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53763A - 一种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53763A
CN110953763A CN201911280369.1A CN201911280369A CN110953763A CN 110953763 A CN110953763 A CN 110953763A CN 201911280369 A CN201911280369 A CN 201911280369A CN 110953763 A CN110953763 A CN 1109537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boiler
waste heat
gas
hot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803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ding Power Supply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ding Power Suppl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ing Power Supply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ding Power Suppl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8036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537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53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37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particular sources of energy
    • F25B27/02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particular sources of energy using waste heat, e.g. from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43/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operating on gaseous fuels; Plants including such engines
    • F02B43/10Engines or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other specific gases, e.g. acetylene, oxyhydroge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3/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 F02B63/04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for electric gen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CGAS-TURBINE PLANTS;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IN AIR-BREATHING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3/00Gas-turbine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bustion products as the working fluid
    • F02C3/20Gas-turbine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bustion products as the working fluid using a special fuel, oxidant, or dilution fluid to generate the combustion products
    • F02C3/22Gas-turbine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bustion products as the working fluid using a special fuel, oxidant, or dilution fluid to generate the combustion products the fuel or oxidant being gaseous at standard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CGAS-TURBINE PLANTS;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IN AIR-BREATHING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6/00Plural gas-turbine plants; Combinations of gas-turbine plants with other apparatus; Adaptations of gas-turbine plants for special u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1/00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 F22B1/02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 F22B1/18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the heat carrier being a hot gas, e.g. waste gas such as exhaust ga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9/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 F25B9/00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characterised by the refrigerant
