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58086B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58086B CN110958086B CN201911187472.1A CN201911187472A CN110958086B CN 110958086 B CN110958086 B CN 110958086B CN 201911187472 A CN201911187472 A CN 201911187472A CN 110958086 B CN110958086 B CN 11095808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direct
- receiving terminal
- receiving
- base s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站监听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的直传数据,若在直传链路监听到直传数据,则缓存直传数据,当接收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失败反馈时,通过与接收终端之间的下行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直传数据。采用本申请可以提高通信系统传输数据的可靠性并降低时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车用无线通信技术(vehicle to X,V2X)中,各终端之间采用直传链路进行数据传输,其中,V2X包括基于通用移动通信技术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的V2X和基于新空口(New Radio,NR)的V2X,基于NR的V2X可以支持更多的应用场景,例如:车辆成队驾驶,扩展传感,远程驾驶,增强驾驶等。为满足这些服务,基于NR的V2X需要支持更高可靠性和更低时延的数据传输。
现有技术中,基于NR的V2X采用的资源分配方式有两种,第一种为基站为各终端集中分配传输资源的资源分配方式,第二种为终端自主选择传输资源。
基站为各终端集中分配传输资源时,能够避免不同终端同时在直传链路上进行传输数据时发生传输资源冲突,保证了传输的可靠性。然而,在该方式中,信令流程复杂,从而不能保证低时延的需求。
终端自主选择传输资源时,信令流程简单,保证了低时延的需求。然而,在该方式中,由于没有传输资源的集中分配机制,不同的终端在同一时刻有数据业务产生时,可能会选择重叠的传输资源进行数据传输,造成在同一传输资源中,各发送终端发送的数据互为干扰信号,降低了接收终端成功接收数据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了传输的可靠性。
因此,在目前的直传链路通信系统中,不支持高可靠性且低时延的数据传输。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介质,以提高通信系统传输数据的可靠性并降低时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监听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的直传数据;
若在所述直传链路监听到所述直传数据,则缓存所述直传数据;
当接收到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失败反馈时,通过与所述接收终端之间的下行链路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直传数据。
可选的,在所述监听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的直传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所述直传链路监听到损坏的直传数据,则缓存所述损坏的直传数据;
若接收到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成功反馈,则删除所述损坏的直传数据,并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新数据传输指示,所述新数据传输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终端继续传输下一数据;
若接收到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失败反馈,则确定空闲传输资源,并通过控制信令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重传资源指示,所述重传资源指示包括指定空闲传输资源,以使得所述发送终端使用所述指定空闲传输资源重传数据。
可选的,在所述通过控制信令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重传资源指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所述指定空闲传输资源对应的直传链路监听到所述发送终端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重传数据,则将所述重传数据与损坏的直传数据进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合并,并缓存HARQ合并后的数据;
若接收到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失败反馈,则通过与所述接收终端之间的下行链路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HARQ合并后的数据;
若接收到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成功反馈,则删除HARQ合并后的数据,并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新数据传输指示。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接收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发送的直传数据;
若未成功接收所述直传数据,则向基站发送接收失败反馈;
通过与所述基站之间的下行链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直传数据,所述基站发送的直传数据为所述基站在所述直传链路监听并缓存的直传数据。
可选的,在所述通过与所述基站之间的下行链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直传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成功解码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直传数据,则根据所述直传数据中,MAC子头中的逻辑信道标识、源地址标识和目的地址标识,确定逻辑信道标识、源地址标识和目的地址标识三者对应的目标RLC实体;
通过介质访问控制MAC实体,将携带所述直传数据的业务数据单元SDU传输至所述目标RLC实体,以使得所述RLC实体将所述直传数据与所述RLC实体中除所述直传数据以外的直传数据进行排序重组。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监听模块,用于监听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的直传数据;
缓存模块,用于若在所述直传链路监听到所述直传数据,则缓存所述直传数据;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失败反馈时,通过与所述接收终端之间的下行链路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直传数据。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删除模块;
所述缓存模块,还用于若在所述直传链路监听到损坏的直传数据,则缓存所述损坏的直传数据;
所述删除模块,用于若接收到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成功反馈,则删除所述损坏的直传数据,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新数据传输指示,所述新数据传输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终端继续传输下一数据;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若接收到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失败反馈,则确定空闲传输资源,并通过控制信令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重传资源指示,所述重传资源指示包括指定空闲传输资源,以使得所述发送终端使用所述指定空闲传输资源重传数据。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合并模块;
