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55549B - 故障内存判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故障内存判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55549B
CN110955549B CN201911090251.2A CN201911090251A CN110955549B CN 110955549 B CN110955549 B CN 110955549B CN 201911090251 A CN201911090251 A CN 201911090251A CN 110955549 B CN110955549 B CN 1109555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mory
target
test
target object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902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55549A (zh
Inventor
刘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9025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555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55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55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555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55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06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the processing taking place on a specific hardware platform or in a specific software environment
    • G06F11/07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the processing taking place on a specific hardware platform or in a specific software environment in a memory management context, e.g. virtual memory or cach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66Error or fault reporting or sto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9Root cause analysis, i.e. error or fault diagnosi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Reliability Of Storag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故障内存判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属于故障判定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对象中包含的多个内存的拓扑信息;基于所述拓扑信息,对所述目标对象中内存的性能数据进行预估,得到第一性能指标;针对所述目标对象中的目标内存,分配N倍于所述目标内存末级缓存大小的测试内存;将所述测试内存平分为第一测试内存和第二测试内存,通过在所述第一测试内存和所述第二测试内存中相互复制数据的方式,确定所述目标内存的第二性能指标;基于所述第一性能指标和所述第二性能指标,确定所述目标内存是否为故障内存。通过本公开的处理方案,能够实时的对故障内存进行在线判定。

Description

故障内存判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故障判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故障内存判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内存故障是一种常见的故障,当发生内存故障后,会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甚至出现宕机,从而影像了整个系统的运行。
数据中心经常会存在一些性能发生了变化,但功能没有丧失,但严重影响业务运行的内存。由于业务不会下线,所以不能采用完全干净的故障诊断测试环境,同时测试又尽可能减少对业务的影响,使得这种诊断难以进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故障内存判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故障内存判定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对象中包含的多个内存的拓扑信息;
基于所述拓扑信息,对所述目标对象中内存的性能数据进行预估,得到第一性能指标;
针对所述目标对象中的目标内存,分配N倍于所述目标内存末级缓存大小的测试内存;
将所述测试内存平分为第一测试内存和第二测试内存,通过在所述第一测试内存和所述第二测试内存中相互复制数据的方式,确定所述目标内存的第二性能指标;
基于所述第一性能指标和所述第二性能指标,确定所述目标内存是否为故障内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获取目标对象中包含的多个内存的拓扑信息,包括:
通过/proc/cpuinfo文件,获得所述目标对象的硬件信息;
基于所述硬件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中包含的多个内存的拓扑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基于所述拓扑信息,对所述目标对象中内存的性能数据进行预估,包括:
基于所述拓扑信息,对所述目标对象中的内存的拓扑结构进行重构;
利用重构后的拓扑结构,对所述目标对象中内存的性能数据进行预估。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利用重构后的拓扑结构,对所述目标对象中内存的性能数据进行预估,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中的历史评测数据;
基于所述历史评测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中内存的性能数据;
基于所述性能数据,确定所述第一性能指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针对所述目标对象中的目标内存,分配N倍于所述目标内存末级缓存大小的测试内存,包括:
获取所述末级缓存的大小;
将所述末级缓存大小N倍的内存,确定所述测试内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通过在所述第一测试内存和所述第二测试内存中相互复制数据的方式,确定所述目标内存的第二性能指标,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内存中包含的所有页面;
通过跨页填充的方式,确定对所述第一测试内存和所述第二测试内存中的数据进行相互复制产生的第一复制时间和第二复制时间;
基于所述第一复制时间和所述第二复制时间,确定所述目标内存的第二性能指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通过在所述第一测试内存和所述第二测试内存中相互复制数据的方式,确定所述目标内存的第二性能指标,包括:
在所述第一测试内存和所述第二测试内存中相互复制数据的过程中,设置预设空闲时间;
在预设空闲时间之外的时间内,通过预设的低级机器语言来执行复制操作。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性能指标和所述第二性能指标,确定所述目标内存是否为故障内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性能指标与所述第二性能指标的差异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是,则将所述目标内存确定为故障内存。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故障内存判定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对象中包含的多个内存的拓扑信息;
预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拓扑信息,对所述目标对象中内存的性能数据进行预估,得到第一性能指标;
分配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目标对象中的目标内存,分配N倍于所述目标内存末级缓存大小的测试内存;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测试内存平分为第一测试内存和第二测试内存,通过在所述第一测试内存和所述第二测试内存中相互复制数据的方式,确定所述目标内存的第二性能指标;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性能指标和所述第二性能指标,确定所述目标内存是否为故障内存。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该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该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该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该指令被该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实现方式中的故障内存判定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该计算机执行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实现方式中的故障内存判定方法。
