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58307B - 一种基于云的5g和物联网信号产生与分析的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云的5g和物联网信号产生与分析的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58307B
CN110958307B CN201911141384.8A CN201911141384A CN110958307B CN 110958307 B CN110958307 B CN 110958307B CN 201911141384 A CN201911141384 A CN 201911141384A CN 110958307 B CN110958307 B CN 1109583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ud
test
digital signal
analysis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413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58307A (zh
Inventor
王兴云
马志刚
刘伟
刘传伟
钱南恺
闫晓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maste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maste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maste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maste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4138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583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58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83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583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83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15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providing single-sign-on or fed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云的5G和物联网信号产生与分析的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包括信号采集与播放硬件子系统、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软件子系统、以及云测试服务平台。在进行信号分析测试时,用户可通过第三方仪表设备或者系统自带的采播一体化硬件设备进行数据采集,或可通过软件算法自己生成所需被测信号,然后登录到云端,在云端选取采集或生成的数据文件,并上传数据文件以及信号的描述参数。选择数字信号分析服务,可在线完成信号分析的测试任务。在进行信号产生测试时,用户可登陆云端,配置生成信号所需各种参数,在线生成数据文件,然后存储至采播一体化硬件设备或第三方仪表设备,通过输出口发射信号激励被测设备,完成测试所需信号产生任务。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云的5G和物联网信号产生与分析的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测试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云的5G和物联网信号产生与分析的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云计算是在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计算模型,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等特点。云计算可以提供3个层次的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如用户可以租用平台的硬件服务器等;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如向用户提供测试的平台等;软件即服务(Softwareas a Service),如向用户提供软件应用租用的服务等。云计算有三种云模式:公有云,一般由第三方供应商提供,可通过互联网使用,价格低廉但无法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私有云,为客户单独构建,具有较高的服务质量以及数据安全可靠型;混合云,公有云与私有云的结合,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既可以对外提供服务,又可以保障内部数据安全。
传统的信号产生与分析测试是利用现有的仪器设备信号源(产生和播放信号)和频谱分析仪(采集和分析信号)来完成测试任务。传统的测试设备信号源与频谱分析仪是利用PC技术,将信号采集与播放和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集成在一起来完成测试任务。传统的测试技术利用的现在有信号源与频谱分析仪来完成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的测试任务,需要多台测试设备,只能单用户独占使用,无法多用户并行,只能一次性采购或者租用测试设备,导致测试成本极高,无法支持弹性的测试服务。
如何有效的利用云计算的优势进行弹性的测试服务已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云的5G和物联网信号产生与分析的测试系统,在进行信号产生测试时,用户登录到云端,配置相应的信号参数,生成数据文件并下载到本地。在本地将数据文件传送给信号采集和播放设备,播放数据文件得到期望的信号,完成信号产生的测试任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云的5G和物联网信号产生与分析的测试系统,所述信号产生与分析测试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信号采集与播放硬件子系统、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软件子系统、以及云测试服务平台;
所述信号采集与播放硬件子系统,与云测试服务平台网络连接,所述信号采集与播放硬件子系统包括用户终端设备和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
