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10696A - 一种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组网方法及自组网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组网方法及自组网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10696A
CN111010696A CN201911368727.4A CN201911368727A CN111010696A CN 111010696 A CN111010696 A CN 111010696A CN 201911368727 A CN201911368727 A CN 201911368727A CN 111010696 A CN111010696 A CN 1110106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slot
hoc network
base station
network base
cal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687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10696B (zh
Inventor
高翔
徐京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VICTE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VICTE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VICTE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VICTE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6872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106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10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106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106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106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8Trunked mobile radi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组网方法,属于集群基站领域,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组网方法可依据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级数确定不同的组网模式,所述组网模式包括六跳一信道模式、三跳两信道模式以及两跳三信道模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上述组网方法的自组网基站。本发明公开的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组网方法,其可以通过切换自组网基站的工作模式,使得自组网基站既能够单级工作,小范围组网,也能够多级工作,实现长距离组网。

Description

一种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组网方法及自组网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群基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组网方法及用于上述组网方法的自组网基站。
背景技术
集群自组网系统是指利用信道共用和动态分配等技术的集群通信共网,常见的有对讲机集群自组网系统,其通常以对讲机和基站为载体,为集团公司的多个部门、机关单位等客户提供的专用指挥调度或语音对讲等通信业务。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9429189A公开了一种采用单基站多信道集群通信协议的集群通信系统及其集群通信方法,所述集群通信系统包括基站、IP互联网、监控台、调度台、终端设备,调度台通过IP互联网完成对整个基站全信道的有线指挥调度;监控台通过IP互联网远程控制以及诊断基站的工作情况;基站包括多台中继台并配置了录音服务器,多台中继台放置在同一地点,分别设置不同发射接收频率即不同的信道号,多台中继台之间不进行语音信息IP互转;终端设备是与基站相匹配的集群移动台包括对讲机。这种集群通信系统能够实现单基站多信道的工作模式,但其无法实现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实现小距离范围和大距离范围的自由组网,也即很难满足多种工作场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组网方法,其可以通过切换自组网基站的工作模式,使得自组网基站既能够单级工作,小范围组网,也能够多级工作,实现长距离组网。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组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依据集群自组网预设覆盖范围的最远距离值确定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级数;
依据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级数确定不同的组网模式;所述组网模式包括六跳一信道模式、三跳两信道模式、以及两跳三信道模式;
依据不同的组网模式,向集群自组网系统中的单个自组网基站的信道控制器发送不同的模式切换信号,所述信道控制器接收到模式切换信号后,获取所述信道控制器内部的存储器中不同工作模式对应的模式参数;
