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13020A - 一种辅助修复骨损的健康系统管理仪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修复骨损的健康系统管理仪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13020A
CN111013020A CN201911243709.3A CN201911243709A CN111013020A CN 111013020 A CN111013020 A CN 111013020A CN 201911243709 A CN201911243709 A CN 201911243709A CN 111013020 A CN111013020 A CN 1110130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agement instrument
health management
radiator
prob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437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骅
刘宇浩
肖伟
曾智科
张欣
张苏
王翠珍
李林
李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ubin Health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ubin Health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ubin Health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ubin Health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4370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130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13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130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2Radiation therapy using microwaves
    • A61N5/022Apparatus adapted for a specific trea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2039/005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by means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e.g. I.R., U.V. ray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修复骨损的健康系统管理仪,包括外壳、散热装置、健康管理仪探头,散热装置安装在外壳表面的透气孔内,健康管理仪探头与外壳连接:外壳内设有微波产生装置,微波产生装置包括控制面板、辐射器、高压板、磁控管、滤波器和变压器,控制面板与散热装置、辐射器、高压板、磁控管、滤波器和变压器电连接,辐射器连接健康管理仪探头导线的一端,其另一端连接健康管理仪探头的连接装置。本发明用微波的磁场作用于穴位,激发生物电流产生电磁波,传到全身的经络,对病变部位进行调整,促进器官部位的微循环,细胞生长,修复和代谢,达到辅助修复骨损的症状,无痛苦且时间成本低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辅助修复骨损的健康系统管理仪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理能量科技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辅助修复骨损的健康系统管理仪,尤其是一种辅助修复骨损的健康系统管理仪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所谓骨折,顾名思义,就是指骨头或骨头的结构完全或部分断裂,是骨损的常见形式。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症状体征包括:
一,全身表现:
(1)休克:对于多发性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骨折,脊柱骨折及严重的开放性骨,患者常因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大量出血,剧烈疼痛或并发内脏损伤等而引起休克。
(2)发热:骨折处有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过,开放性骨折体温升高时,应考虑感染的可能。
二,局部表现:
骨折的局部表现包括骨折的专有体征和其他表现。
骨折的专有体征:
(1)畸形:骨折段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缩短;
(2)异常活动: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后,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时,可产生骨摈音或骨擦感。
以上三种体征只要发现其中之一,即可确诊,但未见此三种体征者,也不能排除骨折的可能,如嵌插骨折,裂缝骨折。