所述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与用户被测设备相连,接收来自所述被测设备的发射信号,对所述被测设备的发射信号进行信号采集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文件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设备;所述数字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还与用户终端设备相连,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控制命令和数字信号文件,对所述数字信号文件进行处理,将经过处理后的信号发送给被测设备,根据所述控制命令对用户终端设备从云测试平台接收的数字信号文件进行信号播放处理;
所述用户终端设备,分别与所述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和云测试服务平台建立连接,所述用户终端设备登录云测试服务平台,通过Web页面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指令,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分析测试配置信息,将生成的所述分析测试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并从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接收分析测试结果和数字信号文件;
所述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软件子系统,与云测试服务平台网络连接,接收来自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的产生与分析指令,用于产生与分析不同类型的信号,其中,所述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软件子系统中包括智能检测与分类模块以及应用管理模块;
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基于云计算技术框架构建,分别与所述用户终端、所述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软件子系统相连,向多用户并行提供信号产生和分析测试服务。
进一步的,所述向多用户并行提供数字信号产生和分析测试服务,具体包括:
在进行信号分析时,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接收所述用户终端设备通过所述信号采集与播放硬件子系统采集得到的所述数据文件,根据所述分析测试配置信息选择不同的服务应用,并调用与所述服务应用相关联的数字信号分析库来完成数字信号分析的测试任务。
进一步的,所述调用与所述服务应用相关联的数字信号分析库来完成数字信号分析的测试任务,具体包括:
在进行数字信号分析的测试任务时,所述数字信号分析与产生软件子系统从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接收所述数据文件,并调用所述智能检测与分类模块,所述智能检测与分类模块对所述数据文件进行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并提取出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中包括了信号产生时所需的配置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产生的过程具体包括:
用户经由用户终端提供的交互界面,通过Web登录到云测试服务平台,选择数字信号产生的服务,通过在数字信号产生服务页面配置相应的数字信号参数以产生期望的数字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在数字信号产生服务页面配置相应的数字信号参数,具体包括:
通过点击和勾选相应的设置项以在云端生成数字信号相关的数字信号文件,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对所述数字信号文件的正确性进行验证,确认所述数字信号文件正确后,通过云端的文件传输服务FTP将该数字信号文件从云端传输到用户终端设备;
用户终端设备与所述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建立连接后,将所述数字信号文件发送给所述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并对从用户终端设备从云测试平台接收的数字信号文件进行信号播放处理,完成测试任务。
进一步的,所述分析测试配置信息包括调制方式、带宽、频率、帧结构、以及信号类型;
所述分析测试结果包括但不限于频谱图、星座图、瀑布图、时域图、发射模板图、邻道泄露比图、杂散图,矢量误差、频率误差。
进一步的,所述对所述被测设备的发射信号进行信号采集处理,具体包括:
将采集信号经过频率搬移、A/D采样和数字信号处理后,转换成基带IQ信号,并将所述基带IQ信号保存为数据文件,将所述数据文件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设备,并由所述用户终端设备上传至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对用户终端设备从云测试平台接收的数字信号文件进行信号播放处理,具体包括:
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将所述数字信号文件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设备,并由所述用户终端设备转发给所述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所述数字信号文件经过中频数字信号处理、D/A变换、频率变换后,转换为测试信号,并将所述测试信号发送给被测设备以进行信号的播放和呈现。
进一步的,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软件子系统采用开放式架构设计,支持不同的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库,每个所述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库插件都遵从统一的接口规范,该接口规范向第三方开放,用户能够自主添加符合接口规范的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库插件,用户根据测试任务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库插件;
所述应用管理模块,用于所述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库插件的管理。
进一步的,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包括云测试服务基础设施层、云测试服务平台层和云测试服务层;
所述云测试服务基础设施层,支持以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的方式搭建物联网测试云平台的基础设施;
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层,包括云操作系统、云中间件、云运营中心、云安全中心;
所述云操作系统包括资源管理模块、任务调度模块、云存储管理模块、服务监控模块,用于管理支持业务运行的基础功能;
所述云中间件包括支持云测试服务的分布式计算模块、智能测试序列生成模块以及智能测试数据分析模块;
所述云运营中心,包括服务可靠性管理模块、计费管理模块、升级与维护管理模块、故障与诊断管理模块、异常与恢复管理模块,用于统一管理云测试服务相关的运营活动;
云安全中心,包括身份安全模块、数据安全模块、业务安全模块、网络安全模块和设备安全模块,用于统一管理云测试服务所面对的安全风险。
