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58074A - 抑制干扰的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抑制干扰的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58074A
CN110958074A CN201811121718.0A CN201811121718A CN110958074A CN 110958074 A CN110958074 A CN 110958074A CN 201811121718 A CN201811121718 A CN 201811121718A CN 110958074 A CN110958074 A CN 1109580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interference
interfered
disturbed
propagation d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217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58074B (zh
Inventor
杨姗
陈鹏
佘小明
毕奇
杨峰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2171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580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58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80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580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80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5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 H04J11/0056Inter-base station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抑制干扰的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其中抑制干扰的方法包括:受扰基站利用施扰基站发送的同步信号进行干扰检测;受扰基站读取施扰基站的标识,并根据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的位置确定施扰基站至受扰基站的传播时延;受扰基站根据施扰基站的标识,将施扰基站至受扰基站的传播时延发送至施扰基站;施扰基站根据传播时延,确定对受扰基站上行时隙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下行时隙;施扰基站将施扰基站下行时隙中的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隙。本公开能够抑制TDD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大气波导干扰,从而提高TDD移动通信系统的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抑制干扰的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抑制干扰的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大气波导干扰,也指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时分双工)远端干扰。由于大气波导干扰是TDD宏网运营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大气波导干扰管理的研究及标准化工作备受关注。
大气波导干扰发生时,TDD无线通信系统的远端基站的下行信号经数百公里的超远距离传播后仍具有较高的强度,可能对近端基站的上行接收造成严重干扰。大气波导干扰具有以下特点:
(1)主要发生在3~10月,尤其是4~8月;有些受大气波导干扰严重的省份,每个月可能有超过一半天数受到大气波导干扰。
(2)一般于夜间发生干扰,白天干扰较弱;
(3)全频带受扰;可以使TD-LTE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底噪抬升30dB,并使得终端接入成功率、数据的上行传输速率等各项业务指标严重恶化。
大气波导会严重影响TDD移动通信系统的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据统计:在无线接通率的日常均值高于99.5%以上的情况下,大面积大气波导干扰可以使无线接通率恶化至88.22%左右;在无线掉线率的日常均值低于0.5%的情况下,大面积大气波导干扰可以使无线掉线率恶化至1.93%左右;在切换成功率的日常均值维持在99%左右的情况下,大面积大气波导干扰可以使切换成功率恶化至96%。
发明内容
本公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抑制TDD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大气波导干扰。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抑制干扰的方法,包括:受扰基站利用施扰基站发送的同步信号进行干扰检测;受扰基站读取施扰基站的标识,并根据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的位置确定施扰基站至受扰基站的传播时延;受扰基站根据施扰基站的标识,将施扰基站至受扰基站的传播时延发送至施扰基站;施扰基站根据所述传播时延,确定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施扰基站将所述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施扰基站根据传播时延,确定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包括:施扰基站将多个受扰基站发送的传播时延中的最大值,作为施扰基站至多个受扰基站的最大传播时延;施扰基站根据最大传播时延,确定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施扰基站将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隙包括:施扰基站在传播时延不大于特殊时隙的下行OFDM符号总时长的情况下,将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特殊时隙的下行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隙;施扰基站在传播时延大于特殊时隙的下行OFDM符号总时长的情况下,将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特殊时隙的下行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隙,并将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特殊时隙的上一时隙中的下行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受扰基站判断底噪是否高于第一阈值;在底噪高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受扰基站利用施扰基站发送的同步信号进行干扰检测;受扰基站判断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在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受扰基站读取施扰基站的标识,并根据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的位置确定施扰基站至受扰基站的传播时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受扰基站根据施扰基站的标识,将施扰基站至受扰基站的传播时延发送至施扰基站包括:受扰基站根据施扰基站的标识,通过NG接口或Xn接口将施扰基站至受扰基站的传播时延以及受扰基站的标识发送至施扰基站;该方法还包括:受扰基站在底噪不高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或者受扰基站在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不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判断前一次进行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若大于第二阈值,受扰基站通过NG接口或Xn接口通知施扰基站,受扰基站不再受到施扰基站的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受扰基站判断底噪是否高于第一阈值包括:受扰基站判断紧邻受扰基站保护时隙的预设个数的上行OFDM符号内的底噪是否高于第一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