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10464A -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10464A
CN111010464A CN201911403936.8A CN201911403936A CN111010464A CN 111010464 A CN111010464 A CN 111010464A CN 201911403936 A CN201911403936 A CN 201911403936A CN 111010464 A CN111010464 A CN 1110104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dns
operator
response message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039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吉祥
孙艳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039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104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10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104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0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 H04L61/4511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using domain name system [D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9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using proxies for addre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域名解析方法及装置。一种域名解析方法,应用于介于终端与DNS服务器之间的DNS透明代理设备,包括:当接收到来自终端的DNS请求报文时,确定所述DNS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所属的第一运营商;当接收到响应所述DNS请求报文的DNS应答报文时,将所述DNS应答报文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调整至所述DNS应答报文的指定位置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DNS应答报文,所述第一IP地址所属的运营商为所述第一运营商。通过上述方法,本申请实现了将DNS应答报文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调整至报文中的指定位置并发送给终端,从而使终端能够直接从DNS应答报文的指定位置中获取第一IP地址进行访问。

Description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域名解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DNS透明代理设备通常部署在终端和DNS服务器之间,内部配置有多个DNS服务器的IP地址。当接收到终端发送的DNS请求报文时,DNS透明代理设备会从所配置的多个DNS服务器中选择一个,将该DNS请求报文转发至选出的DNS服务器,然后将该DNS服务器返回的DNS应答报文转发至终端。
但为了避免跨运营商进行网络访问会出现带宽拥塞等问题,通常一个域名会对应多个分属于不同运营商的IP地址,这就意味着DNS应答报文会携带与终端所请求的域名对应的多个IP地址,而当终端接收到DNS应答报文时,难以选出与自身IP地址属于同一运营商的最优的IP地址进行访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域名解析方法和装置。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域名解析方法,应用于介于终端与DNS服务器之间的DNS透明代理设备,包括:
当接收到来自终端的DNS请求报文时,确定所述DNS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所属的第一运营商;
当接收到响应所述DNS请求报文的DNS应答报文时,将所述DNS应答报文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调整至所述DNS应答报文的指定位置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DNS应答报文,所述第一IP地址所属的运营商为所述第一运营商。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域名解析装置,应用于介于终端与DNS服务器之间的DNS透明代理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来自终端的DNS请求报文时,确定所述DNS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所属的第一运营商;
调整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响应所述DNS请求报文的DNS应答报文时,将所述DNS应答报文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调整至所述DNS应答报文的指定位置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DNS应答报文,所述第一IP地址所属的运营商为所述第一运营商。
本申请通过确定DNS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选择DNS应答报文携带的IP地址中与该源IP地址属于同一运营商的第一IP地址,将其调整至该DNS应答报文中的指定位置,并将调整后的DNS应答报文发送给终端,从而使终端能够直接从该DNS应答报文的指定位置中获取第一IP地址进行访问。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DNS透明代理、DNS服务器及终端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域名解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运营商确定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域名解析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域名解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DNS透明代理设备通常部署在终端和DNS服务器之间,内部配置有多个DNS服务器的IP地址。DNS透明代理、DNS服务器及终端的关系可参见图1所示。
