算模型;
步骤3-2:利用ANSYS中网格划分Meshing工具对燃烧室计算模型进行网格划分;
步骤3-3:将步骤3-2得到的燃烧室计算模型网格导入到ANSYS工程设计仿真软件中流体分析Fluent工具中,利用该工具进行燃烧室稳态数值计算,并利用计算得到的燃烧室出口截面的氮氧化物NOx的分布以及燃烧室横截面温度分布对同时算得的氮氧化物NOx排放值和燃气轮机的主要设计指标参数值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则执行步骤3-4,否则,转去步骤3-2调整网格划分;
步骤3-3-1:在流体分析Fluent工具的Setup模块下,设置κ-ε湍流模型、进出口边界条件及其初始值;
步骤3-3-2:将氮氧化物NOx排放值和燃气轮机的主要设计指标参数设置为出口监测参数,进行燃烧室稳态数值计算,并利用计算得到的燃烧室出口截面的氮氧化物NOx的分布以及燃烧室横截面温度分布对同时算得的氮氧化物NOx排放值和燃气轮机的主要设计指标参数值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则执行步骤3-4,否则,转去步骤3-2调整网格划分和/或步骤3-3-1调整进出口边界条件中各参数的初始值后,再重新执行步骤3-3-2;
步骤3-4:设置进出口边界条件中各参数的取值范围,利用ANSYS工程设计仿真软件中优化分析Response Surface工具,按照步骤3-3-2的方法,重复步骤3-3-2所述过程,进行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污染物排放优化计算分析,得到若干组燃烧室性能参数优化数据值及每组分别对应的燃烧室污染物排放值与燃气轮机主要设计指标值,并将该若干组燃烧室性能参数优化数据值、每组燃烧室性能参数优化数据值分别对应的燃烧室污染物排放值与燃气轮机主要设计指标值均添加到前述的多参数数据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型燃气轮机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基于步骤3中添加到多参数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固定燃油入口流量值与二次风入口流量值不变,得到燃烧室进口压力Pin与NOx排放的关系曲线,对该曲线进行拟合,得到燃烧室进口压力Pin与NOx排放的拟合公式;
步骤4-2:基于步骤3中添加到多参数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固定燃油量与二次风入口流量值不变,得到燃烧室空气质量流量ma与NOx排放的关系曲线,对该曲线进行拟合,得到燃烧室空气质量流量ma与NOx排放的拟合公式;
步骤4-3:基于步骤3中添加到多参数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固定燃油量与二次风入口流量值不变,得到燃烧室燃烧区平均温度Tpz与NOx排放的关系曲线,对该曲线进行拟合,得到燃烧室燃烧区平均温度Tpz与NOx排放的拟合公式;
步骤4-4:将步骤4-1至步骤4-3的拟合公式进行整合,得到重型燃气轮机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
CN201911348821.3A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重型燃气轮机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设计方法 Pending CN1110465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48821.3A CN111046577A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重型燃气轮机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48821.3A CN111046577A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重型燃气轮机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6577A true CN111046577A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39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48821.3A Pending CN111046577A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重型燃气轮机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4657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1581A (zh) * 2020-04-23 2020-08-25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多边界条件下SCR入口NOx浓度的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2949040A (zh) * 2021-02-01 2021-06-11 山东大学 影响排放一致性的缸盖装配力矩阈值大数据确定方法
CN113239493A (zh) * 2021-05-25 2021-08-10 王国峰 燃气轮机启机过程NOx排放性能建模和软件开发设计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4842A (zh) * 2018-06-20 2018-12-11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一种骨料烘干煤粉燃烧器的设计方法及设计平台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4842A (zh) * 2018-06-20 2018-12-11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一种骨料烘干煤粉燃烧器的设计方法及设计平台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丽 等: "某型燃气轮机燃烧室性能数值模拟", 《汽轮机技术》 *
赵巧男 等: "QD128燃气轮机燃烧室NOx排放分析",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金戈 等: "QD128航改燃气轮机燃烧室数值模拟", 《航空发动机》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1581A (zh) * 2020-04-23 2020-08-25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多边界条件下SCR入口NOx浓度的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1581581B (zh) * 2020-04-23 2021-02-02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多边界条件下SCR入口NOx浓度的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2949040A (zh) * 2021-02-01 2021-06-11 山东大学 影响排放一致性的缸盖装配力矩阈值大数据确定方法
CN112949040B (zh) * 2021-02-01 2022-10-14 山东大学 影响排放一致性的缸盖装配力矩阈值大数据确定方法
CN113239493A (zh) * 2021-05-25 2021-08-10 王国峰 燃气轮机启机过程NOx排放性能建模和软件开发设计方法
CN113239493B (zh) * 2021-05-25 2023-12-26 王国峰 重型燃气轮机启机过程NOx排放性能建模和软件开发设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46577A (zh) 一种重型燃气轮机污染物排放预估模型设计方法
Visser Generic Analysis Methods for Gas Turbine Engine Performa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as turbine simulation program GSP
Kyprianidis et al. EVA: A tool for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novel propulsion cycles
US7424413B2 (en) Method for optimizing turbine engine exhaust system
CN104951628A (zh) 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发动机热力学仿真模型标定方法
CN109872012A (zh) 基于工况划分的火电厂运行多目标优化的确定方法
CN108108528B (zh) 一种分轴式航改燃机动力涡轮一维匹配设计方法
CN111859746B (zh) 一种基于流场重构的透平机械变工况性能预测方法
Kraft et al. Optimization of aero gas turbine maintenance using advanced simulation and diagnostic methods
CN105303032A (zh) 影响发电机组能效的客观因素分析方法
Medic et al. High efficiency centrifugal compressor for rotorcraft applications
Samuelsson et al. Consistent conceptual design and performance modeling of aero engines
Plis et al. Predictive, adaptive model of PG 9171E gas turbine unit including control algorithms
CN115203983B (zh) 一种基于上下游限制的主燃烧室仿真方法
Goeing et al. Influence of combined compressor and turbine deterioration on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a jet engine using RANS simulation and Pseudo Bond Graph approach
Poon et al.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kinetic mechanism reduction scheme for biodiesel and diesel fuel surrogates
Makhzom et al. Estimation of CO 2 emission factor for power industry sector in Libya
CN109299563B (zh) 一种基于nx三维设计软件的锅炉钢结构空间检测方法
Tangirala et al. Parametric modeling approach to gas turbine combustor design
So et al. Design optimization of HRSG inlet duct geometry for improving flow uniformity using meta-heuristic algorithm
Biswas et al. Exploring the nox-soot emission trade-off of a single cylinder crdi coupled diesel engine with cngdiesel dual fuel strategies: A DoE based RSM optimization approach
Vinogradov et al. Robust optimization of the HPT blade cooling and aerodynamic efficiency
CN114239197A (zh) 供热系统碳转化过程建模和低碳优化运行调度决策的方法
CN116258082A (zh) 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工质热力性质计算方法及系统
Uluer et al. A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oretical process energy consumption of rotational parts using STEP AP224 featu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