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45867B - 数据还原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还原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45867B
CN111045867B CN201911246520.XA CN201911246520A CN111045867B CN 111045867 B CN111045867 B CN 111045867B CN 201911246520 A CN201911246520 A CN 201911246520A CN 111045867 B CN111045867 B CN 1110458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backup
server
current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465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45867A (zh
Inventor
程方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ler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ler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ler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ler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4652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458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45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58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458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58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58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 G06F11/1464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for networked environ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48Management of the data involved in backup or backup resto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还原方法,包括:镜像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的还原指令时,从所述还原指令中提取对应的目标备份时刻;将所述目标备份时刻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查找并反馈与所述目标备份时刻对应的目标备份数据;所述目标备份数据包括系统数据和其他数据;接收所述目标备份数据中的系统数据,接收所述目标备份数据中的系统数据,根据所述系统数据,在本地启动对应的业务系统;在所述业务系统启动后,接收所述目标备份数据中的其他数据,根据所述其他数据在本地进行数据还原。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数据还原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本发明能够快速实现数据还原并且数据还原准确性高。

Description

数据还原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还原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对数据库的进行数据还原的一般做法是:1、配置两台服务器,一台主服务器和一台从服务器,主服务器用于对外提供服务器,而从服务器用于将主服务器中的数据进行同步,在主服务器出现数据误缺失时,可以将业务直接切换到从服务器中进行运行。2、定时对数据库数据进行备份,当原数据库服务器出现故障需要进行数据还原时,将备份数据重新导入原数据库服务器中。
采用上述做法1虽然能够快速实现业务转移,但是由于数据同步只能同步主服务器当前的数据,若主服务器中的数据存在误缺失,则被同步到从服务器中的数据也存在相应的缺失,数据还原准确性低。采用上述做法2虽然能够恢复任意备份的时间点的数据,可以较好的解决做法1中存在的数据缺失问题,但是在利用备份数据进行数据恢复时,需要将原数据库的操作系统停止运行,并将完整的备份数据全部载入原数据库中完成操作系统的重启才能对外提供业务服务,数据还原能力十分缓慢。
因此,目前的数据还原方法中,存在难以兼具快速实现数据还原以及数据还原高准确性的问题。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还原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目前的数据还原方法中,存在难以兼具快速实现数据还原以及数据还原高准确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还原方法,包括:镜像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的还原指令时,从所述还原指令中提取对应的目标备份时刻;将所述目标备份时刻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查找并反馈与所述目标备份时刻对应的目标备份数据;所述目标备份数据包括系统数据和其他数据;接收所述目标备份数据中的系统数据,接收所述目标备份数据中的系统数据,根据所述系统数据,在本地启动对应的业务系统;在所述业务系统启动后,接收所述目标备份数据中的其他数据,根据所述其他数据在本地进行数据还原。
可选地,所述镜像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的还原指令时,从所述还原指令中提取对应的目标备份时刻的步骤之前,所述数据还原方法还包括:在获取到同步指令时,将所述业务服务器中的当前业务数据同步至本地,以使本地的当前同步数据与所述当前业务数据保持一致;根据当前时刻和当前同步数据生成备份指令,将所述备份指令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利用所述当前时刻和所述当前同步数据生成当前备份点。
