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00721B - 艾灸治疗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艾灸治疗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00721B
CN111000721B CN202010079724.5A CN202010079724A CN111000721B CN 111000721 B CN111000721 B CN 111000721B CN 202010079724 A CN202010079724 A CN 202010079724A CN 111000721 B CN111000721 B CN 1110007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xibustion
hole
moxibustion box
box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7972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00721A (zh
Inventor
王志宏
宋世庆
蒋泉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07972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007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007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007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007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007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6Devices for heating or cooling such points within cell-life limi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5/0613Apparatus adapted for a specific treatment
    • A61N5/0625Warming the body, e.g. hyperthermia treatment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7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remote operation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e.g. based on medical expert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2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heated or cooled
    • A61H2201/0207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heated or cooled hea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with further special therapeutic means, e.g. electrotherapy, magneto therapy or radiation therapy, chromo therapy,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therap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50Control means thereof
    • A61H2201/5058Sensors or detec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50Control means thereof
    • A61H2201/5058Sensors or detectors
    • A61H2201/5082Temperature sen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5Light sources therefor
    • A61N2005/0654La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58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haracterised by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used
    • A61N2005/0659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haracterised by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used infrar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64Detai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艾灸治疗系统及控制方法,系统包括若干艾灸盒,还包括控制模块和服务器;艾灸盒上安装有药饼,艾灸盒还包括用于加热药饼的加热器以及用于控制加热器的电路板;艾灸盒还包括用于获取运行状态数据的传感器;控制模块与艾灸盒以及服务器分别通讯连接,用于向艾灸盒发送控制指令,以及向服务器转发艾灸盒的运行状态数据。本发明通过控制模块实现了多个艾灸盒的同步控制,操作简单,效率高,便于实现穴位配伍治疗,同时后台根据所汇总的数据,可以进一步筛选、优化,向病人推送更加符合其自身情况的治疗方案,将治疗方案标准化,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也为医护人员的工作和智能化医疗提供了可靠的大数据支撑。

Description

艾灸治疗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艾灸治疗系统,还涉及一种该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治疗方式,具有千余年历史,其方式主要以中医四诊和辩证为基础,进行穴位配伍达到调理疾病和养生保健的目的。
传统艾灸方式主要依靠医生的个人经验进行操作,多个穴位各自施灸,存在以下缺陷:(1)操作复杂,时间长,效率低,且难以实现穴位配伍;(2)治疗过程缺乏数据化记录,疾病的治疗效果可重复性差,不易标准化与传承。
现有的灸疗装置普遍存在结构松散、体积大,不便于携带、无法实现多穴配伍同时施灸和灸量不足等缺点。人体穴位间隔定位按中医《内经》中古代记载及中医学教材要求为依据患者本人同身寸确定,同身寸的计量单位(寸)在不同体型人体上长短存在差异。比如肥胖体型人的“一寸”较瘦小体型人的“一寸”要长,儿童的“一寸”较成人的“一寸”要短,因此不同患者学位间距会存在较大差异,在多穴位配伍灸疗时,如果单个灸疗装置(灸疗头或者灸疗区域)之间的尺寸不够小,会产生距离间隔较小穴位难于同时施灸布置的问题。另一方面,有的灸疗装置,其多个灸疗头相互位置是固定的,比如灸疗椅、灸疗服等,其灸疗头分别安装在固定位置的不同孔洞空间内,针对不同穴位间隔进行灸疗头间距调整非常困难。
另外,部分设置传感器的普通灸疗装置一般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热源位置,使用时距离穴位较远,所采集的温度数据与穴位处实际治疗温度偏差较大。
再有,传统隔物灸或中药敷贴治疗一般由专业医护人员将药物直接贴敷或涂抹在穴位区域,或以医用胶布将药饼固定在皮肤穴位区域,实际操作中会出现贴敷或涂抹量药量难以控制、治疗后清洗麻烦的问题,利用胶布的贴敷固定方式在治疗后揭下胶布时撕扯皮肤汗毛给患者带来痛苦,特别是儿童抗拒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艾灸治疗系统及控制方法,其目的是:(1)简化穴位配伍的操作流程,提高操作效率;(2)实现治疗过程的数据化记录,为治疗方案的优化、标准化及传承提供数据支撑。(3)、艾灸盒具有结构紧凑、合理,药饼更换便捷,使用时传感器位置更靠近穴位,所采集的温度数据更精确的特点;穴位配伍灸疗时便于参照不同个体同身寸调整治疗区域间距。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艾灸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艾灸盒,还包括控制模块和服务器;所述艾灸盒上安装有药饼,艾灸盒还包括用于加热药饼的加热器以及用于控制加热器的电路板;所述艾灸盒还包括用于获取运行状态数据的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与艾灸盒以及服务器分别通讯连接,用于:向艾灸盒发送控制指令,以及向服务器转发艾灸盒的运行状态数据;所述传感器包括用于检测人体艾灸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还包括用于检测艾灸盒与人体之间间距的距离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主机和手持智能终端;所述主机通过线缆与各艾灸盒的电路板分别相连接;所述主机和手持智能终端通过无线通讯方式相连接;所述手持智能终端与服务器通过网络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线缆用于为艾灸盒供电,还用于向艾灸盒发送控制指令。