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39099B - 通过设置水下障碍物来改变水波传播方向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过设置水下障碍物来改变水波传播方向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39099B
CN110939099B CN201911147520.4A CN201911147520A CN110939099B CN 110939099 B CN110939099 B CN 110939099B CN 201911147520 A CN201911147520 A CN 201911147520A CN 110939099 B CN110939099 B CN 1109390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derwater
obstacle
water
underwater obstacle
b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475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39099A (zh
Inventor
王思莹
丁宁
李旭
黄明海
李利
林永水
王凯辉
焦豹
陈威
胡五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to CN20191114752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390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39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390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390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390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00Equipment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general hydraulic engineering, e.g. protection of constructions against ice-stra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设置水下障碍物来改变水波传播方向的方法,包括:步骤1.依据目标水域水平跨度确定水下障碍物的底面尺寸;步骤2.确定水下障碍物具体形状;设定水下障碍物母线上的数据点的个数和分布位置,依据变换方程计算出半径与水深对应坐标值;将变化方程计算出的数据代入水下障碍物高度计算公式中,即可得到相应的水下障碍物母线上的数据点坐标值;根据数据点坐标数值绘制母线曲线,将该母线曲线绕中轴线旋转360°生成锥体,即得到水下障碍物的具体形状;步骤3.设置水下障碍物:基于步骤2的数据制作水下障碍物,然后将水下障碍物置于目标水域上游的水底,使经过水下障碍物的水面波浪传播方向偏转,保护目标水域少受波浪影响。

Description

通过设置水下障碍物来改变水波传播方向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设置水下障碍物来改变水波传播方向的方法。
技术背景
波浪可能造成岸滩侵蚀、危及行船安全和水上建筑物稳定,波浪的传播对水上漂浮物的聚集和水下动植物的生长也有较大影响。
水利工程中常采用修建实体、透空式、或者浮式防波堤的工程措施来保护岸坡。这种方式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但是造价较高,并且影响景观和生态环境。随着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加强,种植防浪林也成为固滩护岸的一种趋势。这种方式具有成本低、工程量小、环境协调性好等优点,但是防浪林的成长需要较长的时间,实施难度较大。
针对波浪产生的船舶和涉水工作平台的摇摆,世界各国先后研究了近百种不同形式的减摇装置。对于船只,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的是减摇水舱、舭龙骨和减摇鳍。其中减摇水舱和舭龙骨结构简单、费用较低,但减摇效果有限。目前居垄断地位的是减摇鳍,其减摇效果最佳,但是装置复杂,造价昂贵,一般只用于军船和一些对减摇要求非常高的船舶。
如果能直接规避波浪或者减弱波浪强度,则可以大幅降低岸堤保护和涉水设施减摇的难度。因此,研究如何有效改变和控制水波传播的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设置水下障碍物来改变水波传播方向的方法,实施过程简单、方便,调控性能好,能够有效改变水面波浪传播方向,减弱波高幅度,进而削弱波浪强度,并且不影响景观和生态环境。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以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设置水下障碍物来改变水波传播方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依据目标水域水平跨度L确定水下障碍物的底面尺寸:
如图1所示,水下障碍物在垂直水深方向的横截面均为同心圆,圆半径随水深方向变化,并且水下障碍物的底面半径为最大;
当仅采用一个水下障碍物时,水下障碍物的最大半径R为该水下障碍物目标水域水平跨度L的一半R=L/2;如图2所示,当目标水域较宽,需要采用多个水下障碍物排列组合使用时,各个水下障碍物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每个水下障碍物的大小依据施工条件、制模条件选择,水下障碍物的排列方式可视实际情况而定,需保证整个目标水域前方均有水下障碍物存在,所有水下障碍物排列后底面对目标水域的正投影尺寸之和应该为水下障碍物目标水域水平跨度L;
步骤2.确定水下障碍物具体形状:
水下障碍物为轴对称结构,确定其母线上数据点的坐标值可得到具体形状,母线为水下障碍物高度hz与半径r的关系函数;
设定水下障碍物母线上的数据点的个数和分布位置,依据以下变换方程计算出半径r与水深H对应坐标值:
Figure BDA0002282631200000021
式中,h表示当前水深,H表示水域的最大水深,r表示水下障碍物在水深为h处横截面的半径,R表示水下障碍物的最大半径,n0表示折射率;