可选地,所述在获取到同步指令时,将所述业务服务器中的当前业务数据同步至本地,以使本地的当前同步数据与所述当前业务数据保持一致的步骤,具体包括:在获取到同步指令时,获取所述当前业务数据中的变化部分数据,将所述变化部分数据同步至本地,以使本地的当前同步数据与所述当前业务数据保持一致;所述根据当前时刻和当前同步数据生成备份指令,将所述备份指令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利用所述当前时刻和所述当前同步数据生成当前备份点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当前时刻和所述变化部分数据生成备份指令,将所述备份指令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利用所述变化部分数据和前一备份点中的备份数据获得当前备份数据,并利用所述当前时刻和所述当前备份数据生成当前备份点。
可选地,所述在获取到同步指令时,将所述业务服务器中的当前业务数据同步至本地的步骤之前,所述数据还原方法还包括:监测所述业务服务器中的业务数据;当监测到业务服务器中的业务数据发生变化时,生成同步指令。
可选地,所述在获取到同步指令时,将所述业务服务器中的当前业务数据同步至本地的步骤之前,所述数据还原方法还包括:开始计时,在计时时间到达同步周期时,生成同步指令。
可选地,所述数据还原方法还包括:监测所述镜像服务器中的数据;当监测到镜像服务器中的数据发生变化时,生成备份指令并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生成新的备份点。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目标备份时刻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查找并反馈与所述目标备份时刻对应的目标备份数据的步骤之后,所述数据还原方法还包括:向目标服务器同步所述目标备份数据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还原装置,所述数据还原装置包括:提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还原指令时,从所述还原指令中提取对应的目标备份时刻;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备份时刻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查找并反馈与所述目标备份时刻对应的目标备份数据;所述目标备份数据包括系统数据和其他数据;系统启动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备份数据中的系统数据,根据所述系统数据,在本地启动对应的业务系统;数据还原模块,用于在所述业务系统启动后,接收所述目标备份数据中的其他数据,根据所述其他数据在本地进行数据还原。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数据还原程序,所述数据还原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数据还原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据还原程序,所述数据还原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数据还原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数据还原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通过在接收到用户的还原指令时,从还原指令中提取对应的目标备份时刻并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查找并反馈与所述目标备份时刻对应的目标备份数据,从而根据所述目标备份数据中的系统数据在本地启动对应的业务系统,在业务系统启动后,继续接受目标备份数据中的其他数据,根据所述其他数据在本地进行数据还原,能够在业务服务器中存在数据缺失或发生数据异常时,通过从备份服务器中获取到对应的目标备份数据进行数据还原,无需在业务服务器中重新载入数据并重启系统,能够准确且迅速的启动业务系统进行数据还原,保证数据还原的高准确性的同时还能够快速实现数据还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数据还原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镜像服务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数据还原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本发明数据还原方法实施例的步骤S302之前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本发明数据还原方法实施例的步骤S402之前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数据还原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数据还原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数据还原系统的示意图。其中,业务服务器102、镜像服务器104、以及备份服务器106依次通信连接,通信连接的方式可以但不限于是有线通信连接以及无线通信连接。镜像服务器104可分别与业务服务器102以及备份服务器106进行数据通信。其中,镜像服务器104上运行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不需要和业务服务器102保持一致,镜像服务器104只需要保证和业务服务器102以相同的形式对外提供服务即可。例如业务服务器102上运行的操作系统可以是Linux操作系统,而镜像服务器104中运行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操作系统;业务服务器102的数据库可以是oracle数据库,而镜像服务器104的数据库可以是mysql数据库。业务服务器102中运行有业务系统以对外提供业务服务,镜像服务器104用于在业务服务器102运行过程中,不断将业务服务器102中的业务数据同步至本地,并将同步至本地的同步数据备份至备份服务器106中,以对业务服务器102中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保护。当业务服务器102中的业务数据存在丢失时,从而可以利用备份服务器106进行数据恢复。业务服务器102、镜像服务器104、以及备份服务器106分别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镜像服务器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镜像服务器可以是PC,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播放器、MP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播放器、便携计算机等具有显示功能的可移动式设备。
