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55847B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55847B
CN110955847B CN201811126237.9A CN201811126237A CN110955847B CN 110955847 B CN110955847 B CN 110955847B CN 201811126237 A CN201811126237 A CN 201811126237A CN 110955847 B CN110955847 B CN 1109558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arget
access
behavior data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262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55847A (zh
Inventor
余清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ridsu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rids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ridsu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rids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2623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558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55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5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55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58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用户对目标应用中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所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基于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得到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表征所述访问标识在所述目标应用中所对应的用户状态。本申请通过获得用户对目标应用中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所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进而基于用户行为数据来得到能够表征访问标识在目标应用中所对应的用户状态的目标信息,从而识别出哪些访问标识对应于目标应用中的同一用户账号,由此达到识别跨平台访问的应用用户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应用中各种信息的推送越来越多,如购物、保养、瑜伽等等。而用户在登录应用后进入各种推送平台进行浏览时,由于各个推送平台分配给用户的openID不同,无法对不同推送平台上的访问用户之间关系进行识别,也就无法识别出同一用户访问了哪些推送网站的内容。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识别跨平台访问的用户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跨平台识别访问用户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用户对目标应用中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所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
基于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得到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表征所述访问标识在所述目标应用中所对应的用户状态。
上述方法,优选的,还包括:
对所述目标对象设置监测脚本;
其中,利用所述监测脚本获得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
上述方法,优选的,获得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包括:
获得用户对目标应用中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时所生成的cookie信息作为用户行为数据;
获得用户对目标应用中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时为所述用户生成的openID参数作为访问标识。
上述方法,优选的,基于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得到目标信息,包括:
对所述访问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之间进行一致性比对,得到对应于相同用户行为数据的访问标识;
确定所述对应于相同用户行为数据的访问标识在所述目标应用中属于同一用户标识,以得到目标信息。
上述方法,优选的,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在所述目标应用的退出操作,将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及所述访问标识删除。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用户对目标应用中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时所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
信息得到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得到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表征所述访问标识在所述目标应用中所对应的用户状态。
上述装置,优选的,还包括:
脚本设置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对象设置监测脚本;
其中,所述数据获得单元,具体用于利用所述监测脚本,获得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
上述装置,优选的,所述信息得到单元具体用于:
对所述访问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之间进行一致性比对,得到对应于相同用户行为数据的访问标识;确定所述对应于相同用户行为数据的访问标识在所述目标应用中属于同一用户标识,以得到目标信息。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由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通过获得用户对目标应用中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所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进而基于用户行为数据来得到能够表征访问标识在目标应用中所对应的用户状态的目标信息,从而识别出哪些访问标识对应于目标应用中的同一用户账号,由此达到识别跨平台访问的应用用户的目的。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示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参考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图,用于对跨平台进行对象访问的用户进行识别,适用于平台服务器中,平台服务器上的各个推送平台通过安装在用户终端上的应用向用户推送各种页面数据或音频数据等对象,用户可以通过在应用上访问各种对象以得到相应的信息,如图2中所示,3个推送平台a、b、c向用户终端的应用分别推送A、B、C对象内容,用户登录终端应用访问这些对象内容。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得用户对目标应用中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时所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