受扰基站判断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包括:受扰基站对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多个相关峰值取平均,得到相关峰值的平均值;受扰基站判断相关峰值的平均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施扰基站判断第二预设时间内收到受扰基站发送的传播时延的个数是否大于第三阈值;在个数大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施扰基站根据传播时延,确定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施扰基站将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施扰基站的个数为一个或更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受扰基站读取施扰基站的标识包括:受扰基站读取施扰基站的系统信息,获取施扰基站在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中唯一的小区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干扰为大气波导干扰。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抑制干扰的系统,包括:受扰基站,被配置为:利用施扰基站发送的同步信号进行干扰检测;读取施扰基站的标识,并根据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的位置确定施扰基站至受扰基站的传播时延;根据施扰基站的标识,将施扰基站至受扰基站的传播时延发送至施扰基站;施扰基站,被配置为:根据传播时延,确定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将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施扰基站被配置为:将多个受扰基站发送的传播时延中的最大值,作为施扰基站至多个受扰基站的最大传播时延;根据最大传播时延,确定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施扰基站被配置为:在传播时延不大于特殊时隙的下行OFDM符号总时长的情况下,将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特殊时隙的下行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隙;在传播时延大于特殊时隙的下行OFDM符号总时长的情况下,将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特殊时隙的下行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隙,并将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特殊时隙的上一时隙中的下行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受扰基站还被配置为:判断底噪是否高于第一阈值;在底噪高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利用施扰基站发送的同步信号进行干扰检测;判断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在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读取施扰基站的标识,并根据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的位置确定施扰基站至受扰基站的传播时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受扰基站被配置为:根据施扰基站的标识,通过NG接口或Xn接口将施扰基站至受扰基站的传播时延以及受扰基站的标识发送至施扰基站;受扰基站还被配置为:在底噪不高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或者在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不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判断前一次进行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若大于第二阈值,通过NG接口或Xn接口通知施扰基站,受扰基站不再受到施扰基站的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受扰基站被配置为:判断紧邻受扰基站保护时隙的预设个数的上行OFDM符号内的底噪是否高于第一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受扰基站被配置为:对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多个相关峰值取平均,得到相关峰值的平均值;判断相关峰值的平均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施扰基站被配置为:判断第二预设时间内收到受扰基站发送的传播时延的个数是否大于第三阈值;在个数大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根据传播时延,确定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将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施扰基站的个数为一个或更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受扰基站被配置为:读取施扰基站的系统信息,获取施扰基站在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中唯一的小区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干扰为大气波导干扰。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抑制干扰的装置,包括:存储器;以及耦接至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前述的抑制干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抑制干扰的方法。
本公开能够抑制TDD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大气波导干扰,从而提高TDD移动通信系统的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公开抑制干扰的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A示出了传播时延不大于特殊时隙的下行OFDM符号总时长的情况。
图2B示出了传播时延大于特殊时隙的下行OFDM符号总时长的情况。
图3示出了本公开抑制干扰的方法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抑制干扰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抑制干扰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发明人研究发现,并不是全网所有基站都会受到大气波导干扰,且受扰基站也不是每天、每时刻都受到大气波导干扰。但是,一旦基站受到大气波导干扰影响,网络质量受到的负面影响十分显著。根据TD-LTE无线通信网络的情况来说,约20%的施扰基站造成了全网80%的干扰,且不同时刻大气波导施扰基站的分布差异较大。此外,基于地理位置等因素,不同施扰基站与受扰基站间的传播时延不同。
基于以上问题,发明人认为,首先需要识别某一基站是否受到大气波导干扰,其次需要识别施扰基站,然后需要识别施扰基站到受扰基站之间的传播时延,最后需要抑制受扰基站的大气波导干扰,同时尽量降低对施扰基站自身吞吐量的影响。
首先结合图1描述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抑制干扰的方法。
图1示出了本公开抑制干扰的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步骤S102~步骤S110。
在步骤S102中,受扰基站利用施扰基站发送的同步信号进行干扰检测。
5G NR(New Radio,新空口)Rel-15定义,基站会在BWP(Bandwidth Part,带宽分片)上发送同步序列,以便于终端进行初始检测。受扰基站在受到大气波导干扰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类似于终端进行同步信号检测的方式,利用该同步序列进行大气波导干扰检测。由于大气波导干扰远大于噪声,因此检测性能可以满足要求。
在步骤S104中,受扰基站读取施扰基站的标识,并根据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的位置确定施扰基站至受扰基站的传播时延。
例如,受扰基站可以读取施扰基站的系统信息,获取施扰基站在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中唯一的小区标识。然后,通过同步序列得到的相关峰值点确定干扰信号的传播时延。