所述合并模块,还用于若在所述指定空闲传输资源对应的直传链路监听到所述发送终端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重传数据,则将所述重传数据与损坏的直传数据进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合并,并缓存HARQ合并后的数据;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若接收到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失败反馈,则通过与所述接收终端之间的下行链路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HARQ合并后的数据;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若接收到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成功反馈,则删除HARQ合并后的数据,并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新数据传输指示。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接收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发送的直传数据;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若未成功接收所述直传数据,则向基站发送接收失败反馈;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通过与所述基站之间的下行链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直传数据,所述基站发送的直传数据为所述基站在所述直传链路监听并缓存的直传数据。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和传输模块;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若成功解码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直传数据,则根据所述直传数据中,MAC子头中的逻辑信道标识、源地址标识和目的地址标识,确定逻辑信道标识、源地址标识和目的地址标识三者对应的目标RLC实体;
所述传输模块,用于通过介质访问控制MAC实体,将携带所述直传数据的业务数据单元SDU传输至所述目标RLC实体,以使得所述RLC实体将所述直传数据与所述RLC实体中除所述直传数据以外的直传数据进行排序重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基站可以监听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的直传数据,若基站在直传链路监听到直传数据,则缓存直传数据,当基站接收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失败反馈时,通过与接收终端之间的下行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直传数据。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当接收终端接收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发送的直传数据失败时,基站可以将在直传链路监听并缓存到的直传数据直接向接收终端发送,保证了接收终端可以成功接收到该直传数据,同时还不需要发送终端重新发送该直传数据,即简化了信令流程,降低了传输时延,又保证了传输的可靠性。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各实体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L-SCH MAC PDU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L-SCH MAC PDU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AC子头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MAC子头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MAC子头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其中,该通信系统包括:基站101、发送终端102和接收终端103,在实际应用中,该通信系统可以用作车用无线通信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终端102用于通过直传链路发送直传数据,接收终端103用于接收发送终端102通过直传链路发送的直传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发送终端102也可以用于接收直传数据,接收终端103也可以用于发送直传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以其中一种情况举例说明。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2所示,图2所示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01、监听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的直传数据。
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当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在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内时,基站可以监听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的Sidelink数据,其中,Sidelink数据为一种直传数据。
其中,直传链路是一种传输资源,发送终端在发送直传数据之前,可以在预设的传输资源池中选择一个直传链路进行直传数据传输,该预设的传输资源池可以由基站进行预先配置,也可以预先设置在用户身份识别(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a,SIM)卡中,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步骤202、若在直传链路监听到直传数据,则缓存直传数据。
步骤203、当接收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失败反馈时,通过与接收终端之间的下行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直传数据。
其中,接收失败反馈可以为不予确认(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反馈,当基站接收到接收终端发送的NACK反馈时,表示接收终端未成功接收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发送的直传数据。
当基站向接收终端发送直传数据时,可以通过空(User to Network interfaceUniversal,Uu)口下行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该直传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可以监听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的直传数据,若基站在直传链路监听到直传数据,则缓存直传数据,当基站接收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失败反馈时,通过与接收终端之间的下行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直传数据。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当接收终端接收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发送的直传数据失败时,基站可以将在直传链路监听并缓存到的直传数据发送给接收终端,保证了接收终端可以成功接收到该直传数据,同时还不需要发送终端重新发送该直传数据,即简化了信令流程,降低了传输时延,又保证了传输的可靠性。
