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5034A - 一种并联电流源的均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并联电流源的均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5034A
CN110995034A CN201911277630.2A CN201911277630A CN110995034A CN 110995034 A CN110995034 A CN 110995034A CN 201911277630 A CN201911277630 A CN 201911277630A CN 110995034 A CN110995034 A CN 1109950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component
output current
current source
total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7763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95034B (zh
Inventor
翟党国
程晓绚
王清
李颖
李佩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XD Electric Co Ltd
Xian XD Power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XD Electric Co Ltd
Xian XD Power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XD Electric Co Ltd, Xian XD Power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XD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7763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950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95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50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950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50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1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21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217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7/23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arranged for operation in parall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并联电流源的均流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测量各套电流源的总输出电流以及各套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并根据总输出电流和输出电流计算各套电流源的环流分量;利用预先建立的环流分量模型,通过控制各套电流源的触发角和换相角调整环流分量的大小,使输出电流趋近于均衡。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均流控制方法,将各套电流源的输出电流拆分为总输出电流均分化分量与环流分量之和,通过控制触发角和换相角来调整各套电流源环流分量的大小,进而控制各套电流源的输出电流的大小来保证电流之间的均衡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并联电流源的均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输配电系统的电力电子控制器设计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并联电流源的均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晶闸管目前作为高压直流输电最为核心的电力电子器件之一,因其具有开关速度快、运行可靠性高、功率大、成本低等诸多优点,在工业控制中被广泛应用。由于目前晶闸管通流能力的限制,若欲实现大电流源情况,多套晶闸管桥并联模式是一种可行的方案,但多套晶闸管桥之间的均流问题至关重要。
目前,采用晶闸管进行电流源设计时多数形成三相M脉动电路配置,单套电流源输出直流电流中纹波较大,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随着脉波数的增加及平波电抗器的作用,可有效减小直流纹波。对于合成试验回路,特别是在多套电流源采用并联模式时,各套电流源的输出电流与总输出电流之间存在关联,导致多套电流源之间存在较大偏差,有效抑制多套晶闸管桥电流源并联模式下存在的输出直流电流不均衡问题是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并联电流源的均流控制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多套电流源并联模式下各套电流源的输出电流与总输出电流之间存在关联,导致多套电流源之间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并联电流源的均流控制方法,包括:
测量各套电流源的总输出电流以及各套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并根据总输出电流和输出电流计算各套电流源的环流分量;
利用预先建立的环流分量模型,通过控制各套电流源的触发角和换相角调整环流分量的大小,使输出电流趋近于均衡。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总输出电流和输出电流计算各套电流源的环流分量,包括:
根据测量得到的总输出电流及电流源的数量计算总输出电流的均分化分量;
根据输出电流及均分化分量获得环流分量。
在一实施例中,预先建立环流分量模型的步骤包括:
测量各套电流源在额定运行工况下的换相线电压、电流源相电抗的电感;
获取各套电流源在额定运行工况下的触发角的有效平均值和换相角的有效平均值;
根据换相线电压、电流源相电抗的电感、换相角和触发角、换相角的有效平均值和触发角的有效平均值建立环流分量模型。
在一实施例中,计算总输出电流的均分化分量,包括:
将总输出电流除以电流源的数量获得总输出电流的均分化分量。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并联电流源的均流控制装置,包括:
环流分量计算单元,用于测量各套电流源的总输出电流以及各套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并根据总输出电流和输出电流计算各套电流源的环流分量;
均流控制单元,用于利用预先建立的环流分量模型,通过控制各套电流源的触发角和换相角调整环流分量的大小,使输出电流趋近于均衡。
在一实施例中,环流分量计算单元包括:
均分化分量模块,用于根据测量得到的总输出电流及电流源的数量计算总输出电流的均分化分量;
环流分量获得模块,用于根据输出电流及均分化分量获得环流分量。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测量单元,用于测量各套电流源在额定运行工况下的换相线电压、电流源相电抗的电感;
平均值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套电流源在额定运行工况下的触发角的有效平均值和换相角的有效平均值;
