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0894B - 分布式通信系统的前端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分布式通信系统的前端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30894B
CN111030894B CN202010013946.7A CN202010013946A CN111030894B CN 111030894 B CN111030894 B CN 111030894B CN 202010013946 A CN202010013946 A CN 202010013946A CN 111030894 B CN111030894 B CN 1110308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odule
access request
response data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139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30894A (zh
Inventor
郭小芳
缪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dong Technology (Guangdo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dong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dong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dong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1394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308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30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08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308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08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0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分布式通信系统的前端测试方法,S1、客户端响应测试指令,生成访问请求数据;S2、对访问请求数据进行异常数据检测;S3、访问请求数据选择与待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用例;S4、根据访问请求数据,获取待反馈数据;S5、根据测试用例和待反馈数据生成响应数据;S6、对响应数据进行打包,并生成数个相同的文件包;S7、对每一个文件包添加对应的标签地址;S8、客户端对文件包标签地址进行解码;S9、客户端执行解码后的响应数据,生成测试结果;S10、对测试结果进行展示;本发明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可以有效地提高通信系统前端测试的效率和准确度。

Description

分布式通信系统的前端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分布式通信系统的前端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通信系统是用以完成信息传输过程的技术系统的总称。现代通信系统主要借助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或在导引媒体中的传输机理来实现,前者称为无线通信系统,后者称为有线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在搭建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测试,现有的测试方式是输入测试指令,生成访问请求数据,选取待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用例和待反馈数据,并根据测试用例和待反馈数据生成响应数据,前端执行响应数据,生成测试结果,完成测试。
现有的通信系统前端测试存在以下问题:在进行访问请求数据生成的过程中,访问请求数据可能存在异常,导致整个测试过程出错,需要从头开始,浪费了大量的测试时间,并且,在服务器将响应数据发送至客户端进行执行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响应数据被非法篡改的问题,也会导致测试出错,影响通信系统的正常测试;
所以,人们急需一种分布式通信系统的前端测试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分布式通信系统的前端测试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在进行访问请求数据生成的过程中,访问请求数据可能存在异常,导致整个测试过程出错,需要从头开始,浪费了大量的测试时间,并且,在服务器将响应数据发送至客户端进行执行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响应数据被非法篡改的问题,也会导致测试出错,影响通信系统的正常测试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分布式通信系统的前端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客户端响应测试指令,生成访问请求数据;
S2、利用异常检测模块对访问请求数据进行异常数据检测;
S3、服务器根据访问请求数据选择与待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用例;
S4、服务器根据访问请求数据,获取待反馈数据;
S5、服务器根据测试用例和待反馈数据生成响应数据;
S6、服务器对响应数据进行打包,并生成数个相同的文件包;
S7、服务器对每一个文件包添加对应的标签地址;
S8、客户端对文件包标签地址进行解码;
S9、客户端执行解码后的响应数据,生成测试结果;
