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42759A - 一种电子模拟提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模拟提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42759A
CN110942759A CN201911225508.0A CN201911225508A CN110942759A CN 110942759 A CN110942759 A CN 110942759A CN 201911225508 A CN201911225508 A CN 201911225508A CN 110942759 A CN110942759 A CN 1109427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conductive
phoneme
conducting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255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仲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122550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427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42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275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3/00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 G10H3/12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using mechanical resonant generators, e.g. strings or percussive instruments, the tones of which are picked up by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the electrical signals being further manipulated or amplified and subsequently converted to sound by a loudspeaker or equivalent instrument
    • G10H3/14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using mechanical resonant generators, e.g. strings or percussive instruments, the tones of which are picked up by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the electrical signals being further manipulated or amplified and subsequently converted to sound by a loudspeaker or equivalent instrument using mechanically actuated vibrators with pick-up means
    • G10H3/18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using mechanical resonant generators, e.g. strings or percussive instruments, the tones of which are picked up by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the electrical signals being further manipulated or amplified and subsequently converted to sound by a loudspeaker or equivalent instrument using mechanically actuated vibrators with pick-up means using a string, e.g. electric guita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模拟提琴,其包括弓弦模拟发生器、音位键电路、主机。弓弦模拟发生器,用于模拟提琴的四条弦。音位键电路用于切换实际发生的导电通路,主机包含集成音频电路和扬声器。本发明主要是通过设计弓弦模拟发生器,其弹性片在被运弓时会向左或向右弯曲,从而与导电片导通,使弹性片作为连接集成音频电路的控制开关之一,以音位键盘按键(小提琴的一把位)作为连接到集成音频电路的控制开关之二;通过双开关使集成音频电路上不同的接点被实际导通,从而产生不同的电信号,对应发出不同的音频。通过本发明,将提琴制作成一种电子乐器,在演奏方式不变的情况下,完美解决音准的问题,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模拟提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乐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子模拟提琴。