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为手持智能终端;所述手持智能终端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各艾灸盒的电路板分别相连接;所述手持智能终端与服务器通过网络相连接;所述艾灸盒内设置有用于为电路板供电的电池。
所述艾灸盒包括上端带有上盖、下端带有底板的筒状盒体,筒状盒体内安装有加热器和传感器,所述底板带有圆形的通孔区域,该区域内开设有与筒状盒体内部相通的均布通孔;所述底板的一侧下沉形成下沉仓并且该下沉仓带有通孔形式的传感器孔,所述的传感器安装于下沉仓内;还包括下侧面与所述下沉仓的下侧面相平齐的药饼安装机构,所述药饼安装机构包括壳体和装配于壳体中并开设有铁板通孔的铁板;壳体具有大通孔,装配后所述大通孔处于筒状盒体的偏心位置;所述大通孔具有位于药饼安装机构下侧面上方的双台阶,其中下方台阶的孔壁面为大通孔壁面,双台阶及铁板的通孔之内的空间用于安装药饼;所述底板内侧面固定安装有用于磁吸所述铁板的磁铁块。
优选地,所述的加热器为红外理疗灯。
优选地,药饼带有轴向通孔。
优选地,壳体外沿具有一个内台阶用于支撑铁板外沿部位,所述的上方台阶的上平面低于壳体外沿的上平面,该两个上平面的高度差为铁板的厚度;所述的上方台阶的上平面用于支撑铁板内沿部位;在上方台阶外侧,铁板与壳体之间具有一个环形空腔作为空气隔热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艾灸治疗系统的控制方法,针对于控制模块包括主机和手持智能终端的艾灸治疗系统,步骤为:
(一)使用手持智能终端扫描主机上的二维码,获取主机的身份识别ID,并通过蓝牙或无线网络方式与主机进行通讯连接;
(二)手持智能终端通过网络将主机的身份识别ID传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身份识别ID筛选出该主机可运行的治疗方案,手持智能终端从服务器获取治疗方案数据;
(三)手持智能终端显示各艾灸盒在治疗时对应的穴位;
(四)艾灸盒就位后,手持智能终端将治疗方案数据发送至主机,主机依据治疗方案数据控制各艾灸盒工作。
本发明提供了另一种艾灸治疗系统的控制方法,针对于控制模块仅为手持智能终端的艾灸治疗系统,步骤为:
(一)使用手持智能终端扫描各艾灸盒上的二维码,获取各艾灸盒的身份识别ID,并通过组网方式与各艾灸盒进行通讯连接;
(二)手持智能终端通过网络将各艾灸盒的身份识别ID传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身份识别ID筛选出所连接的艾灸盒可运行的治疗方案,手持智能终端从服务器获取治疗方案数据;
(三)手持智能终端显示各艾灸盒在治疗时对应的穴位;
(四)艾灸盒就位后,手持智能终端通过组网将治疗方案数据发送至艾灸盒,艾灸盒依据治疗方案数据进行工作。
作为上述控制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艾灸开始前,通过手持智能终端向服务器提交病人数据;
艾灸盒工作时,通过传感器实时获取艾灸盒的运行状态数据,艾灸盒将获取到的运行状态数据通过控制模块发送至服务器;
艾灸完成后,通过手持智能终端向服务器提交艾灸效果评价数据;
服务器将病人数据、效果评价数据、治疗方案数据以及运行状态数据相关联。
作为上述控制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步骤(二)中,医护人员通过手持智能终端从服务器获取治疗方案数据后,在手持智能终端对治疗方案数据进行修改,并且将修改后的治疗方案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步骤(四)中,根据修改后的治疗方案数据进行艾灸。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控制模块实现了多个艾灸盒的同步控制,操作简单,效率高,便于实现穴位配伍治疗;(2)艾灸盒上的传感器可以实时获取温度和距离等信息,根据该信息对加热器进行控制,可及时避免烫伤等情况出现;(3)通过网络连接和服务器,不仅可以记录治疗过程中的运行状态数据,而且还可以将病人情况、治疗效果等数据反馈到服务器端,实现了治疗过程记录的数据化;(4)后台根据所汇总的数据,可以进一步筛选出较优的方案,或优化出更佳的治疗方案,并结合筛选优化的结果和所关联的病人数据向病人推送更加符合其自身情况的治疗方案,将治疗方案标准化,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也为医护人员的工作和智能化医疗提供了可靠的大数据支撑,降低其工作强度。