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86486B - 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86486B
CN110986486B CN201911083191.1A CN201911083191A CN110986486B CN 110986486 B CN110986486 B CN 110986486B CN 201911083191 A CN201911083191 A CN 201911083191A CN 110986486 B CN110986486 B CN 1109864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dehumidification
tower
stage
solution dehumid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831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86486A (zh
Inventor
程榕
张衡
郑燕萍
杨阿三
李琰君
贾继宁
屠美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Kaiyi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Kaiyi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Kaiyi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Kaiyi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8319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864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86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864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864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864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3/00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 F26B3/02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convection, i.e. heat being conveyed from a heat source to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by a gas or vapour, e.g. air
    • F26B3/06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convection, i.e. heat being conveyed from a heat source to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by a gas or vapour, e.g. air the gas or vapour flowing through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 F26B3/08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convection, i.e. heat being conveyed from a heat source to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by a gas or vapour, e.g. air the gas or vapour flowing through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so as to loosen them, e.g. to form a fluidised b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1Drying-air generating units, e.g. movable, independent of drying enclo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6Controlling, e.g. regulating, parameters of gas supply
    • F26B21/08Humidity
    • F26B21/086Humidity by condensing the moisture in the drying medium, which may be recycled, e.g. using a heat pump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05Treatment of dryer exhaust gas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包括干燥介质循环子系统、第一级溶液除湿‑再生循环子系统、第二级溶液除湿‑再生循环子系统、第一热泵循环子系统以及第二热泵循环子系统。本发明采用两级溶液除湿技术对干燥介质进行除湿,解决了传统冷却除湿过程换热器易结冰和能耗较大的问题;采用真空技术对吸湿性溶液进行再生,降低了溶液再生能耗,同时利用压缩技术对产生的二次蒸汽进行回收利用,解决了传统冷却除湿过程水蒸气潜热未被利用的问题;采用机械式热泵技术调节溶液除湿和再生的温度,提高了系统能量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是将除尘后的高温高湿干燥介质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通过降温除去干燥介质中的水分,然后再将冷却除湿后的干燥介质加热到送风温度后重新送入干燥器内,整个过程中能耗较大;干燥介质中水蒸气的大量潜热没有回收利用;用于对高温高湿干燥介质进行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的冷却装置易发生结冰,滋生细菌,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除湿效果。
溶液除湿技术是利用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与溶液表面的水汽分压的压力差为推动力进行传质,与传统的冷却除湿相比,具有较高的除湿效率,能耗较低,而且具有除尘的作用。中国专利CN109539703A公布了一种利用高温溶液除湿技术的干燥装置,节能效果较好,但是该溶液除湿系统中的溶液是在高温条件下对干燥介质进行除湿,对于除湿要求较高的场合将不再适用,而且该装置采用的是一级除湿系统,除湿能力有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
所述的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介质循环子系统、一级溶液除湿-再生循环子系统、二级溶液除湿-再生循环子系统、第一热泵循环子系统、第二热泵循环子系统;干燥器内的高温高湿干燥介质由第一风机抽出,经一级溶液除湿塔下部的气体入口进入塔内,并与液体喷淋器I喷出的溶液逆向接触进行热质传递,形成的被初步除湿后的干燥介质通过升气管进入二级溶液除湿塔内,并与液体喷淋器II喷出的溶液逆向接触进行热质传递,被进一步除湿形成的低温低湿干燥介质由设置在二级溶液除湿塔顶部出气口的第二风机抽出,再被加热成为高温低湿干燥介质后再进入干燥器内对物料进行干燥,构成所述干燥介质循环子系统;
所述一级溶液除湿塔内的溶液吸收干燥介质中的水分后被稀释,一级溶液除湿塔底部出来的稀溶液依次经流量调节阀I和液体喷淋器III后,进入一级真空再生罐内进行加热再生形成浓溶液,一级真空再生罐底部出来的浓溶液依次经溶液泵I、溶液预冷器、溶液蒸发器I的热流体通道和液体分布器I后,再进入一级溶液除湿塔内与通入的高温高湿干燥介质逆向接触进行热质传递,构成所述一级溶液除湿-再生循环子系统;
所述二级溶液除湿塔内的溶液吸收干燥介质中的水分后被稀释,二级溶液除湿塔底部出来的稀溶液依次经流量调节阀II和液体分布器IV后,进入二级真空再生罐内进行加热再生形成浓溶液,二级真空再生罐底部出来的浓溶液依次经溶液泵II、溶液预冷器II、溶液蒸发器II的热流体通道和液体分布器II后,再进入二级溶液除湿塔内,构成所述二级溶液除湿-再生循环子系统;
所述一级真空罐内部设有用于对自液体喷淋器III喷洒而下的稀溶液进行加热的冷凝器I,所述溶液蒸发器I的冷流体通道、压缩机I、冷凝器I与节流装置I顺次管路连接构成所述第一热泵循环子系统;
所述二级真空罐内部设有用于对自液体分布器IV喷洒而下的稀溶液进行加热的冷凝器II,所述溶液蒸发器II的冷流体通道、压缩机II、冷凝器II与节流装置II顺次管路连接构成所述第二热泵循环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热泵循环子系统的循环管路内以及第二热泵循环子系统的循环管路内均充有换热介质,溶液蒸发器I和溶液蒸发器II均采用换热器结构。
所述的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机III和高压蒸汽冷凝器,所述高压蒸汽冷凝器采用换热器结构,所述一级真空再生罐顶部通过压缩机III与高压蒸汽冷凝器的热流体通道由管路连接,一级真空再生罐内的真空在压缩机III的运行作用下进行维持,所述第二风机抽出的低温低湿干燥介质通过高压蒸汽冷凝器的冷流体通道后再进入干燥器内对物料进行干燥。
所述的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机IV和低压蒸汽冷凝器,所述低压蒸汽冷凝器采用换热器结构,所述二级真空再生罐顶部通过的压缩机IV与低压蒸汽冷凝器的热流体通道由管路连接,二级真空再生罐内的真空在压缩机IV的运行作用下进行维持,所述低压蒸汽冷凝器的冷流体通道内通入常温水。
