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25401A - 地震资料共成像点叠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地震资料共成像点叠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25401A
CN111025401A CN202010013158.8A CN202010013158A CN111025401A CN 111025401 A CN111025401 A CN 111025401A CN 202010013158 A CN202010013158 A CN 202010013158A CN 111025401 A CN111025401 A CN 1110254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ing
coordinate
point
line
seismic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1315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25401B (zh
Inventor
王高成
孔庆丰
孙卫国
石建新
魏国华
左建军
陈雨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01315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254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25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25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25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25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6Effecting static or dynamic corrections on records, e.g. correcting spread; Correlating seismic signals; Eliminating effects of unwanted energy
    • G01V1/362Effecting static or dynamic corrections; Stack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50Corrections or adjustments related to wave propagation
    • G01V2210/51Migration
    • G01V2210/512Pre-st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震资料共成像点叠加方法,包括:输入单地震道的地震数据;旋转坐标轴到炮检点连线上进行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把成像剖面的成像点的线号设置线号为0;在旋转坐标系下进行偏移处理得到与炮检点连线平行且最小距离为一个线距的直线上的成像剖面;设置成像剖面的成像点线号为1;依此方法对该道进行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得到线号的范围为负N到正M的成像剖面;对所有地震道进行处理;把所有地震道偏移处理得到成像点按照成像点的坐标重排叠加得到新的偏移剖面。该地震资料共成像点叠加方法能够利用地震资料进行有效的偏移叠加成像,实现地震资料的偏移叠加成像。

