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2002B - 事项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事项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2002B
CN110992002B CN201911237605.1A CN201911237605A CN110992002B CN 110992002 B CN110992002 B CN 110992002B CN 201911237605 A CN201911237605 A CN 201911237605A CN 110992002 B CN110992002 B CN 1109920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elements
attribute value
item
s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376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92002A (zh
Inventor
邓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Cloud Computing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Cloud Computing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Cloud Computing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Cloud Computing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3760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920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920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20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920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20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3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unstructured textual data
    • G06F16/36Creation of semantic tools, e.g. ontology or thesauri
    • G06F16/367Ontolo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事项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确定事项处理请求中的待处理事项;分析所述待处理事项,得到目标属性值、所述目标属性值对应的目标要素和知识图谱中包含的实现所述待处理事项所需要的其它要素;如果所述目标要素未包含于所述知识图谱,在所述知识图谱中创建所述目标要素,并将所述其它要素与所述目标要素相关联;将所述目标属性值和所述其它要素与所述目标要素相关联的属性值赋予所述目标要素,得到所述目标要素的属性值;如此,能够提升了对于目标要素进行统一调整的准确性,以及事项标准化处理的质量。

Description

事项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事项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 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在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是各级政务服务机构改革的过 程中,不仅需要平衡各地的标准化现有成果之间差异,还需要自上而下全盘发 动,多个层级联动开展,层级多、涉及面广。这样,使得整个标准化过程环节 较多、操作要求传递路径复杂,稍有理解上的差池就会导致填报工作的错误, 导致标准化不彻底,一定程度上影响群众办事的反复,进而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事项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提升 了对于目标要素进行统一调整的准确性,以及事项标准化处理的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事项处理方法,包括:
确定事项处理请求中的待处理事项;
分析所述待处理事项,得到目标属性值、所述目标属性值对应的目标要素 和知识图谱中包含的实现所述待处理事项所需要的其它要素;
如果所述目标要素未包含于所述知识图谱,在所述知识图谱中创建所述目 标要素,并将所述其它要素与所述目标要素相关联;
将所述目标属性值和所述其它要素与所述目标要素相关联的属性值赋予所 述目标要素,得到所述目标要素的属性值。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事项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事项处理请求中的待处理事项;
第一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所述待处理事项,得到目标属性值、所述目标属 性值对应的目标要素和知识图谱中包含的实现所述待处理事项所需要的其它要 素;
第一创建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目标要素未包含于所述知识图谱,在所述知 识图谱中创建所述目标要素,并将所述其它要素与所述目标要素相关联;
第一赋予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属性值和所述其它要素与所述目标要素相 关联的属性值赋予所述目标要素,得到所述目标要素的属性值。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事项处理的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指令时,实现上述事项处理 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用于引 起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事项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对于接收到的事项处理请求,通过首先 确定事项处理请求对应的待处理事项中的目标要素、目标属性值和其他要素, 然后,在不包含目标要素的知识图谱中,创建目标要素,并建立目标要素和其 他要素之间的关联;最后,将目标属性值和关联的属性值赋予目标要素;如此, 基于知识图谱中存储的其他要素,创建未包含于知识图谱的目标要素,并将目 标要素与其他要素相关联,这样,对于新创建的目标要素,每一个其他要素均 能够与之关联,从而提升了知识图谱中要素之间的统一性。通过上述方式,将 所有政务事项以要素的形式逐个存储于知识图谱中,可以保证各个事项之间的 一致性,统一各政务事项标准,避免出现标准差异和填报错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事项处理系统的一个可选的架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事项处理系统的另一个可选的架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事项处理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事项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事项处理方法的另一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A是本发明实施例政务服务事项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5B是本发明实施例事项处理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政务服务事项处理的另一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政务服务事项处理的再一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政务服务事项处理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 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 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 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 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 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 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以除 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 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发 明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