S10、客户端对测试结果进行展示。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S2中包括生成模块、异常检测模块和伪装模块,所述生成模块用于生成访问数据,所述异常检测模块用于对异常数据进行检测,所述伪装模块用于对响应数据进行伪装,通过输入模块输入测试指令,所述生成模块生成访问请求数据;
所述异常检测模块对生成的访问请求数据进行拦截,所述异常检测模块对拦截之后的访问请求数据进行异常检测,判断访问请求数据是否异常,可以有效地防止在通信系统测试结束时才发现访问请求数据出错,可以有效地提高通信系统前端测试的效率;
所述访问请求数据出现异常时,所述客户端重新对测试指令进行响应,所述生成模块生成新的访问请求数据,避免了无法得知访问请求数据是否出错而继续进行测试的问题;
所述访问请求数据正常时,所述客户端将访问请求数据发送至服务器。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异常检测模块检测异常包括访问接口异常、解析数据异常、服务器响应超时异常、链接失败异常和网络未连接异常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S5中,所述访问请求数据正常时,所述服务器根据访问请求数据选取与待测试功能相对应的测试用例,用作通信系统的前端测试,所述服务器根据访问请求数据,获取待反馈数据,所述服务器根据已经注入的测试用例和待反馈数据生成响应数据。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6-S7中,所述服务器将生成的响应数据进行文件打包,所述服务器同时生成若干个相同的伪装文件包,组成响应数据的文件包集合P={P1,P2,P3,…,Pn},利用伪装文件包可以有效地防止响应数据文件包在传输的过程中被随意获得而恶意篡改,所述服务器将响应数据的文件包集合P发送至客户端进行测试;
所述服务器为响应数据的文件包集合P中的每一个文件包添加标签地址Pi=(i,Xi),随响应数据文件包一起发送的还有响应数据文件包的标签地址Xi的目标值和目标算法i2+a,其中:
Figure 357139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Xi表示响应数据文件在所述响应数据文件包集合P中的立体空间位置,i表示响应数据文件包在所述响应数据文件包集合P中的顺序位置,a为任意变化值,a的具体值以另一信道单独传输,所述a值实时更新。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8中,所述客户端利用解码模块对服务器所发送的响应数据文件包集合P中的若干个响应数据文件包进行解码,避免文件包在传输的过程中被恶意篡改导致响应数据错误,可以有效地防止通信系统前端测试在最后阶段出错,可以有效地提高通信系统前端测试的效率,所述客户端的解码根据响应数据文件包所在的标签地址(i,Xi)和任意变化值a进行解码;
在解码之后,通过标签地址是否符合目标算法而确定是否为响应数据所在文件包。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9-S10中,所述客户端完成对响应数据文件包集合P的解码后,对包含有响应数据的文件包中的响应数据进行执行测试,所述生成模块生成测试结果,所述展示模块对生成的测试结果进行显示。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前端测试方法中:
客户端,用于完成对通信系统前端的测试;
服务器,用于对通信系统前端测试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处理;
异常检测模块,用于对测试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异常行为检测,使得可以在前端测试的一开始就对访问请求数据的正确性进行判断,避免等待测试结果出来才发现访问请求数据错误,需要重新开始,大大的缩短了前端测试在最后阶段出错的概率;
伪装模块,用于对响应数据进行伪装,保证响应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响应数据被拦截修改的问题,使得整个测试过程更加的稳定。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客户端包括生成模块、解码模块和展示模块;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测试指令生成访问请求数据并生成测试结果,还用于当访问请求数据被检测出现错误时进行二次访问请求数据的生成,所述解码模块用于对伪装模块伪装之后的响应数据进行解码,保证可以得知具体的响应数据所在的文件包,所述展示模块用于对最终的测试结果进行展示;
所述服务器包括响应模块、编码模块和生成模块;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标签地址和响应数据,所述响应模块用于响应客户端生成的访问请求数据,所述编码模块用于对生成的响应数据所在文件包和若干个伪装文件包进行编码,保证只能够通过相应的数据和解码步骤才能对文件包中的响应数据进行读取,避免在响应数据传输的过程中被恶意篡改;
所述伪装模块包括编码模块和解码模块,实现对响应数据的伪装,保证响应数据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展示模块为显示屏,对测试结果进行显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异常检测模块,可以在客户端生成访问请求数据时,对访问请求数据进行异常检测,判断访问请求数据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当访问请求数据出现异常情况时,可以及时地作出判断,并重新进行访问请求数据的生成,避免了在整个测试完成之后才得知访问请求数据出错,导致了大量测试资源的浪费,可以有效地提高通信系统前端测试的效率和准确度。
2、设置有伪装模块,利用伪装模块的编码模块对服务器生成的响应数据进行编码和加密,保证了响应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避免了对响应数据的恶意篡改导致测试出现错误,同时,避免了通信系统数据的泄露,保证了整个通信系统前端测试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分布式通信系统的前端测试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分布式通信系统的前端测试方法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分布式通信系统的前端测试方法的分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分布式通信系统的前端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客户端响应测试指令,生成访问请求数据;