西医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钢板钢钉,或打石膏固定。这样的处理方法时间漫长,患者的日常活动受阻,患者还会面临二次手术以摘除钢板钢钉。
众所周知,我们体内有一个庞大的血管网,我们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器官都依赖这个血管网供给氧气营养,并将代谢垃圾排泄出体外。好比一课大树,人体大动脉和静脉就是大树的主干,与此同时,这棵大树还有许多树杈,就是微动脉、微静脉。微循环是人体血管网与肌体每一个细胞联系起来的最后通道,是为细胞输送氧气养分,排出代谢垃圾的场所。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循环的基本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正常情况下,微循环的血流量与组织器官的代谢水平相适应,保证各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量并调节回心血量。如果微循环发生障碍,将会直接影响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微循环不通畅就如秧田的水渠堵塞,禾苗得不到水分就会枯死一样,人体脏器也会因新陈代谢不正常而出现疾病和衰老。当心肌微循环障碍时,人体可以出现心慌、胸闷、早搏、心律不齐、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心源性瘁死等;脑微循环发生障碍,可出现神经衰弱、失眠健忘、头痛头晕、甚至面谈、中风、痴呆等;当肝微循环出现障碍时,可能出现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当肾微循环发生障碍时,会出现腰痛、血尿、蛋白尿、水肿等;当皮肤出现微循环障碍时,会出现瘀斑、老年斑以及手足麻木、身体上有蚁走感,全身不适等异常感觉;当全身微循环出现衰退时,人体衰老开始。
人体各功能组织的细胞是不同的,功能也不同。而生物电是细胞产生,不同的细胞产生的生物电也是有一定的差别,如各功能组织的细胞多少的差别,所产生的电压是不一样的。若把单个的功能组织看作是有源闭合电气元件,那么所有的功能组织可以组成一个电气网络。各功能组织之间有并联、串联、复联,由于各功能组织的功能差别,所产生的频率也不同,这样就会在各功能组织之间除了有电阻之外还会产生电容、电感。人体的各器脏细胞种类不同、数量不同,功能不同。特别是各脏腑的功能不同,所产生的生物电频率、电压、电流、电场是不同的,若脏腑之间没有绝缘物质隔绝,脏腑之间就会严重的相互干扰,这将使人体不能正常运行导致失控。脏腑之间连接的疏松结缔组织,具有吸收缓冲生物电(频率、电压、电流)的功能,并能采用梯度降压办法隔绝各脏腑之间的影响,疏松结缔组织还能提供各脏腑所需的物质滋养各脏腑。血液的流动是靠血管外围经络中的生物电环形磁场所驱动的,环形磁场的强弱是血流是否畅通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血液流过的路经中液体里充满了带电的离子。
带有电荷的肥大细胞及各种细胞产生生物电,并与相邻细胞生物电联通形成生物电电流,生物电流沿着血管向指定的功能组织方向流动,按右手螺旋定则,大拇指是电流方向,四指握拳后四指是磁力线方向。也就是说肥大细胞产生的电流,在周围有一个环形磁场,这个环形磁场正好与血管血液流动方向成90度,由于血管周围都有生物电的流动,所以血管周围都会产生环形磁场。血管中的血液是由液体组成,各种细胞本身是带电体,细胞与磁场有相互作用,环形磁场可以加速血液的流动,环形磁场形成,如同在血液系统中增加了很多管道加力泵,环形磁场不但对血液有加速推力作用,对经络中的所有细胞都有推动作用。带有电荷的细胞与环形磁场相互作用可以产生磁推力,磁推力可以加速细胞的运动。环形磁场是推动细胞运动的动力。
经络系统在西医解剖中是找不到实体,因为结缔组织与经络是同一个系统,此系统中除了有津液以外还会流动生物电流,是细胞分裂生长修复必要的手段,人体生物电是新的学科,人体生物电认识清晰后,人体经络系统自然会顺理成章。经络系统中的组织是由“细胞充填”的,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间隙为通路。此通路并非精确规则有序。它是毛细孔管,毛细间隙与肥大细胞,(肥大细胞产生的生物电,是经络中传送物质的动力)实体混合而成的复杂结构。
经络是连接穴位的通道,穴位在人体中的位置是不变的,通过经络的连接组成了一个系统,既经络系统。人体穴位主要有三大作用,它既是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于体表的部位,还是针灸、推拿、气功等疗法的施术部位。穴位电阻较小(是周围皮肤阻止的一半)即导电性能好,具有低电阻高电位的特点,穴位与人体神经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穴位与各脏器的神经同属一个脊髓节段,穴位还与血管、淋巴管、肌肉等组织有关。穴位是经络线路上的敏感点、功能点,穴位是生物电流的触点,经络是传输电流的通道(生物电波)。当磁场作用于穴位,电压、电位就发生变化,激发生物电流产生电磁波,然后传到全身的经络,传到中枢神经形成刺激,对病变部位进行调整。
