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74442A - 一种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74442A CN110974442A CN201911351970.5A CN201911351970A CN110974442A CN 110974442 A CN110974442 A CN 110974442A CN 201911351970 A CN201911351970 A CN 201911351970A CN 110974442 A CN110974442 A CN 1109744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groove
- cavity
- fixedly connected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1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for stereotaxic surgery, e.g. frame-based stereotaxis
- A61B90/14—Fixators for body parts, e.g. skull clamp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fixators, e.g. pins
- A61B90/16—Bite block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放射治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包括调节杆、上牙板、压舌板、水囊、下牙板、通水管、上支板、下支板、调节槽、连柱、伸缩杆;其调节杆内部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前端通过连柱与水囊连通,伸缩杆后端与通水管连通,调节杆中前部两侧与调节槽卡槽式连接,调节槽外侧端与下支板内侧端连接,下支板下端设置有下牙板,下牙板下端设有牙槽,下支板通过空腔与上支板插卡式连接,上支板上端设置有上牙板,上牙板上端部设置有牙槽;该装置主体结构合理,保证了理想的张口度,使肿瘤与正常组织保持更大的距离,有利于正常组织的防护,水囊的填充排气使口腔存在更少的空腔,使肿瘤受到准确的剂量照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放射治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内置有可调控的水囊和压舌板、张开角度可调的口咬器,特别是一种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包括鼻咽癌、口腔癌(颊粘膜癌、齿龈癌、口底癌、硬腭癌、舌癌)、口咽癌(扁桃体癌、舌根癌、软腭癌及咽后壁癌)、唾液腺肿瘤、下咽癌、喉癌、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性癌,韦氏环区淋巴瘤、鼻型NK-t淋巴瘤、头颈部软组织肉瘤等。头颈部肿瘤最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是放射性治疗;为避免放疗过程损伤正常口腔组织和提高治疗效果,需要将头部固定,嘴巴张开固定,同时限制舌头活动(每次位置基本不变)、同时减少气腔,避免靠近气腔的肿瘤疗效不佳等,为实现上述条件,临床上采用头网或者头颈肩固定头颅以及颈部,同时采用常规张口含瓶或者普通口含器来减少治疗时口腔活动及舌运动;但常规口含装置很难限制整个舌头的活动,且口腔内往往存在较大的气腔。每个人的口腔容积不同,常规口含器、压舌板难以将舌头固定,同时口腔固定在理想的张开角度,从而难以提高局部肿瘤剂量,减少口腔周围正常组织受量,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口腔粘膜反应重等不良反应。
目前放射治疗已进入精确治疗的时代,治疗的方式多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包括常规的静态调强放射治疗技术(IMRT)、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技术(VMAT)、螺旋断层放射治疗技术(TOMO)、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IGIT)等。因为AI和5G技术进步,人工智能驱动的自适应放射治疗技术以及代表肿瘤放射治疗的前沿技术-Flash(闪射)粒子放射治疗技术即将登上当今舞台。上述技术均为个体化精确计划制定、精准治疗实施等提供保障。软件的进步同样需要硬件设备的更新。
在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912321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间距的口含器,它包括上下对称的两个支座、上舌板和下舌板,上舌板的一端通过销轴一铰接在上侧支座的侧边,下舌板的一端通过销轴二铰接在下侧支座的侧边,下舌板位于上舌板的正下方,在上舌板的中部下方固定连接有上支耳,在下舌板的中部上方固定连接有下支耳,上支耳和下支耳之间设有可调节长度的调节装置,在上下支座之间通过支撑装置连接。在对患者进行放疗时,将口含器放入患者的口腔中,患者的门齿咬合在支座的凹槽内,再通过旋转螺杆来调整口含器上下舌板之间的距离,使患者的舌固定住、且取得更好的张口舒适度,该装置设有两个螺纹式调节结构,由于放疗过程中不能有金属器物干扰,所以塑料材质的调节螺纹很容损坏,并且采用前后双调节结构,调节过程繁琐;公开号CN209237194U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胸部放疗用口含器,包括上挡板、下挡板、及均为弧形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及下支撑板的前端分别连接有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同侧分布,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中部之间通过伸缩皮囊相连,所述上支撑板内部设置有第一吸液夹层,所述下支撑板内部设置有第二吸液夹层,所述上支撑板及下支撑板上表面及下表面均布满通孔,所述伸缩皮囊的上端及下端均与支杆一端固定相连,所述支杆的另一端均与相对应位置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固定相连,所述伸缩皮囊的前端连通有进液管,所述伸缩皮囊的后端连通有喷液管,该装置使用弹簧结构调节口腔张开角度,稳固下差,金属弹簧影响放射性治疗。
