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72223A - 一种链路释放方法、装置、终端及第二网络实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链路释放方法、装置、终端及第二网络实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72223A
CN110972223A CN201811142464.0A CN201811142464A CN110972223A CN 110972223 A CN110972223 A CN 110972223A CN 201811142464 A CN201811142464 A CN 201811142464A CN 110972223 A CN110972223 A CN 1109722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ntity
data transmission
link
terminal
transmission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424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大钧
刘佳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231005578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56589A/zh
Priority to CN201811142464.0A priority patent/CN11097222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08507 priority patent/WO202006384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972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22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5Maintenance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04W36/00698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using different RA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链路释放方法、装置、终端及第二网络实体,其中,链路释放方法包括:在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情况下,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发送的显式或隐式的释放通知后,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本方案能够使得UE在保持与两个网络实体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前提下,可以单独释放整个源侧的无线资源配置,从而获得切换过程中的中断时延达到0ms的性能要求,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链路释放方法、装置、终端及第二网络实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链路释放方法、装置、终端及第二网络实体。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的不断演进,传统网络架构下的节点间移动事件无法满足针对移动性能提出的更高需求。例如,切换过程中保持数据中断为0ms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发展的基本需求;而目前普通的移动场景(如图1所示的双连接的网络场景),终端UE移动到两个网络实体的信号覆盖交叠处后,网络将触发移动性事件;对此,传统的切换流程采用的是先中断原侧的数据传输,接入到目标节点后再继续业务传输,因此会导致较大的数据中断。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方案中提供了一种改进的MBB(Make Before Break)过程,改进后的切换过程为:UE接收到切换命令后,仍然接收来自源网络实体的数据传输,随后在UE进行上行接入过程时,将中断与源侧的数据传输,同时,开始应用目标侧的无线配置并进行到目标侧的数据传输,这个过程虽然会减少一定的中断时延,但仍无法达到0ms中断时延的要求。
也就是,按照现有技术实现,在切换的某一瞬间,UE仅能与某一个网络实体保持数据的发送及接收。这样,当进行从一个网络实体到另一个网络实体的切换过程时将会导致空口的数据中断,无法满足0ms中断时延要求,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链路释放方法、装置、终端及第二网络实体,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切换网络实体时存在中断时延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释放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在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情况下,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发送的显式或隐式的释放通知后,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网络实体与第二网络实体均为从网络实体时,所述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包括:
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从小区组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网络实体与第二网络实体均为主网络实体时,所述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包括:
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主小区组配置。
可选的,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包括:
每个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DRB或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信令承载SRB,同时保持有两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加密或解密子功能、两个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链路、两个介质访问控制MAC层链路和物理层链路。
可选的,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包括:
每个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DRB或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信令承载SRB,同时保持有一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两个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链路、两个介质访问控制MAC层链路和物理层链路。
可选的,所述释放通知包括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以下信息中的任一个:
第一个下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包;
第一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信道传输;
第一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或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应答RLC ACK;
无线资源控制RRC确认消息;
PDCP控制帧;
介质访问控制层控制元素MAC CE。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链路释放方法,应用于第二网络实体,包括:
在终端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终端发送释放通知,使得所述终端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
可选的,所述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终端发送释放通知,包括:
根据下行数据传输情况,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终端发送释放通知。
可选的,所述释放通知包括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以下信息中的任一个:
第一个下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包;
第一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信道传输;
第一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或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应答RLC ACK;
无线资源控制RRC确认消息;
PDCP控制帧;
介质访问控制层控制元素MAC CE。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收发机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收发机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发送的显式或隐式的释放通知后,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网络实体与第二网络实体均为从网络实体时,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从小区组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网络实体与第二网络实体均为主网络实体时,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主小区组配置。
可选的,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包括:
每个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DRB或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信令承载SRB,同时保持有两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加密或解密子功能、两个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链路、两个介质访问控制MAC层链路和物理层链路;或者