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之前,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 和术语进行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适用于如下的解释。
1)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gh):在图书情报界称为知识域可视化或知识 领域映射地图,是显示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系列各种不同的图形,用 可视化技术描述知识资源及其载体,挖掘、分析、构建、绘制和显示知识及它 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现引申为通过将应用数学、图形学、信息可视化技术、信 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与计量学引文分析、共现分析等方法结合,并利用 可视化的图谱形象地展示学科的核心结构、发展历史、前沿领域以及整体知识 架构达到多学科融合目的的现代理论。知识图谱本质上是一种语义网络。其结 点代表实体或者概念,边代表实体/概念之间的各种语义关系。知识图谱本质上是语义网络,是一种基于图的数据结构,由节点(“实体”)和边(“关系”)组 成。在知识图谱里,每个节点表示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实体”,每条边为实体与 实体之间的“关系”。
2)知识图谱核心概念:主要包含,主体/客体——概念(concept)、类(class)、 簇(cluster)或实体(entity);关系——包含/被包含、作用于/被作用于、是其 原因/结果;属性——对事物某一方面的描述;值——描述结果。
3)政务服务事项:指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及事业单位,根据法律法规, 为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的许可、确认、裁决、奖励、处罚等行政 服务事项。
4)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包括基本清单和实施清单,基本清单是由各级 编制、法制等有关职能部门牵头编制的政务服务事项基本清单,清单要素包含 事项名称、基本编码、设定依据、事项类型等要素。目录清单划分为国家级、 省级、市级等层次,政务服务事项设定可分为主项、子项。实施清单则是各政 务服务实施机构依据“三定”规定确定的职责分工,对目录清单中本机构的政 务服务事项进行细化完善形成的清单,清单要素包含事项名称、基本编码、设 定依据、事项类型、实施编码、行使内容等要素。实施清单是编制政务服务指 南,进行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和运行管理的基础。
5)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一方面是为了确保不同区域、不同层级同一政务 服务事项的核心要件要素(名称、依据、层级等)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是为了 确保政务服务事项业务审批过程的规范、透明,提供给群众办事指南规范、明 确以及稳定,故而对政务服务事项的属性要素进行标准化对定。
6)区块链(Blockchain):由区块(Block)形成的加密的、链式的交易的 存储结构。
7)区块链网络(Blockchain Network):通过共识的方式将新区块纳入区块 链的一系列的节点的集合。
在相关技术中,政务服务改革中,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作为 改革的“先手棋”和“牛鼻子”,一直以来都是各级政务服务机构改 革的重点和难点,多年的改革建设,虽有成效,但建设的路径无外乎 不停地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梳理,阵仗和规模一次大过一次,每一次均 需要大动干戈。但因各地各层级的标准建设有先有后、规模有大有小, 层次有深有浅,而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好政务服务事项的标准化建设, 不仅每一次梳理工作投入和涉及面大,后续对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 调整及改造的影响也巨大。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事项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 存储介质,对于接收到的事项处理请求,首先,分析所述待处理事项,得到目 标属性值、所述目标属性值对应的目标要素和知识图谱中包含的实现所述待处 理事项所需要的其它要素;然后,如果所述目标要素未包含于所述知识图谱, 在所述知识图谱中创建所述目标要素,并将所述其它要素与所述目标要素相关 联;最后,将所述目标属性值和所述其它要素与所述目标要素相关联的属性值 赋予所述目标要素,得到所述目标要素的属性值;如此,基于知识图谱中存储 的其他要素,创建未包含于知识图谱的目标要素,并将目标要素与其他要素相 关联,这样,对于新创建的目标要素,每一个其他要素均能够与之关联;从而 提升了对于目标要素进行统一调整的准确性,以及事项标准化处理的质量;而 且将所有政务事项以要素的形式逐个存储于知识图谱中,可以保证各个事项之 间的一致性,统一各政务事项标准,避免出现标准差异和填报错误。
下面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事项处理的设备的示例性应用,本发明实施 例提供的设备可以实施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台式计算机,机顶盒,移动 设备(例如,移动电话,便携式音乐播放器,个人数字助理,专用消息设备, 便携式游戏设备)等各种类型的用户终端,也可以实施为服务器。下面,将说 明设备实施为终端或服务器时示例性应用。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事项处理系统的一个可选的架构示 意图,为实现支撑一个示例性应用,首先,基于用户通过客户端10输入的事项 处理请求,确定出待处理事项,并在待处理事项中确定目标要素13和目标要素 13的属性值和其他要素;然后,如果在知识图谱11中不包含该目标要素13, 在知识图谱11中,创建出该目标要素在知识图谱中所属的目标节点12;然后, 将目标要素13的属性值和相关联的属性值赋予目标节点12的属性值;最后, 将目标要素13的属性至反馈给知识图谱的上层网络,以使与目标节点相关联的 其他节点获取到该目标属性值;如此,在不需要改变知识图谱11的拓扑结构的 情况下,即可对任意需要增加的要素进行创建,从而保证了提升了对于目标要 素进行统一调整的准确性;这样,将所有政务事项以要素的形式逐个存储于知 识图谱中,可以保证各个事项之间的一致性,统一各政务事项标准,避免出现 标准差异和填报错误。
参见图2A,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事项处理系统的另一个可选的架 构示意图,包括区块链网络20(示例性示出了作为原生节点的服务器200)、监 测系统30(示例性示出归属于监测系统30的设备300及其图形界面301),下 面分别进行说明。
区块链网络20的类型是灵活多样的,例如可以为公有链、私有链或联盟链 中的任意一种。以公有链为例,任何业务主体的电子设备例如用户终端和服务 器,都可以在不需要授权的情况下接入区块链网络20;以联盟链为例,业务主 体在获得授权后其下辖的电子设备(例如终端/服务器)可以接入区块链网络20, 此时,成为区块链网络20中的一类特殊的节点即客户端节点。
需要指出地,客户端节点可以只提供支持业务主体发起交易(例如,用于 上链存储数据或查询链上数据)功能,对于区块链网络20的原生节点的功能, 例如下文所述的排序功能、共识服务和账本功能等,客户端节点可以缺省或者 有选择性(例如,取决于业务主体的具体业务需求)地实现。从而,可以将业 务主体的数据和业务处理逻辑最大程度迁移到区块链网络20中,通过区块链网 络20实现数据和业务处理过程的可信和可追溯。
区块链网络20接收来自业务主体(例如图2A中示出的监测系统30)的客 户端节点(例如,图2A中示出的归属于监测系统30的设备300)提交的交易, 执行交易以更新账本或者查询账本,并在终端设备的用户界面(例如,设备300 的图形界面301)显示执行交易的各种中间结果或最终结果。
下面以监测系统接入区块链网络以实现知识图谱的上链为例说明区块链网 络的示例性应用。
监测系统30的设备300接入区块链网络20,成为区块链网络20的客户端 节点。设备300获取待处理事项,并确定与所述事项处理请求相匹配的目标要 素,基于知识图谱和其他要素创建目标要素,以使知识图谱中的新创建的目标 要素与其他要素之间是相关联的;并且,将更新的知识图谱传递给区块链网络 20中的服务器200或者保存在设备300中;在已对设备300部署上传逻辑或用 户进行操作的情况下,设备300根据待处理事项/同步时间查询请求,生成对应 更新操作/查询操作的交易,在交易中指定了实现更新操作/查询操作需要调用的 智能合约、以及向智能合约传递的参数,交易还携带了监测系统30签署的数字 签名(例如,使用监测系统30的数字证书中的私钥,对交易的摘要进行加密得 到),并将交易广播到区块链网络20。其中,数字证书可由监测系统30向认证 中心31进行登记注册得到。
区块链网络20中的原生节点,例如服务器200在接收到交易时,对交易携 带的数字签名进行验证,数字签名验证成功后,根据交易中携带的监测系统30 的身份,确认监测系统30是否是具有交易权限,数字签名和权限验证中的任何 一个验证判断都将导致交易失败。验证成功后签署原生节点自己的数字签名(例 如,使用原生节点的私钥对交易的摘要进行加密得到),并继续在区块链网络 20中广播。