总而言之,现有张开角度可调式口含器存在调节不变、使用寿命短、或者稳定性差等问题,并且一些部件使用金属材质影响治疗效果,压舌结构不可调,无法保证每位病人的舌头都能很好的限位住,在临床治疗过程空,口腔内空气也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上亟需研发一种压舌结构、张口度可调,排除口腔空气,提高肿瘤表面剂量的口咬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针对间距可调式口咬器调节不方便、易损坏、或者稳定性差等问题,并且含在口腔中的部件使用金属材质影响治疗效果,压舌结构不可调,口腔内空气影响治疗效果等缺点,在保证设备可批量生产和使用者操作方便的条件下,设计一种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主体结构包括调节杆、扣孔板、插孔板、扣板、上牙板、压舌板、水囊、下牙板、扣带、扣孔、通水管、扣带柱、上支板孔、上支板、刻度标尺、下支板、下支板孔、调节槽、连柱、伸缩杆和伸缩螺母;其中方杆状的调节杆内部采用前后贯穿的中空状结构,调节杆空腔中安装有伸缩杆,圆杆状的或者方杆状的伸缩杆内部采用前后贯穿的中空结构,调节杆的后端部设置有伸缩螺母,伸缩螺母能够旋进调节杆的空腔将伸缩杆固定;伸缩杆的前端下侧与筒状结构的连柱的上端固定连接,伸缩杆的内部空腔与连柱内部空腔相通;连柱的下端与“U”形结构的压舌板后端固定连接,连柱的前端面与水囊的开口端固定连接,水囊的开口端与连柱的内部空腔相连通;伸缩杆的后端与通水管固定连接,通水管与伸缩杆的内部空腔相连通,调节杆的中前部两侧分别与两个结构对称的调节槽卡槽式连接,调节杆能够沿着调节槽上下移动并固定在调节槽中,两个调节槽的外侧端分别与两个结构对称的下支板的内侧端固定连接,下支板呈圆弧心在前的、弧形曲面状的立柱结构,下支板的下端与弧形结构的下牙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下牙板向前弯曲,下牙板的下端部开设有牙槽;下支板的外侧端中部与扣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扣带采用布带结构,扣带的后侧面与扣带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下支板的中部由上至下设置有两个以上前后贯通的下支板孔,每两个相邻的下支板孔的孔壁相切,下支板内部开设有上端敞口的空腔,两个下支板通过空腔分别与两个结构对称的上支板插卡式连接,下支板、下支板的空腔、以及上支板采用相同的形状结构;上支板的尺寸大小与下支板空腔的尺寸大小相等,上支板能够嵌套在下支板空腔中;上支板的中部由上至下设置有三个以上前后贯通的上支板孔,每两个相邻的上支板孔的孔壁相切,扣带柱与上支板孔、下支板孔的圆直径尺寸大小相等并能够卡槽式连接,上支板的后端面外侧设置有刻度标尺;上支板的上端与上牙板的下端固定连接,上牙板的上端部设置有牙槽,上牙板与下牙板结构对称,上牙板与下牙板采用热塑性材料。
本发明所述的伸缩杆或可采用粗糙表面,伸缩杆能够沿着调节杆的空腔前后移动,伸缩杆的后半部或可设置有刻度尺标,通过刻度尺标便于记录伸缩杆与调节杆的相对位置,方便后期使用调节;所述通水管或可采用现有导尿管软阀结构,通水管的进水端设置为一个支管,支管末端为注水软阀。
本发明所述的调节槽的外侧端设置有条形槽口,调节槽内部设置有槽腔,槽腔的前侧设置有锯齿状的齿板,齿板的前端与调节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槽腔的后侧设置有弹力垫,弹力垫采用高弹性橡胶材料制备,弹力垫的后端与调节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槽腔内活动安装有活动卡齿,活动卡齿的前端呈锯齿状,活动卡齿的前端或可设置两个以上的锯齿,活动卡齿能够与齿板啮合连接,活动卡齿的后端面与弹力垫的前端面相接触;活动卡齿后端面上下端角呈光滑的圆弧面,方便活动卡齿在槽腔中上下活动;活动卡齿的外侧端面与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杆从调节槽的槽口中伸出,活动卡齿被限位在槽腔中,连杆的另一端与调节杆的侧端面固定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上牙板和下牙板外形结构或可以采用短直板状结构,而不采用弧形弯曲结构,以适应不同弯曲弧度的口腔牙床。
本发明所述的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用于对口腔进行放射性治疗时,采用封口式固定面罩将头部固定在定位板上时,调节杆上嵌套式依次安装有扣板和扣孔板,扣板和扣孔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孔,调节杆从扣板和扣孔板的通孔中穿过,扣孔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扣孔,扣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以上凹槽;扣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插孔板,插孔板的外侧端面设置有波浪状的突起,插孔板的前端呈三角形状;插孔板与扣孔相匹配,插孔板能够插入扣孔中实现扣孔板与扣板插卡式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用于对口腔进行放射