其中,目标应用可以为安装在也用户终端上的能够实现对应功能的应用组件,如聊天应用或购物应用等。而目标对象即为各个推送平台向用户所登录的目标应用推送的新闻或广告等信息,如H5图文对象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行为数据可以为:用户在对目标应用中各推送平台推送的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时所产生的表征用户访问行为的数据,如用户对聊天应用中娱乐公众号推送的娱乐新闻页面进行浏览时所生成的用户行为数据,该用户行为数据在用户当前登录状态下不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用户以应用账号在登录目标应用之后,访问推送平台a推送的对象A时所产生的用户行为数据与访问推送平台b推送的对象b所产生的用户行为数据是一致的。
而访问标识可以为用户在对目标应用中各推送平台推送的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时各推送平台为用户分配的标识,由此,访问标识在用户当前登录状态下对不同的推送平台所推送的对象进行访问时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用户以应用账号在登录目标应用之后,推送平台a推送的对象A被用户访问时分配给用户的访问标识与推送平台b推送的对象b被用户访问时分配给用户的访问标识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应用所在的用户终端上在接收到用户的访问操作之后,将相应的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通过请求的方式进行传输,本实施例中通过预先建立的数据连接如网络连接等获得用户终端传输的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
步骤102: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得到目标信息。
其中,目标信息表征访问标识在目标应用中所对应的用户状态。具体的,在不同用户在目标应用中对多个推送平台推送的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之后,产生多个不同的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本实施例中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确定访问标识在目标应用所对应的用户状态,例如,本实施例中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哪几个访问标识对应于目标应用中的同一用户标识,如用户账号,哪些访问标识对应于目标应用中的不同用户账号,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数据基础,如用户行为分析等,具体例如分析同一用户浏览哪些平台上的对象等等。
由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通过获得用户对目标应用中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所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进而基于用户行为数据来得到能够表征访问标识在目标应用中所对应的用户状态的目标信息,从而识别出哪些访问标识对应于目标应用中的同一用户账号,由此达到识别跨平台访问的应用用户的目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对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的获得,如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3:对目标对象设置监测脚本。
其中,监测脚本可以为能够进行数据获取的脚本代码,设置在目标应用中各推送平台所推送的目标对象中,在目标对象被用户执行访问操作时,该监测脚本被触发运行,即可采集访问操作所产生的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从而本实施例中步骤101中就可以获得利用监测脚本所采集到的这些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在获得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时,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获得用户对目标应用中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时所生成的cookie信息作为用户行为数据,并获得用户对目标应用中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时为用户生成的openID参数作为访问标识。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行为数据可以为用户进行访问操作时所生成的cookie信息,而访问标识即为用户进行访问操作时为用户分配的openID参数。相应的,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上为目标对象所设置的监测脚本对cookie信息及openID参数进行采集,并以请求的方式进行传输,由此,本实施例中对这些cookie信息及openID参数进行获取,并进行分析之后得到表征openID参数在目标应用中所对应的用户状态。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在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得到目标信息时,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确定对应于相同用户行为数据的访问标识,以得到目标信息,而目标信息中包括有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第一信息表征对应于相同用户行为数据的访问标识属于目标应用中的同一用户标识,第二信息表征对应于不同用户行为数据的访问标识属于目标应用中的不同用户标识。
其中,目标应用中的用户标识可以为目标应用中用户的登录账户或者联系方式等具有唯一标识用户身份的信息。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得到的对应于不同访问标识如openID参数的用户行为数据中进行一致性比对,由此得到对应于相同用户行为数据的访问标识,之后将相同用户行为数据所对应的访问标识确定为对应于目标应用中同一用户账户(标识),相应的,不同用户行为数据对应的访问标识确定为对应于目标应用中不同的用户账户,即目标信息。
例如,用户登录终端上的目标应用之后,在应用中进行各种对象访问操作所产生的cookie信息是不会变的,由此,在用户登录目标应用之后,在不同的推送平台推送的对象信息中进行访问操作之后所产生的cookie信息是相同的,而用户在不同推送平台推送的对象中进行访问操作时推送平台所分配的openID参数是会发生变化的,由此,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用户在进行访问操作时所生成的cookie信息及openID参数之后,对比cookie信息,从而确定哪些openID参数对应于同一cookie信息,由此来确定这些openID属于目标应用上登录的同一个用户账户,进而基于确定的结果进行其他的数据分析,如统计推送的目标对象的浏览记录等等。