所述云测试服务层,包括蜂窝信号产生与分析模块、非蜂窝信号产生与分析模块、通用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模块、雷达脉冲信号产生与分析模块、卫星导航信号产生与分析模块,用于面向用户提供数字信号云测试服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利用云计算的技术完成信号产生与分析,最大的区别在于将信号处理的采集和分析分离,前端只完成信号的采集与播放。而信号分析部分的处理放在云端进行;目前现有的测试设备仍然是在本地完成测试任务,通过网页来调用测试仪表的资源,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将测试任务和测试仪表分离,即采集和测试完全解耦的方式来实现,具有更高的灵活性;此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针对各种收发模块进行测试,测试对象更加的丰富多样;在测试结果的利用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对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功能,更高效的帮助用户完成各项测试任务。
2)通过采用云计算的技术,可以利用其的强大运算能力,支持多用户的并行,将固定的测试任务变成弹性的测试服务,可以极大的降低测试成本。例如,用户不需要采购或租用昂贵的测试设备,可以利用现有的第三方采集和播放设备,或者采购系统自带的采播一体化设备,根据实际的测试需求开通相应的测试服务,时间单位可以是周、月或者年,随时增加或取消,实现真正的弹性测试服务。
3)采用开放式架构设计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软件子系统,数字信号分析种类庞杂、横跨不同的领域,而且不断的在发展变化。采用开放式架构设计,可以整合第三方的资源,快速的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5G和物联网信号产生与分析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云测试服务平台的框架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云测试服务平台的技术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进行信号分析测试时,前端利用信号采集和播放设备,采集数据文件,然后上传到云端。用户选择相应的数字信号分析应用、配置参数和数据文件,发送给云端,云端收到请求后,调用相应的分析库,完成分析后将分析结果返回给用户。在进行信号产生测试时,用户可以直接登陆云端界面,配置需要生成信号的各种参数,在线生成数据文件,然后存储至系统自带的采播一体化硬件设备或第三方仪表设备,通过输出口发射信号激励被测设备,完成测试所需的信号产生任务。
在本发明中,设计了采集与播放一体的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可以极大的提高硬件的复用率。针对不同的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设计通用的数字采集与播放设备,具体的测试应用需求可以在云端开发相应的分析库来完成。例如,5G、LTE、WCDMA、GSM、蓝牙、WIFI等信号的产生与分析的测试任务,可以复用同一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将产生与分析库放在云端,通过用户调用不同的应用来完成。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基于云计算的5G和物联网信号产生与分析方案,将信号采集和信号分析分离,其中信号采集部分需要依托相应的硬件在客户前端完成,利用价格低廉的一体化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可以满足测试需求而且能够大大的降低测试成本。信号分析部分的处理利用云计算的技术来实现,对于多用户并行的测试需求可以非常好的满足。
传统的信号产生与分析的测试是利用现有的信号源和频谱分析仪,只能购买或者租用,受限于硬件和软件的选件,通常都是一次性的购买。如果业务场景发生变化,只能新购后者租用新的仪表,基本上是固定资产的刚性投入,无法动态的增、删来适应业务的变化。
基于云的信号产生与分析,信号的采集与播放可以利用第三方通用采集与播放设备来完成,覆盖多业务场景的需求。而数字信号的生成与分析在云端完成,作为软件即服务SAAS的形式对外提供。对于不同的业务场景,可以选择不同的应用,不同的测试服务来完成,如5GNR、LTE、WCDMA、CDMA200、GSM、WIFI、蓝牙、通用数字信号处理、雷达脉冲信号等数字信号,都会以相应的测试服务对外提供。服务的计费可以按照天、周、月、年等时间单位来计算,服务的内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进行增加或者删除,真正达到弹性的方式来提供测试服务。
本发明信号产生与分析测试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信号产生与分析测试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信号采集与播放硬件子系统、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软件子系统、以及云测试服务平台;
所述信号采集与播放硬件子系统,与云测试服务平台网络连接,该系统包括用户终端设备和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
所述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与用户被测设备相连,接收来自所述被测设备的发射信号,对所述发射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文件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设备;所述数字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还与用户终端设备相连,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控制命令和数字信号文件,对所述数字信号文件进行处理,将经过处理后的信号发送给被测设备,根据所述控制命令以进行数字信号采集和播放;
所述用户终端设备,分别与所述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和云测试服务平台建立连接,所述用户终端设备登录云测试服务平台,通过Web页面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指令,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分析测试配置信息,将生成的所述分析测试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并从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接收分析测试结果和数字信号文件;
所述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软件子系统,与云测试服务平台网络连接,接收来自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的产生与分析指令,用于产生与分析不同类型的信号,其中,所述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软件子系统中包括智能检测与分类模块以及应用管理模块;