性治疗,采用敞口式固定面罩将头部固定在定位板上时,伸缩杆的后端部与通水管固定连接,通水管与伸缩杆的内部空腔相连通,伸缩杆的后端面与卡板的中部固定连接,卡板与固定架卡槽式连接;固定架整体呈门字形结构,固定架的上横臂由上左支架和上右支架固定连接构成;左上支架的右端下侧固定设置有左板槽,左板槽中开设有前侧和右侧敞开的左板腔;上右支架内设置有滑板槽,滑板槽的前侧、后侧以及下侧设置有条形槽口,滑板槽内设置有伸缩橡胶柱,伸缩橡胶柱采用高弹性橡胶材料制备,伸缩橡胶柱的右端与滑板槽右端固定连接,伸缩橡胶柱的左端与十字架状的滑板相接触,滑板的前后支架从滑板槽的前后侧槽口中伸出,滑板的下支滑板从滑板槽的下侧槽口伸出,下支滑板的下端左侧面与右板槽的右端面固定连接,右板槽中设置有左侧敞口的右板腔,左板腔和右板腔的厚度尺寸与卡板厚度尺寸大小相等,左板腔的宽度尺寸大于卡板的宽度尺寸大小,右板腔的宽度尺寸等于卡板的宽度尺寸大小;上左支架的左端下侧和上右支架的右端下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结构对称的活动柱,活动柱的下端与内部开设有槽腔下转架嵌套式连接,下转架的上端部侧面螺纹式设置有紧固螺母,紧固螺母能够旋进下转架的槽腔从而将活动柱固定在下转架中;下转架的下端与下支架的上端通过转轴转动式连接,下支架的上端外侧面设置有转架螺母,转架螺母能够旋进下支架中,并且转架螺母与下支架内的转轴相抵,通过旋松转架螺母调节下转架与下支架的倾斜角度,通过旋紧转架螺母能够将下转架与下支架紧固;下支架的下部内开设有夹板槽,夹板槽的前侧、后侧以及内端侧设置有条形槽口,夹板槽中设置有夹板弹簧,夹板弹簧的上端与夹板槽的上端固定连接;夹板弹簧的下端与十字架形结构的夹板相接触,夹板的前后支架从夹板槽的前后槽口伸出,夹板的内侧支架从夹板槽的内端侧槽口伸出,夹板能够沿着夹板槽上下移动;下转架的下端与底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固定板能够被夹在夹板与底板之间。
本发明所述的活动柱侧面镶嵌刻度尺,可以记录活动柱与下转架的相对位置;下转架上端外侧面螺母部位设置有角度表盘,下转架下端外侧面中间镶或者画一指示线以便读取角度表盘上的倾斜角度,角度表盘的中心与下转架的转轴同轴,通过角度表盘记录下转架与下支架的倾斜角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设计的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主体结构合理,原理可靠,能够根据不同人口腔张开程度进行调整两个牙板,并且压舌板也能够根据病人口腔接口进行上下调节,水囊能够尽可能沾满口腔,既保证了治疗效果,又能辅助固定舌头,本装置应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中,特别针对口腔、口咽、鼻部等部位肿瘤,具有如下治疗效果:因保证了理想的张口度、水囊的填充排气,使肿瘤与周边正常组织保持更大的距离,正常组织能够获得更好的防护,更少的空腔可使临近的肿瘤受到更为准确的剂量照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封口式固定面罩用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封口式固定面罩用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正视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涉及的牙板和支板的后端面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涉及的牙板和支板的前端面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涉及的调节槽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涉及的调节槽内部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涉及的压舌板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涉及的敞口式固定面罩用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涉及的敞口式固定面罩用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与固定架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涉及的上左、右支架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涉及的右支架剖切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涉及的下支架的局部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涉及的下支架剖切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涉及的封口式固定面罩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涉及的敞口式固定面罩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的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其主体结构包括调节杆1、扣孔板2、插孔板3、扣板4、上牙板5、压舌板6、水囊7、下牙板8、扣带9、扣孔10、通水管11、扣带柱12、上支板孔13、上支板14、刻度标尺15、下支板16、下支板孔17、调节槽18、连杆19、槽腔20、齿板21、弹力垫22、活动卡齿23、连柱24、上左支架25、活动柱26、紧固螺母27、下转架28、底板29、夹板30、夹板槽31、夹板弹簧32、上右支架33、伸缩橡胶柱34、滑板35、左板槽36、下支滑板37、右板槽38、左板腔39、滑板槽40、右板腔41、卡板42、固定架43、伸缩杆47、伸缩螺母48、注水软阀49、下支架50和转架螺母