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84618B - 一种灌浆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灌浆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84618B
CN110984618B CN201911347235.7A CN201911347235A CN110984618B CN 110984618 B CN110984618 B CN 110984618B CN 201911347235 A CN201911347235 A CN 201911347235A CN 110984618 B CN110984618 B CN 1109846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ck
grouting
curve
pipe
ver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4723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84618A (zh
Inventor
陈露
詹杰
钟露霞
黄美润
陈�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xinyuf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Xinyuf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Xinyuf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Xinyuf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4723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846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84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84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846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846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03Arrangements for filling cracks or cavities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s
    • E04G23/0211Arrangements for filling cracks or cavities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s using inj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solidation Of Soil By Introduction Of Solidifying Substances Into Soi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灌浆施工方法,本发明灌浆施工方法,首先采用地层探测仪对裂缝的开口截面形状及裂缝的深度进行探测,形成裂缝的三维造型函数,在该过程中,地层探测仪对裂缝的开口端面及三维外形进行扫描生成截面的第一外形曲线、第二外形截面形状,以及底层裂缝端部曲线,并最终生成裂缝造型曲线函数G(G1,G2,G3,D,H),式中,G1表示第一外形曲线函数,G2表示第二外形曲线函数,G3表示底层裂缝端部曲线函数,D表示裂缝水平方向的直线长度,也即裂缝的首尾两端直线长度,并且,设定裂缝水平方向的直线长度小于等于5m,H表示底层裂缝端部曲线上每个点与裂缝开口所在平面的竖直距离。

Description

一种灌浆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灌浆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灌浆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建筑物中,裂缝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结构的使用功能,而且水气和氧气沿缝渗透会引起钢筋的锈蚀膨胀,另外混凝土内部钙质业容易流失,使混凝土碱性变弱,加速碳化,进一步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及承载力。因此,混凝土配方设计及浇筑过程中,会想尽办法采取措施,尽量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但由于环境温度变化、结构体型复杂、混凝土自身水化固化发热等因素影响,裂缝的产生又很难避免,需要对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认真研究,采用合理的方法处理,保证混凝土建筑物或者混凝土构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国家为此每年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用于处理混凝土裂缝及由此带来的次生灾害问题,仅一座中型城市的地铁建设,光裂缝处理就需要上亿资金投入。