由于微循环的主要功能是向组织细胞运送氧气和养料,带走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物,因此,微循环正常与否,决定着人体细胞的代谢和功能。微循环作为人体新陈代谢,物质交换的场所,作为人体的内环境,是生命的最基本的保证。骨损患者常常因受伤部位出现微循环问题而导致难以修复和其他并发症,例如脂肪栓塞综合征、褥疮(严重骨折后患者长期卧床不起,身体骨突起处受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易形成褥疮,常见部位有能骨部,破部,足跟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骨盆骨折或下肢骨折,下肢长时间制动,静脉血回流缓慢,加之损伤所致血液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形成)、感染(开放性骨折特别是污染较重或伴有较严重的软组织损伤者,若清创不彻底,坏死组织残留或软组织覆盖不佳,可能发生感染,处理不当可致化脓性骨髓炎)、损伤性骨化(又称骨化性肌炎,由于关节扭伤,脱位或关节附近骨折,骨膜剥离形成骨膜下血肿,处理不当使血肿扩大,机化并在关节附近软组织内广泛骨化,造成严重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特别多见于肘关节)、损伤性关节炎(关节内骨折,关节面遭到破坏,又未能准确复位,骨愈合后使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易引起损伤件关节炎,致使关节活动时出现疼痛)、关节僵硬(患肢长时间因定,静脉和淋巴回流不畅,关节周围组织中浆液纤维性渗出和纤维蛋白沉积.发生纤维粘连.并伴有关节变和周围肌挛缩,致使关节活动障碍,这是骨折和关节损伤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及时拆除固定和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是预防和治疗关节僵硬的有效方法)、急性骨萎缩(即损伤所致关节附近的病性骨质疏松,亦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骨营养不良,常发于手,足骨折后,典型症状是疼痛和血管舒缩紊乱)、缺血性骨坏死(骨折使某一骨折段的血液供应被破坏,而发生该骨折段缺血性坏死,常见的有腕舟状骨骨折后近侧骨折段缺血性坏死)、缺血性肌挛缩(多为骨筋膜室综合征处理不当的严重后果,是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可由骨折和软组织损伤所致,也常因骨折处理不当造成,特别是外固定过紧,一日发生则难以治疗,常致严重残疾,典型的畸形是爪形手和爪形足)。
为了缓解患者进行西医治疗时的痛苦,一般采取中西结合的方式。例如:
电针: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肱骨:曲池;尺挠骨:曲池、合谷;股骨:血海、髀关;胫腓骨:足三里、解溪。配穴:内关、合谷、足三里、阳陵泉。阿是穴位置:骨折中心,即断端之间(下同)。
(二)治法
主穴,每次均取阿是穴及交替选用骨折上下端穴位之一,配穴,交替用健侧之二穴(每次各取一上肢穴和一下肢穴)。得气后,接通直流电针仪。局部穴位;骨折中心即阿是穴接负极,余穴接正极;全身配穴:上肢接正极,下肢接负极。电流量20~40微安,或以病人有针感,肌肉明显收缩为度,连续波,频率2~3次/秒。每次30分钟,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日。
刺血:
(一)取穴。主穴:阿是穴。阿是穴位置:局部肿胀处。
(二)治法。以消毒三棱针直刺血肿处达骨膜下为度;骨折日久者,刺血后加拔火罐,待瘀血流出后再行手法整复,局部用夹板固定。
然而,现有技术中,即使采取中医疗法,患者也无法避免扎针的痛苦。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无痛苦且高效的仪器用以辅助修复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辅助修复骨损的健康系统管理仪,该健康系统管理仪可辅助修复骨损的症状,无痛苦且需时短。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辅助修复骨损的健康系统管理仪,包括外壳、散热装置、健康管理仪探头,所述散热装置安装在外壳表面的透气孔内,所述健康管理仪探头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外壳内设有微波产生装置,所述微波产生装置包括控制面板、辐射器、高压板、磁控管、滤波器和变压器,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散热装置、辐射器、高压板、磁控管、滤波器和变压器电连接,所述辐射器连接健康管理仪探头导线的一端,所述健康管理仪探头导线的另一端连接健康管理仪探头的连接装置,所述辐射器产生的电磁波的频率在1-12Hz,所述辐射器产生的微波的功率为1-12W,所述健康管理仪探头用于放在损伤部位,以促进损伤部位的微循环。
优选的,所述辐射器产生的电磁波的频率在2-6Hz。
优选的,所述辐射器产生的微波的功率为2-6W。
正常人体的共振频率应为7.5左右,其中各部分又有自己的共振频率。如内脏为4~6Hz,头部为8~12Hz。为避免共振对身体的伤害,需要将辐射器产生的电磁波频率控制在低于人体共振频率和各器官的共振频率之下。
优选的,所述辐射器产生的微波的波形呈阿基米德曲线形状。
血管中的血液是由液体组成,各种细胞本身是带电体,细胞与磁场有相互作用,环形磁场可以加速血液的流动,环形磁场形成,如同在血液系统中增加了很多管道加力泵,环形磁场不但对血液有加速推力作用,对经络中的所有细胞都有推动作用。带有电荷的细胞与环形磁场相互作用可以产生磁推力,磁推力可以加速细胞的运动。经络的流动是人体生物电的流动,人体生物电的流动同样可以应用右手螺旋定律,也就是说,电流流动是产生的磁场与电流流动的方向呈环形,环形磁场是推动细胞运动的动力。呈阿基米德曲线形状的微波就是环形磁场,微波作用在穴位上,其能量经过穴位和连接相关器官的经络,到达相关器官,对相关器官以及经络沿线所有细胞都有推动作用,促进人体微循环,使得人体各器官的物质交换得以有效进行,代谢作用顺畅,废弃物及毒素能有效排走。
另一方面,当人体各器官通过施加微波,达到微循正常时,器官的生物电能量提升,人体各器官的生物电越强,生物电(经络)流动时,产生的磁场能够促进血液的循环,尤其是促进微循环,使得各器官健康运作,骨髓正常有效产生新的功能细胞,输送到器官和破损组织,尤其是骨骼受损的地方,让身体进入有效新陈代谢的良性循环。