水下障碍物高度hz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282631200000022
将变换方程计算出的数据代入hz计算公式中,即可得到相应的水下障碍物母线上的数据点坐标值;
根据数据点坐标数值绘制母线曲线,将该母线曲线绕中轴线旋转360°生成锥体,即得到水下障碍物的具体形状;
步骤3.设置水下障碍物
基于步骤2的数据制作水下障碍物,然后将水下障碍物置于目标水域上游的水底,使经过水下障碍物的水面波浪传播方向偏转,保护目标水域不受波浪影响。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通过设置水下障碍物来改变水波传播方向的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征:如图2(a)所示,当将N个最大半径R相同的水下障碍物排成一排来控制该水域上的波浪强度时,则每个障碍物的底半径R=L/2N。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通过设置水下障碍物来改变水波传播方向的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征:在步骤2中,参数n0=1.20。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通过设置水下障碍物来改变水波传播方向的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征:在步骤3中,水下障碍物设置于目标水域上边界处。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通过设置水下障碍物来改变水波传播方向的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征:在步骤3中,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水下障碍物。
发明的作用与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通过设置水下障碍物来改变水波传播方向的方法,根据水域的具体情况来计算和确定水下障碍物的尺寸和形状,然后将水下障碍物设置在目标水域上游的水底,通过特殊形态的水下障碍物来改变水面波浪传播路径,减弱波高幅度,从而有效减弱波浪强度,规避或减弱波浪对目标区域内岸滩、桥墩、船体、水上工作平台等涉水建筑物产生的不良影响,降低消波减浪和减摇设施的要求,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方法应用条件简单,施工方便且不影响生态景观,在固滩护岸、涉水建筑物的保护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通过设置水下障碍物来改变水波传播方向的示意图,其中(a)为横截面方向示意图,(b)为纵截面方向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多个水下障碍物组合使用时的典型排列方式示意图,其中(a)为排成一排的示意图,(b)为错位排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涉及水下障碍物上方的水深分布曲线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涉及的水下障碍物结构图,其中(a)为母线坐标图,(b)为三维模型图,(c)为实物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涉及的水下障碍物对水波影响情况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涉及的水下障碍物结构图,其中(a)为母线坐标图,(b)为三维模型图,(c)为实物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涉及的水下障碍物对水波波高影响情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通过设置水下障碍物来改变水波传播方向的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一中,流道宽20cm,长50cm,水深5cm,入射水波频率20Hz。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通过设置水下障碍物来改变水波传播方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依据目标水域水平跨度L确定水下障碍物的底面尺寸:
水下障碍物在垂直水深方向的横截面均为同心圆,圆半径随水深方向变化,并且水下障碍物的底面半径为最大;
当仅采用一个水下障碍物时,水下障碍物的最大半径R为该水下障碍物目标水域水平跨度L的一半R=L/2;当目标水域较宽,需要采用多个水下障碍物排列组合使用时,所有水下障碍物排列后底面对目标水域的正投影尺寸之和应该为水下障碍物目标水域水平跨度L;
步骤2.确定水下障碍物具体形状:
水下障碍物为轴对称结构,确定其母线上数据点的坐标值可得到具体形状,母线为水下障碍物高度hz与半径r的关系函数;将水深H和障碍物最大半径R代入基于Eaton透镜原理的h/H与r/R关系方程、障碍物高度hz与水深h的关系方程中;根据工程精度需求选取障碍物母线上控制点的个数,计算各数据点的具体坐标数值;
步骤2-1.设定水下障碍物母线上的数据点的个数和分布位置,依据障碍物上方水深无量纲数值的变换方程计算出半径r与水深h对应的坐标值:
Figure BDA0002282631200000051
式中,h表示当前水深,H表示水域的最大水深,r表示水下障碍物在水深为h处横截面的半径,R表示水下障碍物的最大半径,n0=1.20;
设定障碍物母线上的控制数据点的个数和分布位置,则可以依据以上公式计算出不同位置对应的水深数值。
本实施例一中,依据流道尺寸可知最大水深H=5cm。为了对比观测效果,选取流道中间10cm的区域为目标水域,因此选取障碍物的底部半径R=5cm。这里仅以21个数据点作为代表,各数据点无量纲坐标值的计算结果如下表:
表1.实施例一中水下障碍物上方的无量纲水深数值
Figure BDA0002282631200000052
然后,如图3所示,基于这些数据点绘制水下障碍物上方的水深分布曲线。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水下障碍物中心位置对应的水深为0,即该水下障碍物的顶点与水面相接,水下障碍物的最大高度等于水深的大小。
步骤2-2.障碍物上方的水深由水下障碍物的外表面形状决定,假设距圆形障碍物轴心距离为r处的水下障碍物高度为hz,则其计算公式为:
hz=H-h,
因此各数据点对应的有量纲的坐标值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282631200000061
