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58103A -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58103A
CN110958103A CN201911337193.9A CN201911337193A CN110958103A CN 110958103 A CN110958103 A CN 110958103A CN 201911337193 A CN201911337193 A CN 201911337193A CN 110958103 A CN110958103 A CN 1109581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pur configuration
reselection
pur
uplink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371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58103B (zh
Inventor
雷珍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3719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581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581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810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13941 priority patent/WO202112894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581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81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小区重选后,判断当前驻留小区是否与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所在小区组的所有小区均保留有对应的PUR配置;在当前驻留小区与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时,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获取第一时间提前量TA信息;基于所述第一TA信息,利用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传输上行数据。采用上述方案,可以节省RRC信令的开销并降低UE能耗。

Description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5G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中,空闲态(RRC_idle state)或非激活态(RRC_inactive state)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若要发送上行数据,需要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切换至连接态(RRC_connected state)。
由于UE需要发起随机接入过程才能进入连接态,因此,上述上行数据传输机制会造成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开销的增大以及UE能耗的增加,同时也会造成不必要的上行数据传输时延。
为此,现有的机制中,网络侧可以通过给UE配置专用的周期性的上行预配置资源(Preconfigure Uplink Resource,PUR)。若获取到PUR配置,则UE可以直接通过PUR发送上行数据,而非一定要发起随机接入进入连接态才能发送数据。
考虑到UE的移动性,UE在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下可能会发生较为频繁的小区重选,由于目前PUR配置是小区级的,网络侧只会为UE当前驻留的服务小区配置PUR。当UE发生小区重选,驻留到新的小区时,UE需要在新驻留的小区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并进入连接态,来获取PUR配置,然后才能在新驻留的小区上利用PUR发送数据,但RRC信令的开销仍然较大,且UE能耗仍然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利用PUR发送数据时,如何节省RRC信令的开销并降低UE能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小区重选后,判断当前驻留小区是否与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所在小区组的所有小区均保留有对应的PUR配置;
在当前驻留小区与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时,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获取第一时间提前量TA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TA信息,利用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传输上行数据。
可选地,所述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包括:
使用第一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时机RO资源集合中的任一RO,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其中,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RO组成RO资源集合;所述第一RO资源集合,由所述RO资源集合中用于激活PUR配置RO所组成。
可选地,所述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包括:
使用任一RO对应的第一前导序列集合中的任一前导序列,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其中,所述第一前导序列集合,由所有前导序列组成的集合中用于激活PUR配置的前导序列组成。
可选地,所述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还包括:
通过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一消息或第三消息,发送所属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当前驻留小区与重选前所驻留小区非同一小区组时,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并进入连接态;
在连接态下获取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基于所述随机接入过程获取的第二TA信息,利用所获取的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传输上行数据。
可选地,所述在连接态下获取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包括:
使用第二RO资源集合中的任一RO,获取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其中,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RO组成RO资源集合;所述第二RO资源集合,由所述RO资源集合中用于进入连接态获取PUR配置RO所组成。
可选地,所述在连接态下获取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包括:
使用任一RO对应的第二前导序列集合中的任一前导序列,获取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其中,所述第二前导序列集合,由所有前导序列组成的集合中用于获取PUR配置的前导序列组成。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与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的至少一个小区的测量结果,进行小区重选。
可选地,所述基于与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的至少一个小区的测量结果,进行小区重选,包括:
当多个小区的测量结果均大于预设的小区重选门限时,从大于所述小区重选门限的小区中,选择与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的小区,作为目标小区并驻留。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判断单元,适于在小区重选后,判断当前驻留小区是否与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所在小区组的所有小区均保留有对应的PUR配置;