下面将结合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3所示,图3所示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接收终端,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301、接收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发送的直传数据。
其中,该直传数据可以是Sidelink数据。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接收终端可以通过与发送终端之间的直传链路,接收发送终端发送的直传数据。
步骤302、若未成功接收直传数据,则向基站发送接收失败反馈。
其中,接收失败反馈可以为NACK反馈。
步骤303、通过与基站之间的下行链路,接收基站发送的直传数据。
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接收终端可以通过与基站之间的下行链路接收基站发送的直传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接收终端可以接收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发送的直传数据,若未成功接收直传数据,则向基站发送接收失败反馈,然后通过与基站之间的下行链路,接收基站发送的直传数据,基站发送的直传数据为基站在直传链路监听并缓存的直传数据。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接收终端在接收发送终端发送的直传数据失败时,可以向基站发送接收失败请求,并接收基站通过下行链路发送的直传数据,从而实现成功接收直传数据,保证了传输的可靠性,而且在此过程中,不需要发送终端重新发送该直传数据,简化了信令流程,降低了传输时延。
以下通过发送终端、接收终端、基站之间的交互过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具体提供了以下四种情形,对应于不同的情形,可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情形一、如图4所示,若基站未成功接收直传数据,且接收终端成功接收到直传数据,则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直传数据,相应地,接收终端通过直传链路接收发送终端发送的直传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终端可以在预设的传输资源池中选择一个直传链路,并通过该直传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直传数据。
步骤402、若基站在直传链路监听到损坏的直传数据,则缓存损坏的直传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基站可能会在直传链路中监听到损坏的直传数据,若基站在直传链路中监听到损坏的直传数据,则表示基站接收完整的直传数据失败,此时,基站可以缓存损坏的直传数据,并等待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反馈。
HARQ用于接收方在数据损坏的情况下,缓存接收到的部分数据,并要求发送方重传数据,接收方将重传的数据和之前接收到的部分数据进行合并后再解码。
步骤403、若接收终端成功接收到直传数据,则接收终端向基站发送接收成功反馈,相应的,基站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成功反馈。
其中,接收成功反馈可以为确认(Acknowledgement,ACK)反馈,本情形中,当基站接收到接收终端发送的ACK反馈时,表示接收终端成功接收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发送的直传数据。
步骤404、若基站接收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成功反馈,则基站删除损坏的直传数据。
步骤405、基站删除损坏的直传数据后,基站向发送终端发送新数据传输指示,相应的,发送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新数据传输指示。
其中,新数据传输指示用于指示发送终端继续传输下一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接收终端接收直传数据成功,基站则不需要进行HARQ合并,并删除损坏的直传数据,节省了信令流程,降低了传输时延。
情形二、如图5所示,若基站未成功接收直传数据,且接收终端未成功接收到直传数据,则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直传数据,相应地,接收终端通过直传链路接收发送终端发送的直传数据。
步骤502、若基站在直传链路监听到损坏的直传数据,则缓存损坏的直传数据。
步骤503、若接收终端未成功接收到直传数据,则接收终端向基站发送接收失败反馈,相应的,基站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失败反馈。
步骤504、基站接收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失败反馈后,基站确定空闲传输资源。
其中,基站接收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失败反馈后,基站可以查找并选取基站中预设的空闲sidelink时频域资源,并通过控制信令(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format 5,DCI5)向接收端用户指示该资源。
步骤505、基站确定空闲传输资源后,基站通过控制信令向发送终端发送重传资源指示,相应的,发送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重传资源指示。
在本情形中,发送终端接收到重传资源指示后,接收终端可以通过该空闲传输资源重新发送直传数据。
可选的,在步骤505、基站确定空闲传输资源后,基站向发送终端发送重传资源指示,相应的发送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重传资源指示之后,基站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一、若在指定空闲传输资源对应的直传链路监听到发送终端向接收终端发送的重传数据,则将重传数据与损坏的直传数据进行HARQ合并,并缓存HARQ合并后的数据。
其中,基站可以通过HARQ合并,将重传数据的一部分和损坏的直传数据进行合并,得到一个完整的数据,该完整的数据与发送终端发送的直传数据相同。
由于HARQ合并的过程中,基站只需要获取重传数据中的一部分数据,因此,基站可以通过HARQ合并,降低通信系统的传输时延。
步骤二、若接收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失败反馈,则通过与接收终端之间的下行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HARQ合并后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接收终端接收重传数据失败时,基站可以将向接收终端发送HARQ合并后的数据,不需要发送终端重新发送数据,保证了本次传输的可靠性,同时简化了信令流程,降低了传输时延。
步骤三、若接收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成功反馈,则删除HARQ合并后的数据,并向发送终端发送新数据传输指示。
情形三、如图6所示,若基站成功接收直传数据,且接收终端未成功接收到直传数据,则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直传数据,相应地,接收终端通过直传链路接收发送终端发送的直传数据。
步骤602、若基站在直传链路监听到直传数据,则获取直传数据。
步骤603、若接收终端接收该直传数据失败,则接收终端向基站发送接收失败反馈,相应的,基站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失败反馈。
步骤604、若基站接收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失败反馈,则基站通过下行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直传数据,相应的,接收终端接收基站通过下行链路发送的直传数据。
可选的,接收终端接收直传数据之后,接收终端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一、若成功解码基站发送的直传数据,则根据直传数据中,MAC子头中的逻辑信道标识、源地址标识和目的地址标识,确定逻辑信道标识、源地址标识和目的地址标识三者对应的目标RLC实体。