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基于云计算技术框架构建,分别与所述用户终端、所述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软件子系统相连,向多用户并行提供信号产生和分析测试服务。
所述向多用户并行提供数字信号产生和分析测试服务,具体包括:
在进行信号分析时,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接收所述用户终端设备通过所述信号采集与播放硬件子系统采集得到的所述数据文件,根据所述分析测试配置信息选择不同的服务应用,并调用与所述服务应用相关联的数字信号分析库来完成数字信号分析的测试任务。
所述调用与所述服务应用相关联的数字信号分析库来完成数字信号分析的测试任务,具体包括:
在进行数字信号分析的测试任务时,所述数字信号分析与产生软件子系统从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接收所述数据文件,并调用所述智能检测与分类模块,所述智能检测与分类模块对所述数据文件进行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并提取出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中包括了信号产生时所需的配置参数。
通过该特征信息可以简化用户的输入信息、为系统的资源分配与调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所述信号产生的过程具体包括:
用户经由用户终端提供的交互界面,通过Web登录到云测试服务平台,选择数字信号产生的服务,通过在数字信号产生服务页面配置相应的数字信号参数以产生期望的数字信号。
所述在数字信号产生服务页面配置相应的数字信号参数,具体包括:
通过点击和勾选相应的设置项以在云端生成数字信号相关的数字信号文件,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对所述数字信号文件的正确性进行验证,确认所述数字信号文件正确后,通过云端的文件传输服务FTP将该数字信号文件从云端传输到用户终端设备;
用户终端设备与所述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建立连接后,将所述数字信号文件发送给所述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并对从用户终端设备从云测试平台接收的数字信号文件进行信号播放处理,完成测试任务。
所述分析测试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调制方式、带宽、频率、帧结构、以及信号类型;所述分析测试结果包括但不限于频谱图、星座图、瀑布图、时域图、发射模板图、邻道泄露比图、杂散图,矢量误差、频率误差等。
所述对所述被测设备的发射信号进行信号采集处理,具体包括:
将采集信号经过频率搬移、A/D采样和数字信号处理后,转换成基带IQ信号,并将所述基带IQ信号保存为数据文件,将所述数据文件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设备,并由所述用户终端设备上传至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
所述对从用户终端设备从云测试平台接收的数字信号文件进行信号播放处理,具体包括:
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将所述数字信号文件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设备,并由所述用户终端设备转发给所述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所述数字信号文件经过中频数字信号处理、D/A变换、频率变换后,转换为测试信号,并将所述测试信号发送给被测设备以进行信号的播放和呈现。
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软件子系统采用开放式架构设计,可以支持不同的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库,例如5G NR、LTE、WCDMA、GSM、EVDO、CDMA、NB-IOT、EMTC,非蜂窝信号如WIFI/蓝牙BT、ETC信号、通用数字信号、雷达脉冲信号、以及NFC、RFID、Lora、Sigfox、Zigbee等数字信号。每个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库插件都遵从统一的接口规范。该接口规范向第三方开放,符合接口规范的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库插件都可以由用户自主添加,用户可以根据测试任务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库插件。关于插件的管理是由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软件子系统的应用管理模块来完成。
用户终端设备,无需安装数字信号产生和分析相关软件,可以直接在云测试服务平台使用相关功能,提高使用效率。
云测试服务平台的框架如图2所示。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包括云测试服务基础设施层、云测试服务平台层和云测试服务层;
所述云测试服务基础设施层,支持以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的方式搭建物联网测试云平台的基础设施。依据客户的需求、业务的特点以及安全性要求搭建适应于业务场景的云基础设施。
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层,包括云操作系统、云中间件、云运营中心、云安全中心;
所述云操作系统包括资源管理模块、任务调度模块、云存储管理模块、服务监控模块,用于管理支持业务运行的基础功能;
所述云中间件包括支持云测试服务的分布式计算模块、智能测试序列生成模块以及智能测试数据分析模块;
所述云运营中心,包括服务可靠性管理模块、计费管理模块、升级与维护管理模块、故障与诊断管理模块、异常与恢复管理模块,用于统一管理云测试服务相关的运营活动;
云安全中心,包括身份安全模块、数据安全模块、业务安全模块、网络安全模块和设备安全模块,用于统一管理云测试服务所面对的安全风险。
所述云测试服务层,包括蜂窝信号产生与分析模块、非蜂窝信号产生与分析模块、通用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模块、雷达脉冲信号产生与分析模块、卫星导航信号产生与分析模块(未示出),用于面向用户提供数字信号云测试服务。
其中蜂窝信号产生与分析模块用于分析例如5G NR、LTE、WCDMA、GSM、NB-IOT、eMTC、EVDO、CDMA等蜂窝信号;非蜂窝信号产生与分析模块用于分析例如WIFI、蓝牙BT、NFC、RFID、Lora、Sigfox、Zigbee等非蜂窝信号;卫星导航信号产生与分析模块用于分析例如北斗、GPS、GLONASS、GALIO等卫星导航信号。
云测试服务平台的技术架构如图3所示,该技术架构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在用户终端浏览器呈现的前端部分,另一个部分是在云端实现的后台部分。前端和后台的交互分为两种,一种是控制通道,用户终端向服务器端发送Web请求,服务器端向用户终端返回HTML的页面及结果。另一种是用户终端与服务端交互的数据通道,主要是通过TCP/IP和WebSocket的技术来完成大数据量的传输。