51;其中方杆状的调节杆1内部采用前后贯穿的中空状结构,调节杆1空腔中安装有伸缩杆47,圆杆状的或者方杆状的伸缩杆47内部采用前后贯穿的中空结构,伸缩杆47或可采用粗糙表面,伸缩杆47能够沿着调节杆1的空腔前后移动,伸缩杆47的后半部或可设置有刻度尺标,通过刻度尺标便于记录伸缩杆47与调节杆1的相对位置,方便后期使用调节;调节杆1的后端部设置有伸缩螺母48,伸缩螺母48能够旋进调节杆1的空腔将伸缩杆47固定;伸缩杆47的前端下侧与筒状结构的连柱24的上端固定连接,伸缩杆47的内部空腔与连柱24内部空腔相通;连柱24的下端与“U”形结构的压舌板6后端固定连接,连柱24的前端面与水囊7的开口端固定连接,水囊7的开口端与连柱24的内部空腔相连通;伸缩杆47的后端与通水管11固定连接,通水管11与伸缩杆47的内部空腔相连通,通水管11用于向水囊7中注水,通水管11或可采用现有导尿管软阀结构,通水管11的进水端设置为一个支管,支管末端为注水软阀;调节杆1的中前部两侧分别与两个结构对称的调节槽18卡槽式连接,调节槽18的外侧端设置有条形槽口,调节槽18内部设置有槽腔20,槽腔20的前侧设置有锯齿状的齿板21,齿板21的前端与调节槽18的内壁固定连接,槽腔20的后侧设置有弹力垫22,弹力垫22采用高弹性橡胶材料制备,弹力垫22的后端与调节槽18的内壁固定连接,槽腔20内活动安装有活动卡齿23,活动卡齿23的前端呈锯齿状,活动卡齿23的前端或可设置两个以上的锯齿,活动卡齿23能够与齿板21啮合连接,活动卡齿23的后端面与弹力垫22的前端面相接触;活动卡齿23后端面上下端角呈光滑的圆弧面,方便活动卡齿23在槽腔20中上下活动;活动卡齿23的外侧端面与连杆19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杆19从调节槽18的槽口中伸出,活动卡齿23被限位在槽腔20中,连杆19的另一端与调节杆1的侧端面固定连接,当向后拉动调节杆1,调节杆1两侧的连杆19跟随后移,连杆19拉动活动卡齿23后移;活动卡齿23与齿板21分开,活动卡齿23向后挤压弹力垫22,然后上下移动调节杆1,活动卡齿23在槽腔20中上下活动,调节完毕后,活动卡齿23在弹力垫22的弹力作用下向前移动,活动卡齿23与齿板21啮合连接;两个调节槽18的外侧端分别与两个结构对称的下支板16的内侧端固定连接,下支板16呈圆弧心在前的、弧形曲面状的立柱结构,下支板16的下端与弧形结构的下牙板8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下牙板8向前弯曲,下牙板8的下端部开设有牙槽;下支板16的外侧端中部与扣带9的一端固定连接,扣带9采用布带结构,扣带9的后侧面与扣带柱12的一端固定连接;下支板16的中部由上至下设置有两个以上前后贯通的下支板孔17,每两个相邻的下支板孔17的孔壁相切,下支板16内部开设有上端敞口的空腔,两个下支板16通过空腔分别与两个结构对称的上支板14插卡式连接,下支板16、下支板16的空腔、以及上支板14采用相同的形状结构;上支板14的尺寸大小与下支板16空腔的尺寸大小相等,上支板14能够嵌套在下支板16空腔中;上支板14的中部由上至下设置有三个以上前后贯通的上支板孔13,每两个相邻的上支板孔13的孔壁相切,扣带柱12与上支板孔13和下支板孔17的圆直径尺寸大小相等并能够卡槽式连接,上支板14的后端面外侧设置有刻度标尺15;上支板14的上端与上牙板5的下端固定连接,上牙板5的上端部设置有牙槽,上牙板5与下牙板8结构对称,上牙板5与下牙板8采用热塑性材料;上牙板15与下牙板8的间距能够根据病人的嘴张开程度进行调整,调整上牙板5与下牙板8的间距时,上下拖动上牙板5,上支板14沿着下支板16的空腔跟随上牙板5上下移动,当间距调节完后,将扣带柱12扣入下支板孔17中,扣带柱12穿过下支板孔17和上支板孔13,上支板14被固定在下支板16中,上牙板5与下牙板8的间距被牢牢固定,扣带柱12与下支板孔17和上支板孔13构成的插卡式结构比塑料材质的螺纹机构更耐用、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施例涉及的上牙板5和下牙板8外形结构或可以采用短直板状结构,而不采用弧形弯曲结构,以适应不同弯曲弧度的牙床。
本实施例涉及的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用于对口腔进行放射性治疗时,采用封口式固定面罩45将头部固定在定位板44上时,调节杆1上嵌套式依次安装有扣板4和扣孔板2,扣板4和扣孔板2的中部开设有通孔,调节杆1从扣板4和扣孔板2的通孔中穿过,扣孔板2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扣孔10,扣孔10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以上凹槽;扣板4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插孔板3,插孔板3的外侧端面设置有波浪状的突起,插孔板3的前端呈三角形状;插孔板3与扣孔10相匹配,插孔板3能够插入扣孔10中实现扣孔板2与扣板4插卡式连接。
本实施例涉及的封口式固定面罩45用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的具体使用过程为:
首先,将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进行加热,使上牙板5和下牙板8软化,软化后,当上牙板5和下牙板8的温度适于病人口含时,让病人口含住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牙咬在上牙板5和下牙板8的牙槽中,在牙槽中留下牙印,待上牙板5和下牙板8冷却后牙印保留,病人再次使用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时,牙齿咬在上牙板5和下牙板8的牙印中,病人的牙齿与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结合更加紧密,有利于更好固定头部和口腔;