所述信道控制器将所述模式参数发送至所述信道控制器内部的协议栈;
集群自组网系统中的单个自组网基站工作时,通过所述信道控制器调用不同所述模式参数的协议栈,使得所述自组网基站处于不同的组网模式。
本发明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当所述组网模式为六跳一信道模式时,此时所述集群自组网系统包括五级自组网基站组和两级终端组,此时所述协议栈的180ms时间周期被分为时长均为30ms的时隙A、时隙B、时隙C、时隙D、时隙E、以及时隙F,所述时隙A、所述时隙B、所述时隙C、所述时隙D、所述时隙E、以及所述时隙F构成一条通信信道;
第一终端组中的k手台在所述时隙A发射呼叫信号,处于所述k手台的呼叫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第一级自组网基站组中的任一个第一自组网基站在所述时隙A收到所述呼叫信号后,在所述时隙B对所述呼叫信号进行转发,处于所述第一自组网基站的转发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第二级自组网基站组中的任一个第二自组网基站在所述时隙B收到所述第一自组网基站转发的呼叫信号后,在所述时隙C对所述呼叫信号进行再转发,处于所述第二自组网基站的转发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第三级自组网基站组中的任一个第三自组网基站在所述时隙C收到所述第二自组网基站再转发的所述呼叫信号后,在所述时隙D对所述呼叫信号进行再转发,处于所述第三自组网基站的转发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第四级自组网基站组中的任一个第四自组网基站在所述时隙D收到所述第三自组网基站再转发的所述呼叫信号后,在所述时隙E对所述呼叫信号进行再转发,处于所述第四自组网基站的转发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第五级自组网基站组中的任一个第五自组网基站在所述时隙E收到所述第四自组网基站再转发的所述呼叫信号后,在所述时隙F对所述呼叫信号进行再转发,直至处于所述第五自组网基站的转发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第二终端组中的l手台接收到所述呼叫信号。
本发明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当所述组网模式为三跳两信道模式时,此时所述集群自组网系统包括两级自组网基站组和两级终端组,此时所述协议栈的180ms时间周期被分为时长均为30ms的时隙A、时隙B、时隙C、时隙D、时隙E、以及时隙F,所述时隙A、所述时隙C、所述时隙E构成第一条通信信道,所述时隙B、所述时隙D、所述时隙F构成第二条通信信道;
第一终端组中的a手台在所述时隙A发射第一类呼叫信号,处于a手台的呼叫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第一级自组网基站组中的任一个第一自组网基站在所述时隙A收到所述第一类呼叫信号后,在所述时隙C对所述第一类呼叫信号进行转发,处于所述第一自组网基站的转发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第二级自组网基站组中的任一个第二自组网基站在所述时隙C收到所述第一自组网基站转发的所述第一类呼叫信号后,在所述时隙E对所述第一类呼叫信号进行再转发,直至第二终端组中的b手台接收到所述第一类呼叫信号;所述第一终端组中的c手台在所述时隙B发射第二类呼叫信号,处于c手台的呼叫信号覆盖范围内所述第一自组网基站在所述时隙B收到所述第二类呼叫信号后,在所述时隙D进行对所述第二类呼叫信号进行转发,所述第二自组网基站在时隙D收到第一自组网基站转发的所述第二类呼叫信号后,在所述时隙F对所述第二类呼叫信号进行再转发,直至第二终端组的d手台接收到所述第二类呼叫信号。
本发明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当所述组网模式为两跳三信道模式时,此时所述集群自组网系统包括一级自组网基站组和两级终端组,此时所述协议栈的180ms时间周期被分为时长均为30ms的时隙A、时隙B、时隙C、时隙D、时隙E、以及时隙F,所述时隙A与所述时隙D构成第一条通信信道,所述时隙B与所述时隙E构成第二条通信信道,所述时隙C与所述时隙F构成第三条通信信道;
第一终端组中的的e手台在所述时隙A发射第一类呼叫信号,处于所述e手台的呼叫信号覆盖范围内的一级自组网基站组的任一个独级基站在所述时隙A收到所述第一类呼叫信号后,在所述时隙D对所述第一类呼叫信号进行转发,直至第二终端组中的f手台接收到所述第一类呼叫信号;第一终端组中的m手台在所述时隙B发射第二类呼叫信号,处于所述m手台的呼叫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所述独级基站在所述时隙B收到所述第二类呼叫信号后,在所述时隙E对所述第二类呼叫信号进行转发,直至第二终端组中的n手台接收到所述第二类呼叫信号;第一终端组中的x手台在所述时隙C发射第三类呼叫信号,处于所述x手台的呼叫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所述独级基站在所述时隙C收到所述第三类呼叫信号后,在所述时隙F对所述第三类呼叫信号进行转发,直至第二终端组中的y手台接收到所述第三类呼叫信号。
本发明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当采用自动确定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级数时,通过任一个所述自组网基站的触控屏向所述自组网基站的信道控制器中输入需要集群自组网预设覆盖范围的最远距离值,所述信道控制器依据距离级数对比表与所述最远距离值的比较计算出级数。
本发明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集群自组网系统由多级自组网基站组及多级终端组构成,每级所述自组网基站组由至少一台的自组网基站构成,每级所述终端组由至少一台的所述终端构成。
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自组网基站,用于上述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组网方法,