背景技术
小提琴是一个四条弦的弓弦乐器,是提琴家族中的主要成员(该族系中的其它成员是: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在小提琴的教学过程中,存在最主要的困难就是音准问题。
小提琴为无品弦乐器,属非音准乐器。不同于以钢琴为代表的键盘乐器和吉他为代表的有品弦乐器能够轻松确保音准,它需要学生自觉依靠自己的耳朵,或加以老师和家长的监督来听辨高低,校正音准。而若长期偏离音准,则会给学生带去不良的听觉记忆和习惯,时间愈久,音准问题便愈发顽固。
面对小提琴入门教学中这样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学生在家自己练习时,若其对音准没有明确概念,缺乏对音准的自我纠察能力,且家长不能对其练习过程进行监督,音准就没有保障。在课堂上,老师为纠正音准耗费大量课时,无暇顾及教授其他演奏技巧。如此循环往复,最终使学生及老师家长都深陷音准问题之泥潭,困顿不堪。这也成为许多本具天赋的琴童最后却无疾而终的绊脚石。事实上,很多孩子下课后回到家中,孩子和家长多数没有耐心和能力确保琴弦的音准。目前在多人集体课中,老师仅给学生用琴调音就需要耗费十到十五分钟时间,不仅麻烦,还白白浪费掉宝贵课时。
电子琴已经是很成熟的产品,其采用音频集成电路来实现,可以实现高度的音准化。若能采用音频集成电路来制作小提琴,将小提琴音位键盘化,可为左手形成良好的肌肉记忆提供了一种高效学习方式,同时可以很好地解决四根弦的空弦音准问题,不必在上课前为琴调音,也不必在家时需要经常的调音。因此,电子模拟小提琴在集体课中的应用必将极大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电子琴是采用按键和音频电路的串接实现,且电子琴针对每一个音都设置有对应的按键,因此实现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小提琴是运弓演奏的乐器,且每一根弦对应很多个音位(包含一个空弦音位),如何将制作电子琴的技术(音频集成电路)与小提琴的运弓+按音位的方式结合起来,是实现电子模拟小提琴的关键难点。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模拟提琴,通过设计弓弦模拟发生器,用于模拟提琴的四条弦,将弓弦模拟发生器与音位键盘上的按键作为双控制开关,共同连接到集成音频电路,使不同的弓弦模拟发生器弹性片被触动、不同的按键被操作时,集成音频电路上不同的接点之间被实际导通,从而产生不同的电信号,对应发出不同的音频。通过本发明,使提琴也能够成为一种初学用电子乐器,在演奏方式不变的情况下,完美解决音准的问题,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电子模拟提琴,包括:
弓弦模拟发生器,其包括4个弹性片,其顶端分别模拟G、D、A、E四条琴弦;所述每个弹性片的两侧表面均设有导电膜,且两侧间隔一定距离分别设有导电片,每个弹性片两侧所设置的导电片构成一组;在每一组导电片中,各导电片朝向对应的弹性片的一侧面设有导电触点,使所述弹性片向左或向右变形时,都能够借助所述导电触点与导电膜接通;所述每组导电片电性连接第一导电线路,所述各弹性片的导电膜电连接第二导电线路;
音位键盘装置,其包括音位键电路,和连接在音位键电路中的音位按键;
主机盒:包括集成音频电路主板、以及与集成音频电路主板电连接的扬声器;
所述第一导电线路直接连接集成音频电路主板,第二导电线路通过音位键电路间接连接集成音频电路主板,借助所述音位键电路切换第二导电线路与集成音频电路主板上的实际导通接点;
所述音位按键为若干个单刀双切开关,所述音位键电路以线路束分别连接集成音频电路主板上的若干个接点;当所有单刀双切开关未被操作时,所述第二导电线路与集成音频电路主板的第一接点导通,使所述集成音频电路主板产生第一电信号,所述扬声器对应发出第一音频,第一音频为空弦音;当其中一个单刀双切开关被操作时,所述第二导电线路与集成音频电路主板的第二接点导通,使所述集成音频电路主板产生第二电信号,所述扬声器对应发出第二音频,第二音频为音位音频。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所述电子模拟提琴包含琴头、琴身和琴托,所述音位键盘装置、弓弦模拟发生器和主机盒设于所述琴身上。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所述弓弦模拟发生器包括架体,所述弹性片、所述各组导电片均安装在所述架体上。
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弹性片下端固定在一个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纵向压力传感器;所述纵向压力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弹性片顶端所受的压力大小;所述纵向压力传感器的感测结果,经电位转换器,传送给扬声器的音频功放器,由所述音频功放器根据压力大小,控制扬声器发出的音量;压力越大,音量越大,反之则音量越小;