    • F25B9/008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characterised by the refrigerant the refrigerant being carbon dioxi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09/00Gas cycl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 F25B2309/06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frigerant being carbon dioxi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7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 Y02A30/274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using waste energy, e.g. from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14Combined heat and power generation [CH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30Use of alternative fuels, e.g. biofu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第一压缩机、高温锅炉、第二压缩机、储料室、燃气机、燃气透平装置、发电机、高温余热回收装置、低温余热回收装置、余热锅炉和空气预热器。本发明一种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综合实现了燃气热电联产功能,通过高温锅炉、燃气机、燃气透平装置、发电机、高温余热回收装置、低温余热回收装置、余热锅炉和空气预热器,实现了电能和热能的综合回收利用,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可得到进一步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电联产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热电联产(又称汽电共生,英语:Cogeneration, combined heat and power,缩写:CHP),是利用热机或发电站同时产生电力和有用的热量。三重热电联产(Trigeneration)或冷却,热和电力联产(CCHP)是指从燃料燃烧或太阳能集热器中同时产生电和有用的热量和冷却。
热电联产是燃料的热力学有效使用。在单独的电力生产中,一些能量必须作为废热被丢弃,但是在热电联产中,这些热能中的一些被投入使用。所有热电厂在发电期间排放的热量,可以通过冷却塔,烟道气或通过其它方式释放到自然环境中。相反,热电联产捕获一些或全部用于加热的副产物,或者非常接近于工厂,或者特别是在斯堪的纳维亚和东欧,作为用于生活区域加热的热水,温度范围为约80至130℃。这也称为“热电联产区域供热”(combined heat and power district heating,缩写CHPDH)。小型热电联产厂是分散式发电的一个例子。在中等温度(100-180℃,212-356°F)下的副产物热量也可以用于吸附式制冷机中以进行冷却。
众所周知,天然气是优质清洁的一次性能源,被世界各国广为使用。有资料显示,目前世界范围内天然气的消耗量已占到总能耗的20%以上。作为能源,天然气的利用形式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供热或发电。然而,从能源利用的角度讲,天然气的利用无论单纯用于供热还是发电均不能发挥出一次性能源的最大效益。从供热角度讲,通过燃烧天然气加热媒质(水)来供热,能量的利用率太低。这是因为,天然气燃烧的最高温度可达2000℃以上,而通常制热所需的温度仅仅在200℃~300℃,甚至50~70℃,悬殊的温差,带来极大的能量损失;如利用天然气发电,则有成本的问题,我国天然气的价格比较昂贵,按同比热值计算,天然气的价格是煤炭价格的4倍以上,专门制造天然气电站发电,目前尚不能为一般用户所接受。故利用天然气实现热电联产是当今发电机组的发展趋势。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一种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高温锅炉、第二压缩机、储料室、燃气机、燃气透平装置、发电机、高温余热回收装置、低温余热回收装置、余热锅炉和空气预热器,第一压缩机的输出端通过二氧化碳进气管道与省煤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省煤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工质进料管道与高温锅炉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高温锅炉的第一输出端通过高温燃气输出管道与燃气机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第二压缩机和储料室的第一输出端均通过燃料进料管道与燃气机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燃气机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压缩机的第二输出端汇合连接至燃气透平装置的输入端,燃气透平装置的第一输出端与发电机的输入端相连接,发电机的输出端与居民住宅用电装置相连接,燃气透平装置的第二输出端与省煤器的第一输出端相汇合并通过工质进料管道与高温锅炉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燃气透平装置的第三输出端通过高温余热管道与高温余热回收装置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高温余热回收装置的第一输出端通过低温余热管道与低温余热回收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低温余热回收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一压缩机的输入端相连接,高温锅炉的第二输出端通过高温烟气回收管道与省煤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省煤器的第二输出端与高温裂解