在步骤S106中,受扰基站根据施扰基站的标识,将施扰基站至受扰基站的传播时延发送至施扰基站。
该步骤中,受扰基站需要通知施扰基站,有受扰基站受到施扰基站的大气波导干扰,并将受扰基站至施扰基站的无线信号传播时延通知施扰基站。其中,施扰基站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受扰基站的个数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受扰基站可以向一个或多个施扰基站发送相应的传播时延,施扰基站可以接收一个或多个受扰基站发送的相应的传播时延。
在步骤S108中,施扰基站根据传播时延,确定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
当施扰基站对应一个受扰基站时,施扰基站可以仅根据一个传播时延来确定造成干扰的下行OFDM符号。当施扰基站对应多个受扰基站时,施扰基站可以将多个受扰基站发送的传播时延中的最大值,作为施扰基站至多个受扰基站的最大传播时延。然后,施扰基站根据最大传播时延,确定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
在步骤S110中,施扰基站将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隙。
图2A示出了传播时延不大于特殊时隙的下行OFDM符号总时长的情况。如图2A所示,在传播时延不大于特殊时隙的下行OFDM符号总时长的情况下,施扰基站可以将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特殊时隙的下行OFDM符号(斜线部分所示)设置为保护时隙。
图2B示出了传播时延大于特殊时隙的下行OFDM符号总时长的情况。如图2B所示,在传播时延大于特殊时隙的下行OFDM符号总时长的情况下,施扰基站将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特殊时隙的下行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隙,并将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特殊时隙的上一时隙中的下行OFDM符号(斜线部分所示)设置为保护时隙。
上述实施例考虑到施扰基站与受扰基站间距离不同引起传播时延不同的特性,利用5G NR标准中帧结构可以灵活配置的特点,根据传播时延在施扰基站的帧结构中增加相应时间长度的保护时隙,从而有效抑制TDD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大气波导干扰,并提高TDD移动通信系统、尤其是5G NR下TDD移动通信系统的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同时,自适应的调整保护时隙还能够有效控制施扰基站的保护时隙开销,尽可能减少对施扰基站下行吞吐量的负面影响。
下面结合图3描述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抑制干扰的方法。
图3示出了本公开抑制干扰的方法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步骤S300~步骤S309。
在步骤S300中,受扰基站判断底噪是否高于第一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受扰基站可以判断紧邻受扰基站保护时隙的预设个数的上行OFDM符号内的底噪是否高于第一阈值。受扰基站在紧邻受扰基站保护时隙的上行OFDM符号内受到大气波导干扰的可能性较大,仅在该区间内进行判断可以大幅减轻受扰基站的工作负荷。
在底噪高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301。在底噪不高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308。
在步骤S301中,受扰基站利用施扰基站发送的同步信号进行干扰检测。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步骤S102,在此不作赘述。
在步骤S302中,受扰基站判断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受扰基站可以首先对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多个相关峰值取平均,得到相关峰值的平均值;然后判断相关峰值的平均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采用平均值的干扰检测方法,可以提高干扰检测鲁棒性。
在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303。在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不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308。
在步骤S303中,受扰基站读取施扰基站的标识,并根据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的位置确定施扰基站至受扰基站的传播时延。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步骤S104,在此不作赘述。
在步骤S304中,受扰基站根据施扰基站的标识,将施扰基站至受扰基站的传播时延发送至施扰基站。
例如,受扰基站根据施扰基站的标识,通过NG接口或Xn接口将施扰基站至受扰基站的传播时延以及受扰基站的标识发送至施扰基站。
在步骤S305中,施扰基站判断第二预设时间内收到受扰基站发送的传播时延的个数是否大于第三阈值。
基站间干扰信息的交互是周期性的。因此,施扰基站应考虑一段时间内累计接收到的受扰信息,以避免遗漏。同时,施扰基站可以在较多基站持续受到其干扰的情况下再作出相应处理。
在大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306;在不大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300。
在步骤S306中,施扰基站根据传播时延,确定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步骤S108,在此不作赘述。
在步骤S307中,施扰基站将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隙。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步骤S110,在此不作赘述。
在步骤S308中,受扰基站判断前一次进行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
若大于第二阈值,执行步骤S309;若不大于第二阈值,返回步骤S300。
在步骤S309中,受扰基站通过NG接口或Xn接口通知施扰基站,受扰基站不再受到施扰基站的干扰。
上述实施例中,受扰基站在底噪较高的情况下利用施扰基站发送的同步信号进行干扰检测,在干扰检测得到相关峰值较大的情况下将通知施扰基站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进行调整。同时,受扰基站还在底噪变低或干扰检测得到相关峰值变小的情况下,通知施扰基站不必再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进行调整。因此,上述实施例实现了在预设条件下抑制大气波导干扰的自适应循环处理,并减轻了大气波导干扰抑制过程中受扰基站和施扰基站的工作负荷。
下面结合图4描述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抑制干扰的系统。
图4示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抑制干扰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抑制干扰的系统40包括受扰基站402以及施扰基站404。
其中,受扰基站402被配置为:利用施扰基站404发送的同步信号进行干扰检测;读取施扰基站404的标识,并根据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的位置确定施扰基站404至受扰基站402的传播时延;根据施扰基站404的标识,将施扰基站404至受扰基站402的传播时延发送至施扰基站404。施扰基站404被配置为:根据传播时延,确定对受扰基站402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404下行OFDM符号;将施扰基站404下行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隙。