每个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DRB或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信令承载SRB,同时保持有一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两个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链路、两个介质访问控制MAC层链路和物理层链路。
可选的,所述释放通知包括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以下信息中的任一个:
第一个下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包;
第一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信道传输;
第一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或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应答RLC ACK;
无线资源控制RRC确认消息;
PDCP控制帧;
介质访问控制层控制元素MAC CE。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二网络实体,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收发机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终端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情况下,利用所述收发机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终端发送释放通知,使得所述终端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下行数据传输情况,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终端发送释放通知。
可选的,所述释放通知包括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以下信息中的任一个:
第一个下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包;
第一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信道传输;
第一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或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应答RLC ACK;
无线资源控制RRC确认消息;
PDCP控制帧;
介质访问控制层控制元素MAC CE。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链路释放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链路释放装置,应用于终端,包括:
第一释放模块,用于在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情况下,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发送的显式或隐式的释放通知后,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网络实体与第二网络实体均为从网络实体时,所述第一释放模块,包括:
第一释放子模块,用于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从小区组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网络实体与第二网络实体均为主网络实体时,所述第一释放模块,包括:
第二释放子模块,用于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主小区组配置。
可选的,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包括:
每个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DRB或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信令承载SRB,同时保持有两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加密或解密子功能、两个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链路、两个介质访问控制MAC层链路和物理层链路;或者
每个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DRB或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信令承载SRB,同时保持有一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两个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链路、两个介质访问控制MAC层链路和物理层链路。
可选的,所述释放通知包括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以下信息中的任一个:
第一个下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包;
第一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信道传输;
第一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或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应答RLC ACK;
无线资源控制RRC确认消息;
PDCP控制帧;
介质访问控制层控制元素MAC CE。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链路释放装置,应用于第二网络实体,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终端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终端发送释放通知,使得所述终端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根据下行数据传输情况,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终端发送释放通知。
可选的,所述释放通知包括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以下信息中的任一个:
第一个下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包;
第一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信道传输;
第一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或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应答RLC ACK;
无线资源控制RRC确认消息;
PDCP控制帧;
介质访问控制层控制元素MAC CE。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所述链路释放方法通过在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情况下,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发送的显式或隐式的释放通知后,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能够使得UE在保持与两个网络实体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前提下,可以单独释放整个源侧的无线资源配置,从而获得切换过程中的中断时延达到0ms的性能要求,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双连接的网络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路释放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路释放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路释放方法具体实现流程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路释放方法具体实现流程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路释放方法具体实现流程示意图三;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网络实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路释放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路释放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中终端切换网络实体时存在中断时延的问题,提供一种链路释放方法,应用于终端,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1:在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情况下,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发送的显式或隐式的释放通知后,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
其中,第一网络实体具体可为源网络实体,第二网络实体具体可为目标网络实体,但并不以此为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链路释放方法通过在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情况下,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发送的显式或隐式的释放通知后,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能够使得UE在保持与两个网络实体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前提下,可以单独释放整个源侧的无线资源配置,从而获得切换过程中的中断时延达到0ms的性能要求,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在所述第一网络实体与第二网络实体均为从网络实体时,所述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包括: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从小区组配置。
在所述第一网络实体与第二网络实体均为主网络实体时,所述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包括: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主小区组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可包括:每个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DRB或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信令承载SRB,同时保持有两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加密或解密子功能、两个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链路、两个介质访问控制MAC层链路和物理层链路。