区块链网络20中具有排序功能的节点接收到验证成功的交易后,将交易填 充到新的区块中,并广播到区块链网络中20提供共识服务的节点。
区块链网络20中的提供共识服务的节点对新区块进行共识过程以达成一 致,提供账本功能的节点将新区块追加到区块链的尾部,并执行新区块中的交 易:对于提交待处理数据的处理结果的交易,更新状态数据库中更新的知识图 谱对应的键值对;对于查询同步时间的交易,从状态数据库中查询同步时间对 应的键值对,并返回查询结果。对于得到的同步时间,可显示于设备300的图 形界面301中。
区块链网络20中的原生节点可从区块链中读取更新的知识图谱,并将更新 的知识图谱呈现于原生节点的监测页面,原生节点也可以利用在区块链存储的 更新的知识图谱,对任何待处理事项进行处理,比如,在知识图谱的最底部增 加一个要素,能够在不改动知识图谱框架的前提下,基于创建的目标要素和其 他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知识图谱中的任意一个其他要素的节点均可得知增加 了一个目标要素,实现了多个实体的同步性。
在实际应用中,可为区块链网络20的不同原生节点设置不同的功能,例如 设置服务器200具有事项处理功能和记账功能,比如,服务器对于设备端上传 的调整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待处理事项,并采用知识图谱对其中的目标要素 进行调整,以使知识图谱中的目标要素变更为调整后的要素;并最终存储更新 的知识图谱等。对于该情况,可在交易过程中,服务器200接收设备300发送 的调整信息,采用服务器200基于调整信息,确定待处理事项,在不包含目标 要素的知识图谱中,创建目标要素,并建立目标要素和其他要素之间的关联; 最后,将目标属性值和关联的属性值赋予目标要素;如此,基于知识图谱中存 储的其他要素,创建未包含于知识图谱的目标要素,并将目标要素与其他要素 相关联,这样,对于新创建的目标要素,每一个其他要素均能够与之关联,从 而提升了对于目标要素进行统一调整的准确性,以及事项标准化处理的质量; 而且将所有政务事项以要素的形式逐个存储于知识图谱中,保证了各个事项之 间的一致性,统一了各政务事项标准。
参见图2B,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事项处理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所示的设备4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10、存储器450、至少一个网络 接口420和用户接口430。设备4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440耦合在一 起。可理解,总线系统440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440 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 清楚说明起见,在图2B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440。
处理器410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例如通用处 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 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 器等。
用户接口430包括使得能够呈现媒体内容的一个或多个输出装置431,包 括一个或多个扬声器和/或一个或多个视觉显示屏。用户接口430还包括一个或 多个输入装置432,包括有助于用户输入的用户接口部件,在一些示例中键盘、 鼠标、麦克风、触屏显示屏、摄像头、其他输入按钮和控件。
存储器450可以是可移除的,不可移除的或其组合。示例性的硬件设备包 括固态存储器,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等。存储器450可选地包括在物理位 置上远离处理器410的一个或多个存储设备。
存储器450包括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 失性存储器两者。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 ROM),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 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450旨在包括任意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450能够存储数据以支持各种操作,这些数据的 示例包括程序、模块和数据结构或者其子集或超集,下面示例性说明。
操作系统451,包括用于处理各种基本系统服务和执行硬件相关任务的系 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 基于硬件的任务;
网络通信模块452,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420到 达其他计算设备,示例性的网络接口420包括:蓝牙、无线相容性认证、和通 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 Bus,USB)等;
呈现模块453,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与用户接口430相关联的输出装置431 (例如,显示屏、扬声器等)使得能够呈现信息(例如,用于操作外围设备和 显示内容和信息的用户接口);
输入处理模块454,用于对一个或多个来自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432之一 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输入或互动进行检测以及翻译所检测的输入或互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采用软件方式实现,图2B 示出了存储在存储器450中的事项处理的服务器455,其可以是程序和插件等 形式的软件,包括以下软件模块:第一确定模块4551、第一分析模块4552、第 一创建模块4553和第一赋予模块4554;这些模块是逻辑上的,因此根据所实 现的功能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或进一步拆分。将在下文中说明各个模块的功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采用硬件方式实现,作 为示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是采用硬件译码处理器形式的处理器, 其被编程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事项处理方法,例如,硬件译码处理器形 式的处理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其他电子元件。
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示例性应用和实施,说明本发明实施例 提供的事项处理方法。
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事项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结合图3示出的步骤进行说明。
步骤S301,确定事项处理请求中的待处理事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事项处理请求可以是服务对象,比如,用户通过终 端设备输入的用于请求对事项进行处理。所述待处理事项,可以是任意一种事 项,比如,修改要素、增加要素或者删除要素等等。在一个具体例子中,在政 务服务类的待处理事项可以是,修改一个政务服务事项所需的证照或者增加一 个政务服务事项所需的证照,或者,删除一个政务服务事项所需的证照等。
步骤S302,分析所述待处理事项,得到目标属性值、所述目标属性值对应 的目标要素和知识图谱中包含的实现所述待处理事项所需要的其它要素。
在一些实施例中,首先,确定实现所述待处理事项所需要的多个要素和每 一要素的属性值;比如,待处理事项为增加一个政务服务事项所需的证照;那 么确定实现该待处理事件所需的所有要素,即证照3、事项2和部门1等;然 后,从所述多个要素和每一要素的属性值中,确定与所述事项处理请求匹配的 目标属性值,即与完成待处理事项直接相关的属性值,最后,根据所述目标属 性值,从所述多个要素中确定目标要素和所述其它要素。比如,证照3的属性 值包括证照的名称、颁发单位和对应事项;事项2的属性值包括事项名称;部 门1的属性值包括部门名称。由于待处理事项是要增加一个证照,因此证照的 名称应为目标属性值,证照的名称对应的要素证照3为目标要素。所述目标要 素的数量可以是多个或者一个。比如,待处理事项可以是增加一个事项3,该 事项3需要办理证件4,而事项3和证件4皆不包含于知识图谱内且皆与完成 待处理事项直接相关,此时事项3和证件4皆为目标要素;目标要素的属性值 可以理解为对要素的属性进行描述,形成最小颗粒度的标准化要素元素。
步骤S303,如果所述目标要素未包含于所述知识图谱,在所述知识图谱中 创建所述目标要素,并将所述其它要素与所述目标要素相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要素集合中表征该待处理事项所针对的实体的要素, 确定知识图谱中的实体所在的位置,然后基于要素集合中表征该待处理事项所 针对的待调整数据的要素,确定目标要素在该实体所在位置中的目标节点。比 如,待处理事项为增加一个政务服务事项所需的证照,基于证照的名称,可以 确定证照所属的类型,即确定待增加的证照在知识图谱中所属的目标节点,然 后在该目标节点处创建目标要素,并将该目标要素与其他要素相关联,这样, 使得后续对于任一要素的修改或者增加等操作,均可以同步到其他要素中,保 证了要素之间调整的一致性。例如,目标要素证照3所在的目标节点为许可类, 则在知识图谱中的许可类节点下会创建要素证照3,并将其与位于知识图谱中 所述其它要素部门1和事项2关联。
