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1000A - 一种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31000A
CN111031000A CN201911128603.9A CN201911128603A CN111031000A CN 111031000 A CN111031000 A CN 111031000A CN 201911128603 A CN201911128603 A CN 201911128603A CN 111031000 A CN111031000 A CN 1110310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control
service system
end service
control strategy
ca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286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31000B (zh
Inventor
黄星辰
徐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2860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310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31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10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310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10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2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managing network security; network security policies in general
    • H04L63/205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managing network security; network security policies in general involving negotiation or determination of the one or more network security mechanisms to be used, e.g. by negotiation between the client and the server or between peers or by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he capabilities of the entities involv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本发明实施例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内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统计调用结果,得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当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及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当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获取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并在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关闭风控策略。以此根据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情况和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拦截情况关闭后端服务系统或风控策略,以此避免业务风控系统由于后端服务系统或风控策略异常导致的误拦截,降低业务风控系统的误拦截率。

Description

一种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业务涉足的领域越来越多,网络业务的安全性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网络业务中,常常需要用到业务风控系统来排除各种风险。业务风控系统一方面依赖上游系统所传入的参数,另一方面依赖一些后端服务系统的数据或服务。当业务风控系统的上游系统所传入的参数出现异常或者依赖的后端服务系统出现异常时,都会影响业务风控系统的判断,将原本正常的请求误判成有风险从而导致误拦截。
在现有技术中,对后端服务系统进行监控,在监控到后端服务系统出现异常时将后端服务系统进行熔断,不再调用该后端服务系统,从而避免由于后端服务系统异常导致的误拦截。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对异常的后端服务系统不再调用,只能避免后端服务系统异常导致的误拦截,如果异常不是出现在后端服务系统,业务风控系统仍然会出现误拦截,导致业务风控系统的误拦截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可以降低业务风控系统的误拦截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内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统计所述调用结果,得到所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
当所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所述后端服务系统及所述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
当所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获取所述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并在所述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关闭所述风控策略。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内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统计所述调用结果,得到所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
第一关闭模块,用于当所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所述后端服务系统及所述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
第二关闭模块,用于当所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获取所述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并在所述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关闭所述风控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所述后端服务系统的多个调用结果,所述调用结果包括调用成功和调用失败;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中调用失败所占的比例,得到所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第二获取模块和第一判断模块: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预设时间内所述风控策略的拦截率;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第二记录单元,用于记录第二预设时间内所述风控策略的多个执行结果,所述执行结果包括执行成功且通过、执行成功且拦截以及执行失败;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风控策略的执行结果中执行成功且拦截所占的比例,得到所述风控策略的拦截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关闭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风控策略的策略标识;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出所述策略标识对应的配置信息;
关闭单元,用于更改所述配置信息以关闭所述风控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装置还包括请求模块、第二判断模块和第一开启模块:
请求模块,用于向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发送模拟调用请求;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模拟调用请求判断所述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是否满足预设开启条件;
第一开启模块,用于当判断出所述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满足预设开启条件时,重新开启所述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包括:
调用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模拟调用请求调用所述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并获取所述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成功率;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成功率是否大于预设成功率阈值;
判定单元,用于当判断出所述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成功率大于预设成功率阈值时,判定所述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满足预设开启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开启模块,所述第二开启模块用于当被关闭的风控策略关联的后端服务系统均开启时,重新开启所述被关闭的风控策略。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系统,包括:
策略执行监控与熔断模块,用于从业务风控系统中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内所述业务风控系统对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统计所述调用结果,得到所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并在所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所述后端服务系统及所述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或者在所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从业务风控系统中获取所述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并在所述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关闭所述风控策略;
请求探测与策略恢复模块,用于向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发送模拟调用请求,基于所述模拟调用请求判断出所述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满足预设开启条件时,重新开启所述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当被关闭的风控策略关联的后端服务系统均开启时,重新开启所述被关闭的风控策略。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上述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本发明实施例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内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统计调用结果,得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当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及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当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获取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并在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关闭风控策略。以此根据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情况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和关联的风控策略,或者根据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拦截情况关闭风控策略,通过关闭后端服务系统或风控策略,能够避免业务风控系统由于后端服务系统或风控策略异常导致的误拦截,降低了业务风控系统的误拦截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的另一场景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的场景示意图,包括:终端10(比如平板电脑、手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等)和服务器20,终端10与服务器20之间可以通过通信网络连接,该通信网络,包括无线网络以及有线网络,其中无线网络包括无线广域网、无线局域网、无线城域网、以及无线个人网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网络中包括路由器、网关等等网络实体,图中并未示意出。
