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87398B - 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方法及专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方法及专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87398B
CN110987398B CN201911314486.5A CN201911314486A CN110987398B CN 110987398 B CN110987398 B CN 110987398B CN 201911314486 A CN201911314486 A CN 201911314486A CN 110987398 B CN110987398 B CN 1109873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deck
simulation
experimental
ca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1448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87398A (zh
Inventor
姚熊亮
杨娜娜
陈志鹏
郭凯
武国勋
王志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131448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873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87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873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873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873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1M99/007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by applying a load, e.g. for resistance or wear tes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方法及专用装置,属于弯曲强度测量技术领域;实验专用装置包括舱室、模拟甲板、斜拉索桥、桩基平台和压力监控系统;针对船舶中拱和中垂两类实验工况,分别设计有模拟中拱工况实验装置和在模拟中垂工况实验装置,两种实验装置的区别在于斜拉索桥的位置;位于甲板下方的作动筒上的缓冲胶垫与甲板的连接部位布置有压力传感器,与斜拉索桥上的测力装置一起将实时压力数据收集到加载状态监控系统中。实验方法包括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及测试点的确定;加载载荷设计;逐级加载;数据提取及处理。本发明通过有限元模拟方法有的放矢地确定了实验测点的位置,节省了大量的实验资源,应用前景广阔。

Description

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方法及专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方法及专用装置,属于弯曲强度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上层建筑是指在船舶上甲板以上,自一舷伸至另一舷或其侧壁自外板内缩不大于4%船宽的围蔽建筑物。现代舰船的桅杆、雷达天线等设备一般都会布置在上层建筑上。上层建筑作为搭载以上重要设备的结构基础,其结构强度和稳定性都需要达到足够的标准。由于材料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的金属材料正在逐渐退出船舶的上层建筑领域,但是由于新材料出现的时间尚短,结构形式特异,导致目前并没有现行的具有足够权威的新型材料上层建筑设计规范,这也导致对新材料上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评定缺少理论依据,需要进行大尺度,甚至于实尺度的上层建筑强度实验,而弯曲强度正是这一系列强度实验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与本发明申请有关的公开文件有:点阵复合材料上层建筑与钢制主船体连接结构研究与设计(王伟,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2016年博士学位论文)。