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的艾灸盒还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本艾灸盒具有布局紧凑、体积小、功能强、方便家庭、医疗机构使用及个人外出差旅携带等特点。本艾灸盒通过合理化的结构布局,在最大化保持穴位艾灸特性的同时能够将紧凑型筒状中医艾灸理疗艾灸盒的直径控制在直径少于6厘米,有效治疗区控制在直径3厘米左右,能够实现与中医人体穴位有效区域的吻合,实现了对中国传统经络艾灸中医学在遵循医经典籍记载基础上的创新,其应用技术的进步将对中国千年传统艾灸起到巨大普及及推动价值。
(2)由于传感器数据采集位置必须紧靠盒底部,也就是使用时与人体皮肤最接近的位置,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艾灸盒具有一个下沉仓用于安装传感器,下沉仓带有通孔形式的传感器孔,传感器的红外线通过该传感器孔读取外部距离及温度信息。下沉仓与装配后的药饼安装机构合成平滑圆底,不仅使得艾灸盒紧凑性更优,而且传感器位置更靠近治疗穴位,因此采集的温度数据更精确并且更具有利用价值,为智能化精准艾灸治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撑。
(3)本艾灸盒装配后作为艾灸治疗位置的大通孔处于筒状盒体的偏心位置,只需要旋转筒状盒体即可改变偏心治疗点的位置,不仅解决了穴位间隔较小(比如儿童)时配伍灸疗的灸疗头准确布置问题,而且在灸疗头位置固定的灸疗椅和灸疗服等多点配伍灸疗中,能够根据穴位间距不同,通过旋转筒状盒体便捷地实现艾灸治疗中心点与人体穴位位置的对应调节。
(4)药饼发热体采用卤钨红外灯并且药饼带有轴向通孔的技术方案,筒状盒体内通过微电脑芯片编程控制的的红外理疗灯发出的间歇式红外热能够透过药饼实施呼吸式(或者称为间歇式)热灸,既能完全模拟传统以艾条或艾柱、艾塔燃烧的生物质热灸模式,又解决了传统艾灸烟雾对医护人员健康的影响,也解决了烟雾过敏人群无法艾灸的问题。所谓的传统艾条或艾柱、艾塔燃烧的生物质热灸模式是指:传统艾灸的艾燃烧过程中由于燃烧点是通过氧气消耗又重新供给的间隔模式,所辐射的光波和热能为间歇式(或者称为呼吸式)状态。
采用本艾灸盒,在需要进行穴位艾灸治疗时,可不必皮表清洗消毒,也不必在皮肤上涂抹药物,而是在艾灸用药饼安装机构中可安装标准姜片、海绵、艾碳粉饼或者中药饼等实现隔物穴位艾灸的标准化治疗。省去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皮肤表面清洗、涂抹、粘接胶布的操作繁琐,克服了药物涂抹量难于控制,药量不标准或撕揭胶布给患者带来痛苦的缺陷。
(5)药饼安装机构通过筒状盒体底板内侧的磁铁块吸附于底板外侧,能够便捷地取下以安装或者更换药饼,使用非常方便。
(6)电路板与灯架之间以绝缘隔温材料隔离,该结构设计的积极意义是在红外灯工作高温环境下能够在最小空间内实现对电路主控板和电子元器件的隔温保护,彼此互不干扰。
(7)本艾灸盒药饼安装机构的铁板下方设有一个环形空气隔热仓。铁片与磁铁具有较好的磁吸力,但其缺点是吸热和热传导性能强,容易将盒内部红外灯工作时的热量向皮肤传导。本艾灸盒通过空气隔热仓的设计既可以保证铁片与磁铁的吸附性,实现药饼安装机构的的便捷安装,又能够避免铁片向皮肤的高热传导。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本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中本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系统中的艾灸盒拆除药饼安装机构后的外观示意图,底部朝上放置。
图4为系统中的艾灸盒的整体外观示意图,底部朝上放置。
图5为系统中的艾灸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电路板和绝缘隔温材料隔离层,顶部朝下放置。
图6为药饼安装机构的结构形状示意图。
图7为药饼安装机构的剖视示意图(一)。
图8为药饼安装机构的剖视示意图(二),用于显示不同于图7的药饼。
图9为药饼安装机构的剖视示意图(三),用于显示不同于图7和图8的药饼。
图10为筒状盒体内部底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一种艾灸治疗系统,包括若干艾灸盒400,还包括控制模块和服务器300。
所述艾灸盒400上安装有药饼17,艾灸盒400还包括用于加热药饼17的加热器10以及用于控制加热器10的电路板13;所述艾灸盒400还包括用于获取运行状态数据的传感器12。
所述传感器12包括用于检测人体艾灸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还包括用于检测艾灸盒400与人体之间间距的距离传感器。
所述运行状态数据除了温度和间距之外,还包括实际的艾灸时长等。