目前对混凝土裂缝灌浆处理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开槽填充封闭灌浆法、表面粘贴灌浆盒封闭灌浆法、交叉斜孔灌浆法。
开槽填充封闭灌浆法,主要方法是直接沿混凝土裂缝凿出u型或v型的槽,槽底埋设连通破壁塑料管,一定间距埋设灌浆管,利用速凝水泥或其它材料对缝槽进行回填密封,由预留的灌浆管,由低到高,逐孔灌浆处理,能够实现低压慢灌的要求,最后整体闭浆稳压一段时间后,结束灌浆,拔除灌浆管及凿除临时封闭用材料,再由砂浆或其它高强材料进行表面恢复处理。
表面粘贴灌浆盒封闭灌浆法,较开槽填充封闭灌浆法有一定改进,省去了沿缝切槽处理,几乎没对混凝土有新的破坏,其主要施工过程为:沿缝口打磨一定宽度,再冲洗缝口,然后按一定间距骑缝粘贴灌浆盒(一种带灌浆口的装置),剩余缝口先沿缝粘贴隔离(防裂美纹纸)材料,确保封口不被堵塞,采用环氧胶泥沿缝刮抹封闭,待环氧固化后,开始从灌浆盒上的灌浆口进行灌浆处理。
交叉斜孔灌浆法是目前最普遍采用的一种裂缝灌浆方法,其主要施工过程为:沿缝一定间距交叉打斜孔,要求孔底穿过裂缝,采用埋设止水针头当作注浆嘴,通过高压注浆机,由低到高进行裂缝灌浆处理。
但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主要技术缺陷,灌浆之前为进行有效检测,不能够根据裂缝设计最佳的灌浆管路以达到最佳的灌浆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浆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灌浆施工方法,包括:
首先采用地层探测仪对裂缝的开口截面形状及裂缝的深度进行探测,形成裂缝的三维造型函数,在该过程中,地层探测仪对裂缝的开口端面及三维外形进行扫描生成截面的第一外形曲线、第二外形截面形状,以及底层裂缝端部曲线,并最终生成裂缝造型曲线函数G(G1,G2,G3,D,H),式中,G1表示第一外形曲线函数,G2表示第二外形曲线函数,G3表示底层裂缝端部曲线函数,D表示裂缝水平方向的直线长度,裂缝的首尾两端直线长度,并且,H表示底层裂缝端部曲线上每个点与裂缝开口所在平面的竖直距离;
生成灌浆管曲线函数,灌浆管曲线与第一外形曲线函数、第二外形曲线函数的曲线形状相同,其在各个点的直径小于裂缝的宽度,灌浆管曲线包括第一灌浆管曲线以及第二灌浆管曲线,其为灌浆管的截面曲线,并且,第一灌浆管曲线与第一外形曲线沿径向的差距为e,第二灌浆管曲线与第二外形曲线沿径向的差距为e,灌浆管在径向方向上两侧分别与裂缝的边缘距离为e,以保证灌浆管能够置于裂缝开口处,并始终保持与裂缝边缘距离为e;
根据所述灌浆管的曲线函数F(F1,F2,D),采用3D打印技术,通过打印机或者注塑机制造灌浆管,所述灌浆管下端还连接有若干沿横向排列的竖直管,在每个竖直管上设置有一控制阀,用以控制向下灌输的浆料的速度以及灌输启停;
在对裂缝进行灌浆时,首先将灌浆管横向设置在裂缝开口处,竖直管伸入裂缝内部,并通过砂浆泵与灌浆管连通,向灌浆管内注入预设流量Q0的砂浆,并且分为N次进行喷射,知道裂缝填充完整。
进一步地,所述灌浆管的曲线函数F(F1,F2,D),设定F1为灌浆管的第一灌浆管曲线函数,F2为灌浆管的第二灌浆管曲线函数,确保第一灌浆管曲线在第一外形曲线内侧,其中,
F1(x,y)=G1(x,y-e) (1)
其中,第一灌浆管曲线与第一外形曲线沿径向的差距为e,设定裂缝开口水平面沿裂缝方向为x轴,设定裂缝宽度方向同时为灌浆管径向方向为y轴。
进一步地,灌浆管的第二灌浆管曲线函数F2,确保第一灌浆管曲线在第二外形曲线内侧,
F2(x,y)=G2(x,y+e) (2)
其中,第二灌浆管曲线与第二外形曲线沿径向的差距为e,设定裂缝开口水平面沿裂缝方向为x轴,设定裂缝宽度方向同时为灌浆管径向方向为y轴。
进一步地,所述底层裂缝端部曲线上每个点与裂缝开口所在平面的竖直距离H,对于竖直高度H,通过底层裂缝端部曲线确定,建立裂缝起点为坐标系原点O,设定X轴和Y轴,X轴表示裂缝长度方向,Y轴表示裂缝竖直高度,确定底层裂缝端部曲线函数G3,则确定Y轴方向的各个点数值,也即底层裂缝端部曲线上每个点与裂缝开口所在平面的竖直距离H。
进一步地,横向排列的各个所述竖直管之间均匀设置,相邻两竖直管之间的间距为D/10,竖直管的直径为灌浆管最窄处直径的一半;
在所述竖直管上还设置有压板,其用以对喷射的砂浆进行压平;
所述竖直管的高度为对应位置处的底层裂缝端部曲线上的点与裂缝开口所在平面的竖直距离H。