然后,当病人含住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后,牙齿咬在上牙板5和下牙板8的牙印中,病人口张开到最大,将上牙板8上移至紧贴病人上牙,上支板14沿着下支板16的空腔跟随上牙板5上下移动,当间距调节完后,将扣带柱12扣入下支板孔17中,扣带柱12穿过下支板孔17和上支板孔13,上支板14被固定在下支板16中,上牙板5与下牙板8的间距被牢牢固定,通过刻度标尺记录上支板14与下支板16交接处的刻度(同一病人交接刻度为固定值),记录刻度同时可以方便以后如果出现上支板14与下支板16松动移位,能够快速调节到该病人指定倾斜刻度;
再后,向后拉动调节杆1,调节杆1两侧的连杆19跟随后移,连杆19拉动活动卡齿23后移,活动卡齿23与齿板21分开,活动卡齿23向后挤压弹力垫22,上下移动调节杆1,活动卡齿23在槽腔20中上下活动,当压舌板紧贴病人舌头时停止移动调节杆,活动卡齿23在弹力垫22的弹力作用下向前移动,活动卡齿23与齿板21啮合连接,旋松伸缩螺帽48,前后移动伸缩杆47,调整压舌板6在口腔中的位置,保证压舌板6将舌头压在压舌板6底面,旋紧伸缩螺帽48记录伸缩杆47与调节杆1的相对位置;
最后,将扣板4套在调节杆1中,使用封口式固定面罩45将头部固定在定位板44上,调节杆1从封口式固定面罩45中伸出,将扣孔板2套在调节杆1上,扣孔板2与扣板4插卡式连接,实现了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与封口式固定面罩45的固定连接,使用通水管11向水囊7中注水,水囊7膨胀至理想大小(即根据患者个体口腔容量大小,充入一定量的水,保证贴至正常组织即可;在第一次水囊7充一定量水后,一直到一个放疗周期结束再放水,这样便于放置水囊7,保证了每次放疗具有良好重复性。),将通水管11关闭,对病人的靶区进行放射性治疗;由于病人牙齿咬在了上牙板5和下牙板8的牙印中,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与封口式固定面罩45的固定连接也间接将人的口腔和头部固定,有效防止头部的晃动,有利于放射性治疗的精准持续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本实施例涉及的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用于治疗舌癌、舌根癌以及部分扁桃体癌时,水囊7面朝舌侧,水囊7贴近肿瘤,压舌板6朝向硬腭或者软腭一侧;所述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用于治疗其他头颈部位肿瘤时均正常放置,即将口含装置中压舌板6压舌,水囊7面朝头侧。
实施例2:
将实施例1涉及的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用于对口腔进行放射性治疗,采用敞口式固定面罩46将头部固定在定位板44上时,伸缩杆47的后端部与通水管11固定连接,通水管11与伸缩杆47的内部空腔相连通,伸缩杆47的后端面与卡板42的中部固定连接,卡板42与固定架43卡槽式连接;固定架43整体呈门字形结构,固定架43的上横臂由上左支架25和上右支架33固定连接构成;左上支架25的右端下侧固定设置有左板槽36,左板槽36中开设有前侧和右侧敞开的左板腔39;上右支架33内设置有滑板槽40,滑板槽40的前侧、后侧以及下侧设置有条形槽口,滑板槽40内设置有伸缩橡胶柱34,伸缩橡胶柱34采用高弹性橡胶材料制备,伸缩橡胶柱34的右端与滑板槽40右端固定连接,伸缩橡胶柱34的左端与十字架状的滑板35相接触,滑板35的前后支架从滑板槽40的前后侧槽口中伸出,滑板35的下支滑板37从滑板槽40的下侧槽口伸出,下支滑板37的下端左侧面与右板槽38的右端面固定连接,右板槽38中设置有左侧敞口的右板腔41,左板腔39和右板腔41的厚度尺寸与卡板42厚度尺寸大小相等,左板腔39的宽度尺寸大于卡板42的宽度尺寸大小,右板腔41的宽度尺寸等于卡板42的宽度尺寸大小,使用附带卡板42的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时,将滑板35向右移动,卡板42的右端插入右板腔41,将滑板35向左移动,卡板42的左端插入左板腔39中,在伸缩橡胶柱34的弹力作用下,右板槽38和左板槽36将卡板42卡住;上左支架25的左端下侧和上右支架33的右端下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结构对称的活动柱26,活动柱26的下端与内部开设有槽腔下转架28嵌套式连接,下转架28的上端部侧面螺纹式设置有紧固螺母27,紧固螺母27能够旋进下转架28的槽腔从而将活动柱26固定在下转架28中;下转架28的下端与下支架50的上端通过转轴转动式连接,下支架50的上端外侧面设置有转架螺母51,转架螺母51能够旋进下支架50中,并且转架螺母51与下支架50内的转轴相抵,通过旋松转架螺母51调节下转架28与下支架50的倾斜角度,通过旋紧转架螺母51能够将下转架28与下支架50紧固;下支架50的下部内开设有夹板槽31,夹板槽31的前侧、后侧以及内端侧设置有条形槽口,夹板槽31中设置有夹板弹簧32,夹板弹簧32的上端与夹板槽31的上端固定连接;夹板弹簧32的下端与十字架形结构的夹板30相接触,夹板30的前后支架从夹板槽31的前后槽口伸出,夹板30的内侧支架从夹板槽31的内端侧槽口伸出,夹板30能够沿着夹板槽31上下移动;下转架28的下端与底板29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固定板44能够被夹在夹板30与底板29之间。
本实施例涉及的活动柱26侧面镶嵌刻度尺,可以记录活动柱26与下转架28的位置;下转架50上端外侧面螺母51部位设置有角度表盘,下转架28下端外侧面中间镶或者画一指示线以便读取角度表盘上的倾斜角度,角度表盘的中心与下转架28的转轴同轴,通过角度表盘记录下转架28与下支架50的倾斜角度。
本实施例涉及的敞口式固定面罩46用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的具体使用过程为:
(1)将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进行加热,使上牙板5和下牙板8软化,软化后,当上牙板5和下牙板8的温度适于病人口含时,让病人口含住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牙咬在上牙板5和下牙板8的牙槽中,在牙槽中留下牙印,待上牙板5和下牙板8冷却后牙印保留,病人再次使用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时,牙齿咬在上牙板5和下牙板8的牙印中,病人的牙齿与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结合更加紧密,有利于更好固定头部和口腔;
(2)将夹板30沿着夹板槽31向上拉动,将固定板44夹在夹板30与底板29之间,将滑板35向右移动,卡板42的右端插入右板腔41,将滑板35向左移动,卡板42的左端插入左板腔39中,伸缩橡胶柱34的弹力作用下,右板槽38和左板槽36将卡板42卡住,将紧固螺母27从下转架28的槽腔旋出,调节活动柱26,使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被病人口含住,旋松转架螺母51调节下转架28与下支架50的倾斜角度,确定方便病人口含的倾斜角度,旋紧转架螺母51将下转架28与下支架50紧固,将紧固螺母27旋进下转架28的槽腔将活动柱26固定在下转架28中;
(3)当病人含住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后,牙齿咬在上牙板5和下牙板8的牙印中,病人口张开到最大,将上牙板8上移至紧贴病人上牙,上支板14沿着下支板16的空腔跟随上牙板5上下移动,当间距调节完后,将扣带柱12扣入下支板孔17中,扣带柱12穿过下支板孔17和上支板孔13,上支板14被固定在下支板16中,上牙板5与下牙板8的间距被牢牢固定,通过刻度标尺记录上支板14与下支板16交接处的刻度,方便以后查对。
(4)向后拉动调节杆1,调节杆1两侧的连杆19跟随后移,连杆19拉动活动卡齿23后移,活动卡齿23与齿板21分开,活动卡齿23向后挤压弹力垫22,上下移动调节杆1,活动卡齿23在槽腔20中上下活动,当压舌板紧贴病人舌头时停止移动调节杆,活动卡齿23在弹力垫22的弹力作用下向前移动,活动卡齿23与齿板21啮合连接,旋松伸缩螺帽48,前后移动伸缩杆47,调整压舌板6在口腔中的位置,保证压舌板6将舌头压在压舌板6底面,旋紧伸缩螺帽48记录伸缩杆47与调节杆1的相对位置;
(5)使用通水管11向水囊7中注水,水囊7膨胀至理想大小(即根据患者个体口腔容量大小,充入一定量的水,保证贴至正常组织即可,这样便于放置水囊7,保证了每次放疗具有良好重复性。),将通水管11关闭,对病人的靶区进行放射性治疗;右板槽38和左板槽36将卡板42卡住,由于病人牙齿咬在了上牙板5和下牙板8的牙印中,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与固定架43的固定连接也间接将人的口腔和头部固定,有效防止头部的晃动,有利于放射性治疗的精准持续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Claims (8)
1.一种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包括调节杆、上牙板、压舌板、水囊、下牙板、扣带、扣孔、通水管、扣带柱、上支板孔、上支板、刻度标尺、下支板、下支板孔、调节槽、连柱、伸缩杆和伸缩螺母;其中方杆状的调节杆内部采用前后贯穿的中空状结构,调节杆空腔中安装有伸缩杆,圆杆状的或者方杆状的伸缩杆内部采用前后贯穿的中空结构,调节杆的后端部设置有伸缩螺母,伸缩螺母能够旋进调节杆的空腔将伸缩杆固定;伸缩杆的前端下侧与筒状结构的连柱的上端固定连接,伸缩杆的内部空腔与连柱内部空腔相通;连柱的下端与“U”形结构的压舌板后端固定连接,连柱的前端面与水囊的开口端固定连接,水囊的开口端与连柱的内部空腔相连通;伸缩杆的后端与通水管固定连接,通水管与伸缩杆的内部空腔相连通,调节杆的中前部两侧分别与两个结构对称的调节槽卡槽式连接,调节杆能够沿着调节槽上下移动并固定在调节槽中,两个调节槽的外侧端分别与两个结构对称的下支板的内侧端固定连接,下支板的下端与弧形结构的下牙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下牙板向前弯曲,下牙板的下端部开设有牙槽;下支板的外侧端中部与扣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扣带采用布带结构,扣带的后侧面与扣带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下支板的中部由上至下设置有两个以上前后贯通的下支板孔,每两个相邻的下支板孔的孔壁相切,下支板内部开设有上端敞口的空腔,两个下支板通过空腔分别与两个结构对称的上支板插卡式连接,上支板的中部由上至下设置有三个以上前后贯通的上支板孔,每两个相邻的上支板孔的孔壁相切,扣带柱与上支板孔、下支板孔的圆直径尺寸大小相等并能够卡槽式连接,上支板的后端面外侧设置有刻度标尺;上支板的上端与上牙板的下端固定连接,上牙板的上端部设置有牙槽,上牙板与下牙板结构对称,上牙板与下牙板采用热塑性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板呈圆弧心在前的、弧形曲面状的立柱结构,下支板、下支板的空腔、以及上支板采用相同的形状结构;上支板的尺寸大小与下支板空腔的尺寸大小相等,上支板能够嵌套在下支板空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或可采用粗糙表面,伸缩杆能够沿着调节杆的空腔前后移动,伸缩杆的后半部或可设置有刻度尺标,通过刻度尺标便于记录伸缩杆与调节杆的相对位置,方便后期使用调节;所述通水管或可采用现有导尿管软阀结构,通水管的进水端设置为一个支管,支管末端为注水软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槽的外侧端设置有条形槽口,调节槽内部设置有槽腔,槽腔的前侧设置有锯齿状的齿板,齿板的前端与调节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槽腔的后侧设置有弹力垫,弹力垫采用高弹性橡胶材料制备,弹力垫的后端与调节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槽腔内活动安装有活动卡齿,活动卡齿的前端呈锯齿状,活动卡齿的前端或可设置两个以上的锯齿,活动