其中,本发明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服务器20,本发明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装置可以集成在服务器20中,服务器20可以为独立的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服务器20上集成有业务风控系统和其他系统,如,业务系统和后端服务系统。服务器在进行风险控制时,接收业务系统传入的参数,调用后端服务系统的数据或服务。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的另一场景示意图。其中,用户通过操作业务系统进行业务交易,业务系统在交易下单前向服务器传入约定好的参数,服务器根据传入的参数,进行一系列风险判断,即决策过程,最终返回给业务系统此笔交易是否有风险需要拦截。服务器在使用业务风控系统进行决策的过程中,一方面依赖业务系统传入的参数,一方面依赖后端服务系统的数据或服务。其中,后端服务系统的数据或服务包括调用存储层接口进行数据存取、调用IP地址查询服务、查询IP相关信息等等,此处不一一例举。后端服务系统通过对业务风控系统提供后端软件服务,辅助业务风控系统进行决策。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一方面可作用于业务风控系统,熔断业务风控系统,一方面可作用于后端服务系统,熔断后端服务系统。其中,熔断指将系统的全部功能或部分功能关闭,不再提供服务,例如,对业务风控系统的熔断可以为关闭业务风控系统中的风控策略,对后端服务系统的熔断可以为关闭后端服务系统本身。
用户可以对终端10进行业务操作,如交易操作等,终端10发送相关的业务请求给服务器20,该服务器20通过判断从终端10接收到的业务请求是否存在风险,并将风控结果返回给终端10。服务器20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内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统计调用结果,得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并判断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如果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关闭该后端服务系统,并关闭与该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如果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获取该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并在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关闭风控策略,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所示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的场景示意图仅仅是一个示例,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以及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将从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装置的角度进行描述,该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装置具体可以集成在服务器中。
一种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内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统计调用结果,得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当判断出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及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当判断出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获取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并在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关闭风控策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服务器,并可以作为区块链系统中的一个节点。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Blockchain),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批次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区块链可以包括区块链底层平台、平台产品服务层以及应用服务层。
区块链底层平台可以包括用户管理、基础服务、智能合约以及运营监控等处理模块。其中,用户管理模块负责所有区块链参与者的身份信息管理,包括维护公私钥生成(账户管理)、密钥管理以及用户真实身份和区块链地址对应关系维护(权限管理)等,并且在授权的情况下,监管和审计某些真实身份的交易情况,提供风险控制的规则配置(风控审计);基础服务模块部署在所有区块链节点设备上,用来验证业务请求的有效性,并对有效请求完成共识后记录到存储上,对于一个新的业务请求,基础服务先对接口适配解析和鉴权处理(接口适配),然后通过共识算法将业务信息加密(共识管理),在加密之后完整一致的传输至共享账本上(网络通信),并进行记录存储;智能合约模块负责合约的注册发行以及合约触发和合约执行,开发人员可以通过某种编程语言定义合约逻辑,发布到区块链上(合约注册),根据合约条款的逻辑,调用密钥或者其它的事件触发执行,完成合约逻辑,同时还提供对合约升级注销的功能;运营监控模块主要负责产品发布过程中的部署、配置的修改、合约设置、云适配以及产品运行中的实时状态的可视化输出,例如:告警、监控网络情况、监控节点设备健康状态等。
平台产品服务层提供典型应用的基本能力和实现框架,开发人员可以基于这些基本能力,叠加业务的特性,完成业务逻辑的区块链实现。应用服务层提供基于区块链方案的应用服务给业务参与方进行使用。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包括:
在101中,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内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统计调用结果,得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
其中,后端服务系统具备业务处理逻辑,能够操作核心数据库并能以联机接口的形式为其他系统提供数据或服务。而在业务风控系统的运作中,后端服务系统提供后端接口,以支持服务器调用后端服务系统,对业务进行风险控制。
其中,后端服务系统的数据或服务包括调用存储层接口进行数据存取、调用IP地址查询服务、查询IP相关信息等等,此处不一一例举。后端服务系统通过对业务风控系统提供后端软件服务,辅助业务风控系统进行决策。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在不同时间针对同一业务系统进行风险控制、在同一时间针对不同业务系统进行风险控制或者在不同时间针对不同业务系统进行风险控制时,都涉及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
需要说明的是,对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并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也有可能出现调用失败的情况。例如,当业务风控系统所依赖的后端服务系统服务不可用时,服务器无法成功调用该后端服务系统,有可能导致原本正常的请求被误判成有风险导致误拦截。通过对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情况进行统计,得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以此可以根据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的异常反映出后端服务系统的异常。
其中,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为该后端服务系统调用失败的次数占总调用次数的比例。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内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统计调用结果,得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可以是获取后端服务系统在一段第一预设时间内的调用失败率,也可以是分别获取后端服务系统多段第一预设时间内的调用失败率然后求平均值。
在一实施例中,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被记录在数据库的流水表中。服务器按照分钟级别的周期扫描流水表,第一预设时间即为服务器扫描流水表中的调用结果的扫描周期。例如,第一预设时间为5分钟,则服务器每隔5分钟扫描流水表,并记录从上次扫描至本次扫描的5分钟内,后端服务系统的所有调用结果。
在102中,当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及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
其中,第一预设条件为判断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是否异常的条件。例如,第一预设条件可以为:调用失败率超过预设失败率阈值,调用失败率上涨或下降的速率超过预设速率阈值,等等。
在一实施例中,关闭后端服务系统之后,关闭与该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其中,风控策略为针对业务及交易,而对应制定的风险控制策略,根据风控策略可以将有风险的业务或交易进行拦截,进而减少或消灭风险。与该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是指,在执行时会调用到该后端服务系统的风控策略。
在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之前,服务器可以获取后端服务系统与风控策略的关联关系,并将后端服务系统与风控策略的关联关系存储起来,在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时,通过调取后端服务系统与风控策略的关联关系,确定出与该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并关闭这些风控策略,也即从策略级别对业务风控系统进行熔断。其中,可以通过修改业务风控系统的策略配置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和/或风控策略。由于业务风控系统的策略组织方式各有不同,因而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和/或风控策略的方式也各有不同。
在一实施例中,业务风控系统的策略组织方式为策略配置表,服务器根据策略配置表执行策略或调用后端服务系统。当后端服务系统A的调用失败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在数据库中修改策略配置表,将后端服务系统A置为不可用,服务器根据策略配置表调用后端服务系统时,就不会再调用后端服务系统A。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后端服务系统A,关联的风控策略可以有多个。而对于后端服务系统A关联的某条风控策略B,该风控策略B关联的后端服务系统也可以有多个。换言之,风控策略B也可以关联除A以外的后端服务系统。
在一实施例中,风控策略B需要调用后端服务系统A、后端服务系统C和后端服务系统D。当后端服务系统A出现问题而后端服务系统C和后端服务系统D正常时,如果只熔断后端服务系统A,风控策略B的执行仍然会出现问题,从而导致误拦截。当后端服务系统A关闭时,通过确定出后端服务系统A关联的所有风控策略,并将后端服务系统A关联的所有风控策略都关闭,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风控策略由于后端服务系统A被关闭、无法正常调用后端服务系统A造成的误拦截。
在103中,当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获取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并在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关闭风控策略。