但是上述论文所提到的方法存在几个缺陷:1、缺少针对中垂工况的模拟方案;2、未提出一套切实有效的实验方法;3、对作动筒的设置仅存在于数值模拟中,忽略了由于模拟甲板变形所带来的加载问题;4、忽略了斜拉索桥中钢索加载力的施加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测量上层建筑弯曲强度而提供一种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方法及专用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专用装置,包括舱室、模拟甲板、斜拉索桥、桩基平台和压力监控系统;上层建筑舱室固定在模拟甲板上,模拟甲板在沿船宽方向的两条边界上布置有一系列等间距的斜拉索桥锚定桩基;桩基平台位于模拟甲板下方,桩基平台上在每个斜拉索桥锚定桩基的对应位置布置有作动筒和高度调节装置;作动筒顶部套有一个缓冲胶垫;针对船舶中拱和中垂两类实验工况,分别设计有模拟中拱工况实验装置和在模拟中垂工况实验装置,两种实验装置的区别在于斜拉索桥的位置;斜拉索桥由主剪力墙、作动筒、测力装置、次剪力墙、钢索、快速收线装置组成,作动筒安装在主剪力墙上,剪力墙为桁架结构,高度与次剪力墙上的限位孔平齐,作动筒连接着测力装置,钢索绕过快速收线装置与测力装置连接,钢索穿过次剪力墙上的一系列限位孔,最终绕过快速收线装置固定于预设在模拟甲板上的锚定桩基上;位于甲板下方的作动筒上的缓冲胶垫与甲板的连接部位布置有压力传感器,与斜拉索桥上的测力装置一起将实时压力数据收集到加载状态监控系统中。
本发明还包括这样一些结构特征:
1、所述模拟中拱工况实验装置中,斜拉索桥布置在模拟甲板的沿船长方向的两端,模拟甲板沿船长方向的两端固定在次反力墙上,每个斜拉索桥负责半边模拟甲板的沿船宽方向的边界的固定。
2、所述模拟中垂工况实验装置中,两个斜拉索桥共同布置在船中位置,两个斜拉索桥共用一面次反力墙,且次反力墙上设置有两列限位孔分别服务于一堵主反力墙,以防止两个斜拉索桥装置互相干扰,斜拉索桥布置在模拟甲板船中位置上,每个斜拉索桥负责半边模拟甲板的沿船宽方向的边界的固定。
3、所述高度调节装置由调节转盘,螺杆、垫块、套筒构成。
4、所述模拟甲板底部布置有加强构件,加强构件分布在舱室的下方。
5、所述缓冲胶垫厚度通过作动筒直径以及作动筒与甲板连接位置最大变形角度确定。
6、所述作动筒由统一的液压控制系统进行操纵。
7、所述模拟甲板处布置有激光定位装置监控甲板的变形状态。
8、所述钢索与地面的连接位置上布置有应力传感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有限元模拟:对舱室以及与其相连的部分主甲板在有限元软件中进行三维建模,对舱室与主甲板的连接位置通过共享节点的方式模拟实船中的连接形式,对主甲板四周模拟实船情况施加边界约束,对实验装置中设置由斜拉索桥锚定桩基的两条边界根据具体工况施加一定的位移载荷,并对以上模型系统进行计算;
步骤2、结果分析及测试点的确定:根据有限元模拟的计算结果,确定不同工况下舱室结构中所需要关注的区域,主要为应力分布较为集中的位置,将所关注部位确定为最终的应变测点;依据舱室结构的变形特征,位移测点所关注的位置一般大跨度框架结构中面板以及大跨度梁结构的中心位置,这两类位置为结构大变形的多发区域,结合有限元模拟结果,确定位移测点的选取;另外,针对所选定的位移测点,为准确锁定其变形特征,针对大跨度框架结构中面板的中心位置,除了在面板中心布置位移测点外,在大跨度框架的四个角点处同样布置辅助位移测点;针对大跨度梁结构的中心位置,则在梁的两端布置辅助位移测点;
步骤3、加载载荷设计:实验过程中的加载与有限元模拟不同,由于技术难度问题,不是直接施加位移载荷,而是将有限元模拟中,主甲板锚定桩基位置的结构应力提取出来,作为实验加载的目标载荷,并根据桩基位置及次剪力墙限位孔使用情况,确定每个锚定桩基点最终载荷分配即斜拉索载荷和作动筒载荷,并为每个锚定桩基选定唯一的限位孔;
步骤4、逐级加载:在实际加载过程中,首先调整斜拉索桥上的作动筒,施加20%的载荷,再根据各个锚定桩基的位移情况调整作动筒和高度调节装置,之后,以每次10%的幅度逐级加载直至加载达到稳定状态,最后,对甲板的整体变形程度进行检验,对变形未达到实验要求的桩基点及其附近的两个桩基点进行调整,最终使加载达到满意的程度;
步骤5、数据提取及处理:用上述步骤测得各面的应变及位移响应,将试验应变值代入材料的应力计算公式即通用公式得到试验的应力值,并对所关注位移测点及其辅助测点的响应数据,得到所关注区域的变形率,从而实现舱室模型试验的强度测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验装置对中拱中拱中垂两类工况分别设计了对应的布置方案;设计了更加合理的斜拉索桥式加载系统;对模拟甲板底部的作动筒加载装置进行了改进。本发明实验方法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方法;通过有限元模拟方法有的放矢地确定了实验测点的位置,节省了大量的实验资源;通过对有限元模拟结果地反向利用以及逐级加载地实验方法,解决了在实际工程实验问题中,位移载荷难以施加地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的专用装置中拱工况主视图;
