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45776A - 一种显示切换方法、装置、折叠终端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切换方法、装置、折叠终端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45776A
CN111045776A CN201911265496.4A CN201911265496A CN111045776A CN 111045776 A CN111045776 A CN 111045776A CN 201911265496 A CN201911265496 A CN 201911265496A CN 111045776 A CN111045776 A CN 1110457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display
mode
fold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6549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45776B (zh
Inventor
张东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ing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ing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ing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ing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6549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457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45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57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457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57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切换方法、装置、折叠终端和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实时检测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的折叠夹角,并在折叠夹角大于预设角度值后,在第一显示屏或所述第二显示屏提供显示模式的图标;响应于用户对目标显示模式图标的触发操作,控制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按照目标显示模式进行显示;实时检测折叠后的折叠终端是否发生翻转,若是,则在目标显示模式为半亮模式或全亮模式时,切换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显示内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三种显示模式,折叠终端可根据用户触发的任一显示模式进行显示,并在折叠终端翻转后,切换两个显示屏的内容,由此实现了提升折叠终端的屏幕使用多样性、优化屏幕显示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切换方法、装置、折叠终端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切换方法、装置、折叠终端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移动终端由于能够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而备受关注。为便于描述,下文将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移动终端简称为折叠终端。
目前用户对折叠终端的使用体验日益提高,如何提升折叠终端的屏幕利用率,优化屏幕显示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切换方法、装置、折叠终端和存储介质,以达到提升折叠终端的屏幕使用多样性、优化屏幕显示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显示切换方法,应用于折叠终端,所述折叠终端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所述方法包括:
实时检测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的折叠夹角,并在所述折叠夹角大于预设角度值后,在所述第一显示屏或所述第二显示屏提供显示模式的图标;
响应于用户对目标显示模式图标的触发操作,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按照目标显示模式进行显示;其中,所述显示模式包括半亮模式、全亮模式和锁定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实时检测折叠后的所述折叠终端是否发生翻转,若是,则在所述目标显示模式为半亮模式或全亮模式时,切换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的显示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显示切换装置,配置于折叠终端,所述折叠终端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的折叠夹角,并在所述折叠夹角大于预设角度值后,在所述第一显示屏或所述第二显示屏提供显示模式的图标;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对目标显示模式图标的触发操作,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按照目标显示模式进行显示;其中,所述显示模式包括半亮模式、全亮模式和锁定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切换模块,用于实时检测折叠后的所述折叠终端是否发生翻转,若是,则在所述目标显示模式为半亮模式或全亮模式时,切换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的显示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折叠终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切换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切换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三种显示模式,通过响应用户对任一显示模式的触发操作,控制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按照该显示模式进行显示,并在检测到折叠终端发生翻转后,切换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内容,由此实现了提升折叠终端的屏幕使用多样性,而且使折叠终端的屏幕按照任一预设的显示模式进行显示可达到优化屏幕显示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折叠终端根据用户触发操作切换显示模式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显示切换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可集成在折叠终端上,例如折叠手机。
如图1所示,显示切换方法具体包括:
S101、实时检测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的折叠夹角,并在所述折叠夹角大于预设角度值后,在所述第一显示屏或所述第二显示屏提供显示模式的图标。
本申请实施例中,折叠终端是向外折叠的,也即是折叠终端完全折叠后,折叠终端的正面和反面是可操作的显示屏。在折叠终端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的折叠夹角为180度,在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的折叠夹角大于180度,且小于等于360度时,折叠终端处于折叠状态。其中,在折叠角度可选的根据折叠终端的传感器数据计算,具体的,计算折叠角度的操作如下:实时获取所述折叠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和地磁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基于采集的数据计算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的折叠夹角。
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角度值可选的为180度,在折叠夹角大于预设角度值时,折叠终端进入折叠状态,此时,在所述第一显示屏或所述第二显示屏提供显示模式的图标,显示模式的图标自动以弹窗的形式进行展示。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终端处于折叠状态后,用户可通过预设操作将显示模式的图标显示的显示屏上或者通过触发设置图标进行人工设置,其中,预设操作示例性的为长按显示屏任一空闲位置。