如图2所示,镜像服务器可以包括:处理器2001,例如CPU,网络接口2004,用户接口2003,存储器2005,通信总线2002。其中,通信总线2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2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2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2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2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2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2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镜像服务器结构并不构成对镜像服务器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部件的不同布置。
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2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数据还原程序。
在图2所示的镜像服务器中,网络接口2004主要用于连接业务服务器102以及备份服务器106,与业务服务器102以及备份服务器106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2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2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2005中存储的数据还原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镜像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的还原指令时,从所述还原指令中提取对应的目标备份时刻;将所述目标备份时刻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查找并反馈与所述目标备份时刻对应的目标备份数据;所述目标备份数据包括系统数据和其他数据;接收所述目标备份数据中的系统数据,接收所述目标备份数据中的系统数据,根据所述系统数据,在本地启动对应的业务系统;在所述业务系统启动后,接收所述目标备份数据中的其他数据,根据所述其他数据在本地进行数据还原。
可选地,所述镜像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的还原指令时,从所述还原指令中提取对应的目标备份时刻的步骤之前,所述数据还原方法还包括:在获取到同步指令时,将所述业务服务器中的当前业务数据同步至本地,以使本地的当前同步数据与所述当前业务数据保持一致;根据当前时刻和当前同步数据生成备份指令,将所述备份指令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利用所述当前时刻和所述当前同步数据生成当前备份点。
可选地,所述在获取到同步指令时,将所述业务服务器中的当前业务数据同步至本地,以使本地的当前同步数据与所述当前业务数据保持一致的步骤,具体包括:在获取到同步指令时,获取所述当前业务数据中的变化部分数据,将所述变化部分数据同步至本地,以使本地的当前同步数据与所述当前业务数据保持一致;所述根据当前时刻和当前同步数据生成备份指令,将所述备份指令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利用所述当前时刻和所述当前同步数据生成当前备份点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当前时刻和所述变化部分数据生成备份指令,将所述备份指令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利用所述变化部分数据和前一备份点中的备份数据获得当前备份数据,并利用所述当前时刻和所述当前备份数据生成当前备份点。
可选地,所述在获取到同步指令时,将所述业务服务器中的当前业务数据同步至本地的步骤之前,所述数据还原方法还包括:监测所述业务服务器中的业务数据;当监测到业务服务器中的业务数据发生变化时,生成同步指令。
可选地,所述在获取到同步指令时,将所述业务服务器中的当前业务数据同步至本地的步骤之前,所述数据还原方法还包括:开始计时,在计时时间到达同步周期时,生成同步指令。
可选地,所述数据还原方法还包括:监测所述镜像服务器中的数据;当监测到镜像服务器中的数据发生变化时,生成备份指令并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生成新的备份点。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目标备份时刻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查找并反馈与所述目标备份时刻对应的目标备份数据的步骤之后,所述数据还原方法还包括:向目标服务器同步所述目标备份数据
参照图3,一种数据还原方法实施例,所述数据还原方法包括:
步骤S302,镜像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的还原指令时,从所述还原指令中提取对应的目标备份时刻;
在业务服务器中的业务数据缺失时,为了不影响业务服务器对外的业务服务,需要对业务服务器的业务数据进行还原。或者由于业务服务器的运行,业务服务器中的业务数据被不断更新,在某一时刻,用户需要使用业务服务器之前某一时刻的业务数据以提供对应的业务服务时,需要将业务服务器中的业务数据还原至之前某一时刻。在用户有对业务服务器的业务数据进行还原的需求时,用户可以向镜像服务器发送还原指令,以使镜像服务器在接收到还原指令时,做出相应的操作以对业务服务器进行数据还原。
用户可以通过操作镜像服务器的输入单元或者通过与镜像服务器通信连接的客户端向镜像服务器发送还原指令。其中,用户的还原指令中携带有用户指定的目标备份时刻的信息。镜像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的还原指令时,从所述还原指令中提取对应的目标备份时刻,从而可以根据目标备份时刻获取对应的目标备份点进行数据还原。
其中,目标备份点为预先从业务服务器中备份至备份服务器中的。具体地,参照图4,在步骤S302之前,所述数据还原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2,在获取到同步指令时,将所述业务服务器中的当前业务数据同步至本地,以使本地的当前同步数据与所述当前业务数据保持一致;