卡齿能够与齿板啮合连接,活动卡齿的后端面与弹力垫的前端面相接触;活动卡齿后端面上下端角呈光滑的圆弧面,方便活动卡齿在槽腔中上下活动;活动卡齿的外侧端面与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杆从调节槽的槽口中伸出,活动卡齿被限位在槽腔中,连杆的另一端与调节杆的侧端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牙板和下牙板外形结构或可以采用短直板状结构,而不采用弧形弯曲结构,以适应不同弯曲弧度的口腔牙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用于对口腔进行放射性治疗,采用封口式固定面罩将头部固定在定位板上时,调节杆上嵌套式依次安装有扣板和扣孔板,扣板和扣孔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孔,调节杆从扣板和扣孔板的通孔中穿过,扣孔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扣孔,扣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以上凹槽;扣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插孔板,插孔板的外侧端面设置有波浪状的突起,插孔板的前端呈三角形状;插孔板与扣孔相匹配,插孔板能够插入扣孔中实现扣孔板与扣板插卡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用于对口腔进行放射性治疗,采用敞口式固定面罩将头部固定在定位板上时,伸缩杆的后端部与通水管固定连接,通水管与伸缩杆的内部空腔相连通,伸缩杆的后端面与卡板的中部固定连接,卡板与固定架卡槽式连接;固定架整体呈门字形结构,固定架的上横臂由上左支架和上右支架固定连接构成;左上支架的右端下侧固定设置有左板槽,左板槽中开设有前侧和右侧敞开的左板腔;上右支架内设置有滑板槽,滑板槽的前侧、后侧以及下侧设置有条形槽口,滑板槽内设置有伸缩橡胶柱,伸缩橡胶柱采用高弹性橡胶材料制备,伸缩橡胶柱的右端与滑板槽右端固定连接,伸缩橡胶柱的左端与十字架状的滑板相接触,滑板的前后支架从滑板槽的前后侧槽口中伸出,滑板的下支滑板从滑板槽的下侧槽口伸出,下支滑板的下端左侧面与右板槽的右端面固定连接,右板槽中设置有左侧敞口的右板腔,左板腔和右板腔的厚度尺寸与卡板厚度尺寸大小相等,左板腔的宽度尺寸大于卡板的宽度尺寸大小,右板腔的宽度尺寸等于卡板的宽度尺寸大小;上左支架的左端下侧和上右支架的右端下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结构对称的活动柱,活动柱的下端与内部开设有槽腔下转架嵌套式连接,下转架的上端部侧面螺纹式设置有紧固螺母,紧固螺母能够旋进下转架的槽腔从而将活动柱固定在下转架中;下转架的下端与下支架的上端通过转轴转动式连接,下支架的上端外侧面设置有转架螺母,转架螺母能够旋进下支架中,并且转架螺母与下支架内的转轴相抵,通过旋松转架螺母调节下转架与下支架的倾斜角度,通过旋紧转架螺母能够将下转架与下支架紧固;下支架的下部内开设有夹板槽,夹板槽的前侧、后侧以及内端侧设置有条形槽口,夹板槽中设置有夹板弹簧,夹板弹簧的上端与夹板槽的上端固定连接;夹板弹簧的下端与十字架形结构的夹板相接触,夹板的前后支架从夹板槽的前后槽口伸出,夹板的内侧支架从夹板槽的内端侧槽口伸出,夹板能够沿着夹板槽上下移动;下转架的下端与底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固定板能够被夹在夹板与底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柱侧面镶嵌刻度尺,可以记录活动柱与下转架的相对位置;下转架上端外侧面螺母部位设置有角度表盘,下转架下端外侧面中间镶或者画一指示线以便读取角度表盘上的倾斜角度,角度表盘的中心与下转架的转轴同轴,通过角度表盘记录下转架与下支架的倾斜角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51970.5A CN110974442B (zh) | 2019-12-25 | 2019-12-25 | 一种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51970.5A CN110974442B (zh) | 2019-12-25 | 2019-12-25 | 一种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74442A true CN110974442A (zh) | 2020-04-10 |
CN110974442B CN110974442B (zh) | 2021-05-04 |
Family
ID=70075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51970.5A Active CN110974442B (zh) | 2019-12-25 | 2019-12-25 | 一种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974442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30014A (zh) * | 2021-08-16 | 2021-12-03 | 高路英 | 一种医疗口腔治疗仪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558094U (zh) * | 2009-12-08 | 2010-08-25 | 孟兆珂 | 一种化疗口腔支撑器 |
CN203122350U (zh) * | 2012-12-28 | 2013-08-14 | 袁文红 | 一种新型的开口压舌器 |
CN203564208U (zh) * | 2013-11-07 | 2014-04-30 | 吴允刚 | 张口器 |