Description

地震资料共成像点叠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勘探地震资料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地震资料共成像点叠加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偏移原理进行地震资料的成像是一种有效的地震资料成像方法。一般的利用偏移方法进行偏移叠加成像是对于一个成像点计算需要把所有的地震道进行处理然后进行叠加。
一般的做法是没有先计算地震道炮检点连线上的成像点,然后再计算与炮检点连线平行上的成像点,最后再按照成像点坐标进行叠加,这样处理对于一个成像点的计算是不需要对所有地震道进行处理,而是对于一个成像点的计算需要把所有的地震道进行处理,然后依此方法计算所有成像点,偏移剖面效果不好。
利用某种方法能够先把地震道的炮检点连线上的成像点计算出来,然后再把与炮检点连线平行的直线上的成像点计算出来,最后按照成像点的坐标重排叠加是地震资料偏移叠加成像的必然需求。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有效的地震资料共成像点叠加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地震资料偏移叠加效果,能够实现地震数据叠加成像的地震资料共成像点叠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地震资料共成像点叠加方法,该地震资料共成像点叠加方法包括:步骤1:输入一个地震道的地震数据;步骤2:旋转坐标轴到炮检点连线上进行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步骤3:把成像剖面的成像点的线号设置线号为0;步骤4:在旋转坐标系下进行偏移处理得到与炮检点连线平行且最小距离为一个线距的直线上的成像剖面;步骤5:设置成像剖面的成像点线号为1;步骤6:依此方法对该道进行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得到线号的范围为负N到正M的成像剖面;步骤7:按照步骤1-6对所有地震道进行处理;步骤8:把所有地震道偏移处理得到成像点按照成像点的坐标重排叠加得到新的偏移剖面。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步骤1中,输入的原始单地震道地震数据为有一定形态规律特征的地震信号。
在步骤2中,对该道进行偏移成像,偏移所使用的方法是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坐标轴是旋转到炮检点连线上的坐标轴。
在步骤3中,把位于该地震道炮点和检波点连线上的成像点设置线号为0,线号为0的成像点的坐标满足如下方程:
Figure BDA0002356388650000021
其中x,y,sx,sy,gx,gy分别代表线号为0的成像点的x坐标,y坐标,炮点的x坐标,y坐标,检波点的x坐标,y坐标。
在步骤4中,对该道进行偏移处理得到与炮检点连线平行且最小距离为一个线距的直线上的成像剖面,是在旋转坐标系中进行偏移。
在步骤5中,设置成像剖面的成像点线号为1,其中线号为1的成像点的坐标满足如下方程:
Figure BDA0002356388650000022
其中x,y,sx,sy,gx,gy,i,d分别代表线号为i的成像点的x坐标,y坐标,炮点的x坐标,y坐标,检波点的x坐标,y坐标,成像点的线号,一个线距,i等于1。
在步骤6中,依此方法对该道进行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得到线号的范围为负N到正M的成像剖面,其中线号为i的成像剖面上的成像点坐标满足如下方程:
Figure BDA0002356388650000023
其中x,y,sx,sy,gx,gy,i,d分别代表线号为i的成像点的x坐标,y坐标,炮点的x坐标,y坐标,检波点的x坐标,y坐标,成像点的线号,一个线距。
本发明中的地震资料共成像点叠加方法,先计算炮检点连线上的成像点,再计算与炮检点连线平行直线的成像点,最后按照成像点的坐标进行重排叠加能够使得地震资料偏移叠加效果好,能够实现地震数据叠加成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减少了对于一个成像点的计算需要处理的地震道;
第二,减少了对于一道的偏移需要计算cdp共中心点点个数;
第三,由于是把坐标轴到炮检点连线上,计算的反射点更符合真实的反射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有效的地震资料共成像点叠加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利用旋转坐标轴进行偏移处理,计算满足给定直线方程的直线上的共成像点,再按照成像点的坐标进行重排叠加的偏移叠加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没有利用旋转坐标轴进行偏移处理,对于一个成像点的计算需要对所有地震道进行处理,然后再依此方法计算所有成像点的偏移叠加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所示,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地震资料共成像点叠加方法的流程图。
步骤101,输入一个地震道的地震数据;
输入的原始单地震道地震数据为有一定形态规律特征的地震信号。
步骤102,旋转坐标轴到炮检点连线上进行Kirchhoff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
对该道进行偏移成像,偏移所使用的方法是目前Kirchhoff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坐标轴是旋转到炮检点连线上的坐标轴。
步骤103,把成像剖面的成像点的线号设置线号为0;
把位于该地震道炮点和检波点连线上的成像点设置线号为0,线号为0的成像点的坐标满足如下方程:
Figure BDA0002356388650000041
其中x,y,sx,sy,gx,gy分别代表线号为0的成像点的x坐标,y坐标,炮点的x坐标,y坐标,检波点的x坐标,y坐标。
步骤104,在旋转坐标系下进行偏移处理得到与炮检点连线平行且最小距离为一个线距的直线上的成像剖面;
对该道进行偏移处理得到与炮检点连线平行且最小距离为一个线距的直线上的成像剖面,是在旋转坐标系中进行偏移。
步骤105,设置成像剖面的成像点线号为1;其中线号为1的成像点的坐标满足如下方程:
Figure BDA0002356388650000042
其中x,y,sx,sy,gx,gy,i,d分别代表线号为i的成像点的x坐标,y坐标,炮点的x坐标,y坐标,检波点的x坐标,y坐标,成像点的线号,一个线距,i等于1。
步骤106,依此方法对该道进行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得到线号的范围为负N到正M的成像剖面;
依此方法对该道进行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得到线号的范围为负N到正M的成像剖面,其中线号为i的成像剖面上的成像点坐标满足如下方程:
Figure BDA0002356388650000043
其中x,y,sx,sy,gx,gy,i,d分别代表线号为i的成像点的x坐标,y坐标,炮点的x坐标,y坐标,检波点的x坐标,y坐标,成像点的线号,一个线距。
步骤107,按照步骤1-6对所有地震道进行处理;
步骤108,把所有地震道偏移处理得到成像点按照成像点的坐标重排叠加得到新的偏移剖面。
利用旋转坐标轴,计算满足给定直线方程的直线上的共成像点,再按照成像点的坐标进行重排叠加的偏移叠加剖面如图2所示。对于一个成像点的计算需要对所有地震道进行处理,然后再依此方法计算所有成像点的偏移叠加剖面如图3所示。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图2的叠加剖面效果好。
本发明的地震资料共成像点叠加方法是正确的,对于一个成像点的计算,需要对所有地震道进行处理,没有先旋转坐标轴,然后计算炮检点连线上的成像点,然后计算与炮检点连线平行直线上成像点,再按照成像点坐标进行叠加偏移叠加剖面效果好。
本发明的实际地震资料偏移叠加剖面效果好。这是由于本发明先旋转坐标轴,然后计算炮检点连线上的成像点,然后计算与炮检点连线平行直线上成像点,再按照成像点坐标进行叠加,能够使地震数据的偏移叠加效果好,能够实现地震数据偏移叠加成像,在地震资料偏移叠加成像上优于常规地震资料偏移叠加成像的方法。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做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7)

