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26264A - 一种ar展示设备用识别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ar展示设备用识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26264A
CN111026264A CN201911186522.4A CN201911186522A CN111026264A CN 111026264 A CN111026264 A CN 111026264A CN 201911186522 A CN201911186522 A CN 201911186522A CN 111026264 A CN111026264 A CN 1110262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handheld
display
identification end
cloud desk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8652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博
杨文生
张树坤
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118652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262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26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2626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06F9/452Remote windowing, e.g. X-Window System, desktop virtual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006Mixed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1
    • G06F2203/012Walk-in-place systems for allowing a user to walk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while constraining him to a given position i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ometry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智慧云桌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AR展示设备用识别系统,包括桌体,所述桌体的顶部安装有原图展示用云桌面,所述原图展示用云桌面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坐标识别用手持识别端和角度识别用手持识别端,所述桌体的后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架,所述坐标识别用手持识别端和角度识别用手持识别端均包括有无线通讯模块、全息处理芯片和手持识别端相机,本发明通过在原图展示用云桌面上展示有基于Revit软件搭建的建筑平面图,通过其自身的坐标进行3D建模,然后在展示过程中,通过手持识别端对Marker进行识别,从而完成将3D建模展示在显示屏上,实现了AR展示,便于提供身临其境的室内感官,能够在智慧云桌面软件进行AR互动式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AR展示设备用识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云桌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AR展示设备用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智慧云桌面是一款基于AR技术实现的交互式高科技产品,可以连接VR屏、多通道投影和BIMVR裸眼3D电视机等显示设备进行多人交互性方案交流、互动、汇报。智慧云桌面包括AR交互系统、环屏展示设备输出接口、超级Marker、实体交互识别码,无线鼠标和键盘。可以用于在智慧云桌面软件进行AR互动式体验,提高直观感受,而在室内装潢等3D设计上,通过AR设备可以直观的模拟参观设计方案的3D化,便于教学方面的展示,所以需要一种AR展示设备的识别系统,用于AR展示模拟现场参观设计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R展示设备用识别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如何通过AR进行3D模型展示和模拟现场参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AR展示设备用识别系统,包括桌体,所述桌体的顶部安装有原图展示用云桌面,所述原图展示用云桌面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坐标识别用手持识别端和角度识别用手持识别端,所述桌体的后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显示屏,所述坐标识别用手持识别端和角度识别用手持识别端均包括有无线通讯模块、全息处理芯片和手持识别端相机,所述手持识别端相机位于对应坐标识别用手持识别端和角度识别用手持识别端的内腔底部,所述桌体上还包括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原图展示用云桌面和全息处理芯片电性连接,所述全息处理芯片分别与无线通讯模块和手持识别端相机电性双向连接,所述全息处理芯片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PLC控制器电信号传输连接。
优选的,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WiFi通讯模块或蓝颜通讯模块。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为采用多通道换模投影系统的显示屏或者环屏模拟展示设备。
优选的,所述原图展示用云桌面为展示有通过Revit搭建建筑信息模型平面图的原图展示用云桌面。
优选的,所述手持识别端相机为带有AR0238芯片和AR0238图像传感器的手持识别端相机。
优选的,所述坐标识别用手持识别端为识别坐标的手持识别端,所述角度识别用手持识别端为识别转向角度的方案切换手持识别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在原图展示用云桌面上展示有基于Revit软件搭建的建筑平面图,通过其自身的坐标进行3D建模,然后在展示过程中,通过手持识别端对Marker进行识别,从而完成将3D建模展示在显示屏上,实现了AR展示,便于提供身临其境的室内感官,能够在智慧云桌面软件进行AR互动式体验;