也可以是,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包括:每个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DRB或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信令承载SRB,同时保持有一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可包括PDCP加密或解密子功能)、两个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链路、两个介质访问控制MAC层链路和物理层链路。
具体的,所述释放通知包括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以下信息中的任一个:第一个下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包;第一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信道传输;第一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或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应答RLC ACK;无线资源控制RRC确认消息;PDCP控制帧;介质访问控制层控制元素MAC CE。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链路释放方法,应用于第二网络实体,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31:在终端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终端发送释放通知,使得所述终端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
其中,第一网络实体具体可为源网络实体,第二网络实体具体可为目标网络实体,但并不以此为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链路释放方法通过在终端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终端发送释放通知,使得所述终端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能够使得UE在保持与两个网络实体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前提下,可以单独释放整个源侧的无线资源配置,从而获得切换过程中的中断时延达到0ms的性能要求,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所述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终端发送释放通知,包括:根据下行数据传输情况,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终端发送释放通知。
具体的,所述释放通知包括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以下信息中的任一个:第一个下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包;第一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信道传输;第一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或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应答RLC ACK;无线资源控制RRC确认消息;PDCP控制帧;介质访问控制层控制元素MAC CE。
下面结合终端和第二网络实体等多侧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链路释放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其中第一网络实体以源网络实体为例,第二网络实体以目标网络实体为例。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链路释放方法(具体为一种切换中释放源侧链路的优化方法)将有助于实现切换过程中的中断时延达到0ms的性能要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主要涉及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两个主网络实体之间切换,比如在两个主基站之间切换):
在0ms切换过程中,如果目标网络实体接收到来自源网络实体的0ms切换指示(即上述的链路切换请求),且又接收到来自UE的RRC(无线资源控制)重配完成消息(即上述的接入成功指示)后,则如果缓冲区中有待发的下行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包(采用新的安全上下文加密或完整性保护处理的数据)或控制帧,将通过新的链路发送给UE。
同时,目标网络实体可根据下行数据传输情况,显式或隐式地通知UE,目标网络实体与UE完成数据传输,期望UE释放源网络实体与UE之间的数据连接。
在0ms切换过程中,如果UE接收到0ms切换指示(即上述链路切换指示),可立刻配置目标侧的MCG(Master cell group,主小区组)配置,使得每个DRB(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承载或SRB(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信令承载)承载,同时保持有两个PDCP加密或解密子功能、两个RLC层链路、两个MAC层链路以及两个物理层链路。可选地,保持有一个PDCP功能完整实体和两个RLC层链路、两个MAC层链路以及两个物理层链路。
如果UE接收到来自目标网络实体的释放通知,比如:第一个下行PDCP数据包、第一个PDS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或PDC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道传输、第一个PUS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信道(如: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置消息)的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或RLC ACK(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应答)、RRC确认消息、PDCP控制帧或者MAC CE(MAC controlelement,介质访问控制层控制元素),显式地指示目标网络实体与UE完成数据传输,UE将停止源网络实体与UE之间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并开始释放整个源侧的MCG配置,例如释放源侧的MCG MAC(主小区组介质访问控制层),无线链路层RLC,以及PDCP加密或解密子功能实体。执行PDCP层的重建过程。
第二种情况(在两个从网络实体之间切换,比如在两个从基站之间切换):
针对LTE DC(LTE dual connectivity,LTE双连接),或EN-DC(E-UTRA-NR双连接:演进的通用地面无线接入5G双连接)或MR-DC(Multi-RAT dual connectivity,多种无线制式双连接)或NR-NR DC(NR-NR dual connectivity,5G基站-5G基站双连接),在SCG(Secondary cell group,从小区组)0ms切换过程中,如果目标从网络实体接收到来自目标主网络实体(即上述与源从网络实体对应的主网络实体)的SCG 0ms切换指示,且又接收到来自UE的接入成功指示后,可选地,接收到来自目标主网络实体的配置完成消息(是指主网络实体与从网络实体之间的接口上传送的消息,不是空口的RRC重配消息),则如果缓冲区中有待发的下行PDCP数据包(采用新的安全上下文加密或完整性保护处理的数据)或控制帧,将通过新的链路发送给UE。
同时,目标从网络实体可根据下行数据传输情况,显式或隐式地通知UE,目标从网络实体与UE完成数据传输,期望UE释放源从网络实体与UE之间的数据连接。
在SCG 0ms切换过程中,如果UE接收到SCG 0ms切换指示(即上述链路切换指示),可立刻配置目标侧的SCG配置,使得每个DRB承载或SRB承载,同时保持有两个PDCP加密或解密子功能、两个RLC层链路、两个MAC层链路以及两个物理层链路。可选地,保持有一个PDCP功能完整实体和两个RLC层链路、两个MAC层链路以及两个物理层链路。
如果UE接收到来自目标从网络实体的释放通知,比如:第一个下行PDCP数据包、第一个PDSCH或PDCCH信道传输、第一个PUSCH信道的HARQ确认或RLC ACK、RRC确认消息、PDCP控制帧或者MAC CE,显式地指示目标从网络实体与UE完成数据传输,UE将停止源从网络实体与UE之间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并开始释放整个源侧的SCG配置,例如释放源侧的SCGMAC(从小区组介质访问控制层),RLC,以及PDCP加密或解密子功能实体。执行PDCP层的重建过程。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举例说明。
举例1:eNB(4G基站)之间0ms切换过程的源链路释放机制
如图4所示,步骤41~45:源网络实体(eNB)与UE之间一直保持原来的数据传输链路;对于目标网络实体(eNB)接收到来自源网络实体(eNB)的0ms切换指示,且又接收到来自UE的RRC重配完成消息后,则如果缓冲区中有待发的下行PDCP数据包(采用新的安全上下文加密或完整性保护处理的数据)或控制帧,将通过新的链路发送给UE。
步骤46~47:UE与两个网络实体(eNB)维持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步骤48:目标网络实体(eNB)会根据下行数据传输情况,显式或隐式地通知UE,目标网络实体(eNB)与UE完成数据传输,期望UE释放源网络实体(eNB)与UE之间的数据连接;
步骤49:UE接收到来自目标网络实体(eNB)的释放通知,比如:第一个下行PDCP数据包、第一个PDSCH或PDCCH信道传输、第一个PUSCH信道(如:RRC重配置消息)的HARQ确认或RLC ACK、RRC确认消息、PDCP控制帧或者MAC CE(显式地指示目标网络实体(eNB)与UE完成数据传输),将停止源网络实体(eNB)与UE之间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并开始释放整个源侧的MCG配置,例如释放源侧的MCG MAC,RLC,以及PDCP加密或解密子功能实体。执行PDCP层的重建过程。
步骤410:UE仅与目标网络实体(eNB)维持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具体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41:源网络实体(Source eNB)向目标网络实体(Target eNB)发送切换请求HOrequest(0ms interruption indicator,0ms中断指示器);
步骤42:目标网络实体(Target eNB)向源网络实体(Source eNB)反馈切换请求应答HO request ACK;
步骤43:源网络实体(Source eNB)向UE发送携带0ms中断指示器的切换指示(HOwith 0ms interruption indicator);
