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09891A - 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确定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确定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09891A
CN111009891A CN201911219809.2A CN201911219809A CN111009891A CN 111009891 A CN111009891 A CN 111009891A CN 201911219809 A CN201911219809 A CN 201911219809A CN 111009891 A CN111009891 A CN 1110098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system
power
power angle
direct current
current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1980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09891B (zh
Inventor
徐泰山
任先成
徐伟
鲍颜红
张金龙
严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ARI Group Corp
Nari Technology Co Ltd
State Grid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ARI Group Corp
Nari Technology Co Ltd
State Grid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ARI Group Corp, Nari Technology Co Ltd, State Grid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91121980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098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09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098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098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098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6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via a high-tension dc lin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6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or generators via a high voltage DC link [HVC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确定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稳定分析领域。在暂态功角稳定条件下计算故障时刻到主导模式等值功角第一个极值点时刻内直流输电系统各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的增量;在暂态功角失稳条件下计算故障时刻到主导模式动态鞍点或等值功角达到设定值时刻内直流输电系统各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的增量。以主导模式对应的振荡中心关联断面分割电网,将与领前群发电机相连通的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增量取其相反数,再将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增量之和作为直流输电系统的注入电网能量增量,将该增量与直流输电系统注入电网能量增量绝对值中的最大值之比作为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

Description

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确定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确定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确保预想故障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评估预想故障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若安全稳定性不能保持,一种方式是在预想故障发生前对电力系统采取预防控制以避免预想故障发生后失去安全稳定性,另一种方式是在检测到预想故障发生后对电力系统采取紧急控制以避免失去安全稳定性。无论是预防控制,还是紧急控制,其优化决策都需要有控制措施对安全稳定的性能指标作指导,才能保障优化决策的精度和速度。
随着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不断提高,为了应对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分布的不匹配,远距离输电成为满足能源开发和能源消费的重要途径,直流输电系统具有输送距离远、容量大、损耗小且易于控制和调节的特点,已在电网中得到广泛应用。如何在电网安全稳定控制中充分利用直流输电系统易于控制和调节的特点成为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确定方法及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确定方法,确定直流输电系统在故障F时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发电机主导模式和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
根据暂态功角稳定裕度以及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计算增量、根据发电机主导模式确定换流站集合;
根据增量和换流站集合确定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
进一步的,所述确定直流输电系统在故障F时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发电机主导模式和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包括:
基于扩展等面积准则对电网运行方式S下故障F的机电暂态时域仿真结果进行暂态功角稳定量化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故障F时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发电机主导模式以及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暂态功角稳定裕度以及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计算增量的过程为:
若F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大于等于0,通过公式(1)计算电网运行方式S下故障F发生后直流输电系统的各个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的增量,否则,通过公式(2)计算电网运行方式S下故障F发生后直流输电系统的各个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的增量;
Figure BDA0002300490270000021
Figure BDA0002300490270000022
式中,D为S下投运的直流输电系统组成的集合,Di为D中直流输电系统i的换流站组成的集合,Ei.j为S下F发生后Di中换流站j注入电网能量的增量,Pi.j(t)为S下F发生后t时刻Di中换流站j注入电网的有功,Pi.j.0为S下Di中换流站j注入电网的有功,有功流入为正、流出为负;
ts为在F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大于等于0时,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中功角的第一个极值点所对应的时刻,tu为在F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小于0时,当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中有动态鞍点时,动态鞍点所对应的时刻或当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中没有动态鞍点时,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中等值功角达到设定值的时刻。