用户终端部分的主要功能有:与用户交互的UI部分,数据分析的图表展示以及相关的事件处理逻辑。整体的UI及显示框架是基于BootStrap框架,数据分析的图表显示使用JavaScript的图形组件D3/Chart/Vector Map来完成,事件处理的部分采用Node.JS来实现。
云测试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有:响应和处理用户终端的Web请求,调用数字信号的产生与分析库,执行数字信号的产生与分析库。处理用户终端的Web请求,采用的PHP的Laveral MVC框架,Web服务器采用的是Ngnix引擎。数字信号的产生与分析库根据应用的不同会有相应的动态库。动态库的执行时基于Cent OS的Linux操作系统。
下面以5G网络设备(基站)的信号测试为例对本发明的测试系统进行说明:
传统的5G基站测试,需要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分析仪完成射频指标的测试。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分析仪都需要加装相应的5G信号产生和信号分析选件,完成被测5G基站的接收机和发射机射频测试。因为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分析仪采用传统架构,信号采集和信号分析都在本地完成,只能单用户使用,每台设备都需要安装相应的软件,因此无法实现多用户并行测试,同时信号产生和分析软件在工作时只能被动完成所有测试任务,无法实现弹性测试,因此测试效率很低。
在本方法实施例中,被测5G基站与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相连。
1)对于5G基站的发射机射频测试,
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采集被测基站的射频信号,在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中完成射频信号的变频,数字化过程,然后通过用户终端上传至云测试服务平台,根据5G NR基站的测试需求,在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软件子系统中直接调用5G NR分析库,对5G基站进行时域/频域和调制域的测试,根据被测需求,可以完成频谱图、星座图、瀑布图、时域图、发射模板图、邻道泄露比图、杂散图,矢量误差、频率误差及客户要求的相关射频指标的测试。
2)对于5G基站的接收机射频测试
客户可以根据配置需求,直接通过Web页面选择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软件子系统中的5G NR信号产生数据库,生成需要的测试信号的数字信号文件,生成的数字信号文件从云测试服务平台下载至用户终端设备本地后,通过用户终端设备传送至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中,在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中,完成数模转换及频谱搬移的工作,通过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的射频接口输出至被测5G基站的信号输入口,完成包括5G基站接收机灵敏度/阻塞/邻道抑制等指标测试。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也可以选用第三方的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如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分析仪,但无需安装5G信号产生和分析选件。第三方的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只需完成信号采集和播放任务,可以在本实例中的云测试平台中完成5G信号的产生和分析工作,提高客户已有设备的使用效率。
同时云测试平台需要通过安全中心和运营中心保证测试平台的稳定可靠运行和客户的数据和隐私保护。基于大规模的测试结果,通过分布式计算/智能序列生成/智能化分析及深度学习,进一步优化测试方案,提高测试生产效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基于云的5G和物联网信号产生与分析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产生与分析的测试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信号采集与播放硬件子系统、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软件子系统、以及云测试服务平台;
所述信号采集与播放硬件子系统,与云测试服务平台网络连接,所述信号采集与播放硬件子系统包括用户终端设备和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
所述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与用户被测设备相连,接收来自所述被测设备的发射信号,对所述被测设备的发射信号进行信号采集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文件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设备;所述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还与用户终端设备相连,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控制命令和数字信号文件,对所述数字信号文件进行处理,将经过处理后的信号发送给被测设备,根据所述控制命令对用户终端设备从云测试平台接收的数字信号文件进行信号播放处理;
所述用户终端设备,分别与所述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和云测试服务平台建立连接,所述用户终端设备登录云测试服务平台,通过Web页面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指令,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分析测试配置信息,将生成的所述分析测试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并从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接收分析测试结果和数字信号文件;
所述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软件子系统,与云测试服务平台网络连接,接收来自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的产生与分析指令,用于产生与分析不同类型的信号,其中,所述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软件子系统中包括智能检测与分类模块以及应用管理模块;
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基于云计算技术框架构建,分别与所述用户终端、所述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软件子系统相连,向多用户并行提供信号产生和分析测试服务;
所述对用户终端设备从云测试平台接收的数字信号文件进行信号播放处理,具体包括:
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将所述数字信号文件发送至所述信号采集播放设备,并由所述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处理数字信号文件经过中频数字信号处理、D/A变换、频率变换后,转换为测试信号,由所述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播放和呈现测试信号,并将所述测试信号发送给被测设备进行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多用户并行提供数字信号产生和分析测试服务,具体包括:
在进行信号分析时,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接收所述用户终端设备通过所述信号采集与播放硬件子系统采集得到的所述数据文件,根据所述分析测试配置信息选择不同的服务应用,并调用与所述服务应用相关联的数字信号分析库来完成数字信号分析的测试任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与所述服务应用相关联的数字信号分析库来完成数字信号分析的测试任务,具体包括:
在进行数字信号分析的测试任务时,所述数字信号分析与产生软件子系统从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接收所述数据文件,并调用所述智能检测与分类模块,所述智能检测与分类模块对所述数据文件进行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并提取出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中包括了信号产生时所需的配置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产生的过程具体包括:
用户经由用户终端提供的交互界面,通过Web登录到云测试服务平台,选择数字信号产生服务,通过在数字信号产生服务页面配置相应的数字信号参数以产生期望的数字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数字信号产生服务页面配置相应的数字信号参数,具体包括:
通过点击和勾选相应的设置项以在云端生成数字信号相关的数字信号文件,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对所述数字信号文件的正确性进行验证,确认所述数字信号文件正确后,通过云端的文件传输服务FTP将该数字信号文件从云端传输到用户终端设备;
用户终端设备与所述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建立连接后,将所述数字信号文件发送给所述信号采集与播放设备,并对用户终端设备从云测试平台接收的数字信号文件进行信号播放处理,完成测试任务。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析测试配置信息包括调制方式、带宽、频率、帧结构、以及信号类型;
所述分析测试结果包括但不限于频谱图、星座图、瀑布图、时域图、发射模板图、邻道泄露比图、杂散图,矢量误差、频率误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被测设备的发射信号进行信号采集处理,具体包括:
将采集信号经过频率搬移、A/D采样和数字信号处理后,转换成基带IQ信号,并将所述基带IQ信号保存为数据文件,将所述数据文件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设备,并由所述用户终端设备上传至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软件子系统采用开放式架构设计,支持不同的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库,每个所述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库插件都遵从统一的接口规范,该接口规范向第三方开放,用户能够自主添加符合接口规范的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库插件,用户根据测试任务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库插件;
所述应用管理模块,用于所述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库插件的管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包括云测试服务基础设施层、云测试服务平台层和云测试服务层;
所述云测试服务基础设施层,支持以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的方式搭建物联网测试云平台的基础设施;
所述云测试服务平台层,包括云操作系统、云中间件、云运营中心、云安全中心;
所述云操作系统包括资源管理模块、任务调度模块、云存储管理模块、服务监控模块,用于管理支持业务运行的基础功能;
所述云中间件包括支持云测试服务的分布式计算模块、智能测试序列生成模块以及智能测试数据分析模块;
所述云运营中心,包括服务可靠性管理模块、计费管理模块、升级与维护管理模块、故障与诊断管理模块、异常与恢复管理模块,用于统一管理云测试服务相关的运营活动;
云安全中心,包括身份安全模块、数据安全模块、业务安全模块、网络安全模块和设备安全模块,用于统一管理云测试服务所面对的安全风险;
所述云测试服务层,包括蜂窝信号产生与分析模块、非蜂窝信号产生与分析模块、通用数字信号产生与分析模块、雷达脉冲信号产生与分析模块、卫星导航信号产生与分析模块,用于面向用户提供数字信号云测试服务。
CN201911141384.8A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基于云的5g和物联网信号产生与分析的测试系统 Active CN1109583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41384.8A CN110958307B (zh)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基于云的5g和物联网信号产生与分析的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41384.8A CN110958307B (zh)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基于云的5g和物联网信号产生与分析的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58307A CN110958307A (zh) 2020-04-03
CN110958307B true CN110958307B (zh) 2022-04-08

Family

ID=69978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41384.8A Active CN110958307B (zh)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基于云的5g和物联网信号产生与分析的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583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3325B (zh) * 2020-04-29 2023-09-08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分析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54416B (zh) * 2020-05-29 2021-12-24 北京智网信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测试云平台和方法