步骤44:UE根据切换指示接入目标网络实体(Target eNB),也就是接入目标;
步骤45:UE向目标网络实体(Target eNB)发送RRC重配完成消息(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Complete);
步骤46:UE与源网络实体(Source eNB)之间维持数据(User data)的发送和接收;
步骤47:UE与目标网络实体(Target eNB)之间维持数据(User data)的发送和接收;
步骤48:目标网络实体(Target eNB)向UE发送显式指示器explicit indicator;
步骤49:UE停止与源网络实体(Source eNB)之间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Stopdata transmisson/reception);
步骤410:UE仅与目标网络实体(Target eNB)之间维持数据(User data)的发送和接收。
举例2:LTE DC,或EN-DC或MR-DC或NR-NR DC情况下,SN(5G从基站)或SeNB(4G从基站)和SN或SeNB之间SCG 0ms切换过程的源链路释放机制
如图5所示,步骤51~56:源从网络实体与UE之间一直保持原来的数据传输链路;对于目标从网络实体接收到来自主网络实体(与源从网络实体对应的主网络实体)的SCG0ms切换指示,且又接收到来自UE的接入成功指示后,可选地,接收到来自主网络实体的配置完成消息后,则如果缓冲区中有待发的下行PDCP数据包(采用新的安全上下文加密或完整性保护处理的数据)或控制帧,将通过新的链路发送给UE。
步骤57~58:UE与两个网络从实体维持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步骤59:目标从网络实体会根据下行数据传输情况,显式或隐式地通知UE,目标从网络实体与UE完成数据传输,期望UE释放源从网络实体与UE之间的数据连接;
步骤510:UE接收到来自目标从网络实体的释放通知,比如:第一个下行PDCP数据包、第一个PDSCH或PDCCH信道传输、第一个PUSCH信道的HARQ确认或RLC ACK、RRC确认消息、PDCP控制帧或者MAC CE(显式地指示目标从网络实体与UE完成数据传输),将停止源从网络实体与UE之间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并开始释放整个源侧的SCG配置,例如释放源侧的SCG MAC,RLC,以及PDCP加密或解密子功能实体。执行PDCP层的重建过程。
步骤511:UE仅与目标从网络实体维持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其中,SN对应的是5G主基站MN,SeNB对应的是4G主基站MeNB。
具体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51:主网络实体MeNB/MN(MeNB或MN)向目标从网络实体Target SeNB/SN(Target SeNB或SN)发送SCG增加请求SCG Addition request(SCG 0ms interruptionindicator,SCG 0ms中断指示器);
步骤52:目标从网络实体Target SeNB/SN向主网络实体MeNB/MN反馈SCGG增加请求应答SCG Addition request ACK;
步骤53:主网络实体MeNB/MN向UE发送携带SCG 0ms中断指示器的RRC重配指示(RRC Reconfiguration with SCG 0ms interruption indicator);
步骤54:UE根据RRC重配指示接入目标从网络实体Target SeNB/SN,也就是接入目标;
步骤55:UE向主网络实体MeNB/MN发送RRC重配完成消息(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Complete);
步骤56:主网络实体MeNB/MN向目标从网络实体Target SeNB/SN发送重配完成消息(Reconfiguration Complete);
步骤57:UE与源从网络实体Source SeNB/SN(Source SeNB或SN)之间维持数据(User data)的发送和接收;
步骤58:UE与目标从网络实体Target SeNB/SN之间维持数据(User data)的发送和接收;
步骤59:目标从网络实体Target SeNB/SN向UE发送显式指示器explicitindicator;
步骤510:UE停止与源从网络实体Source SeNB/SN之间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Stop data transmisson/reception);
步骤511:UE仅与目标从网络实体Target SeNB/SN之间维持数据(User data)的发送和接收。
举例3:NR gNB(5G基站)或ng-eNB(可接入核心网5GC的4G基站节点)之间0ms切换过程的源链路释放机制
如图6所示,步骤61~65:源网络实体(NR gNB或ng-eNB)与UE之间一直保持原来的数据传输链路;对于目标网络实体(NR gNB或ng-eNB)接收到来自源网络实体(NR gNB或ng-eNB)的0ms切换指示,且又接收到来自UE的RRC重配完成消息后,则如果缓冲区中有待发的下行PDCP数据包(采用新的安全上下文加密或完整性保护处理的数据)或控制帧,将通过新的链路发送给UE。
步骤66~67:UE与两个网络实体(NR gNB或ng-eNB)维持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步骤68:目标网络实体(NR gNB或ng-eNB)会根据下行数据传输情况,显式或隐式地通知UE,目标网络实体(NR gNB或ng-eNB)与UE完成数据传输,期望UE释放源网络实体(NRgNB或ng-eNB)与UE之间的数据连接;
步骤69:UE接收到来自目标网络实体(NR gNB或ng-eNB)的释放通知,比如:第一个下行PDCP数据包、第一个PDSCH或PDCCH信道传输、第一个PUSCH信道(如:RRC重配置消息)的HARQ确认或RLC ACK、RRC确认消息、PDCP控制帧或者MAC CE(显式地指示目标网络实体(NRgNB或ng-eNB)与UE完成数据传输),将停止源网络实体(NR gNB或ng-eNB)与UE之间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并开始释放整个源侧的MCG配置,例如释放源侧的MCG MAC,RLC,以及PDCP加密或解密子功能实体。执行PDCP层的重建过程。
步骤610:UE仅与目标网络实体(NR gNB或ng-eNB)维持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具体如图6所示,包括:
步骤61:源网络实体Source gNB/nr-eNB(Source gNB或nr-eNB)向目标网络实体Target gNB/nr-eNB(Target gNB或nr-eNB)发送切换请求HO request(0ms interruptionindicator,0ms中断指示器);
步骤62:目标网络实体Target gNB/nr-eNB向源网络实体Source gNB/nr-eNB反馈切换请求应答HO request ACK;
步骤63:源网络实体Source gNB/nr-eNB向UE发送携带0ms中断指示器的切换指示(HO with 0ms interruption indicator);
步骤64:UE根据切换指示接入目标网络实体Target gNB/nr-eNB,也就是接入目标;
步骤65:UE向目标网络实体Target gNB/nr-eNB发送RRC重配完成消息(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
步骤66:UE与源网络实体Source gNB/nr-eNB之间维持数据(User data)的发送和接收;
步骤67:UE与目标网络实体Target gNB/nr-eNB之间维持数据(User data)的发送和接收;
步骤68:目标网络实体Target gNB/nr-eNB向UE发送显式指示器explicitindicator;
步骤69:UE停止与源网络实体Source gNB/nr-eNB之间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Stop data transmisson/reception);
步骤610:UE仅与目标网络实体Target gNB/nr-eNB之间维持数据(User data)的发送和接收。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主要涉及两部分:
第一部分,在0ms切换过程中,UE需要与两个网络实体(eNB或NR gNB或ng-eNB)维持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机制;
目标网络实体(eNB或NR gNB或ng-eNB)会根据下行数据传输情况,显式或隐式地通知UE,目标网络实体(eNB或NR gNB或ng-eNB)与UE完成数据传输;
UE接收到来自目标网络实体(eNB或NR gNB或ng-eNB)的显示或隐式通知信息,停止源网络实体(eNB或NR gNB或ng-eNB)与UE之间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并开始释放整个源侧的MCG配置;
第二部分,针对LTE DC,或EN-DC或MR-DC或NR-NR DC,UE需要与两个网络从实体(SeNB或SN)维持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针对LTE DC,或EN-DC或MR-DC或NR-NR DC,目标从网络实体(SeNB或SN)会根据下行数据传输情况,显式或隐式地通知UE,目标从网络实体(SeNB或SN)与UE完成数据传输,期望UE释放源从网络实体(SeNB或SN)与UE之间的数据连接;
针对LTE DC,或EN-DC或MR-DC或NR-NR DC,UE接收到来自目标从网络实体(SeNB或SN)的显示或隐式通知信息,停止源从网络实体(SeNB或SN)与UE之间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并开始释放整个源侧的SCG配置。
综上,按照现有技术实现,UE在进行从一个网络实体到另一个网络实体的切换过程时将会导致空口的数据中断,无法满足0ms时延要求。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使得UE在保持与两个网络实体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前提下,可以单独释放整个源侧的无线资源配置,从而获得切换过程中空口的中断时延达到0ms的性能要求,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收发机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收发机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发送的显式或隐式的释放通知后,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终端通过在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收发机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发送的显式或隐式的释放通知后,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能够使得UE在保持与两个网络实体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前提下,可以单独释放整个源侧的无线资源配置,从而获得切换过程中的中断时延达到0ms的性能要求,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可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包括:
处理器71;以及通过总线接口72与所述处理器71相连接的存储器73,所述存储器73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7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处理器71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73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执行下列过程:
在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收发机74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发送的显式或隐式的释放通知后,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
其中,收发机74与总线接口72连接,用于在处理器71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7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7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74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终端,用户接口75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处理器7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73可以存储处理器7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示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执行上述方法的部分或者全部步骤的指令;且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存储介质。
其中,在所述第一网络实体与第二网络实体均为从网络实体时,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从小区组配置。
在所述第一网络实体与第二网络实体均为主网络实体时,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主小区组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可包括:每个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DRB或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信令承载SRB,同时保持有两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加密或解密子功能、两个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链路、两个介质访问控制MAC层链路和物理层链路。
也可以是,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包括:每个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DRB或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信令承载SRB,同时保持有一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两个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链路、两个介质访问控制MAC层链路和物理层链路。
具体的,所述释放通知包括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以下信息中的任一个:第一个下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包;第一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信道传输;第一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或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应答RLC ACK;无线资源控制RRC确认消息;PDCP控制帧;介质访问控制层控制元素MAC CE。
其中,上述终端侧的链路释放方法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终端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二网络实体,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收发机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终端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情况下,利用所述收发机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终端发送释放通知,使得所述终端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第二网络实体通过在终端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情况下,利用所述收发机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终端发送释放通知,使得所述终端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能够使得UE在保持与两个网络实体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前提下,可以单独释放整个源侧的无线资源配置,从而获得切换过程中的中断时延达到0ms的性能要求,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可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网络实体,包括:
处理器81;以及通过总线接口82与所述处理器81相连接的存储器83,所述存储器83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8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处理器81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83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执行下列过程:
在终端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情况下,利用所述收发机84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终端发送释放通知,使得所述终端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
其中,收发机84与总线接口82连接,用于在处理器81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8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8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84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8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83可以存储处理器8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示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执行上述方法的部分或者全部步骤的指令;且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存储介质。
其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下行数据传输情况,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终端发送释放通知。
具体的,所述释放通知包括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以下信息中的任一个:第一个下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包;第一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信道传输;第一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或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应答RLC ACK;无线资源控制RRC确认消息;PDCP控制帧;介质访问控制层控制元素MAC CE。
其中,上述第二网络实体侧的链路释放方法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第二网络实体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终端侧或第二网络实体侧的链路释放方法的步骤。
其中,上述终端侧或第二网络实体侧的链路释放方法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对应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链路释放装置,应用于终端,如图9所示,包括:
第一释放模块91,用于在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情况下,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发送的显式或隐式的释放通知后,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链路释放装置通过在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情况下,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发送的显式或隐式的释放通知后,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能够使得UE在保持与两个网络实体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前提下,可以单独释放整个源侧的无线资源配置,从而获得切换过程中的中断时延达到0ms的性能要求,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在所述第一网络实体与第二网络实体均为从网络实体时,所述第一释放模块,包括:第一释放子模块,用于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从小区组配置。
在所述第一网络实体与第二网络实体均为主网络实体时,所述第一释放模块,包括:第二释放子模块,用于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主小区组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可包括:每个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DRB或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信令承载SRB,同时保持有两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加密或解密子功能、两个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链路、两个介质访问控制MAC层链路和物理层链路。