所述控制模块与艾灸盒400以及服务器300分别通讯连接,用于:向艾灸盒400发送控制指令,以及向服务器300转发艾灸盒400的运行状态数据。
如图1,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主机100和手持智能终端200。
主机上设置有二维码,内部设有蓝牙通讯模块,也可以配置wifi模块。主机工作时接入220V电源,并通过线缆与各艾灸盒400的电路板13分别相连接。所述线缆用于为艾灸盒400供电,还用于向艾灸盒400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指令主要包括加热器的闪烁间隔、总时长,也可以保护加热器的闪烁亮度等可调参数。线缆还用于运行状态数据的上传。
所述主机100和手持智能终端200通过无线通讯方式相连接,该无线通讯方式可以是蓝牙,也可以是wifi,还可以是其它无线通讯手段。主机100和手持智能终端200之间的数据是互通的。
所述手持智能终端200优选为安装有APP的智能手机,也可以是平板电脑,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300通讯连接。
所述艾灸盒的具体结构为:
如图3和图4,艾灸盒实施例包括上端带有上盖1、下端带有底板3的筒状盒体2。如图5,筒状盒体2内安装有加热器10、电路板13和传感器12。其中加热器10可以是普通发热体,也可以是红外理疗灯。
如图3和图9,所述底板3带有圆形的通孔区域4,该区域内开设有与筒状盒体内部相通的均布通孔。所述底板3的一侧下沉形成下沉仓5并且该下沉仓5底侧带有通孔形式的传感器孔6。所述的传感器12安装于下沉仓5内侧空间中。
本艾灸盒还包括图4和图6所示的药饼安装机构8,该药饼安装机构8的下侧面与所述下沉仓5的下侧面相平齐。传感器12的安装高度低于通孔区域4。利用本装置实施灸疗时,药饼安装机构8为灸疗用药饼安装机构。
进一步地,药饼安装机构8与所述下沉仓5互相卡合后的整体下侧面构成与筒状盒体2等直径圆形并且互相卡合后的整体位于壳体2正下方。再进一步地,药饼安装机构8下侧面与所述下沉仓5下侧面构成非对称太极图形,下沉仓5下侧面与药饼安装机构5下侧面占总区域面积的比例为1:3。
如图6,所述药饼安装机构8包括壳体8-1和装配于壳体8-1中并开设有铁板通孔的铁板14,壳体8-1具有大通孔15,装配后所述大通孔15处于筒状盒体2的偏心位置。所述大通孔15具有位于药饼安装机构下侧面上方的双台阶,其中下方台阶的孔壁面8-2为大通孔壁面,上方台阶的孔壁面8-3与铁板通孔壁面相平齐。双台阶孔壁面之内及铁板通孔之内的空间为药饼17的容置空间。
药饼17的形状可以是图7所示的圆柱状,安装于上方台阶的孔壁面8-3与铁板通孔壁面之内,药饼17下侧面靠近外沿的一圈与所述双台阶之间的环形水平面8-4相贴合。药饼17的形状还可以是图8或者图9所示的互为一体同轴双圆柱状,双圆柱之间的环形台阶面与所述双台阶之间的环形水平面8-4相贴合,使用时药饼小圆柱端与下沉仓的下侧面相平齐以贴合穴位处皮肤,实现药物透皮吸收。图7和图9所示的药饼一般用于隔物灸,图8所示的药饼带有轴向通孔17-1,是本装置的一个优化方案,这一方案在使用时筒状盒体2内的红外理疗灯发出的间歇式光和热,能够透过轴向通孔17-1实施呼吸式(或者称为间歇式)热灸。
所述铁板14与壳体8-1的装配方式是:壳体8-1带有塑胶柱16,铁板14与塑胶柱16对应位置开安装孔14-1,将塑胶柱16对应嵌入安装孔14-1中形成紧配合。
进一步地,如图7至图9,壳体8-1外沿具有一个内台阶8-5用于支撑铁板14外沿部位,所述的上方台阶的上平面低于壳体8-1外沿的上平面,该两个上平面的高度差为铁板14的厚度。所述的上方台阶的上平面用于支撑铁板14内沿部位(即铁板通孔边沿位置)。在上方台阶外侧,铁板14与壳体8-1之间具有一个环形空腔作为空气隔热仓18。在这一技术方案中,上方台阶实质上是一个环形筒状板8-6,该环形筒状板8-6的内壁面是所述的上方台阶的孔壁面8-3,该环形筒状板8-6的外壁面是空气隔热仓18的内圈壁面。
如图10,所述底板3内侧面固定安装有用于吸引所述铁板14的磁铁块19,药饼安装机构8通过磁铁块19吸附在所述底板3下侧面。所述底板3内侧面还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上盖1的装配柱20。在筒状盒体2内底部安装有位于所述通孔区域4上方的加热器安装架9,加热器安装架9上安装有加热器10。具体结构为:所述加热器安装架9包括上面板和相对的两个侧面板,加热器安装架9下侧以及相对的另外两侧敞口,形成三围盒形式,盒内通过陶瓷底座11固定安装有红外理疗灯(优选卤钨红外灯)作为加热器10,或者盒内固定安装有电热装置作为加热器10。
在筒状盒体2内部安装有位于所述加热器安装架9上方的电路板13,电路板13设计有微电脑芯片、二极管,也包括前述蓝牙等电子器件,电路板13与传感器12连接。
在筒状盒体2内部安装有位于所述电路板13与加热器安装架9之间的绝缘隔温材料隔离层。在筒状盒体2内部还安装有电源连接板,筒状盒体2上安装有贯穿筒状盒体内外的接线柱,电源连接板与接线柱相连接。