如图7所示,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AC实体、RLC实体和PDCP实体之间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图9中包括MAC实体、直传链路(Side Link,SL)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数据传输线路(Data Link,DL)RLC、S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DL PDCP、逻辑信道标识(logical channelidentify,LCID)、源地址标识(Source identify,Source ID)和目的地址标识(Destination identify,Destination ID)。
其中,SL RLC为直传数据对应的RLC实体,DL RLC为下行链路数据对应的RLC实体,SL PDCP为直传数据对应的PDCP实体,DL PDCP为下行链路数据对应的PDCP实体。
LCID为逻辑信道标识,用于区别通信系统中逻辑信道数据,Source ID为源地址标识,用于区别通信系统中的源地址,Destination ID为目的地址标识,用于区别通信系统中的目的地址,即图7中最上方一行作为接收终端的判断标识。
例如,根据图7所述内容,若接收终端成功接收直传数据X,则接收终端可以根据数据X的报文中携带的LCID、Source ID和Destination ID,确定直传数据X对应的SL RLC。
若接收终端成功接收下行链路数据Y时,则接受终端可以根据数据Y的报文中携带的LCID,确定下行链路数据Y对应的DL RLC。
步骤二、通过介质访问控制MAC实体,将携带直传数据的业务数据单元SDU传输至目标RLC实体,以使得RLC实体将直传数据与RLC实体中除直传数据以外的直传数据进行排序重组。
步骤605、基站向发送终端发送新数据传输指示,相应的,发送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新数据传输指示。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当接收终端接收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发送的直传数据失败时,基站可以将在直传链路监听并缓存到的直传数据发送给接收终端,保证了接收终端可以成功接收到该直传数据,同时还不需要发送终端重新发送该直传数据,即简化了信令流程,降低了传输时延,又保证了传输的可靠性。
情形四、如图8所示,若基站成功接收直传数据,且接收终端成功接收到直传数据,则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1、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直传数据,相应地,接收终端通过直传链路接收发送终端发送的直传数据。
步骤802、若基站在直传链路监听到直传数据,则获取直传数据。
步骤803、若接收终端成功接收该直传数据,则接收终端向基站发送接收成功反馈,相应的,基站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成功反馈。
步骤804、基站向发送终端发送新数据传输指示,相应的,发送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新数据传输指示。
在实际应用中,基站在向发送终端发送新数据传输指示时,还可以删除基站中缓存的直传数据。
如图9所示,相关技术中,直传链路共享信道(Sidelink Shared channel,SL-SCH)媒体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的示意图,该SL-SCH MAC PDU中包括:MAC帧头部、MAC业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DU)和填充位。
当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之间通过直传链路传输直传数据时,SL-SCH MAC PDU为携带直传数据的载体。
其中,MAC SDU中携带直传数据,即MAC SDU为SL-SCH MAC PDU中的有效负载部分。
MAC帧头部中包括MAC子头(即图9上半部分所示内容),MAC帧头部用于确定同一SL-SCH MAC PDU中各MAC SDU携带的数据长度,以及各MAC SDU对应的RLC实体。
如图10所示,相关技术中,下行共享信道(Downlink Shared channel,DL-SCH)MACPDU的示意图,该报文中包括:MAC帧头部、MAC控制单元1、MAC控制单元2、MAC业务数据单元和填充位。
当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之间通过下行共享信道传输下行链路数据时,DL-SCH MACPDU为携带下行链路数据的载体。
结合图9和图10所述的内容,在现有技术中,基站在通过下行共享信道传输数据时,DL-SCH MAC PDU中携带的是下行链路数据。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需要实现使DL-SCH MAC PDU中携带直传数据,并被接收终端成功识别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针对MAC层协议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将MAC层协议中MAC子头的第1个保留位作为直传数据或者下行链路数据的数据标志位。
如图11所示,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AC子头的示意图,其中,I为数据标志位,V表示MAC PDU的格式版本号字段,用于指示MAC子头的版本,R为预留比特,SRC(source)表示源文件,DST表示层2目的地址字段,层2(Layer 2)指开放系统互联的通用概念多层通信模型中的数据链接层,Oct(Octet)表示八位位组。
在图11中,数据标志位I为1,V为0001或者0010。
如图12所示,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MAC子头的示意图,其中,在图12中,数据标志位I为1,V为0011。
在实际应用中,若数据标志位I为1,则表示该数据标志位I对应的数据为直传数据。
如图13所示,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MAC子头的示意图,其中,F2和F联合指示L域的长度,E用于指示后续是否为MAC子头,如果后续为MAC子头,则E=1,否则E=0,L用于表示对应业务数据单元或MAC控制单元的长度,单位为byte。
在图13中,数据标志位I为0,在实际应用中,若数据标志位I为0,则表示该数据标志位I对应的数据为下行链路数据。
当接收终端识别到数据标志位I=1时,则表示DL-SCH MAC中携带的数据为直传数据,当接收终端识别到数据标志位I=0时,则表示DL-SCH MAC中携带的数据为下行链路数据。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1、图12和图13所述的内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种类的数据可以通过MAC子头的数据标志位进行区分,例如,当数据标志位为1时,该数据标志位对应的数据为直传数据,当数据标志位为0时,该数据标志位对应的数据为下行链路数据。
因此,接收终端可以通过MAC子头的数据标志位来识别该数据的种类,进而可以实现接收终端接收基站通过下行链路发送的直传数据。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应用于基站,如图14所示,该装置包括:监听模块1401、缓存模块1402和第一发送模块1403。
监听模块1401,用于监听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的直传数据;
缓存模块1402,用于若在直传链路监听到直传数据,则缓存直传数据;
第一发送模块1403,用于当接收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失败反馈时,通过与接收终端之间的下行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直传数据。
可选的,装置还包括:删除模块;
缓存模块1402,还用于若在直传链路监听到损坏的直传数据,则缓存损坏的直传数据;
删除模块,用于若接收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成功反馈,则删除损坏的直传数据,
第一发送模块1403,还用于向发送终端发送新数据传输指示,新数据传输指示用于指示发送终端继续传输下一数据;
第一发送模块1403,还用于若接收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失败反馈,则确定空闲传输资源,并通过控制信令向发送终端发送重传资源指示,重传资源指示包括指定空闲传输资源,以使得发送终端使用指定空闲传输资源重传数据。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合并模块;
合并模块,用于若在指定空闲传输资源对应的直传链路监听到发送终端向接收终端发送的重传数据,则将重传数据与损坏的直传数据进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合并,并缓存HARQ合并后的数据;