或者:在所述各组导电片中,各导电片朝向对应的弹性片的一侧面还设有横向压力传感器,所述横向压力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弹性片向左或向右弯曲的程度;所述横向压力传感器的感测结果,经电位转换器,传送给扬声器的音频功放器,由所述音频功放器根据压力大小,控制扬声器发出的音量;压力越大,音量越大,反之则音量越小;
或者:前述两种方案的结合。
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各弹性片的一组导电片,各导电片朝向对应的弹性片的一侧面还设有横向压力传感器,所述横向压力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弹性片向左或向右弯曲的程度;所述横向压力传感器的感测结果,经电位转换器,传送给扬声器的音频功放器,由所述音频功放器根据压力大小,控制扬声器发出的音量;压力越大,音量越大,反之则音量越小。
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其中,还包括一个模拟-数字信号处理器和液晶屏,将所述纵向压力传感器或横向压力传感器感测的压力可以有选择地以数字显示出来,给初学者以直观的力度引导。
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各组导电片中,各导电片朝向对应的弹性片的一侧面设有导电触点,所述导电触点为导电弹簧,该导电弹簧的一端连接导电片,另一端朝着靠近所述弹性片的方向延伸;所述弹性片向左或向右弯曲变形时,压接所述导电弹簧,通过导电弹簧对应电性连接导电片。
当所述弹性片向左或向右弯曲变形时,都可以电连接导电片,弹性片左右变形,对应着运弓演奏时的上弓(推)和下弓(拉)动作。
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各弹性片的一组导电片,在导电片朝向对应的弹性片的一侧面还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覆盖在所述导电片除所述导电触点之外的区域,即所述绝缘层不影响所述弹性片通过所述导电触点与导电片电导通。
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4个弹性片对应设有4组导电片,所述4组导电片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导电线路,所述各个第一线路分别对应连接一个音位键电路,每个所述音位键电路包含10个音位按键。
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弹性片具有一定的宽度,其顶端供与弓相接触;所述顶端两侧设有凸起止挡,防止运弓时,弓从弹性片的顶端滑落。
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其中,上述方案中,相应特征可替换为:所述每组导电片电性连接第二导电线路,所述各弹性片的导电膜电连接第一导电线路;所述第一导电线路连接集成音频电路主板,所述第二导电线路通过音位键电路间接连接集成音频电路主板,借助所述音位键电路切换第二导电线路与集成音频电路主板上的实际导通接点。
上述思路,主要是以弓弦模拟发生器上的弹性片作为连接到集成音频电路主板的主控开关,而音位键电路上不同的音位按键作为从属控制开关,以双开关控制集成音频电路主板产生的电信号。比如,当模拟G琴弦的弹性片g被运弓触动时,弹性片g弯曲,接通两侧的导电片,导电片连接到音位键电路中,然后通过音位键电路中不同的音位按键被操作的情况,控制导电片与集成音频电路主板的实际导通接点(实际产生有电流的接点),进而产生不同的电信号,发出被操作的音位按键所对应的音频。
本发明的另一种思路是:使音位键电路上的不同的音位按键,作为连接到集成音频电路主板的主控开关,弓弦模拟发生器上的弹性片作为从属控制开关,以双开关控制集成音频电路主板产生的电信号。例如,将音位键电路的一端直接连接集成音频电路主板,音位键电路的另一端则通过弓弦模拟发生器,间接连接集成音频电路主板上的不同接点。
由于每根弦对应的音位键电路上包含多个音位按键(每个音位按键都是一个单刀双切开关),当单刀双切开关不被操作时,对应导通一条线路x,当其中一个单刀双切开关被操作时,x线路被切断同时导通另一条线路y,当其中的另一个单刀双切开关被操作时,条线路y被切断同时导通线路z……如此,多个音位按键会形成N条线路,构成线路束,实际上根据音位按键被操作的情况不同,该线路束中实际上总是只有一个线路是可被导通的状态。线路束要通过“弓弦模拟发生器”间接连接集成音频电路主板,则需要对弓弦模拟发生器作如下的结构调整:
在弹性片的左右两侧面分别设置互相不连接的N个独立触点,弹性片左右两侧对应设置N个相互不连接的独立导电片,N≥2;
弹性片上的每个独立触点分别引出一条线路(总共N条线路)分别连接到集成音频电路主板的不同接点,而N个导电片分别与音位键电路的线路束一对一电性连接;或者:
弹性片的每个独立触点与音位键电路的线路束一对一电性连接,而所述N个导电片分别引出一条线路(总共N条线路)分别连接到集成音频电路主板的不同接点。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为:
一种电子模拟提琴,包括:
弓弦模拟发生器,其包括4个弹性片,其顶端分别模拟G、D、A、E四条琴弦;所述弹性片的左右两侧表面分别设置相互不连接的N个独立触点,且每个弹性片左右两侧间隔一定距离分别对应设置N个相互不连接的独立导电片,N≥2;当所述弹性片向左或向右弯曲变形时,各独立触点分别与对应的导电片一对一接通;
主机盒:包括集成音频电路主板、以及与集成音频电路主板电连接的扬声器;