可以理解的是,风控策略的执行需要调用到至少一个后端服务系统,换言之,每一条风控策略都关联至少一个后端服务系统。通过在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及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在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获取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并在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关闭风控策略,此时,业务风控系统所有的风控策略被划分为以下两种处理方式:
(1)对于有某个或某些关联的后端服务系统被关闭的风控策略,直接关闭该风控策略;
(2)对于关联的后端服务系统都未被关闭的风控策略,根据该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处理该风控策略。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处理风控策略可以包括:
当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关闭风控策略;
当风控策略的拦截率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不关闭风控策略。
从而,业务风控系统所有的风控策略被划分为以下三种处理方式:
(1.1)对于有某个或某些关联的后端服务系统被关闭的风控策略,直接关闭该风控策略;
(1.2)对于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风控策略,直接关闭该风控策略;
(1.3)对于关联的后端服务系统都未被关闭、且拦截率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风控策略,不关闭该风控策略。
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的原理示意图。其中:
风控策略A和风控策略B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风控策略C和风控策略D的拦截率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后端服务系统1和后端服务系统2的调用失败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后端服务系统3和后端服务系统4的调用失败率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各风控策略与各后端服务系统的关联关系分别为:
风控策略A调用后端服务系统1和后端服务系统2;
风控策略B调用后端服务系统2和后端服务系统3;
风控策略C调用后端服务系统2和后端服务系统3;
风控策略D调用后端服务系统3和后端服务系统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4个后端服务系统中,后端服务系统1和2由于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被关闭,而4条风控策略中:
风控策略A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且关联的后端服务系统1和后端服务系统2被关闭,因而风控策略A会被关闭;
风控策略B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且关联的后端服务系统2被关闭,因而风控策略B会被关闭;
风控策略C的拦截率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但关联的后端服务系统2被关闭,因而风控策略C也会被关闭;
风控策略D的拦截率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且关联的所有后端服务系统均未被关闭,因而风控策略D不会被关闭。
即,对后端服务系统而言,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会被关闭,对风控策略而言,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和/或“关联的后端服务系统被关闭”,该风控策略都会被关闭。由于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可以反映出业务系统传给业务风控系统的参数是否存在异常,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可以反映出服务器对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后是否出现异常,从而,服务器可以通过监测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和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监测业务风控系统的业务系统传入的参数和调用的后端服务系统是否存在异常,并在业务系统和/或后端服务系统任一出现异常时,都能及时对业务风控系统进行策略级的熔断,有效降低了业务风控系统的误拦截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及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步骤之后,还可以包括:
(1)向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发送模拟调用请求;
(2)基于模拟调用请求判断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是否满足预设开启条件;
(3)重新开启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
其中,在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及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后,通过阻止服务器调用出现异常的后端服务系统,以及关闭需要调用这些后端服务系统的风控策略,降低了业务风控系统的误拦截率。
可以理解的是,服务器将这些后端服务系统及关联的风控策略下线,是由于这些后端服务系统存在异常,如后端服务系统不可用,或者调用后端服务系统时出现调用错误等,这些异常会使得业务风控系统出现误拦截的情况。但后端服务系统的异常并非一直存在,而是可能会在某个时间恢复。
因而,对于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服务器可以通过向这些后端服务系统发送模拟调用请求,基于模拟调用请求的结果判断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是否满足预设开启条件。其中,模拟的调用请求为对后端服务系统的历史调用请求。当判断出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满足预设开启条件时,说明后端服务系统已经恢复,可以被服务器正常调用,执行步骤(3),重新开启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以使得服务器能够调用这些重新开启的后端服务系统进行风险控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于模拟调用请求判断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是否满足预设开启条件的步骤,可以包括:
(2.1)基于模拟调用请求调用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并获取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成功率;
(2.2)判断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成功率是否大于预设成功率阈值;
(2.3)判定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满足预设开启条件。
向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发送模拟调用请求之后,模拟调用的结果可能为成功,也可能为失败。调用成功率并非是指某一次的调用失败,而是通过统计一段时间内模拟调用请求的调用结果中调用成功所占的比例,得出调用成功率。基于统计出的调用成功率,判断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成功率是否大于预设成功率阈值。当判断出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成功率大于预设成功率阈值时,执行步骤(2.1),判定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满足预设开启条件,进一步的,在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满足预设开启条件时,执行步骤(3),重新开启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
其中,该预设成功率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预设成功率阈值设置得越高,后端服务系统恢复后越不容易引起误拦截,越能够降低业务风控系统的误拦截率;而预设成功率阈值设置得越低,后端服务系统重新开启的速度越快,越能够保证业务风控系统的风控质量。但是,预设成功率阈值不能设置得过低,否则即使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成功率大于预设成功率阈值,也无法代表后端服务系统已经恢复。
通过模拟调用请求监测后端服务系统的恢复情况,可以在后端服务系统恢复时,及时将后端服务系统重新运用到风险控制中,保证业务风控系统的风控效率,从而保证业务及交易的安全。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当被关闭的风控策略关联的后端服务系统均开启时,重新开启被关闭的风控策略。该步骤也可以在“重新开启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的步骤之后执行。
其中,被关闭的风控策略关联的后端服务系统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多个。被关闭的风控策略关联的后端服务系统均开启是指,与该风控策略关联的所有后端服务系统全部处于开启状态。不论是后端服务系统在关闭后重新开启,还是始终未关闭,都可认为该后端服务系统处于开启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被关闭的风控策略关联的后端服务系统有多个。若被关闭的风控策略关联的多个后端服务系统中仍然存在未开启的后端服务系统,则不开启该风控策略。例如,风控策略关联有三个后端服务系统,其中一个后端服务系统始终处于开启状态,而另外两个后端服务系统由于出现异常被关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只有在另外两个后端服务系统都重新开启了才将风控策略重新开启,而若另外两个后端服务系统中有任意一个后端服务系统未重新开启,都不会将该被关闭的风控策略重新开启。以此,可以避免该被关闭的风控策略重新开启后,服务器在执行该风控策略时调用未重新开启的后端服务系统导致误拦截。
在一实施例中,风控策略本身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且关联的后端服务系统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请参阅图4中的风控策略A和风控策略B),图4中,风控策略A自身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且关联的后端服务系统1和后端服务系统2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被关闭,即使后端服务系统1和后端服务系统2在恢复后均被重新开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将风控策略A重新开启,服务器判断出风控策略A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也会将风控策略A再次关闭。
因而,如果某条风控策略由于关联的后端服务系统均开启而恢复,而该风控策略本身也存在会导致误拦截的异常,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该风控策略由于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因而会再次关闭,服务器不会为了恢复业务风控系统的风控能力误拦截用户正常的业务请求,保证用户的良好体验。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内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统计调用结果,得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当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及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当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获取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并在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关闭风控策略。以此根据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情况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和关联的风控策略,或者根据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拦截情况关闭风控策略,通过关闭后端服务系统或风控策略,能够避免业务风控系统由于后端服务系统或风控策略异常导致的误拦截,降低了业务风控系统的误拦截率。