步骤S304,将所述目标属性值和所述其它要素与所述目标要素相关联的属 性值赋予所述目标要素,得到所述目标要素的属性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目标属性值和与目标要素相关联的属性值,赋予目标 要素的目标节点,以得到该目标要素的属性值;这样,将与目标要素相关联的 属性值和目标属性值均赋予目标要素,使得在知识图谱中创建的该目标要素能 够与知识图谱中的其他要素关联起来,如此,在其他要素中也能够得知知识图 谱中创建了目标要素,从而提升了对于知识图谱中要素之间的统一性,以及事 项标准化处理的质量。例如,若在知识图谱创建的目标要素为证照3,目标属 性值为“证照名称:A许可证”,在知识图谱中的其它要素(部门1和事项2) 与目标要素关联的属性值为“部门名称:A部门”,“事项名称:B事项”皆会 赋予目标要素证照3,因此目标要素的属性值包括“证照名称:A许可证”、“颁 发部门:A部门”,“对应事项:B事项”。本发明实施例将知识图谱中与目标要 素关联的其它要素的属性值赋予目标要素,由此可以保证各要素之间的一致性, 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标准统一化。因为待处理事项确定是其它要素的属性值可 能和知识图谱内存储的其它要素的属性值有细微的差异,虽然其表达的含义相 同,但若直接根据待处理事项的信息确定目标要素的属性值,容易造成标准不 统一,影响群众办事。
需要说明的是:待处理事项不仅限于政务服务事项,也可以是一个组织或 公司的事项,此处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所述待处理事项为对目标要素进行修改,所述方法 可以通过以下过程实现:
首先,如果所述目标要素包含于所述知识图谱,根据所述目标属性值调整 所述目标要素的属性值。
比如,待处理事项为修改政务服务事项所需的证照的名称,即将当前的证 照3的名称D修改为名称E;那么确定该待处理事件中的要素,即证照3、事 项2和部门1等;然后,从所述多个要素和每一要素的属性值中,确定与所述 事项处理请求匹配的目标要素,得到包括目标要素的要素集合和所述目标要素 的属性值。比如,证照3的属性值包括证照的名称E、颁发单位和对应事项; 事项2的属性值包括事项名称;部门1的属性值包括部门名称。对待处理事项 进行解析,确定该待处理事项要实现的目标要素的要素集合以及目标要素的属 性值。由于待处理事项是要修改一个证照,因此,待修改证照对应的要素(证 照3)为目标要素;证照的名称E应为目标属性值,因此,知识图谱中证照3 的名称D会被替换为名称E。然后,将所述目标属性值反馈至位于知识图谱内 的所述其它要素,以调整所述其它要素的属性值。比如,在知识图谱中,证照 E与事项2关联,当证照E的属性值中的名称D被替换为名称E时,事项2的 属性值中的相关证照名称也会由名称D被替换为名称E。
在一些实施例中,先确定目标要素所在目标节点的当前属性值,然后将当 前属性值替换为目标要素的属性值,即得到调整后的属性值。比如,将目标节 点中当前地址替换为目标地址。比如,待处理事项为修改派出所A的地址,基 于派出所A的名称和目标地址,确定待修改的地址在知识图谱中所属的目标要 素;将所述目标要素的属性值修改为该目标属性值。最后,将所述目标要素的 属性值反馈至所述知识图谱中与所述目标要素相关联的其他要素,以使所述其 他要素获取所述目标属性值;如此,在修改目标要素的同时不会改变知识图谱 的拓扑结构,提升了知识图谱中要素之间的统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得到目标属性值之后,在知识图谱中,将该目标要素 中的目标属性值反馈给相关联的其他要素,以使在整个知识图谱中,与目标要 素相关联的其他要素均能够获取到调整后的属性值;比如,如果其他相关联的 节点中存储了目标要素对应的未调整的属性值,那么将该未调整的属性值调整 为目标属性值,以使整个知识图谱中关于该目标要素的属性值的修改是统一的; 这样,就提升了对于目标要素进行统一调整的准确性,以及事项标准化处理的 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待处理事项可以不包含具体的执行指令,例如修改和 增加的指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直接根据知识图谱内是否包含根据待处理事项 确定的目标要素来确定是执行添加目标要素还是修改目标要素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不同事项针对目标要素进行调整的一致性,创 建包含事项的要素的知识图谱,当需要对要素进行调整时,在知识图谱中对目 标要素的属性值进行调整,从而使得整个知识图谱中与目标要素相关的要素所 处的节点均得到统一的调整,从而保证了不同事项针对目标要素进行调整的一 致性。在步骤S30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 的事项处理方法的另一实现流程示意图,基于图3的步骤进行以下说明:
步骤S401,获取用于实现样本事项的样本父类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样本事项可以是任意种类的事项,比如,政务服务 类事项或者教育类事项等。下面以政务服务类事项为例进行说明,政务服务类 的样本事项,比如,增加一个实体单位、调整一个实体单位的名称或者修订一 个实体单位的某一条规定等。政务服务类的样本要素,比如,单位的名称、地 址、事业编码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
步骤S402,确定每一样本父类中包含的样本子类,得到样本子类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样本子类集合为对样本父类再次进行细分的类,比 如,下面以政务服务类事项为例进行说明,样本父类部门,那么样本子类可以 是对部门的细分,比如,省级、市级或者县级部门等。
步骤S403,确定每一样本子类中包含的样本要素,得到样本要素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样本要素是样本父类细分的最小粒度,可以是样本父类 细分出来的子类作为样本要素,也可以是样本父类细分了多级之后得到样本要 素。比如,将样本父类部门细分三级得到样本要素部门1和部门2。
步骤S404,确定所述样本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和所述样本要素的固有属性 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样本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样本要素之间的上下级 关系和平行关系,比如,政务服务类要素中上下级关系包括,对新生儿办理户 口,需要先给新生儿办理出生证;平行关系包括:包里户口时需要携带的材料, 以及去哪个派出所等。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用来描述所述样本要素 的描述子信息,对所述样本要素进行解构,得到所述固有信息。即,根据该样 本要素的描述子信息,将样本要素拆分为更小粒度的信息,比如,样本要素是 派出所,基于该派出所的描述子信息(比如,派出所名称、联系电话和办理相 关事件需要的材料等),将该派出所拆分为多个固有信息。在一个具体例子中, 确定联系电话和需要的材料的固有属性值。
步骤S405,基于所述样本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和所述固有属性值,创建知 识图谱。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样本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搭建表征该关联关系的 框架,然后,将固有属性值填充在该框架中,以得到知识图谱;这样,在知识 图谱中,可以提取出任意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对某一要素进行调整时, 与该要素有关联的其他要素可以自行调整,保证了知识图谱中要素调整的一致 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所述样本要素为政务服务类要素,所述步骤S402, 包括:
步骤S421,确定所述政务服务类要素之间的串联关系,作为所述政务服务 类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串联关系包括政务服务类要素的平级关系和上下级 关系,政务服务类要素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包括:实现该政务服务类要素需要的 提前实现的其他要素(比如,新生儿入户需要先办理出生证);政务服务类要素 之间的平级关系包括,该要素的办理电话、机构代码和需要准备的材料(比如, 办理学历落户需要的材料等)。
步骤S422,将所述政务服务类要素包含的以下至少之一:名称、依据、行 使层级、地址和要素编码,作为所述政务服务类要素的固有属性值。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用来描述所述政务服务类要素的描述子信 息,对该要素进行解构,得到所述固有属性值。
上述步骤S412和步骤S422实现了,针对政务服务类要素,确定要素之间 的关联关系和要素的固有信息,以用于搭建政务服务类要素的知识图谱。
步骤S423,确定每一政务服务类要素的固有信息的固有属性值。
步骤S424,基于所述政务服务类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搭建初始模型。