自组网基站包括信道控制器、收发模块以及天线,所述信道控制器通过收发模块与所述天线电连接,所述信道控制器内部设置有用于基站间通信的协议栈,所述信道控制器接收到模式切换信号时,获取所述信道控制器内部的存储器中不同工作模式对应的模式参数,并将所述模式参数发送至所述协议栈。
本发明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收发模块包括低频段收发模块、高频段收发模块以及用于高低频段隔离的双工器,所述低频段收发模块的第一接口与所述信道控制器的低频接口电连接,所述低频段收发模块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双工器的低频接口电连接,所述高频段收发模块的第一接口与所述信道控制器的高频接口电连接,所述高频段收发模块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双工器的高频接口电连接。
本发明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双工器通过天线接口与所述天线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组网方法,通过合理的分配时隙并改变协议栈里面的模式参数,使得自组网基站能够依据用户的选择切换六跳一信道模式、三跳两信道模式及两跳三信道模式这三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当集群自组网系统需要大跨距通讯时,多级自组网基站可切换至六跳一信道模式实现长距离通信,当集群自组网系统需要中跨距通讯时,多级自组网基站可切换至三跳两信道模式实现中距离通讯,当集群自组网系统需要小跨距通讯时,单级自组网基站即可以实现短距离通讯,此时单个自组网基站能够支持多个信道,使得单个自组网基站能够支持多个手台的同时通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组网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集群自组网系统的时隙划分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六跳一信道模式的架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三跳两信道模式的架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两跳三信道模式的架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自组网基站的功能模块图。
图中:
11、第一终端组;111、k手台;21、第一级自组网基站组;211、第一自组网基站;22、第二级自组网基站组;221、第二自组网基站;23、第三级自组网基站组;231、第三自组网基站;24、第四级自组网基站组;241、第四自组网基站;25、第五级自组网基站组;251、第五自组网基站;12、第二终端组;121、l手台;112、a手台;122、b手台;113、c手台;123、d手台;114、e手台;212、独级基站;124、f手台;115、m手台;125、n手台;116、x手台;126、y手台;91、信道控制器;92、收发模块;93、天线;921、低频段收发模块;922、高频段收发模块;923、双工器;90、天线接口;100、触控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能够有效解决现有集群自组网系统中,往往不同的跨距需要不同类型的自组网基站进行组网的问题,这是由于不同组网方式对应的基站数量、信道和信号传输选择的时隙往往是不同的,这就需要依据实际跨距选择不同功能的自组网基站,这就大幅降低了自组网基站的兼容性及利用率。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组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0步骤:依据集群自组网预设覆盖范围的最远距离值确定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级数。集群自组网预设覆盖范围通常需要根据客户需求的通信网络覆盖面积来确定,例如:需要在最大直径为1公里的范围内搭建集群自组网系统,通常就以1公里作为最远距离值,确定最远距离值后就可以根据单个自组网基站的信号覆盖范围及基站数量来确定需要在集群自组网预设覆盖范围之中安装几级自组网基站组,来完成1公里或者1公里以上的信号传输。
S10步骤:依据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级数确定不同的组网模式。所述组网模式包括六跳一信道模式、三跳两信道模式、以及两跳三信道模式。
S20步骤:依据不同的组网模式,集群自组网系统由多个自组网基站构成,向集群自组网系统中的单个自组网基站的信道控制器91发送不同的模式切换信号,信道控制器91接收到模式切换信号后,获取信道控制器91内部的存储器中不同工作模式对应的模式参数。也即将六跳一信道模式、三跳两信道模式、以及两跳三信道模式对应的参数实现储存在信道控制器91内部的存储器中,在收到模式切换信号后信道控制器91依据模式切换信号来调用不同的模式参数。
S30步骤:所述信道控制器91将所述模式参数发送至所述信道控制器91内部的协议栈。集群自组网系统中的单个自组网基站工作时,通过所述信道控制器91调用不同所述模式参数的协议栈,使得所述自组网基站处于不同的组网模式。如图2所示,协议栈内包含了不同组网模式对应的空口协议,各个空口协议均使用广东维德科技有限公司自定义的V标准,V标准制定过程中运用了TDMA时分复用技术,以180ms为一个周期,分成6个时隙,每个时隙30ms。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提供的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组网方法的进一步说明,进一步阐述六跳一信道模式的组网方式。