PUR配置激活单元,适于在当前驻留小区与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时,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TA获取单元,适于获取第一时间提前量TA信息;
第一数据传输单元,适于基于所述第一TA信息,利用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传输上行数据。
可选地,所述PUR配置激活单元,适于使用第一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时机RO资源集合中的任一RO,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其中,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RO组成RO资源集合;所述第一RO资源集合,由所述RO资源集合中用于激活PUR配置RO所组成。
可选地,所述PUR配置激活单元,使用任一RO对应的第一前导序列集合中的任一前导序列,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其中,所述第一前导序列集合,由所有前导序列组成的集合中用于激活PUR配置的前导序列组成。
可选地,所述PUR配置激活单元,还适于通过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一消息或第三消息,发送所属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RRC连接单元,适于在当前驻留小区与重选前所驻留小区非同一小区组时,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并进入连接态;
PUR配置获取单元,适于在连接态下获取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第二数据传输单元,适于基于所述随机接入过程获取的第二TA信息,利用所获取的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传输上行数据。
可选地,所述PUR配置获取单元,适于使用第二RO资源集合中的任一RO,获取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其中,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RO组成RO资源集合;所述第二RO资源集合,由所述RO资源集合中用于进入连接态获取PUR配置RO所组成。
可选地,所述PUR配置获取单元,适于使用任一RO对应的第二前导序列集合中的任一前导序列,获取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其中,所述第二前导序列集合,由所有前导序列组成的集合中用于获取PUR配置的前导序列组成。
可选地,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小区重选单元,适于基于与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的至少一个小区的测量结果,进行小区重选。
可选地,所述小区重选单元,适于当多个小区的测量结果均大于预设的小区重选门限时,从大于所述小区重选门限的小区中,选择与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的小区,作为目标小区并驻留。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种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任一种所述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采用上述方案,在小区重选后,先判断当前驻留小区是否与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在当前驻留小区与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时,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由于同一小区组内所有小区均保留了PUR配置,故UE无需进入连接态去重新获取PUR配置,故可以使得该PUR配置的有效期延长,以节省RRC信令的开销,并降低UE能耗。
进一步,通过在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RO资源组成RO资源集合中,划分出第一RO资源集合,作为用于激活PUR配置RO资源,或者,在所有前导序列组成的集合中,划分出第一前导序列集合,作为用于激活PUR配置的前导序列,由此可以避免同一小区组中,激活PUR配置的UE与获取PUR配置的UE之间产生资源冲突,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进一步,基于与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的至少一个小区的测量结果,进行小区重选,由此可以使得UE能够优先对与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的小区进行测量,有利于UE优先驻留在与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的小区中。
进一步,在多个小区的测量结果均大于预设的小区重选门限时,从大于所述小区重选门限的小区中,选择与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的小区,作为目标小区并驻留,由此可以使得UE能够优先驻留在与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的小区中,进而可以使用重选前所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有效缓解上行资源的紧张程度,使得UE能够驻留在上行资源宽松的小区,提高UE的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一种随机接入过程的信令交互示意图;
图3是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时机(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transmission Occasion,RO)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UE在使用PUR传输数据时,先要获取PUR配置。由于目前PUR配置是小区级的,网络侧只会为UE当前驻留的服务小区配置PUR,故一旦小区重选,UE必需先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并进入连接态,才能获取到PUR配置,导致RRC信令的开销较大,且UE能耗较高。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在所述方法中,基站预先对小区进行了分组,在小区重选后,UE先判断当前驻留小区是否与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若当前驻留小区与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时,由于同一小区组内所有小区均保留了PUR配置,故UE可以直接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即可,而无需进入连接态去获取PUR配置,故可以使得重选前所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的有效期延长,以节省RRC信令的开销,并降低UE能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详细地说明。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在小区重选后,判断当前驻留小区是否与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
在具体实施中,基站可以预先对小区进行分组,并将每个小区组内的小区身份标识信息发送至UE。UE在小区重选后,可以将当前驻留小区的身份标识信息,与重选前所驻留小区的身份标识信息进行比较,判断二者是否为同一小区组。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网络侧保留有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所在小区组的所有小区对应的PUR配置。同一小区组内所有小区的PUR配置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当同一小区组内所有小区的PUR配置相同时,网络侧可以小区组级别为该小区组内小区配置相应的PUR。当同一小区组内所有小区的PUR配置不同时,网络侧可以小区级别为该小区组内小区配置相应的PUR。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UE可以基于与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的至少一个小区的测量结果,进行小区重选。
在具体实施中,UE可以优先对与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小区进行测量,进而在小区重选时,能够获得与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的至少一个小区的测量结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多个小区的测量结果均大于预设的小区重选门限时,从大于所述小区重选门限的小区中,选择与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的小区,作为目标小区并驻留。