模型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换相线电压、电流源相电抗的电感、换相角和触发角、换相角的有效平均值和触发角的有效平均值建立环流分量模型。
在一实施例中,均分化分量模块具体包括:
运算模块,用于将总输出电流除以电流源的数量获得总输出电流的均分化分量。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均流控制方法,将各套电流源的输出电流拆分为总输出电流均分化分量与环流分量之和,通过控制触发角和换相角来调整各套电流源环流分量的大小,进而控制各套电流源的输出电流的大小来保证电流之间的均衡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含有N套电流源的主电路示意图。
图2为单套电流源输出3.5KA情况下的谐波分析图。
图3为多套晶闸管桥并联情况下电路结构及各输出电流测点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并联电流源的均流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各套电流源的环流分量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含有N套M脉波电流源均流控制逻辑电路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预先建立环流分量模型的步骤流程图。
图8为同一控制模式情况下投入环流控制前后输出电流波形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额一种并联电流源的均流控制装置结构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环流分量计算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均流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采用晶闸管进行电流源设计时多数形成三相M脉动电路配置,单套电流源输出直流电流中纹波较大,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随着脉波数的增加及平波电抗器的作用,可有效减少直流纹波,但是对于合成试验回路,特别是在多套电流源采用并联模式时,各套电流源的输出电流与总输出电流之间存在关联,导致多套电流源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因此,如何有效抑制多套晶闸管桥电流源并联模式下存在的输出直流电流不均衡的问题是一个技术难题。
上述问题直接导致在进行晶闸管阀运行试验过程中,多套电流源产生不平衡的电流。在对并联模式下多套电流源进行均流控制时,主要依据IEC60700-1国际标准要求,进行HVDC用晶闸管阀和SVC用晶闸管阀运行试验回路系统功能性研究,目前能完成整套阀运行试验的试验主回路结构比较固定,当研究N套M脉波电路结构时,脉波电路的拓扑组合种类较多,因此,如图1所示,以具有典型结构的N套6脉波电路来进行举例:
该电路由平波电抗器1、晶闸管阀3、变压器4、阻尼电阻5和阻尼电容6构成,其中电流源直流电流测试点2测量输出电流,总输出电流测点7测量N套电流源的总输出电流。
根据图1中的电路由理论推理及试验测试得知,6脉波结构直流电流主要表征为6次周期性分量,如图2所示。
当主电路结构对称情况下,各套晶闸管桥的输出直流电流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各晶闸管桥电流源等效阻抗及各套独立控制系统的不对称导致,多套电流源并联模式下的电路结构如图3所示:
变压器11和晶闸管桥电流源12组成了第1套电流源,测点13测量第1套晶闸管桥输出电流,用DCCT11表示;测点14、测点18和测点19分别测量第3套、第4套和第2套晶闸管桥的输出电流,用DCCT13、DCCT14和DCCT12表示,电路上有负载电抗16和负载电阻17以及测点15,测点15用于测量流过负载的总输出电流。
当DCCT11、DCCT12、...、DCCT1N数值存在两个或以上不相等时,在晶闸管桥直流侧测量电流就存在两部分分量,一部分是各套平衡情况下的均分化电流分量,另一部分就是晶闸管桥之间的环流分量。该环流分量严重影响并联变流器及内部晶闸管的长期稳定运行。
如图6所示,Iref1、Iref2、...、IrefN分别为各套电流源控制器的输入参考值,在均流控制设计中该数值相等;Icir1、Icir2、...、IcirN分别为各套电流源控制器的测量值中的环流分量;DCCT11、DCCT12、...、DCCT1N分别为各套电流源的输出直流电流;DCCT1为N套M脉波可控桥并联模式下的总输出电流值。
如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并联电流源的均流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01:测量各套电流源的总输出电流以及各套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并根据总输出电流和输出电流计算各套电流源的环流分量。
各套电流源的输出电流为总输出电流的均分化分量与环流分量之和,而输出电流和总输出电流可以通过电流表测量得到,因此,可以通过测量输出电流和输出总电流来计算各套电流源的环流分量。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测点15测量得到流过负载的总输出电流,测点13测得第1套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则可以计算出流经第1套电流源的环流分量。
S402:利用预先建立的环流分量模型,通过控制各套电流源的触发角和换相角调整环流分量的大小,使输出电流趋近于均衡。
建立各套电流源的触发角和换相角与环流分量大小关系的环流分量模型,由于触发角和换相角可以进行人为控制,因此,通过控制触发角和换相角即可调节环流分量的大小,进而能够调节各套电流源中的输出电流的大小。
图1所示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服务器、PC、移动终端,该方法实现了通过调节触发角和换相角的大小关系来控制环流分量,进而控制了各套电流源间输出电流的均衡。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根据总输出电流和输出电流计算各套电流源的环流分量,包括:
S501:根据测量得到的总输出电流及电流源的数量计算总输出电流的均分化分量。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测点5测量得到的总输出电流除以电流源的套数,即为各套电流源中总输出电流的均分化分量。
S502:根据输出电流及均分化分量获得环流分量。
多套电流源并联模式下均流控制是在单套独立控制器的基础之上,对反馈得到的各套电流测量值,采用各套电流源总输出电流均分化分量与环流分量叠加原理实现的。因并联电路的总输出电流是各支路输出电流之和,如图1所示,即:
DCCT1=DCCT11+DCCT12+...+DCCT1N
为使各套晶闸管桥输出电流均衡,且总输出电流保持不变,直流分量采用各套电流源输出直流电流的平均值,即
Figure BDA0002313126110000051
各套电流源测量值的表述如下:
Figure BDA0002313126110000061
其中,Imea1、Imea2、Imea3、...、ImeaN分别代表第1套、第2套、...、第N套晶闸管桥的不均衡电流。
因此,在求得输出电流及均分化分量的情况下即可求得环流分量。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预先建立环流分量模型的步骤包括:
S701:测量各套电流源在额定运行工况下的换相线电压、电流源相电抗的电感。
环流分量主要是由于各套晶闸管桥电流源输出直流电流的不均衡造成的,第i套晶闸管桥电流源在额定运行工况下的输出直流电流满足:
Figure BDA0002313126110000062
其中,E为换相线电压;Lri换第i套晶闸管桥电流源相电抗的电感;ω为角频率,ω=2πf,f为交流系统频率;αi为第i套晶闸管桥电流源的触发角;μi为第i套晶闸管桥电流源的换相角。
S702:获取各套电流源在额定运行工况下的触发角的有效平均值和换相角的有效平均值。