图2是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的专用装置中拱工况侧视图;
图3是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的专用装置中垂工况主视图;
图4是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的专用装置中垂工况侧视图。
附图中,1-舱室,2-模拟甲板,3-锚定桩基,4-作动筒,5-高度调节装置,6-调节转盘,7-螺杆,8-垫块,9-套筒,10-斜拉索桥,11-主剪力墙,12-作动筒,13-测力装置,14-次剪力墙,15-钢索,16-限位孔,17-桩基平台,18-快速收线装置,19-缓冲胶垫,20-压力传感器,21-压力监控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附图1所示,是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的专用装置中拱工况主视图;如附图2所示,是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的专用装置中拱工况侧视图;如附图3所示,是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的专用装置中垂工况主视图;如附图4所示,是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的专用装置中垂工况侧视图。
本发明的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的专用装置包括:上层建筑舱室1固定在模拟甲板2上。模拟甲板2在沿船宽方向的两条边界上布置有一系列等间距的斜拉索桥锚定桩基3,在模拟甲板2下方设置有桩基平台17,桩基平台17上在每个斜拉索桥锚定桩基3的对应位置布置有作动筒4和高度调节装置5,作动筒上安装有缓冲胶垫19,高度调节装置5由调节转盘6,螺杆7、垫块8、套筒9构成。在针对船舶中拱和中垂两类实验工况,分别设计两种实验装置的布置方法。两种布置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斜拉索桥10的位置,斜拉索桥10由主剪力墙11、作动筒12、测力装置13、次剪力墙14、钢索15、快速收线装置18组成,作动12安装在主剪力墙上11,剪力墙11、14为桁架结构,高度与次剪力墙14上的限位孔16平齐,作动筒12连接着测力装置13,钢索15绕过快速收线装置18与测力装置13连接,钢索15穿过次剪力墙14上的一系列限位孔16,绕过快速收线装置18最终固定于预设在模拟甲板2上的锚定桩基3上。在模拟中拱工况时,斜拉索桥10布置在模拟甲板2的沿船长方向的两端,模拟甲板2沿船长方向的两端固定在次反力墙14上,每个斜拉索桥10负责半边模拟甲板2的沿船宽方向的边界的固定。在模拟中垂工况时,两个斜拉索桥10共同布置在船中位置,两个斜拉索桥10共用一面次反力墙14,且次反力墙14上设置有两列限位孔16分别服务于一堵主反力墙11,以防止两个斜拉索桥装置10互相干扰。斜拉索桥10布置在模拟甲板2船中位置上,每个斜拉索桥10负责半边模拟甲板2的沿船宽方向的边界的固定。最后通过安装的压力传感器和测力装置所收集的实时压力数据,汇总到压力监控系统上,通过压力监控系统调节作动筒上的压力输出,以达到理想状态。位于甲板2下方的作动筒4上的缓冲胶垫19与甲板2的连接部位布置有压力传感器20,与斜拉索桥10上的测力装置13一起将实时压力数据收集到加载状态监控系统21中,若监控系统21监控到的压力数据与预期数值不符,监控系统21将向液压系统发出命令,调节该位置作动筒4、12压力输出,直至压力数据达到设定的误差范围。
高度调节装置由调节转盘,螺杆、垫块、套筒构成,通过转动调节转盘,可在甲板发生变形的情况下,使高度调节装置上的作动筒与甲板随时保持紧密接触,提供向上的支撑力。
模拟甲板底部布置有加强构件,加强构件分布在舱室的下方,加强构件能等效实船上舱室壁板等垂向加强结构对主甲板的支撑作用,保证主甲板模拟器不会由于上层建筑的重量产生过大的变形。
缓冲胶垫厚度通过作动筒直径以及作动筒与甲板连接位置最大变形角度确定,通过可变形的缓冲胶垫,可保证作动筒本社方向不发生改变的基础上,仍旧与变形后的甲板保证紧密的接触,对甲板施加足够的支撑力。
作动筒由统一的液压控制系统进行操纵,由于斜拉索桥高度较高,调整作动筒十分不便,危险性较高,并且实验规模较大,需要控制的作动筒数量庞大,使用液压系统能够大大的降低工作量以及工作难度,并为装置的自动化提供可能性。
缓冲胶垫与甲板的连接部位布置有压力传感装置,甲板下方的作动筒上的压力传感器和斜拉索桥上的测力装置会将实时压力数据收集到加载状态监控系统中(并将实时压力数据收集到加载状态监控系统中),若监控系统监控到的压力数据与预期数值不符,监控系统将向液压系统发出命令,调节该位置作动筒压力输出,直至压力数据达到设定的误差范围。通过该压力监控系统能够更加快速的针对实验过程中,各作动筒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调整,尤其是当甲板下方的作动筒与甲板之间存在一定角度时,施加压力数据与甲板收到的压力数据存在偏差的情况下,通过预设的程序进行调整会节约大量的时间。