其中,同步指令可以由用户通过操作镜像服务器的输入单元或者与镜像服务器通信连接的客户端发出,同步指令还可以是由镜像服务器本地生成,同步指令还可以是由其他外部设备向镜像服务器发送的。镜像服务器在获取到同步指令时,获取业务服务器中的业务数据,利用数据库同步将业务数据同步至本地,作为本地的新的当前同步数据,以更新本地的当前同步数据,是的本地的当前同步数据与当前业务数据保持一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402具体包括:在获取到同步指令时,获取所述当前业务数据中的变化部分数据,将所述变化部分数据同步至本地,以使本地的当前同步数据与所述当前业务数据保持一致。
即本实施例中,在镜像服务器获取到同步指令时,从业务服务器的当前业务数据中获取发生变化的变化部分数据,该变化部分数据为与上一次同步时刻的业务服务器中的业务数据相比,不同的部分数据,也即与本地已有的同步数据不同的部分数据。镜像服务器将该变化部分数据同步至本地,以更新本地的数据,得到本地的当前同步数据,是的本地的当前同步数据与业务服务器中的当前业务数据保持一致。
具体地,镜像服务器查找业务服务器中的当前业务数据,并将当前业务数据与本地的业务数据进行比对,若当前业务数据中存在与本地的业务数据不同的变化部分数据时,获取变化部分数据。进一步地,将变化部分数据同步至本地,以更新本地的业务数据,得到同步后的当前业务数据。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变化部分数据将变化部分数据同步至本地,无需对当前业务数据中的未变化部分进行数据传输,能够节省数据传输的时间,提高了数据同步的速度。
步骤S404,根据当前时刻和当前同步数据生成备份指令,将所述备份指令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利用所述当前时刻和所述当前同步数据生成当前备份点。
进一步地,镜像服务器将当前时刻以及当前同步数据同步发送至备份服务器。备份服务器在接收到当前时刻以及当前同步数据时,在备份服务器中生成当前备份点。其中,当前时刻即为当前备份点的备份时刻,当前同步数据即为当前备份点的备份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404具体包括:根据当前时刻和所述变化部分数据生成备份指令,将所述备份指令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利用所述变化部分数据和前一备份点中的备份数据获得当前备份数据,并利用所述当前时刻和所述当前备份数据生成当前备份点。
本实施例中,备份指令中携带有当前时刻和变化部分数据,备份服务器在接收到备份指令时,直接解析备份指令,获得当前时刻和变化部分数据,并获取当前时刻之前的前一备份点,获取前一备份点中的备份数据,根据变化部分数据和前一备份点中的备份数据获得当前备份数据,并根据当前时刻和当前备份数据生成当前备份点。其中,当前备份数据与镜像服务器中的当前同步数据以及业务服务器中的当前业务数据一致。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变化部分数据和当前时刻生成备份指令,并将备份指令发送给备份服务器,以使备份服务器根据变化部分数据和前一备份点的备份数据获得当前备份数据,并根据当前时刻和当前备份数据生成当前备份点,只根据变化数据来进行备份,无需对当前同步数据中的未变化部分进行数据传输,节省了数据传输的时间,提高了数据备份的速度。
参照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402之前,所述数据还原方法还包括:
步骤S502,监测所述业务服务器中的业务数据;
步骤S504,当监测到业务服务器中的业务数据发生变化时,生成同步指令。
镜像服务器实时监测业务服务器,在业务服务器中的业务数据发生变化时,生成同步指令,以执行步骤S402进行数据同步和数据备份。具体地,镜像服务器按照预设的监测频率监测业务服务器。其中,监测频率为一个较大的频率值,例如:60~90Hz,以确保较大限度的监测到业务服务器中业务数据的每一次变化。
通过本实施例的实时同步,能够确保将业务服务器的历史业务数据均被备份,使得业务服务器的业务数据得到很好的保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402之前,所述数据还原方法还包括:开始计时,在计时时间到达同步周期时,生成同步指令。
镜像服务器开始计时。在计时时间到达一个同步周期时,生成同步指令,以执行步骤S402进行数据同步和数据备份。镜像服务器在执行完步骤S404后对计时时间清零,并开始下一次计时。
通过本实施例的周期同步,可以通过设置合适的同步周期备份合适的业务数据,减少实时同步中过高的数据同步和数据备份频率,降低系统的性能压力。
在镜像服务器未接收到终止同步的指令时,镜像服务器将不断对业务服务器中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同步,并将同步的数据备份至备份服务器,在备份服务器中生成多个备份点。备份服务器中的各备份点包括各备份点对应的备份时刻和备份数据。本实施例中,各备份点在备份服务器中以备份时刻的先后顺序进行存储。
参照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还原方法还包括:
步骤S602,监测所述镜像服务器中的数据;
步骤S604,当监测到镜像服务器中的数据发生变化时,生成备份指令并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生成新的备份点。
本实施例中,镜像服务器还实时监测本地的数据,在本地的数据发生变化时,生成备份指令并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生成新的备份点。具体地,镜像服务器按照预设的监测频率监测本地的数据。其中,监测频率为一个较大的频率值,例如:60~90Hz,以确保较大限度的监测到本地的数据的每一次变化。
由于镜像服务器是独立可对外提供业务服务的服务器,其数据有可能被用户改变,因此有必要对本地的数据也进行备份,以保障备份数据的全面性。
步骤S304,将所述目标备份时刻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查找并反馈与所述目标备份时刻对应的目标备份数据;所述目标备份数据包括系统数据和其他数据;
本实施例中,目标备份数据包括系统数据和其他数据。其中,系统数据包括启动业务系统所需的数据。本实施例中,业务系统为数据库业务操作系统。其他数据包括软件数据以及数据库数据等。具体地,镜像服务器向备份服务器发送携带有目标备份时刻的还原指令。备份服务器在接收到镜像服务器的还原指令时,根据目标备份时刻查找备份服务器内存储的各备份点,获取与目标备份时刻对应的目标备份点,根据目标备份点内存储的目标备份数据生成反馈信号,并将反馈信号返回给镜像服务器。
步骤S306,接收所述目标备份数据中的系统数据,根据所述系统数据,在本地启动对应的业务系统;
镜像服务器在接收到备份服务器返回的反馈信号后,从反馈信号中解析出目标备份数据,并进一步解析出目标备份数据中的系统数据。接收系统数据,使系统数据优先传输至本地。在系统数据完全同步至本地后,根据系统数据在本地启动对应的业务系统。
步骤S308,在所述业务系统启动后,接收所述目标备份数据中的其他数据,根据所述其他数据在本地进行数据还原,同时向所述业务服务器反向同步所述目标备份数据。