本发明艾灸盒的优选实施例中,自上至下依次布置电路板13、隔热层、加热器10、带有通孔区域4的底板3以及带有药饼17的药饼安装机构8。
装配后,壳体8-1的大通孔15、铁板通孔以及通孔区域4等径同轴。
筒状盒体2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散热通孔7。
上述艾灸治疗系统通过控制模块实现了多个艾灸盒的同步控制,操作简单,效率高,便于实现穴位配伍治疗,具体控制方法为:
(一)使用手持智能终端200扫描主机100上的二维码,获取主机100的身份识别ID,并通过蓝牙或无线网络方式与主机100进行通讯连接。
(二)手持智能终端200通过网络将主机100的身份识别ID传送至服务器300,服务器300根据身份识别ID筛选出该主机100可运行的治疗方案。筛选过程是根据当前的主机的权限、已购买配额等数据进行的。
艾灸开始前,还可以通过手持智能终端200向服务器300提交病人数据,包括病人的年龄、性别、病情和之前的治疗情况等等。然后手持智能终端200从服务器300获取治疗方案数据,服务器还可以根据病人数据和以往的治疗数据为病人推荐治疗方案。
(三)手持智能终端200显示各艾灸盒400在治疗时对应的穴位(艾灸盒上有序号标记),医护人员根据指示将艾灸盒放置在对应的穴位上。
(四)艾灸盒400就位后,手持智能终端200将治疗方案数据发送至主机100,主机100依据治疗方案数据控制各艾灸盒400工作。
艾灸盒400工作时,通过传感器实时获取艾灸盒400的运行状态数据,艾灸盒400将获取到的运行状态数据通过控制模块发送至服务器300。
艾灸完成后,还可以通过手持智能终端200向服务器300提交艾灸效果评价数据,可以是当场评价,也可以是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对该次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本系统不仅可以记录治疗过程中的运行状态数据,而且还可以将病人情况、治疗效果等数据反馈到服务器端。服务器将病人数据、效果评价数据、治疗方案数据以及运行状态数据相关联,实现了治疗过程记录的数据化。后台根据所汇总的数据,可以进一步筛选出较优的方案,或优化出更佳的治疗方案,并结合筛选优化的结果和所关联的病人数据向病人推送更加符合其自身情况的治疗方案,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也为医护人员的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降低其工作强度,为智能化大数据医疗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撑和实现条件。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医护人员通过手持智能终端200从服务器300获取治疗方案数据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手持智能终端200对治疗方案数据进行修改,比如修改艾灸时间等,并将修改后的治疗方案数据上传至服务器300。如果采用了自定义修改的治疗方案,则步骤四中采用修改后的治疗方案数据进行艾灸。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述控制模块仅为手持智能终端200,不再使用主机作为手持智能终端与艾灸盒的连接媒介。
本实施例中,所述艾灸盒400是一个可以独立工作的装置,内置有电池,工作时不再通过线缆与其它装置进行连接。不工作时,可以通过连接充电线向电池充电。
省去主机之后,系统更加便携,灵活性更强,使用也更加方便。
使用时,所述手持智能终端200扫描各艾灸盒400上的二维码,获取各艾灸盒400的身份识别ID,并通过组网方式与各艾灸盒400进行通讯连接,从而手持智能终端与各艾灸盒在一个局域网内,手持智能终端可以向各艾灸盒直接发送控制指令,也可以实时获取艾灸盒中的各种数据。
手持智能终端200通过网络将各艾灸盒400的身份识别ID传送至服务器300,服务器300根据艾灸盒的身份识别ID筛选出可运行的治疗方案。手持智能终端200从服务器300获取治疗方案数据后,通过所组网络直接发送到各艾灸盒中,电路板13根据收到的指令直接控制加热器工作。
本实施例中,数据的获取传输以及服务器后台的数据关联操作等,都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本发明中涉及的网络传输方式,并不局限于蓝牙和wifi,也可以是ZigBee、GPRS、NB-IoT等方式。

Claims (4)

1.一种艾灸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艾灸盒(400),还包括控制模块和服务器(300);所述艾灸盒(400)上安装有药饼(17),艾灸盒(400)还包括用于加热药饼(17)的加热器(10)以及用于控制加热器(10)的电路板(13);所述艾灸盒(400)还包括用于获取运行状态数据的传感器(12);