进一步地,将灌浆管横向设置在裂缝开口处后,在第一次喷射灌浆过程中,喷射速度为V1,在灌浆过程中,控制各个电磁阀的通断,以使得第一次灌浆后,裂缝的底端为水平面,首先打开裂缝最底端处对应的竖直管,打开控制阀,灌浆至距离裂缝最底端高度为h1的位置,关闭该竖直管上的控制阀,并在压板的作用下,将该处位置附近的砂浆维持在距离裂缝最底端高度为h1的位置,迅速打开其与竖直管上的控制阀,并在压板的作用下,将各处位置附近的砂浆维持在距离裂缝最底端高度为h1的位置。
进一步地,在经过第一次喷射后,砂浆维持在距离裂缝最底端高度为h1的位置,并且向上提升灌浆管,使得竖直管的最低端在砂浆平面以上;
开始第二次喷射,喷射速度为V2,在灌浆过程中,同时打开各个控制阀,灌浆高度为到达最短处的竖直管的开口端部,停止各个电磁阀,并再次向上提升灌浆管和竖直管,使得竖直管的最低端在砂浆平面以上。
进一步地,在第二次填充后,则进行第三次填充,喷射速度为V3,在灌浆过程中,同时打开各个控制阀,灌浆高度为到达最短处的竖直管的开口端部,停止各个电磁阀,并再次向上提升灌浆管和竖直管,使得竖直管的最低端在砂浆平面以上。重复上述填充过程,直到最终填充整个裂缝为止。
进一步地,所述喷射速度V1<喷射速度V2<喷射速度V3。
进一步地,在注塑过程中,灌浆管材质为PVC或者PEC硬质塑料材质,首尾段长度为D;
设定裂缝水平方向的直线长度小于等于5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灌浆施工方法,首先采用地层探测仪对裂缝的开口截面形状及裂缝的深度进行探测,形成裂缝的三维造型函数,在该过程中,地层探测仪对裂缝的开口端面及三维外形进行扫描生成截面的第一外形曲线、第二外形截面形状,以及底层裂缝端部曲线,并最终生成裂缝造型曲线函数G(G1,G2,G3,D,H),式中,G1表示第一外形曲线函数,G2表示第二外形曲线函数,G3表示底层裂缝端部曲线函数,D表示裂缝水平方向的直线长度,也即裂缝的首尾两端直线长度,并且,设定裂缝水平方向的直线长度小于等于5m,H表示底层裂缝端部曲线上每个点与裂缝开口所在平面的竖直距离。
尤其,本发明注塑灌浆管,灌浆管的曲线与第一外形曲线函数、第二外形曲线函数的曲线形状相同,但其在各个点的直径小于裂缝的宽度,灌浆管曲线包括第一灌浆管曲线以及第二灌浆管曲线,其为灌浆管的截面曲线,并且,第一灌浆管曲线与第一外形曲线沿径向的差距为e,第二灌浆管曲线与第二外形曲线沿径向的差距为e,灌浆管在径向方向上两侧分别与裂缝的边缘距离为e,以保证灌浆管能够置于裂缝开口处,并始终保持与裂缝边缘距离为e。
尤其,本发明在灌浆管下端还连接有若干沿横向排列的竖直管,在每个竖直管上设置有一控制阀,用以控制向下灌输的浆料的速度以及灌输启停;由于竖直管的高度不同,在向裂缝中灌浆时,不同高度的竖直管同时灌浆,在压板的作用下,从不同高度位置的管内喷出砂浆,上下流动砂浆相互加压及向周围扩散,形成对裂缝填充的作用力,不仅能够迅速将砂浆填充到同一水平面,还能够使得裂缝填充具有压实作用,裂缝修复更加牢固。
尤其,喷射速度V1<喷射速度V2<喷射速度V3,在填充过程中,第一次喷射过程中,需将裂缝填充到同一水平面,因此,竖直管顺次灌浆,应使灌浆速度在较低的速度下完成,同时,裂缝底部灌浆缓慢,砂浆压实度高;在逐渐升高裂缝填充过程中,则需要增加填充速度,以使竖直管在底层砂浆凝固之前能够拔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灌浆施工裂缝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灌浆施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灌浆一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灌浆三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灌浆施工裂缝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在对裂缝进行灌浆时,首先采用地层探测仪对裂缝1的开口截面形状及裂缝的深度进行探测,形成裂缝的三维造型函数,在该过程中,地层探测仪对裂缝的开口端面及三维外形进行扫描生成截面的第一外形曲线11、第二外形截面形状12,以及底层裂缝端部曲线13,并最终生成裂缝造型曲线函数G(G1,G2,G3,D,H),式中,G1表示第一外形曲线函数,G2表示第二外形曲线函数,G3表示底层裂缝端部曲线函数,D表示裂缝水平方向的直线长度,也即裂缝的首尾两端直线长度,并且,设定裂缝水平方向的直线长度小于等于5m,H表示底层裂缝端部曲线上每个点与裂缝开口所在平面的竖直距离。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竖直高度H,可通过底层裂缝端部曲线确定,可建立裂缝起点为坐标系原点O,设定X轴和Y轴,X轴表示裂缝长度方向,Y轴表示裂缝竖直高度,确定底层裂缝端部曲线函数G3,则可确定Y轴方向的各个点数值,也即底层裂缝端部曲线上每个点与裂缝开口所在平面的竖直距离H。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在确定裂缝造型曲线函数G(G1,G2,G3,D,H)后,则根据该造型函数确定灌浆管路的形状及直径,参阅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灌浆施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灌浆管的曲线与第一外形曲线函数、第二外形曲线函数的曲线形状相同,但其在各个点的直径小于裂缝的宽度,灌浆管曲线包括第一灌浆管曲线21以及第二灌浆管曲线22,其为灌浆管的截面曲线,并且,第一灌浆管曲线21与第一外形曲线沿径向的差距为e,第二灌浆管曲线22与第二外形曲线沿径向的差距为e,灌浆管在径向方向上两侧分别与裂缝的边缘距离为e,以保证灌浆管能够置于裂缝开口处,并始终保持与裂缝边缘距离为e。
