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47060A - 一种输液用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液用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47060A
CN110947060A CN202010001764.8A CN202010001764A CN110947060A CN 110947060 A CN110947060 A CN 110947060A CN 202010001764 A CN202010001764 A CN 202010001764A CN 110947060 A CN110947060 A CN 1109470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heat
arc
shaped inn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017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47060B (zh
Inventor
贾娜莉
赵世桥
杨玉玲
吕德平
李静
冯秋婷
何静
胡晖
王小梅
宋慧敏
周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ong Cent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00176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470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47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7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470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70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44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having means for cooling or heating the devices or media
    • A61M5/445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having means for cooling or heating the devices or media the media being heated in the reservoir, e.g. warming bloodba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6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related to heating or cool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6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related to heating or cooling
    • A61M2205/3653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related to heating or cooling by Joule effect, i.e. electric resistanc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用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输液用加热器。本发明第一加热保温装置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加热带层、导液管层、第二加热带层和保温层,导液管层内盘形设置有导液管;第一加热保温装置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绳;第二保温加热装置包括密封盒和盒盖;密封盒的一侧与盒盖的一侧转动连接,密封盒的中部设置有便于放置茂非氏滴管的第一弧形内凹槽,第一弧形内凹槽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放置输液管的第二弧形内凹槽;第一弧形内凹槽内和第二弧形内凹槽内均设置有第三电加热带层。本发明平时不输液时,可以对输液瓶或输液袋加热并保温,节省电能;当需要输液时,保温加热效率更高;可以防止茂非氏滴管的错位,给予最佳的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输液用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用加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人们对身体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医院中,输液是最常见的疾病治疗方式之一,在秋冬季节气温较低的情况下给病人输液时,液体温度低于体温,当液体输入病人体内,特别是大部分年老体弱及幼儿病人由于受到输入体内冷液的影响,往往产生发抖、不适等不良反应,首先对输入部位是一种冷刺激,随着输液时间的延长,输入部位感觉冰凉麻木、疼痛不适,甚至出现寒现象,给病人造成肉体上的痛苦,有的病人甚至拒绝输液治疗。手术中进行输液也是常见的,而此时如果输入冷液,可能造成患者在手术期身体中心温度低于36°,无论老人以及成年人还是小孩儿,术中发生低体温对患者造成的危害是比较严重的;首先,容易增加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从而延长住院日、增加手术费用,如果患者轻度体温降低,可能会损害骨髓免疫功能,但是重度低体温时,造成免疫调节功能会下降的更厉害;其次,寒战的发生率更高,这是因为当患者低体温时,会使机体耗氧增加,心血管供血增加,进而会发生患者寒战、伤口疼痛,增加止痛剂的使用量;再者,会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这主要就是由于低体温会造成血小板功能降低,使凝血功能受损;低温还会导致麻醉药代谢慢,清醒时间延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少数病人将输液管绕在灌满开水的盐水瓶外侧,给流经输液管的冷液加温,或者把输液管绕在热水袋上进行加温。但以上两种方法都不能使所输液体保持在恒温状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用加热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输液用加热器,包括第一加热保温装置和第二保温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是下端为内部空心设置的圆柱形结构,且第一加热保温装置的上端开口;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加热带层、导液管层、第二加热带层和保温层,导液管层为空心层,且导液管层内盘形设置有导液管;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绳;