进一步的,所述换流站集合的确定过程为:
确定与发电机主导模式对应的振荡中心位置,将由振荡中心所在支路组成的支路组合作为暂态功角稳定主导模式振荡中心关联断面,记为T;
针对电网运行方式S下故障F清除后的电网运行方式,以T为割集将电网分割为两个连通网络,将与发电机主导模式中领前群发电机同属一个连通网络的换流站组成的集合记为换流站集合M。
进一步的,所述确定性能指标的过程为:
将换流站集合M中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增量的值修改为该值的相反数,将该相反数作为换流站集合M中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的新的增量;
针对各个直流输电系统,将每个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各个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增量之和作为直流输电系统的注入电网能量增量;
将任一直流输电系统注入电网能量增量Ai与各个所述直流输电系统注入电网能量增量的绝对值中的最大值|A|max之比作为该增量Ai所对应的直流输电系统在S下针对F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
所述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大于0,表示增加直流输电系统输送功率能够提高暂态功角稳定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小于0,表示减少直流输电系统输送功率能够提高暂态功角稳定性。
一种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确定系统,包括参数确定模块、增量计算模块、换流站集合确定模块和性能指标确定模块;
所述参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直流输电系统在故障F时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发电机主导模式和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
所述增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暂态功角稳定裕度以及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计算增量;
所述换流站集合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发电机主导模式确定换流站集合;
所述性能指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增量和换流站集合确定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
进一步的,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包括:
暂态功角稳定量化评估单元,用于基于扩展等面积准则对电网运行方式S下故障F的机电暂态时域仿真结果进行暂态功角稳定量化评估;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故障F时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发电机主导模式以及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
进一步的,所述增量计算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与计算单元,用于在F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大于等于0时,通过公式(1)计算电网运行方式S下故障F发生后直流输电系统的各个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的增量;
第二判断与计算单元,用于在F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小于0时,通过公式(2)计算电网运行方式S下故障F发生后直流输电系统的各个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的增量;
Figure BDA0002300490270000041
Figure BDA0002300490270000042
式中,D为S下投运的直流输电系统组成的集合,Di为D中直流输电系统i的换流站组成的集合,Ei.j为S下F发生后Di中换流站j注入电网能量的增量,Pi.j(t)为S下F发生后t时刻Di中换流站j注入电网的有功,Pi.j.0为S下Di中换流站j注入电网的有功,有功流入为正、流出为负;
ts为在F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大于等于0时,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中功角的第一个极值点所对应的时刻,tu为在F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小于0时,当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中有动态鞍点时,动态鞍点所对应的时刻或当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中没有动态鞍点时,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中等值功角达到设定值的时刻。
进一步的,所述换流站集合确定模块包括振荡中心关联断面确定模块和换流站集合组成模块;
所述振荡中心关联断面确定模块,用于采用振荡中心定位方法确定与发电机主导模式对应的振荡中心位置,将由振荡中心所在支路组成的支路组合作为暂态功角稳定主导模式振荡中心关联断面,记为T;
所述换流站集合组成模块,用于针对电网运行方式S下故障F清除后的电网运行方式,以T为割集将电网分割为两个连通网络,将与发电机主导模式中领前群发电机同属一个连通网络的换流站组成的集合记为换流站集合M。
进一步的,所述性能指标确定模块包括直流输电系统的注入电网能量增量计算模块、性能指标计算和评价模块;
所述直流输电系统的注入电网能量增量计算模块,用于将换流站集合M中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增量的值修改为该值的相反数,将该相反数作为换流站集合M中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的新的增量;针对各个直流输电系统,将每个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各个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增量之和作为直流输电系统的注入电网能量增量;
所述性能指标计算和评价模块,用于将任一直流输电系统注入电网能量增量Ai与各个所述直流输电系统注入电网能量增量的绝对值中的最大值|A|max之比作为增量Ai所对应的直流输电系统在S下针对F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
所述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大于0,表示增加直流输电系统输送功率能够提高暂态功角稳定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小于0,表示减少直流输电系统输送功率能够提高暂态功角稳定性。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基于直流输电系统在故障后相对于初始有功其注入电网能量的增量对暂态功角稳定的影响机理,构建了直流输电系统影响暂态功角稳定的性能指标,提升了现有评估直流输电系统对暂态功角稳定影响的技术水平,为充分利用直流输电系统的快速精确调节能力提升电网的暂态功角稳定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确定方法,参见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设电网运行方式为S,预想故障为F,通过机电暂态时域仿真,基于扩展等面积准则针对S进行F下的暂态功角稳定量化评估,得到F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发电机主导模式及其对应的等值功角曲线,并基于机电暂态时域仿真结果,采用振荡中心定位方法,确定与发电机主导模式对应的振荡中心位置,将由振荡中心所在支路组成的支路组合定义为暂态功角稳定主导模式振荡中心关联断面,记为T;
暂态功角稳定主导模式是指发电机的分群方式,包括领前群和滞后群。
S2:针对S下F清除后的电网运行方式,以T为割集将电网分割为两个连通网络,将与发电机主导模式中领前群发电机同属一个连通网络的换流站组成的集合记为M;
S3:根据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确定第一个极值点所对应的时刻、动态鞍点所对应的时刻或等值功角达到设定值的时刻;