模拟甲板附近布置有激光定位装置监控加班的变形状态,在加载过程结束后,检测甲板的变形情况,并汇总到加载状态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在综合变形情况及实时压力加载数据的前提下,进行进一步优化设计,并向液压控制系统发出命令,以从中间到两侧的逐步调节各作动筒的压力输出,整合了激光定位装置的监控系统能够更加精准的判断结构变形是否符合预期目标,并对加载状态进行快速调整,防止由于结构疲劳等原因带来的实验误差。
加载装置布置有针对钢索的安全防护装置,在钢索与地面的连接位置上布置有应力传感器,搜集到的实时数据会汇总到加载状态监控系统中,当监控系统检测到钢索的应力快速降低时,对液压系统发出命令,对斜拉索桥上的作动筒进行卸载,并开启快速收线装置,将断裂的钢索收回。快速收线装置为一个自带电机的滚轴结构,钢索在连接时需要预先在快速收线装置上缠绕一圈,当收线装置启动时,点击带动滚轴快速转动,将断裂的钢索收回。通过安全放装置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预防意外事故对试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并保护实验设施不被过分破坏。
本发明的上层建筑强度测量方法地具体流程为:
1、有限元模拟;
对舱室1以及于其相连的部分模拟甲板2在有限元软件中进行三维建模,对舱室1与主甲板2的连接位置通过共享节点的方式模拟实船中的连接形式,对主甲板四周模拟实船情况施加边界约束,对实验装置中设置有斜拉索桥锚定桩基3的两条边界根据具体工况施加一定的位移载荷,并对以上模型系统进行计算。
2、结果分析及测试点的确定
根据有限元模拟的计算结果,确定不同工况下上层建筑1结构中所需要关注的区域(主要为应力分布较为集中的位置),将所关注部位确定为最终的应变测点;依据上层建筑1结构的变形特征,位移测点所关注的位置一般大跨度框架结构中面板的中心位置以及大跨度梁结构的中心位置,这两类位置为结构大变形的多发区域,结合有限元模拟结果,确定位移测点的选取。另外,针对所选定的位移测点,为准确锁定其变形特征,针对大跨度框架结构中面板的中心位置,除了在面板中心布置位移测点外,在大跨度框架的四个角点处同样布置辅助位移测点外,针对大跨度梁结构的中心位置,则在梁的两端布置辅助位移测点。
3、加载载荷设计
实际实验过程中的加载与有限元模拟不同,不是直接施加位移载荷(主要由于技术难度问题),而是将有限元模拟中,主甲板2锚定桩基3位置的结构应力提取出来,作为实验加载的目标载荷,并根据桩基3位置及次剪力墙14限位孔16使用情况,确定每个锚定桩基3点最终载荷分配(斜拉索15载荷和作动筒4载荷),并为每个锚定桩基3选定唯一的限位孔16。
4、实验装置安装
首先,根据具体实验工况的需求,将斜拉索桥10系统中地主剪力墙11、次剪力墙14固定在桩基平台17地相应位置(即中拱工况中,主剪力墙11和次剪力墙14分别布置在桩基平台17两端,中垂工况中,主剪力墙11和次剪力墙14布置在桩基平台17中央),模拟甲板2以焊接的形式固定在与次剪力墙上的连接部位。舱室1固定在模拟甲板2上。根据步骤3中为模拟甲板2上的锚定桩基3所分配的位移限位孔16,将钢索15穿过限位孔16并固定在锚定桩基3上。钢索15的另一端与固定在主剪力墙11上与次剪力墙14限位孔16对应位置的作动筒12及测力装置13连接。再将高度调节装置5布置在桩基平台17上与锚定桩基的对应位置上,将作动筒4固定在高度调节装置5上,调节高度调节装置5使作动筒4与模拟甲板2形式接触。
5、逐级加载
在实际加载过程中,首先通过液压系统调整斜拉索桥10上的作动筒12,施加20%的载荷,再根据各个锚定桩基3的位移情况调整作动筒4和高度调节装置5,之后,以每次10%的幅度逐级加载直至加载达到稳定状态,最后,对甲板2的整体变形程度进行检验,对变形未达到实验要求的桩基3点及其附近的两个桩基3点进行调整,最终使加载达到满意的程度。
6、数据提取及处理
用上述步骤测得各面的应变及位移响应,将试验应变值代入材料的应力计算公式(通用公式)得到试验的应力值,并对所关注位移测点及其辅助测点的响应数据,得到所关注区域的变形率(通用公式),从而实现上层建筑模型试验的强度测试。
综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方法及专用装置。上层建筑舱室固定在模拟甲板上。模拟甲板在沿船宽方向的两条边界上布置有一系列等间距的斜拉索桥锚定桩基,在模拟甲板下方设置有基础平台,桩基平台上在每个斜拉索桥锚定桩基的对应位置布置有作动筒和高度调节装置。高度调节装置由调节转盘,螺杆、垫块、套筒构成。作动筒顶部套有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缓冲胶垫,该胶垫具有很好的弹性,受到挤压时会产生较大的变形,以保证加载装置与甲板之间能够紧密贴合。胶垫厚度通过作动筒直径以及作动筒与甲板连接位置最大变形角度确定。在针对船舶中拱和中垂两类实验工况,分别设计两种实验装置的布置方法。