所述的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装置,所述第一风机的出气口通过换热装置的热流体通道与一级溶液除湿塔下部的气体入口由管路连接;所述第二风机的出气口通过换热装置的冷流体通道与干燥器由管路连接;其中,所述换热装置采用热管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
所述的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器为对流加热式干燥器,优选为喷雾干燥器或流化床干燥器。
所述的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介质为空气或者氮气。
所述的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溶液除湿塔和二级溶液除湿塔均采用填料吸收塔装置,一级溶液除湿塔顶部通过所述升气管与二级溶液除湿塔底部连通,所述升气管外壁与二级溶液除湿塔内部之间形成上方敞口的环形集液腔室;所述升气管上方设有用于遮挡其开口的V形避水罩,以防自液体喷淋器II喷洒而下的溶液通过升气管径直落入一级溶液除湿塔内。
所述的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预冷器I和溶液预冷器II采用的冷却介质各自独立地选自冷却井水或常温自来水。
所述的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溶液除湿-再生循环系统和二级溶液除湿-再生循环系统中循环流通的溶液均为吸湿性盐溶液;自液体喷淋器I喷入一级溶液除湿塔内溶液的浓度低于自液体喷淋器II喷入二级溶液除湿塔内溶液的浓度;自液体喷淋器I喷入一级溶液除湿塔内溶液的温度高于自液体喷淋器II喷入二级溶液除湿塔内溶液的温度。
所述的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性盐溶液为氯化锂水溶液、溴化锂水溶液和甲酸钾水溶液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溶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采用溶液除湿技术对干燥介质进行除湿,传质推动力大,除湿效率高;吸湿性盐溶液的结晶温度较低,除湿过程不会发生结冰现象;在除湿塔内,干燥介质与溶液直接接触,能有效去除干燥介质中的粉尘。
(2)本发明采用一级溶液除湿-再生循环系统和二级溶液除湿-再生循环系统联合协同作用,即采用两级变温度、变浓度的溶液除湿方法,高温高湿的干燥介质采用温度较高、浓度较低的溶液进行第一级除湿,形成中温中湿的干燥介质。所述中温中湿的干燥介质再采用温度较低、浓度较高的溶液进行第二级除湿,这种方法减少了除湿过程的热量的不可逆损失,吸湿后的一级除湿溶液和二级除湿溶液的加热再生过程都较容易(即除湿过程能耗低),从而降低了系统能耗。
(3)本发明采用真空闪蒸技术对溶液进行再生,降低了再生能耗,实现了吸湿性盐溶液的无排风再生;同时采用压缩技术对溶液再生产生的低压水蒸汽进行压缩处理,回收水蒸气中的大量潜热,大大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4)本发明采用机械式热泵技术(即第一热泵循环子系统和第二热泵循环子系统)回收系统中的能量,利用蒸发器冷却除湿塔进口溶液的温度,冷凝器的热量用来提供真空再生罐内溶液升温和水汽化所需的热量,节能效果显著。
(5)与传统冷却除湿的闭路循环工艺相比,采用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可节能30%-50%。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干燥器,2-第一风机,3-一级溶液除湿塔,4-流量调节阀I,5-液体喷淋器III,6-一级真空再生罐,7-溶液泵I,8-溶液预冷器I,9-溶液蒸发器I,10-液体喷淋器I,11-升气管,12-二级溶液除湿塔,13-流量调节阀II,14-液体喷淋器IV,15-二级真空再生罐,16-溶液泵II,17-溶液预冷器II,18-溶液蒸发器II,19-液体喷淋器II,20-第二风机,21-压缩机I,22-冷凝器I,23-节流装置I,24-压缩机II,25-冷凝器II,26-节流装置II,27-压缩机III,28-压缩机IV,29-高压蒸汽冷凝器,30-低压蒸汽冷凝器,31-换热装置,32-气体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对照图1和图2
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包括干燥介质循环子系统、一级溶液除湿-再生循环子系统、二级溶液除湿-再生循环子系统、第一热泵循环子系统、第二热泵循环子系统;
本发明的装置还包括换热装置31,所述第一风机2的出气口通过换热装置31的热流体通道与一级溶液除湿塔3下部的气体入口由管路连接;所述第二风机20的出气口通过换热装置31的冷流体通道与干燥器1由管路连接;其中,所述换热装置31采用热管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
对照图1和图2,一级溶液除湿塔3和二级溶液除湿塔12均采用填料吸收塔装置,一级溶液除湿塔3顶部通过所述升气管11与二级溶液除湿塔12底部连通,所述升气管11外壁与二级溶液除湿塔12内部之间形成上方敞口的环形集液腔室;所述升气管11上方设有用于遮挡其开口的V形避水罩(V形避水罩可通过支撑杆焊接在二级溶液除湿塔12内部侧壁上),以防自液体喷淋器II 19喷洒而下的溶液进入升气管11并落入一级溶液除湿塔3内。