若F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大于等于0,则将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中功角的第一个极值点所对应的时刻记为ts,否则,当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中有动态鞍点时,将动态鞍点所对应的时刻记为tu,当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中没有动态鞍点时,将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中等值功角达到设定值的时刻记为tu
其中,设定值取值范围为(90°,180°),例如,取150°。
S4:根据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分不同情况,针对各个直流输电系统,分别计算直流输电系统的各个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的增量;
若F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大于等于0,通过公式(1)计算S下F发生后直流输电系统的各个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的增量,否则,通过公式(2)计算S下F发生后直流输电系统的各个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的增量;
Figure BDA0002300490270000081
Figure BDA0002300490270000082
式中,D为S下投运的直流输电系统组成的集合,Di为D中直流输电系统i的换流站组成的集合,Ei.j为S下F发生后Di中换流站j注入电网能量的增量,Pi.j(t)为S下F发生后t时刻Di中换流站j注入电网的有功,Pi.j.0为S下Di中换流站j注入电网的有功,有功流入为正、流出为负。
其中,根据机电暂态时域仿真得到的直流输电系统各换流站有功进行曲线拟合实现公式中的积分计算。
S5:首先将M中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增量取其相反数,然后针对各个直流输电系统,分别将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增量之和作为直流输电系统的注入电网能量增量,最后,将直流输电系统注入电网能量增量与所有直流输电系统注入电网能量增量绝对值中的最大值之比作为相应的直流输电系统在S下针对F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
所述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大于0,表示增加直流输电系统输送功率可以提高暂态功角稳定性,在直流输电系统输送功率增加量相同的情况下,增加性能指标越高的直流输电系统输送功率对暂态功角稳定裕度的提升越大;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小于0,表示减少直流输电系统输送功率可以提高暂态功角稳定性,在直流输电系统输送功率减少量相同的情况下,降低性能指标负得越大的直流输电系统输送功率对暂态功角稳定裕度的提升越大;当所欲直流系统能量增量都为0时,直接将各个直流系统的性能指标都置为0,表示调节没有作用。
以上计算只针对直流输电系统接入同一个同步电网的各个换流站,得到的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也只针对相应的同步电网。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确定系统,包括参数确定模块、增量计算模块、换流站集合确定模块和性能指标确定模块;
所述参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直流输电系统在故障F时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发电机主导模式和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
所述增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暂态功角稳定裕度以及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计算增量;
所述换流站集合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发电机主导模式确定换流站集合;
所述性能指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增量和换流站集合确定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
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包括:
暂态功角稳定量化评估单元,用于基于扩展等面积准则对电网运行方式S下故障F的机电暂态时域仿真结果进行暂态功角稳定量化评估;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故障F时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发电机主导模式以及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
所述增量计算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与计算单元,用于在F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大于等于0时,通过公式(1)计算电网运行方式S下故障F发生后直流输电系统的各个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的增量;
第二判断与计算单元,用于在F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小于0时,通过公式(2)计算电网运行方式S下故障F发生后直流输电系统的各个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的增量;
Figure BDA0002300490270000101
Figure BDA0002300490270000102
式中,D为S下投运的直流输电系统组成的集合,Di为D中直流输电系统i的换流站组成的集合,Ei.j为S下F发生后Di中换流站j注入电网能量的增量,Pi.j(t)为S下F发生后t时刻Di中换流站j注入电网的有功,Pi.j.0为S下Di中换流站j注入电网的有功,有功流入为正、流出为负;
ts为在F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大于等于0时,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中功角的第一个极值点所对应的时刻,tu为在F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小于0时,当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中有动态鞍点时,动态鞍点所对应的时刻或当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中没有动态鞍点时,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中等值功角达到设定值的时刻。
所述换流站集合确定模块包括振荡中心关联断面确定模块和换流站集合组成模块;
所述振荡中心关联断面确定模块,用于采用振荡中心定位方法确定与发电机主导模式对应的振荡中心位置,将由振荡中心所在支路组成的支路组合作为暂态功角稳定主导模式振荡中心关联断面,记为T;
所述换流站集合组成模块,用于针对电网运行方式S下故障F清除后的电网运行方式,以T为割集将电网分割为两个连通网络,将与发电机主导模式中领前群发电机同属一个连通网络的换流站组成的集合记为换流站集合M。
所述性能指标确定模块包括直流输电系统的注入电网能量增量计算模块、性能指标计算和评价模块;
所述直流输电系统的注入电网能量增量计算模块,用于将换流站集合M中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增量的值修改为该值的相反数,将该相反数作为换流站集合M中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的新的增量;针对各个直流输电系统,将每个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各个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增量之和作为直流输电系统的注入电网能量增量;
所述性能指标计算和评价模块,用于将任一直流输电系统注入电网能量增量Ai与各个所述直流输电系统注入电网能量增量的绝对值中的最大值|A|max之比作为增量Ai所对应的直流输电系统在S下针对F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
所述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大于0,表示增加直流输电系统输送功率能够提高暂态功角稳定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小于0,表示减少直流输电系统输送功率能够提高暂态功角稳定性;当所欲直流系统能量增量都为0时,直接将各个直流系统的性能指标都置为0,表示调节没有作用。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确定直流输电系统在故障F时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发电机主导模式和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