Figure BDA0002282631200000062
依据上一步得到的水深分布曲线,可以计算出相应的水下障碍物母线上的数据点坐标值。根据数据点坐标数值绘制如图4(a)所示的母线曲线,将该母线曲线绕z轴旋转360°生成锥体,即可得到障碍物的具体形状;
本实施例一中,得到的母线数据如下表2所示:
表2.实施例一中水下障碍物的母线数据示例
数据点 r(cm) hz(cm) 数据点 r(cm) hz(cm)
1 0.00 5.00 12 2.75 3.54
2 0.25 4.91 13 3.00 3.33
3 0.50 4.81 14 3.25 3.09
4 0.75 4.71 15 3.50 2.83
5 1.00 4.60 16 3.75 2.52
6 1.25 4.49 17 4.00 2.18
7 1.50 4.36 18 4.25 1.77
8 1.75 4.22 19 4.50 1.30
9 2.00 4.08 20 4.75 0.73
10 2.25 3.91 21 5.00 0.00
11 2.50 3.74
步骤3.设置水下障碍物
基于步骤2的数据利用3D打印等制模技术制作水下障碍物,然后将水下障碍物置于目标水域前方的水底,使经过水下障碍物的水面波浪传播方向偏转,保护目标水域少受波浪影响。
本实施例一中,实际上共选取了101个数据点,绘制了如图4(a)所示的较高精度的母线曲线,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如图4(b)所示的水下障碍物的三维模型图纸。为了节省打印材料,同时方便填充重物(例如黏土)让水下障碍物沉于水底,我们将三维模型内部进行了挖空处理。依此设计图纸,使用Onyx树脂材料,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如图4(c)所示的水下障碍物。
将此水下障碍物置于流道中,水波传播路径被改变,水下障碍物下游的水面波高减弱,水面波纹在水下障碍物影响下的效果如图5所示,水波从上方入射,从图中可以看出,水下障碍物下方区域的水纹不再明显,表明此区域内的波浪强度得到明显减弱。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中,流道宽2m,长16m,水深0.5m,入射的水波频率2.5Hz。
本实施例二采用的方法与实施例一中基本相同,在此仅对区别内容进行描述:
依据流道尺寸可知最大水深H=0.5m。考虑到制模技术等限制,我们选取的水下障碍物底部半径R=0.25m。
以取21个数据点为例,水下障碍物母线上各点的数据如下表3所示:
表3.实施例二中水下障碍物的母线数据示例
Figure BDA0002282631200000071
Figure BDA0002282631200000081
本实施例二中,如图6(a)所示,为水下障碍物母线曲线,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如图6(b)所示的水下障碍物的三维模型图纸,然后利用混凝土刮模制作了如图6(c)所示的水下障碍物。
将此水下障碍物置于流道中,利用波高仪测量了水下障碍物周围各处的平均波高,得到的波高分布如图7所示,平行水波从上方入射,在特殊形状水下障碍物的影响下,水表面波浪的传播路径被改变,水下障碍物下游水域的水波波高减弱。从数据可以看出,该区域的相对波高均明显减弱,说明水面波高确实得到有效控制。
以上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所做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通过设置水下障碍物来改变水波传播方向的方法并不仅仅限定于在以上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内容,而是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该实施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修改或补充或等效替换,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通过设置水下障碍物来改变水波传播方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依据目标水域水平跨度L确定水下障碍物的底面尺寸:
水下障碍物在垂直水深方向的横截面均为同心圆,圆半径随水深方向变化,并且水下障碍物的底面半径为最大;
当仅采用一个水下障碍物时,水下障碍物的最大半径R为该水下障碍物目标水域水平跨度L的一半R=L/2;当目标水域较宽,需要采用多个水下障碍物排列组合使用时,所有水下障碍物排列后底面对目标水域的正投影尺寸之和为水下障碍物目标水域水平跨度L;
步骤2.确定水下障碍物具体形状:
水下障碍物为轴对称结构,确定其母线上数据点的坐标值得到具体形状,母线为水下障碍物高度hz与半径r的关系函数;
设定水下障碍物母线上的数据点的个数和分布位置,依据以下变换方程计算出半径r与水深H对应坐标值:
Figure FDA0002627258310000011
式中,h表示当前水深,H表示水域的最大水深,r表示水下障碍物在水深为h处横截面的半径,R表示水下障碍物的最大半径,n0表示折射率;
水下障碍物高度hz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2627258310000012
将变换方程计算出的数据代入hz计算公式中,得到相应的水下障碍物母线上的数据点坐标值;
根据数据点坐标数值绘制母线曲线,将该母线曲线绕中轴线旋转360°生成锥体,即得到水下障碍物的具体形状;
步骤3.设置水下障碍物
基于步骤2的数据制作水下障碍物,然后将水下障碍物置于目标水域上游的水底,使经过水下障碍物的水面波浪传播方向偏转,保护目标水域少受波浪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设置水下障碍物来改变水波传播方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当将N个最大半径R相同的水下障碍物排成一排使用时,R=L/2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设置水下障碍物来改变水波传播方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步骤2中,参数n0=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设置水下障碍物来改变水波传播方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步骤3中,水下障碍物设置于目标水域上边界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设置水下障碍物来改变水波传播方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步骤3中,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水下障碍物。