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该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该计算机执行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实现方式中的故障内存判定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故障内存判定方案,包括获取目标对象中包含的多个内存的拓扑信息;基于所述拓扑信息,对所述目标对象中内存的性能数据进行预估,得到第一性能指标;针对所述目标对象中的目标内存,分配N倍于所述目标内存末级缓存大小的测试内存;将所述测试内存平分为第一测试内存和第二测试内存,通过在所述第一测试内存和所述第二测试内存中相互复制数据的方式,确定所述目标内存的第二性能指标;基于所述第一性能指标和所述第二性能指标,确定所述目标内存是否为故障内存。通过本公开的处理方案,能够实时的确定存在故障的内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故障内存判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故障内存判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故障内存判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故障内存判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故障内存判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公开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公开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公开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描述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实施例的各种方面。应显而易见,本文中所描述的方面可体现于广泛多种形式中,且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特定结构及/或功能仅为说明性的。基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方面可与任何其它方面独立地实施,且可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举例来说,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个方面来实施设备及/或实践方法。另外,可使用除了本文中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或多者之外的其它结构及/或功能性实施此设备及/或实践此方法。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公开的基本构想,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公开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另外,在以下描述中,提供具体细节是为了便于透彻理解实例。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所述方面。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故障内存判定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故障内存判定方法可以由一计算装置来执行,该计算装置可以实现为软件,或者实现为软件和硬件的组合,该计算装置可以集成设置在服务器、客户端等中。
参见图1,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故障内存判定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1,获取目标对象中包含的多个内存的拓扑信息。
目标对象为含有一个或多个内存的对象,举例而言,目标对象可以是一个服务器,也可以是一个数据中心,目标对象通过设置多个内存,可以对数据计算进行有效的支持。
目标对象中的内存可以以多种拓扑结构的形式存在,不同类型的拓扑结构,会导致目标对象中的内存具有不同的性能。为此,可以通过读取目标对象中的拓扑信息,来进一步的确定多个内存的拓扑结构。
S102,基于所述拓扑信息,对所述目标对象中内存的性能数据进行预估,得到第一性能指标。
通过获得的内存的拓扑信息,可以获得内存的拓扑结构。通过查找历史数据中与该拓扑结构相同的内存的性能信息,可以对当前目标对象中的内存性能进行预估,从而得到第一性能指标。
第一性能指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描述,例如,可以通过内存对于数据的传输速度来进行描述。
S103,针对所述目标对象中的目标内存,分配N倍于所述目标内存末级缓存大小的测试内存。
获取到目标对象中内存的第一性能指标之后可以基于该第一性能指标对目标对象中的内存进行新能测试,从而判断目标对象中是否存在故障内存。
具体的,可以从目标对象所包含的多个内存中选择一个内存作为目标内存,通过检测目标内存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来确定其是否为故障内存。
对目标内存全部的存储空间进行故障检测会导致消耗较多的系统资源,为此,可以在目标内存上选择部分存储空间进行检测。具体的,可以选择N倍于所述目标内存末级缓存大小的区域作为测试内存,N为自然数,N的具体值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设置。
S104,将所述测试内存平分为第一测试内存和第二测试内存,通过在所述第一测试内存和所述第二测试内存中相互复制数据的方式,确定所述目标内存的第二性能指标。
为了方便对测试内存的性能进行测试,可以将测试内存平均分成2个区域:第一测试内存和第二测试内存,这样以来,第一测试内存和第二测试内存具有相同的存储空间,通过在所述第一测试内存和所述第二测试内存中相互复制数据的方式,可以测试测试内存的第二性能指标。
具体的,可以记录从第一测试内存向第二测试内存进行数据拷贝的时间a,以及从第二测试内存向第一测试内存进行数据拷贝的时间b,通过时间a和时间b来确定测试内存的第二性能指标。第二性能指标可以用来衡量目标内存的数据性能。
S105,基于所述第一性能指标和所述第二性能指标,确定所述目标内存是否为故障内存。
通常情况下,第一性能指标和第二性能指标的数值比较接近,对于存在故障的内存而言,第一性能指标和第二性能指标会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样以来,通过比较第一性能指标和第二性能指标的差异是否大于预设值,便可以判断目标内存是否为故障内存。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方案通过在线测试的方式,能够实时的故障内存进行检测,提高了故障内存检测的效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获取目标对象中包含的多个内存的拓扑信息,包括:通过/proc/cpuinfo文件,获得所述目标对象的硬件信息;基于所述硬件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中包含的多个内存的拓扑信息。
参见图2,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基于所述拓扑信息,对所述目标对象中内存的性能数据进行预估,包括:
S201,基于所述拓扑信息,对所述目标对象中的内存的拓扑结构进行重构。
通过读取目标对象中内存的拓扑信息,可以对其中的拓扑结构进行重构,通过拓扑结构重构,可以将目标对象中内存的拓扑结构重构成已知的拓扑结构,从而便于对拓扑结构进行评估。
S202,利用重构后的拓扑结构,对所述目标对象中内存的性能数据进行预估。
参见图3,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利用重构后的拓扑结构,对所述目标对象中内存的性能数据进行预估,包括:
S301,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中的历史评测数据;
S302,基于所述历史评测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中内存的性能数据;
S303,基于所述性能数据,确定所述第一性能指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针对所述目标对象中的目标内存,分配N倍于所述目标内存末级缓存大小的测试内存,包括:获取所述末级缓存的大小;将所述末级缓存大小N倍的内存,确定所述测试内存。
参见图4,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通过在所述第一测试内存和所述第二测试内存中相互复制数据的方式,确定所述目标内存的第二性能指标,包括:
S401,获取所述目标内存中包含的所有页面;
S402,通过跨页填充的方式,确定对所述第一测试内存和所述第二测试内存中的数据进行相互复制产生的第一复制时间和第二复制时间;
S403,基于所述第一复制时间和所述第二复制时间,确定所述目标内存的第二性能指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通过在所述第一测试内存和所述第二测试内存中相互复制数据的方式,确定所述目标内存的第二性能指标,包括:在所述第一测试内存和所述第二测试内存中相互复制数据的过程中,设置预设空闲时间;在预设空闲时间之外的时间内,通过预设的低级机器语言来执行复制操作。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性能指标和所述第二性能指标,确定所述目标内存是否为故障内存,包括:判断所述第一性能指标与所述第二性能指标的差异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则将所述目标内存确定为故障内存。