S2、利用异常检测模块对访问请求数据进行异常数据检测;
S3、服务器根据访问请求数据选择与待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用例;
S4、服务器根据访问请求数据,获取待反馈数据;
S5、服务器根据测试用例和待反馈数据生成响应数据;
S6、服务器对响应数据进行打包,并生成数个相同的文件包;
S7、服务器对每一个文件包添加对应的标签地址;
S8、客户端对文件包标签地址进行解码;
S9、客户端执行解码后的响应数据,生成测试结果;
S10、客户端对测试结果进行展示。
所述步骤S1-S2中包括生成模块、异常检测模块和伪装模块,所述生成模块用于生成访问数据,所述异常检测模块用于对异常数据进行检测,所述伪装模块用于对响应数据进行伪装,通过输入模块输入测试指令,所述生成模块生成访问请求数据;
所述异常检测模块对生成的访问请求数据进行拦截,所述异常检测模块对拦截之后的访问请求数据进行异常检测,判断访问请求数据是否异常,可以有效地防止在通信系统测试结束时才发现访问请求数据出错,可以有效地提高通信系统前端测试的效率;
所述访问请求数据出现异常时,所述客户端重新对测试指令进行响应,所述生成模块生成新的访问请求数据,避免了无法得知访问请求数据是否出错而继续进行测试的问题;
所述访问请求数据正常时,所述客户端将访问请求数据发送至服务器。
所述异常检测模块检测异常包括访问接口异常、解析数据异常、服务器响应超时异常、链接失败异常和网络未连接异常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步骤S3-S5中,所述访问请求数据正常时,所述服务器根据访问请求数据选取与待测试功能相对应的测试用例,用作通信系统的前端测试,所述服务器根据访问请求数据,获取待反馈数据,所述服务器根据已经注入的测试用例和待反馈数据生成响应数据。
所述步骤S6-S7中,所述服务器将生成的响应数据进行文件打包,所述服务器同时生成若干个相同的伪装文件包,组成响应数据的文件包集合P={P1,P2,P3,…,Pn},利用伪装文件包可以有效地防止响应数据文件包在传输的过程中被随意获得而恶意篡改,所述服务器将响应数据的文件包集合P发送至客户端进行测试;
所述服务器为响应数据的文件包集合P中的每一个文件包添加标签地址Pi=(i,Xi),随响应数据文件包一起发送的还有响应数据文件包的标签地址Xi的目标值和目标算法i2+a,其中:
Figure 776619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Xi表示响应数据文件在所述响应数据文件包集合P中的立体空间位置,i表示响应数据文件包在所述响应数据文件包集合P中的顺序位置,a为任意变化值,a的具体值以另一信道单独传输,所述a值实时更新。
所述步骤S8中,所述客户端利用解码模块对服务器所发送的响应数据文件包集合P中的若干个响应数据文件包进行解码,避免文件包在传输的过程中被恶意篡改导致响应数据错误,可以有效地防止通信系统前端测试在最后阶段出错,可以有效地提高通信系统前端测试的效率,所述客户端的解码根据响应数据文件包所在的标签地址(i,Xi)和任意变化值a进行解码;
在解码之后,通过标签地址是否符合目标算法而确定是否为响应数据所在文件包。
所述步骤S9-S10中,所述客户端完成对响应数据文件包集合P的解码后,对包含有响应数据的文件包中的响应数据进行执行测试,所述生成模块生成测试结果,所述展示模块对生成的测试结果进行显示。
前端测试方法中:
客户端,用于完成对通信系统前端的测试;
服务器,用于对通信系统前端测试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处理;
异常检测模块,用于对测试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异常行为检测,使得可以在前端测试的一开始就对访问请求数据的正确性进行判断,避免等待测试结果出来才发现访问请求数据错误,需要重新开始,大大的缩短了前端测试在最后阶段出错的概率;
伪装模块,用于对响应数据进行伪装,保证响应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响应数据被拦截修改的问题,使得整个测试过程更加的稳定。
所述客户端包括生成模块、解码模块和展示模块;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测试指令生成访问请求数据并生成测试结果,还用于当访问请求数据被检测出现错误时进行二次访问请求数据的生成,所述解码模块用于对伪装模块伪装之后的响应数据进行解码,保证可以得知具体的响应数据所在的文件包,所述展示模块用于对最终的测试结果进行展示;
所述服务器包括响应模块、编码模块和生成模块;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标签地址和响应数据,所述响应模块用于响应客户端生成的访问请求数据,所述编码模块用于对生成的响应数据所在文件包和若干个伪装文件包进行编码,保证只能够通过相应的数据和解码步骤才能对文件包中的响应数据进行读取,避免在响应数据传输的过程中被恶意篡改;
所述伪装模块包括编码模块和解码模块,实现对响应数据的伪装,保证响应数据的安全性。
所述展示模块为显示屏,对测试结果进行显示。
实施例一:
客户端响应测试指令,生成访问请求数据;
异常检测模块对访问请求数据进行拦截并进行异常检测;
访问请求数据出现异常,客户端重新对测试指令进行响应,并重新生成访问请求数据。
实施例二:
客户端响应测试指令,生成访问请求数据;
异常检测模块对访问请求数据进行拦截并进行异常检测;
访问请求数据检测正常,将访问请求数据发送至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选择与待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用例;
所述服务器根据访问请求数据,获取待反馈数据;
所述服务器根据测试用例和待反馈数据生成响应数据;
所述服务器对响应数据进行打包,同时,生成九个相同的文件包;
十个文件包组成响应数据文件包集合P={P1,P2,P3,P4,P5,P6,P7,P8,P9,P10};
所述响应数据文件包集合P中的每一个文件包对应的标签地址为:
P1=(1,5), P2=(2,8), P3=(3,12), P4=(4,20), P5=(5,29), P6=(6,40), P7=(7,54),P8=(8,68),P9=(9,85),P10=(10,104);
其中,a=3通过另一信道单独传输至客户端,所述a值实时更新;
根据公式:
Figure 862386DEST_PATH_IMAGE002
P1:5≠12+3;
P2:8≠22+3;
P3:12=32+3;
P4:20≠42+3;