在业务系统启动后,镜像服务器开始接收目标备份数据中的其他数据,以将其他数据同步至本地。在其他数据同步传输期间,镜像服务器可以向外提供业务服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04之后,所述数据还原方法还包括:向目标服务器同步所述目标备份数据。
本实施例中,目标服务器为能够独立运行业务系统以对外提供服务的服务器。镜像服务器接收到备份服务器的反馈信号时,还向目标服务器转发目标备份数据,以使目标服务器根据目标备份数据启动业务系统,以保障同时有两台服务器能够同时对外提供业务服务,保障了可靠性。其中,同时对外提供业务服务的两台服务器即为镜像服务器和目标服务器。若导致业务服务器中的业务数据发生异常的并非业务服务器本身性能异常导致的,则业务服务器也可以作为目标服务器接收目标备份数据以进行系统恢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服务器为业务服务器,所述向目标服务器同步所述目标备份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向所述业务服务器发送中断指令,以使所述业务服务器中断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
在镜像服务器数据还原成功后,向业务服务器发送中断指令,以使业务服务器中断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以出让业务服务器执行程序的资源以进行目标备份数据的同步和业务系统的恢复。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接收到用户的还原指令时,从还原指令中提取对应的目标备份时刻并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查找并反馈与所述目标备份时刻对应的目标备份数据,从而根据所述目标备份数据中的系统数据在本地启动对应的业务系统,在业务系统启动后,继续接受目标备份数据中的其他数据,根据所述其他数据在本地进行数据还原,能够在业务服务器中存在数据缺失或发生数据异常时,通过从备份服务器中获取到对应的目标备份数据进行数据还原,无需在业务服务器中重新载入数据并重启系统,能够准确且迅速的启动业务系统进行数据还原,保证数据还原的高准确性的同时还能够快速实现数据还原。
参照图7,一种数据还原装置实施例,所述数据还原装置包括:
提取模块710,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还原指令时,从所述还原指令中提取对应的目标备份时刻;
发送模块720,用于将所述目标备份时刻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查找并反馈与所述目标备份时刻对应的目标备份数据;所述目标备份数据包括系统数据和其他数据;
系统启动模块730,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备份数据中的系统数据,根据所述系统数据,在本地启动对应的业务系统;
数据还原模块740,用于在所述业务系统启动后,接收所述目标备份数据中的其他数据,根据所述其他数据在本地进行数据还原。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接收到用户的还原指令时,从还原指令中提取对应的目标备份时刻并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查找并反馈与所述目标备份时刻对应的目标备份数据,从而根据所述目标备份数据中的系统数据在本地启动对应的业务系统,在业务系统启动后,继续接受目标备份数据中的其他数据,根据所述其他数据在本地进行数据还原,能够在业务服务器中存在数据缺失或发生数据异常时,通过从备份服务器中获取到对应的目标备份数据进行数据还原,无需在业务服务器中重新载入数据并重启系统,能够准确且迅速的启动业务系统进行数据还原,保证数据还原的高准确性的同时还能够快速实现数据还原。
可选地,所述数据还原装置还包括:同步模块,用于在获取到同步指令时,将所述业务服务器中的当前业务数据同步至本地,以使本地的当前同步数据与所述当前业务数据保持一致;根据当前时刻和当前同步数据生成备份指令,将所述备份指令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利用所述当前时刻和所述当前同步数据生成当前备份点。
可选地,所述同步模块,还用于在获取到同步指令时,获取所述当前业务数据中的变化部分数据,将所述变化部分数据同步至本地,以使本地的当前同步数据与所述当前业务数据保持一致;根据当前时刻和所述变化部分数据生成备份指令,将所述备份指令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利用所述变化部分数据和前一备份点中的备份数据获得当前备份数据,并利用所述当前时刻和所述当前备份数据生成当前备份点。
可选地,所述数据还原装置还包括: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业务服务器中的业务数据;当监测到业务服务器中的业务数据发生变化时,生成同步指令。
可选地,所述数据还原装置还包括:计时模块,用于开始计时,在计时时间到达同步周期时,生成同步指令。
可选地,所述监测模块,还用于监测所述镜像服务器中的数据;当监测到镜像服务器中的数据发生变化时,生成备份指令并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生成新的备份点。
可选地,所述数据还原装置还包括:反向同步模块,用于向目标服务器同步所述目标备份数据。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数据还原程序,所述数据还原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意一个数据还原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据还原程序,所述数据还原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意一个数据还原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镜像服务器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数据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还原方法包括:
镜像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的还原指令时,从所述还原指令中提取对应的目标备份时刻;
将所述目标备份时刻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查找并反馈与所述目标备份时刻对应的目标备份数据;所述目标备份数据包括系统数据和其他数据;
接收所述目标备份数据中的系统数据,根据所述系统数据,在本地启动对应的业务系统;
在所述业务系统启动后,接收所述目标备份数据中的其他数据,根据所述其他数据在本地进行数据还原;