两种布置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斜拉索桥的位置,斜拉索桥由主剪力墙、作动筒、测力装置、次剪力墙、钢索、快速收线装置组成,作动筒安装在主剪力墙上,剪力墙为桁架结构,高度与次剪力墙上的限位孔平齐,作动筒连接着测力装置,钢索绕过快速收线装置与测力装置连接,钢索穿过次剪力墙上的一系列限位孔,最终绕过快速收线装置固定于预设在模拟甲板上的锚定桩基上。在模拟中拱工况时,斜拉索桥布置在模拟甲板的沿船长方向的两端,模拟甲板沿船长方向的两端固定在次反力墙上,每个斜拉索桥负责半边模拟甲板的沿船宽方向的边界的固定。在模拟中垂工况时,两个斜拉索桥共同布置在船中位置,两个斜拉索桥共用一面次反力墙,且次反力墙上设置有两列限位孔分别服务于一堵主反力墙,以防止两个斜拉索桥装置互相干扰。斜拉索桥布置在模拟甲板船中位置上,每个斜拉索桥负责半边模拟甲板的沿船宽方向的边界的固定。位于甲板下方的作动筒上的缓冲胶垫与甲板的连接部位布置有压力传感器,与斜拉索桥上的测力装置一起将实时压力数据收集到加载状态监控系统中,若监控系统监控到的压力数据与预期数值不符,监控系统将向液压系统发出命令,调节该位置作动筒压力输出,直至压力数据达到设定的误差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舱室、模拟甲板、斜拉索桥、桩基平台和压力监控系统;所述舱室固定在模拟甲板上,模拟甲板在沿船宽方向的两条边界上布置有一系列等间距的斜拉索桥锚定桩基;桩基平台位于模拟甲板下方,桩基平台上在每个斜拉索桥锚定桩基的对应位置布置有作动筒和高度调节装置;作动筒顶部套有一个缓冲胶垫;针对船舶中拱和中垂两类实验工况,分别设计有模拟中拱工况实验装置和在模拟中垂工况实验装置,两种实验装置的区别在于斜拉索桥的位置;斜拉索桥由主剪力墙、作动筒、测力装置、次剪力墙、钢索、快速收线装置组成,作动筒安装在主剪力墙上,剪力墙为桁架结构,高度与次剪力墙上的限位孔平齐,作动筒连接着测力装置,钢索绕过快速收线装置与测力装置连接,钢索穿过次剪力墙上的一系列限位孔,最终绕过快速收线装置固定于预设在模拟甲板上的锚定桩基上;位于甲板下方的作动筒上的缓冲胶垫与甲板的连接部位布置有压力传感器,与斜拉索桥上的测力装置一起将实时压力数据收集到压力监控系统中;所述模拟中拱工况实验装置中,斜拉索桥布置在模拟甲板的沿船长方向的两端,模拟甲板沿船长方向的两端固定在次反力墙上,每个斜拉索桥负责半边模拟甲板的沿船宽方向的边界的固定;所述模拟中垂工况实验装置中,两个斜拉索桥共同布置在船中位置,两个斜拉索桥共用一面次反力墙,且次反力墙上设置有两列限位孔分别服务于一堵主反力墙,以防止两个斜拉索桥装置互相干扰,斜拉索桥布置在模拟甲板船中位置上,每个斜拉索桥负责半边模拟甲板的沿船宽方向的边界的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由调节转盘,螺杆、垫块、套筒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甲板底部布置有加强构件,加强构件分布在舱室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胶垫厚度通过作动筒直径以及作动筒与甲板连接位置最大变形角度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筒由统一的液压控制系统进行操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甲板处布置有激光定位装置监控甲板的变形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索与地面的连接位置上布置有应力传感器。
8.一种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7任一 的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有限元模拟:对舱室以及与其相连的部分模拟甲板在有限元软件中进行三维建模,对舱室与模拟甲板的连接位置通过共享节点的方式模拟实船中的连接形式,对模拟甲板四周模拟实船情况施加边界约束,对实验装置中设置由斜拉索桥锚定桩基的两条边界根据具体工况施加一定的位移载荷,并对以上模型系统进行计算;
步骤2、结果分析及测试点的确定:根据有限元模拟的计算结果,确定不同工况下舱室结构中所需要关注的区域,主要为应力分布较为集中的位置,将所关注部位确定为最终的应变测点;依据舱室结构的变形特征,位移测点所关注的位置一般大跨度框架结构中面板以及大跨度梁结构的中心位置,这两类位置为结构大变形的多发区域,结合有限元模拟结果,确定位移测点的选取;另外,针对所选定的位移测点,为准确锁定其变形特征,针对大跨度框架结构中面板的中心位置,除了在面板中心布置位移测点外,在大跨度框架的四个角点处同样布置辅助位移测点;针对大跨度梁结构的中心位置,则在梁的两端布置辅助位移测点;
步骤3、加载载荷设计:实验过程中的加载与有限元模拟不同,由于技术难度问题,不是直接施加位移载荷,而是将有限元模拟中,模拟甲板锚定桩基位置的结构应力提取出来,作为实验加载的目标载荷,并根据桩基位置及次剪力墙限位孔使用情况,确定每个锚定桩基点最终载荷分配即斜拉索载荷和作动筒载荷,并为每个锚定桩基选定唯一的限位孔;