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高温锅炉的第三输出端通过高温炭残渣输出管道与热炭床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高温裂解装置的输出端与热炭床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热炭床的输出端与空气预热器的输入端相连接,空气预热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中温烟气管道与余热锅炉的输入端相连接,余热锅炉的输出端通过冷干机与燃气机的第三输入端相连接,空气预热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冷却器与高温余热回收装置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高温余热回收装置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空气输送管道与高温锅炉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高温锅炉上还设置有第一冷水进水端和高温热水出水端,第一冷水进水端通过高温锅炉加热后与高温热水出水端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低温余热回收装置上还设置有第二冷水进水端和低温热水出水端,第二冷水进水端通过低温余热回收装置加热后与低温热水出水端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余热锅炉上还设置有第三冷水进水端和中温热水出水端,第三冷水进水端通过余热锅炉加热后与中温热水出水端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燃气机、燃气透平装置和发电机同轴连接设置。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一种燃气热电联产系统的控制方法,二氧化碳介质经由第一压缩机进行升压并经由二氧化碳进气管道进入到省煤器中,之后经过工质进料管道进入到高温锅炉中进行加热处理反应,高温锅炉中内置煤炭、秸秆等有机燃料,高温锅炉中的高温燃气通过高温燃气输出管道进入到燃气机中,第二压缩机中的高压空气和储料室的燃气均通过燃料进料管道进入到燃气机中的燃烧室进行燃烧反应,同时第二压缩机中的高压空气和燃气机燃烧反应产生的高温蒸汽进入到燃气透平装置中做功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燃气透平装置拖动发电机发电用于居民用电;经由燃气透平装置中排出的二氧化碳介质通过高温余热管道进入到高温余热回收装置中释放一部分高温热量供用户使用,然后经过低温余热管道进入到低温余热回收装置中释放一部分低温热量供用户使用,二氧化碳介质经由低温余热回收装置最终回到第一压缩机中进行闭环循环控制;高温锅炉的高温烟气通过高温烟气回收管道进入到省煤器中,然后经由省煤器进入到高温裂解装置中,高温裂解装置将高温烟气转化为第一高温烟气,高温锅炉的高温炭残渣通过高温炭残渣输出管道进入到热炭床中,高温裂解装置将第一高温烟气输送至热炭床中,热炭床将高温炭残渣和第一高温烟气转化为第二高温烟气,第二高温烟气进入到空气预热器中进行降温处理得到中温烟气,一部分中温烟气通过中温烟气管道进入到余热锅炉中,余热锅炉中的中温烟气通过冷干机冷却干燥处理后进入到燃气机中辅助燃烧反应,空气预热器中的空气和另一部分中温烟气通过通过冷却器进入到高温余热回收装置中,进入到高温余热回收装置中的空气通过空气输送管道进入到高温锅炉中辅助高温锅炉中的加热处理反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高温锅炉上还设置有第一冷水进水端和高温热水出水端,第一冷水进水端通过高温锅炉加热后与高温热水出水端相连接,第一冷水进水端连接居民用水冷水进水管道,高温热水出水端连接居民用水高温热水出水管道,通过第一冷水进水端进入到高温锅炉中的冷水经由高温锅炉加热成为高温热水,并通过高温热水出水端进入到居民用水高温热水出水管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低温余热回收装置上还设置有第二冷水进水端和低温热水出水端,第二冷水进水端通过低温余热回收装置加热后与低温热水出水端相连接,第二冷水进水端连接居民用水冷水进水管道,低温热水出水端连接居民用水低温热水出水管道,通过第二冷水进水端进入到低温余热回收装置中的冷水经由低温余热回收装置加热成为低温热水,并通过低温热水出水端进入到居民用水低温热水出水管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余热锅炉上还设置有第三冷水进水端和中温热水出水端,第三冷水进水端通过余热锅炉加热后与中温热水出水端相连接,第三冷水进水端连接居民用水冷水进水管道,中温热水出水端连接居民用水中温热水出水管道,通过第三冷水进水端进入到余热锅炉中的冷水经由余热锅炉加热成为中温热水,并通过中温热水出水端进入到居民用水中温热水出水管道。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一种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综合实现了燃气热电联产功能,通过高温锅炉、燃气机、燃气透平装置、发电机、高温余热回收装置、低温余热回收装置、余热锅炉和空气预热器,实现了电能和热能的综合回收利用,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可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高温余热回收装置、低温余热回收装置、余热锅炉和空气预热器回收大量的余热废热,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通过高温锅炉上设置的第一冷水进水端和高温热水出水端,低温余热回收装置上设置的第二冷水进水端和低温热水出水端,余热锅炉上设置的第三冷水进水端和中温热水出水端,可以实现居民用水高温热水、中温热水和低温热水,方便居民用户的日常用水,且同时避免了大量的能量资源浪费;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燃气热电联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Figure 