当任一终端通过域名访问某个网站或服务时,通常会向DNS服务器发送DNS请求报文来获取该域名对应的IP地址。介于终端和DNS服务器间的DNS透明代理设备会接收到该DNS请求报文,并从所配置的多个DNS服务器中选择一个DNS服务器,将接收到的该DNS请求报文的源地址修改为自身的IP地址,将目的地址修改为选出的DNS服务器的IP地址,然后将该DNS请求报文转发至选出的DNS服务器。当接收到响应上述DNS请求报文的DNS应答报文时,将该DNS应答报文的目的地址修改为上述终端的IP地址,并将修改后的DNS应答报文发送给上述终端。
通过上述过程,DNS透明代理设备可以帮助终端选择较优的DNS服务器来对其所请求的域名进行域名解析。
由于跨运营商网络访问网站或服务时会出现带宽拥塞等问题,目前大部分的服务提供商会使用多个运营商的不同的数据链路,以使IP地址属于不同运营商的终端能够通过与其IP地址属于同一运营商的数据链路来进行网络访问,提高网络访问的快速性和稳定性。
而这就使得同一域名会对应多个分属于不同运营商的IP地址,也就意味着DNS应答报文会携带与终端所请求的域名对应的多个IP地址。而当终端接收到这样的DNS应答报文时,难以从中选出与自身IP地址属于同一运营商IP地址,即最优的IP地址来进行访问。
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域名解析方法,通过DNS透明代理设备将DNS应答报文携带的第一IP地址调整至该DNS应答报文的指定位置,再将该DNS应答报文发送给终端,使终端能够直接从DNS应答报文的指定位置获取与自身IP地址属于同一运营商的第一IP地址进行访问。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域名解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可应用于介于终端与DNS服务器之间的DNS透明代理设备。参见图2,该流程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当DNS透明代理设备接收到来自终端的DNS请求报文时,确定该DNS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所属的第一运营商。
DNS透明代理设备在接收到一个报文时,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首先判断该报文为DNS请求报文还是DNS应答报文,如果是DNS请求报文,则执行上述步骤201;如果是DNS应答报文,则可执行下述步骤202。
作为一个实施例,DNS透明代理设备接收到来自终端的DNS请求报文时,可以记录该DNS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确定该源IP地址所属的第一运营商后,将该DNS请求报文转发至DNS服务器;也可在记录该DNS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后,将该DNS请求报文转发至DNS服务器,然后确定已记录的该源IP地址所属的第一运营商。
在具体实现时,确定上述源IP地址所属的第一运营商有多种实现方式,下文结合图3示出其中一种,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个例子中,在确定出上述DNS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所属的第一运营商之后,DNS透明代理设备可从配置的多个DNS服务器中选择一个服务器,将该DNS请求报文转发至该服务器。
在具体实现时,从多个DNS服务器中选择一个服务器也有多种实现方式,下文举例描述,在此暂不赘述。
步骤202,当DNS透明代理设备接收到响应上述DNS请求报文的DNS应答报文时,将上述DNS应答报文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调整至上述DNS应答报文的指定位置并向上述终端发送上述DNS应答报文,上述第一IP地址所属的运营商为上述第一运营商。
DNS透明代理设备可通过接收到的DNS应答报文所携带的域名与上述DNS请求报文所携带的域名是否相同,来确定接收到的DNS应答报文是否为响应上述DNS请求报文的DNS应答报文。
DNS透明代理设备还可通过其他方式,比如根据DNS应答报文的目的IP地址来判断接收到的DNS应答报文是否为响应上述DNS请求报文的DNS应答报文,本申请对此并不具体限制。
本步骤202中的第一IP地址可通过多种方式确定。例如,可通过以下步骤来确定第一IP地址:
步骤a1,针对上述DNS应答报文中的地址应答字段中的任一IP地址,确定该IP地址所属的运营商。
通常DNS应答报文中的地址应答字段用于携带IP地址,其所携带的IP地址与该DNS应答报文所响应的DNS请求报文所携带的域名相对应。
本步骤a1中如何确定IP地址所述的运营商可参见下文图3所示流程,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a2,若确定出的上述运营商为第一运营商,则将上述IP地址确定为第一IP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a1、a2中,可在每确定一个IP地址所属的运营商后,判断该运营商是否为第一运营商,若是,则将该IP地址确定为第一IP地址,不再继续确定其他IP地址所属的运营商;或者在确定出某一IP地址为第一IP地址后,还可以继续确定其他IP地址所属的运营商,判断其是否为第一IP地址,直到确定出上述地址应答字段中的每一IP地址是否为第一IP地址。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首先确定出上述地址应答字段中的每个IP地址所属的运营商,然后选择其中所属运营商为第一运营商的IP地址,将其确定为第一IP地址。
本步骤202中,在确定出DNS应答报文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后,需要将该第一IP地址调整至该DNS应答报文的指定位置。
由于当DNS应答报文的地址应答字段中存在多个IP地址时,终端通常会选择位于地址应答字段首位的IP地址进行访问,所以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指定位置可为上述DNS应答报文中的地址应答字段中的首位,即将DNS应答报文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调整至DNS应答报文中的地址应答字段中的首位。
为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下面结合DNS应答报文的结构进行举例描述。
假设DNS透明代理设备接收到的DNS应答报文的地址应答字段中记录有三个IP地址,分别记为:IP地址1、IP地址2和IP地址3,其在地址应答字段中的顺序如下:
IP地址1;
IP地址2;
IP地址3。
即当前位于该DNS应答报文的地址应答字段首位的是IP地址1。
若确定IP地址1所属的运营商为运营商A,IP地址2所属的运营商为运营商B,IP地址3所属的运营商为运营商C,而通过上述步骤201确定出的第一运营商为运营商C,则可将所属运营商为运营商C的IP地址,即将IP地址3确定为第一IP地址。进一步的,将确定出的第一IP地址,即IP地址3调整至上述地址应答字段的首位。
作为一个实施例,将第一IP地址调整至上述地址应答字段的首位,可通过将第一IP地址与当前位于地址应答字段的首位的IP地址互换位置来实现。则对于上述例子,通过本实施例调整后的各IP地址在DNS应答报文的地址应答字段中的顺序如下:
IP地址3;
IP地址2;
IP地址1;
作为另一实施例,可通过将第一IP地址调整至地址应答字段的首位,将其他IP地址顺次调整至首位之后的位置,即将当前位于地址应答字段的首位的IP地址调整至地址应答字段的第二位,将当前位于地址应答字段的第二位的IP地址调整至地址应答字段的第三位,以此类推。则对于上述例子,通过本实施例调整后的各IP地址在DNS应答报文的地址应答字段中的顺序如下:
IP地址3;
IP地址1;
IP地址2。
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将第一IP地址调整至地址应答字段的首位,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若实际应用中,存在终端选择位于地址应答字段首位之外的其他位置(记为第二指定位置)的IP地址进行访问,则可基于这一情况,将确定出的第一IP地址调整至DNS应答报文中的第二指定位置。
由于考虑到带宽拥塞等问题,在实际应用时,同一域名可能会对应至少两个属于同一运营商的IP地址。则根据上文描述的确定第一IP地址的方法可能会确定出至少两个第一IP地址。
作为一个实施例,当存在两个第一IP地址时,以该指定位置为DNS应答报文中的地址应答字段中的首位为例,可通过以下步骤将第一IP地址调整至上述DNS应答报文的指定位置:
步骤b1,按照预设规则从上述两个第一IP地址中选择一个第一IP地址,将其调整至上述DNS应答报文中的地址应答字段中的首位。
这里的预设规则可以设置为对上述两个第一IP地址分别进行哈希运算,选择哈希值符合预设的选择条件的第一IP地址,比如选择哈希值较大的第一IP地址等。本申请对预设规则的设置并不具体限制。
步骤b2,将另一第一IP地址调整至上述地址应答字段中的第二位。
为便于理解上述步骤b1、b2,下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DNS透明代理设备接收到的DNS应答报文中的地址应答字段中存在三个IP地址,分别为IP地址4、IP地址5和IP地址6,通过上文描述的方式,确定IP地址5和IP地址6都为第一IP地址。则根据上述步骤b1,可从IP地址5和IP地址6中选择一个第一IP地址调整至地址应答字段的首位。
假设选出的第一IP地址为IP地址5,则将IP地址5调整至地址应答字段的首位,并根据上述步骤b2,将另一第一IP地址,即IP地址6调整至地址应答字段的第二位。
调整后的地址应答字段中的各IP地址的顺序如下:
IP地址5;
IP地址6;
IP地址4。
当存在至少三个第一IP地址时,将第一IP地址调整至DNS应答报文的指定位置的方式可参考本实施例。
作为另一实施例,可从至少两个第一IP地址中选出一个第一IP地址,将其调整至DNS应答报文中的指定位置,其他第一IP地址保持原本的位置不变。
至此,完成图2所示流程。
通过图2所示流程可见,本申请通过确定DNS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所属的第一运营商,在接收到响应该DNS请求报文的DNS应答报文时,将DNS应答报文中携带的属于第一运营商的IP地址调整至该DNS应答报文中的指定位置,然后将其发送给终端,由此使终端能够直接从DNS应答报文的指定位置中获取第一IP地址进行访问。由于第一IP地址与终端的IP地址属于同一运营商,所以用户在通过终端在访问该第一IP地址时,能够获得较好的访问体验。
下面结合图3,对上述步骤201中如何确定接收到的DNS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所属的第一运营商进行描述:
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运营商确定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流程可包括:
步骤301,在预设的运营商IP网段表中查找与接收到的DNS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的网段。
通常运营商会提供其IP网段表,因此可预先通过网络搜索等渠道获取各运营商的IP网段表,将其存储在DNS透明代理设备本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可将各运营商的IP网段表整合为一个运营商IP网段表,以便DNS透明代理设备在该表中查询与上述源IP地址匹配的网段。
本实施例中整合出的运营商IP网段表可参见表1所示:
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1.1.9.0/24 120.192.0.0/10 1.24.0.0/13
1.1.10.0/23 183.192.0.0/10 1.56.0.0/13
…… …… ……
表1
需要注意的是,表1只是一种举例,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实际应用时,运营商IP网段表可以有多种设置方法。
步骤302,将查找到的网段对应的运营商确定为上述源IP地址所属的运营商。
为便于理解本步骤302,下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步骤301中所使用的预设的运营商IP网段表为表1,根据表1查找到的接收到的DNS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的网段为“1.1.10.0/23”,如表1所示,该网段对应的运营商为“中国电信”,则可将“中国电信”确定为该源IP地址所属的运营商。
至此,完成图3所示流程。
通过图3所示流程,本申请实现了确定接收到的DNS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所属的第一运营商。需要注意的使,图3所示流程只是确定接收到的DNS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所属的运营商的一种举例,并非用于限定。
下面对通过上述步骤201中,确定接收到的DNS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所属的运营商后,如何从配置的多个DNS服务器中选择一个DNS服务器并将该DNS请求报文发送至该DNS服务器进行描述:
在一个例子中,DNS透明代理设备可根据各DNS服务器的健康状态,从配置的多个DNS服务器中选择一个DNS服务器。
本实施例中的健康状况可通过以下步骤来确定:
步骤c1,DNS透明代理设备定时向自身配置的任一DNS服务器发送检测报文。
本步骤c1中的检测报文可以为携带健康检测域名的DNS请求报文。
步骤c2,DNS透明代理设备根据对响应上述检测报文的检测响应报文的接收情况,确定该DNS服务器的健康状态。
本步骤c2中可依据是否接收到响应上述检测报文的检测响应报文来确定该DNS服务器的健康状态。比如,若接收到响应上述检测报文的检测响应报文,则确定该DNS服务器的健康状态良好;若未接收到响应上述检测报文的检测响应报文,则确定该DNS服务器的健康状态较差。
本步骤c2还可依据接收到上述检测响应报文与发送上述检测报文的时间间隔来确定该DNS服务器的健康状态,比如,若接收到上述检测响应报文与发送上述检测报文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值,则确定该DNS服务器的健康状态良好。
进一步的,还可根据接收上述检测响应报文的其他接收情况来确定DNS服务器的健康状态。