根据前一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以下将举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将以该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具体应用在服务器中为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该方法流程可以包括:
在201中,服务器记录第一预设时间内后端服务系统的多个调用结果,调用结果包括调用成功和调用失败。
其中,后端服务系统具备业务处理逻辑,能够操作核心数据库并能以联机接口的形式为其他系统提供服务。而在业务风控系统的运作中,后端服务系统提供后端接口,以支持服务器调用后端服务系统,对业务进行风险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在不同时间针对同一业务系统进行风险控制、在同一时间针对不同业务系统进行风险控制或者在不同时间针对不同业务系统进行风险控制时,都涉及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服务器通过调用后端服务系统执行风控策略,对业务进行风险控制。为了及时发现风险控制中的异常,服务器可以对风控策略的执行情况和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情况进行监控,并记录下风控策略的执行信息和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风控策略的执行信息包括风控策略的执行时间、执行结果、策略标识以及针对的业务的业务代码,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信息包括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时间、调用结果、系统标识以及针对的业务的业务代码。在服务器中,可以通过字段名区分这些需要记录的信息,见表1:
Figure BDA0002277635500000151
表1
其中,Statis_time代表风控策略的执行时间或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时间,Service_code为执行风控策略或调用后端服务系统时所针对的业务代码,SysOrPolicyID为风控策略的策略标识或后端服务系统的系统标识。在风控策略的执行时,有三种执行结果:ResultFail(执行成功且拦截)、ResultOK(执行成功且通过)或ResultError(执行失败),在调用后端服务系统时,有两种调用结果:ResultOK(调用成功)或ResultError(调用失败)。见表2:
Figure BDA0002277635500000161
表2
其中,每条记录代表一个后端服务系统在一个时间点的调用结果。
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包括调用成功和调用失败,在记录后端服务系统的每一个调用结果时,结合该调用结果对应的调用时间和业务代码,以及该后端服务系统的系统标识一起进行记录,可以以表格的形式记录并进行存储。
在2种调用结果中,若字段名被标识为“true”则代表是这种调用结果,若字段名被标识为“false”则代表不是这种调用结果。
由上述表2,可以看出,服务器在2019年7月7日的18:00:00至18:02:10间,记录了5次调用结果,其中4个是对后端服务系统12045的调用结果(2次调用成功、2次调用失败),1个是对后端服务系统12046的调用结果(调用成功)。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并不对本发明造成限定,包括调用结果在内的这些调用信息还可以记录为其他格式,例如,也可以记录为xml文件。
在一实施例中,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被记录在数据库的流水表中。服务器按照分钟级别的周期扫描流水表,第一预设时间即为服务器扫描流水表中的调用结果的扫描周期。例如,第一预设时间为5分钟,则服务器每隔5分钟扫描流水表,并记录从上次扫描至本次扫描的5分钟内,后端服务系统的所有调用结果。
在202中,服务器计算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中调用失败所占的比例,得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
例如,以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被记录在数据库的流水表中为例。服务器扫描到流水表中T0、T1两个时间点(其中T0、T1间隔为5分钟)系统标识=A记录的条数为N,在N条记录中调用失败(即字段名ResultError被标识为“true”)的记录条数为M,则计算得到后端服务系统A在T0、T1阶段的调用失败率为error(A)=M/N*100%。
在203中,服务器判断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若是则转入步骤204,若否则转入步骤205。
其中,第一预设条件可以为调用失败率大于预设失败率阈值。也就是说,服务器判断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可以包括:
服务器判断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是否大于预设失败率阈值;
若是,则服务器判定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并转入步骤204;
若否,则服务器判定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并转入步骤205。
在一实施例中,各后端服务系统对应不同的预设失败率阈值。服务器根据不同后端服务系统对应的不同预设失败率阈值配置出熔断策略,并将熔断策略以数据库表或xml文件等形式进行存储。例如,服务器针对各后端服务系统配置了两条熔断策略:
a)在后端服务系统A的调用失败率大于50%的时候关闭后端服务系统A;
b)在后端服务系统B的调用失败率大于40%的时候关闭后端服务系统B。
然后,服务器按照配置的熔断策略计算后端服务系统A和后端服务系统B的调用失败率error(A)和error(B),并判断后端服务系统A的调用失败率error(A)是否大于其预设失败率阈值50%,判断后端服务系统B的调用失败率error(B)是否大于其预设失败率阈值40%。
若error(A)>50%,则服务器判定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并转入步骤204;若error(B)>40%,则服务器判定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并转入步骤204。
在204中,服务器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及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
在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服务器关闭该后端服务系统。服务器通过调取预先存储的后端服务系统与风控策略的关联关系,确定出与该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并关闭这些风控策略,也即从策略级别对业务风控系统进行熔断。
在205中,服务器确定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
在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服务器不关闭该后端服务系统。但是,服务器仍然会确定出与该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
在206中,服务器记录第二预设时间内风控策略的多个执行结果,执行结果包括执行成功且通过、执行成功且拦截以及执行失败。
在一实施例中,风控策略的执行结果被记录在数据库的流水表中。服务器按照分钟级别的周期扫描流水表,第二预设时间即为服务器扫描流水表中的执行结果的扫描周期。例如,第二预设时间为5分钟,则服务器每隔5分钟扫描流水表,并记录从上次扫描至本次扫描的5分钟内,风控策略的所有执行结果。
其中,服务器在记录风控策略的每一个执行结果时,将该执行结果结合对应的执行时间和业务代码,以及该风控策略的策略标识一起进行记录,可以以表格的形式记录并进行存储。
其中,第一预设时间可以等于第二预设时间,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和风控策略的执行结果可以记录在同一个流水表中。
在3种执行结果中,若字段名被标识为“true”则代表是这种执行结果,若字段名被标识为“false”则代表不是这种执行结果。见表3:
Figure BDA0002277635500000191
表3
其中,每条记录代表一条风控策略在一个时间点的执行结果。
由上述表2,可以看出,服务器在2019年7月7日的18:10:00至18:12:59间,记录了5次执行结果,其中3个是风控策略A1的执行结果(2次执行成功且拦截、1次执行成功且通过),2个是是风控策略B1的执行结果(1次执行成功且拦截、1次执行失败)。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并不对本发明造成限定,包括执行结果在内的这些执行信息还可以记录为其他格式,例如,也可以记录为xml文件。
在207中,服务器计算风控策略的执行结果中执行成功且拦截所占的比例,得到风控策略的拦截率。
例如,以风控策略的执行结果被记录在数据库的流水表中为例。服务器扫描到流水表中T0、T1两个时间点(其中T0、T1间隔为5分钟)策略标识=B记录的条数为X,在X条记录中执行成功且拦截(即字段名ResultFail被标识为“true”)的记录条数为Y,则计算得到风控策略B在T0、T1阶段的拦截为reject(B)=Y/X*100%。
在208中,服务器判断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若是则转入步骤209,若否则返回步骤206。
其中,第二预设条件可以为拦截率大于预设拦截率阈值。也就是说,服务器判断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可以包括:
服务器判断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是否大于预设拦截率阈值;
若是,则服务器判定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并转入步骤209;
若否,则服务器判定风控策略的拦截率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并返回步骤206,服务器继续获取与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下一条风控策略的执行结果,然后执行步骤207以及步骤208,得到下一条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并判断下一条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若是则转入步骤209,若否则又返回步骤206,以此往复。
在一实施例中,各风控策略对应不同的预设拦截率阈值。服务器根据不同风控策略对应的不同预设拦截率阈值配置出熔断策略,并将熔断策略以数据库表或xml文件等形式进行存储。例如,服务器针对各风控策略配置了两条熔断策略:a)在风控策略A的拦截率大于50%的时候关闭风控策略A;b)在风控策略B的拦截率大于40%的时候关闭风控策略B。然后,服务器按照配置的熔断策略计算风控策略A和风控策略B的拦截率reject(A)和reject(B),并判断风控策略A的拦截率reject(A)是否大于其预设拦截率阈值50%,判断风控策略B的拦截率reject(B)是否大于其预设拦截率阈值40%。若reject(A)>50%,则服务器判定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并转入步骤209;若reject(B)>40%,则服务器判定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并转入步骤209。
在209中,服务器获取风控策略的策略标识。
其中,在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服务器获取该风控策略的策略标识。其中,策略标识用于标识各条风控策略,以对不同的风控策略进行区分,可以由字母、数字等组成(参见表1及表3)。
在210中,服务器确定出策略标识对应的配置信息。
在211中,服务器更改配置信息以关闭风控策略。
其中,配置信息可以以策略配置表的形式存在,服务器根据业务风控系统各条风控策略的策略配置表决定是否执行某一条风控策略,见表4:
风控策略 风控策略A 风控策略B 风控策略C 风控策略D
配置信息 可用 不可用 可用 可用
表4
其中,当策略配置表中风控策略A、风控策略B和风控策略C被配置为“可用”、风控策略B被配置为“不可用”时,服务器会执行风控策略A、风控策略C和风控策略D,而不执行风控策略B。
当判断出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服务器通过该风控策略的策略标识在配置信息中找到该风控策略所在的位置,并将该风控策略的配置信息更改为“不可用”,以关闭该风控策略,从而避免服务器执行拦截率异常的风控策略,导致大量误拦截。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内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统计调用结果,得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当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及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当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获取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并在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关闭风控策略。以此根据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情况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和关联的风控策略,或者根据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拦截情况关闭风控策略,通过关闭后端服务系统或风控策略,能够避免业务风控系统由于后端服务系统或风控策略异常导致的误拦截,降低了业务风控系统的误拦截率。