干燥器1内的高温高湿干燥介质由第一风机2抽出,通过换热装置31的热流体通道经一级溶液除湿塔3下部的气体入口进入塔内,并与液体喷淋器I 10喷出的溶液逆向接触进行热质传递,由于刚从干燥器1出来的干燥介质湿度较高、传质推动力较大,所以自液体喷淋器I 10喷入一级溶液除湿塔3内溶液的浓度低于自液体喷淋器II 19喷入二级溶液除湿塔12内溶液的浓度;自液体喷淋器I 10喷入一级溶液除湿塔3内溶液的温度高于自液体喷淋器II 19喷入二级溶液除湿塔12内溶液的温度,从一级溶液除湿塔3顶部排出被初步除湿后的干燥介质。所述被初步除湿后的干燥介质通过升气管11进入二级溶液除湿塔12内,并与液体喷淋器II 19喷出的溶液逆向接触进行热质传递,被进一步除湿形成的低温低湿干燥介质由设置在二级溶液除湿塔12顶部出气口的第二风机20抽出,抽出的低温低湿干燥介质通过换热装置31的冷流体通道被初步预热后,再通过干燥介质加热装置被加热成为高温低湿干燥介质后进入干燥器1内对物料进行干燥,构成所述干燥介质循环子系统。对照图1和图2可以看出,所述干燥介质加热装置为高压蒸汽冷凝器29或气体加热器32,气体加热器32采用的加热介质为高温饱和水蒸气。其中,所述干燥介质可采用空气或者氮气,干燥器1可采用对流加热式干燥器,如喷雾干燥器或流化床干燥器。
所述一级溶液除湿塔3内的溶液吸收干燥介质中的水分后被稀释,一级溶液除湿塔3底部出来的稀溶液依次经流量调节阀I 4和液体喷淋器III 5后,进入一级真空再生罐6内加热再生形成浓溶液(即吸收水分后的稀溶液温度升高、浓度降低,在压力差的推动下通过一级真空再生罐6顶部的液体喷淋器III 5进入罐内发生沸腾,热源为冷凝器I 24内的冷凝热),一级真空再生罐6底部出来的浓溶液依次经溶液泵I 7、溶液预冷器8、溶液蒸发器I9的热流体通道和液体分布器I 10后,再进入一级溶液除湿塔3内与通入的高温高湿干燥介质逆向接触进行热质传递,构成所述一级溶液除湿-再生循环子系统(即浓缩后的浓溶液从一级真空再生罐6底部排出,由溶液泵I 7加压后依次经过溶液预冷器I 8和溶液蒸发器I9,温度降低到设定值后通过一级溶液除湿塔3内的液体喷淋器I 10进入塔内,进入一级溶液除湿塔3内的浓溶液再吸收干燥介质中的水分后被稀释,形成循环)。
所述二级溶液除湿塔12内的溶液吸收干燥介质中的水分后被稀释,二级溶液除湿塔12底部出来的稀溶液依次经流量调节阀II 13和液体分布器IV 14后,进入二级真空再生罐15内加热再生形成浓溶液(即吸收水分后的稀溶液温度升高、浓度降低,在压力差的推动下通过二级真空再生罐15顶部的液体喷淋器IV 14进入罐内发生沸腾,热源为冷凝器II 25内的冷凝热),二级真空再生罐15底部出来的浓溶液依次经溶液泵II 16、溶液预冷器II17、溶液蒸发器II 18的热流体通道和液体分布器II 19后,再进入二级溶液除湿塔12内,构成所述二级溶液除湿-再生循环子系统(即浓缩后的浓溶液从二级真空再生罐16底部排出,由溶液泵II加压后经过溶液预冷器II 17和溶液蒸发器II 18,温度降低到设定值后通过二级溶液除湿塔12内的液体喷淋器II 19进入塔内,进入二级溶液除湿塔12内的浓溶液再吸收干燥介质中的水分后被稀释,形成循环)。
所述溶液预冷器I 8和溶液预冷器II 17采用的冷却介质各自独立地选自冷却井水或常温自来水,溶液蒸发器I 9和溶液蒸发器II 18均采用换热器结构。
所述一级真空罐6内部设有用于对自液体喷淋器III 5喷洒而下的稀溶液进行加热的冷凝器I 22,所述溶液蒸发器I 9的冷流体通道、压缩机I 21、冷凝器I 22与节流装置I23顺次管路连接构成所述第一热泵循环子系统;所述第一热泵循环子系统的循环管路内充有换热介质,换热介质可采用氟利昂等制冷剂。溶液蒸发器I 9用来冷却一级溶液除湿塔3的进口溶液,冷凝器I 22中的冷凝热作为溶液加热再生的热源。
所述二级真空罐15内部设有用于对自液体分布器IV 14喷洒而下的稀溶液进行加热的冷凝器II 25,所述溶液蒸发器II 18的冷流体通道、压缩机II 24、冷凝器II 25与节流装置II 26顺次管路连接构成所述第二热泵循环子系统;第二热泵循环子系统的循环管路内充有换热介质,换热介质可采用氟利昂等制冷剂。溶液蒸发器II 18用来冷却二级溶液除湿塔12的进口溶液,冷凝器II 25中的冷凝热作为溶液加热再生的热源。
所述一级溶液除湿-再生循环系统和二级溶液除湿-再生循环系统中循环流通的溶液均为吸湿性盐溶液;自液体喷淋器I 10喷入一级溶液除湿塔3内溶液的浓度低于自液体喷淋器II 19喷入二级溶液除湿塔12内溶液的浓度;自液体喷淋器I 10喷入一级溶液除湿塔3内溶液的温度高于自液体喷淋器II 19喷入二级溶液除湿塔12内溶液的温度。
所述吸湿性盐溶液为氯化锂水溶液、溴化锂水溶液和甲酸钾水溶液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溶液。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对照图1,高压蒸汽冷凝器29和低压蒸汽冷凝器30均可采用换热器结构。
一级真空再生罐6内的吸湿性盐溶液发生沸腾后,吸湿性盐溶液中的水分变为水蒸气,由压缩机III 27加压后进入高压蒸汽冷凝器29内冷凝成液态水,冷凝放出的热量用来加热干燥介质空气(即第二风机20抽出的低温低湿干燥介质通过换热装置31的冷流体通道被初步预热后,再通过高压蒸汽冷凝器29的冷流体通道被进一步加热形成达到温度、湿度要求的高温高湿干燥介质,以对干燥器1内对物料进行干燥)。