具体而言,设定裂缝开口水平面沿裂缝方向为x轴,设定裂缝宽度方向同时为灌浆管径向方向为y轴,设定F1为灌浆管的第一灌浆管曲线函数,F2为灌浆管的第二灌浆管曲线函数,
F1(x,y)=G1(x,y-e) (1)
上式中,确保第一灌浆管曲线在第一外形曲线内侧。
F2(x,y)=G2(x,y+e) (2)
上式中,确保第一灌浆管曲线在第二外形曲线内侧。
通过第一灌浆管曲线和第二灌浆管曲线,以及D表示裂缝水平方向的直线长度确定灌浆管的曲线函数F(F1,F2,D)。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根据该灌浆管的曲线函数F(F1,F2,D),采用3D打印技术,通过打印机或者注塑机制造灌浆管,在本实施例中,在注塑过程中,灌浆管材质为PVC或者PEC硬质塑料材质,首尾段长度为D。
继续参阅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灌浆管3下端还连接有若干沿横向排列的竖直管31,在每个竖直管31上设置有一控制阀32,用以控制向下灌输的浆料的速度以及灌输启停。在本实施例中,横向排列的竖直管之间均匀设置,相邻两竖直管之间的间距为D/10,竖直管的直径为灌浆管最窄处直径的一半。在所述竖直管31上还设置有压板5,其用以对喷射的砂浆进行压平。竖直管的高度为对应位置处的底层裂缝端部曲线上的点与裂缝开口所在平面的竖直距离H。
具体而言,在对裂缝进行灌浆时,首先将灌浆管横向设置在裂缝开口处,竖直管伸入裂缝内部,并通过砂浆泵与灌浆管连通,向灌浆管内注入预设流量Q0的砂浆,并且分为N次进行喷射。
其中,在第一次喷射过程中,喷射速度为V1,在灌浆过程中,控制各个电磁阀的通断,以使得第一次灌浆后,裂缝的底端为水平面,首先打开裂缝最底端处对应的竖直管,打开控制阀,灌浆至距离裂缝最底端高度为h1的位置,关闭该竖直管上的控制阀,并在压板的作用下,将该处位置附近的砂浆维持在距离裂缝最底端高度为h1的位置,迅速打开其与竖直管上的控制阀,并在压板的作用下,将各处位置附近的砂浆维持在距离裂缝最底端高度为h1的位置。
其中,在经过第一次喷射后,砂浆维持在距离裂缝最底端高度为h1的位置,并且向上提升灌浆管,使得竖直管的最低端在砂浆平面以上。开始第二次喷射,喷射速度为V2,在灌浆过程中,同时打开各个控制阀,灌浆高度为到达最短处的竖直管的开口端部,停止各个电磁阀,并再次向上提升灌浆管和竖直管,使得竖直管的最低端在砂浆平面以上。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竖直管的高度不同,在向裂缝中灌浆时,不同高度的竖直管同时灌浆,在压板的作用下,从不同高度位置的管内喷出砂浆,上下流动砂浆相互加压及向周围扩散,形成对裂缝填充的作用力,不仅能够迅速将砂浆填充到同一水平面,还能够使得裂缝填充具有压实作用,裂缝修复更加牢固。
其中,在第二次填充后,则进行第三次填充,喷射速度为V3,在灌浆过程中,同时打开各个控制阀,灌浆高度为到达最短处的竖直管的开口端部,停止各个电磁阀,并再次向上提升灌浆管和竖直管,使得竖直管的最低端在砂浆平面以上。重复上述填充过程,直到最终填充整个裂缝为止。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喷射速度V1<喷射速度V2<喷射速度V3,在填充过程中,第一次喷射过程中,需将裂缝填充到同一水平面,因此,竖直管顺次灌浆,应使灌浆速度在较低的速度下完成,同时,裂缝底部灌浆缓慢,砂浆压实度高;在逐渐升高裂缝填充过程中,则需要增加填充速度,以使竖直管在底层砂浆凝固之前能够拔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首先采用地层探测仪对裂缝的开口截面形状及裂缝的深度进行探测,形成裂缝的三维造型函数,其中,地层探测仪对裂缝的开口端面及三维外形进行扫描生成截面的第一外形曲线、第二外形曲线,以及底层裂缝端部曲线,并最终生成裂缝造型曲线函数G(G1,G2,G3,D,H),式中,G1表示第一外形曲线函数,G2表示第二外形曲线函数,G3表示底层裂缝端部曲线函数,D表示裂缝水平方向的直线长度,且与裂缝的首尾两端直线长度相同,D小于等于5m; H表示底层裂缝端部曲线上每个点与裂缝开口所在平面的竖直距离;
生成灌浆管曲线函数,灌浆管曲线与第一外形曲线函数、第二外形曲线函数的曲线形状相同,其在各个点的直径小于裂缝的宽度,灌浆管曲线包括第一灌浆管曲线以及第二灌浆管曲线,其为灌浆管的截面曲线,并且,第一灌浆管曲线与第一外形曲线沿径向的差距为e,第二灌浆管曲线与第二外形曲线沿径向的差距为e,灌浆管在径向方向上两侧分别与裂缝的边缘距离为e,以保证灌浆管能够置于裂缝开口处,并始终保持与裂缝边缘距离为e;
根据所述灌浆管的曲线函数F(F1,F2,D),F1为灌浆管的第一灌浆管曲线函数,F2为灌浆管的第二灌浆管曲线函数,采用3D 打印技术,通过打印机或者注塑机制造灌浆管,所述灌浆管下端还连接有若干沿横向排列的竖直管,在每个竖直管上设置有一控制阀,用以控制向下灌输的浆料的速度以及灌输启停;