也可以是,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包括:每个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DRB或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信令承载SRB,同时保持有一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两个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链路、两个介质访问控制MAC层链路和物理层链路。
具体的,所述释放通知包括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以下信息中的任一个:第一个下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包;第一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信道传输;第一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或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应答RLC ACK;无线资源控制RRC确认消息;PDCP控制帧;介质访问控制层控制元素MAC CE。
其中,上述终端侧的链路释放方法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链路释放装置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链路释放装置,应用于第二网络实体,如图10所示,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101,用于在终端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终端发送释放通知,使得所述终端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链路释放装置通过在终端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终端发送释放通知,使得所述终端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能够使得UE在保持与两个网络实体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前提下,可以单独释放整个源侧的无线资源配置,从而获得切换过程中的中断时延达到0ms的性能要求,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根据下行数据传输情况,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终端发送释放通知。
具体的,所述释放通知包括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以下信息中的任一个:第一个下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包;第一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信道传输;第一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或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应答RLC ACK;无线资源控制RRC确认消息;PDCP控制帧;介质访问控制层控制元素MAC CE。
其中,上述第二网络实体侧的链路释放方法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链路释放装置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此说明书中所描述的许多功能部件都被称为模块/子模块,以便更加特别地强调其实现方式的独立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模块/子模块可以用软件实现,以便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举例来说,一个标识的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包括计算机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或者逻辑块,举例来说,其可以被构建为对象、过程或函数。尽管如此,所标识模块的可执行代码无需物理地位于一起,而是可以包括存储在不同位里上的不同的指令,当这些指令逻辑上结合在一起时,其构成模块并且实现该模块的规定目的。
实际上,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是单条指令或者是许多条指令,并且甚至可以分布在多个不同的代码段上,分布在不同程序当中,以及跨越多个存储器设备分布。同样地,操作数据可以在模块内被识别,并且可以依照任何适当的形式实现并且被组织在任何适当类型的数据结构内。所述操作数据可以作为单个数据集被收集,或者可以分布在不同位置上(包括在不同存储设备上),并且至少部分地可以仅作为电子信号存在于系统或网络上。
在模块可以利用软件实现时,考虑到现有硬件工艺的水平,所以可以以软件实现的模块,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可以搭建对应的硬件电路来实现对应的功能,所述硬件电路包括常规的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或者门阵列以及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之类的现有半导体或者是其它分立的元件。模块还可以用可编程硬件设备,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设备等实现。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6)

1.一种链路释放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情况下,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发送的显式或隐式的释放通知后,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路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实体与第二网络实体均为从网络实体时,所述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包括:
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从小区组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路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实体与第二网络实体均为主网络实体时,所述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包括:
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主小区组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路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包括:
每个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DRB或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信令承载SRB,同时保持有两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加密或解密子功能、两个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链路、两个介质访问控制MAC层链路和物理层链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路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包括:
每个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DRB或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信令承载SRB,同时保持有一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两个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链路、两个介质访问控制MAC层链路和物理层链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路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通知包括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以下信息中的任一个:
第一个下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包;
第一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信道传输;
第一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或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应答RLC ACK;
无线资源控制RRC确认消息;
PDCP控制帧;
介质访问控制层控制元素MAC CE。
7.一种链路释放方法,应用于第二网络实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终端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终端发送释放通知,使得所述终端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链路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终端发送释放通知,包括:
根据下行数据传输情况,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终端发送释放通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链路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通知包括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以下信息中的任一个:
第一个下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包;
第一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信道传输;
第一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或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应答RLC ACK;
无线资源控制RRC确认消息;
PDCP控制帧;
介质访问控制层控制元素MAC CE。