二级真空再生罐15内的吸湿性盐溶液发生沸腾后,吸湿性盐溶液中的水分变为水蒸气,由压缩机IV 28加压后进入低压蒸汽冷凝器30内冷凝成液态水后收集。
本实施例采用空气作为干燥介质,采用流化床干燥将含水量15%的湿物料干燥至含水量0.5%,吸湿性溶液采用LiCl水溶液;干燥器1的进口空气温度为120℃、绝对湿度为9.3g/kg(干空气),干燥器1的出口空气温度为73℃、绝对湿度为28.3g/kg(干空气);一级溶液除湿塔的进液温度30℃、质量浓度30%,一级溶液除湿塔的出口空气温度为35℃、绝对湿度为14.5g/kg(干空气);二级溶液除湿塔的进液温度25℃、质量浓度35%,二级溶液除湿塔的出口空气温度为30℃、绝对湿度为9.3g/kg(干空气);利用高压蒸汽冷凝器29中水蒸气的冷凝热来加热空气干燥介质;低压蒸汽冷凝器中的水蒸气经外界高温冷源冷却成冷凝水后收集;每吨湿物料产品干燥耗电46.9kWh,系统无需外部提供空气加热热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对照图2,高压蒸汽冷凝器29和低压蒸汽冷凝器30均可采用换热器结构。
对照图2,一级真空再生罐6顶部通过压缩机III 27与高压蒸汽冷凝器29的热流体通道由管路连接,所述二级真空再生罐15顶部通过的压缩机IV 28与低压蒸汽冷凝器30的热流体通道由管路连接,常温水依次流过低压蒸汽冷凝器30的冷流体通道和高压蒸汽冷凝器29的冷流体通道,被加热形成生活热水。高压蒸汽冷凝器29和低压蒸汽冷凝器30中的冷凝热均用来加热常温水,得到生活热水。
对照图2,第二风机20抽出的低温低湿干燥介质通过换热装置31的冷流体通道被初步预热后,再通过气体加热器32被进一步加热形成达到温度、湿度要求的高温高湿干燥介质,以对干燥器1内对物料进行干燥。其中气体加热器32采用的加热介质为高温饱和水蒸气,高温饱和水蒸气的温度为320℃。
本实施例采用空气作为干燥介质,采用喷雾干燥将含水量70%的料液干燥成含水量3%的产品,吸湿性溶液采用KCOOH水溶液。干燥器1的进口空气温度为300℃、绝对湿度为6g/kg(干空气),干燥器1的出口空气温度为100℃、绝对湿度为75g/kg(干空气)。一级溶液除湿塔内吸湿性盐溶液的进液温度35℃、质量浓度65%,一级溶液除湿塔的出口空气温度为40℃、绝对湿度为30g/kg(干空气);二级溶液除湿塔内吸湿性盐溶液的进液温度20℃、质量浓度75%,二级溶液除湿塔的出口空气温度为25℃、绝对湿度为6g/kg(干空气);高压蒸汽冷凝器和低压蒸汽冷凝器中的冷凝热用来加热常温水,得到生活热水;每吨湿物料产品干燥消耗电381.6kWh,气体加热器32的加热介质每小时消耗蒸汽0.54吨,总共获得6.7吨/每小时的50℃生活热水。
本说明书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

Claims (9)

1.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介质循环子系统、一级溶液除湿-再生循环子系统、二级溶液除湿-再生循环子系统、第一热泵循环子系统、第二热泵循环子系统;
干燥器(1)内的高温高湿干燥介质由第一风机(2)抽出,经一级溶液除湿塔(3)下部的气体入口进入塔内,并与液体喷淋器I(10)喷出的溶液逆向接触进行热质传递,形成的被初步除湿后的干燥介质通过升气管(11)进入二级溶液除湿塔(12)内,并与液体喷淋器II(19)喷出的溶液逆向接触进行热质传递,被进一步除湿形成的低温低湿干燥介质由设置在二级溶液除湿塔(12)顶部出气口的第二风机(20)抽出,再被加热成为高温低湿干燥介质后再进入干燥器(1)内对物料进行干燥,构成所述干燥介质循环子系统;
所述一级溶液除湿塔(3)内的溶液吸收干燥介质中的水分后被稀释,一级溶液除湿塔(3)底部出来的稀溶液依次经流量调节阀I(4)和液体喷淋器III(5)后,进入一级真空再生罐(6)内进行加热再生形成浓溶液,一级真空再生罐(6)底部出来的浓溶液依次经溶液泵I(7)、溶液预冷器(8)、溶液蒸发器I(9)的热流体通道和液体分布器I(10)后,再进入一级溶液除湿塔(3)内与通入的高温高湿干燥介质逆向接触进行热质传递,构成所述一级溶液除湿-再生循环子系统;
所述二级溶液除湿塔(12)内的溶液吸收干燥介质中的水分后被稀释,二级溶液除湿塔(12)底部出来的稀溶液依次经流量调节阀II(13)和液体分布器IV(14)后,进入二级真空再生罐(15)内进行加热再生形成浓溶液,二级真空再生罐(15)底部出来的浓溶液依次经溶液泵II(16)、溶液预冷器II(17)、溶液蒸发器II(18)的热流体通道和液体分布器II(19)后,再进入二级溶液除湿塔(12)内,构成所述二级溶液除湿-再生循环子系统;
所述一级真空再生 罐(6)内部设有用于对自液体喷淋器III(5)喷洒而下的稀溶液进行加热的冷凝器I(22),所述溶液蒸发器I(9)的冷流体通道、压缩机I(21)、冷凝器I(22)与节流装置I(23)顺次管路连接构成所述第一热泵循环子系统;
所述二级真空再生 罐(15)内部设有用于对自液体分布器IV(14)喷洒而下的稀溶液进行加热的冷凝器II(25),所述溶液蒸发器II(18)的冷流体通道、压缩机II(24)、冷凝器II(25)与节流装置II(26)顺次管路连接构成所述第二热泵循环子系统;
其中,所述第一热泵循环子系统的循环管路内以及第二热泵循环子系统的循环管路内均充有换热介质,溶液蒸发器I(9)和溶液蒸发器II(18)均采用换热器结构;