其中,在服务器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及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之后,还可以通过向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发送模拟调用请求,监测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的恢复情况,下面将以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该方法流程可以包括:
在301中,服务器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内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统计调用结果,得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
在302中,服务器判断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若否则转入步骤303,若是则转入步骤304。
在303中,服务器获取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并在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关闭风控策略。
在304中,服务器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及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
在305中,服务器向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发送模拟调用请求。
当服务器判断出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服务器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及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通过阻止服务器调用出现异常的后端服务系统,以及熔断需要调用这些后端服务系统的风控策略,降低了业务风控系统的误拦截率。
可以理解的是,服务器将这些后端服务系统及关联的风控策略下线,是由于这些后端服务系统存在异常,如后端服务系统不可用,或者调用后端服务系统时出现调用错误等,这些异常会使得业务风控系统出现误拦截的情况。但后端服务系统的异常并非一直存在,而是可能会在某个时间恢复。
因而,对于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服务器可以通过向这些后端服务系统发送模拟调用请求,实时监控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的恢复情况。
在306中,服务器基于模拟调用请求调用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并获取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成功率。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向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发送模拟调用请求之后,模拟调用的结果可能为成功,也可能为失败。调用成功率并非是指某一次的调用失败,而是通过统计一段时间内模拟调用请求的调用结果中调用成功所占的比例,得出调用成功率。
在307中,服务器判断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成功率是否大于预设成功率阈值。若是则转入步骤308,若否则返回步骤305。
在308中,服务器判定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满足预设开启条件。
基于统计出的调用成功率,服务器判断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是否大于预设成功率阈值,若是则转入步骤308,判定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满足预设开启条件。若否,则服务器判定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不满足预设开启条件,并返回步骤305,服务器继续向下一个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发送模拟调用请求,获取下一个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成功率,然后执行步骤307以及步骤308,通过判断下一个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成功率是否大于预设成功率阈值判断下一个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是否满足预设开启条件,若是则转入步骤308,若否则又返回步骤305,以此往复。
其中,该预设成功率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预设成功率阈值设置得越高,后端服务系统恢复后越不容易引起误拦截,越能够降低业务风控系统的误拦截率;而预设的成功率阈值设置得越低,后端服务系统重新开启的速度越快,越能够保证业务风控系统的风控质量。但是,预设成功率阈值不能设置得过低,否则即使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成功率大于预设成功率阈值,也无法代表后端服务系统已经恢复。
在309中,服务器重新开启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
当判断出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满足预设开启条件时,说明后端服务系统已经恢复,可以被服务器正常调用,进一步的,服务器重新开启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以使得服务器能够调用这些重新开启的后端服务系统进行风险控制。
通过模拟调用请求监测后端服务系统的恢复情况,可以在后端服务系统恢复时,及时将后端服务系统重新运用到风险控制中,保证业务风控系统的风控效率,从而保证业务及交易的安全。
在310中,当被关闭的风控策略关联的后端服务系统均开启时,服务器重新开启被关闭的风控策略。
其中,被关闭的风控策略关联的后端服务系统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多个。被关闭的风控策略关联的后端服务系统均开启是指,与该风控策略关联的所有后端服务系统全部处于开启状态。不论是后端服务系统在关闭后重新开启,还是始终未关闭,都可认为该后端服务系统处于开启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被关闭的风控策略关联的后端服务系统有多个。若被关闭的风控策略关联的多个后端服务系统中仍然存在未开启的后端服务系统,则不开启该风控策略。
例如,风控策略关联有三个后端服务系统,其中一个后端服务系统始终处于开启状态,而另外两个后端服务系统由于出现异常被关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控策略的控制方法,只有在另外两个后端服务系统都重新开启了才将风控策略重新开启,而若另外两个后端服务系统中有任意一个后端服务系统未重新开启,都不会将该被关闭的风控策略重新开启。以此,可以避免该本关闭的风控策略重新开启后,服务器在执行该风控策略时调用未重新开启的后端服务系统导致误拦截。
在一实施例中,风控策略本身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且关联的后端服务系统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请参阅图4中的风控策略A和风控策略B),图4中,风控策略A自身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且关联的后端服务系统1和后端服务系统2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被关闭,即使后端服务系统1和后端服务系统2在恢复后均被重新开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将风控策略A重新开启,服务器判断出风控策略A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也会将风控策略A再次关闭。
因而,即使本身存在异常的某条风控策略由于关联的后端服务系统均开启而恢复,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也会将该风控策略再次关闭,而不会为了恢复业务风控系统的风控能力误拦截用户正常的业务请求,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内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统计调用结果,得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当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及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当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获取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并在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关闭风控策略。以此根据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情况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和关联的风控策略,或者根据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拦截情况关闭风控策略,通过关闭后端服务系统或风控策略,能够避免业务风控系统由于后端服务系统或风控策略异常导致的误拦截,降低了业务风控系统的误拦截率。并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向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发送调用请求监控后端服务系统的恢复情况,在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恢复时及时将其重新运用到风险控制中,保证了业务风控系统的风险控制能力。
请参阅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系统可以由上述各实施例中组成。
图7所示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系统可应用在业务风控系统中,根据统计出的策略与后端服务系统流水表对业务风控系统每个风控策略的执行情况,以及每个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进行监控,并判断风控策略的拦截率与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是否超过相应的阈值,如果是风控策略的拦截率超过相应的阀值就通过修改业务风控系统的策略配置表将该风控策略熔断,使得业务风控系统对于该风控策略检查结果全部返回通过。
如果是某个后端服务系统调用出错,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超过相应的阈值,则服务器在熔断该后端服务系统后每隔一段时间向被熔断的该后端服务系统发送模拟探测请求,一旦收到后端服务系统大于预设比例的成功应答,即认为可以将后端服务系统恢复,当原先下线的策略所依赖的所有后端服务系统均已恢复时,再次修改业务风控系统的策略配置表将该风控策略重新上线。
其中,熔断指的是将系统的全部功能或部分功能关闭,不再提供服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熔断业务风控系统即熔断风控策略,也即关闭风控策略,将风控策略下线。熔断后端服务系统即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将后端服务系统与业务风控系统阻断。
例如,该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系统可以包括策略执行监控与熔断模块、请求探测与策略恢复模块:
1)策略执行监控与熔断模块
策略执行监控与熔断模块,用于从业务风控系统中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内业务风控系统对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统计调用结果,得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并在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及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或者在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从业务风控系统中获取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并在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关闭风控策略。