WO2018191737A1 (en) * | 2017-04-14 | 2018-10-18 | Mayo Found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 Apparatus for combined localization and dosimetry in image guided radiation therapy of the head and neck |
CN108742728A (zh) * | 2018-06-28 | 2018-11-06 | 王伟 | 一种医院内科用的压舌装置 |
CN109464754A (zh) * | 2018-05-25 | 2019-03-15 | 广州科莱瑞迪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头颈固定装置 |
US20190151042A1 (en) * | 2016-05-04 | 2019-05-23 | Radtec Medical Devices, Inc. | Intraoral positioning device |
CN209437907U (zh) * | 2018-09-27 | 2019-09-27 | 龚修云 | 一种用于治疗口腔肿瘤的口含器 |
CN209789807U (zh) * | 2018-11-05 | 2019-12-17 | 曾凡梅 | 一种儿科诊疗用口腔撑开器 |
-
2019
- 2019-12-25 CN CN201911351970.5A patent/CN11097444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558094U (zh) * | 2009-12-08 | 2010-08-25 | 孟兆珂 | 一种化疗口腔支撑器 |
CN203122350U (zh) * | 2012-12-28 | 2013-08-14 | 袁文红 | 一种新型的开口压舌器 |
CN203564208U (zh) * | 2013-11-07 | 2014-04-30 | 吴允刚 | 张口器 |
US20190151042A1 (en) * | 2016-05-04 | 2019-05-23 | Radtec Medical Devices, Inc. | Intraoral positioning device |
WO2018191737A1 (en) * | 2017-04-14 | 2018-10-18 | Mayo Found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 Apparatus for combined localization and dosimetry in image guided radiation therapy of the head and neck |
CN109464754A (zh) * | 2018-05-25 | 2019-03-15 | 广州科莱瑞迪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头颈固定装置 |
CN108742728A (zh) * | 2018-06-28 | 2018-11-06 | 王伟 | 一种医院内科用的压舌装置 |
CN209437907U (zh) * | 2018-09-27 | 2019-09-27 | 龚修云 | 一种用于治疗口腔肿瘤的口含器 |
CN209789807U (zh) * | 2018-11-05 | 2019-12-17 | 曾凡梅 | 一种儿科诊疗用口腔撑开器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30014A (zh) * | 2021-08-16 | 2021-12-03 | 高路英 | 一种医疗口腔治疗仪 |
CN113730014B (zh) * | 2021-08-16 | 2022-12-06 | 青岛市黄岛区中心医院 | 一种医疗口腔治疗仪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74442B (zh) | 2021-05-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74442B (zh) | 一种水囊式可调弓形口咬装置 | |
CN205460497U (zh) | 一种放疗专用的口腔咬合器 | |
CN209004577U (zh) | 一种可调节的口腔测量支撑器 | |
CN212547993U (zh) | 一种放疗用口含器组件 | |
CN205913654U (zh) | 一种口腔固定器 | |
CN215461022U (zh) | 一种临床呼吸内科给药装置 | |
CN220002771U (zh) | 一种口腔放疗支架 | |
CN219721715U (zh) | 一种口腔放射治疗用撑开装置 | |
CN210674030U (zh) | 一种口咽肿瘤放疗用压舌装置 | |
CN213031635U (zh) | 一种儿科护理用喉部给药器 | |
CN209378292U (zh) | 一种大内科用直肠给药器 | |
CN208710847U (zh) | 放射治疗用乳腺托架 | |
CN106237526A (zh) | 榫卯耳口鼻偏心式放射治疗头颈部定位负压枕平板固定架 | |
CN201612950U (zh) | 一种放疗用口腔填充器 | |
CN215025381U (zh) | 一种可调节的口含器 | |
CN217286917U (zh) | 一种新型的用于头颈部放疗的口咬器 | |
CN213284432U (zh) | 一种肿瘤患者给药装置 | |
CN214860640U (zh) | 一种框架固定式放射治疗床头部固定装置 | |
CN219022946U (zh) | 一种可调节载药式鼻腔给药装置 | |
CN218165810U (zh) | 一种头颈部肿瘤放疗压舌器 | |
CN221557156U (zh) | 一种患者化疗保温臂托 | |
CN221411945U (zh) | 一种麻醉面罩 | |
CN110975158B (zh) | 用于暴露颈部放疗野的下颌肩颈定位装置 | |
CN215231308U (zh) | 一种改良型多用气管插管固定器 | |
CN215084359U (zh) | 一种面颊部电子线放射治疗口腔防护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