CN115473891B (zh) * 2022-08-12 2023-07-28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用于航天器外场测试的移动云系统
CN115685265B (zh) * 2023-01-04 2023-06-16 湖南卫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卫星导航云仿真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9967A (zh) * 2010-01-12 2010-07-28 重庆大学 基于电子商务的远程测试服务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4007348A (zh) * 2014-06-10 2014-08-27 紫光测控有限公司 自动化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CN105630683A (zh) * 2015-12-31 2016-06-01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云测试体系架构
CN109547568A (zh) * 2018-12-27 2019-03-29 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物联网的微波网络参数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20788B2 (en) * 2017-01-23 2018-11-06 Accenture Global Solutions Limited Cloud connected automated testing in multiple operating environments using multiple parallel test thread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9967A (zh) * 2010-01-12 2010-07-28 重庆大学 基于电子商务的远程测试服务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4007348A (zh) * 2014-06-10 2014-08-27 紫光测控有限公司 自动化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CN105630683A (zh) * 2015-12-31 2016-06-01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云测试体系架构
CN109547568A (zh) * 2018-12-27 2019-03-29 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物联网的微波网络参数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58307A (zh) 2020-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58307B (zh) 一种基于云的5g和物联网信号产生与分析的测试系统
Gao et al. Mobile Testing-as-a-Service (MTaaS)--Infrastructures, Issues, Solutions and Needs
US10089083B2 (en) Service broker code generator
CN110912983B (zh) 一种面向5g和物联网设备的云端一体化测控平台
CN112929230B (zh) 测试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2013808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timization of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o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200242591A1 (en) Network Performance Testing with Blockchain
CN105302732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自动测试方法及装置
Lee et al. How to create a network slice?-A 5G core network perspective
CN104978258A (zh) 软件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6294184B (zh) 测试场景图形化创建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328419A (zh) 远程过程调用接口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815105A (zh) 基于Btrace的应用程序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3246606A (zh) Esb平台的性能方法和系统
CN109783357A (zh) 测试应用程序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CN105101239A (zh) 一种基于云服务的无线通讯综合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3852426A (zh) 一种远程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491646A (zh) 一种消息录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03001704A (zh) 分布式终端射频一致性自动化测试系统
CN103970536A (zh) 生成app安装程序的方法和装置
CN114845328B (zh) 一种多态性nr射频测试系统、测试例生成方法及测试方法
US1141010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al-time determination of cost-to-serve metrics and cost attribution for cloud applications in the public cloud
Lucas-Sabola et al. Demonstration of cloud GNSS signal processing
CN113934552A (zh) 功能代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Tiloca et al. SEA++: A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Security Attacks in OMNeT++/IN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