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反映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系统中策略执行监控与熔断模块的模块结构。
策略执行监控与熔断模块用于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内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统计调用结果,得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及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并根据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和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决定是否将相应的后端服务系统或风控策略熔断,例如,将后端服务系统或风控策略关闭。
风控策略的策略标识和后端服务系统的系统标识都可以以ID的形式存在。服务器将业务风控系统的风控策略进行编号,给每一个策略定义一个ID,对于风控策略调用的每个后端服务系统也定义一个ID作为标识,按照上述表1的字段要求,将每个风控策略的执行结果、每个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或者说调用每个后端服务系统的后端接口时的执行结果)写入流水表,可参见上述说明中的表1至表3。
在熔断系统中,策略执行监控与熔断模块可以事先配置熔断策略,并计入熔断策略列表,例如,a)监控到风控策略A的拦截率大于50%时需要进行策略熔断;a)监控到后端服务系统B的调用失败率大于50%时需要进行熔断。
然后,策略执行监控与熔断模块开启多个线程,按照分钟级别的周期扫描从业务风控系统中获得的策略与后端服务系统流水表,从流水表中统计出一段时间内风控策略的拦截率以决定是否对风控策略进行熔断,从流水表中统计出一段时间内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以决定是否对后端服务系统进行熔断。
若某个后端服务系统满足熔断条件,则将被熔断的后端服务系统记入系统探测列表;若某个风控策略满足熔断条件,则修改策略配置表(参见上述表4)中该风控策略的配置信息,将该风控策略配置为“不可用”,服务器根据业务风控系统修改后的策略配置表对业务进行风险控制。
2)请求探测与策略恢复模块
请求探测与策略恢复模块,用于向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发送模拟调用请求,基于模拟调用请求判断出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满足预设开启条件时,重新开启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当被关闭的风控策略关联的后端服务系统均开启时,重新开启被关闭的风控策略。
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反映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系统中请求探测与策略恢复模块的模块结构。
请求探测与策略恢复模块用于监控被熔断的后端服务系统的恢复情况(模拟调用请求的调用成功率),并决定是否恢复被熔断的后端服务系统或风控策略。
其中,策略执行监控与熔断模块在对后端服务系统进行了熔断之后,将后端服务系统的ID写入系统探测列表,请求探测与策略恢复模块循环扫描系统探测列表,当发现系统探测列表中存在某个后端服务系统的ID时,开启一个线程,按照接口协议周期性地向该后端服务系统发送模拟调用请求,根据模拟调用请求接收到的应答统计出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成功率,根据调用成功率决定是否将后端服务系统恢复。
当某一个风控策略对应的所有后端服务系统都恢复时,请求探测与策略恢复模块修改策略配置表中该风控策略的配置信息,将该风控策略配置为“可用”,服务器根据业务风控系统修改后的策略配置表对业务进行风险控制。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系统,通过策略执行监控与熔断模块从业务风控系统中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内所述业务风控系统对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统计所述调用结果,得到所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并在所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所述后端服务系统及所述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或者在所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从业务风控系统中获取所述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并在所述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关闭所述风控策略;通过请求探测与策略恢复模块向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发送模拟调用请求,基于所述模拟调用请求判断出所述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满足预设开启条件时,重新开启所述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当被关闭的风控策略关联的后端服务系统均开启时,重新开启所述被关闭的风控策略。以此根据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情况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和关联的风控策略,或者根据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处理风控策略,通过关闭后端服务系统或风控策略,能够避免业务风控系统由于后端服务系统或风控策略异常导致的误拦截,降低了业务风控系统的误拦截率。并且,通过及时监测后端服务系统的恢复情况,在后端服务系统恢复时重新开启后端服务系统,在所有关联的后端服务系统均开启时开启风控策略,进而使得业务风控系统能够重新使用风控策略进行风险控制,保证了业务风控系统的安全性。
为便于更好的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的装置。其中名词的含义与上述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中相同,具体实现细节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装置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401、第一关闭模块402及第二关闭模块403等。
第一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内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统计调用结果,得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
第一关闭模块402,用于当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及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
第二关闭模块403,用于当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获取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并在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关闭风控策略。
请参阅图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获取模块401可以包括:
第一记录单元4011,用于记录第一预设时间内后端服务系统的多个调用结果,调用结果包括调用成功和调用失败;
第一计算单元4012,用于计算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中调用失败所占的比例,得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
请继续参阅图11,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关闭模块403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4031,用于获取风控策略的策略标识;
确定单元4032,用于确定出策略标识对应的配置信息;
关闭单元4033,用于更改配置信息以关闭风控策略。
请参阅图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确定模块404、第二获取模块405和第一判断模块406:
其中,确定模块404,用于确定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
第二获取模块405,用于获取第二预设时间内风控策略的拦截率;
第一判断模块406,用于判断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其中,第二获取模块405可以包括:
第二记录单元4051,用于记录第二预设时间内风控策略的多个执行结果,执行结果包括执行成功且通过、执行成功且拦截以及执行失败;
第二计算单元4052,用于计算风控策略的执行结果中执行成功且拦截所占的比例,得到风控策略的拦截率。
请参阅图13,在一实施方式中,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请求模块407、第二判断模块408和第一开启模块409:
请求模块407,用于向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发送模拟调用请求;
第二判断模块408,用于基于模拟调用请求判断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是否满足预设开启条件;
第一开启模块409,用于当判断出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满足预设开启条件时,重新开启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
其中,第二判断模块408可以包括:
调用单元4081,用于基于模拟调用请求调用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并获取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成功率;
判断单元4082,用于判断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成功率是否大于预设成功率阈值;
判定单元4083,用于当判断出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成功率大于预设成功率阈值时,判定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满足预设开启条件。
请继续参阅图13,在一实施方式中,风控策略的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开启模块410,第二开启模块410用于当被关闭的风控策略关联的后端服务系统均开启时,重新开启被关闭的风控策略。
以上各个模块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装置,通过第一获取模块401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内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统计调用结果,得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第一关闭模块402当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及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当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第二关闭模块403获取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并在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关闭风控策略。以此根据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情况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和关联的风控策略,或者根据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拦截情况关闭风控策略,通过关闭后端服务系统或风控策略,能够避免业务风控系统由于后端服务系统或风控策略异常导致的误拦截,降低了业务风控系统的误拦截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其中可以集成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装置,如图14所示,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讲:
该服务器可以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501、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介质的存储器502、电源503和输入单元504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4中示出的服务器结构并不构成对服务器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处理器501是该服务器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服务器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5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2内的数据,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服务器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50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优选的,处理器501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501中。
存储器5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5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02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5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服务器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5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502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501对存储器502的访问。
服务器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503,优选的,电源503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5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503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该服务器还可包括输入单元504,该输入单元504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
尽管未示出,服务器还可以包括显示单元等,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中的处理器501会按照如下的指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的进程对应的可执行文件加载到存储器502中,并由处理器501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02中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各种功能:
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内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统计调用结果,得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当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及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当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获取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并在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关闭风控策略。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器可以通过第一获取模块401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内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统计调用结果,得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第一关闭模块402当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及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当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第二关闭模块403获取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并在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关闭风控策略。以此根据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情况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和关联的风控策略,或者根据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拦截情况关闭风控策略,通过关闭后端服务系统或风控策略,能够避免业务风控系统由于后端服务系统或风控策略异常导致的误拦截,降低了业务风控系统的误拦截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指令来完成,或通过指令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指令可以存储于一存储介质中,并由处理器进行加载和执行。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多条指令,该指令能够被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中的步骤。例如,该指令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内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统计调用结果,得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当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后端服务系统及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当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获取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并在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关闭风控策略。
以上各个操作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该存储介质可以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由于该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指令,可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中的步骤,因此,可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详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内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统计所述调用结果,得到所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
当所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所述后端服务系统及所述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
当所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获取所述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并在所述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关闭所述风控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内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统计所述调用结果,得到所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的步骤,包括:
记录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所述后端服务系统的多个调用结果,所述调用结果包括调用成功和调用失败;
计算所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中调用失败所占的比例,得到所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关闭所述风控策略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
获取第二预设时间内所述风控策略的拦截率;
判断所述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二预设时间内所述风控策略的拦截率的步骤,包括:
记录第二预设时间内所述风控策略的多个执行结果,所述执行结果包括执行成功且通过、执行成功且拦截以及执行失败;
计算所述风控策略的执行结果中执行成功且拦截所占的比例,得到所述风控策略的拦截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闭所述风控策略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风控策略的策略标识;
确定出所述策略标识对应的配置信息;
更改所述配置信息以关闭所述风控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所述后端服务系统及所述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大于预设失败率阈值时,关闭所述后端服务系统及所述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
所述在所述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关闭所述风控策略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大于预设拦截率阈值时,关闭所述风控策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闭所述后端服务系统及所述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向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发送模拟调用请求;
基于所述模拟调用请求判断所述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是否满足预设开启条件;
当判断出所述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满足预设开启条件时,重新开启所述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模拟调用请求判断所述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是否满足预设开启条件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模拟调用请求调用所述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并获取所述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成功率;
判断所述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成功率是否大于预设成功率阈值;
当判断出所述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成功率大于预设成功率阈值时,判定所述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满足预设开启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新开启所述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被关闭的风控策略关联的后端服务系统均开启时,重新开启所述被关闭的风控策略。
10.一种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内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统计所述调用结果,得到所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