在对裂缝进行灌浆时,首先将灌浆管横向设置在裂缝开口处,竖直管伸入裂缝内部,并通过砂浆泵与灌浆管连通,向灌浆管内注入预设流量Q0的砂浆,并且分为N次进行喷射,直到裂缝填充完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管的曲线函数F(F1,F2,D),设定F1为灌浆管的第一灌浆管曲线函数,F2为灌浆管的第二灌浆管曲线函数,确保第一灌浆管曲线在第一外形曲线内侧,其中,
F1(x,y)=G1(x,y-e)(1)
其中,第一灌浆管曲线与第一外形曲线沿径向的差距为e,设定裂缝开口水平面沿裂缝方向为x轴,设定裂缝宽度方向同时为灌浆管径向方向为y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灌浆管的第二灌浆管曲线函数F2,确保第一灌浆管曲线在第二外形曲线内侧,
F2(x,y)=G2(x,y+e)(2)
其中,第二灌浆管曲线与第二外形曲线沿径向的差距为e,设定裂缝开口水平面沿裂缝方向为x轴,设定裂缝宽度方向同时为灌浆管径向方向为y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裂缝端部曲线上每个点与裂缝开口所在平面的竖直距离H,对于竖直高度H,通过底层裂缝端部曲线确定,建立裂缝起点为坐标系原点O,设定X轴和Y轴,X轴表示裂缝长度方向,Y轴表示裂缝竖直高度,确定底层裂缝端部曲线函数G3,则确定Y轴方向的各个点数值,也即底层裂缝端部曲线上每个点与裂缝开口所在平面的竖直距离H。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横向排列的各个所述竖直管之间均匀设置,相邻两竖直管之间的间距为D/10,竖直管的直径为灌浆管最窄处直径的一半;
在所述竖直管上还设置有压板,其用以对喷射的砂浆进行压平;
所述竖直管的高度为对应位置处的底层裂缝端部曲线上的点与裂缝开口所在平面的竖直距离H。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灌浆管横向设置在裂缝开口处后,在第一次喷射灌浆过程中,喷射速度为V1,在灌浆过程中,控制各个控制阀的通断,以使得第一次灌浆后,裂缝的底端为水平面,首先打开裂缝最底端处对应的竖直管,打开控制阀,灌浆至距离裂缝最底端高度为h1的位置,关闭该竖直管上的控制阀,并在压板的作用下,将该位置附近的砂浆维持在距离裂缝最底端高度为h1的位置,迅速打开其余竖直管上的控制阀,并在压板的作用下,将各处位置附近的砂浆维持在距离裂缝最底端高度为h1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经过第一次喷射后,砂浆维持在距离裂缝最底端高度为h1的位置,并且向上提升灌浆管,使得竖直管的最低端在砂浆平面以上;
开始第二次喷射,喷射速度为V2,在灌浆过程中,同时打开各个控制阀,灌浆高度为到达最短处的竖直管的开口端部,停止各个控制阀,并再次向上提升灌浆管和竖直管,使得竖直管的最低端在砂浆平面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次填充后,则进行第三次填充,喷射速度为V3,在灌浆过程中,同时打开各个控制阀,灌浆高度为到达最短处的竖直管的开口端部,停止各个控制阀,并再次向上提升灌浆管和竖直管,使得竖直管的最低端在砂浆平面以上,重复上述填充过程,直到最终填充整个裂缝为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速度V1<喷射速度V2<喷射速度V3。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注塑过程中,灌浆管材质为PVC或者PEC硬质塑料材质,首尾段长度为D1;D1的长度与D相同。
CN201911347235.7A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灌浆施工方法 Active CN1109846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47235.7A CN110984618B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灌浆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47235.7A CN110984618B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灌浆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84618A CN110984618A (zh) 2020-04-10
CN110984618B true CN110984618B (zh) 2020-12-22

Family