2)本发明还通过设有角度识别用手持识别端,可对建筑内的装修物品进行多套预先设计,可通过角度的摄像识别进行室内装潢的展示切换,适用于建模后的预先展示,适用于室内装潢、车内装潢等多领域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系统原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逻辑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图像识别逻辑原理图。
图中:1桌体、2原图展示用云桌面、3坐标识别用手持识别端、4角度识别用手持识别端、5支架、6显示屏、7 PLC控制器、8无线通讯模块、9全息处理芯片、10手持识别端相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AR展示设备用识别系统,包括桌体1,所述桌体1的顶部安装有原图展示用云桌面2,原图展示用云桌面5为带有液晶显示屏的桌面,主要用于将平面状态下的图形进行展示,平面状态下的图形(下称下屏)包括有建模的平面图和建模上的各个直观或者隐藏的坐标点,坐标点为根据液晶屏的大小,采用1*1结构的正方形距离进行搭建各个识别用坐标,用于实现Revit软件中的“指标表”的搭建,并且对于“指标表”中完成对应的3D建模的搭建,可在通过手持识别端采集到下屏上的“指标表”后将相应的3D建模信息进行提取并展示在显示屏6上,“指标表”的识别信息可如同坐标系一样采用(1,1),(0,0),(-1,-1)搭建,便于理解和编辑。
所述原图展示用云桌面2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坐标识别用手持识别端3和角度识别用手持识别端4,坐标识别用手持识别端3用于对上述的“指标表”(下述坐标)进行平面扫描采集,并通过识别后,将对于的3D建模信息进行展示,并且通过对坐标点周围的标点进行提前预缓存,从而实现PPT式的动画播放,并且通过足够多的坐标点,实现切换的“帧数”较多,完成平滑的展示,完成AR增强现实展示,提高交互感官,可以模拟“人工行走”时的现场画面,并且通过提前缓存,实现“PPT”格式的切换,完成“人工转向”下的角度变化,完成现场的场景模拟。坐标识别用手持识别端3用于控制感官的“方向”和“移动位置”,角度识别用手持识别端4中手持识别端相机10为单向广角为60°的相机,用于水平拍摄,并且在转向过程中,通过多个坐标点,识别出转换角度,如(1,1)、(2,2)、(2,3)等多个点,识别出角度识别用手持识别端4位于第一象限中,从而改变整体的角度坐标也就是改变“指标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3D建模,用于更换建筑中的装修内容,通过坐标计算后的角度的识别、手持识别端相机10的广角大小和PLC控制器7的计算速度,根据性能采用多种方案的设计备选,可起到多种方案的切换选择,适合展示不同的设计方案,便于使用,如对室内装修不同风格的改变,如日系装修、欧式风格和复古风格等多风格的切换,风格可切换数量取决于角度识别用手持识别端4中手持识别端相机10的拍摄广角大小。
所述桌体1的后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架5,所述支架5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显示屏6,采用多通道换模投影系统的显示屏或者环屏模拟展示设备的显示屏6,可选择大范围的投影展示和室内展示,主要用于将上述坐标对应的3D建模进行展示,并且根据建模的内容,实现动画版流畅的切换,提高AR交互感官。
所述坐标识别用手持识别端3和角度识别用手持识别端4均包括有无线通讯模块8、全息处理芯片9和手持识别端相机10,全息处理芯片9用于对坐标进行采集和角度进行计算,从而减少传感器的使用,且计算方便,便于数据处理,所述手持识别端相机10位于对应坐标识别用手持识别端3和角度识别用手持识别端4的内腔底部,手持识别端相机10的拍摄角度均为水平朝向一侧的,用于对照射广角内的坐标进行采集,从而展示了相应面的3D建模,避免垂直向下的抓取导致了角度转动切换无法进行识别的问题发生,便于实现模拟人体转向的操作,进行多角度的3D展示。
所述桌体1上还包括有PLC控制器7,所述PLC控制器7通过导线分别与原图展示用云桌面2和全息处理芯片9电性连接,所述全息处理芯片9分别与无线通讯模块8和手持识别端相机10电性双向连接,所述全息处理芯片9通过无线通讯模块8与PLC控制器7电信号传输连接,实现对坐标数据的处理,完成对捕捉点的周围坐标的判断,并实现对周围坐标点对应的3D建模进行预缓存,从而完成AR展示中的平缓过渡,实现动画展示样效果提高交互感官。
其中,所述无线通讯模块8为WiFi通讯模块或蓝颜通讯模块,完成数据传递。
所述显示屏6为采用多通道换模投影系统的显示屏或者环屏模拟展示设备,实现屏幕内容投射。
所述原图展示用云桌面2为展示有通过Revit搭建建筑信息模型平面图的原图展示用云桌面,保证原图展示用云桌面2上的图像自带可识别坐标,便于调用。
所述手持识别端相机10为带有AR0238芯片和AR0238图像传感器的手持识别端相机,提高捕捉效果。
所述坐标识别用手持识别端3为识别坐标的手持识别端,所述角度识别用手持识别端4为识别转向角度的方案切换手持识别端,用于功能划分,实现图像切换和设计方案切换。
工作原理:“指标表”搭建:原图展示用云桌面5为带有液晶显示屏的桌面,主要用于将平面状态下的图形进行展示,平面状态下的图形(下称下屏)包括有建模的平面图和建模上的各个直观或者隐藏的坐标点,坐标点为根据液晶屏的大小,采用1*1结构的正方形距离进行搭建各个识别用坐标,用于实现Revit软件中的“指标表”的搭建,并且对于“指标表”中完成对应的3D建模的搭建,可在通过手持识别端采集到下屏上的“指标表”后将相应的3D建模信息进行提取并展示在显示屏6上,“指标表”的识别信息可如同坐标系一样采用(1,1),(0,0),(-1,-1)搭建,便于理解和编辑。
“指标表”采集和角度计算:坐标识别用手持识别端3用于对上述的“指标表”(下述坐标)进行平面扫描采集,并通过识别后,将对于的3D建模信息进行展示,并且通过对坐标点周围的标点进行提前预缓存,从而实现PPT式的动画播放,并且通过足够多的坐标点,实现切换的“帧数”较多,完成平滑的展示,完成AR增强现实展示,提高交互感官,可以模拟“人工行走”时的现场画面,并且通过提前缓存,实现“PPT”格式的切换,完成“人工转向”下的角度变化,完成现场的场景模拟。坐标识别用手持识别端3用于控制感官的“方向”和“移动位置”,角度识别用手持识别端4中手持识别端相机10为单向广角为60°的相机,用于水平拍摄,并且在转向过程中,通过多个坐标点,识别出转换角度,如(1,1)、(2,2)、(2,3)等多个点,识别出角度识别用手持识别端4位于第一象限中,从而改变整体的角度坐标也就是改变“指标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3D建模,用于更换建筑中的装修内容,通过坐标计算后的角度的识别、手持识别端相机10的广角大小和PLC控制器7的计算速度,根据性能采用多种方案的设计备选,可起到多种方案的切换选择,适合展示不同的设计方案,便于使用,如对室内装修不同风格的改变,如日系装修、欧式风格和复古风格等多风格的切换,风格可切换数量取决于角度识别用手持识别端4中手持识别端相机10的拍摄广角大小。