所述将所述目标备份时刻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查找并反馈与所述目标备份时刻对应的目标备份数据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目标备份时刻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根据所述目标备份时刻查找预先存储的各备份点,从所述各备份点中确定与所述目标备份时刻对应的目标备份点,从所述目标备份点中获取并反馈目标备份数据;
所述镜像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的还原指令时,从所述还原指令中提取对应的目标备份时刻的步骤之前,所述数据还原方法还包括:
在获取到同步指令时,将业务服务器中的当前业务数据同步至本地,以使本地的当前同步数据与所述当前业务数据保持一致;
根据当前时刻和当前同步数据生成备份指令,将所述备份指令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利用所述当前时刻和所述当前同步数据生成当前备份点;
所述在获取到同步指令时,将业务服务器中的当前业务数据同步至本地,以使本地的当前同步数据与所述当前业务数据保持一致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获取到同步指令时,获取所述当前业务数据中的变化部分数据,将所述变化部分数据同步至本地,以使本地的当前同步数据与所述当前业务数据保持一致;
所述根据当前时刻和当前同步数据生成备份指令,将所述备份指令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利用所述当前时刻和所述当前同步数据生成当前备份点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当前时刻和所述变化部分数据生成备份指令,将所述备份指令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利用所述变化部分数据和前一备份点中的备份数据获得当前备份数据,并利用所述当前时刻和所述当前备份数据生成当前备份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获取到同步指令时,将所述业务服务器中的当前业务数据同步至本地的步骤之前,所述数据还原方法还包括:
监测所述业务服务器中的业务数据;
当监测到业务服务器中的业务数据发生变化时,生成同步指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获取到同步指令时,将所述业务服务器中的当前业务数据同步至本地的步骤之前,所述数据还原方法还包括:
开始计时,在计时时间到达同步周期时,生成同步指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还原方法还包括:
监测所述镜像服务器中的数据;
当监测到镜像服务器中的数据发生变化时,生成备份指令并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生成新的备份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备份时刻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查找并反馈与所述目标备份时刻对应的目标备份数据的步骤之后,所述数据还原方法还包括:
向目标服务器同步所述目标备份数据。
6.一种数据还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还原装置包括:
提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还原指令时,从所述还原指令中提取对应的目标备份时刻;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备份时刻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查找并反馈与所述目标备份时刻对应的目标备份数据;所述目标备份数据包括系统数据和其他数据;
系统启动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备份数据中的系统数据,根据所述系统数据,在本地启动对应的业务系统;
数据还原模块,用于在所述业务系统启动后,接收所述目标备份数据中的其他数据,根据所述其他数据在本地进行数据还原;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目标备份时刻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根据所述目标备份时刻查找预先存储的各备份点,从所述各备份点中确定与所述目标备份时刻对应的目标备份点,从所述目标备份点中获取并反馈目标备份数据;
所述提取模块,还用于在获取到同步指令时,将业务服务器中的当前业务数据同步至本地,以使本地的当前同步数据与所述当前业务数据保持一致;根据当前时刻和当前同步数据生成备份指令,将所述备份指令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利用所述当前时刻和所述当前同步数据生成当前备份点;
所述提取模块,还用于在获取到同步指令时,获取所述当前业务数据中的变化部分数据,将所述变化部分数据同步至本地,以使本地的当前同步数据与所述当前业务数据保持一致;
所述提取模块,还用于根据当前时刻和所述变化部分数据生成备份指令,将所述备份指令发送至备份服务器,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利用所述变化部分数据和前一备份点中的备份数据获得当前备份数据,并利用所述当前时刻和所述当前备份数据生成当前备份点。
7.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数据还原程序,所述数据还原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还原方法的步骤。
8.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据还原程序,所述数据还原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还原方法的步骤。
CN201911246520.XA 2019-12-05 2019-12-05 数据还原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0458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6520.XA CN111045867B (zh) 2019-12-05 2019-12-05 数据还原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6520.XA CN111045867B (zh) 2019-12-05 2019-12-05 数据还原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5867A CN111045867A (zh) 2020-04-21
CN111045867B true CN111045867B (zh) 2024-04-09