473503DEST_PATH_IMAGE0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一种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1、高温锅炉3、第二压缩机4、储料室5、燃气机6、燃气透平装置7、发电机8、高温余热回收装置10、低温余热回收装置11、余热锅炉13和空气预热器16,第一压缩机1的输出端通过二氧化碳进气管道与省煤器2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省煤器2的第一输出端通过工质进料管道与高温锅炉3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高温锅炉3的第一输出端通过高温燃气输出管道与燃气机6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第二压缩机4和储料室5的第一输出端均通过燃料进料管道与燃气机6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燃气机6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压缩机4的第二输出端汇合连接至燃气透平装置7的输入端,燃气透平装置7的第一输出端与发电机8的输入端相连接,发电机8的输出端与居民住宅用电装置相连接,燃气透平装置7的第二输出端与省煤器2的第一输出端相汇合并通过工质进料管道与高温锅炉3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燃气透平装置7的第三输出端通过高温余热管道与高温余热回收装置10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高温余热回收装置10的第一输出端通过低温余热管道与低温余热回收装置11的输入端相连接,低温余热回收装置11的输出端与第一压缩机1的输入端相连接,高温锅炉3的第二输出端通过高温烟气回收管道与省煤器2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省煤器2的第二输出端与高温裂解装置14的输入端相连接,高温锅炉3的第三输出端通过高温炭残渣输出管道与热炭床15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高温裂解装置14的输出端与热炭床15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热炭床15的输出端与空气预热器16的输入端相连接,空气预热器16的第一输出端通过中温烟气管道与余热锅炉13的输入端相连接,余热锅炉13的输出端通过冷干机9与燃气机6的第三输入端相连接,空气预热器16的第二输出端通过冷却器12与高温余热回收装置10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高温余热回收装置10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空气输送管道与高温锅炉3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
优选的,高温锅炉3上还设置有第一冷水进水端和高温热水出水端,第一冷水进水端通过高温锅炉3加热后与高温热水出水端相连接。
优选的,低温余热回收装置11上还设置有第二冷水进水端和低温热水出水端,第二冷水进水端通过低温余热回收装置11加热后与低温热水出水端相连接。
优选的,余热锅炉13上还设置有第三冷水进水端和中温热水出水端,第三冷水进水端通过余热锅炉13加热后与中温热水出水端相连接。
优选的,燃气机6、燃气透平装置7和发电机8同轴连接设置。
其中,燃气机6和燃气透平装置7用于将燃烧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8与燃气透平装置7相连接,用于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供居民用户使用。
更加优选的,燃气机6可以是内燃机、燃气轮机或微型燃气轮机等。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一种燃气热电联产系统的控制方法,二氧化碳介质经由第一压缩机1进行升压并经由二氧化碳进气管道进入到省煤器2中,之后经过工质进料管道进入到高温锅炉3中进行加热处理反应,高温锅炉3中内置煤炭、秸秆等有机燃料,高温锅炉3中的高温燃气通过高温燃气输出管道进入到燃气机6中,第二压缩机4中的高压空气和储料室5的燃气均通过燃料进料管道进入到燃气机6中的燃烧室进行燃烧反应,同时第二压缩机4中的高压空气和燃气机6燃烧反应产生的高温蒸汽进入到燃气透平装置7中做功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燃气透平装置7拖动发电机8发电用于居民用电;经由燃气透平装置7中排出的二氧化碳介质通过高温余热管道进入到高温余热回收装置10中释放一部分高温热量供用户使用,然后经过低温余热管道进入到低温余热回收装置11中释放一部分低温热量供用户使用,二氧化碳介质经由低温余热回收装置11最终回到第一压缩机1中进行闭环循环控制;高温锅炉3的高温烟气通过高温烟气回收管道进入到省煤器2中,然后经由省煤器2进入到高温裂解装置14中,高温裂解装置14将高温烟气转化为第一高温烟气,高温锅炉3的高温炭残渣通过高温炭残渣输出管道进入到热炭床15中,高温裂解装置14将第一高温烟气输送至热炭床15中,热炭床15将高温炭残渣和第一高温烟气转化为第二高温烟气,第二高温烟气进入到空气预热器16中进行降温处理得到中温烟气,一部分中温烟气通过中温烟气管道进入到余热锅炉13中,余热锅炉13中的中温烟气通过冷干机9冷却干燥处理后进入到燃气机6中辅助燃烧反应,空气预热器16中的空气和另一部分中温烟气通过通过冷却器12进入到高温余热回收装置10中,进入到高温余热回收装置10中的空气通过空气输送管道进入到高温锅炉3中辅助高温锅炉3中的加热处理反应。
其中,高温锅炉3内置煤炭、秸秆等有机燃料,也可以通过设置进料口进行添加有机燃料,经过高温锅炉3中的反应将煤炭、秸秆等有机燃料和空气转化成高温炭残渣和高温燃气,高温燃气通过高温燃气输出管道进入到燃气机6中,热炭床15将高温锅炉3中产生的高温炭残渣和经过高温裂解装置14将高温烟气转化的第一高温烟气转化为第二高温烟气。
优选的,高温锅炉3上还设置有第一冷水进水端和高温热水出水端,第一冷水进水端通过高温锅炉3加热后与高温热水出水端相连接,第一冷水进水端连接居民用水冷水进水管道,高温热水出水端连接居民用水高温热水出水管道,通过第一冷水进水端进入到高温锅炉3中的冷水经由高温锅炉3加热成为高温热水,并通过高温热水出水端进入到居民用水高温热水出水管道。
优选的,低温余热回收装置11上还设置有第二冷水进水端和低温热水出水端,第二冷水进水端通过低温余热回收装置11加热后与低温热水出水端相连接,第二冷水进水端连接居民用水冷水进水管道,低温热水出水端连接居民用水低温热水出水管道,通过第二冷水进水端进入到低温余热回收装置11中的冷水经由低温余热回收装置11加热成为低温热水,并通过低温热水出水端进入到居民用水低温热水出水管道。
优选的,余热锅炉13上还设置有第三冷水进水端和中温热水出水端,第三冷水进水端通过余热锅炉13加热后与中温热水出水端相连接,第三冷水进水端连接居民用水冷水进水管道,中温热水出水端连接居民用水中温热水出水管道,通过第三冷水进水端进入到余热锅炉13中的冷水经由余热锅炉13加热成为中温热水,并通过中温热水出水端进入到居民用水中温热水出水管道。