所述第二保温加热装置包括密封盒和盒盖,密封盒和盒盖相互配合对输液管的茂非氏滴管进行保温加热;所述密封盒的一侧与盒盖的一侧转动连接,密封盒的中部设置有便于放置茂非氏滴管的第一弧形内凹槽,第一弧形内凹槽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放置输液管的第二弧形内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内凹槽内和第二弧形内凹槽内均设置有第三电加热带层;所述盒盖上设置有与第一弧形内凹槽配合密封茂非氏滴管的第三弧形内凹槽,第三弧形内凹槽的两端设置有与对应的第二弧形内凹槽配合密封输液管的第四弧形内凹槽。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密封盒由保温材料制成,盒盖有透明塑胶制成。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固定绳包括第一固定绳和第二固定绳,第一固定绳的两端均连接于保温层上,第二固定绳的两端均连接于第一固定绳上,第一固定绳和第二固定绳均至少设置有两个。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导液管的上端从第一加热带层的上部穿出,且导液管的上端设置有穿刺孔。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导液管的下端依次穿过第二加热带层和保温层后设置于第一加热保温装置的下端。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密封盒和盒盖之间设置有弹性扣合件,利用其弹性力使打开的盒盖自动扣合于密封盒上;所述密封盒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凹槽,每个凹槽底部均与一个复位扣合件的一端活动连接,弹性扣合件的另一端与盒盖活动连接。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盒盖的内底面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凹槽,弹性扣合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对应的第二凹槽内。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三电加热带层通过导线电连接第一加热带层或第二加热带层,第一加热带层和第二加热带层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插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以代替现有的高成本的保暖箱,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便于大批量使用,平时不输液时,可以将输液瓶或输液袋通过上端开口放入第一加热保温装置内部,然后通过第一加热带层和第二加热带层的加热对输液瓶或输液袋加热,使得输液瓶或输液袋内的液体保持温热状态,保温层则可以防止热量外散,节省电能,最大化的将所有得热量都用于对输液瓶或输液袋内的液体加热,使得加热更加高效,同时也可以更加省电;当需要输液时,将输液瓶或输液袋挂起,第一加热保温装置通过固定绳同样挂起,然后将导液管的上端连通输液瓶或输液袋,导液管的下端连接输液管,这样输液瓶或输液袋经过导液管后再流入输液管内,导液管盘形设置于导液管层内,可以使得整体与第一加热带层和第二加热带层的接触面更多,可以使保温加热效率更高;茂非氏滴管是输液管中点滴液有聚集的一个位置,将茂非氏滴管设置于第二保温加热装置中,通过第一弧形内凹槽和第二弧形内凹槽的配合则可以对茂非氏滴管进行限位,防止茂非氏滴管的错位,再通过第三电加热带层再次加热,最后快速的输入人体内,保证在接触人体时能够保持最佳的温度,给予最佳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将第一加热保温装置剖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密封盒内安装茂非氏滴管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保温加热装置部分剖视图。
图中:11-第一加热带层;12-导液管层;13-第二加热带层;14-保温层;15-导液管;16-第一固定绳;17-第二固定绳;21-密封盒;22-盒盖;23-第三电加热带层;24-复位扣合件;25-第一凹槽;3-电源插头;4-茂非氏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发明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一些例子中,由于一些实施方式属于现有或常规技术,因此并没有描述或没有详细的描述。
此外,本文中记载的技术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还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意合适的方式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易于理解与本文提供的实施例有关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顺序还可以改变。附图和实施例中的任何顺序仅仅用于说明用途,并不暗示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除非明确说明要求按照某一顺序。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在合理情况下(不构成自相矛盾的情况下),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输液用加热器,包括第一加热保温装置和第二保温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是下端为内部空心设置的圆柱形结构,且第一加热保温装置的上端开口,可以将输液瓶或输液袋通过上端开口放入第一加热保温装置内部;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加热带层11、导液管层12、第二加热带层13和保温层14,导液管层12为空心层,且导液管层12内盘形设置有导液管15;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绳;
所述第二保温加热装置包括密封盒21和盒盖22,密封盒21和盒盖22相互配合对输液管的茂非氏滴管4进行保温加热;所述密封盒21的一侧与盒盖22的一侧转动连接,密封盒21的中部设置有便于放置茂非氏滴管4的第一弧形内凹槽,第一弧形内凹槽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放置输液管的第二弧形内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内凹槽内和第二弧形内凹槽内均设置有第三电加热带层23;所述盒盖22上设置有与第一弧形内凹槽配合密封茂非氏滴管4的第三弧形内凹槽,第三弧形内凹槽的两端设置有与对应的第二弧形内凹槽配合密封输液管的第四弧形内凹槽。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加热带层和第二加热带层均为现有的电加热带,一般都带有自动控温装置,例如上海雄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自控温硅胶加热带,可以在安装前预先设置成加热稳定在37°左右与人体提问相适配的问题,因此不需要担心温度的问题。