所述一级溶液除湿-再生循环系统和二级溶液除湿-再生循环系统中循环流通的溶液均为吸湿性盐溶液;自液体喷淋器I(10)喷入一级溶液除湿塔(3)内溶液的浓度低于自液体喷淋器II(19)喷入二级溶液除湿塔(12)内溶液的浓度;自液体喷淋器I(10)喷入一级溶液除湿塔(3)内溶液的温度高于自液体喷淋器II(19)喷入二级溶液除湿塔(12)内溶液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机III(27)和高压蒸汽冷凝器(29),所述高压蒸汽冷凝器(29)采用换热器结构,所述一级真空再生罐(6)顶部通过压缩机III(27)与高压蒸汽冷凝器(29)的热流体通道由管路连接,一级真空再生罐(6)内的真空在压缩机III(27)的运行作用下进行维持,所述第二风机(20)抽出的低温低湿干燥介质通过高压蒸汽冷凝器(29)的冷流体通道后再进入干燥器(1)内对物料进行干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机IV(28)和低压蒸汽冷凝器(30),所述低压蒸汽冷凝器(30)采用换热器结构,所述二级真空再生罐(15)顶部通过的压缩机IV(28)与低压蒸汽冷凝器(30)的热流体通道由管路连接,二级真空再生罐(15)内的真空在压缩机IV(28)的运行作用下进行维持,所述低压蒸汽冷凝器(30)的冷流体通道内通入常温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装置(31),所述第一风机(2)的出气口通过换热装置(31)的热流体通道与一级溶液除湿塔(3)下部的气体入口由管路连接;所述第二风机(20)的出气口通过换热装置(31)的冷流体通道与干燥器(1)由管路连接;其中,所述换热装置(31)采用热管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器(1)为对流加热式干燥器,优选为喷雾干燥器或流化床干燥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介质为空气或者氮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溶液除湿塔(3)和二级溶液除湿塔(12)均采用填料吸收塔装置,一级溶液除湿塔(3)顶部通过所述升气管(11)与二级溶液除湿塔(12)底部连通,所述升气管(11)外壁与二级溶液除湿塔(12)内部之间形成上方敞口的环形集液腔室;所述升气管(11)上方设有用于遮挡其开口的V形避水罩,以防自液体喷淋器II(19)喷洒而下的溶液通过升气管(11)径直落入一级溶液除湿塔(3)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预冷器I(8)和溶液预冷器II(17)采用的冷却介质各自独立地选自冷却井水或常温自来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性盐溶液为氯化锂水溶液、溴化锂水溶液和甲酸钾水溶液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溶液。
CN201911083191.1A 2019-11-07 2019-11-07 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 Active CN1109864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3191.1A CN110986486B (zh) 2019-11-07 2019-11-07 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3191.1A CN110986486B (zh) 2019-11-07 2019-11-07 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86486A CN110986486A (zh) 2020-04-10
CN110986486B true CN110986486B (zh) 2021-07-30

Family

ID=70083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83191.1A Active CN110986486B (zh) 2019-11-07 2019-11-07 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864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7443B (zh) * 2020-07-24 2022-03-01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开式吸收式热泵-mvr技术耦合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
CN111947444B (zh) * 2020-07-24 2022-03-01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开式吸收式热泵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
CN112010269A (zh) * 2020-07-30 2020-12-01 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含硫化氢酸性气制酸的装置及方法