第一关闭模块,用于当所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所述后端服务系统及所述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
第二关闭模块,用于当所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获取所述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并在所述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关闭所述风控策略。
11.一种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策略执行监控与熔断模块,用于从业务风控系统中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内所述业务风控系统对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结果,统计所述调用结果,得到所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并在所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所述后端服务系统及所述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或者在所述后端服务系统的调用失败率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从业务风控系统中获取所述后端服务系统关联的风控策略的拦截率,并在所述风控策略的拦截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关闭所述风控策略;
请求探测与策略恢复模块,用于向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发送模拟调用请求,基于所述模拟调用请求判断出所述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满足预设开启条件时,重新开启所述被关闭的后端服务系统,当被关闭的风控策略关联的后端服务系统均开启时,重新开启所述被关闭的风控策略。
12.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
CN201911128603.9A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0310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28603.9A CN111031000B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28603.9A CN111031000B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1000A true CN111031000A (zh) 2020-04-17
CN111031000B CN111031000B (zh) 2021-06-01

Family

ID=70200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28603.9A Active CN111031000B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3100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27544A (zh) * 2020-11-23 2021-03-19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触发熔断的方法及装置
CN113783908A (zh) * 2020-06-10 2021-12-10 腾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服务调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5380A (zh) * 2010-12-16 2011-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US20120150748A1 (en) * 2010-12-14 2012-06-14 Xtreme Mobilit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transactions through a mobile device
CN105335815A (zh) * 2015-10-09 2016-02-17 上海瀚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风险控制系统及方法
US20160171622A1 (en) * 2014-12-15 2016-06-16 Loss of Use, Inc. Insurance Asset Verification and Claims Processing System
CN106375150A (zh) * 2016-08-31 2017-02-01 广州唯品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的断开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123031A (zh) * 2017-05-02 2017-09-01 深圳乐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订单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092975A (zh) * 2017-12-07 2018-05-29 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 异常登录的识别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8429812A (zh) * 2018-03-21 2018-08-21 上海艾融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统金融系统微服务实施的ip固化方法
CN109191136A (zh) * 2018-09-05 2019-01-11 北京芯盾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银行反欺诈方法及装置
CN110417778A (zh) * 2019-07-30 2019-11-05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访问请求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50748A1 (en) * 2010-12-14 2012-06-14 Xtreme Mobilit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transactions through a mobile device
CN102075380A (zh) * 2010-12-16 2011-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US20160171622A1 (en) * 2014-12-15 2016-06-16 Loss of Use, Inc. Insurance Asset Verification and Claims Processing System
CN105335815A (zh) * 2015-10-09 2016-02-17 上海瀚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风险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375150A (zh) * 2016-08-31 2017-02-01 广州唯品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的断开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123031A (zh) * 2017-05-02 2017-09-01 深圳乐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订单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092975A (zh) * 2017-12-07 2018-05-29 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 异常登录的识别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8429812A (zh) * 2018-03-21 2018-08-21 上海艾融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统金融系统微服务实施的ip固化方法
CN109191136A (zh) * 2018-09-05 2019-01-11 北京芯盾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银行反欺诈方法及装置
CN110417778A (zh) * 2019-07-30 2019-11-05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访问请求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3908A (zh) * 2020-06-10 2021-12-10 腾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服务调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83908B (zh) * 2020-06-10 2023-06-27 腾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服务调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27544A (zh) * 2020-11-23 2021-03-19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触发熔断的方法及装置
CN112527544B (zh) * 2020-11-23 2022-04-29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触发熔断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1000B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39139B (zh) 用于运维审计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US11075819B2 (en) Identifying unauthorized changes to network elements and determining the impact of unauthorized changes to network elements on network services
CN108322345A (zh) 一种故障修复数据包的发布方法及服务器
US6792456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horing and executing operational policies that use event rates
WO2019237118A1 (en) Business-aware intelligent incident and change management
CN111092786B (zh) 网络设备安全认证服务可靠性增强系统
WO2020228276A1 (zh) 网络告警的方法及装置
CN110838065A (zh) 一种交易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031000B (zh) 一种业务风控系统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JP2002108728A (ja) 障害情報の掲載方法およびプロバイダ設備
CN110088744A (zh) 一种数据库维护方法及其系统
CN111510339B (zh) 一种工业互联网数据监测方法和装置
CN112954031B (zh) 一种基于云手机的设备状态通知方法
WO2022022556A1 (zh) 故障的诊断方法及诊断规则确定方法、诊断功能部署方法,及相关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797859A (zh) 一种定时任务的调度方法及一种调度服务器
WO2023082798A1 (zh) 一种基于联盟链系统的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104618A (zh) 一种信息确定方法、信息确定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055748B1 (ko) 블록체인 기반의 네트워크 자가진단 제어 장치
CN112667621B (zh) 区块链监管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91266B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2969172A (zh) 一种基于云手机的通讯流量控制方法
CN104468818A (zh) 一种物联网业务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0393043C (zh) 系统管理策略执行方法
CN113328996B (zh) 一种基于目标感知的安全策略智能配置方法
CN115361160A (zh) 一种对物联网系统进行网络安全防护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2140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