其中,所述小区重选门限可以为与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 Power,RSRP)相关的阈值,或者为与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 Quality,RSRQ)相关的阈值。
也就是说,UE可以从满足小区重选门限的小区中,优先选择与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的小区进行驻留,进而可以使用保留的PUR配置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有效缓解上行资源的紧张程度。
可以理解的是,若满足小区重选门限的小区中,存在多个与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的小区,UE可以选择信号质量最好的小区作为目标消息。
在当前驻留小区与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时,执行步骤12,否则执行步骤15。
步骤12,在当前驻留小区与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时,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在具体实施中,UE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激活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只要能够达到激活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的目的即可。对于某一UE而言,网络侧虽然为小区组中各个小区均配置了相应的PUR,但是,某一时刻只能有一个小区给该UE提供PUR资源,小区组中其他小区为这个UE配置的PUR是失效的。网络侧激活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意味着重选前所驻留小区PUR配置的去激活。
步骤13,获取第一时间提前量(Timing Advance,TA)信息。
在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被激活后,或者在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被激活的过程中,UE均可以获取第一TA信息。在随机接入过程中,网络侧可以通过测量接收到的前导序列来确定TA值,并发送给UE。
步骤14,基于所述第一TA信息,利用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传输上行数据。
在具体实施中,获取到第一TA信息且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被激活后,UE可以利用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传输上行数据,使得UE无需进入连接态才能传输上行数据。
步骤15,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并进入连接态。
也就是说,在当前驻留小区与重选前所驻留小区非同一小区组时,UE需要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并进入连接态。
步骤16,在连接态下获取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在具体实施中,网络侧可以重新为UE分配PUR,并将PUR的配置信息发送至UE。
步骤17,基于所述随机接入过程获取的第二TA信息,利用所获取的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传输上行数据。
在RRC连接态下,网络侧需要维护TA信息。
具体地,虽然在随机接入过程中,UE与网络侧取得了上行同步,但上行信号到达网络侧的定时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比如,UE的高速移动,UE的晶振偏移或多普勒频移等。因此,UE需要不断地更新其TA信息,以保持上行同步。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网络侧使用一种闭环机制来调整上行TA。网络侧基于测量对应UE的上行传输来确定每个UE的TA值。因此,只要UE有上行传输,网络侧就可以用来估计TA值。
理论上,UE发送的任何信号都可用于测量TA值。如果某个特定UE需要校正,则网络侧会发送一个定时提前命令(Timing Advance Command)给该UE,要求其调整上行传输定时。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将RRC连接态获取的TA信息,作为第二TA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TA信息,利用所获取的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实现上行数据的传输。
图2为一种随机接入过程中的信令交互示意图。下面结合图2,对如何激活及获取PUR配置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2,UE随机接入的整个过程包括步骤21至步骤25。下面分别对21至步骤25进行描述:
步骤21,UE首先通过读取主系统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和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1来完成下行同步。
通过读取SIB1,UE获取RO的相关配置,包括:RO周期的大小,一个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周期内时域上RO的数目,频域上复用的RO个数,每个RO关联的同步信号块(Synchronisation Signal Block,SSB)的数目(ssb-perRACH-Occasion)等。此外,每个RO对应64个不同的前导序列(preamble)。
通过读取SIB1,UE可以确定用于向网络发送第一消息(即Msg1)的RO,以指示其访问网络的意图。
步骤22,UE使用所确定的RO向网络侧发送Msg1。其中,Msg1中包含用于随机接入的前导序列。
步骤23,如果网络正确地接收到了Msg1,则会向UE发送第二消息(即Msg2),也就是随机接入响应消息。Msg2用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ndom Access 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fier,RA-RNTI)加扰。
RA-RNTI是通过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时机(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transmission Occasion,RO)的时间和频率资源计算得到的。
在发送Msg1之后,UE可以使用RA-RNTI来监视来自网络的Msg2,以对该Msg2进行解扰。Msg2可以包含时间提前量(Timing Advance,TA)、功率调整以及UE发送Mgs3的资源指示等信息。
步骤24,UE通过Msg2中的上行调度指示向网络侧发送第三消息(即Msg3),也就是初始接入建立消息。所述第三消息中还包含RRC连接请求信息。
步骤25,网络侧接收到Msg3后,可以通过第四消息(即Msg4)向UE通知初始接入过程的完成,否则,UE可以确定初始接入过程失败。
初始接入后,UE及网络侧还需要进行其它处理操作,才能使得UE进入连接态。也就是说,初始接入成功时,UE尚未进入连接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网络侧能够识别UE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的意图,以及UE获取PUR配置的意图,对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所有RO进行了划分。
具体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RO组成RO资源集合可以包括:第一RO资源集合及第二RO资源集合。其中,所述第一RO资源集合,由所述RO资源集合中用于激活PUR配置的RO所组成。所述第二RO资源集合,由所述RO资源集合中用于进入连接态获取PUR配置的RO所组成。
在具体实施中,UE可以使用第一RO资源集合中的任一RO,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而使用第二RO资源集合中的任一RO,来获取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以图3作为UE从SIB1中获取到的RO配置为例。在一个PRACH周期内时域上RO的数目为4个,频域上复用的RO个数也为4个,总共RO的数量为16个,分别为RO1~RO16。其中,RO1~RO8组成第一RO资源集合set1,RO9~RO16组成第二RO资源集合set2。