1.地震资料共成像点叠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地震资料共成像点叠加方法包括:
步骤1:输入一个地震道的地震数据;
步骤2:旋转坐标轴到炮检点连线上进行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
步骤3:把成像剖面的成像点的线号设置线号为0;
步骤4:在旋转坐标系下进行偏移处理,得到与炮检点连线平行且最小距离为一个线距的直线上的成像剖面;
步骤5:设置成像剖面的成像点线号为1;
步骤6:按照步骤2-5对该道进行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得到线号的范围为负N到正M的成像剖面;
步骤7:按照步骤1-6对所有地震道进行处理;
步骤8:把所有地震道偏移处理得到成像点,按照成像点的坐标重排叠加得到新的偏移剖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资料共成像点叠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输入的原始单地震道地震数据为有一定形态规律特征的地震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资料共成像点叠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对该道进行偏移成像,偏移所使用的方法是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坐标轴是旋转到炮检点连线上的坐标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资料共成像点叠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把位于该地震道炮点和检波点连线上的成像点设置线号为0,线号为0的成像点的坐标满足如下方程:
Figure FDA0002356388640000011
中x,y,sx,sy,gx,gy分别代表线号为0的成像点的x坐标,y坐标,炮点的x坐标,y坐标,检波点的x坐标,y坐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资料共成像点叠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对该道进行偏移处理得到与炮检点连线平行且最小距离为一个线距的直线上的成像剖面,是在旋转坐标系中进行偏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资料共成像点叠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设置成像剖面的成像点线号为1,其中线号为1的成像点的坐标满足如下方程:
Figure FDA0002356388640000021
其中x,y,sx,sy,gx,gy,i,d分别代表线号为i的成像点的x坐标,y坐标,炮点的x坐标,y坐标,检波点的x坐标,y坐标,成像点的线号,一个线距,i等于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资料共成像点叠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按照步骤2-5对该道进行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得到线号的范围为负N到正M的成像剖面,其中线号为i的成像剖面上的成像点坐标满足如下方程:
Figure FDA0002356388640000022
其中x,y,sx,sy,gx,gy,i,d分别代表线号为i的成像点的x坐标,y坐标,炮点的x坐标,y坐标,检波点的x坐标,y坐标,成像点的线号,一个线距。
CN202010013158.8A 2020-01-06 2020-01-06 地震资料共成像点叠加方法 Active CN1110254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3158.8A CN111025401B (zh) 2020-01-06 2020-01-06 地震资料共成像点叠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3158.8A CN111025401B (zh) 2020-01-06 2020-01-06 地震资料共成像点叠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25401A true CN111025401A (zh) 2020-04-17
CN111025401B CN111025401B (zh) 2021-09-07

Family

ID=70202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13158.8A Active CN111025401B (zh) 2020-01-06 2020-01-06 地震资料共成像点叠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2540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27355A2 (en) * 2000-09-26 2002-04-04 Westerngeco, L.L.C. Quality control cube for seismic data
US20080109168A1 (en) * 2006-11-03 2008-05-08 Zvi Kor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ull azimuth angle domain imaging in reduced dimensional coordinate systems
CN102193109A (zh) * 2011-03-10 2011-09-2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起伏地表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的直接叠前时间偏移方法
CN103217711A (zh) * 2013-03-14 2013-07-2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及系统
CN104570069A (zh) * 2013-10-12 2015-04-29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从起伏地表直接成像的地震成像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27355A2 (en) * 2000-09-26 2002-04-04 Westerngeco, L.L.C. Quality control cube for seismic data
US20080109168A1 (en) * 2006-11-03 2008-05-08 Zvi Kor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ull azimuth angle domain imaging in reduced dimensional coordinate systems
CN102193109A (zh) * 2011-03-10 2011-09-2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起伏地表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的直接叠前时间偏移方法
CN103217711A (zh) * 2013-03-14 2013-07-2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及系统
CN104570069A (zh) * 2013-10-12 2015-04-29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从起伏地表直接成像的地震成像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AMUEL H. GRAY: "Gaussian beam migration of common-shot records", 《GEOPHYSICS》 *
YONGHE SUN,等: "3-D prestack Kirchhoff beam migration for depth imaging", 《GEOPHYSICS》 *
王华忠,等: "适于大规模数据的三维Kirchhoff积分法体偏移实现方案", 《地球物理学报》 *
蔡杰雄: "高斯束偏移与高斯束层析反演速度建模", 《石油物探》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25401B (zh) 202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010098A1 (en) Method of pre-stack two-dimension-like transform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record
CN110333543B (zh) 基于反射系数分析的低阻体解释及成像方法与系统
CN105259570A (zh) 一种海上时移地震接收点位移校正方法
CN109738946B (zh) 两步法剔除异常地震初至的方法及系统
CN111025401B (zh) 地震资料共成像点叠加方法
CN109884693B (zh) 自适应走向速度谱求取方法和系统
US5887083A (en) Method of processing image information based on object model
US11294352B2 (en) Cross-section identification system
CN106909552A (zh) 图像检索服务器、系统、相关检索及排错方法
CN107273616B (zh) 一种基于“交点法”的高速铁路相邻线路平面设计方法
US11467302B1 (en) Seismic first breaks onset times determination by interface tracking using level-sets method
US20130238985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eliminating cracks within pages
CN109507730B (zh) 一种改进的确定折射面法线深度的方法
CN109884701B (zh) 地质体散射角度导向深度成像方法
CN112904424A (zh) 一种异常体位置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77237B (zh) 一种三维观测系统方位角的计算方法
CN114330501B (zh) 一种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的轨迹样式识别方法及设备
KR100434372B1 (ko) 스칼라 연산을 이용한 고속 클러스터링 방법
CN115793675B (zh) 无人船动力系统的耦合标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5047523B (zh) 一种基于密度聚类算法的地震数据动校正方法
CN111209835B (zh) 一种改进的surf移动机器人图像匹配方法
CN110825828B (zh) 一种电力线勘测中辅助点自动归属范围的方法及装置
Zhixin et al. High-effective vibroseis acquisition simultaneous shooting crosstalk noise suppression technology
CN114371507A (zh) 一种基于一致性谱相关成像的震源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7910208A (zh) 一种基于斜井几何因子的阵列感应测井合成信号模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