比如,基于政务服务类要素之间的法律规定和每一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 搭建RDF模型。
步骤S425,将所述固有属性值,添加在所述初始模型中,得到所述知识图 谱。
上述步骤S421至步骤S425实现了针对政务服务类要素,搭建知识图谱, 这样当需要对某一政务服务类要素进行调整时,只需对该知识图谱中的相应要 素的属性值进行调整,不会影响该知识图谱的拓扑结构,既可以快速的对目标 要素进行调整,还可以保证与之相关的要素进行统一调整,这样,构建政务服 务事项领域的知识图谱,让政务服务事项不再是一个零散无规则可循的体系, 能够将政务服务事项形成具备关联网络的知识图谱;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信息 的结构化存储与展示,通过对政务服务事项的结构,按照知识图谱的理论重塑 政务服务事项的要素逻辑,让政务服务事项变成结构化的数据元素;从而,在 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过程中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并提升了标准规范的传 导准确性和标准化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3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441,基于所述样本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搭建初始模型。
比如,基于样本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生成描述资源描述(Resource DescriptionFramework,RDF)数据,然后,基于该资源描述数据搭建初始模型, 该初始模型可以是RDF模型。
步骤S442,将所述固有属性值,添加在所述初始模型中,得到所述知识图 谱。
在一些实施例中,首先,确定每一固有属性值在预设时长内的稳定度;比 如,固有属性值包括:派出所名称、需要的材料、地址和相应的法律规定等; 确定这些固有属性值在一定时长内的稳定度,比如,在一年内的稳定情况。然 后,按照所述稳定度从大到小的顺序,将所述固有属性值依次赋予所述初始模 型从顶部到底部的节点,得到所述知识图谱。比如,派出所名称、需要的材料、 地址和相应的法律规定等固有属性值的稳定度从大到小的排序为:相应的法律 规定、需要的材料、派出所名称和地址;按照这样的顺序,将这些固有属性值 依次赋予初始模型从顶部到底部的节点,得到知识图谱。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稳定度小于稳定度阈值的固有属性值,赋予所述初始模型的底部的节 点;将稳定度大于所述稳定度阈值的固有属性值,按照所述初始模型从顶部到 底部的顺序,赋予相应的节点,得到所述知识图谱。比如,将稳定度最低的固 有属性值赋予初始模型的叶子节点;将稳定度最高(比如,政务服务类要素中 级别最高的部门的稳定度)的固有属性值赋予初始模型的根节点。如图5B所 示,样本父类的稳定度通常是非常高的,即政务服务类要素包括的部门、事项、 服务对象和证照,这样的框架是稳定的,所以将样本父类赋予初始模型的根节 点。但是,在图5B中每一实体的属性值的稳定度是有高有低的,比如,属性 值实体的地址的稳定度较低,所以将属性值的稳定度较低的实体赋予初始模型 的叶子节点;这样,通过知识图谱的方式对政务服务事项的内在逻辑进行重构, 可以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信息的全局动态管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创建知识图谱之后,或者,在知识图谱中对应待处理事 项的目标要素进行调整之后,可得到更新的知识图谱,这样基于该更新的知识 图谱可以针对服务对象输入的统计指令对该更新的知识图谱中的要素进行统计,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第一步,当接收到统计指令时,确定所述知识图谱中包含的要素所属的事 件类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统计指令用于统计所述知识图谱中包含的要素对应 的事项类型。所述事件类型至少包括:惩罚类事件、奖励类事件或者规定类事 件等。
第二步,输出所述事件类型,以展示给所述知识图谱的服务对象。
比如,将事件类型以及每一类型的数量,展示给服务对象;假设服务对象 是自然人,可以将该事件类型在显示界面或者网页窗口中呈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基于知识图谱,分析出服务对象办理该事项需要 的材料,并呈现给服务对象,实现过程如下:
首先,在目标要素的属性值为目标属性值的知识图谱中,查找与所述目标 要素相关的关联要素。
比如,目标要素相关的关联要素包括与该目标要素存在上下级关系的要素 以及实现该目标要素所需要的关联要素等。
然后,确定实现包含所述关联要素的事项所需要的材料信息。
比如,目标要素为落户,材料信息包括落户需要的必要资格和落户需要准 备的材料。
最后,将所述材料信息输出在展示界面上。
在一个具体例子中,将该材料信息展示在展示界面上以供服务对象查看, 比如,将办理落户需要准备的材料信息展示在显示窗口上,以供需要办理落户 的对象进行查看;如此,推动了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以政务服务事项的一体 化管理推动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全面提升了政务服务水平和能力。
下面,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在一个实际的应用场景中的示例性应用,以对 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标准化处理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各地使用的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处理是自上而下的, 通过梳理填报的方式进行标准化建设,而动态化管理则是通过自下而上逐级申 请审批和自上而下发文通知修改的方式实现的,如图5A所示,图5A是本发明 实施例政务服务事项处理流程示意图,其中:政务服务事项中各级部门包括: 省/市政务服务管理机构501、省/市直部门502和各级政府部门503。由省/市政 务服务管理机构501命定省级通用目录511和市级通用目录512;在一个具体 例子中,可以在这两个通用目录中,设定全量要素100个,关键要素统一设定 为10个,比如,名称、编码、依据、行使层级和材料等等;然后,由下级部门 即省/市直部门502,依据省级通用目录511命定省级目标清单513,依据市级 通用目录512命定市级目录清单514,在这两个目标清单中,显示了通用目录 中包括的10个关键要素,即,名称、编码、依据、行使层级和材料等等;最后, 由在下一级的部门进行统一要素的标准化规范统一,最后由具体的实施部门结 合本身的实施需要进行编制落地的实施清单,即各级政府部门503综合市级目 录清单514和市级通用目录512,确定全省实施清单515,在全省实施清单515 中统一都包括10个关键要素,即,名称、编码、依据、行使层级和材料等等。 在相关技术中,如果要增加或者调整一个要素均需要从省/市政务服务管理机构 501到省/市直部门502再到各级政府部门503进行多级多部门审核,才能实现 多部门之间关于要素的标准化,即每一部门的要素是统一的;这样,一方面需 要平衡各地的标准化现有成果之间差异,另一方面需要自上而下全盘发动,多 个层级联动开展,层级多、涉及面广。整个标准化过程环节较多、操作要求传 递路径复杂,稍有理解上的差池就会导致填报工作的错误,导致标准化不彻底。 另一方面,如标准化的规范要求稍微发生变化,就得重新开始重复流程,导致在资源投入和公务员工作精力上的极大浪费,同时也会导致系统处在长期不稳 定状态,一定程度上影响群众办事的反复,进而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如此,使 得工作开展涉及面广、资源投入较大。过程反复,标准理解难以在同一水准, 标准化工作难以彻底。常态化维护大动干戈,易造成下级政府部门对工作存在 消极态度,对群众的办事造成指引不稳定,反复无常。标准化工作不稳定,导 致业务系统建设需要时常发生变化,业务办理层面受损伤。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事项处理方法,通过确定政务服务事项要 件要素之间关联关系(比如,主体、客体、关系和属性等),进而从知识图谱的 底层逻辑重新构建一个政务服务事项,以使对于政务服务中要素的标准化从要 素的最小颗粒度开始,自下而上传递,最后形成一个独立标准化的事项。如图 5B所示,构建的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的知识图谱中包括:父类、子类、实体和 每一个实体对应节点的属性值。其中,父类即是从构建政务服务事项最基本的 要件分类维度;子类则是对父类进行细分,子类可以转化为属性;实体即是政 务服务事项实际的要件要素;属性值则是对具体要件要素的属性描述,形成最小颗粒度的标准化要素元素。父类包括:部门521、事项522、服务对象523 和证照524等。
部门521的子类包括:省级50、市级51和县级52等等;这些子类省级50、 市级51和县级52包括的实体是属于每一子类的部门,比如,部门1作为省级 50的实体,在知识图谱中节点的属性值可以设置为:部门名称:A部门,和统 一社会信用代码:1234,等等;
事项522的子类包括:公共服务53和行政权力54等,这些子类可以包括 以下实体:实体1和实体2;其中,实体1作为行政权力54的实体,在知识图 谱中节点的属性值可以设置为:事项名称:B;事项编码2345;服务对象:自 然人;实施部门:B部门;等。