所述控制模块与艾灸盒(400)以及服务器(300)分别通讯连接,用于:向艾灸盒(400)发送控制指令,以及向服务器(300)转发艾灸盒(400)的运行状态数据;
所述传感器(12)包括用于检测人体艾灸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还包括用于检测艾灸盒(400)与人体之间间距的距离传感器;
所述艾灸盒(400)包括上端带有上盖(1)、下端带有底板(3)的筒状盒体(2),筒状盒体(2)内安装有加热器(10)和传感器(12),所述底板(3)带有圆形的通孔区域(4),该区域内开设有与筒状盒体(2)内部相通的均布通孔;所述底板(3)的一侧下沉形成下沉仓(5)并且该下沉仓(5)带有通孔形式的传感器孔(6),所述的传感器(12)安装于下沉仓(5)内;还包括下侧面与所述下沉仓(5)的下侧面相平齐的药饼安装机构(8),所述药饼安装机构(8)包括壳体(8-1)和装配于壳体(8-1)中并开设有铁板通孔的铁板(14);壳体(8-1)具有大通孔(15),装配后所述大通孔(15)处于筒状盒体(2)的偏心位置;所述大通孔(15)具有位于药饼安装机构下侧面上方的双台阶,其中下方台阶的孔壁面(8-2)为大通孔壁面,上方台阶的孔壁面(8-3)与铁板通孔壁面相平齐,双台阶及铁板(14)的通孔之内的空间用于安装药饼(17);所述底板(3)内侧面固定安装有用于磁吸所述铁板(14)的磁铁块(19);
所述的加热器(10)为红外理疗灯;所述药饼(17)带有轴向通孔(17-1);所述壳体(8-1)外沿具有一个内台阶(8-5)用于支撑铁板(14)外沿部位,所述的上方台阶的上平面低于壳体(8-1)外沿的上平面,该两个上平面的高度差为铁板(14)的厚度;所述的上方台阶的上平面用于支撑铁板(14)内沿部位;在上方台阶外侧,铁板(14)与壳体(8-1)之间具有一个环形空腔作为空气隔热仓(1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主机(100)和手持智能终端(200);
所述主机(100)通过线缆与各艾灸盒(400)的电路板(13)分别相连接;
所述主机(100)和手持智能终端(200)通过无线通讯方式相连接;
所述手持智能终端(200)与服务器(300)通过网络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艾灸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用于为艾灸盒(400)供电,还用于向艾灸盒(400)发送控制指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为手持智能终端(200);所述手持智能终端(200)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各艾灸盒(400)的电路板(13)分别相连接;所述手持智能终端(200)与服务器(300)通过网络相连接;所述艾灸盒(400)内设置有用于为电路板(13)供电的电池。
CN202010079724.5A 2020-02-04 2020-02-04 艾灸治疗系统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0007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9724.5A CN111000721B (zh) 2020-02-04 2020-02-04 艾灸治疗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9724.5A CN111000721B (zh) 2020-02-04 2020-02-04 艾灸治疗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00721A CN111000721A (zh) 2020-04-14
CN111000721B true CN111000721B (zh) 2022-10-04

Family

ID=70120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79724.5A Active CN111000721B (zh) 2020-02-04 2020-02-04 艾灸治疗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007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39010A (zh) * 2021-11-22 2023-05-23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具有特定红外光谱的艾灸仪及包括其的艾灸管理系统