当需要转发DNS请求报文时,作为一个实施例,DNS透明代理设备检查记录的各DNS服务器的健康状态,从中选择健康状态较好的DNS服务器,将DNS请求报文转发至该服务器。
在选择健康状态较好的DNS服务器时,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选择规则进行选择,本申请对此并不具体限制。
在另一个例子中,DNS透明代理设备可对接收到的DNS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和/或目的IP地址进行哈希运算,根据哈希结果选择对应的DNS服务器。
具体的,可以预先为DNS透明代理设备配置的各DNS服务器分配序号,如1,2,3等,在对DNS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和/或目的IP地址进行哈希运算后,选择与得出的哈希结果相匹配的序号所对应的DNS服务器。
在将上述DNS请求报文转发至选出的DNS服务器时,作为一个实施例,可将该报文的源IP地址修改为本DNS透明代理设备的IP地址,将该报文的目的IP地址修改为选出的DNS服务器的IP地址,然后将其转发至选出的DNS服务器。
为了避免由于将DNS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修改为本DNS透明代理设备的IP地址,导致同一DNS服务器接收到大量的具有相同的源IP地址的DNS请求报文,进而将这些DNS请求报文判断为攻击报文而拒绝提供域名解析服务,可以从DNS透明代理设备本地的地址池中选取出一个公网IP地址,将上述DNS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修改为选取出的公网IP地址。
这里的地址池中包含多个不同的公网IP地址。具体的公网IP地址的选取方式可参考现有技术,本申请对此并不作限制。
至此,完成对通过上述步骤201中确定接收到的DNS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所属的运营商后,如何从配置的多个DNS服务器中选择一个用于处理该DNS请求报文DNS服务器的描述。
为便于理解上述图2、图3所示流程,下面结合图4所示流程来对其进行描述:
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域名解析方法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流程可包括:
步骤401,终端向DNS服务器发送DNS请求报文,介于终端与DNS服务器之间的DNS透明代理设备接收该DNS请求报文。
步骤402,DNS透明代理设备确定上述DNS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所属的第一运营商。
步骤403,DNS透明代理设备将上述DNS请求报文发送至DNS服务器。
根据上文描述可知,这里的DNS服务器可以为DNS透明代理设备从自身配置的多个DNS服务器中选择出的一个DNS服务器。
步骤404,上述DNS服务器向DNS透明代理设备发送响应上述DNS请求报文的DNS应答报文。
本步骤404中,上述DNS服务器在接收到上述DNS请求报文后,会对其中携带的域名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得到的该域名对应的至少一个IP地址封装进DNS应答报文中,将该DNS应答报文发送给DNS透明代理设备。
步骤405,DNS透明代理设备将上述DNS应答报文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调整至该DNS应答报文的指定位置,上述第一IP地址所属的运营商为上述第一运营商。
步骤406,DNS透明代理设备向上述终端发送上述DNS应答报文。
由于本步骤406中,DNS透明代理设备向终端发送的是经过调整后的DNS应答报文,即第一IP地址位于指定位置的DNS应答报文,所以终端在接收到该DNS应答报文后,可以直接从指定位置获取第一IP地址来访问所请求的域名。因为第一IP地址与终端的IP地址属于相同的运营商,所以相比通过其他IP地址来访问所请求的域名,网络访问的快速性和稳定性更高。
至此,完成图4所示流程。
图4所示流程中的各步骤基本与上述图2、图3所示流程相对应,所以相关之处参见图2、图3所示流程中的说明即可。
以上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装置进行描述:
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域名解析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确定模块501和调整模块502。
在一个例子中,确定模块501,用于当接收到来自终端的DNS请求报文时,确定上述DNS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所属的第一运营商;
调整模块502,用于当接收到响应上述DNS请求报文的DNS应答报文时,将上述DNS应答报文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调整至上述DNS应答报文的指定位置并向上述终端发送上述DNS应答报文,上述第一IP地址所属的运营商为上述第一运营商。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指定位置为上述DNS应答报文中的地址应答字段中的首位,上述地址应答字段用于携带IP地址。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调整模块502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步骤确定第一IP地址:
针对所述DNS应答报文中的地址应答字段中的任一IP地址,确定所述IP地址所属的运营商;
若所述运营商为第一运营商,则将所述IP地址确定为第一IP地址。
作为一个实施例,当存在两个第一IP地址时,上述调整模块502将第一IP地址调整至上述DNS应答报文的指定位置,包括:
按照预设规则从上述两个第一IP地址中选择一个第一IP地址,将其调整至上述DNS应答报文中的地址应答字段中的首位;
将另一第一IP地址调整至上述地址应答字段中的第二位。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确定模块501确定上述DNS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所属的第一运营商,包括:
在预设的运营商IP网段表中查找与上述DNS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的网段;
将查找到的网段对应的运营商确定为上述源IP地址所属的第一运营商。
上述装置中各模块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模块来实现本说明书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请参见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601、存储器602和通信总线603。处理器601以及存储器602通过通信总线6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其中,存储器602上存放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601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器602上所存放的程序,执行上文描述的域名解析方法。