P5:29≠52+3;
P6:40≠62+3;
P7:54≠72+3;
P8:68≠82+3;
P9:85≠92+3;
P10:104≠102+3;
得出,P3为包含有响应数据的文件包;
所述客户端执行P3文件包中的响应数据,生成测试结果;
所述展示模块对测试结果进行展示。
实施例三:
客户端响应测试指令,生成访问请求数据;
异常检测模块对访问请求数据进行拦截并进行异常检测;
访问请求数据检测正常,将访问请求数据发送至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选择与待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用例;
所述服务器根据访问请求数据,获取待反馈数据;
所述服务器根据测试用例和待反馈数据生成响应数据;
所述服务器对响应数据进行打包,同时,生成九个相同的文件包;
十个文件包组成响应数据文件包集合P={P1,P2,P3,P4,P5,P6,P7,P8,P9,P10};
所述响应数据文件包集合P中的每一个文件包对应的标签地址为:
P1=(1,5), P2=(2,8), P3=(3,13), P4=(4,20), P5=(5,29), P6=(6,40), P7=(7,54),P8=(8,68),P9=(9,85),P10=(10,104);
其中,a=3通过另一信道单独传输至客户端,所述a值实时更新;
根据公式:
Figure 480449DEST_PATH_IMAGE002
P1:5≠12+3;
P2:8≠22+3;
P3:13≠32+3;
P4:20≠42+3;
P5:29≠52+3;
P6:40≠62+3;
P7:54≠72+3;
P8:68≠82+3;
P9:85≠92+3;
P10:104≠102+3;
得出,没有包含有响应数据的文件包;
所述解码模块通过实时更新的a值对集合P中的数个文件包进行解码。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分布式通信系统的前端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客户端响应测试指令,生成访问请求数据;
S2、利用异常检测模块对访问请求数据进行异常数据检测;
S3、服务器根据访问请求数据选择与待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用例;
S4、服务器根据访问请求数据,获取待反馈数据;
S5、服务器根据测试用例和待反馈数据生成响应数据;
S6、服务器对响应数据进行打包,并生成数个相同的文件包;
S7、服务器对每一个文件包添加对应的标签地址;
S8、客户端对文件包标签地址进行解码;
S9、客户端执行解码后的响应数据,生成测试结果;
S10、客户端对测试结果进行展示;
所述客户端包括生成模块,所述异常检测模块位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还设置有伪装模块;
所述步骤S1-S2中包括生成模块、异常检测模块,所述生成模块用于生成访问数据,所述异常检测模块用于对异常数据进行检测,通过输入模块输入测试指令,所述生成模块生成访问请求数据;
所述异常检测模块对生成的访问请求数据进行拦截,所述异常检测模块对拦截之后的访问请求数据进行异常检测,判断访问请求数据是否异常;
所述访问请求数据出现异常时,所述客户端重新对测试指令进行响应,所述生成模块生成新的访问请求数据;
所述访问请求数据正常时,所述客户端将访问请求数据发送至服务器;
所述异常检测模块检测异常包括访问接口异常、解析数据异常、服务器响应超时异常、链接失败异常和网络未连接异常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步骤S3-S5中,所述访问请求数据正常时,所述服务器根据访问请求数据选取与待测试功能相对应的测试用例,用作通信系统的前端测试,所述服务器根据访问请求数据,获取待反馈数据,所述服务器根据已经注入的测试用例和待反馈数据生成响应数据;
所述步骤S6-S7中,所述服务器将生成的响应数据进行文件打包,所述服务器同时生成若干个相同的伪装文件包,所述伪装模块用于对相应数据进行伪装,组成响应数据的文件包集合P={P1,P2,P3,…,Pn},所述服务器将响应数据的文件包集合P发送至客户端进行测试;
所述服务器为响应数据的文件包集合P中的每一个文件包添加标签地址Pi=(i,Xi),随响应数据文件包一起发送的还有响应数据文件包的标签地址Xi的目标值和目标算法i2+a,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Xi表示响应数据文件在所述响应数据文件包集合P中的立体空间位置,i表示响应数据文件包在所述响应数据文件包集合P中的顺序位置,a为任意变化值,a的具体值以另一信道单独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通信系统的前端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中,所述客户端利用解码模块对服务器所发送的响应数据文件包集合P中的若干个响应数据文件包进行解码,所述客户端的解码根据响应数据文件包所在的标签地址(i,Xi)和任意变化值a进行解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通信系统的前端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9-S10中,所述客户端完成对响应数据文件包集合P的解码后,对包含有响应数据的文件包中的响应数据进行执行测试,所述生成模块生成测试结果,展示模块对生成的测试结果进行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通信系统的前端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前端测试方法中:
客户端,用于完成对通信系统前端的测试;
服务器,用于对通信系统前端测试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处理;
异常检测模块,用于对测试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异常行为检测;
伪装模块,用于对响应数据进行伪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布式通信系统的前端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包括生成模块、解码模块和展示模块;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测试指令生成访问请求数据并生成测试结果,所述解码模块用于对伪装模块伪装之后的响应数据进行解码,所述展示模块用于对最终的测试结果进行展示;