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参见图5,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故障内存判定装置50,包括:
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目标对象中包含的多个内存的拓扑信息;
预估模块502,用于基于所述拓扑信息,对所述目标对象中内存的性能数据进行预估,得到第一性能指标;
分配模块503,用于针对所述目标对象中的目标内存,分配N倍于所述目标内存末级缓存大小的测试内存;
第一确定模块504,用于将所述测试内存平分为第一测试内存和第二测试内存,通过在所述第一测试内存和所述第二测试内存中相互复制数据的方式,确定所述目标内存的第二性能指标;
第二确定模块505,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性能指标和所述第二性能指标,确定所述目标内存是否为故障内存。
本实施例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6,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60,该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该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该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该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该指令被该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故障内存判定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该计算机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故障内存判定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该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该计算机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的故障内存判定方法。
下面参考图6,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60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6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6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6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6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601、ROM 602以及RAM 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图像传感器、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6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6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608;以及通信装置609。通信装置6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6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中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6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608被安装,或者从ROM6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6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获取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向节点评价设备发送包括所述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的节点评价请求,其中,所述节点评价设备从所述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中,选取网际协议地址并返回;接收所述节点评价设备返回的网际协议地址;其中,所获取的网际协议地址指示内容分发网络中的边缘节点。
或者,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接收包括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的节点评价请求;从所述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中,选取网际协议地址;返回选取出的网际协议地址;其中,接收到的网际协议地址指示内容分发网络中的边缘节点。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第一获取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获取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的单元”。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故障内存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对象中包含的多个内存的拓扑信息;
基于所述拓扑信息,对所述目标对象中内存的性能数据进行预估,得到第一性能指标;
针对所述目标对象中的目标内存,在所述目标内存中分配N倍于所述目标内存末级缓存大小的测试内存;
将所述测试内存平分为第一测试内存和第二测试内存,通过在所述第一测试内存和所述第二测试内存中相互复制数据的方式,确定所述目标内存的第二性能指标;
基于所述第一性能指标和所述第二性能指标,确定所述目标内存是否为故障内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对象中包含的多个内存的拓扑信息,包括:
通过/proc/cpuinfo文件,获得所述目标对象的硬件信息;
基于所述硬件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中包含的多个内存的拓扑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拓扑信息,对所述目标对象中内存的性能数据进行预估,包括:
基于所述拓扑信息,对所述目标对象中的内存的拓扑结构进行重构;
利用重构后的拓扑结构,对所述目标对象中内存的性能数据进行预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重构后的拓扑结构,对所述目标对象中内存的性能数据进行预估,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中的历史评测数据;
基于所述历史评测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中内存的性能数据;
基于所述性能数据,确定所述第一性能指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所述目标对象中的目标内存,分配N倍于所述目标内存末级缓存大小的测试内存,包括:
获取所述末级缓存的大小;
将所述末级缓存大小N倍的内存,确定所述测试内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在所述第一测试内存和所述第二测试内存中相互复制数据的方式,确定所述目标内存的第二性能指标,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内存中包含的所有页面;
通过跨页填充的方式,确定对所述第一测试内存和所述第二测试内存中的数据进行相互复制产生的第一复制时间和第二复制时间;
基于所述第一复制时间和所述第二复制时间,确定所述目标内存的第二性能指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在所述第一测试内存和所述第二测试内存中相互复制数据的方式,确定所述目标内存的第二性能指标,包括:
在所述第一测试内存和所述第二测试内存中相互复制数据的过程中,设置预设空闲时间;
在预设空闲时间之外的时间内,通过预设的低级机器语言来执行复制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性能指标和所述第二性能指标,确定所述目标内存是否为故障内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性能指标与所述第二性能指标的差异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是,则将所述目标内存确定为故障内存。
9.一种故障内存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对象中包含的多个内存的拓扑信息;
预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拓扑信息,对所述目标对象中内存的性能数据进行预估,得到第一性能指标;
分配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目标对象中的目标内存,在所述目标内存中分配N倍于所述目标内存末级缓存大小的测试内存;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测试内存平分为第一测试内存和第二测试内存,通过在所述第一测试内存和所述第二测试内存中相互复制数据的方式,确定所述目标内存的第二性能指标;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性能指标和所述第二性能指标,确定所述目标内存是否为故障内存。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前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故障内存判定方法。