根据暂态功角稳定裕度以及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计算增量、根据发电机主导模式确定换流站集合;
根据增量和换流站集合确定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直流输电系统在故障F时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发电机主导模式和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包括:
基于扩展等面积准则对电网运行方式S下故障F的机电暂态时域仿真结果进行暂态功角稳定量化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故障F时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发电机主导模式以及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暂态功角稳定裕度以及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计算增量的过程为:
若F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大于等于0,通过公式(1)计算电网运行方式S下故障F发生后直流输电系统的各个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的增量,否则,通过公式(2)计算电网运行方式S下故障F发生后直流输电系统的各个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的增量;
Figure FDA0002300490260000011
Figure FDA0002300490260000021
式中,D为S下投运的直流输电系统组成的集合,Di为D中直流输电系统i的换流站组成的集合,Ei.j为S下F发生后Di中换流站j注入电网能量的增量,Pi.j(t)为S下F发生后t时刻Di中换流站j注入电网的有功,Pi.j.0为S下Di中换流站j注入电网的有功,有功流入为正、流出为负;
ts为在F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大于等于0时,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中功角的第一个极值点所对应的时刻,tu为在F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小于0时,当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中有动态鞍点时,动态鞍点所对应的时刻或当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中没有动态鞍点时,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中等值功角达到设定值的时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流站集合的确定过程为:
确定与发电机主导模式对应的振荡中心位置,将由振荡中心所在支路组成的支路组合作为暂态功角稳定主导模式振荡中心关联断面,记为T;
针对电网运行方式S下故障F清除后的电网运行方式,以T为割集将电网分割为两个连通网络,将与发电机主导模式中领前群发电机同属一个连通网络的换流站组成的集合记为换流站集合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性能指标的过程为:
将换流站集合M中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增量的值修改为该值的相反数,将该相反数作为换流站集合M中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的新的增量;
针对各个直流输电系统,将每个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各个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增量之和作为直流输电系统的注入电网能量增量;
将任一直流输电系统注入电网能量增量Ai与各个所述直流输电系统注入电网能量增量的绝对值中的最大值|A|max之比作为该增量Ai所对应的直流输电系统在S下针对F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
所述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大于0,表示增加直流输电系统输送功率能够提高暂态功角稳定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小于0,表示减少直流输电系统输送功率能够提高暂态功角稳定性。
6.一种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参数确定模块、增量计算模块、换流站集合确定模块和性能指标确定模块;
所述参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直流输电系统在故障F时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发电机主导模式和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
所述增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暂态功角稳定裕度以及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计算增量;
所述换流站集合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发电机主导模式确定换流站集合;
所述性能指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增量和换流站集合确定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包括:
暂态功角稳定量化评估单元,用于基于扩展等面积准则对电网运行方式S下故障F的机电暂态时域仿真结果进行暂态功角稳定量化评估;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故障F时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发电机主导模式以及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量计算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与计算单元,用于在F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大于等于0时,通过公式(1)计算电网运行方式S下故障F发生后直流输电系统的各个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的增量;
第二判断与计算单元,用于在F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小于0时,通过公式(2)计算电网运行方式S下故障F发生后直流输电系统的各个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的增量;
Figure FDA0002300490260000041
Figure FDA0002300490260000042
式中,D为S下投运的直流输电系统组成的集合,Di为D中直流输电系统i的换流站组成的集合,Ei.j为S下F发生后Di中换流站j注入电网能量的增量,Pi.j(t)为S下F发生后t时刻Di中换流站j注入电网的有功,Pi.j.0为S下Di中换流站j注入电网的有功,有功流入为正、流出为负;
ts为在F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大于等于0时,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中功角的第一个极值点所对应的时刻,tu为在F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小于0时,当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中有动态鞍点时,动态鞍点所对应的时刻或当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中没有动态鞍点时,发电机主导模式等值功角曲线中等值功角达到设定值的时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流站集合确定模块包括振荡中心关联断面确定模块和换流站集合组成模块;
所述振荡中心关联断面确定模块,用于采用振荡中心定位方法确定与发电机主导模式对应的振荡中心位置,将由振荡中心所在支路组成的支路组合作为暂态功角稳定主导模式振荡中心关联断面,记为T;
所述换流站集合组成模块,用于针对电网运行方式S下故障F清除后的电网运行方式,以T为割集将电网分割为两个连通网络,将与发电机主导模式中领前群发电机同属一个连通网络的换流站组成的集合记为换流站集合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指标确定模块包括直流输电系统的注入电网能量增量计算模块、性能指标计算和评价模块;