本文中提到的存储器602可以是任何电子、磁性、光学或其它物理存储装置,可以包含或存储信息,如可执行指令、数据,等等。例如,存储器602可以是:RAM(Ra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易失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闪存、存储驱动器(如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任何类型的存储盘(如光盘、dvd等),或者类似的存储介质,或者它们的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图6中的存储器602,所述计算机程序可由图6所示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601执行以实现上文中描述的域名解析方法。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域名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介于终端与DNS服务器之间的DNS透明代理设备,包括:
当接收到来自终端的DNS请求报文时,确定所述DNS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所属的第一运营商;
当接收到响应所述DNS请求报文的DNS应答报文时,将所述DNS应答报文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调整至所述DNS应答报文的指定位置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DNS应答报文,所述第一IP地址所属的运营商为所述第一运营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位置为所述DNS应答报文中的地址应答字段中的首位,所述地址应答字段用于携带IP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IP地址通过以下步骤确定:
针对所述DNS应答报文中的地址应答字段中的任一IP地址,确定所述IP地址所属的运营商;
若所述运营商为第一运营商,则将所述IP地址确定为第一IP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存在两个第一IP地址时,所述将第一IP地址调整至所述DNS应答报文的指定位置,包括:
按照预设规则从所述两个第一IP地址中选择一个第一IP地址,将其调整至所述DNS应答报文中的地址应答字段中的首位;
将另一第一IP地址调整至所述地址应答字段中的第二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DNS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所属的第一运营商,包括:
在预设的运营商IP网段表中查找与所述DNS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的网段;
将查找到的网段对应的运营商确定为所述源IP地址所属的第一运营商。
6.一种域名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介于终端与DNS服务器之间的DNS透明代理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来自终端的DNS请求报文时,确定所述DNS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所属的第一运营商;
调整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响应所述DNS请求报文的DNS应答报文时,将所述DNS应答报文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调整至所述DNS应答报文的指定位置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DNS应答报文,所述第一IP地址所属的运营商为所述第一运营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位置为所述DNS应答报文中的地址应答字段中的首位,所述地址应答字段用于携带IP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步骤确定第一IP地址:
针对所述DNS应答报文中的地址应答字段中的任一IP地址,确定所述IP地址所属的运营商;
若所述运营商为第一运营商,则将所述IP地址确定为第一IP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存在两个第一IP地址时,所述调整模块将第一IP地址调整至所述DNS应答报文的指定位置,包括:
按照预设规则从所述两个第一IP地址中选择一个第一IP地址,将其调整至所述DNS应答报文中的地址应答字段中的首位;
将另一第一IP地址调整至所述地址应答字段中的第二位。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确定所述DNS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所属的第一运营商,包括:
在预设的运营商IP网段表中查找与所述DNS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的网段;
将查找到的网段对应的运营商确定为所述源IP地址所属的第一运营商。
CN201911403936.8A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10104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3936.8A CN111010464A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3936.8A CN111010464A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10464A true CN111010464A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19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03936.8A Pending CN111010464A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10464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82931A1 (en) * 2008-08-21 2011-04-07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System And DNS Server For Load Balancing Network Servers