音位键盘装置,其包括音位键电路和连接在音位键电路中的音位按键;所述音位键电路的一端为共用线路,该共用线路连接于集成音频电路主板,所述音位键电路的另一端为包含由N条相互不连接的线路组成的线路束;所述音位按键为若干个单刀双切开关;在所述线路束中,当所有单刀双切开关未被操作时,所述线路束的其中一条线路被导通;当其中一个单刀双切开关被操作时,之前线路被切断同时该单刀双切开关所串接的另一线路被导通;
其中,弹性片上的每个独立触点分别引出一条线路连接到集成音频电路主板的不同接点,而N个导电片分别与音位键电路的线路束中的线路一对一电性连接;或者:弹性片的每个独立触点与音位键电路的线路束中的线路一对一电性连接,而所述N个导电片分别引出一条线路分别连接到集成音频电路主板的不同接点;
通过操作不同的音位按键,使所述线路束中的某条线路与集成音频电路主板上的不同接点呈实际导通,集成音频电路主板产生不同的电信号,扬声器发出相应的音频。
其中,优选地,N为8或11。
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弹性片下端固定在一个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纵向压力传感器;所述纵向压力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弹性片顶端所受的压力大小;所述纵向压力传感器的感测结果,经电位转换器,传送给扬声器的音频功放器,由所述音频功放器根据压力大小,控制扬声器发出的音量;压力越大,音量越大,反之则音量越小。
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各导电片朝向对应的弹性片的一侧面还设有横向压力传感器,所述横向压力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弹性片向左或向右弯曲的程度;所述横向压力传感器的感测结果,经电位转换器,传送给扬声器的音频功放器,由所述音频功放器根据压力大小,控制扬声器发出的音量;压力越大,音量越大,反之则音量越小。
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各导电片朝向对应的弹性片的一侧面分别设有导电弹簧,该导电弹簧的一端连接导电片,另一端朝着靠近所述弹性片的方向延伸;所述弹性片向左或向右弯曲变形时,所述各独立触点压接所述导电弹簧,通过导电弹簧对应电性连接导电片。
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其中,在各导电片朝向对应的弹性片的一侧面还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覆盖在所述导电片与弹性片各独立触点能相接触之外的区域,即所述绝缘层不影响导电片与所述弹性片上对应触点的导通。
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弹性片具有一定的宽度,其顶端供与弓相接触;所述顶端两侧设有凸起止挡,防止运弓时,弓从弹性片的顶端滑落。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主要是通过设计弓弦模拟发生器,用于模拟提琴的四条弦。弓弦模拟发生器的弹性片,在被运弓演奏时会向左或向右弯曲变形,弯曲变形从而与弹性片左右侧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导电片导通,使弹性片作为连接到集成音频电路的控制开关之一,以音位键盘按键(对应小提琴的把位)作为连接到集成音频电路的控制开关之二;通过双开关使集成音频电路上不同的接点之间被实际导通,从而产生不同的电信号,对应发出不同的音频。通过本发明,将提琴制作成一种电子乐器,在演奏方式不变的情况下,完美解决音准的问题,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本发明的电子模拟提琴,一般情况下不代替真琴,只用于初学习中建立良好的音准和手指关系,要和真琴混合使用,即在模拟琴上建立良好的音准关系以后,再到真琴上实战,最终实现在真琴上的演奏能力。模拟琴也可以直接上台演奏使用,根据老师和学生的喜好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子模拟提琴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弓弦模拟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弓弦模拟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音位键电路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弓弦模拟发生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电子模拟提琴100的整体示意图,其包含琴头10、琴身20和琴托30,在琴身20上设有音位键盘装置21、弓弦模拟发生器22和主机盒23。
结合图2-3所示,弓弦模拟发生器22,包括架体221,弹性片222、导电片223均安装在架体221上。弹性片222的数量为4个,弹性片222的顶端分别模拟G、D、A、E四条琴弦。以下以一个弹性片222(一根琴弦)被运弓时的发声的原理进行说明。其他三个弹性片的工作原理都相同。