上述实施例考虑到施扰基站与受扰基站间距离不同引起传播时延不同的特性,利用5G NR标准中帧结构可以灵活配置的特点,根据传播时延在施扰基站的帧结构中增加相应时间长度的保护时隙,从而有效抑制TDD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大气波导干扰,并提高TDD移动通信系统、尤其是5G NR下TDD移动通信系统的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同时,自适应的调整保护时隙还能够有效控制施扰基站的保护时隙开销,尽可能减少对施扰基站下行吞吐量的负面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施扰基站404被配置为:将多个受扰基站402发送的传播时延中的最大值,作为施扰基站404至多个受扰基站402的最大传播时延;根据最大传播时延,确定对受扰基站402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404下行OFDM符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施扰基站404被配置为:在传播时延不大于特殊时隙的下行OFDM符号总时长的情况下,将对受扰基站402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404特殊时隙的下行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隙;在传播时延大于特殊时隙的下行OFDM符号总时长的情况下,将对受扰基站402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404特殊时隙的下行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隙,并将对受扰基站402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404特殊时隙的上一时隙中的下行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受扰基站402还被配置为:判断底噪是否高于第一阈值;在底噪高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利用施扰基站404发送的同步信号进行干扰检测;判断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在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读取施扰基站404的标识,并根据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的位置确定施扰基站404至受扰基站402的传播时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受扰基站402被配置为:根据施扰基站404的标识,通过NG接口或Xn接口将施扰基站404至受扰基站402的传播时延以及受扰基站402的标识发送至施扰基站404;受扰基站402还被配置为:在底噪不高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或者在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不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判断前一次进行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若大于第二阈值,通过NG接口或Xn接口通知施扰基站404,受扰基站402不再受到施扰基站404的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受扰基站402被配置为:判断紧邻受扰基站402保护时隙的预设个数的上行OFDM符号内的底噪是否高于第一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受扰基站402被配置为:对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多个相关峰值取平均,得到相关峰值的平均值;判断相关峰值的平均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施扰基站404被配置为:判断第二预设时间内收到受扰基站402发送的传播时延的个数是否大于第三阈值;在个数大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根据传播时延,确定对受扰基站402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404下行OFDM符号;将施扰基站404下行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施扰基站404的个数为一个或更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受扰基站402被配置为:读取施扰基站404的系统信息,获取施扰基站404在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中唯一的小区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干扰为大气波导干扰。
上述实施例中,受扰基站在底噪较高的情况下利用施扰基站发送的同步信号进行干扰检测,在干扰检测得到相关峰值较大的情况下将通知施扰基站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进行调整。同时,受扰基站还在底噪变低或干扰检测得到相关峰值变小的情况下,通知施扰基站不必再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进行调整。因此,上述实施例实现了在预设条件下抑制大气波导干扰的自适应循环处理,并减轻了大气波导干扰抑制过程中受扰基站和施扰基站的工作负荷。
图5示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抑制干扰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的抑制干扰的装置50包括:存储器510以及耦接至该存储器510的处理器520,处理器520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存储器510中的指令,执行前述任意一些实施例中的抑制干扰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510例如可以包括系统存储器、固定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等。系统存储器例如存储有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 Loader)以及其他程序等。
抑制干扰的装置5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接口530、网络接口540、存储接口550等。这些接口530、540、550以及存储器510和处理器520之间例如可以通过总线560连接。其中,输入输出接口530为显示器、鼠标、键盘、触摸屏等输入输出设备提供连接接口。网络接口540为各种联网设备提供连接接口。存储接口550为SD卡、U盘等外置存储设备提供连接接口。
本公开还包括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意一些实施例中的抑制干扰的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公开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公开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非瞬时性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公开是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4)

1.一种抑制干扰的方法,包括:
受扰基站利用施扰基站发送的同步信号进行干扰检测;
受扰基站读取施扰基站的标识,并根据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的位置确定施扰基站至受扰基站的传播时延;
受扰基站根据施扰基站的标识,将施扰基站至受扰基站的传播时延发送至施扰基站;
施扰基站根据所述传播时延,确定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
施扰基站将所述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施扰基站根据所述传播时延,确定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包括:
施扰基站将多个受扰基站发送的所述传播时延中的最大值,作为施扰基站至多个受扰基站的最大传播时延;
施扰基站根据所述最大传播时延,确定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施扰基站将所述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隙包括:
施扰基站在所述传播时延不大于特殊时隙的下行OFDM符号总时长的情况下,将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特殊时隙的下行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隙;
施扰基站在所述传播时延大于特殊时隙的下行OFDM符号总时长的情况下,将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特殊时隙的下行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隙,并将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特殊时隙的上一时隙中的下行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受扰基站判断底噪是否高于第一阈值;在底噪高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受扰基站利用施扰基站发送的同步信号进行干扰检测;