10.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收发机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收发机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发送的显式或隐式的释放通知后,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实体与第二网络实体均为从网络实体时,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从小区组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实体与第二网络实体均为主网络实体时,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主小区组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包括:
每个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DRB或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信令承载SRB,同时保持有两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加密或解密子功能、两个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链路、两个介质访问控制MAC层链路和物理层链路;或者
每个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DRB或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信令承载SRB,同时保持有一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两个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链路、两个介质访问控制MAC层链路和物理层链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通知包括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以下信息中的任一个:
第一个下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包;
第一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信道传输;
第一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或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应答RLC ACK;
无线资源控制RRC确认消息;
PDCP控制帧;
介质访问控制层控制元素MAC CE。
15.一种第二网络实体,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收发机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终端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情况下,利用所述收发机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终端发送释放通知,使得所述终端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第二网络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下行数据传输情况,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终端发送释放通知。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第二网络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通知包括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以下信息中的任一个:
第一个下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包;
第一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信道传输;
第一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或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应答RLC ACK;
无线资源控制RRC确认消息;
PDCP控制帧;
介质访问控制层控制元素MAC CE。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链路释放方法的步骤;或者
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链路释放方法的步骤。
19.一种链路释放装置,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释放模块,用于在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情况下,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发送的显式或隐式的释放通知后,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链路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实体与第二网络实体均为从网络实体时,所述第一释放模块,包括:
第一释放子模块,用于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从小区组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链路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实体与第二网络实体均为主网络实体时,所述第一释放模块,包括:
第二释放子模块,用于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主小区组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链路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包括:
每个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DRB或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信令承载SRB,同时保持有两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加密或解密子功能、两个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链路、两个介质访问控制MAC层链路和物理层链路;或者
每个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DRB或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信令承载SRB,同时保持有一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两个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链路、两个介质访问控制MAC层链路和物理层链路。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链路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通知包括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以下信息中的任一个:
第一个下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包;
第一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信道传输;
第一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或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应答RLC ACK;
无线资源控制RRC确认消息;
PDCP控制帧;
介质访问控制层控制元素MAC CE。
24.一种链路释放装置,应用于第二网络实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终端维持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终端发送释放通知,使得所述终端释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第一网络实体侧的无线资源配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链路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根据下行数据传输情况,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终端发送释放通知。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链路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通知包括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向所述终端发送的以下信息中的任一个:
第一个下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包;
第一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信道传输;
第一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或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应答RLC ACK;
无线资源控制RRC确认消息;
PDCP控制帧;
介质访问控制层控制元素MAC CE。
CN201811142464.0A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链路释放方法、装置、终端及第二网络实体 Pending CN1109722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55787.0A CN116156589A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链路释放方法、装置、终端及第二网络实体
CN201811142464.0A CN110972223A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链路释放方法、装置、终端及第二网络实体
PCT/CN2019/108507 WO2020063847A1 (zh) 2018-09-28 2019-09-27 链路释放方法和装置、终端及第二网络实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2464.0A CN110972223A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链路释放方法、装置、终端及第二网络实体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55787.0A Division CN116156589A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链路释放方法、装置、终端及第二网络实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2223A true CN110972223A (zh) 2020-04-07