弹性片222的两侧表面覆盖有导电膜M,且各弹性片222的两侧间隔一定距离分别设有导电片223,每个弹性片222的两侧所设置的导电片223构成一组。各导电片223朝向弹性片222的一侧面设有导电触点,该触点可为一个导电弹簧F。导电弹簧F一端电连接导电片222,另一端向弹性片222的方向延伸。当运用摩擦弹性片222的顶端时,弹性片222向左或右弯曲,导电膜M压接导电弹簧F,使弹性片222与一侧的导电片223电性连接。无论弹性片222向左还是向右弯曲,与导电片223的连接效果总是相同的。导电片223电性连接第一导电线路R1,而弹性片222的导电膜M电连接第二导电线路R2。弹性片222左右变形,对应着运弓演奏时的上弓(推)和下弓(拉)动作。(其中,也可将弹性片222直接以金属导电弹性片代替,此时导电膜M可以省略掉,且此时直接以金属导电弹性片222电连接第二导电线路R2。)
如图5所示,音位键盘装置21包括音位键电路210,和连接在音位键电路中的音位按键211。
如图4所示,主机盒23,包括集成音频电路主231、以及与集成音频电路主板电连接的扬声器232。与导电片223电连接的第一导电线路R1直接连接集成音频电路主板231,而与弹性片222的导电膜M电连接的第二导电线路R2通过音位键电路210而间接连接集成音频电路主板231。所述音位键电路210根据音位按键211被操作的情况不同,改变第二导电线路R2与集成音频电路主板231上的实际导通接点。
具体地,如图5所示,音位按键211为若干个连接在音位键电路210中的单刀双切开关,音位键电路以线路束(包含r1、r2、r3、r4、r5、r6……r10)分别连接集成音频电路主板231上的不同接点上。当所有单刀双切开关未被操作时,第二导电线路R2通过图5中的线路r1(加粗黑)与集成音频电路主板231的第一接点导通,此时集成音频电路主板231产生第一电信号,扬声器232对应发出第一音频,第一音频为空弦音。而图中,从左到右数,当第三个音位按键211被按下时,图5中粗黑线被断开,同时由于第三个音位按键211向下移动与下方的线路r4导通,第二导电线路R2通过线路r4与集成音频电路主板231的另一接点导通(不同于第一接点),使所述集成音频电路主板产生不同第一电信号的信号,扬声器对应发出不同于第一音频的第二音频,该音频为对应于第三个按键221的音位音频。
图2-3所示,弹性片222下端固定在一个底座上,底座上设有纵向压力传感器41。纵向压力传感器41用于感测弹性片222顶端所受的压力大小(运弓演奏时的压力)。纵向压力传感器41的感测结果,经电位转换器,传送给扬声器的音频功放器(集成于扬声器232内部),由音频功放器根据压力大小(电位高低),控制扬声器232发出的音量;压力越大,音量越大,反之则音量越小。
此外,除了纵向压力传感器41之外,还可以配合横向压力传感器42。横向压力传感器42设于各导电片223朝向对应的弹性片222的一侧面。横向压力传感器42用于感测弹性片222向左或向右弯曲的程度。同样地,横向压力传感器42的感测结果,经电位转换器,传送给扬声器的音频功放器(集成于扬声器232内部),由音频功放器根据压力大小(电位高低),控制扬声器发出的音量;压力越大,音量越大,反之则音量越小。上述纵向压力传感41和横向压力传感器42可择一而用,也可联用。
结合图4所示,纵向压力传感41和/或横向压力传感器42还连接一个模拟-数字信号处理器和液晶屏,将纵向压力传感器41或横向压力传感器42感测的压力以数字显示出来,给初学者以直观的力度引导。
结合图2-3所示,在各导电片223朝向对应的弹性片222的一侧面还设有绝缘层L。绝缘层L覆盖在导电片223除导电触点(导电弹簧F)之外的区域。导电弹簧F与导电片223电性连接,绝缘层L上有孔,使导电弹簧F穿出该孔,朝靠近弹性片222的方向伸出。因此,绝缘层L不影响弹性片222通过导电弹簧F与导电片223电导通。
如图3所示,弹性片222具有一定的宽度,其顶端供与弓相接触,通过运弓摩擦其顶端,弹性片222变形与导电片223接触,触通开关。在弹性片222的顶端两侧设有凸起止挡T,防止运弓时,弓从弹性片222的顶端滑落。
以上仅以一个弹性片222为例进行说明。由于小提琴是4弦琴,因此,弓弦模拟发生器22具有4个这样的弹性片222和与及配合的导电片223。上述说明都是以弹性片222的导电膜M电连接的第二导电线路R2连接音位键电路210而间接连接集成音频电路主板231为例进行说明的。但实际上,基于同样的设计原理,本发明也可使与弹性片222的导电膜M电连接的第二导电线路R2直接连接到集成音频电路主板231,而让导电片223通过第一导电线路R1,先连接到音位键电路210,再通过音位键电路210连接集成音频电路主板231。同样的,音位键电路210上各个按键211不被按下时,音位键电路210以r1电连接集成音频电路主板231的某接点,扬声器发出空弦音;当第一个按键211被按下时,r1断开,音位键电路210以r21电连接集成音频电路主板231的另一个接点,扬声器发出与第一个按键相对应的音位音频。由于下小提琴的每根琴弦对应10个音位和1个空弦音,因此每个弹性片222所对应连接的音位键电路210中设有10个按键211。
实施例1中,主要是以弓弦模拟发生器22上的弹性片222作为连接到集成音频电路主板231的主控开关,而音位键电路210上不同的音位按键211作为从属控制开关,以双开关控制集成音频电路主板231产生的电信号。弹性片222被运弓时,发生弯曲与导电片223电导通,使集成音频电路主板231发出音频信号电流的首要条件;而实际发出何种音频,则需要配合音位键电路210进行选择。音位键电路210中的音位按键211不被按下时,集成音频电路主板231发出空弦音频信号,当音位键电路210中的某音位按键211被按下时,电路导通情况发生改变,集成音频电路主板231发出相应的音位音频。
实施例2