优选的,所述散热装置为散热扇,其数量为2-6个。
优选的,所述健康管理仪探头包括壳体、辐射线,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上盖,所述底壳的底面呈圆形,顶部设有开口,所述上盖与所述开口匹配;所述底壳的底面中部设有安装孔,并通过所述安装孔安装有连接装置,所述辐射线平铺在所述底壳的底面,且所述辐射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装置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连接装置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壳体外部的探头导线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辅助修复骨损的健康系统管理仪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频率设置在2-5Hz或将功率设置为2-5W;
S2、将健康管理仪探头放在损伤部位20分钟;
S3、将健康管理仪探头放在膻中和足三里穴位各15分钟;
S4、将健康管理仪探头放在内关、曲池和合谷穴位各10分钟;
S5、将健康管理仪探头放在手三里、三阴交和委中穴位各15分钟;
S6、将健康管理仪探头放在命门、肾俞和涌泉穴位各15分钟;
S7、将步骤S1-S6重复15天,每天1次。
当微波的磁场作用于穴位,电压、电位就发生变化,激发生物电流产生电磁波,然后传到全身的经络,传到中枢神经形成刺激,对骨折部位进行调整,促进受骨折影响的各器官部位的微循环,加快细胞生长,修复和其它新陈代谢的速度,身体各部得以有效进行物质交换,获得需要的养分以及将废弃物排走,让受损骨骼得到修复所需的养分和其他微量元素,逐渐恢复健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微波产生装置包括控制面板、辐射器、高压板、磁控管、滤波器和变压器,控制面板与所述散热装置、辐射器、高压板、磁控管、滤波器和变压器电连接,辐射器连接健康管理仪探头导线的一端,健康管理仪探头导线的另一端连接健康管理仪探头的连接装置,使得微波可以产生。
另外,当微波的环形磁场作用于穴位,使得穴位和经络的电压、电位发生变化,激发生物电流产生电磁波,然后传到全身的经络,传到中枢神经形成刺激,对病变部位进行调整,促进各器官部位的微循环,尤其是骨损的部位,加快细胞生长,修复和维持新陈代谢的速度,为身体各部位尤其是骨损部位带来细胞修复和生长所需的有益成份,让身体逐渐恢复健康,达到缓解骨损的症状,无痛苦且时间成本低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沿图2中B-B方向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接线示意图;
图5为辐射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健康管理仪探头,11-底壳,12-台阶槽,13-连接装置,15-安装孔,17-铝合金层,21-外壳,23-散热扇,31-探头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5所示,一种辅助修复骨损的健康系统管理仪,包括外壳21、散热装扇23、健康管理仪探头10,热装扇23安装在外壳21表面的透气孔内,健康管理仪探头10与外壳21连接:外壳21内设有微波产生装置,微波产生装置包括控制面板、辐射器、高压板、磁控管、滤波器和变压器,控制面板与散热装置、辐射器、高压板、磁控管、滤波器和变压器电连接,辐射器连接健康管理仪探头导线31的一端,健康管理仪探头导线31的另一端连接健康管理仪探头10的连接装置13。
其中,辐射器产生的电磁波为微波,其频率在2-6Hz,其波形呈阿基米德曲线形状。
血管中的血液是由液体组成,各种细胞本身是带电体,细胞与磁场有相互作用,环形磁场可以加速血液的流动,环形磁场形成,如同在血液系统中增加了很多管道加力泵,环形磁场不但对血液有加速推力作用,对经络中的所有细胞都有推动作用。带有电荷的细胞与环形磁场相互作用可以产生磁推力,磁推力可以加速细胞的运动。环形磁场是推动细胞运动的动力。呈阿基米德曲线形状的微波就是环形磁场,对经络中的所有细胞都有推动作用。
其中,健康管理仪探头10包括壳体和辐射线,壳体包括底壳11和上盖,底壳11的底面呈圆形,顶部设有开口,上盖与开口匹配;底壳11的底面中部设有安装孔15,并通过安装孔15安装有连接装置13,辐射线平铺在底壳11的底面,且辐射线的一端与连接装置13的一端电连接,连接装置13的另一端用于与壳体外部的探头导线31连接。
一种辅助修复骨损的健康系统管理仪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频率设置在2-5Hz,或将功率设置在2-5W;
S2、将健康管理仪探头放在损伤部位20分钟;
S3、将健康管理仪探头放在膻中和足三里穴位各15分钟;
S4、将健康管理仪探头放在内关、曲池和合谷穴位各10分钟;
S5、将健康管理仪探头放在手三里、三阴交和委中穴位各15分钟;
S6、将健康管理仪探头放在命门、肾俞和涌泉穴位各15分钟;
S7、将步骤S1-S6重复15天,每天1次。
人体从经络角度可以划分为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这些经脉是人体生物电电流流动的路线,周而复始日复一日。由于经脉中生物电的流动,为各功能组织(五脏六腑等)中的细胞提供了电离时所需的物质,并将坏死细胞带走,坏死细胞通过经络中的吞噬细胞吸收。二十条经脉还可以分化成几个部分,如十二正经由大周天统筹,任脉和督脉由小周天统筹,督脉与骨髓相连,骨髓中可以产生功能细胞,由督脉带给任脉,任脉向十二经脉输送功能细胞,以保证人体正常运行,八脉本身储蓄着一定量的功能细胞,通过八脉上八个穴位与十二脉相交,十二脉可以得到细胞的补充和能量。