CN114397927B (zh) * 2021-12-21 2023-05-26 无锡新辉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器调节方法和手持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483648U (zh) * 2013-07-03 2014-03-19 苏州和融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艾灸仪
CN206026664U (zh) * 2016-04-26 2017-03-22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一种智能艾灸穴位贴装置
CN108635218A (zh) * 2018-07-17 2018-10-12 左点实业(湖北)有限公司 智能无烟艾灸盒
CN109431796A (zh) * 2018-12-11 2019-03-08 刘山平 一种理疗艾灸系统
CN109662886A (zh) * 2019-01-19 2019-04-23 左点实业(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无烟控温艾灸器
CN110693705A (zh) * 2019-10-31 2020-01-17 安保星 砭石温灸按摩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31980B2 (en) * 2014-05-19 2020-01-14 Dongshin University Industry-Academy Cooperation Portable electronic moxibustion therap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483648U (zh) * 2013-07-03 2014-03-19 苏州和融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艾灸仪
CN206026664U (zh) * 2016-04-26 2017-03-22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一种智能艾灸穴位贴装置
CN108635218A (zh) * 2018-07-17 2018-10-12 左点实业(湖北)有限公司 智能无烟艾灸盒
CN109431796A (zh) * 2018-12-11 2019-03-08 刘山平 一种理疗艾灸系统
CN109662886A (zh) * 2019-01-19 2019-04-23 左点实业(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无烟控温艾灸器
CN110693705A (zh) * 2019-10-31 2020-01-17 安保星 砭石温灸按摩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00721A (zh) 2020-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00721B (zh) 艾灸治疗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726302B (zh) 一种智能艾灸穴位贴装置
CN204909915U (zh) 一种智能空调按摩床垫
WO2016179794A1 (zh) 一种智能空调按摩床垫及个人居室环境调节方法
CN109431796B (zh) 一种理疗艾灸系统
CN102327671B (zh) 可编程控制的婴儿黄疸治疗床
CN106419881A (zh) 组合式健康监测一体机设备
CN107153390A (zh) 全智能保健床垫控制系统
CN1055830C (zh) 多功能艾灸仪
CN107120561A (zh) 一种智能助眠灯
CN209236801U (zh) 一种妇科护理用熏蒸装置
CN204745052U (zh) 一种b超探头的消毒加热装置
CN107296747B (zh) 一种热灸仪
CN103394152A (zh) 四维睡眠系统
CN205924230U (zh) 一种实验动物手术台
CN203122665U (zh) 一种多分隔小动物麻醉恒温装置
CN110037877A (zh) 多功能早产儿暖箱
CN202314977U (zh) 可编程控制的婴儿黄疸治疗床
CN202435631U (zh) 接触式发热组件及暖脚器
CN206151833U (zh) 一种治疗仪
CN209047866U (zh) 一种可加热饭碗
CN209713502U (zh) 一种新生儿科用配奶车
CN206167371U (zh) 一种智能治疗仪
CN208990067U (zh) 一种改进远红外养生舱
CN207270212U (zh) 一种多功能水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