在电源、变压器等一次设备均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只考虑实际各套晶闸管阀和各套晶闸管桥控制器的离散型,Lr基本保持不变,以当前时刻上一工频周期各套晶闸管桥触发角和换相角的有效平均值作为各套晶闸管桥均衡情况下的等效数值。即:
Figure BDA0002313126110000063
Figure BDA0002313126110000064
其中,
Figure BDA0002313126110000065
分别为各套等值平衡情况下的触发角和换相角。
S703:根据换相线电压、电流源相电抗的电感、换相角和触发角、换相角的有效平均值和触发角的有效平均值建立环流分量模型。
将计算得到的输出电流值与等值平衡情况下的输出电流值作差值,因此得到第i套晶闸管桥电流源需要抑制的输出电流环流分量为:
Figure BDA0002313126110000071
此即为环流分量模型。
在一实施例中,计算总输出电流的均分化分量,包括:
将总输出电流除以电流源的数量获得总输出电流的均分化分量。
因并联电路的总输出电流是各支路输出电流之和,即:
DCCT1=DCCT11+DCCT12+...+DCCT1N
为使各套晶闸管桥输出电流均衡,且总输出电流保持不变,直流分量采用各套电流源输出直流电流的平均值,即
Figure BDA0002313126110000072
下面结合实例对该方法作仿真结果验证,在PSCAD中搭建了如图1所示的三套电流源并联结构,保持电源和变压器结构对称,通过设置3套6脉波晶闸管桥阀组参数不对称来进行说明,在统一控制模式下分别进行不投入环流和投入环流情况进行测试,波形如图8所示,投入时间在8s时刻附近,试验结果给出了投入环流控制前后两种状态下的输出电流波形,通过计算和仿真分析,投入环流控制前后总输出电流不变,但各套晶闸管桥电流源之间保持均衡,实现了多套并联模式下均流控制的目标。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并联电流源的均流控制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如下面实施例所述。由于该并联电流源的均流控制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并联电流源的均流控制方法相似,因此并联电流源的均流控制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并联电流源的均流控制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系统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如图9所示,一种并联电流源的均流控制装置,包括:
环流分量计算单元901,用于测量各套电流源的总输出电流以及各套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并根据总输出电流和输出电流计算各套电流源的环流分量;
均流控制单元902,用于利用预先建立的环流分量模型,通过控制各套电流源的触发角和换相角调整环流分量的大小,使输出电流趋近于均衡。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环流分量计算单元901包括:
均分化分量模块1001,用于根据测量得到的总输出电流及电流源的数量计算总输出电流的均分化分量;
环流分量获得模块1002,用于根据输出电流及均分化分量获得环流分量。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均流控制装置还包括:
测量单元1101,用于测量各套电流源在额定运行工况下的换相线电压、电流源相电抗的电感;
平均值获取单元1102,用于获取各套电流源在额定运行工况下的触发角的有效平均值和换相角的有效平均值;
模型建立单元1103,用于根据换相线电压、电流源相电抗的电感、换相角和触发角、换相角的有效平均值和触发角的有效平均值建立环流分量模型。
在一实施例中,均分化分量模块1001具体包括:
运算模块,用于将总输出电流除以电流源的数量获得总输出电流的均分化分量。
本申请将多套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划分为总输出电流的均分化分量与环流分量之和,针对多套电流源并联情况下的均流控制,利用触发角和换相角所组合的等值关系抑制环流分量,环流分量不影响整体输出直流电流仅改善脉波电路晶闸管桥电流源之间的均衡关系。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中全部步骤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2,所述电子设备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处理器(processor)1201、内存1202、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1203、总线1204和非易失性存储器1205;
其中,所述处理器1201、内存1202、通信接口1203通过所述总线12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处理器1201用于调用所述内存1202和非易失性存储器1205中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中的全部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下述步骤:
S401:测量各套电流源的总输出电流以及各套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并根据总输出电流和输出电流计算各套电流源的环流分量。
S402:利用预先建立的环流分量模型,通过控制各套电流源的触发角和换相角调整环流分量的大小,使输出电流趋近于均衡。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中全部步骤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的全部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下述步骤:
S401:测量各套电流源的总输出电流以及各套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并根据总输出电流和输出电流计算各套电流源的环流分量。
S402:利用预先建立的环流分量模型,通过控制各套电流源的触发角和换相角调整环流分量的大小,使输出电流趋近于均衡。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硬件+程序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虽然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手段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装置或终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甚至为分布式数据处理环境)。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或等同要素。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实施例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也可以将实现同一功能的模块由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的组合实现等。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说明书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说明书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并联电流源的均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量各套电流源的总输出电流以及各套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并根据所述总输出电流和所述输出电流计算各套电流源的环流分量;