当组网模式为六跳一信道模式时,此时集群自组网系统包括五级自组网基站组和至少两级终端组,每级自组网基站组内可包含多个处于同一级的自组网基站,每级终端组内可包含多个处于同一级的手台。下文中为了方便阐述,仅对每级自组网基站组的一个自组网基站进行说明,同一级自组网基站组内的各个自组网基站工作方式类似。同理,每级终端组内可包含多个处于同一级的手台,下文中为了方便阐述,仅对每级终端组的一个手台进行说明。另外,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图3中所示五级自组网基站组中处于中继传输的三级自组网基站组,也可在其周围设置对应的终端组,也就是说,实际上每级自组网基站组的覆盖范围内均可以设置有终端组,本实施例仅仅是为了便于阐述六跳一信道模式的组网方式,对处于中继传输的自组网基站组与其对应的终端组关系仅在此做简略的说明。协议栈的180ms时间周期被分为时长均为30ms的时隙A、时隙B、时隙C、时隙D、时隙E、以及时隙F,时隙A、时隙B、时隙C、时隙D、时隙E以及时隙F构成一条通信信道。
第一终端组11中的k手台111在时隙A发射呼叫信号,处于k手台111的呼叫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第一级自组网基站组21中的任一个第一自组网基站211在时隙A收到呼叫信号后,在时隙B对呼叫信号进行转发,处于第一自组网基站211的转发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第二级自组网基站组22中的任一个第二自组网基站221在时隙B收到第一自组网基站211转发的呼叫信号后,在时隙C对呼叫信号进行再转发,处于第二自组网基站221的转发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第三级自组网基站组23中的任一个第三自组网基站231在时隙C收到第二自组网基站221再转发的呼叫信号后,在时隙D对呼叫信号进行再转发,处于第三自组网基站231的转发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第四级自组网基站组24中的任一个第四自组网基站241在时隙D收到第三自组网基站231再转发的呼叫信号后,在时隙E对呼叫信号进行再转发,处于第四自组网基站241的转发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第五级自组网基站组25中的任一个第五自组网基站251在时隙E收到第四自组网基站241再转发的呼叫信号后,在时隙F对呼叫信号进行再转发,直至处于第五自组网基站251的转发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第二终端组12中的l手台121接收到呼叫信号。另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自组网基站之间以及基站与手台均采用无线链路方式进行信号传输。呼叫信号通过无线链路方式传输给下一级自组网基站即可视为链路信号,呼叫信号通过无线链路方式传输给本级自组网基站基站覆盖范围内的手台即可视为下行覆盖信号,上述每级自组网基站的转发信号,既作为链路信号传输给下一级自组网基站,也作为下行覆盖信号传输到各级自组网基站覆盖范围内的手台。此外,在六跳一信道模式中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级数最大,不考虑终端组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五级长跨距信号传输。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提供的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组网方法的进一步说明,进一步阐述三跳两信道模式的组网方式。
当组网模式为三跳两信道模式时,此时集群自组网系统包括两级自组网基站组和至少两级终端组,每级自组网基站组内可包含多个处于同一级的自组网基站,每级终端组内可包含多个处于同一级的手台。下文中为了方便阐述,仅对每级自组网基站组的一个自组网基站进行说明,同一级自组网基站组内的各个自组网基站工作方式类似。同理,每级终端组内可包含多个处于同一级的手台,下文中为了方便阐述,仅对每级终端组的两个手台进行说明。协议栈的180ms时间周期被分为时长均为30ms的时隙A、时隙B、时隙C、时隙D、时隙E、以及时隙F,此时时隙A、时隙C、时隙E构成第一条通信信道,时隙B、时隙D、时隙F构成第二条通信信道。
第一终端组11中的a手台112在时隙A发射第一类呼叫信号,处于a手台112的呼叫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第一级自组网基站组21中的任一个第一自组网基站211在时隙A收到第一类呼叫信号后,在时隙C对第一类呼叫信号进行转发,处于第一自组网基站211的转发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第二级自组网基站组22中的任一个第二自组网基站221在时隙C收到第一自组网基站转发的第一类呼叫信号后,在时隙E对第一类呼叫信号进行再转发,直至第二终端组12中的b手台122接收到第一类呼叫信号,此时时隙A、时隙C、时隙E构成第一条通信信道。第一终端组11中的c手台113在时隙B发射第二类呼叫信号,处于c手台113的呼叫信号覆盖范围内第一自组网基站211在时隙B收到第二类呼叫信号后,在时隙D进行对第二类呼叫信号进行转发,第二自组网基站221在时隙D收到第一自组网基站转发的第二类呼叫信号后,在时隙F对第二类呼叫信号进行再转发,直至第二终端组12的d手台123接收到第二类呼叫信号,此时时隙B、时隙D、时隙F构成第二条通信信道。上述自组网基站之间以及基站与手台均采用无线链路方式进行信号传输。第一类呼叫信号及第二类呼叫信号均为呼叫信号通过无线链路方式传输给下一级自组网基站即可视为链路信号,呼叫信号通过无线链路方式传输给本级自组网基站基站覆盖范围内的手台即可视为下行覆盖信号,上述每级自组网基站的转发信号,既作为链路信号传输给下一级自组网基站,也作为下行覆盖信号传输到各级自组网基站覆盖范围内的手台。此外,在三跳两信道模式中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级数为居中,不考虑终端组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两级中跨距信号传输。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提供的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组网方法的进一步说明,进一步阐述两跳三信道模式的组网方式。