另外,本实施例中在得到目标信息之后,为了提高后续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可以在用户退出目标应用的登录之后,将相应的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均进行删除,从而不会进行反复的信息处理,也就是说,对于经过识别的数据进行及时删除,而不会再次进行识别,不会增加后续识别结果的重复性,由此提高后续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参考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设置平台服务器中,平台服务器上的各个推送平台通过安装在用户终端上的应用向用户推送各种页面数据或音频数据等对象,用户可以通过在应用上访问各种对象以得到相应的信息,如图2中所示,3个推送平台a、b、c向用户终端的应用分别推送A、B、C对象内容,用户登录终端应用访问这些对象内容。而本实施例中的装置主要用户对跨平台进行对象访问的用户进行识别。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数据获得单元401,用于获得用户对目标应用中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时所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
其中,目标应用可以为安装在也用户终端上的能够实现对应功能的应用组件,如聊天应用或购物应用等。而目标对象即为各个推送平台向用户所登录的目标应用推送的新闻或广告等信息,如H5图文对象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行为数据可以为:用户在对目标应用中各推送平台推送的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时所产生的表征用户访问行为的数据,如用户对聊天应用中娱乐公众号推送的娱乐新闻页面进行浏览时所生成的用户行为数据,该用户行为数据在用户当前登录状态下不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用户以应用账号在登录目标应用之后,访问推送平台a推送的对象A时所产生的用户行为数据与访问推送平台b推送的对象b所产生的用户行为数据是一致的。
而访问标识可以为用户在对目标应用中各推送平台推送的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时各推送平台为用户分配的标识,由此,访问标识在用户当前登录状态下对不同的推送平台所推送的对象进行访问时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用户以应用账号在登录目标应用之后,推送平台a推送的对象A被用户访问时分配给用户的访问标识与推送平台b推送的对象b被用户访问时分配给用户的访问标识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应用所在的用户终端上在接收到用户的访问操作之后,将相应的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通过请求的方式进行传输,本实施例中通过预先建立的数据连接如网络连接等获得用户终端传输的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脚本设置单元402,用于对所述目标对象设置监测脚本。
其中,监测脚本可以为能够进行数据获取的脚本代码,设置在目标应用中各推送平台所推送的目标对象中,在目标对象被用户执行访问操作时,该监测脚本被触发运行,即可采集访问操作所产生的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从而本实施例中数据获得单元401就可以获得利用监测脚本所采集到的这些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
而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数据获得单元401在获得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时,具体可以通过以下结构实现,如图5中所示:
第一获得子单元501,用于获得用户对目标应用中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时所生成的cookie信息作为用户行为数据。
第二获得子单元502,用于获得用户对目标应用中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时为所述用户生成的openID参数作为访问标识。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行为数据可以为用户进行访问操作时所生成的cookie信息,而访问标识即为用户进行访问操作时为用户分配的openID参数。相应的,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上为目标对象所设置的监测脚本对cookie信息及openID参数进行采集,并以请求的方式进行传输,由此,本实施例中对这些cookie信息及openID参数进行获取,并进行分析之后得到表征openID参数在目标应用中所对应的用户状态。
信息得到单元403,用于基于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得到目标信息。
其中,目标信息表征访问标识在目标应用中所对应的用户状态。具体的,在不同用户在目标应用中对多个推送平台推送的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之后,产生多个不同的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本实施例中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确定访问标识在目标应用所对应的用户状态,例如,本实施例中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哪几个访问标识对应于目标应用中的同一用户标识,如用户账号,哪些访问标识对应于目标应用中的不同用户账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信息得到单元403在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得到目标信息时,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确定对应于相同用户行为数据的访问标识,以得到目标信息,而目标信息中包括有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第一信息表征对应于相同用户行为数据的访问标识属于目标应用中的同一用户标识,第二信息表征对应于不同用户行为数据的访问标识属于目标应用中的不同用户标识。
其中,目标应用中的用户标识可以为目标应用中用户的登录账户或者联系方式等具有唯一标识用户身份的信息。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得到的对应于不同访问标识如openID参数的用户行为数据中进行一致性比对,由此得到对应于相同用户行为数据的访问标识,之后将相同用户行为数据所对应的访问标识确定为对应于目标应用中同一用户账户(标识),相应的,不同用户行为数据对应的访问标识确定为对应于目标应用中不同的用户账户,即目标信息。
例如,用户登录终端上的目标应用之后,在应用中进行各种对象访问操作所产生的cookie信息是不会变的,由此,在用户登录目标应用之后,在不同的推送平台推送的对象信息中进行访问操作之后所产生的cookie信息是相同的,而用户在不同推送平台推送的对象中进行访问操作时推送平台所分配的openID参数是会发生变化的,由此,通过数据获得单元401获取用户在进行访问操作时所生成的cookie信息及openID参数之后,信息得到单元403对比cookie信息,从而确定哪些openID参数对应于同一cookie信息,由此来确定这些openID属于目标应用上登录的同一个用户账户,进而基于确定的结果进行其他的数据分析,如统计推送的目标对象的浏览记录等等。
数据删除单元404,用于响应于用户在所述目标应用的退出操作,将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及所述访问标识删除。
另外,本实施例中信息得到单元403在得到目标信息之后,为了提高后续数据处理的准确性,数据删除单元404可以在用户退出目标应用的登录之后,将相应的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均进行删除,从而不会进行反复的信息处理,也就是说,对于经过识别的数据进行及时删除,而不会再次进行识别,不会增加后续识别结果的重复性,由此提高后续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该装置可以包括有处理器及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器为服务器等承载以上本实施例的设备上的元器件,上述的数据获得单元401、脚本设置单元402、信息得到单元403及数据删除单元404等均作为程序单元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单元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例如,上述各个程序单元以安装包或处理类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同时存储器中还存储有预先设置的配置文件,处理器通过调用安装包处理类,来执行以上各个程序单元,实现相应的功能。