服务对象523的子类包括:自然人55、企业56和其他组织57等,这些子 类可以包括以下实体:对象1和对象2,其中,对象1作为自然人55的实体, 在知识图谱中节点的属性值可以设置为:对象类别:自然人;公民身份号码: 56789;姓名:C;性别:男;等。
证照524的子类包括:许可类58、合格证书类59和文件类60等,这些子 类可以包括以下实体:证照1和证照2;其中证照1作为许可类58的实体,在 知识图谱中节点的属性值可以设置为:证照名称:D许可;颁发单位:E局; 授予对象:自然人;对应事项:××;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处理的流程,如图6所示,结合图 6所示的步骤,进行以下说明:
步骤S601,确定政务服务事项中要素之间的规则。
在一些实施例中,规则包括:“固定规则”和“可配规则”两类,用户可配 置为可配规则;所述规则可以理解为是政务服务事项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联关 系。固定规则反映政务服务事项知识库的概念、类、实体的固有信息,是构成 知识图谱拓扑结构的关键;可配规则反映可变的属性和关联关系,不影响知识 图谱的拓扑结构。也就是说,在政务服务事项中的要素构成的知识图谱发布之 后,该知识图谱的拓扑结构是稳定的,不可修改的。
步骤S602,基于要素之间的规则,搭建初始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初始模型可以是资源描述框架(Resource DescriptionFramework,RDF),用于描述网络资源的标记语言,一个处理元数据的应用。
步骤S603,对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固化,以确定搭建政务服务的知识 图谱的结构。
即,通过对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固化,以确定政务服务标准化构建路 径。比如,将一条规定固定化,比如,配置好的规则,所对应的各个要素和逻 辑关系,都固定下来,那么与之相关的信息都要固定下来。比如,某个事项发 生了变化,就会到重新配置该规则,下沉到最后一层,然后将这个更新的规则 进行固化。
步骤S604,按照固化的关联关系,将每一关联关系下的要素输入知识库。
在一个具体例子中,按照规则通过相应的引擎,对规则下命定的要素输入 到知识库中。
步骤S605,基于知识库中的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在初始模型的基 础上,搭建知识图谱。
从上述步骤S601至步骤S605实现了搭建包含政务服务事项中所有要素以 及要素之间关联关系的知识图谱,这样,当需要对某一要素进行修改时,只需 要对某一要素调整即可使得整个知识图谱中与之相关的节点得到调整,不需要 全部手动调整。
步骤S606,根据所述知识图谱对要素进行清洗,以对新输入的信息进行关 系关联,得到完整的事项要素。
步骤S607,根据所述知识图谱的拓扑结构,对需要处理的单个事项的串联 关系进行梳理。
上述步骤S606和步骤S607在执行的过程中,没有先后之分,是基于知识 图谱的拓扑结构,能够实现的两种功能,即基于知识图谱的拓扑结构,可以对 任意新输入的信息进行梳理,以得到完整的事项要素;还可以对于新输入的单 个事项的串联关系进行处理,最后展示给服务对象。
步骤S608,对事项进行动态调整、应用展示和统计分析。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知识图谱的基础上,面向群众、面向各级政务服 务结构管理者及应用者,对事项进行动态调整、应用展示和统计分析。对事项 进行动态调整可以理解为对需要进行调整的要素在知识图谱的最低层进行修改, 不影响知识图谱的拓扑结构;应用展示,可以理解为,对事项中需要的材料以 及办事流程等,以窗口等显示界面提供给服务对象;所述统计分析可以理解为 对每一事项所属的事件类型进行统计,比如,属于惩罚类还是奖励类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面向具体的政务服务管理部门的操作路径如图7所示, 结合图7所示的步骤进行以下说明:
步骤S701,分配用户。
比如,为待处理事项分配用户。
步骤S702,录入部门。
比如,针对待处理事项,将相应的部门进行录入。
步骤S703a,录入事项。
步骤S703b,检测对录入事项的主项、子项和办理项之间检测是否存在逻 辑冲突。
在步骤S703b中,需要对录入事项的主项、子项和办理项之间检测是否存 在逻辑冲突,如果存在逻辑冲突,则对逻辑冲突的要素进行调整,否则,进图 步骤S704。比如,事项为,创办一个公司,主项就是创办的公司,子项是公司 的不同构成形式,比如,单独创建,还是合伙创建,办理项包括中国居民创办 还是外国人创办。逻辑冲突,是指子项中多个项之间相互冲突,比如,互为条 件,实施A的条件是B,实施B的条件又是A。
上述步骤S701至步骤S703提供的录入过程中均从知识库中按规则萃取信 息,无需部门自行录入信息。
步骤S704,基于录入的事项,生成事项清单,并保存在事项库。
在步骤S704中,所述事项清单可以理解为是基本清单,包括:确定名称、 编码、依据和行使层级等基本要素。
步骤S705a,基于事项清单,录入该清单针对的服务对象。
在录入服务对象的同时,还可以提取典型的服务对象模型,以展示给服务 对象,并保存在服务对象库。
步骤S705b,基于事项清单,录入需要准备的申请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申请材料保存在申请材料库。
步骤S705c,基于事项清单,录入该事项的办理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办理结果保存在办理结果库中。
上述步骤S705a至步骤S705c,在执行顺序上无先后关系,可以是同时进 行,也可以是先后执行。
步骤S706,基于办理结果,补全办事指南。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办事指南,保存在办事指南库中。
步骤S707,基于该办事指南,生成事项编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事项编码保存在事项编码库中。
在上述步骤S701至步骤S707提供了政务服务管理部门的操作路径:即, 分配用户>录入部门>录入事项>生成事项清单(基本清单)>录入服务对象、录 入申请材料、录入办理结果>补全办事指南>生成事项编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知识图谱的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的框架中,包含如 图8所示的4个主要组成部分:事项动态管理模块801、事项关系管理模块802、 知识库管理模块803和规则库管理模块804,其中:
事项动态管理模块801,用于基于应用和管理需要,提供给具体的操作部 门进行维护应用的功能集合。主要包括:事项新增811、事项调整812、事项取 消813、编辑办事指南814、部门调整815和证件调整816;这里,所述事项中 包含多个实现该事项的要素,比如,事项新增可以理解为是新增要素。
事项关系管理模块802,用于基于标准化事项的知识图谱网络拓扑进行事 项要素内部及事项之间的关系管理。主要包括:材料清洗比对821、事项串联822和事项关系网展示823;其中,事项清洗比对821可以理解为是对同一事项 的规定以及命名等信息,进行统一,并且对同一事项中逻辑出现冲突的要素进 行调整。事项串联822可以理解为是,确定与事项存在上下级关系的其他事项。 事项关系网展示823可以理解为将与事项存在关联关系的其他事项,在显示界 面上进行展示。
知识库管理模块803,用于针对最小颗粒度的要素进行管理规范,是构建 政务服务知识图谱网络的节点的一部分。主要包括:部门库831、事项库832、 编码库833、服务对象库834、申请材料库835、办理结果库836和办事指南库 837。
规则库管理模块804,用于对政务服务事项要素内在的不同编制规则进行 汇集,分类管理,是构建政务服务事项知识图谱拓扑网络的基础。主要包括: 部门规则841、事项规则842、编码规则843、服务对象规则844、申请材料规 则845、办理结果规则846和办事指南要素规则847。
这里,所述规则可以是针对事项的法律规定的规则,比如,关于能够拍摄 身份证的有关部门的规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构建政务服务事项领域的知识图谱,让政务服务 事项不再是一个零散无规则可循的体系,能够将政务服务事项形成具备关联网 络的知识图谱;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信息的结构化存储与展示,通过对政务服 务事项的结构,按照知识图谱的理论重塑政务服务事项的要素逻辑,让政务服 务事项变成结构化的数据元素;通过知识图谱的方式对政务服务事项的内在逻 辑进行重构,可以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信息的全局动态管理;从而在政务服务事 项标准化过程中大幅节省人力、物力的投入,并提升标准规范的传导准确性, 提升标准化质量;推动了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走向更高的台阶,以政务服务事 项的一体化管理推动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全面提升了政务服务水平和能力。
下面继续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事项处理的服务器455的实施为软件模 块的示例性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存储在存储器450的事项处 理的服务器455中的软件模块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4551,用于确定事项处理请求中的待处理事项;
第一分析模块4552,用于分析所述待处理事项,得到目标属性值、所述目 标属性值对应的目标要素和知识图谱中包含的实现所述待处理事项所需要的其 它要素;