CN104158919A (zh) * 2014-08-20 2014-11-19 安一恒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网页访问实现方法、服务器和客户端
CN104168340A (zh) * 2014-07-24 2014-11-26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域名解析的方法、服务器、终端及系统
CN104253873A (zh) * 2013-06-25 2014-12-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域名解析方法、域名服务器、域名访问方法、系统和终端
CN106254576A (zh) * 2016-09-12 2016-12-2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7197059A (zh) * 2017-07-27 2017-09-22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ns解析方法及装置
CN107846483A (zh) * 2017-11-10 2018-03-27 北京粉笔蓝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系统和服务器
CN109451089A (zh) * 2018-11-02 2019-03-08 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访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82931A1 (en) * 2008-08-21 2011-04-07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System And DNS Server For Load Balancing Network Servers
CN104253873A (zh) * 2013-06-25 2014-12-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域名解析方法、域名服务器、域名访问方法、系统和终端
CN104168340A (zh) * 2014-07-24 2014-11-26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域名解析的方法、服务器、终端及系统
CN104158919A (zh) * 2014-08-20 2014-11-19 安一恒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网页访问实现方法、服务器和客户端
CN106254576A (zh) * 2016-09-12 2016-12-2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7197059A (zh) * 2017-07-27 2017-09-22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ns解析方法及装置
CN107846483A (zh) * 2017-11-10 2018-03-27 北京粉笔蓝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系统和服务器
CN109451089A (zh) * 2018-11-02 2019-03-08 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访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25060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dynamically learning diameter binding information
US8737304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hybrid session based diameter routing
US11025584B2 (en) Client subnet efficiency by equivalence class aggregation
CN102165741B (zh) 在ipv6网络中用于封锁和搜索主机的方法
US10306007B2 (en) Cache content hit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RU2464722C2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я сообщений
CN111225074A (zh) 网络服务系统及网络服务方法
EP3451592B1 (en) Packet transmission between vxlan domains
EP4072046A1 (en) Domain name resolu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7580079B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1225016B (zh) 网络服务系统及网络服务方法
CN110933156A (zh) 一种域名解析的方法及装置
CN111064804B (zh) 网络访问方法和装置
JP2019536369A (ja) Nfコンポーネントの例外を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デバイス
CN112491941A (zh) 一种数据管理方法,相关产品及通信系统
US1007541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a geographical internet protocol (IP) lookup request
CN107547400B (zh) 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和装置
US10122630B1 (en) Methods for network traffic presteering and devices thereof
TWI513239B (zh) 網路設備及其進行路由轉發的方法
EP3288242B1 (en) Domain name system ac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1010464A (zh)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及装置
CN106254576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US9860171B2 (en) Large scale message routing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CN107547687B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4268630B (zh) 基于静态arp表项实现随机负载均衡访问方法、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