UE可以使用第一RO资源集合set1中的任一RO,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而使用第二RO资源集合set2中的任一RO,来获取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网络侧在接收到Msg1后,基于UE发送该Msg1所使用的RO,即可识别UE访问网络的意图,进而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或获取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网络侧能够识别UE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的意图,以及UE获取PUR配置的意图,对每个RO对应的64个前导序列进行了划分。
具体地,每个RO对应的64个前导序列组成的前导序列集合可以包括:第一前导序列集合及第二前导序列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前导序列集合,由所有前导序列组成的集合中用于激活PUR配置的前导序列组成。所述第二前导序列集合,由所有前导序列组成的集合中用于获取PUR配置的前导序列组成。
在具体实施中,UE可以使用第一前导序列集合中的任一前导序列,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而使用第二前导序列集合中的任一前导序列,来获取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在具体实施中,考虑到一个小区存在多个UE的情况,为了使得网络侧能够识别激活或获取PUR配置的UE,UE可以将自身的身份标识信息发送至网络侧,由此网络侧才能准确地执行相应的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UE可以通过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1,发送所述UE的身份标识信息。比如,UE可以使用自身的身份标识信息,对前导序列进行加扰,再发送至网络侧,网络侧对前导序列解码后,自然可以得到UE的身份标识信息。
在通过Msg1发送所述UE的身份标识信息时,初始随机接入过程可以在UE接收到Msg2后即完成。当然也可以在UE接收到Msg4才完成初始接入过程,但此时Msg3中无需再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UE可以通过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3,发送所述UE的身份标识信息。此时,UE在接收到Msg4才完成初始接入过程。
由上述内容可知,采用上述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在小区重选后,先判断当前驻留小区是否与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在当前驻留小区与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时,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该PUR配置的有效期延长,故可以有效节省RRC信令的开销,并降低UE能耗。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现本发明,以下对上述方法对应的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40,所述用户设备40可以包括:判断单元41,PUR配置激活单元42,TA获取单元43及第一数据传输单元44。其中:
所述判断单元41,适于在小区重选后,判断当前驻留小区是否与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所在小区组的所有小区均保留有对应的PUR配置;
所述PUR配置激活单元42,适于在当前驻留小区与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时,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所述TA获取单元43,适于获取第一时间提前量TA信息;
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单元44,适于基于所述第一TA信息,利用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传输上行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PUR配置激活单元42,适于使用第一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时机RO资源集合中的任一RO,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其中,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RO组成RO资源集合;所述第一RO资源集合,由所述RO资源集合中用于激活PUR配置RO所组成。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PUR配置激活单元42,使用任一RO对应的第一前导序列集合中的任一前导序列,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其中,所述第一前导序列集合,由所有前导序列组成的集合中用于激活PUR配置的前导序列组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PUR配置激活单元42,还适于通过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一消息或第三消息,发送所属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40还可以包括:RRC连接单元45,PUR配置获取单元46及第二数据传输单元47。其中:
所述RRC连接单元45,适于在当前驻留小区与重选前所驻留小区非同一小区组时,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并进入连接态;
所述PUR配置获取单元46,适于在连接态下获取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47,适于基于所述随机接入过程获取的第二TA信息,利用所获取的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传输上行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PUR配置获取单元46,适于使用第二RO资源集合中的任一RO,获取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其中,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RO组成RO资源集合;所述第二RO资源集合,由所述RO资源集合中用于进入连接态获取PUR配置RO所组成。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PUR配置获取单元46,适于使用任一RO对应的第二前导序列集合中的任一前导序列,获取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其中,所述第二前导序列集合,由所有前导序列组成的集合中用于获取PUR配置的前导序列组成。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40还可以包括:小区重选单元48。所述小区重选单元47,适于基于与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的至少一个小区的测量结果,进行小区重选。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小区重选单元48,适于当多个小区的测量结果均大于预设的小区重选门限时,从大于所述小区重选门限的小区中,选择与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的小区,作为目标小区并驻留。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40,在小区重选后,若当前驻留小区与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则直接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使得PUR配置的有效期延长,以节省RRC信令的开销,并降低UE能耗。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种所述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不再赘述。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终端可以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种所述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不再赘述。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小区重选后,判断当前驻留小区是否与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所在小区组的所有小区均保留有对应的PUR配置;