S102、响应于用户对目标显示模式图标的触发操作,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按照目标显示模式进行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模式包括半亮模式、全亮模式和锁定模式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半亮模式为所述折叠终端发生折叠后,一个显示屏处于点亮状态,另一个显示屏处于熄灭状态,示例性的,第一显示屏处于点亮状态,第二显示屏处于熄灭状态,也即第二显示屏处于黑屏状态,不显示任何控件且不可操作,由此减少屏幕耗电,其中,第一显示屏示例性的为折叠终端的正面的显示屏,第二显示屏为示例性的为折叠终端背面的显示屏。全亮模式为折叠终端发生折叠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均处于点亮状态,且第一显示屏显示可操作的UI界面,第二显示屏显示禁止操作的预设控件,其中预设控件可选的壁纸、时钟、日历、天气等控件。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显示屏显示的控件禁止操作,可避免用户因触摸某一控件导致误触发的产生,而且第二显示屏只显示禁止操作的壁纸、时钟、日历等控件,由此不会影响用户正常使用,达到优化屏幕显示目的。锁定模式为折叠终端发生折叠后,第一显示屏显示可操作的UI界面,第二显示屏处于熄灭状态,且所述折叠终端放生翻转后,禁止切换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显示内容。
在显示屏弹出显示模式的图标后,响应于用户对目标显示模式图标的触发操作,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按照目标显示模式进行显示。示例性的,用户触发了半亮显示模式的图标后,折叠终端按照半亮模式进行显示,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若在折叠终端完全折叠(即折叠夹角等于360度)之前,如果用户又点击了其他显示模式,例如用户点击了全亮模式的图标,则将折叠终端由半亮模式切换至全亮模式。
进一步的,由于折叠终端具有记忆功能,可以记录用于每次折叠终端处于折叠状态时,用户所选的选择的显示模式,并基于选择显示模式的历史数据分析用户最偏爱的显示模式。因此,如果当折叠终端处于折叠状态后用户没有触发任一显示模式的图标,则按照分析得到的用户最偏爱的显示模式进行显示。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果当折叠终端处于折叠状态后用户没有触发任一显示模式的图标,还可以按照上一次用户触发的显示模式进行显示。
S103、实时检测折叠后的所述折叠终端是否发生翻转,若是,则在所述目标显示模式为半亮模式或全亮模式时,切换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的显示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用户在使用折叠终端过程中,可能会翻转折叠终端,为了保持更好的显示效果,需要实时的切换两个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具体的,可基于采集的折叠终端传感器数据,例如重力传感器数据、陀螺仪数据,实时检测折叠后的所述折叠终端是否发生翻转,并在确定折叠终端发生翻转后,判断用户选择的目标显示模式是否为半亮模式或全亮模式,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切换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的显示内容,由此可以保证无论用户如何翻转折叠终端,折叠终端正面的显示屏(即对着用户的显示屏)始终显示正常的UI界面,便于用户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三种显示模式,通过响应用户对任一显示模式的触发操作,控制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按照该显示模式进行显示,并在检测到折叠终端发生翻转后,切换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内容,由此实现了提升折叠终端的屏幕使用多样性,而且使折叠终端的屏幕按照任一预设的显示模式进行显示可达到优化屏幕显示的目的。
进一步的,折叠终端的可折叠模式为屏幕在外的折叠方式,因为物理设计上的原因,在折叠终端处于完全折叠(即折叠夹角为360度时)状态时,会产生一个宽度为折叠后终端厚度的侧面。为了优化屏幕的利用率,可将折叠终端的侧面保持点亮状态,且在所述侧面显示预设微件,其中,预设微件可选的为时钟、天气、日期等。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配置于折叠终端,所述折叠终端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201,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的折叠夹角,并在所述折叠夹角大于预设角度值后,在所述第一显示屏或所述第二显示屏提供显示模式的图标;
响应模块202,用于响应于用户对目标显示模式图标的触发操作,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按照目标显示模式进行显示;其中,所述显示模式包括半亮模式、全亮模式和锁定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切换模块203,用于实时检测折叠后的所述折叠终端是否发生翻转,若是,则在所述目标显示模式为半亮模式或全亮模式时,切换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的显示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三种显示模式,通过响应用户对任一显示模式的触发操作,控制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按照该显示模式进行显示,并在检测到折叠终端发生翻转后,切换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内容,由此实现了提升折叠终端的屏幕使用多样性,而且使折叠终端的屏幕按照任一预设的显示模式进行显示可达到优化屏幕显示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半亮模式为所述折叠终端发生折叠后,所述第一显示屏处于点亮状态,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熄灭状态;
所述全亮模式为所述折叠终端发生折叠后,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均处于点亮状态,且所述第一显示屏显示可操作的UI界面,所述第二显示屏显示禁止操作的预设控件;
所述锁定模式为所述折叠终端发生折叠后,所述第一显示屏显示可操作的UI界面,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熄灭状态,且所述折叠终端放生翻转后,禁止切换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的显示内容。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侧面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折叠终端发生折叠后,所述折叠终端的侧面保持点亮状态,且在所述侧面显示预设微件。
可选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实时获取所述折叠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和地磁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基于采集的数据计算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的折叠夹角。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切换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切换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折叠终端12的框图。图3显示的折叠终端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3所示,折叠终端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折叠终端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折叠终端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折叠终端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折叠终端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3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3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折叠终端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折叠终端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折叠终端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折叠终端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折叠终端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折叠终端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折叠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实时检测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的折叠夹角,并在所折叠夹角大于预设角度值后,在第一显示屏或第二显示屏提供显示模式的图标;