显示:采用多通道换模投影系统的显示屏或者环屏模拟展示设备的显示屏6,可选择大范围的投影展示和室内展示,主要用于将上述坐标对应的3D建模进行展示,并且根据建模的内容,实现动画版流畅的切换,提高AR交互感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AR展示设备用识别系统,包括桌体(1),所述桌体(1)的顶部安装有原图展示用云桌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图展示用云桌面(2)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坐标识别用手持识别端(3)和角度识别用手持识别端(4),所述桌体(1)的后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架(5),所述支架(5)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显示屏(6),所述坐标识别用手持识别端(3)和角度识别用手持识别端(4)均包括有无线通讯模块(8)、全息处理芯片(9)和手持识别端相机(10),所述手持识别端相机(10)位于对应坐标识别用手持识别端(3)和角度识别用手持识别端(4)的内腔底部,所述桌体(1)上还包括有PLC控制器(7),所述PLC控制器(7)通过导线分别与原图展示用云桌面(2)和全息处理芯片(9)电性连接,所述全息处理芯片(9)分别与无线通讯模块(8)和手持识别端相机(10)电性双向连接,所述全息处理芯片(9)通过无线通讯模块(8)与PLC控制器(7)电信号传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R展示设备用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8)为WiFi通讯模块或蓝颜通讯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R展示设备用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6)为采用多通道换模投影系统的显示屏或者环屏模拟展示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R展示设备用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图展示用云桌面(2)为展示有通过Revit搭建建筑信息模型平面图的原图展示用云桌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R展示设备用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识别端相机(10)为带有AR0238芯片和AR0238图像传感器的手持识别端相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R展示设备用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标识别用手持识别端(3)为识别坐标的手持识别端,所述角度识别用手持识别端(4)为识别转向角度的方案切换手持识别端。
CN201911186522.4A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ar展示设备用识别系统 Withdrawn CN1110262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6522.4A CN111026264A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ar展示设备用识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6522.4A CN111026264A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ar展示设备用识别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26264A true CN111026264A (zh) 2020-04-17

Family

ID=70206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86522.4A Withdrawn CN111026264A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ar展示设备用识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2626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4423A (zh) * 2020-11-13 2021-02-12 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结合ar技术与bim技术的装配式装修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4423A (zh) * 2020-11-13 2021-02-12 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结合ar技术与bim技术的装配式装修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99603A (zh) 基于增强现实的机械设备可视化交互与设备状态监控系统及其方法
CN106600709A (zh) 基于装修信息模型的vr虚拟装修方法
CN107369205B (zh) 一种移动终端城市二三维联动显示方法
CN113099204B (zh) 一种基于vr头戴显示设备的远程实景增强现实方法
CN203133746U (zh) 基于体感交互的一体化虚拟景观游览装置
CN110138831A (zh) 一种进行远程协助的方法与设备
CN106204746A (zh) 一种可实现3d模型实时上色的增强现实系统
CN107967054B (zh) 一种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耦合的沉浸式三维电子沙盘
CN203773476U (zh) 基于3d交互的虚拟现实系统
CN103792779A (zh) 多维度交互全息成像系统
CN103780873A (zh) 一种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实现3d场景显示的方法
CN108830941A (zh) 3d导览方法
CN206350095U (zh) 一种基于人体动态跟踪的三维影像系统
CN106980378A (zh) 虚拟显示方法和系统
CN110136267A (zh) 一种虚实重构的增强现实展示系统及方法
CN113253842A (zh) 场景编辑方法和相关装置、设备
CN112419510A (zh) 一种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展厅互动方法
CN111026264A (zh) 一种ar展示设备用识别系统
CN102930083B (zh) 一种楼盘实时展示系统及方法
CN105468154B (zh) 电力系统运营互动全景展示系统
CN205105340U (zh) 变电站3d互动展示装置
CN204695673U (zh) 一种用于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三维数字化沙盘
CN207074418U (zh) 一种电厂三维可视化系统
CN203012344U (zh) 多维度交互全息成像系统
CN112558761A (zh) 一种面向移动端的远程虚拟现实交互系统及交互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