其中,通过高温锅炉3上设置的第一冷水进水端和高温热水出水端,低温余热回收装置11上设置的第二冷水进水端和低温热水出水端,余热锅炉13上设置的第三冷水进水端和中温热水出水端,可以实现居民用水高温热水、中温热水和低温热水,方便居民用户的日常用水,且同时避免了大量的能量资源浪费。
本发明一种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综合实现了燃气热电联产功能,通过高温锅炉3、燃气机6、燃气透平装置7、发电机8、高温余热回收装置10、低温余热回收装置11、余热锅炉13和空气预热器16,实现了电能和热能的综合回收利用,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可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高温余热回收装置10、低温余热回收装置11、余热锅炉13和空气预热器16回收大量的余热废热,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通过高温锅炉3上设置的第一冷水进水端和高温热水出水端,低温余热回收装置11上设置的第二冷水进水端和低温热水出水端,余热锅炉13上设置的第三冷水进水端和中温热水出水端,可以实现居民用水高温热水、中温热水和低温热水,方便居民用户的日常用水,且同时避免了大量的能量资源浪费;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公开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公开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发明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公开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本发明公开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 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可以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教导的技术而进行对在此所述的技术的各种改变、替换和更改。此外,本发明公开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不限于以上所述的处理、机器、制造、事件的组成、手段、方法和动作的具体方面。可以利用与在此所述的相应方面进行基本相同的功能或者实现基本相同的结果的当前存在的或者稍后要开发的处理、机器、制造、事件的组成、手段、方法或动作。因而,所附权利要求包括在其范围内的这样的处理、机器、制造、事件的组成、手段、方法或动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缩机(1)、高温锅炉(3)、第二压缩机(4)、储料室(5)、燃气机(6)、燃气透平装置(7)、发电机(8)、高温余热回收装置(10)、低温余热回收装置(11)、余热锅炉(13)和空气预热器(16),所述第一压缩机(1)的输出端通过二氧化碳进气管道与省煤器(2)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省煤器(2)的第一输出端通过工质进料管道与高温锅炉(3)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高温锅炉(3)的第一输出端通过高温燃气输出管道与燃气机(6)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压缩机(4)和储料室(5)的第一输出端均通过燃料进料管道与燃气机(6)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燃气机(6)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压缩机(4)的第二输出端汇合连接至燃气透平装置(7)的输入端,所述燃气透平装置(7)的第一输出端与发电机(8)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发电机(8)的输出端与居民住宅用电装置相连接,所述燃气透平装置(7)的第二输出端与省煤器(2)的第一输出端相汇合并通过工质进料管道与高温锅炉(3)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燃气透平装置(7)的第三输出端通过高温余热管道与高温余热回收装置(10)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高温余热回收装置(10)的第一输出端通过低温余热管道与低温余热回收装置(11)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低温余热回收装置(11)的输出端与第一压缩机(1)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高温锅炉(3)的第二输出端通过高温烟气回收管道与省煤器(2)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省煤器(2)的第二输出端与高温裂解装置(14)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高温锅炉(3)的第三输出端通过高温炭残渣输出管道与热炭床(15)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高温裂解装置(14)的输出端与热炭床(15)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热炭床(15)的输出端与空气预热器(16)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空气预热器(16)的第一输出端通过中温烟气管道与余热锅炉(13)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余热锅炉(13)的输出端通过冷干机(9)与燃气机(6)的第三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空气预热器(16)的第二输出端通过冷却器(12)与高温余热回收装置(10)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高温余热回收装置(10)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空气输送管道与高温锅炉(3)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锅炉(3)上还设置有第一冷水进水端和高