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以代替现有的高成本的保暖箱,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便于大批量使用,平时不输液时,可以将输液瓶或输液袋通过上端开口放入第一加热保温装置内部,然后通过第一加热带层11和第二加热带层13的加热对输液瓶或输液袋加热,使得输液瓶或输液袋内的液体保持温热状态,保温层14则可以防止热量外散,节省电能,最大化的将所有得热量都用于对输液瓶或输液袋内的液体加热,使得加热更加高效,同时也可以更加省电;当需要输液时,将输液瓶或输液袋挂起,第一加热保温装置通过固定绳同样挂起,然后将导液管15的上端连通输液瓶或输液袋,导液管15的下端连接输液管,这样输液瓶或输液袋经过导液管15后再流入输液管内,导液管15盘形设置于导液管层12内,可以使得整体与第一加热带层11和第二加热带层13的接触面更多,可以使保温加热效率更高;茂非氏滴管4是输液管中点滴液有聚集的一个位置,将茂非氏滴管4设置于第二保温加热装置中,通过第一弧形内凹槽和第二弧形内凹槽的配合则可以对茂非氏滴管4进行限位,防止茂非氏滴管4的错位,再通过第三电加热带层23再次加热,最后快速的输入人体内,保证在接触人体时能够保持最佳的温度,给予最佳的体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输液用加热器,包括第一加热保温装置和第二保温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是下端为内部空心设置的圆柱形结构,且第一加热保温装置的上端开口,可以将输液瓶或输液袋通过上端开口放入第一加热保温装置内部;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加热带层11、导液管层12、第二加热带层13和保温层14,导液管层12为空心层,且导液管层12内盘形设置有导液管15;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绳;
所述第二保温加热装置包括密封盒21和盒盖22,密封盒21和盒盖22相互配合对输液管的茂非氏滴管4进行保温加热;所述密封盒21的一侧与盒盖22的一侧转动连接,密封盒21的中部设置有便于放置茂非氏滴管4的第一弧形内凹槽,第一弧形内凹槽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放置输液管的第二弧形内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内凹槽内和第二弧形内凹槽内均设置有第三电加热带层23;所述盒盖22上设置有与第一弧形内凹槽配合密封茂非氏滴管4的第三弧形内凹槽,第三弧形内凹槽的两端设置有与对应的第二弧形内凹槽配合密封输液管的第四弧形内凹槽。
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平时不输液时,可以将输液瓶或输液袋通过上端开口放入第一加热保温装置内部,然后通过第一加热带层11和第二加热带层13的加热对输液瓶或输液袋加热,使得输液瓶或输液袋内的液体保持温热状态,保温层14则可以防止热量外散,节省电能,最大化的将所有得热量都用于对输液瓶或输液袋内的液体加热,使得加热更加高效,同时也可以更加省电;当需要输液时,将输液瓶或输液袋挂起,第一加热保温装置通过固定绳同样挂起,然后将导液管15的上端连通输液瓶或输液袋,导液管15的下端连接输液管,这样输液瓶或输液袋经过导液管15后再流入输液管内,导液管15盘形设置于导液管层12内,可以使得整体与第一加热带层11和第二加热带层13的接触面更多,可以使保温加热效率更高;茂非氏滴管4是输液管中点滴液有聚集的一个位置,将茂非氏滴管4设置于第二保温加热装置中,通过第一弧形内凹槽和第二弧形内凹槽的配合则可以对茂非氏滴管4进行限位,防止茂非氏滴管4的错位,再通过第三电加热带层23再次加热,最后快速的输入人体内,保证在接触人体时能够保持最佳的温度,给予最佳的体验。
本实施例中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密封盒21由保温材料制成,盒盖22有透明塑胶制成。保温材料可以但不仅仅限制于采用膨胀珍珠岩,制作简单,对人体也无害,透明塑胶可以选用类似与输液管所才用的医用透明塑胶,安全,无害,还耐用。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具体区别是:
本实施例中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固定绳包括第一固定绳16和第二固定绳17,第一固定绳16的两端均连接于保温层14上,第二固定绳17的两端均连接于第一固定绳16上,第一固定绳16和第二固定绳17均至少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绳16可以设置两个,也可以设置四个,当第一固定绳16设置两个时,尽量对称设置,设置四个时也一样,均匀对称的设置于第一加热保温装置的上端,这样在利用第一固定绳16挂取第一加热保温装置或对第一加热保温装置的上端开口进行简单密封时,可以使得第一加热保温装置尽量受力均匀,具体的第一固定绳16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不做具体的限定。第二固定绳17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也不做具体的限定,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两个即可,可用于挂取第一加热保温装置,在挂取输液瓶或输液袋时,用于方便导液管15的上端与输液瓶或输液袋的连接。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任一实施例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任一实施例的具体区别是:
本实施例中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导液管15的上端从第一加热带层11的上部穿出,且导液管15的上端设置有穿刺孔。穿刺孔方便与输液用的穿刺器连接,在未使用穿刺孔时,也可以利用固定带进行固定带,固定带粘接在第一加热带层11的内壁上,然后将穿刺孔固定住即可,固定带例如可以选医用封包胶带,基材为纯木浆天然材料,无毒无刺激性,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柔软性好,易解卷,方便操作,价格也便宜,导液管15也可以有一部分从第一加热带层11的上部穿出,然后利用医用封包胶带进行固定,方便在使用时操作。同时可以设计一段很短的一次性中间输液管道,两端均设置穿刺器,两个穿刺器分别连接穿刺孔和输液袋/输液瓶,使用后直接更换即可,满足医用的无菌要求,同时也可以节约成本。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任一实施例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任一实施例的具体区别是:
本实施例中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导液管15的下端依次穿过第二加热带层13和保温层14后设置于第一加热保温装置的下端。本实施例中第一加热保温装置的下端也是由保温层制成的,导液管15的下端穿过第一加热保温装置的下端,这样方便输液管连接导液管15,在输液时传导的就是经过导液管15加热后的液体。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中任一实施例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中任一实施例的具体区别是:
本实施例中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密封盒21和盒盖22之间设置有弹性扣合件24,利用其弹性力使打开的盒盖22自动扣合于密封盒21上;所述密封盒2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凹槽25,每个凹槽底部均与一个复位扣合件24的一端活动连接,弹性扣合件24的另一端与盒盖22活动连接。在盒盖22位置变换的过程中,密封盒21和盒盖22之间的间隙会越来越小,直至密封盒21和盒盖22紧密贴合,这时候第一凹槽25就是弹性扣合件24的容纳腔,可以避免阻碍密封盒21和盒盖22的紧密贴合。每个凹槽底部均与一个复位扣合件24的一端活动连接,弹性扣合件24的另一端与盒盖22活动连接,在盒盖22位置变换的过程中,由于复位扣合件24的一端做的是一个弧形移动轨迹,而非是直线运动,所以复位扣合件24的两端均活动连接,可以保证其灵活性,避免角度变换对弹性扣合件24造成的破坏。其中,弹性扣合件24可以但不仅仅限制于采用拉簧,拉簧的两端均设置以圆形拉钩,刚好方便实现活动连接,即在圆形拉钩内设置圆杆,圆杆的两端固定于对应的第一凹槽25或盒盖22上,即可实现弹性扣合件24两端的活动连接,同时也实现弹性扣合件24两端的限位。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六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六的具体区别是:
本实施例中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盒盖22的内底面设置有与第一凹槽25相对应的第二凹槽,弹性扣合件24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对应的第二凹槽内。第二凹槽是方便与弹性扣合件24另一端的活动连接,与第一凹槽25的功能相同,简单使用。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七中任一实施例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七中任一实施例的具体区别是:
本实施例中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第三电加热带层23通过导线电连接第一加热带层11或第二加热带层13,第一加热带层11和第二加热带层13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插头3。电源插头连接电源,方便给第一加热带层11、第二加热带层13和第三电加热带层23供电,然后利用第一加热带层11、第二加热带层13和第三电加热带层23加热保温。也可以在导线上设置电池和开关,方便临时的应急使用。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密封盒(21)的背面设置有电池盒,通过电池盒电连接第三电加热带层23,而第三电加热带层23又电连接第一加热带层11和第二加热带层13,所以在安装上电池后可以用于经济情况下的备用供电,使其适用性更强。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输液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热保温装置和第二保温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是下端为内部空心设置的圆柱形结构,且第一加热保温装置的上端开口;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加热带层(11)、导液管层(12)、第二加热带层(13)和保温层(14),导液管层(12)为空心层,且导液管层(12)内盘形设置有导液管(15);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绳;
所述第二保温加热装置包括密封盒(21)和盒盖(22),密封盒(21)和盒盖(22)相互配合对输液管的茂非氏滴管进行保温加热;所述密封盒(21)的一侧与盒盖(22)的一侧转动连接,密封盒(21)的中部设置有便于放置茂非氏滴管的第一弧形内凹槽,第一弧形内凹槽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放置输液管的第二弧形内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内凹槽内和第二弧形内凹槽内均设置有第三电加热带层(23);所述盒盖(22)上设置有与第一弧形内凹槽配合密封茂非氏滴管的第三弧形内凹槽,第三弧形内凹槽的两端设置有与对应的第二弧形内凹槽配合密封输液管的第四弧形内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盒(21)由保温材料制成,盒盖(22)有透明塑胶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绳包括第一固定绳(16)和第二固定绳(17),第一固定绳(16)的两端均连接于保温层(14)上,第二固定绳(17)的两端均连接于第一固定绳(16)上,第一固定绳(16)和第二固定绳(17)均至少设置有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管(15)的上端从第一加热带层(11)的上部穿出,且导液管(15)的上端设置有穿刺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输液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管(15)的下端依次穿过第二加热带层(13)和保温层(14)后设置于第一加热保温装置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输液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盒(21)和盒盖(22)之间设置有弹性扣合件(24),利用其弹性力使打开的盒盖(22)自动扣合于密封盒(21)上;所述密封盒(2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凹槽(25),每个凹槽底部均与一个复位扣合件(24)的一端活动连接,弹性扣合件(24)的另一端与盒盖(22)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输液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22)的内底面设置有与第一凹槽(25)相对应的第二凹槽,弹性扣合件(24)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对应的第二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加热带层(23)通过导线电连接第一加热带层(11)或第二加热带层(13),第一加热带层(11)和第二加热带层(13)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插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盒(21)的背面设置有电池盒。
CN202010001764.8A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输液用加热器 Active CN1109470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01764.8A CN110947060B (zh)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输液用加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01764.8A CN110947060B (zh)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输液用加热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7060A true CN110947060A (zh) 2020-04-03