所述直流输电系统的注入电网能量增量计算模块,用于将换流站集合M中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增量的值修改为该值的相反数,将该相反数作为换流站集合M中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的新的增量;针对各个直流输电系统,将每个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各个换流站注入电网能量增量之和作为直流输电系统的注入电网能量增量;
所述性能指标计算和评价模块,用于将任一直流输电系统注入电网能量增量Ai与各个所述直流输电系统注入电网能量增量的绝对值中的最大值|A|max之比作为增量Ai所对应的直流输电系统在S下针对F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
所述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大于0,表示增加直流输电系统输送功率能够提高暂态功角稳定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小于0,表示减少直流输电系统输送功率能够提高暂态功角稳定性。
CN201911219809.2A 2019-12-03 2019-12-03 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确定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10098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19809.2A CN111009891B (zh) 2019-12-03 2019-12-03 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确定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19809.2A CN111009891B (zh) 2019-12-03 2019-12-03 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确定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09891A true CN111009891A (zh) 2020-04-14
CN111009891B CN111009891B (zh) 2022-09-20

Family

ID=70113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19809.2A Active CN111009891B (zh) 2019-12-03 2019-12-03 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确定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0989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4549A (zh) * 2020-09-08 2020-12-08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直流输电系统稳定性提升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5951A (zh) * 2013-08-12 2014-01-15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一种电力系统直流紧急功率调制和切负荷暂态功角稳定控制敏感因子计算方法
CN104578048A (zh) * 2014-08-11 2015-04-29 国家电网公司 枚举组合相继故障集的暂态安全稳定在线快速评估方法
CN108599196A (zh) * 2018-05-09 2018-09-28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改善单通道互联电网暂态功角稳定性的紧急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5951A (zh) * 2013-08-12 2014-01-15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一种电力系统直流紧急功率调制和切负荷暂态功角稳定控制敏感因子计算方法
CN104578048A (zh) * 2014-08-11 2015-04-29 国家电网公司 枚举组合相继故障集的暂态安全稳定在线快速评估方法
CN108599196A (zh) * 2018-05-09 2018-09-28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改善单通道互联电网暂态功角稳定性的紧急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4549A (zh) * 2020-09-08 2020-12-08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直流输电系统稳定性提升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09891B (zh) 2022-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33508B2 (en) Active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multi-time scale coordinated optimization schedul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970911B (zh) 一种开度模式下agc和一次调频相互叠加的控制方法
CN107453375A (zh) 巨型水电机组功率模式下的一次调频电量补偿精细化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066726B (zh) 一种综合多类措施的频率安全紧急协调优化控制方法
CN104993502B (zh) 一种功率闭环模式下的一次调频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0556843B (zh) 一种新能源场站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04882898A (zh) 水力发电机组用一次调频方法
CN109066689B (zh) 一种电力系统内外网数据拼接的联络线潮流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4821605A (zh) 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的有功安全校正方法
CN111009891B (zh) 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能指标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10994589B (zh) 电力电子接入电力系统调频能力在线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06099979A (zh) 一种考虑电网稳定限制的机组进相能力分析方法
CN109921459B (zh) 一种光伏高占比送端电网直流闭锁后的有功频率控制方法
CN111585286A (zh) 考虑机群功率系数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策略制定方法
CN109390972B (zh) 水电为主电网异步互联后调速器参数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11817357B (zh) 一种用于分频控制的agc系统控制方法及agc系统
CN115940157A (zh) 稳控策略校核任务的潮流场景自动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705739A (zh) 一种新能源电站发电计划制定方法和系统
CN110311425A (zh) 考虑调峰辅助服务报价的风火深调电力优化控制方法
CN113471987B (zh) 一种用于确定水光互补系统的高频切机方案的方法及系统
CN111049124B (zh) 一种电网直流闭锁后系统功率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9710020B (zh) 一种新能源电站主动逼近式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082414B (zh) 一种暂态电压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2366663A (zh) 一种电力系统故障极限切除时间的计算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021967A (zh) 一种用于自动发电控制的区域控制偏差计算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