步骤4、逐级加载:在实际加载过程中,首先调整斜拉索桥上的作动筒,施加20%的载荷,再根据各个锚定桩基的位移情况调整桩基处的作动筒和高度调节装置,之后,以每次10%的幅度逐级加载直至加载达到稳定状态,最后,对模拟甲板的整体变形程度进行检验,对变形未达到实验要求的桩基点及其附近的两个桩基点进行调整,最终使加载达到满意的程度;
步骤5、数据提取及处理:用上述步骤测得各面的应变及位移响应,将试验应变值代入材料的应力计算公式即通用公式得到试验的应力值,并对所关注位移测点及其辅助测点的响应数据,得到所关注区域的变形率,从而实现舱室模型试验的强度测试。
CN201911314486.5A 2019-12-19 2019-12-19 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方法及专用装置 Active CN1109873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4486.5A CN110987398B (zh) 2019-12-19 2019-12-19 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方法及专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4486.5A CN110987398B (zh) 2019-12-19 2019-12-19 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方法及专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87398A CN110987398A (zh) 2020-04-10
CN110987398B true CN110987398B (zh) 2021-06-18

Family

ID=70095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14486.5A Active CN110987398B (zh) 2019-12-19 2019-12-19 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方法及专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87398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8273A (zh) * 2013-05-28 2013-09-18 哈尔滨工程大学 大型封闭结构受风载作用刚度强度测试方法
CN103471840A (zh) * 2013-09-29 2013-12-25 哈尔滨工程大学 箱型梁垂向弯矩试验机构
CN103674467A (zh) * 2013-12-17 2014-03-26 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舶结构冲击实验边界条件模拟装置
CN106128230A (zh) * 2016-07-06 2016-11-16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测量船舶总纵弯曲应力的实验船舶
CN106680095A (zh) * 2017-03-08 2017-05-17 华北理工大学 装配式异形柱结构加载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06847052A (zh) * 2017-03-31 2017-06-13 江苏科技大学 测量大型集装箱船总纵强度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CN106840592A (zh) * 2017-02-08 2017-06-13 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用实尺度结构模拟风力加载试验系统
CN107225804A (zh) * 2017-05-02 2017-10-03 集美大学 船用金属与夹芯复合材料混合连接结构
JP2018072126A (ja) * 2016-10-28 2018-05-10 株式会社Ihi検査計測 支承のモニタリングシステム及びモニタリング方法
CN108595791A (zh) * 2018-04-09 2018-09-28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一种考虑强力上层建筑的船体梁总纵强度规范校核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8273A (zh) * 2013-05-28 2013-09-18 哈尔滨工程大学 大型封闭结构受风载作用刚度强度测试方法
CN103471840A (zh) * 2013-09-29 2013-12-25 哈尔滨工程大学 箱型梁垂向弯矩试验机构
CN103674467A (zh) * 2013-12-17 2014-03-26 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舶结构冲击实验边界条件模拟装置