利用预先建立的环流分量模型,通过控制各套电流源的触发角和换相角调整所述环流分量的大小,使所述输出电流趋近于均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总输出电流和所述输出电流计算各套电流源的环流分量,包括:
根据测量得到的所述总输出电流及电流源的数量计算所述总输出电流的均分化分量;
根据所述输出电流及所述均分化分量获得所述环流分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建立所述环流分量模型的步骤包括:
测量各套电流源在额定运行工况下的换相线电压、电流源相电抗的电感;
获取各套电流源在额定运行工况下的所述触发角的有效平均值和所述换相角的有效平均值;
根据所述换相线电压、所述电流源相电抗的电感、所述换相角和所述触发角、所述换相角的有效平均值和所述触发角的有效平均值建立所述环流分量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总输出电流的均分化分量,包括:
将所述总输出电流除以电流源的数量获得所述总输出电流的均分化分量。
5.一种并联电流源的均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流分量计算单元,用于测量各套电流源的总输出电流以及各套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并根据所述总输出电流和所述输出电流计算各套电流源的环流分量;
均流控制单元,用于利用预先建立的环流分量模型,通过控制各套电流源的触发角和换相角调整所述环流分量的大小,使所述输出电流趋近于均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均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流分量计算单元包括:
均分化分量模块,用于根据测量得到的所述总输出电流及电流源的数量计算所述总输出电流的均分化分量;
环流分量获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输出电流及所述均分化分量获得所述环流分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均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测量单元,用于测量各套电流源在额定运行工况下的换相线电压、电流源相电抗的电感;
平均值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套电流源在额定运行工况下的所述触发角的有效平均值和所述换相角的有效平均值;
模型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换相线电压、所述电流源相电抗的电感、所述换相角和所述触发角、所述换相角的有效平均值和所述触发角的有效平均值建立所述环流分量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均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分化分量模块具体包括:
运算模块,用于将所述总输出电流除以电流源的数量获得所述总输出电流的均分化分量。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并联电流源的均流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并联电流源的均流控制方法。
CN201911277630.2A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并联电流源的均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9950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77630.2A CN110995034B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并联电流源的均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77630.2A CN110995034B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并联电流源的均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5034A true CN110995034A (zh) 2020-04-10
CN110995034B CN110995034B (zh) 2021-02-12

Family

ID=70093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77630.2A Active CN110995034B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并联电流源的均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9503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00713A (zh) * 2022-12-16 2023-03-14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流源型变换器均流控制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9263A (zh) * 2006-01-19 2006-08-16 国电自动化研究院 一种智能控制励磁可控硅整流桥出力的方法
CN101188394A (zh) * 2007-09-10 2008-05-28 上海赛脉勀电气有限公司 双通道电路自动调节发电机输出电压装置
CN203482131U (zh) * 2013-10-09 2014-03-12 武汉陆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多整流桥并联的均流控制电路结构
CN105320104A (zh) * 2014-08-04 2016-02-10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用于并联电力变换系统的并联电力变换控制装置
US20160181907A1 (en) * 2014-12-17 2016-06-23 Stmicroelectronics (Tours) Sas Current balancing system for semiconductor elements in parallel
CN106570266A (zh) * 2016-10-28 2017-04-19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电网换相换流器直流谐波模型的设计方法
CN107947544A (zh) * 2017-07-26 2018-04-20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单元级联型大功率高频融冰电源控制方法
CN108536949A (zh) * 2018-04-03 2018-09-14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电感/电容开关模型的lcc-hvdc仿真模型和参数优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9263A (zh) * 2006-01-19 2006-08-16 国电自动化研究院 一种智能控制励磁可控硅整流桥出力的方法
CN101188394A (zh) * 2007-09-10 2008-05-28 上海赛脉勀电气有限公司 双通道电路自动调节发电机输出电压装置
CN203482131U (zh) * 2013-10-09 2014-03-12 武汉陆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多整流桥并联的均流控制电路结构
CN105320104A (zh) * 2014-08-04 2016-02-10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用于并联电力变换系统的并联电力变换控制装置