CN113757841B (zh) * 2021-08-19 2022-09-20 东南大学 一种低品位热梯级驱动热湿解耦处理空调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9213A (zh) * 2007-10-19 2008-03-26 东华大学 一种无排气高效烘燥系统和方法
US8021542B2 (en) * 2007-10-02 2011-09-20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Method for recovering potable water from the exhaust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6288067A (zh) * 2015-05-18 2017-01-04 江苏高科应用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及其结构
CN207395044U (zh) * 2017-06-06 2018-05-22 江苏格瑞力德空调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两级溶液除湿混合冷热源利用复合型空调系统
CN108224636A (zh) * 2018-01-03 2018-06-29 清华大学 一种热泵驱动的真空再生型溶液除湿新风机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21542B2 (en) * 2007-10-02 2011-09-20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Method for recovering potable water from the exhaust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1149213A (zh) * 2007-10-19 2008-03-26 东华大学 一种无排气高效烘燥系统和方法
CN106288067A (zh) * 2015-05-18 2017-01-04 江苏高科应用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及其结构
CN207395044U (zh) * 2017-06-06 2018-05-22 江苏格瑞力德空调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两级溶液除湿混合冷热源利用复合型空调系统
CN108224636A (zh) * 2018-01-03 2018-06-29 清华大学 一种热泵驱动的真空再生型溶液除湿新风机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86486A (zh) 2020-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86486B (zh) 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
KR100510774B1 (ko) 복합식 제습냉방시스템
CN204063414U (zh) 一种热泵驱动预冷型溶液调湿新风机组
CN102506564B (zh) 冷凝水余热一效闪蒸自然空气除湿预热干燥烘箱系统
CN105819531B (zh) 一种节能热泵型中温喷雾蒸发系统
CN102445066B (zh) 冷凝水余热二效闪蒸自然空气除湿预热干燥烘箱系统
CN103868171A (zh) 一种热泵直膨式溶液除湿新风系统
CN106765770A (zh) 一种冷凝与溶液分级除湿的高效新风空调处理装置及方法
KR20120114012A (ko) 하이브리드 공기조화 시스템
CN111947444B (zh) 一种基于开式吸收式热泵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
CN208454788U (zh) 一种处理污泥的低温干化设备
CN108800646A (zh) 一种蒸发冷空气源热泵机组
CN106766355B (zh) 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CN103471374A (zh) 太阳能辅助热泵干燥系统
CN110513905B (zh) 一种基于开式吸收循环的冷热联供系统
CN109798624B (zh) 间接蒸发内冷型热泵式溶液新风除湿装置
CN104001342B (zh) 一种用于盐溶液的真空雾化闪蒸水分离装置
CN112944726B (zh) 一种高储热密度开式吸收热升温系统
CN105135557A (zh) 一种热泵双冷源内冷式盐溶液除湿机组
CN204254979U (zh) 热回收低能耗冷冻式干燥机
CN106440115A (zh) 跨临界二氧化碳循环与溶液除湿的空气温湿度调节系统
CN110529170B (zh) 矿井热环境除湿再生系统及方法
CN106958987B (zh) 一种用于空气分离的空气预除湿及预冷系统
CN210426005U (zh) 一种复合式粮仓干燥调控装置
CN111442568A (zh) 基于低能耗热风供应的废热回收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