在当前驻留小区与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时,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获取第一时间提前量TA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TA信息,利用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传输上行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包括:
使用第一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时机RO资源集合中的任一RO,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其中,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RO组成RO资源集合;所述第一RO资源集合,由所述RO资源集合中用于激活PUR配置的RO所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包括:
使用任一RO对应的第一前导序列集合中的任一前导序列,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其中,所述第一前导序列集合,由所有前导序列组成的集合中用于激活PUR配置的前导序列组成。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还包括:
通过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一消息或第三消息,发送所属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当前驻留小区与重选前所驻留小区非同一小区组时,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并进入连接态;
在连接态下获取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基于所述随机接入过程获取的第二TA信息,利用所获取的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传输上行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连接态下获取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包括:
使用第二RO资源集合中的任一RO,获取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其中,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RO组成RO资源集合;所述第二RO资源集合,由所述RO资源集合中用于进入连接态获取PUR配置RO所组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连接态下获取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包括:
使用任一RO对应的第二前导序列集合中的任一前导序列,获取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其中,所述第二前导序列集合,由所有前导序列组成的集合中用于获取PUR配置的前导序列组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与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的至少一个小区的测量结果,进行小区重选。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与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的至少一个小区的测量结果,进行小区重选,包括:
当多个小区的测量结果均大于预设的小区重选门限时,从大于所述小区重选门限的小区中,选择与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的小区,作为目标小区并驻留。
10.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单元,适于在小区重选后,判断当前驻留小区是否与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所在小区组的所有小区均保留有对应的PUR配置;
PUR配置激活单元,适于在当前驻留小区与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时,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TA获取单元,适于获取第一时间提前量TA信息;
第一数据传输单元,适于基于所述第一TA信息,利用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传输上行数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UR配置激活单元,适于使用第一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时机RO资源集合中的任一RO,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其中,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RO组成RO资源集合;所述第一RO资源集合,由所述RO资源集合中用于激活PUR配置RO所组成。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UR配置激活单元,使用任一RO对应的第一前导序列集合中的任一前导序列,激活所述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其中,所述第一前导序列集合,由所有前导序列组成的集合中用于激活PUR配置的前导序列组成。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UR配置激活单元,还适于通过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一消息或第三消息,发送所属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RRC连接单元,适于在当前驻留小区与重选前所驻留小区非同一小区组时,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并进入连接态;
PUR配置获取单元,适于在连接态下获取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第二数据传输单元,适于基于所述随机接入过程获取的第二TA信息,利用所获取的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传输上行数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UR配置获取单元,适于使用第二RO资源集合中的任一RO,获取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其中,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RO组成RO资源集合;所述第二RO资源集合,由所述RO资源集合中用于进入连接态获取PUR配置RO所组成。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UR配置获取单元,适于使用任一RO对应的第二前导序列集合中的任一前导序列,获取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PUR配置;
其中,所述第二前导序列集合,由所有前导序列组成的集合中用于获取PUR配置的前导序列组成。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小区重选单元,适于基于与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的至少一个小区的测量结果,进行小区重选。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区重选单元,适于当多个小区的测量结果均大于预设的小区重选门限时,从大于所述小区重选门限的小区中,选择与所述重选前所驻留小区为同一小区组的小区,作为目标小区并驻留。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0.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1337193.9A 2019-12-23 2019-12-23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9581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37193.9A CN110958103B (zh) 2019-12-23 2019-12-23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20/113941 WO2021128943A1 (zh) 2019-12-23 2020-09-08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37193.9A CN110958103B (zh) 2019-12-23 2019-12-23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58103A true CN110958103A (zh) 2020-04-03
CN110958103B CN110958103B (zh) 2021-04-27