US20160181907A1 (en) * 2014-12-17 2016-06-23 Stmicroelectronics (Tours) Sas Current balancing system for semiconductor elements in parallel
CN106570266A (zh) * 2016-10-28 2017-04-19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电网换相换流器直流谐波模型的设计方法
CN107947544A (zh) * 2017-07-26 2018-04-20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单元级联型大功率高频融冰电源控制方法
CN108536949A (zh) * 2018-04-03 2018-09-14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电感/电容开关模型的lcc-hvdc仿真模型和参数优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余振,万泉: ""励磁系统整流装置均流不佳问题解决方法"", 《江苏电机工程》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00713A (zh) * 2022-12-16 2023-03-14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流源型变换器均流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5800713B (zh) * 2022-12-16 2023-11-14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流源型变换器均流控制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5034B (zh) 2021-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u et al. PSO and improved BSFS based sequential comprehensive placement and real-time multi-objective control of delta-connected switched capacitors in unbalanced radial MV distribution networks
US20150069980A1 (en) Converter in delta configuration
Litrán et al.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analysis of a control strategy for a hybrid active filter
CN110995034B (zh) 一种并联电流源的均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599220B (zh) 一种评估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的方法及系统
Li et al. Modeling and control of a full-bridge modular multilevel STATCOM
Jiang et al. Simplified solid state transformer modeling for 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or (rtds)
Nzale et al. Two variable time-step algorithms for simulation of transients
EP2993753B1 (en) Wind turbine generator with fault behavior like a synchronous generator
Noda et al. A practical steady-state initialization method for 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simulations
Kotian et al. Dynamic phasor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Robert et al.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of a High Frequency Interleaved Converter based on a Low-Cost FPGA Platform
CN111079268A (zh) 一种lcc直流输电机电电磁混合系统的在线仿真方法及系统
Vygoder et al. Comparison of voltage abnormality detection methods for single-phase inverter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in ieee standard 1547-2018
Azevedo et al. Direct current control of an active power filter for harmonic elimination,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and load unbalancing compensation
Finotti et al. Continuous state-space model in dq frame of the thyristor AC/DC converters for stability analysis of ITER pulsed power electrical system
Chonsatidjamroen et al. The optimal cascade pi controller design of buck converters
Carballo et al. Droop control strategy using resonant controllers to achieve resistive output impedance characteristics for UPS inverters
Popa et al. Issues with high power shunt active filters operating with distorted mains voltages. Dual inverter topology
Zabihinejad et al. Design of direct power controller for a high power neutral point clamped converter using real time simulator
Ngandui et al. Probabilistic models of harmonic currents produced by twelve-pulse AC/DC converters
Cheng et al. An enhanced multi-frequency small-signal model for a high-bandwidth PCM buck converter
CN109873426A (zh) 一种配电网潮流方向的判定方法及系统
Chang et al. IEEE standard 1459-based reference compensation current strategy for three-phase three-wire shunt active power filter control
Yu et al. Research and design on multi-target current tracking control strategy of cascaded H-bridge static var gener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