CN106128230A (zh) * 2016-07-06 2016-11-16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测量船舶总纵弯曲应力的实验船舶
JP2018072126A (ja) * 2016-10-28 2018-05-10 株式会社Ihi検査計測 支承のモニタリングシステム及びモニタリング方法
CN106840592A (zh) * 2017-02-08 2017-06-13 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用实尺度结构模拟风力加载试验系统
CN106680095A (zh) * 2017-03-08 2017-05-17 华北理工大学 装配式异形柱结构加载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06847052A (zh) * 2017-03-31 2017-06-13 江苏科技大学 测量大型集装箱船总纵强度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CN107225804A (zh) * 2017-05-02 2017-10-03 集美大学 船用金属与夹芯复合材料混合连接结构
CN108595791A (zh) * 2018-04-09 2018-09-28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一种考虑强力上层建筑的船体梁总纵强度规范校核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船舶上层建筑参加总纵弯曲强度试验研究;孙焕香 等;《工程力学增刊》;20011231;全文 *
船舶上层建筑端部实板厚度疲劳试验研究;任慧龙 等;《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50131;第36卷(第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87398A (zh) 2020-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12949B (zh) 一种大跨度钢连廊的提升方法
CN101200916B (zh) 一种预应力悬挂式建筑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6836498B (zh) 一种超大跨度体育场看台屋盖钢桁架吊装施工工法
CN112649046B (zh) 一种全过程模拟仿真系杆拱桥整体顶推监控方法
CN114086669B (zh) 一种大型空间异形曲面钢网架模块化快速建造方法
CN101634604A (zh) 风电用大型叶片的静强度测试方法及其测试系统
CN112761199A (zh) 高层纠偏的静压锚杆桩和断桩托换支撑装置及其监控方法
CN113982280A (zh) 一种复杂式空间桁架整体吊装系统的施工方法
CN113047447B (zh) 一种错层钢结构建筑半逆作施工方法
CN111561175B (zh) 一种预应力托换静力切割拔柱施工工艺
CN110987398B (zh) 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方法及专用装置
CN113982281A (zh) 一种超大吨位空间桁架提升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3068515U (zh) 一种适用于膨胀土直剪试验的恒刚度控制装置
CN109883673B (zh) 导洞开挖工艺中棚架试验方法
CN115233831B (zh) 挠度自由控制的多点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整体连续提升方法
CN116181079A (zh) 重型钢桁架与大直径铝合金网壳结构整体提升装置及方法
CN112524334B (zh) 油气管道大型索式跨越的施工方法及其塔架动态稳定工艺
CN112065043B (zh) 有限元同步分析的大悬挑安全智能施工系统及方法
CN104863259A (zh) 一种大跨度超高单层筒状建筑钢结构倒装施工方法
CN111620223B (zh) 一种支座二次受力转换提升网架施工方法
CN213418410U (zh) 一种高大空间扣件式满堂脚手架监测结构
CN113654915A (zh) 预制剪力墙水平接缝传力性能梁式试验方法
CN116242289B (zh) 一种预应力锚具所具有的自探测系统及其探测方法
CN110926952A (zh) 一种舰船实尺度复合材料上层建筑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6577087B (zh) 一种高铁站房结构易损性分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