第一创建模块4553,用于如果所述目标要素未包含于所述知识图谱,在所 述知识图谱中创建所述目标要素,并将所述其它要素与所述目标要素相关联;
第一赋予模块4554,用于将所述目标属性值和所述其它要素与所述目标要 素相关联的属性值赋予所述目标要素,得到所述目标要素的属性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析模块4552,还用于:
如果所述目标要素包含于所述知识图谱,根据所述目标属性值调整所述目 标要素的属性值;
将所述目标属性值反馈至位于知识图谱内的所述其它要素,以调整所述其 它要素的属性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4551,还用于:
获取用于实现样本事项的样本父类集合;
确定每一样本父类中包含的样本子类,得到样本子类集合;
确定每一样本子类中包含的样本要素,得到样本要素集合;
确定所述样本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和所述样本要素的固有属性值;
基于所述样本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和所述固有属性值,创建知识图谱。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4551,还用于:
根据用来描述所述样本属性的描述子信息,对所述样本要素进行解构,得 到所述固有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4551,还用于:
基于所述样本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搭建初始模型;
将所述固有属性值,添加在所述初始模型中,得到所述知识图谱。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4551,还用于:
确定每一固有信息所对应的实体在预设时长内的稳定度;
按照所述稳定度从大到小的顺序,将所述固有属性值依次赋予所述初始模 型从顶部到底部的节点,得到所述知识图谱。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4551,还用于:
确定所述政务服务类要素之间的串联关系,作为所述政务服务类要素之间 的关联关系;
将所述政务服务类要素包含的以下至少之一:名称、依据、行使层级、地 址和要素编码,作为所述政务服务类要素的固有属性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有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可执行 指令,当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将引起处理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 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 闪存、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也可以是包括上述存储器 之一或任意组合的各种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执行指令可以采用程序、软件、软件模块、脚本或代 码的形式,按任意形式的编程语言(包括编译或解释语言,或者声明性或过程 性语言)来编写,并且其可按任意形式部署,包括被部署为独立的程序或者被 部署为模块、组件、子例程或者适合在计算环境中使用的其它单元。
作为示例,可执行指令可以但不一定对应于文件系统中的文件,可以可被存储 在保存其它程序或数据的文件的一部分,例如,存储在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 Text MarkupLanguage,HTML)文档中的一个或多个脚本中,存储在专用于所 讨论的程序的单个文件中,或者,存储在多个协同文件(例如,存储一个或多 个模块、子程序或代码部分的文件)中。
作为示例,可执行指令可被部署为在一个车载计算终端上执行,或者在位 于一个地点的多个计算终端上执行,又或者,在分布在多个地点且通过通信网 络互连的多个计算终端上执行。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对于查找与知识图谱中的样本数据中的目标实体 相匹配的候选实体的过程中,通过首先确定事项处理请求对应的待处理事项中 的目标要素、目标属性值和其他要素,然后,在不包含目标要素的知识图谱中, 创建目标要素,并建立目标要素和其他要素之间的关联;最后,将目标属性值 和关联的属性值赋予目标要素;如此,基于知识图谱中存储的其他要素,创建 未包含于知识图谱的目标要素,并将目标要素与其他要素相关联,这样,对于 新创建的目标要素,每一个其他要素均能够与之关联,从而提升了知识图谱中 要素之间的统一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事项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事项处理请求中的待处理事项;
分析所述待处理事项,得到目标属性值、所述目标属性值对应的目标要素和知识图谱中包含的实现所述待处理事项所需要的其它要素;
如果所述目标要素未包含于所述知识图谱,根据要素集合中表征所述待处理事项所针对的实体的要素,确定所述知识图谱中的实体所在的位置;
基于所述要素集合中表征所述待处理事项的待调整数据的要素,确定所述目标要素在所述实体所在的位置中的目标节点;
基于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其他要素的位置,将所述其它要素与所述目标要素相关联;
将所述目标属性值和所述其它要素与所述目标要素相关联的属性值赋予所述目标要素,得到所述目标要素的属性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要素包含于所述知识图谱,根据所述目标属性值调整所述目标要素的属性值;
将所述目标属性值反馈至位于所述知识图谱内的所述其它要素,以调整所述其它要素的属性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所述待处理事项,得到目标属性值、所述目标属性值对应的目标要素和知识图谱中包含的实现所述待处理事项所需要的其它要素,包括:
确定实现所述待处理事项所需要的多个要素和每一要素的属性值;
从所述每一要素的属性值中,确定与所述事项处理请求匹配的目标属性值;
根据所述目标属性值,从所述多个要素中确定所述目标要素和其他要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事项处理请求中的待处理事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于实现样本事项的样本父类集合;
确定每一样本父类中包含的样本子类,得到样本子类集合;
确定每一所述样本子类中包含的样本要素,得到样本要素集合;
确定所述样本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和所述样本要素的固有属性值;
基于所述样本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和所述固有属性值,创建所述知识图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样本要素的固有属性值,包括:
根据用来描述所述样本要素的描述子信息,对所述样本要素进行解构,得到所述固有属性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样本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和所述固有属性值,创建所述知识图谱,包括:
基于所述样本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搭建初始模型;
将所述固有属性值,添加在所述初始模型中,得到所述知识图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固有属性值,添加在所述初始模型中,得到所述知识图谱,包括:
确定每一所述固有属性值在预设时长内的稳定度;
按照所述稳定度从大到小的顺序,将所述固有属性值依次赋予所述初始模型从顶部到底部的节点,得到所述知识图谱。
8.一种事项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事项处理请求中的待处理事项;
第一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所述待处理事项,得到目标属性值、所述目标属性值对应的目标要素和知识图谱中包含的实现所述待处理事项所需要的其它要素;
第一创建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目标要素未包含于所述知识图谱,根据要素集合中表征所述待处理事项所针对的实体的要素,确定所述知识图谱中的实体所在的位置;基于所述要素集合中表征所述待处理事项的待调整数据的要素,确定所述目标要素在所述实体所在的位置中的目标节点;基于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其他要素的位置,将所述其它要素与所述目标要素相关联;
第一赋予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属性值和所述其它要素与所述目标要素相关联的属性值赋予所述目标要素,得到所述目标要素的属性值。