受扰基站判断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在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受扰基站读取施扰基站的标识,并根据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的位置确定施扰基站至受扰基站的传播时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受扰基站根据施扰基站的标识,将施扰基站至受扰基站的传播时延发送至施扰基站包括:
受扰基站根据施扰基站的标识,通过NG接口或Xn接口将施扰基站至受扰基站的传播时延以及受扰基站的标识发送至施扰基站;
所述方法还包括:
受扰基站在底噪不高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或者受扰基站在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不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判断前一次进行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
若大于第二阈值,受扰基站通过NG接口或Xn接口通知施扰基站,受扰基站不再受到施扰基站的干扰。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扰基站判断底噪是否高于第一阈值包括:
受扰基站判断紧邻受扰基站保护时隙的预设个数的上行OFDM符号内的底噪是否高于第一阈值。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扰基站判断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包括:
受扰基站对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多个相关峰值取平均,得到相关峰值的平均值;
受扰基站判断所述相关峰值的平均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施扰基站判断第二预设时间内收到受扰基站发送的传播时延的个数是否大于第三阈值;
在所述个数大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施扰基站根据所述传播时延,确定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施扰基站将所述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施扰基站的个数为一个或更多个。
10.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扰基站读取施扰基站的标识包括:受扰基站读取施扰基站的系统信息,获取施扰基站在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中唯一的小区标识。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干扰为大气波导干扰。
12.一种抑制干扰的系统,包括:
受扰基站,被配置为:
利用施扰基站发送的同步信号进行干扰检测;
读取施扰基站的标识,并根据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的位置确定施扰基站至受扰基站的传播时延;
根据施扰基站的标识,将施扰基站至受扰基站的传播时延发送至施扰基站;
施扰基站,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传播时延,确定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
将所述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隙。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施扰基站被配置为:
将多个受扰基站发送的所述传播时延中的最大值,作为施扰基站至多个受扰基站的最大传播时延;
根据所述最大传播时延,确定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施扰基站被配置为:
在所述传播时延不大于特殊时隙的下行OFDM符号总时长的情况下,将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特殊时隙的下行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隙;
在所述传播时延大于特殊时隙的下行OFDM符号总时长的情况下,将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特殊时隙的下行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隙,并将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特殊时隙的上一时隙中的下行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隙。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受扰基站还被配置为:
判断底噪是否高于第一阈值;在底噪高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利用施扰基站发送的同步信号进行干扰检测;
判断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在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读取施扰基站的标识,并根据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的位置确定施扰基站至受扰基站的传播时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受扰基站被配置为:
根据施扰基站的标识,通过NG接口或Xn接口将施扰基站至受扰基站的传播时延以及受扰基站的标识发送至施扰基站;
所述受扰基站还被配置为:
在底噪不高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或者在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不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判断前一次进行干扰检测得到的相关峰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
若大于第二阈值,通过NG接口或Xn接口通知施扰基站,受扰基站不再受到施扰基站的干扰。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受扰基站被配置为:
判断紧邻受扰基站保护时隙的预设个数的上行OFDM符号内的底噪是否高于第一阈值。
18.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受扰基站被配置为:
对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多个相关峰值取平均,得到相关峰值的平均值;
判断所述相关峰值的平均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施扰基站被配置为:
判断第二预设时间内收到受扰基站发送的传播时延的个数是否大于第三阈值;
在所述个数大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传播时延,确定对受扰基站上行接收造成干扰的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将所述施扰基站下行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隙。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施扰基站的个数为一个或更多个。
21.如权利要求12或1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受扰基站被配置为:读取施扰基站的系统信息,获取施扰基站在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中唯一的小区标识。
22.如权利要求12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干扰为大气波导干扰。
23.一种抑制干扰的装置,包括:
存储器;以及
耦接至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抑制干扰的方法。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抑制干扰的方法。