温热水出水端,所述第一冷水进水端通过高温锅炉(3)加热后与高温热水出水端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余热回收装置(11)上还设置有第二冷水进水端和低温热水出水端,所述第二冷水进水端通过低温余热回收装置(11)加热后与低温热水出水端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13)上还设置有第三冷水进水端和中温热水出水端,所述第三冷水进水端通过余热锅炉(13)加热后与中温热水出水端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机(6)、燃气透平装置(7)和发电机(8)同轴连接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热电联产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氧化碳介质经由第一压缩机(1)进行升压并经由二氧化碳进气管道进入到省煤器(2)中,之后经过工质进料管道进入到高温锅炉(3)中进行加热处理反应,高温锅炉(3)中内置煤炭、秸秆等有机燃料,高温锅炉(3)中的高温燃气通过高温燃气输出管道进入到燃气机(6)中,第二压缩机(4)中的高压空气和储料室(5)的燃气均通过燃料进料管道进入到燃气机(6)中的燃烧室进行燃烧反应,同时第二压缩机(4)中的高压空气和燃气机(6)燃烧反应产生的高温蒸汽进入到燃气透平装置(7)中做功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燃气透平装置(7)拖动发电机(8)发电用于居民用电;经由燃气透平装置(7)中排出的二氧化碳介质通过高温余热管道进入到高温余热回收装置(10)中释放一部分高温热量供用户使用,然后经过低温余热管道进入到低温余热回收装置(11)中释放一部分低温热量供用户使用,二氧化碳介质经由低温余热回收装置(11)最终回到第一压缩机(1)中进行闭环循环控制;高温锅炉(3)的高温烟气通过高温烟气回收管道进入到省煤器(2)中,然后经由省煤器(2)进入到高温裂解装置(14)中,高温裂解装置(14)将高温烟气转化为第一高温烟气,高温锅炉(3)的高温炭残渣通过高温炭残渣输出管道进入到热炭床(15)中,高温裂解装置(14)将第一高温烟气输送至热炭床(15)中,热炭床(15)将高温炭残渣和第一高温烟气转化为第二高温烟气,第二高温烟气进入到空气预热器(16)中进行降温处理得到中温烟气,一部分中温烟气通过中温烟气管道进入到余热锅炉(13)中,余热锅炉(13)中的中温烟气通过冷干机(9)冷却干燥处理后进入到燃气机(6)中辅助燃烧反应,空气预热器(16)中的空气和另一部分中温烟气通过通过冷却器(12)进入到高温余热回收装置(10)中,进入到高温余热回收装置(10)中的空气通过空气输送管道进入到高温锅炉(3)中辅助高温锅炉(3)中的加热处理反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燃气热电联产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锅炉(3)上还设置有第一冷水进水端和高温热水出水端,所述第一冷水进水端通过高温锅炉(3)加热后与高温热水出水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冷水进水端连接居民用水冷水进水管道,所述高温热水出水端连接居民用水高温热水出水管道,通过第一冷水进水端进入到高温锅炉(3)中的冷水经由高温锅炉(3)加热成为高温热水,并通过高温热水出水端进入到居民用水高温热水出水管道。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燃气热电联产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余热回收装置(11)上还设置有第二冷水进水端和低温热水出水端,所述第二冷水进水端通过低温余热回收装置(11)加热后与低温热水出水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冷水进水端连接居民用水冷水进水管道,所述低温热水出水端连接居民用水低温热水出水管道,通过第二冷水进水端进入到低温余热回收装置(11)中的冷水经由低温余热回收装置(11)加热成为低温热水,并通过低温热水出水端进入到居民用水低温热水出水管道。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燃气热电联产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13)上还设置有第三冷水进水端和中温热水出水端,所述第三冷水进水端通过余热锅炉(13)加热后与中温热水出水端相连接,所述第三冷水进水端连接居民用水冷水进水管道,所述中温热水出水端连接居民用水中温热水出水管道,通过第三冷水进水端进入到余热锅炉(13)中的冷水经由余热锅炉(13)加热成为中温热水,并通过中温热水出水端进入到居民用水中温热水出水管道。
CN201911280369.1A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09537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0369.1A CN110953763A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0369.1A CN110953763A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53763A true CN110953763A (zh) 2020-04-03

Family

ID=69981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80369.1A Pending CN110953763A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5376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2141A (zh) * 2020-08-06 2020-11-10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一种燃气轮机变循环能源综合阶梯利用系统
EP4328433A1 (en) 2022-08-23 2024-02-28 Aruanã Energia, S.A. Hot exhaust gas energy recovery system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7257A (zh) * 2013-08-05 2013-10-23 唐立刚 高温裂解分离二氧化碳的方法
CN107165723A (zh) * 2017-07-05 2017-09-15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 集高效、节水、可控于一体的燃气轮机四联产系统