Family

ID=69983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37193.9A Active CN110958103B (zh) 2019-12-23 2019-12-23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58103B (zh)
WO (1) WO202112894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99885B1 (en) 2019-11-01 2021-05-04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easing preconfigured uplink resources (PU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1128943A1 (zh) * 2019-12-23 2021-07-01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033476A1 (zh) * 2020-08-11 2022-02-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处理方法、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1015A (zh) * 2015-12-31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性管理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EP3413660A1 (en) * 2016-03-03 2018-12-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ed to a super cell
CN110493876A (zh) * 2019-08-30 2019-11-22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36471A (zh) * 2019-03-28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基站、通信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536385A (zh) * 2019-07-31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第一节点及第二节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86600A1 (en) * 2016-11-11 2018-05-17 Chou Chie Ming Data packet delivery in rrc inactive state
CN108337728B (zh) * 2017-01-19 2022-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提前维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958103B (zh) * 2019-12-23 2021-04-27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1015A (zh) * 2015-12-31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性管理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EP3413660A1 (en) * 2016-03-03 2018-12-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ed to a super cell
CN110536471A (zh) * 2019-03-28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基站、通信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536385A (zh) * 2019-07-31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第一节点及第二节点
CN110493876A (zh) * 2019-08-30 2019-11-22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99885B1 (en) 2019-11-01 2021-05-04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easing preconfigured uplink resources (PU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1128943A1 (zh) * 2019-12-23 2021-07-01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033476A1 (zh) * 2020-08-11 2022-02-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处理方法、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58103B (zh) 2021-04-27
WO2021128943A1 (zh) 202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31143B1 (en) Sidelink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KR102327031B1 (ko) 랜덤 액세스의 실행을 위한 방법, 사용자 장비, 및 기지국
CN110958103B (zh)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036828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electing cel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924262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ell (re) sel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582126A (zh) 在跨eNB载波聚合系统中配置和激活SCell的方法及终端
EP3567969A1 (en) Access method and access device
US20210219163A1 (en) Measurement reporting for network maintenance methods and systems
US11515989B2 (en) Bandwidth switching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CN115134742A (zh) 定位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US20230239749A1 (en) Cell camp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257796B (zh) 一种系统信息的发送方法、检测方法、基站及终端
EP3322249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TWI643516B (zh)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CN110636578B (zh) 一种请求系统消息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US20230217512A1 (en)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2068795A1 (zh)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84398B (zh) 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09819525B (zh) 终端及其获取系统消息的方法、可读介质
CN114340028A (zh)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1937478B (zh) 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后备配置
WO202201638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easing congigured grant resources
WO2023040822A1 (zh) 定位方法、装置及终端
KR101839924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스템 정보를 획득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6133149A (zh) 信息指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