CN201811121718.0A 2018-09-26 2018-09-26 抑制干扰的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9580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21718.0A CN110958074B (zh) 2018-09-26 2018-09-26 抑制干扰的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21718.0A CN110958074B (zh) 2018-09-26 2018-09-26 抑制干扰的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58074A true CN110958074A (zh) 2020-04-03
CN110958074B CN110958074B (zh) 2021-12-31

Family

ID=69962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21718.0A Active CN110958074B (zh) 2018-09-26 2018-09-26 抑制干扰的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5807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21332A1 (zh) * 2019-04-30 2020-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3727365A (zh) * 2021-08-27 2021-11-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727303A (zh) * 2021-01-05 2022-07-0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站间波束协同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3477A (zh) * 2011-04-08 2014-02-0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降低无线通信系统中大气波导造成的干扰
CN105828349A (zh) * 2015-01-04 2016-08-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td-lte系统的远端干扰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535250A (zh) * 2016-11-11 2017-03-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抑制方法和装置
CN107018530A (zh) * 2016-01-28 2017-08-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源定位方法及装置
EP3512106A4 (en) * 2016-09-12 2020-06-17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AN INTERFERENCE SOUR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3477A (zh) * 2011-04-08 2014-02-0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降低无线通信系统中大气波导造成的干扰
CN105828349A (zh) * 2015-01-04 2016-08-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td-lte系统的远端干扰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018530A (zh) * 2016-01-28 2017-08-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源定位方法及装置
EP3512106A4 (en) * 2016-09-12 2020-06-17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AN INTERFERENCE SOURCE
CN106535250A (zh) * 2016-11-11 2017-03-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抑制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21332A1 (zh) * 2019-04-30 2020-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4727303A (zh) * 2021-01-05 2022-07-0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站间波束协同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27365A (zh) * 2021-08-27 2021-11-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58074B (zh) 2021-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58074B (zh) 抑制干扰的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706799B2 (en) Channel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644366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基站
CN104521267B (zh) 通信控制装置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10768768B (zh) 探测参考信号的资源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EP2779727A1 (en) Method, device and data frame for sensing spectrum
JP2017521005A (ja) リモート無線ユニットを決定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CN111417133B (zh) 一种干扰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EP3355635B1 (en) Multiplexing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covery signal an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CN104488201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3939036A (zh) 信道监听、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1600687B (zh) 一种降低干扰的方法及设备
US10880751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0944346B (zh)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及设备
CN109586874B (zh) 一种特殊子帧的配置方法、检测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2457928B (zh) 频点迁移触发及频点迁移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13852441B (zh) 一种交叉时隙干扰处理方法、基站、装置及介质
CN110971380B (zh) 一种远程干扰管理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CN110958613B (zh) 大气波导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基站以及通信系统
CN115087118A (zh) 上行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2104949B (zh) 一种dpch的空分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8966348B (zh) 一种参考信息干扰处理方法及装置
US9510303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t power in multichannel system, receive end, and transmit end
CN113973310A (zh) 一种远距离同频干扰的优化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EP3182778B1 (en) Scheduling method,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for mobile networks with bursty traffic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