使用辅助修复骨损的健康系统管理仪,融合中医经络的原理,患者在免受扎针痛苦的情况下,通过向各个相应的穴位施加能量,快速启动人体的细胞活力,迅速与生命体本身的生物能相呼应,疏通经络、使各器官的微循环得以改善,当全身的微循环都顺畅时,骨髓中产生的功能细胞就可以输送到包括骨骼损伤部位在内的各器官和部位,细胞得以激活和修复,坏死细胞能够及时被带走,最终使骨损的症状得以缓解。
表一和表二为使用本发明的案例:
案例的结果来源于清远市人民医院的报告
表一:案例一
Figure RE-GDA0002398099950000071
Figure RE-GDA0002398099950000081
表二:案例二
Figure RE-GDA0002398099950000082
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的患者在辅助修复骨损症状后,康复的时间比常规的时间短,且无需抵受任何痛苦。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辅助修复骨损的健康系统管理仪,包括外壳、散热装置、健康管理仪探头,所述散热装置安装在外壳表面的透气孔内,所述健康管理仪探头与所述外壳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微波产生装置,所述微波产生装置包括控制面板、辐射器、高压板、磁控管、滤波器和变压器,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散热装置、辐射器、高压板、磁控管、滤波器和变压器电连接,所述辐射器连接健康管理仪探头导线的一端,所述健康管理仪探头导线的另一端连接健康管理仪探头的连接装置,所述辐射器产生微波,所述辐射器产生的微波的频率为1-12Hz,所述辐射器产生的微波的功率为1-12W,所述健康管理仪探头用于放在损伤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修复骨损的健康系统管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器产生的微波的频率在2-6Hz,所述辐射器产生的微波的功率为2-6W。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修复骨损的健康系统管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器产生的微波的波形为阿基米德曲线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修复骨损的健康系统管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为散热扇,所述散热扇的数量为2个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修复骨损的健康系统管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健康管理仪探头包括壳体、辐射线,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上盖,所述底壳的底面呈圆形,顶部设有开口,所述上盖与所述开口匹配;所述底壳的底面中部设有安装孔,并通过所述安装孔安装有连接装置,所述辐射线平铺在所述底壳的底面,且所述辐射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装置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连接装置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壳体外部的探头导线连接。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辅助修复骨损的健康系统管理仪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频率设置在2-5Hz获奖功率设置为2-5W;
S2、将健康管理仪探头放在损伤部位20分钟;
S3、将健康管理仪探头放在膻中和足三里穴位各15分钟;
S4、将健康管理仪探头放在内关、曲池和合谷穴位各10分钟;
S5、将健康管理仪探头放在手三里、三阴交和委中穴位各15分钟;
S6、将健康管理仪探头放在命门、肾俞和涌泉穴位各15分钟;
S7、将步骤S1-S6重复7-20天,每天1次。
CN201911243709.3A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辅助修复骨损的健康系统管理仪及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10130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3709.3A CN111013020A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辅助修复骨损的健康系统管理仪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3709.3A CN111013020A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辅助修复骨损的健康系统管理仪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13020A true CN111013020A (zh) 2020-04-17

Family