响应于用户对目标显示模式图标的触发操作,控制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按照目标显示模式进行显示;其中,显示模式包括半亮模式、全亮模式和锁定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实时检测折叠后的折叠终端是否发生翻转,若是,则在目标显示模式为半亮模式或全亮模式时,切换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的显示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半亮模式为所述折叠终端发生折叠后,第一显示屏处于点亮状态,第二显示屏处于熄灭状态;
全亮模式为所述折叠终端发生折叠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均处于点亮状态,且第一显示屏显示可操作的UI界面,第二显示屏显示禁止操作的预设控件;
锁定模式为折叠终端发生折叠后,第一显示屏显示可操作的UI界面,第二显示屏处于熄灭状态,且折叠终端放生翻转后,禁止切换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显示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
在折叠终端发生折叠后,折叠终端的侧面保持点亮状态,且在侧面显示预设微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
实时获取折叠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和地磁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基于采集的数据计算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的折叠夹角。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三种显示模式,通过响应用户对任一显示模式的触发操作,控制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按照该显示模式进行显示,并在检测到折叠终端发生翻转后,切换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内容,由此实现了提升折叠终端的屏幕使用多样性,而且使折叠终端的屏幕按照任一预设的显示模式进行显示可达到优化屏幕显示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实时检测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的折叠夹角,并在所折叠夹角大于预设角度值后,在第一显示屏或第二显示屏提供显示模式的图标;
响应于用户对目标显示模式图标的触发操作,控制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按照目标显示模式进行显示;其中,显示模式包括半亮模式、全亮模式和锁定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实时检测折叠后的折叠终端是否发生翻转,若是,则在目标显示模式为半亮模式或全亮模式时,切换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的显示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半亮模式为所述折叠终端发生折叠后,第一显示屏处于点亮状态,第二显示屏处于熄灭状态;
全亮模式为所述折叠终端发生折叠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均处于点亮状态,且第一显示屏显示可操作的UI界面,第二显示屏显示禁止操作的预设控件;
锁定模式为折叠终端发生折叠后,第一显示屏显示可操作的UI界面,第二显示屏处于熄灭状态,且折叠终端放生翻转后,禁止切换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显示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
在折叠终端发生折叠后,折叠终端的侧面保持点亮状态,且在侧面显示预设微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
实时获取折叠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和地磁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基于采集的数据计算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的折叠夹角。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三种显示模式,通过响应用户对任一显示模式的触发操作,控制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按照该显示模式进行显示,并在检测到折叠终端发生翻转后,切换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内容,由此实现了提升折叠终端的屏幕使用多样性,而且使折叠终端的屏幕按照任一预设的显示模式进行显示可达到优化屏幕显示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显示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折叠终端,所述折叠终端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所述方法包括:
实时检测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的折叠夹角,并在所述折叠夹角大于预设角度值后,在所述第一显示屏或所述第二显示屏提供显示模式的图标;
响应于用户对目标显示模式图标的触发操作,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按照目标显示模式进行显示;其中,所述显示模式包括半亮模式、全亮模式和锁定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实时检测折叠后的所述折叠终端是否发生翻转,若是,则在所述目标显示模式为半亮模式或全亮模式时,切换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的显示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亮模式为所述折叠终端发生折叠后,所述第一显示屏处于点亮状态,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熄灭状态;
所述全亮模式为所述折叠终端发生折叠后,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均处于点亮状态,且所述第一显示屏显示可操作的UI界面,所述第二显示屏显示禁止操作的预设控件;
所述锁定模式为所述折叠终端发生折叠后,所述第一显示屏显示可操作的UI界面,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熄灭状态,且所述折叠终端放生翻转后,禁止切换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的显示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折叠终端发生折叠后,所述折叠终端的侧面保持点亮状态,且在所述侧面显示预设微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时检测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的折叠夹角,包括:
实时获取所述折叠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和地磁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基于采集的数据计算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的折叠夹角。
5.一种显示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折叠终端,所述折叠终端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的折叠夹角,并在所述折叠夹角大于预设角度值后,在所述第一显示屏或所述第二显示屏提供显示模式的图标;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对目标显示模式图标的触发操作,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按照目标显示模式进行显示;其中,所述显示模式包括半亮模式、全亮模式和锁定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切换模块,用于实时检测折叠后的所述折叠终端是否发生翻转,若是,则在所述目标显示模式为半亮模式或全亮模式时,切换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的显示内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亮模式为所述折叠终端发生折叠后,所述第一显示屏处于点亮状态,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熄灭状态;
所述全亮模式为所述折叠终端发生折叠后,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均处于点亮状态,且所述第一显示屏显示可操作的UI界面,所述第二显示屏显示禁止操作的预设控件;