所述服务器包括响应模块、编码模块和生成模块;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标签地址和响应数据,所述响应模块用于响应客户端生成的访问请求数据,所述编码模块用于对生成的响应数据所在文件包和若干个伪装文件包进行编码;
所述伪装模块包括编码模块和解码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布式通信系统的前端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模块为显示屏,对测试结果进行显示。
CN202010013946.7A 2020-01-07 2020-01-07 分布式通信系统的前端测试方法 Active CN1110308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3946.7A CN111030894B (zh) 2020-01-07 2020-01-07 分布式通信系统的前端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3946.7A CN111030894B (zh) 2020-01-07 2020-01-07 分布式通信系统的前端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0894A CN111030894A (zh) 2020-04-17
CN111030894B true CN111030894B (zh) 2022-01-18

Family

ID=70202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13946.7A Active CN111030894B (zh) 2020-01-07 2020-01-07 分布式通信系统的前端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30894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6136A (zh) * 2007-04-29 2008-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服务器信息下发的方法及系统、管理装置
US7577850B2 (en) * 2005-04-15 2009-08-18 Lsi Corporation Security application using silico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CN103269384A (zh) * 2013-06-14 2013-08-28 福建伊时代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富客户端异常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及处理系统
CN105704146A (zh) * 2016-03-18 2016-06-22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Sql防注入的系统与方法
CN106453225A (zh) * 2016-07-18 2017-02-22 北龙中网(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实现隐秘通信的方法及客户端、服务器
CN106603520A (zh) * 2016-12-08 2017-04-26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异常信息的拦截方法及装置
CN107256195A (zh) * 2017-06-08 2017-10-17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网页前端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8931261A (zh) * 2017-05-29 2018-12-04 发那科株式会社 编码器系统和异常检测方法
CN109905410A (zh) * 2019-04-17 2019-06-18 北京搜狐新媒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Web应用安全防护方法与Web应用防火墙系统
CN110351301A (zh) * 2019-07-26 2019-10-18 长沙市智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http请求双层递进式异常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4737B (zh) * 2011-12-29 2014-07-02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动态探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路由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77850B2 (en) * 2005-04-15 2009-08-18 Lsi Corporation Security application using silico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CN101296136A (zh) * 2007-04-29 2008-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服务器信息下发的方法及系统、管理装置
CN103269384A (zh) * 2013-06-14 2013-08-28 福建伊时代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富客户端异常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及处理系统
CN105704146A (zh) * 2016-03-18 2016-06-22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Sql防注入的系统与方法
CN106453225A (zh) * 2016-07-18 2017-02-22 北龙中网(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实现隐秘通信的方法及客户端、服务器