当组网模式为两跳三信道模式时,此时集群自组网系统包括一级自组网基站组和两级终端组,每级自组网基站组内可包含多个处于同一级的自组网基站,每级终端组内可包含多个处于同一级的手台,此时的两级终端组也可以看成一级终端组内不同手台组,分组仅仅为了便于说明。下文中为了方便阐述,仅对每级自组网基站组的一个自组网基站进行说明,同一级自组网基站组内的各个自组网基站工作方式类似。同理,每级终端组内可包含多个处于同一级的手台,下文中为了方便阐述,仅对每级终端组的三个手台进行说明。协议栈的180ms时间周期被分为时长均为30ms的时隙A、时隙B、时隙C、时隙D、时隙E、以及时隙F,时隙A与时隙D构成第一条通信信道,时隙B与时隙E构成第二条通信信道,时隙C与时隙F构成第三条通信信道。
第一终端组11中的的e手台114在时隙A发射第一类呼叫信号,处于e手台114的呼叫信号覆盖范围内的一级自组网基站组21的任一个独级基站212在时隙A收到第一类呼叫信号后,在时隙D对第一类呼叫信号进行转发,直至第二终端组12中的f手台124接收到第一类呼叫信号,此时时隙A与时隙D构成第一条通信信道。第一终端组11中的m手台115在时隙B发射第二类呼叫信号,处于m手台115的呼叫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独级基站212在时隙B收到第二类呼叫信号后,在时隙E对第二类呼叫信号进行转发,直至第二终端组12中的n手台125接收到第二类呼叫信号,此时时隙B与时隙E构成第二条通信信道。第一终端组11中的x手台116在时隙C发射第三类呼叫信号,处于x手台116的呼叫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独级基站212在时隙C收到第三类呼叫信号后,在时隙F对第三类呼叫信号进行转发,直至第二终端组12中的y手台126接收到第三类呼叫信号,此外,时隙C与时隙F构成第三条通信信道。此外,在三跳两信道模式中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级数为一级,不考虑终端组的情况下,仅能进行一级短跨距信号传输。
综上所述,通过对比上述实施例可知,集群自组网系统中的级数越多,则通信信道越少,传输距离越远,反之则传输距离越短,通信信道越多。
下面对使用人员使用集群自组网系统确定级数的方式进行说明。
确定自组网基站的级数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手动确定或者自动确定。
当采用手动确定自组网基站的级数时,依据距离的远近确定级数。
当采用自动确定自组网基站的级数时,通过任一个自组网基站的触控屏100向自组网基站的信道控制器91中输入需要集群自组网预设覆盖范围的最远距离值,信道控制器91依据距离级数对比表与最远距离值的比较计算出级数。进一步优选地,距离级数对比表的内容为不同距离范围与级数的对应关系,最远距离值落入某个范围,则能确定相应的级数。
实施例五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自组网基站,用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的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组网方法,自组网基站包括信道控制器91、收发模块92以及天线93,信道控制器91通过收发模块92与天线93电连接,信道控制器91内部设置有用于基站间通信的协议栈,信道控制器91接收到模式切换信号时,获取信道控制器91内部的存储器中不同工作模式对应的模式参数,并将模式参数发送至协议栈,通过合理的分配时隙并改变协议栈里面的模式参数,使得自组网基站能够依据用户的选择切换六跳一信道模式、三跳两信道模式及两跳三信道模式这三种不同的工作模式。信道控制器91主要用于控制收发模块92的数据交换和工作逻辑,天线93则用于增强自组网基站的信号收发能力。为了增强自组网基站高频及低频信号的收发能力,进一步优选地,收发模块92包括低频段收发模块921、高频段收发模块922以及用于高低频段隔离的双工器923,低频段收发模块921的第一接口通过第一CAN总线与信道控制器91的低频接口电连接,低频段收发模块921的第二接口与双工器923的低频接口电连接,高频段收发模块922的第一接口通过第二CAN总线与信道控制器91的高频接口电连接,高频段收发模块922的第二接口与双工器923的高频接口电连接,低频段收发模块921用于低段频率信号的收送和接收,高频段收发模块922用于高段频率信号的收送和接收,双工器923通过天线接口90与天线93电连接。按广东维德公司定义的V段标准,低频段收发模块921与高频段收发模块922的频率差为5.7兆,按广东维德公司定义的350段标准,低频段收发模块921与高频段收发模块922的频率差为10兆。
本发明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依据集群自组网预设覆盖范围的最远距离值确定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级数;
依据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级数确定不同的组网模式;所述组网模式包括六跳一信道模式、三跳两信道模式、以及两跳三信道模式;
依据不同的组网模式,向集群自组网系统中的单个自组网基站的信道控制器发送不同的模式切换信号,所述信道控制器接收到模式切换信号后,获取所述信道控制器内部的存储器中不同工作模式对应的模式参数;
所述信道控制器将所述模式参数发送至所述信道控制器内部的协议栈,集群自组网系统中的单个自组网基站工作时,通过所述信道控制器调用不同所述模式参数的协议栈,使得所述自组网基站处于不同的组网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组网模式为六跳一信道模式时,此时所述集群自组网系统包括五级自组网基站组和两级终端组,此时所述协议栈的180ms时间周期被分为时长均为30ms的时隙A、时隙B、时隙C、时隙D、时隙E、以及时隙F,所述时隙A、所述时隙B、所述时隙C、所述时隙D、所述时隙E、以及所述时隙F构成一条通信信道;