ID=70204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43709.3A Pending CN111013020A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辅助修复骨损的健康系统管理仪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1302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17723A1 (fr) * 1987-07-07 1989-01-13 Odam Sa Procede et appareil pour le traitement d'etats pathologiques par stimulation de points d'acupuncture
CN101066488A (zh) * 2007-04-28 2007-11-07 吴志宏 多源扫描式股骨头坏死治疗机
CN201006190Y (zh) * 2007-04-06 2008-01-16 天津市中亚医疗仪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微波治疗机
CN108525130A (zh) * 2018-05-04 2018-09-14 深圳市康普来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骨关节仪
CN208865050U (zh) * 2017-11-02 2019-05-17 广东筑宾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针灸治疗仪辐射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17723A1 (fr) * 1987-07-07 1989-01-13 Odam Sa Procede et appareil pour le traitement d'etats pathologiques par stimulation de points d'acupuncture
CN201006190Y (zh) * 2007-04-06 2008-01-16 天津市中亚医疗仪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微波治疗机
CN101066488A (zh) * 2007-04-28 2007-11-07 吴志宏 多源扫描式股骨头坏死治疗机
CN208865050U (zh) * 2017-11-02 2019-05-17 广东筑宾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针灸治疗仪辐射器
CN108525130A (zh) * 2018-05-04 2018-09-14 深圳市康普来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骨关节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160130C1 (ru) Способ нормализации биологических функций живых тканей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ого воздействия на живые ткани
Chen et al. Physical agent modalities
US20120316482A1 (en) Orthotic bone stimulator
CN105288855A (zh) 一种脊椎部位药物电磁导入理疗垫
KR20040099211A (ko) 동작요법을 이용한 질병의 치료방법
CN202191602U (zh) 生物波经络通治疗仪
CN111013020A (zh) 一种辅助修复骨损的健康系统管理仪及使用方法
GANNE Stimulation of bone healing with interferential therapy
Eid Consensus statement on ESWT indications and contraindications
CN107095772A (zh) 一种低频理疗刮痧仪
CN211835338U (zh) 一种催乳产后恢复日常保健的装置
CN101502700A (zh) 低电位直流负电导入患体方法及系统
CN102100945A (zh) 生物负电子保健治疗仪设备系统
CN210054508U (zh) 共振频率发射盘
Laskowska et al. Overview of wellness methods for people practicing sports
CN219681485U (zh) 一种便携式疼痛治疗仪
CN1037745C (zh) 电子体腔内按摩仪
CN208678176U (zh)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智能电磁灸装置及系统
Tian et al. On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in promoting healing after high Tibial osteotomy
Kuliński Hydrobalneological methods in modern medical treatment
Watson Advances in Electrotherapy
CN205359745U (zh) 一种骨科夹板
CN111012658A (zh) 一种辅助修复脑瘫的健康系统管理仪及使用方法
Ma Biomedical acupuncture: an evidence-based acupuncture model
Notonegoro et al. A Single Session of Acupuncture Therapy with Combination of Balance Method and Distal Point for the Treatment of Shoulder Calcific Tendinitis: A Case Repor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