CN106603520A (zh) * 2016-12-08 2017-04-26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异常信息的拦截方法及装置
CN108931261A (zh) * 2017-05-29 2018-12-04 发那科株式会社 编码器系统和异常检测方法
CN107256195A (zh) * 2017-06-08 2017-10-17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网页前端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9905410A (zh) * 2019-04-17 2019-06-18 北京搜狐新媒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Web应用安全防护方法与Web应用防火墙系统
CN110351301A (zh) * 2019-07-26 2019-10-18 长沙市智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http请求双层递进式异常检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sign of BDI Agent for Adaptive Performance Testing of Web Services";Bo Ma,;《2010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Quality Software》;20100907;全文 *
"网络隐蔽通道的研究与实现";张然,;《技术研究》;20130731;第44-4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0894A (zh) 2020-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30799B1 (en) Non-harmful insertion of data mimicking computer network attacks
CN101621520B (zh) 用于多方验证的基于平台的可信性验证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06294102B (zh) 应用程序的测试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8696589B (zh) 区块链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905461B (zh) 一种基于可信第三方的云服务行为可信证明方法和系统
CN110109818A (zh) 后端接口数据的监测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JP2015114833A (ja) 検査システム、機器情報取得装置、検査指示装置、検査実行装置、機器検査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367680B (zh) 基于智能电表的外部通信测试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0289997B (zh) 一种日志报文校验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024884B (zh) 一种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27803A (zh) 区块链访问机器学习模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6372497A (zh) 一种应用编程接口api 保护方法和保护装置
CN111309620A (zh) 一种游戏协议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372550A (zh) 一种基于Hash类函数的MH轻量级安全认证系统及方法
Ivanov et al. Ethclipper: a clipboard meddling attack on hardware wallets with address verification evasion
CN111669371A (zh) 一种适用于电力网络的网络攻击还原系统及方法
CN111030894B (zh) 分布式通信系统的前端测试方法
CN105099834B (zh) 一种自定义特征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13438225A (zh) 一种车载终端漏洞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103470B (zh) 一种提高现货交易过程中信息安全的方法和系统
CN108959980A (zh) 安全芯片的公钥防护方法及公钥防护系统
CN116125853A (zh) 集成电路的安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871703A (zh) 大数据交易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CN113535580B (zh) 一种cts测试方法、装置及测试设备
CN112965915B (zh) 一种星载设备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uo Xiaofang

Inventor after: Miao Xiaodong

Inventor before: Guo Xiaofa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7

Address after: 510630 3411, No. 490, Tianhe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office only)

Applicant after: Yandong Technology (Guangd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70 Room 203, building B, No.17 Xiangshan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Sizheng Electronic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