ID=70076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47235.7A Active CN110984618B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灌浆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8461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18649B1 (ko) * 2006-08-28 2007-05-15 삼성물산 주식회사 콘크리트 구체의 누수균열보수공법
JP2015110862A (ja) * 2013-12-06 2015-06-18 ショーボンド建設株式会社 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のひび割れ補修用シール注入器具及び補修方法
CN205558337U (zh) * 2016-04-28 2016-09-07 郑衍渠 一种建筑物的裂缝填补装置
CN109914843B (zh) * 2019-02-28 2020-05-19 华中科技大学 基于bim和计算机视觉的室内混凝土裂缝维护装备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84618A (zh) 2020-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73117B (zh) 一种构筑物结构裂缝堵漏加固方法
CN106761835B (zh) 一种岩溶隧道漏水分段注浆施工方法
CN102061710B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接头及其制作方法
CN105019404B (zh) 一种止水条及其止水结构和止水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02787329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较大渗漏处理结构
CN103643705B (zh) 钢储罐环墙基础地基局部沉陷补强方法
CN106638999A (zh) 气囊止水结构及其止水方法
CN108951611A (zh) 渠式切割装配式地下连续墙及施工方法
CN110984618B (zh) 一种灌浆施工方法
CN107747317B (zh) 一种软岩基础防渗墙槽底沉渣处理方法及软岩基础防渗墙槽底结构
CN104328781A (zh) 一种不良地质体控制性渗润化学灌浆方法
CN109667586B (zh) 一种双层井壁注浆系统的注浆方法
CN110144918A (zh) 地下建筑降水井防渗封堵施工方法
CN108086302B (zh) 一种基于地下墙体施工的横向整浇墙幅下沉工艺
CN106436787B (zh) 一种建筑物纠偏方法
CN206174149U (zh) 气囊止水结构
CN104762926A (zh) 嵌槽式渡槽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8571330A (zh) 一种处理地铁底板后浇带渗漏水的方法
CN204551381U (zh) 嵌槽式渡槽止水结构
CN104563102A (zh) 一种螺丝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螺丝桩的施工方法
CN106761823B (zh) 免止浆墙分段扫孔后退式控制性注浆方法
CN105780815A (zh) 连续墙防渗漏性的施工装置及方法
CN218712882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结构
CN205776310U (zh) 一种增设防水套管的下置式塔吊基础结构
CN110359472A (zh) 一种基坑降水井封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31

Address after: 266061 No.12, Qin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ang Tianqi

Address before: Room 515, building A2, Wanbao square, Xinluo District, Longyan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Fujian xinyuf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6

Address after: Room 515, building A2, Wanbao square, Xinluo District, Longyan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Fujian xinyuf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61 No.12, Qin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ang Tianqi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