所述锁定模式为所述折叠终端发生折叠后,所述第一显示屏显示可操作的UI界面,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熄灭状态,且所述折叠终端放生翻转后,禁止切换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的显示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侧面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折叠终端发生折叠后,所述折叠终端的侧面保持点亮状态,且在所述侧面显示预设微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实时获取所述折叠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和地磁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基于采集的数据计算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的折叠夹角。
9.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显示切换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显示切换方法。
CN201911265496.4A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显示切换方法、装置、折叠终端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0457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5496.4A CN111045776B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显示切换方法、装置、折叠终端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5496.4A CN111045776B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显示切换方法、装置、折叠终端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5776A true CN111045776A (zh) 2020-04-21
CN111045776B CN111045776B (zh) 2023-09-26

Family

ID=70235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65496.4A Active CN111045776B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显示切换方法、装置、折叠终端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4577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1154A (zh) * 2021-08-27 2021-12-21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幕切换控制方法、可折叠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116815A1 (zh) * 2021-12-24 2023-06-29 广东明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切换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7085A (zh) * 2014-04-18 2015-11-1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控制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08304070A (zh) * 2018-01-31 2018-07-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亮屏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86865A (zh) * 2019-06-20 2019-09-27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的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7085A (zh) * 2014-04-18 2015-11-1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控制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08304070A (zh) * 2018-01-31 2018-07-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亮屏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86865A (zh) * 2019-06-20 2019-09-27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的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1154A (zh) * 2021-08-27 2021-12-21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幕切换控制方法、可折叠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116815A1 (zh) * 2021-12-24 2023-06-29 广东明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切换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5776B (zh) 2023-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68855B2 (en) Automatic detection of user preferences for alternate user interface model
US9354742B2 (en)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aging visible regions thereof
WO2019184490A1 (zh) 用于显示寄宿应用的图标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10219331A1 (en) Window resize on remote desktops
US20140078091A1 (en)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Quickly Starting Program
US11972274B2 (en) Applic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465356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WO2018119674A1 (zh) 一种柔性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30033414A1 (en) Display Environment for a Plurality of Display Devices
US11455075B2 (en) Display method when application is exited and terminal
US1120465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handling event invocation using a stylus pen
CN111857453B (zh) 功能界面展示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45776B (zh) 一种显示切换方法、装置、折叠终端和存储介质
JP2005182463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KR20170130156A (ko) 사용자 데이터를 저장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2013077312A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表示方法
CN112732368B (zh) 程序运行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4088216A1 (zh) 内容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2007323346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
JP2011129164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
CN114895815A (zh) 数据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180172B (zh) 游戏中的地图切换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4115639A (zh) 界面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20389A (zh) 应用程序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638827B (zh) 显示控制方法、显示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