第一终端组中的k手台在所述时隙A发射呼叫信号,处于所述k手台的呼叫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第一级自组网基站组中的任一个第一自组网基站在所述时隙A收到所述呼叫信号后,在所述时隙B对所述呼叫信号进行转发,处于所述第一自组网基站的转发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第二级自组网基站组中的任一个第二自组网基站在所述时隙B收到所述第一自组网基站转发的呼叫信号后,在所述时隙C对所述呼叫信号进行再转发,处于所述第二自组网基站的转发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第三级自组网基站组中的任一个第三自组网基站在所述时隙C收到所述第二自组网基站再转发的所述呼叫信号后,在所述时隙D对所述呼叫信号进行再转发,处于所述第三自组网基站的转发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第四级自组网基站组中的任一个第四自组网基站在所述时隙D收到所述第三自组网基站再转发的所述呼叫信号后,在所述时隙E对所述呼叫信号进行再转发,处于所述第四自组网基站的转发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第五级自组网基站组中的任一个第五自组网基站在所述时隙E收到所述第四自组网基站再转发的所述呼叫信号后,在所述时隙F对所述呼叫信号进行再转发,直至处于所述第五自组网基站的转发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第二终端组中的l手台接收到所述呼叫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组网模式为三跳两信道模式时,此时所述集群自组网系统包括两级自组网基站组和两级终端组,此时所述协议栈的180ms时间周期被分为时长均为30ms的时隙A、时隙B、时隙C、时隙D、时隙E、以及时隙F,所述时隙A、所述时隙C、所述时隙E构成第一条通信信道,所述时隙B、所述时隙D、所述时隙F构成第二条通信信道;
第一终端组中的a手台在所述时隙A发射第一类呼叫信号,处于a手台的呼叫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第一级自组网基站组中的任一个第一自组网基站在所述时隙A收到所述第一类呼叫信号后,在所述时隙C对所述第一类呼叫信号进行转发,处于所述第一自组网基站的转发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第二级自组网基站组中的任一个第二自组网基站在所述时隙C收到所述第一自组网基站转发的所述第一类呼叫信号后,在所述时隙E对所述第一类呼叫信号进行再转发,直至第二终端组中的b手台接收到所述第一类呼叫信号;所述第一终端组中的c手台在所述时隙B发射第二类呼叫信号,处于c手台的呼叫信号覆盖范围内所述第一自组网基站在所述时隙B收到所述第二类呼叫信号后,在所述时隙D进行对所述第二类呼叫信号进行转发,所述第二自组网基站在时隙D收到第一自组网基站转发的所述第二类呼叫信号后,在所述时隙F对所述第二类呼叫信号进行再转发,直至第二终端组的d手台接收到所述第二类呼叫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组网模式为两跳三信道模式时,此时所述集群自组网系统包括一级自组网基站组和两级终端组,此时所述协议栈的180ms时间周期被分为时长均为30ms的时隙A、时隙B、时隙C、时隙D、时隙E、以及时隙F,所述时隙A与所述时隙D构成第一条通信信道,所述时隙B与所述时隙E构成第二条通信信道,所述时隙C与所述时隙F构成第三条通信信道;
第一终端组中的的e手台在所述时隙A发射第一类呼叫信号,处于所述e手台的呼叫信号覆盖范围内的一级自组网基站组的任一个独级基站在所述时隙A收到所述第一类呼叫信号后,在所述时隙D对所述第一类呼叫信号进行转发,直至第二终端组中的f手台接收到所述第一类呼叫信号;第一终端组中的m手台在所述时隙B发射第二类呼叫信号,处于所述m手台的呼叫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所述独级基站在所述时隙B收到所述第二类呼叫信号后,在所述时隙E对所述第二类呼叫信号进行转发,直至第二终端组中的n手台接收到所述第二类呼叫信号;第一终端组中的x手台在所述时隙C发射第三类呼叫信号,处于所述x手台的呼叫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所述独级基站在所述时隙C收到所述第三类呼叫信号后,在所述时隙F对所述第三类呼叫信号进行转发,直至第二终端组中的y手台接收到所述第三类呼叫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采用自动确定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级数时,通过任一个所述自组网基站的触控屏向所述自组网基站的信道控制器中输入需要集群自组网预设覆盖范围的最远距离值,所述信道控制器依据距离级数对比表与所述最远距离值的比较计算出级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群自组网系统由多级自组网基站组及多级终端组构成;
每级所述自组网基站组由至少一台的自组网基站构成;
每级所述终端组由至少一台的所述终端构成。
7.一种自组网基站,用于权利1至6任一项所述的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信道控制器、收发模块以及天线;
所述信道控制器通过收发模块与所述天线电连接;
所述信道控制器内部设置有用于基站间通信的协议栈;
所述信道控制器接收到模式切换信号时,获取所述信道控制器内部的存储器中不同工作模式对应的模式参数,并将所述模式参数发送至所述协议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组网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收发模块包括低频段收发模块、高频段收发模块以及用于高低频段隔离的双工器;
所述低频段收发模块第一接口与所述信道控制器的低频接口电连接,所述低频段收发模块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双工器的低频接口电连接,所述高频段收发模块的第一接口与所述信道控制器的高频接口电连接,所述高频段收发模块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双工器的高频接口电连接。