如图6-7所示,基于上述构思,实施例2是另一种方案。具体是,将音位键电路210B的一端共用线路直接连接集成音频电路主板231B,而音位键电路210B另一端的线路束,线路束中的各条线路,分别连接一个独立的导电片223B。相对应地,弹性片222B设有多个独立的触点,弹性片222B的每个触点又分别引出线路,与集成音频电路主板231B电连接。但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每一组导电片中导电片223B的数量,弹性片222B上的触点数量增多。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方式给制作弓弦模拟发生器22B增加了难度。且为了使弹性片222B上的各个触点独立、不发生电导通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片222B不能是金属的,或者即使是金属,但其两侧表面都需要覆盖绝缘体,在绝缘体的表面再覆盖多个独立、互相不电性连接的触点。
如图6-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电子模拟提琴,包括:
弓弦模拟发生器,其包括4个弹性片222B,其顶端分别模拟G、D、A、E四条琴弦。弹性片222B的左右两侧表面分别设置相互不连接的8个(以8个为例)独立触点,且每个弹性片左右两侧间隔一定距离分别对应设置8个相互不连接的独立导电。当弹性片222B向左或向右弯曲变形时,各独立触点分别与对应的导电片223B一对一接通。
主机盒:包括集成音频电路主板231B、以及与集成音频电路主板电连接的扬声器232B。
音位键盘装置:包括音位键电路210B和连接在音位键电路210B中的音位按键211B。音位键电路210B的一端为共用线路R3,该共用线路R3连接于集成音频电路主板231B。音位键电路210的另一端为包含由8条相互不连接的线路组成的线路束R4。音位按键211为若干个单刀双切开关。在线路束R4中,当所有单刀双切开关(音位按键211)未被操作时,线路束R4的其中一条线路被导通;当其中一个单刀双切开关被操作时,之前线路被切断同时导致另一线路被导通。关于音位键电路210B的结构和原理可参照图5。
其中,弹性片222B上的单侧面上,每个独立触点分别引出一条线路连接到集成音频电路主板231B的8个不同的接点(弹性片222B两侧面上位置对应的两个触点引出的线路合并),而8个导电片分别与音位键电路210B的线路束R4中的线路一对一电性连接。或者是:弹性片222B的8个独立触点与音位键电路210B的线路束R4一对一电性连接,而8个导电片223B分别引出一条线路分别连接到集成音频电路主板231B的不同接点。
通过操作不同的音位按键211B,使线路束R4中的某条线路与集成音频电路主板231B上的不同接点形成实际的导通,且根据实际导通情况,集成音频电路主板231B产生不同的电信号,扬声器232B发出相应的音频。其中,弹性片222B上的独立触点的数量还可设为11个。
此外,实施例1中关于纵向压力传感器、横向压力传感器的结构和作用也适用于本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关于弓弦模拟发生器也自然包含安装架体221等辅助结构,在图6中只表示了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但凡在图6中未明示的内容,皆可参见实施例1的详细描述。
由于各个导电片223B为独立导电片,故每个导电片223B上都需设置一个导电弹簧,以分别与弹性片222B上的单个触点压接。
如图6所示俯视图,可将若干个独立的导电片223B镶嵌在具有若干个开槽的绝缘塑料片S中,各导电片223B底部连接来自R4的线束中的线路。或者,弹性片222B也制成镶嵌在具有若干个开槽的绝缘塑料片中的金属片,金属片底部连接来自R4的线束。或者各导电片223B朝向对应的弹性片222B的一侧面还设有绝缘层,绝缘层不能影响导电片223B与弹性片222B上对应触点的导通。弹性片222B具有一定的宽度,其顶端供与弓相接触,在顶端两侧设有凸起止挡,防止运弓时,弓从弹性片222B的顶端滑落。
有关实施例1中关于琴身、弓弦模拟发生器等结构特征,都适用于本实施例,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参见实施例1。
本发明主要是通过设计弓弦模拟发生器,用于模拟提琴的四条弦。弓弦模拟发生器的弹性片,在被运弓演奏时会向左或向右弯曲变形,弯曲变形从而与弹性片左右侧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导电片导通,使弹性片作为连接到集成音频电路的控制开关之一,以音位键盘按键(对应小提琴的把位)作为连接到集成音频电路的控制开关之二;通过双开关使集成音频电路上不同的接点之间被实际导通,从而产生不同的电信号,对应发出不同的音频。其中“集成音频电路”是现有技术,可参见电子钢琴。通过本发明,将提琴制作成一种电子乐器,在演奏方式不变的情况下,完美解决音准的问题,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Claims (10)

1.一种电子模拟提琴,其特征在于,包括:
弓弦模拟发生器,其包括4个弹性片,其顶端分别模拟G、D、A、E四条琴弦;所述每个弹性片的两侧面均设有导电膜,且弹性片两侧间隔一定距离分别设有导电片,每个弹性片两侧所设置的导电片构成一组;在每一组导电片中,各导电片朝向对应的弹性片的一侧面设有导电触点,使所述弹性片向左或向右变形时,都能够借助所述导电触点与导电膜接通;所述每组导电片电性连接第一导电线路,所述各弹性片的导电膜电连接第二导电线路;
音位键盘装置,其包括音位键电路,和连接在音位键电路中的音位按键;
主机盒:包括集成音频电路主板、以及与集成音频电路主板电连接的扬声器;
所述第一导电线路连接集成音频电路主板,第二导电线路通过音位键电路间接连接集成音频电路主板,借助所述音位键电路切换第二导电线路与集成音频电路主板上的实际导通接点;
所述音位按键为若干个单刀双切开关,所述音位键电路以线路束分别连接集成音频电路主板上的若干个接点;