CN107267216A (zh) * 2016-04-08 2017-10-20 汪春雷 一种将流化床锅炉改造为制活性炭等炉的方法及系统
KR20180080048A (ko) * 2017-01-03 2018-07-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열병합 발전 공조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9458258A (zh) * 2018-11-12 2019-03-12 华北电力大学 利用太阳能驱动二氧化碳热分解的零排放发电系统及方法
CN109854318A (zh) * 2019-03-12 2019-06-07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系统及方法
CN110553255A (zh) * 2019-08-13 2019-12-10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生物质气化混燃功能的流化床冷渣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7257A (zh) * 2013-08-05 2013-10-23 唐立刚 高温裂解分离二氧化碳的方法
CN107267216A (zh) * 2016-04-08 2017-10-20 汪春雷 一种将流化床锅炉改造为制活性炭等炉的方法及系统
KR20180080048A (ko) * 2017-01-03 2018-07-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열병합 발전 공조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7165723A (zh) * 2017-07-05 2017-09-15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 集高效、节水、可控于一体的燃气轮机四联产系统
CN109458258A (zh) * 2018-11-12 2019-03-12 华北电力大学 利用太阳能驱动二氧化碳热分解的零排放发电系统及方法
CN109854318A (zh) * 2019-03-12 2019-06-07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系统及方法
CN110553255A (zh) * 2019-08-13 2019-12-10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生物质气化混燃功能的流化床冷渣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2141A (zh) * 2020-08-06 2020-11-10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一种燃气轮机变循环能源综合阶梯利用系统
EP4328433A1 (en) 2022-08-23 2024-02-28 Aruanã Energia, S.A. Hot exhaust gas energy recovery system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6513B (zh) 回收利用沼气发电排烟余热的方法和装置
CN110700944A (zh) 太阳能风能与燃气互补联合制氢制甲烷循环热发电装置
CN101655078A (zh) 太阳能联合发电装置及方法
CN110953763A (zh) 一种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oc et al. First and second law-based thermal optimisation of the Kalina cycle integrated into an existing burner-based cogeneration system using waste chips as fuel
CN108843406B (zh) 一种烟气再热式碟式光热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CN215292691U (zh) 一种与燃煤电站耦合的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
CN103161703B (zh) 一种太阳能-生物质能热电联合系统及其能量利用方法
CN113237060A (zh) 一种适用于现役燃煤火电锅炉氢燃料零碳排放改造系统
Maghsoudi et 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using duct burner on the functional parameters of the two repowered cycles through exergy analysis
CN210118178U (zh) 基于垃圾焚烧余热与光热的联合发电系统
CN109854318B (zh) 一种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系统及方法
CN111306018A (zh) 一种地热能与生物质能有机朗肯循环的热电联供系统
CN103644087A (zh) 带补燃的太阳能热力发电装置
CN113340008B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多联供系统
CN209875234U (zh) 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系统
CN211233029U (zh) 生物质热电机组与300mw热电机组的耦合系统
CN204226129U (zh) 太阳能热发电综合能源利用系统
CN210568440U (zh) 一种可提高热效率的垃圾焚烧发电系统
CN210765154U (zh) 一种火电厂煤热解煤气发电的系统
CN207538876U (zh) 一种适用于生物质气化多联产的高效燃气发电系统
Özdi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a cogeneration system in food industry
CN219473622U (zh) 一种太阳能集热蒸汽分布式发电系统
CN215490405U (zh) 一种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CN217464394U (zh) 一种除氧器预热系统及发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