9.一种事项处理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可执行指令,用于引起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237605.1A 2019-12-05 2019-12-05 事项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9920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37605.1A CN110992002B (zh) 2019-12-05 2019-12-05 事项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37605.1A CN110992002B (zh) 2019-12-05 2019-12-05 事项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2002A CN110992002A (zh) 2020-04-10
CN110992002B true CN110992002B (zh) 2023-04-18

Family

ID=70090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37605.1A Active CN110992002B (zh) 2019-12-05 2019-12-05 事项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920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4963B (zh) * 2020-05-11 2023-04-1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事项关联网络的关键政务流程识别方法与装置
CN111402058B (zh) * 2020-05-29 2021-05-04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241876A (zh) * 2020-10-26 2021-01-19 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一种政务服务事项的全要素动态梳理方法
CN117056495B (zh) * 2023-10-08 2024-01-12 吉奥时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政务咨询自动问答方法与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9662A (zh) * 2017-02-27 2017-06-30 腾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08595449A (zh) * 2017-11-23 2018-09-28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调度自动化系统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应用方法
CN110347844A (zh) * 2019-07-15 2019-10-18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一种太空目标知识图谱构建系统
CN110413798A (zh) * 2019-07-24 2019-11-05 厦门快商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美容知识图谱自动构建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080245A1 (en) * 2017-09-08 2019-03-14 Niantic,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Generation of a Knowledge Graph of an Objec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9662A (zh) * 2017-02-27 2017-06-30 腾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08595449A (zh) * 2017-11-23 2018-09-28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调度自动化系统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应用方法
CN110347844A (zh) * 2019-07-15 2019-10-18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一种太空目标知识图谱构建系统
CN110413798A (zh) * 2019-07-24 2019-11-05 厦门快商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美容知识图谱自动构建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涛等.政务服务的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电子商务》.2018,(第第8期期),第22-3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2002A (zh) 2020-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92002B (zh) 事项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391934B (zh) 数据校验方法和装置
JP7427677B2 (ja) 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によって管理されるデータオブジェクトのワークフローを実施するための有限状態機械
CN109711685A (zh) 一种政务大数据处理平台
WO2018201895A1 (zh) 接口代码生成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1192012B (zh) 事项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4328504A (zh) 数据联合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90739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sual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graph system
CN113987541A (zh) 数据访问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357041B (zh) 工业数据资产发布方法及装置
Ellis et al. Computer science and office information systems
US11755698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utom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credentialing and authentication in workflows associated with computing platforms
CN109615479A (zh) 房源发布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90821A (zh) 一种面向自然语言无代码编程的软件应用构建方法
CN116541372A (zh) 一种数据资产治理方法及系统
US20240127379A1 (en) Generating actionable information from documents
CN114443039A (zh) 输入参数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43428A (zh) 一种基于策略模板的模拟数据生成方法和装置
US20180260820A1 (en) System device and process for an educational regulatory electronic tool kit
CN115392718A (zh) 流程模型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KR102293243B1 (ko) 비대면 실시간 민원상담을 위한 주민생활 통합 지원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US20220337569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utom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credentialing and authentication in workflows associated with computing platforms
CN114238273A (zh) 数据库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Maiti Capturing, Eliciting, and Prioritizing (CEP) Non-Functional Requirements Metadata during the Early Stages of 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KR102588900B1 (ko) 행동 정보의 처리 방법 및 그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2220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