CN201911368727.4A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组网方法及自组网基站 Active CN1110106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68727.4A CN111010696B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组网方法及自组网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68727.4A CN111010696B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组网方法及自组网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10696A true CN111010696A (zh) 2020-04-14
CN111010696B CN111010696B (zh) 2022-11-04

Family

ID=70118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68727.4A Active CN111010696B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组网方法及自组网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1069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1535A (zh) * 2020-06-03 2020-09-25 广州维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制式集成通信系统
CN111935653A (zh) * 2020-07-28 2020-11-13 福建北峰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组网无线对讲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13596747A (zh) * 2021-07-30 2021-11-02 广州维德科技有限公司 消防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90527A (en) * 1994-12-20 1998-08-04 Research Triangle Park Trunked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accommodating both frequency and time division based RF communications
US6021326A (en) * 1996-11-04 2000-02-01 Uniden America Corporation Trunked multi-site dispatch network for trunking radios
CN101668252A (zh) * 2009-07-31 2010-03-10 深圳市保利天同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专网通信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CN107465999A (zh) * 2017-08-03 2017-12-12 海南宝通实业公司 一种动态无线联网数字转信系统
US20180220396A1 (en) * 2014-03-26 2018-08-02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runking system
CN109257087A (zh) * 2018-08-14 2019-01-22 南京启虹辰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卫星集群实时话音组呼控制方法
CN109275171A (zh) * 2018-10-17 2019-01-25 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自组网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0248420A (zh) * 2019-06-19 2019-09-17 广州维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协议的基站集群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10446209A (zh) * 2019-08-07 2019-11-12 广州维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频自组网基站的通信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90527A (en) * 1994-12-20 1998-08-04 Research Triangle Park Trunked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accommodating both frequency and time division based RF communications
US6021326A (en) * 1996-11-04 2000-02-01 Uniden America Corporation Trunked multi-site dispatch network for trunking radios
CN101668252A (zh) * 2009-07-31 2010-03-10 深圳市保利天同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专网通信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US20180220396A1 (en) * 2014-03-26 2018-08-02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runking system