Family

ID=70233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46520.XA Active CN111045867B (zh) 2019-12-05 2019-12-05 数据还原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458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79704B (zh) * 2020-12-24 2024-04-09 深圳市科力锐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反向同步方法、装置、系统、镜像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4654A (zh) * 2005-12-22 2006-06-28 中山大学 一种用于数字家庭网络的设备故障恢复装置及方法
CN105335255A (zh) * 2015-12-10 2016-02-17 上海数腾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业务快速恢复的系统和方法
CN106383753A (zh) * 2016-09-13 2017-02-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应用备份、还原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50141B2 (en) * 2003-07-15 2014-09-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rroring data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4654A (zh) * 2005-12-22 2006-06-28 中山大学 一种用于数字家庭网络的设备故障恢复装置及方法
CN105335255A (zh) * 2015-12-10 2016-02-17 上海数腾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业务快速恢复的系统和方法
CN106383753A (zh) * 2016-09-13 2017-02-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应用备份、还原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5867A (zh) 2020-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79682A1 (en) Task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based on distributed system
US9979784B2 (en) Method for cloud data backup and recovery
CN106610876B (zh) 数据快照的恢复方法及装置
US10895996B2 (en) Data synchronizatio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using a work log for synchronizing data greater than a threshold value
US910460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system ti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10502310B (zh) 一种虚拟机的时间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4385759B (zh) 配置文件的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51110A (zh) 集群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045867B (zh) 数据还原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0716945A (zh) 一种数据更新方法、数据更新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JP4560074B2 (ja) 仮想計算機システム及び同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仮想計算機復元方法
CN111078463B (zh) 数据备份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5396296A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58143A (zh) 用于管理存储系统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12567A1 (zh) 系统集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0680877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sending, and acquisi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20170262201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program medium
WO2016141626A1 (zh) 一种基于多系统的检卡方法、装置及终端
US9740503B2 (en) Centralized administration method for operating system of thin client and method thereof
CN112579704B (zh) 数据反向同步方法、装置、系统、镜像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US10853202B2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data synchronization
CN117112314B (zh) 业务数据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63010B (zh) 一种基于双机冗余系统的数据同步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050974B (zh) 云计算基础设施在线升级方法及装置
CN109257404B (zh) 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