具体的,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单元,内核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通过获得用户对目标应用中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所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进而基于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得到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表征所述访问标识在所述目标应用中所对应的用户状态。
其中,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由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通过获得用户对目标应用中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所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进而基于用户行为数据来得到能够表征访问标识在目标应用中所对应的用户状态的目标信息,从而识别出哪些访问标识对应于目标应用中的同一用户账号,由此达到识别跨平台访问的应用用户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如图6中所示,该存储介质处于设备上,而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运行时控制该存储介质所在的设备执行图1至图3中所描述或展示的信息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如图7中所示,该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该程序可以为图6所示的存储介质中存储的程序,由此,处理器通过运行程序执行图1至图3中所描述或展示的信息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如图8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示,该设备中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处理器执行应用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得用户对目标应用中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所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基于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得到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表征所述访问标识在所述目标应用中所对应的用户状态。
其中,本文中的设备可以是服务器、PC、PAD、手机等。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如下方法步骤的程序代码:获得用户对目标应用中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所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基于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得到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表征所述访问标识在所述目标应用中所对应的用户状态;
其中,还包括:对所述目标对象设置监测脚本;其中,利用所述监测脚本获得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
其中,获得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包括:获得用户对目标应用中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时所生成的cookie信息作为用户行为数据;获得用户对目标应用中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时为所述用户生成的openID参数作为访问标识;
其中,基于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得到目标信息,包括:对所述访问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之间进行一致性比对,得到对应于相同用户行为数据的访问标识;确定所述对应于相同用户行为数据的访问标识在所述目标应用中属于同一用户标识,以得到目标信息。
其中,还包括:响应于用户在所述目标应用的退出操作,将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及所述访问标识删除。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目标应用中的目标对象设置监测脚本,并利用所述监测脚本获得用户对所述目标应用中各个推送平台推送的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所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所述用户在登录所述目标应用,并对所述目标应用中的各个推送平台推送的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时,所产生的用户行为数据相同及访问标识不同;
基于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得到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表征所述访问标识在所述目标应用中所对应的用户状态;所述目标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表征对应于相同用户行为数据的访问标识属于所述目标应用的同一用户标识,所述第二信息表征对应于不同行为数据的访问标识属于目标应用中的不同用户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用户对所述目标应用中各个推送平台推送的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所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包括:
获得用户对目标应用中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时所生成的cookie信息作为用户行为数据;
获得用户对目标应用中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时为所述用户生成的openID参数作为访问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得到目标信息,包括:
对所述访问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之间进行一致性比对,得到对应于相同用户行为数据的访问标识;
确定所述对应于相同用户行为数据的访问标识在所述目标应用中属于同一用户标识,以得到目标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在所述目标应用的退出操作,将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及所述访问标识删除。
5.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用户对目标应用中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时所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所述用户在登录所述目标应用,并对所述目标应用中的各个推送平台推送的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时,所产生的用户行为数据相同及访问标识不同;