11.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该计算机执行前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故障内存判定方法。
CN201911090251.2A 2019-11-08 2019-11-08 故障内存判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9555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90251.2A CN110955549B (zh) 2019-11-08 2019-11-08 故障内存判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90251.2A CN110955549B (zh) 2019-11-08 2019-11-08 故障内存判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55549A CN110955549A (zh) 2020-04-03
CN110955549B true CN110955549B (zh) 2023-05-02

Family

ID=69977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90251.2A Active CN110955549B (zh) 2019-11-08 2019-11-08 故障内存判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55549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61300A (ja) * 1997-03-19 1998-09-29 Sharp Corp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
US6067412A (en) * 1995-08-17 2000-05-23 Microsoft Corporation Automatic bottleneck detection by means of workload reconstruction from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CN102681940A (zh) * 2012-05-15 2012-09-19 兰雨晴 一种针对Linux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子系统进行性能测试的方法
CN106021014A (zh) * 2016-05-12 2016-10-12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存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6776173A (zh) * 2016-12-15 2017-05-3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存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423176A (zh) * 2017-06-30 2017-12-0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存的测试方法、控制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9150642A (zh) * 2017-06-16 2019-01-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应用内存错误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67412A (en) * 1995-08-17 2000-05-23 Microsoft Corporation Automatic bottleneck detection by means of workload reconstruction from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JPH10261300A (ja) * 1997-03-19 1998-09-29 Sharp Corp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
CN102681940A (zh) * 2012-05-15 2012-09-19 兰雨晴 一种针对Linux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子系统进行性能测试的方法
CN106021014A (zh) * 2016-05-12 2016-10-12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存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6776173A (zh) * 2016-12-15 2017-05-3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存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9150642A (zh) * 2017-06-16 2019-01-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应用内存错误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423176A (zh) * 2017-06-30 2017-12-0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存的测试方法、控制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光纤内存映像网在热轧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石晓磊等;《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第12期);全文 *
计算机系统性能测试的探讨;叶靖波,何焕熹;《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第0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55549A (zh) 2020-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84562B2 (en) Automatic serial starting of resource groups on failover based on the prediction of aggregate resource usage
JP7467644B2 (ja) メッセージ処理方法、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0765596B (zh) 审核过程仿真模型建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016284B (zh) 电子表格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1198777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290797A (zh) 页面切换方法、客户端、服务器、电子设备和系统
CN109635263B (zh) 基于web超宽表格的列宽固定展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084024B (zh) 一种内存监控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291121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626990B (zh) 目标检测框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545313B (zh) 消息推送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955549B (zh) 故障内存判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674050B (zh) 内存越界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177260A (zh) 数据库远程复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391882B (zh) 虚拟机内存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296986B (zh) 内存泄漏定位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379967B (zh) 模拟器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538717B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857915B (zh) 应用页面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14860492A (zh) 电池数据动态存储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1625326B (zh) 任务管线执行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416189B (zh) 跨页寻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961370A (zh) Bmc与bios通信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148497A (zh) 一种磁盘资源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026571B (zh) 处理器降频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