CN110947060B CN110947060B (zh) 2022-03-01

Family

ID=69985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01764.8A Active CN110947060B (zh)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输液用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47060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801A (zh) * 1992-05-18 1992-11-04 杨幼宽 输液管加温器
CN2321468Y (zh) * 1998-01-09 1999-06-02 李广勋 输液用的恒温电加热装置
WO2002013894A1 (en) * 2000-07-25 2002-02-21 Gert Van Riessen Heating device for an infusion liquid in a dispensing packaging
US20100305504A1 (en) * 2009-06-02 2010-12-02 Tsinghua University Syringe set and heating device for same
CN202314745U (zh) * 2011-11-11 2012-07-11 中国矿业大学 夹式输液管加热器
CN203736641U (zh) * 2013-12-13 2014-07-30 高兴辉 输液用加热保温装置
CN105709294A (zh) * 2016-04-06 2016-06-29 成都元伦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ptc加热输液器
CN207614138U (zh) * 2017-05-18 2018-07-17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输液监测及加热装置
CN208097075U (zh) * 2017-11-28 2018-11-16 宿迁市春明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
CN209332909U (zh) * 2018-07-25 2019-09-03 苏若晨 输液加温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801A (zh) * 1992-05-18 1992-11-04 杨幼宽 输液管加温器
CN2321468Y (zh) * 1998-01-09 1999-06-02 李广勋 输液用的恒温电加热装置
WO2002013894A1 (en) * 2000-07-25 2002-02-21 Gert Van Riessen Heating device for an infusion liquid in a dispensing packaging
US20100305504A1 (en) * 2009-06-02 2010-12-02 Tsinghua University Syringe set and heating device for same
CN202314745U (zh) * 2011-11-11 2012-07-11 中国矿业大学 夹式输液管加热器
CN203736641U (zh) * 2013-12-13 2014-07-30 高兴辉 输液用加热保温装置
CN105709294A (zh) * 2016-04-06 2016-06-29 成都元伦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ptc加热输液器
CN207614138U (zh) * 2017-05-18 2018-07-17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输液监测及加热装置
CN208097075U (zh) * 2017-11-28 2018-11-16 宿迁市春明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
CN209332909U (zh) * 2018-07-25 2019-09-03 苏若晨 输液加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7060B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99749A (en) Thermal vascular dilat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10947060B (zh) 一种输液用加热器
CN209847555U (zh) 一种预防静脉炎的picc热敷固定装置
CN209220662U (zh) 一种用于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智能电子热水袋
CN203736641U (zh) 输液用加热保温装置
CN210228801U (zh) 一种输液加温手套
CN213189175U (zh) 一种医用液体加热保温袋
CN203107897U (zh) 一种输液用加热保温袋
CN201701586U (zh) 输液瓶加热保温袋
CN201564914U (zh) 加热绑带
CN217014908U (zh) 一种恒温输液装置
CN2399043Y (zh) 一种输液加温器
CN213554261U (zh) 一种可感应出血的内瘘手臂固定装置
CN217040734U (zh) 一种包裹式加热泡脚桶
CN219127990U (zh) 一种热敷药包
CN212789335U (zh) 一种幼儿用输液保温装置
CN213131348U (zh) 一种医用输液加温装置
CN215607781U (zh) 一种胃肠营养管加温装置
CN219941468U (zh) 一种手臂输液固定板
CN211433534U (zh) 一种血液透析内瘘保护装置
CN215083532U (zh) 一种输液恒温加热装置
CN215690664U (zh) 一种输液用保温装置
CN211705475U (zh) 一种输液装置
CN214596158U (zh) 一种透析病人的手臂热敷装置
CN209236558U (zh) 可调式冰敷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9

Address after: No. 97, Renmin South Road, Shunqing District, Nancho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CHONG CENTRAL Hospital

Address before: 637000 No. 1, floor 6, unit 1, building 9, No. 196, Fujiang Road, Shunqing District, Nancho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 Na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