第一发送模块1403,还用于若接收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失败反馈,则通过与接收终端之间的下行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HARQ合并后的数据;
第一发送模块1403,还用于若接收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成功反馈,则删除HARQ合并后的数据,并向发送终端发送新数据传输指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该装置应用于基站,基站可以监听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的直传数据,若基站在直传链路监听到直传数据,则缓存直传数据,当基站接收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失败反馈时,通过与接收终端之间的下行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直传数据。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当接收终端接收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发送的直传数据失败时,基站可以将在直传链路监听并缓存到的直传数据直接向接收终端发送,保证了接收终端可以成功接收到该直传数据,同时还不需要发送终端重新发送该直传数据,即简化了信令流程,降低了传输时延,又保证了传输的可靠性。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应用于接收终端,如图15所示,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1501和第二发送模块1502。
接收模块1501,用于接收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发送的直传数据;
第二发送模块1502,用于若未成功接收直传数据,则向基站发送接收失败反馈;
接收模块1501,还用于通过与基站之间的下行链路,接收基站发送的直传数据,基站发送的直传数据为基站在直传链路监听并缓存的直传数据。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和传输模块。
确定模块,用于若成功解码基站发送的直传数据,则根据直传数据中,MAC子头中的逻辑信道标识、源地址标识和目的地址标识,确定逻辑信道标识、源地址标识和目的地址标识三者对应的目标RLC实体;
传输模块,用于通过介质访问控制MAC实体,将携带直传数据的业务数据单元SDU传输至目标RLC实体,以使得RLC实体将直传数据与RLC实体中除直传数据以外的直传数据进行排序重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应用于接收终端,接收终端可以接收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发送的直传数据,若未成功接收直传数据,则向基站发送接收失败反馈,然后通过与基站之间的下行链路,接收基站发送的直传数据,基站发送的直传数据为基站在直传链路监听并缓存的直传数据。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接收终端在接收发送终端发送的直传数据失败时,可以向基站发送接收失败请求,并接收基站通过下行链路发送的直传数据,从而实现成功接收直传数据,保证了传输的可靠性,而且在此过程中,不需要发送终端重新发送该直传数据,简化了信令流程,降低了传输时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如图16所示,包括处理器1601、通信接口1602、存储器1603和通信总线1604,其中,处理器1601,通信接口1602,存储器1603通过通信总线16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16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1601,用于执行存储器16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监听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的直传数据;
若在直传链路监听到直传数据,则缓存直传数据;
当接收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失败反馈时,通过与接收终端之间的下行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直传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1601,用于执行存储器16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还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其他步骤,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网络设备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英文: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英文:Extended Industry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用于上述网络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英文:Non-Volatile Memory,简称: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英文: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英文: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如图17所示,包括处理器1701、通信接口1702、存储器1703和通信总线1704,其中,处理器1701,通信接口1702,存储器1703通过通信总线17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17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1701,用于执行存储器17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发送的直传数据;
若未成功接收直传数据,则向基站发送接收失败反馈;
通过与基站之间的下行链路,接收基站发送的直传数据,基站发送的直传数据为基站在直传链路监听并缓存的直传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1701,用于执行存储器17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还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其他步骤,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网络设备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英文: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英文:Extended Industry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用于上述网络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英文:Non-Volatile Memory,简称: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英文: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英文: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方法步骤。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方法步骤。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方法步骤。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方法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监听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的直传数据;
若在所述直传链路监听到所述直传数据,则缓存所述直传数据;