当所有单刀双切开关未被操作时,所述第二导电线路与集成音频电路主板的第一接点导通,使所述集成音频电路主板产生第一电信号,所述扬声器对应发出第一音频,第一音频为空弦音;
当其中一个单刀双切开关被操作时,所述第二导电线路与集成音频电路主板的第二接点导通,使所述集成音频电路主板产生第二电信号,所述扬声器对应发出第二音频,第二音频为音位音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模拟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模拟提琴包含琴头、琴身和琴托,所述音位键盘装置、弓弦模拟发生器和主机盒设于所述琴身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模拟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弓弦模拟发生器包括架体,所述弹性片、所述各组导电片均安装在所述架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模拟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下端固定在一个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纵向压力传感器;所述纵向压力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弹性片顶端所受的压力大小;所述纵向压力传感器的感测结果,经电位转换器,传送给扬声器的音频功放器,由所述音频功放器根据压力大小,控制扬声器发出的音量;压力越大,音量越大,反之则音量越小;
或者:在所述各组导电片中,各导电片朝向对应的弹性片的一侧面还设有横向压力传感器,所述横向压力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弹性片向左或向右弯曲的程度;所述横向压力传感器的感测结果,经电位转换器,传送给扬声器的音频功放器,由所述音频功放器根据压力大小,控制扬声器发出的音量;压力越大,音量越大,反之则音量越小;
或者:前述两种方案的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电子模拟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导电片中,各导电片朝向对应的弹性片的一侧面设有导电触点,所述导电触点为导电弹簧,该导电弹簧的一端连接导电片,另一端朝着靠近所述弹性片的方向延伸;所述弹性片向左或向右弯曲变形时,压接所述导电弹簧,通过导电弹簧对应电性连接导电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电子模拟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弹性片的一组导电片,在导电片朝向对应的弹性片的一侧面还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覆盖在所述导电片除所述导电触点之外的区域,即所述绝缘层不影响所述弹性片通过所述导电触点与导电片电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模拟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4个弹性片对应设有4组导电片,所述4组导电片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导电线路,所述各个第一线路分别对应连接一个音位键电路,每个所述音位键电路包含10个音位按键;所述弹性片具有一定的宽度,其顶端供与弓相接触;所述顶端两侧设有凸起止挡,防止运弓时,弓从弹性片的顶端滑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模拟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线路与第二导电线路能互换:即所述每组导电片电性连接第二导电线路,所述各弹性片的导电膜电连接第一导电线路;所述第一导电线路连接集成音频电路主板,所述第二导电线路通过音位键电路间接连接集成音频电路主板,借助所述音位键电路切换第二导电线路与集成音频电路主板上的实际导通接点;还包括一个模拟-数字信号处理器和液晶屏,将所述纵向压力传感器或横向压力传感器感测的压力以数字显示出来,给初学者以直观的力度引导。
9.一种电子模拟提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弓弦模拟发生器,其包括4个弹性片,其顶端分别模拟G、D、A、E四条琴弦;所述弹性片的左右两侧表面分别设置相互不连接的N个独立触点,且每个弹性片左右两侧间隔一定距离分别对应设置N个相互不连接的独立导电片,N≥2;当所述弹性片向左或向右弯曲变形时,各独立触点分别与对应的导电片一对一接通;
主机盒:包括集成音频电路主板、以及与集成音频电路主板电连接的扬声器;
音位键盘装置,其包括音位键电路和连接在音位键电路中的音位按键;所述音位键电路的一端为共用线路,该共用线路连接于集成音频电路主板,所述音位键电路的另一端为包含由N条相互不连接的线路组成的线路束;所述音位按键为若干个单刀双切开关;在所述线路束中,当所有单刀双切开关未被操作时,所述线路束的其中一条线路被导通;当其中一个单刀双切开关被操作时,之前线路被切断同时该单刀双切开关所串接的另一线路被导通;