Family

ID=6995121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55787.0A Pending CN116156589A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链路释放方法、装置、终端及第二网络实体
CN201811142464.0A Pending CN110972223A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链路释放方法、装置、终端及第二网络实体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55787.0A Pending CN116156589A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链路释放方法、装置、终端及第二网络实体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6156589A (zh)
WO (1) WO202006384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09026A1 (zh) * 2020-04-17 2021-10-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小区接入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613244A (zh) * 2020-04-17 2021-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节点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13938841A (zh) * 2020-07-14 2022-01-14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3406A (zh) * 2009-05-07 2010-11-1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一种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基站
US20170289873A1 (en) * 2016-04-01 2017-10-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by terminal in wlan interworking operation, handover
WO2018044693A1 (en) * 2016-08-31 2018-03-08 Intel Corporation MAINTAINING A SOURCE eNB CONNECTION DURING HANDOVER
CN107889172A (zh) * 2016-09-29 2018-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112041A (zh) * 2016-11-24 2018-06-0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切换方法、源基站、目标基站及终端
CN108243469A (zh) * 2016-12-23 2018-07-03 夏普株式会社 用户移动性方法和设备
CN108990116A (zh) * 2017-06-01 2018-1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切换的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41079A1 (en) * 2017-02-02 2018-08-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data coordination based low or 0 ms mobility interruptio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3406A (zh) * 2009-05-07 2010-11-1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一种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基站
US20170289873A1 (en) * 2016-04-01 2017-10-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by terminal in wlan interworking operation, handover
WO2018044693A1 (en) * 2016-08-31 2018-03-08 Intel Corporation MAINTAINING A SOURCE eNB CONNECTION DURING HANDOVER
CN107889172A (zh) * 2016-09-29 2018-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112041A (zh) * 2016-11-24 2018-06-0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切换方法、源基站、目标基站及终端
CN108243469A (zh) * 2016-12-23 2018-07-03 夏普株式会社 用户移动性方法和设备
CN108990116A (zh) * 2017-06-01 2018-1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切换的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MCC: "Discussion of ‘0ms’ interruption handover for single TX/RX UE in context of NR", 《3GPP TSG-RAN WG2 NR AD HOC 1801 R2-1800791 》 *
OPPO: "Discussion on DC-based Handover for NR", 《3GPP TSG-RAN WG2#101 R2-180178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NR 0ms Interruption HO",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101 R2-1803662》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09026A1 (zh) * 2020-04-17 2021-10-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小区接入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613244A (zh) * 2020-04-17 2021-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节点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13938841A (zh) * 2020-07-14 2022-01-14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3938841B (zh) * 2020-07-14 2022-10-28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63847A1 (zh) 2020-04-02
CN116156589A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51112B2 (en) Handover method and device
WO2021159980A1 (zh) 切换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EP3050352B1 (en) Reduction of packet retransmissions in dual connectivity systems
US10721658B2 (en) Mobility managem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JP2020511842A (ja) ネットワーク接続の復旧方法、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20210251032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21027931A1 (zh) 小区切换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EP3454604B1 (en)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WO2020155070A1 (zh) 用于切换网络设备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0972223A (zh) 一种链路释放方法、装置、终端及第二网络实体
WO2012155609A1 (zh) 一种切换处理方法及系统
WO2020088589A1 (zh) 切换方法、装置及终端
US20220303838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US20230199600A1 (e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assistance information
CN111132186B (zh) 一种重置mac层、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1062669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2152092A1 (zh)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23000275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CN114145037B (zh) 信息段传输
JP2018174597A (ja) ベアラ管理装置、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WO2021159371A1 (zh) 一种切换处理方法、终端设备
WO2023011077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203318A1 (en)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WO2020164006A1 (zh) 切换网络设备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7479145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芯片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10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