CN107465999A (zh) * 2017-08-03 2017-12-12 海南宝通实业公司 一种动态无线联网数字转信系统
CN109257087A (zh) * 2018-08-14 2019-01-22 南京启虹辰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卫星集群实时话音组呼控制方法
CN109275171A (zh) * 2018-10-17 2019-01-25 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自组网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0248420A (zh) * 2019-06-19 2019-09-17 广州维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协议的基站集群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10446209A (zh) * 2019-08-07 2019-11-12 广州维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频自组网基站的通信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阳等: ""iDEN无线网络规划及优化探讨"", 《中兴通讯技术》 *
甘良才: "《卫星通信系统》", 31 March 2002 *
缪剑军等: ""数字集群自组网技术研究"", 《信息技术》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1535A (zh) * 2020-06-03 2020-09-25 广州维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制式集成通信系统
CN111935653A (zh) * 2020-07-28 2020-11-13 福建北峰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组网无线对讲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13596747A (zh) * 2021-07-30 2021-11-02 广州维德科技有限公司 消防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596747B (zh) * 2021-07-30 2022-06-17 广州维德科技有限公司 消防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10696B (zh) 2022-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10696B (zh) 一种集群自组网系统的组网方法及自组网基站
CN101076971B (zh) 用于控制接入到无线通信媒介的方法及系统
CN102884739B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激活载波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47421B (zh) 利用中继站实现移动通信的装置及方法
US749970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using a quiescent period
CN103298065B (zh) 蜂窝通信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0459457C (zh) 移动通信系统时隙指配方法与信号传送方法和无线基地台控制装置以及无线基地台与移动台
US8243615B2 (en) Allocation of user equipment identifier
KR101099388B1 (ko) 분산 다중 무선 전송 다이버시티
RU2010126194A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предназначенные для выполнения одноранговой связи между станциями в базовом наборе служб
CN101500314B (zh) 工业无线网络的多发多收通信调度方法
CN108401302A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30088996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apparatus
CN111711535B (zh) 一种多制式集成通信系统
CN102196499A (zh) 实现接入控制的方法、中心控制器及接入点设备
CN102104875A (zh) 一种新型认知无线电多信道mac协议
CN101877890A (zh) 确定参与CoMP传输小区和传输数据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984664A (zh) 一种控制终端的方法
CN106879031A (zh) 一种基于双收单发的多通道无线Mesh网络资源协商方法
CN112994759B (zh) 一种基于ofdm的协作中继d2d通信方法
CN111836209A (zh) 提升LoRa单通道数据传输效率的方法及系统
WO2008006693A1 (en) Time frame structure of a multi hop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345906A (zh) 高速分组接入系统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3155633B (zh) 无线台、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WO2019028924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