其中,弹性片上的每个独立触点分别引出一条线路连接到集成音频电路主板的不同接点,而N个导电片分别与音位键电路的线路束中的线路一对一电性连接;
或者:弹性片的每个独立触点与音位键电路的线路束中的线路一对一电性连接,而所述N个导电片分别引出一条线路分别连接到集成音频电路主板的不同接点;
通过操作不同的音位按键,使所述线路束中的某条线路与集成音频电路主板上的不同接点呈实际导通,集成音频电路主板产生不同的电信号,扬声器发出相应的音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模拟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导电片朝向对应的弹性片的一侧面分别设有导电弹簧,该导电弹簧的一端连接导电片,另一端朝着靠近所述弹性片的方向延伸;所述弹性片向左或向右弯曲变形时,所述各独立触点压接所述导电弹簧,通过导电弹簧对应电性连接导电片。
CN201911225508.0A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电子模拟提琴 Withdrawn CN1109427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5508.0A CN110942759A (zh)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电子模拟提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5508.0A CN110942759A (zh)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电子模拟提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2759A true CN110942759A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09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25508.0A Withdrawn CN110942759A (zh)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电子模拟提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4275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77705A (en) Stringless 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
US777711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instructing musical notation for a stringed instrument
US4339979A (en) Electronic music instrument
CN102129798B (zh) 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
USRE31019E (en) Stringless 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
US4342244A (en) Musical apparatus
JP2014106312A (ja) 電子弦楽器
CN101937670A (zh) 一种显示并发出音乐的方法和装置
CN1805002B (zh) 一种定音器及其实现方法
CN203134180U (zh) 乐器电子仿真学习工具
CN103632657B (zh) 一种一指弹交响乐系统
US3482028A (en) Guitar type keying system for other instruments
US10002598B2 (en) Selective pitch emulator for electrical stringed instruments
CN110942759A (zh) 一种电子模拟提琴
CN201984803U (zh) 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
US5698808A (en) Electronic guitar having power conducting pick
CN220324028U (zh) 提琴训练装置
US6420641B1 (en) Multimedia keyboard with instrument playing device
CN1748243A (zh) 虚拟现实音乐手套系统
CN220913894U (zh) 一种模拟弓弦乐器类的智能乐器
US2946254A (en) Blackboard for instruction in music
US20240169963A1 (en) Operation input device and 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
CN211858120U (zh) 一种多功能戏剧钢琴
JP6341354B2 (ja) 電子弦楽器
WO2020024166A1 (zh) 弹拨乐器的模拟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3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