当接收到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失败反馈时,通过与所述接收终端之间的下行链路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直传数据;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MAC层协议中MAC子头的第1个保留位作为直传数据的数据标志位,所述接收终端通过MAC子头的数据标志位来识别所述直传数据,以使得接收端成功接收基站通过下行链路发送的直传数据后,能与在SL链路成功接收的数据在同一RLC实体内进行重组排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监听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的直传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所述直传链路监听到损坏的直传数据,则缓存所述损坏的直传数据;
若接收到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成功反馈,则删除所述损坏的直传数据,并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新数据传输指示,所述新数据传输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终端继续传输下一数据;
若接收到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失败反馈,则确定空闲传输资源,并通过控制信令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重传资源指示,所述重传资源指示包括指定空闲传输资源,以使得所述发送终端使用所述指定空闲传输资源重传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控制信令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重传资源指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所述指定空闲传输资源对应的直传链路监听到所述发送终端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重传数据,则将所述重传数据与损坏的直传数据进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合并,并缓存HARQ合并后的数据;
若接收到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失败反馈,则通过与所述接收终端之间的下行链路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HARQ合并后的数据;
若接收到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成功反馈,则删除HARQ合并后的数据,并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新数据传输指示。
4.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接收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发送的直传数据;
若未成功接收所述直传数据,则向基站发送接收失败反馈;
通过与所述基站之间的下行链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直传数据,所述基站发送的直传数据为所述基站在所述直传链路监听并缓存的直传数据;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MAC层协议中MAC子头的第1个保留位作为直传数据的数据标志位,所述接收终端通过MAC子头的数据标志位来识别所述直传数据,以使得接收端成功接收基站通过下行链路发送的直传数据后,能与在SL链路成功接收的数据在同一RLC实体内进行重组排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与所述基站之间的下行链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直传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成功解码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直传数据,则根据所述直传数据中,MAC子头中的逻辑信道标识、源地址标识和目的地址标识,确定逻辑信道标识、源地址标识和目的地址标识三者对应的目标RLC实体;
通过介质访问控制MAC实体,将携带所述直传数据的业务数据单元SDU传输至所述目标RLC实体,以使得所述RLC实体将所述直传数据与所述RLC实体中除所述直传数据以外的直传数据进行排序重组。
6.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监听模块,用于监听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的直传数据;
缓存模块,用于若在所述直传链路监听到所述直传数据,则缓存所述直传数据;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失败反馈时,通过与所述接收终端之间的下行链路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直传数据;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MAC层协议中MAC子头的第1个保留位作为直传数据的数据标志位,所述接收终端通过MAC子头的数据标志位来识别所述直传数据,以使得接收端成功接收基站通过下行链路发送的直传数据后,能与在SL链路成功接收的数据在同一RLC实体内进行重组排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删除模块;
所述缓存模块,还用于若在所述直传链路监听到损坏的直传数据,则缓存所述损坏的直传数据;
所述删除模块,用于若接收到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成功反馈,则删除所述损坏的直传数据,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新数据传输指示,所述新数据传输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终端继续传输下一数据;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若接收到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失败反馈,则确定空闲传输资源,并通过控制信令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重传资源指示,所述重传资源指示包括指定空闲传输资源,以使得所述发送终端使用所述指定空闲传输资源重传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合并模块;
所述合并模块,还用于若在所述指定空闲传输资源对应的直传链路监听到所述发送终端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重传数据,则将所述重传数据与损坏的直传数据进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合并,并缓存HARQ合并后的数据;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若接收到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失败反馈,则通过与所述接收终端之间的下行链路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HARQ合并后的数据;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若接收到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成功反馈,则删除HARQ合并后的数据,并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新数据传输指示。