信息得到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得到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表征所述访问标识在所述目标应用中所对应的用户状态;所述目标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表征对应于相同用户行为数据的访问标识属于所述目标应用的同一用户标识,所述第二信息表征对应于不同行为数据的访问标识属于目标应用中的不同用户标识;
脚本设置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对象设置监测脚本;
其中,所述数据获得单元,具体用于利用所述监测脚本,获得用户对所述目标应用中各个推送平台推送的目标对象进行访问操作所对应的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及访问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得到单元具体用于:
对所述访问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之间进行一致性比对,得到对应于相同用户行为数据的访问标识;确定所述对应于相同用户行为数据的访问标识在所述目标应用中属于同一用户标识,以得到目标信息。
7.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8.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CN201811126237.9A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Active CN1109558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26237.9A CN110955847B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26237.9A CN110955847B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55847A CN110955847A (zh) 2020-04-03
CN110955847B true CN110955847B (zh) 2023-08-25

Family

ID=69966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26237.9A Active CN110955847B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5584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44069B1 (en) * 2011-04-29 2013-09-24 Intuit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articles of manufacture for implementing user access to remote resources
CN108134760A (zh) * 2016-11-30 2018-06-08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监测数据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8153777A (zh) * 2016-12-05 2018-06-12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访问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28323B2 (en) * 2013-10-15 2022-05-10 Yahoo Ad Tech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tching online users across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44069B1 (en) * 2011-04-29 2013-09-24 Intuit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articles of manufacture for implementing user access to remote resources
CN108134760A (zh) * 2016-11-30 2018-06-08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监测数据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8153777A (zh) * 2016-12-05 2018-06-12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访问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跨域单点登录解决方案研究;伍孟轩;李伟;易叔海;程蒙;刘川;;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02);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55847A (zh) 2020-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43315B (zh) 针对网站的行为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202235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104664B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风险识别方法及服务器
CN110968760A (zh) 网页数据的爬取方法、装置、网页登录方法及装置
CN109598526B (zh) 媒体贡献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1124480A (zh) 应用程序包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97978A (zh) 直播状态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28755A (zh) 一种用户行为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222592B (zh) 一种获取设备二维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29129A (zh) 一种信息检测方法、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42401B (zh) 一种Web开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0955847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0958278B (zh) 基于api网关实现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和api网关
CN110889065B (zh) 页面停留时长确定方法、装置与设备
CN116304403A (zh) 网页访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20332B (zh) 一种基于圈选元素的事件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0851822B (zh) 网络下载安全处理方法和装置
KR102071107B1 (ko) 데이터 처리를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1177593B (zh) 一种数据打通方法及系统
CN110971578B (zh) 一种用户身份的确认方法及装置
CN110321133B (zh) H5应用部署方法及装置
CN111240750B (zh) 一种目标应用程序的唤醒方法及装置
CN109426540B (zh) 元素的点击情况检测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CN109561123B (zh) 令牌token的缓存方法及装置
CN111970286A (zh) 一种用户登陆方法、装置及web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