9.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接收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终端通过直传链路发送的直传数据;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若未成功接收所述直传数据,则向基站发送接收失败反馈;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通过与所述基站之间的下行链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直传数据,所述基站发送的直传数据为所述基站在所述直传链路监听并缓存的直传数据;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MAC层协议中MAC子头的第1个保留位作为直传数据的数据标志位,所述接收终端通过MAC子头的数据标志位来识别所述直传数据,以使得接收端成功接收基站通过下行链路发送的直传数据后,能与在SL链路成功接收的数据在同一RLC实体内进行重组排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和传输模块;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若成功解码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直传数据,则根据所述直传数据中,MAC子头中的逻辑信道标识、源地址标识和目的地址标识,确定逻辑信道标识、源地址标识和目的地址标识三者对应的目标RLC实体;
所述传输模块,用于通过介质访问控制MAC实体,将携带所述直传数据的业务数据单元SDU传输至所述目标RLC实体,以使得所述RLC实体将所述直传数据与所述RLC实体中除所述直传数据以外的直传数据进行排序重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187472.1A CN110958086B (zh) | 2019-11-28 | 2019-11-28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187472.1A CN110958086B (zh) | 2019-11-28 | 2019-11-28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58086A CN110958086A (zh) | 2020-04-03 |
CN110958086B true CN110958086B (zh) | 2021-09-03 |
Family
ID=69978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187472.1A Active CN110958086B (zh) | 2019-11-28 | 2019-11-28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95808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17954B (zh) * | 2020-04-10 | 2023-07-18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边链路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CN112437493A (zh) * | 2020-11-24 | 2021-03-02 | 北京中航通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49095B (zh) * | 2012-02-08 | 2017-02-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网关 |
US10390357B2 (en) * | 2015-07-13 | 2019-08-20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6254041A (zh) * | 2015-08-20 | 2016-12-21 | 北京智谷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
CN106100796B (zh) * | 2016-06-23 | 2019-03-08 | 长沙学院 | 一种融合网络编码的多中继无线协作媒质接入方法 |
CN109547168B (zh) * | 2017-09-21 | 2021-07-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CN110139388B (zh) * | 2018-02-08 | 2022-05-0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缓冲区状态的上报、数据调度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WO2020029147A1 (zh) * | 2018-08-08 | 2020-02-1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传输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
-
2019
- 2019-11-28 CN CN201911187472.1A patent/CN110958086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58086A (zh) | 2020-04-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101190B2 (en) | Transmission priority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US20220368467A1 (en) | Harq process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1314038B (zh) | 一种传输控制信令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 |
WO2018176226A1 (zh) | Harq反馈方法、装置及系统 | |
WO2011139069A2 (en) | Method and system of transfering data in a carrier aggregation environment | |
CN111148163B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JP2006311543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伝送状態をポーリング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
RU2701523C1 (ru) |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обеспечения синхронизации в передачах в режиме без соединения | |
CN107959555B (zh) | 一种基于lwaap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0958086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介质 | |
WO2018228477A1 (zh) |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 |
US10575326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 |
JP7502691B2 (ja) |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
US20220338288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6464449A (zh)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 |
CN113316922A (zh) | 用于传输数据分组的设备、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225423B (zh) | 一种数据前转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9688085B (zh) | 传输控制协议代理方法、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 |
CN113966637A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0690949A (zh) | 一种信息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0062418B (zh) | 空口切换方法及节点设备 | |
WO2024022198A1 (zh) | 一种数据交付方法及通信设备 | |
CN115499484A (zh) | 一种消息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11918329A (zh) | 一种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
WO2019080092A1 (zh) | 多比特信息复用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