CN201911147520.4A 2019-11-21 2019-11-21 通过设置水下障碍物来改变水波传播方向的方法 Active CN1109390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47520.4A CN110939099B (zh) 2019-11-21 2019-11-21 通过设置水下障碍物来改变水波传播方向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47520.4A CN110939099B (zh) 2019-11-21 2019-11-21 通过设置水下障碍物来改变水波传播方向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39099A CN110939099A (zh) 2020-03-31
CN110939099B true CN110939099B (zh) 2020-10-13

Family

ID=69907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47520.4A Active CN110939099B (zh) 2019-11-21 2019-11-21 通过设置水下障碍物来改变水波传播方向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390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5876B (zh) * 2021-10-27 2023-09-26 广州大学 基于仿生鱼类觅食的海洋垃圾回收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16519524B (zh) * 2023-07-03 2023-09-22 南昌工程学院 一种冲刷模拟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84046A (ko) * 2002-10-15 2002-11-04 이승욱 방파제에 해수교환을 위한 “미로형통수구” 설치방법
JP2004011220A (ja) * 2002-06-05 2004-01-15 Okumura Corp 防波堤
CN101258288A (zh) * 2005-09-01 2008-09-03 巴斯夫欧洲公司 用于保护海岸线的装置
CN103255741A (zh) * 2013-04-24 2013-08-21 河海大学 海岸消波防浪的群桩结构
CN104912028A (zh) * 2015-06-10 2015-09-16 浙江大学 一种圆形浮式防波堤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11220A (ja) * 2002-06-05 2004-01-15 Okumura Corp 防波堤
KR20020084046A (ko) * 2002-10-15 2002-11-04 이승욱 방파제에 해수교환을 위한 “미로형통수구” 설치방법
CN101258288A (zh) * 2005-09-01 2008-09-03 巴斯夫欧洲公司 用于保护海岸线的装置
CN103255741A (zh) * 2013-04-24 2013-08-21 河海大学 海岸消波防浪的群桩结构
CN104912028A (zh) * 2015-06-10 2015-09-16 浙江大学 一种圆形浮式防波堤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双浮箱-双水平板式浮式防波堤试验研究;杨彪等;《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40130(第01期);全文 *
基于方向谱的海浪三维数值模拟;张思将等;《舰船电子对抗》;20130825(第04期);全文 *
基于遗传算法的浮式防波结构物形状最优化设计;黄衍顺等;《海洋工程》;19991030(第04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39099A (zh) 2020-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39099B (zh) 通过设置水下障碍物来改变水波传播方向的方法
Kuhnle et al. Flow near a model spur dike with a fixed scoured bed
Seminara et al. How long are tidal channels?
CN104132000A (zh) 一种水力性能优异的肘形进水流道及其应用方法
Khassaf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f non-rectangular piano key weir discharge coefficient
Kalathil et al. Control of sediment inflow into a trapezoidal intake canal using submerged vanes
CN102567594A (zh) 一种近岸岛礁型人工鱼礁群流场仿真建模的方法
CN107085642A (zh) 一种基于cfd预测消浪过程的方法及其生态修复应用
Khidirov et al.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flow in area of lower pool junction of spillway structures
MANSOORI et al.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ow around a sequence of non-typically shaped spur dikes installed in a fluvial channel
CN110096744B (zh) 一种基于船长波长比的波浪富裕深度计算方法
CN108776728A (zh) 一种水面浮冰覆盖的冰水混合界面仿真方法
Hussein et al.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n the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suspended curved breakwaters
Chen Experimental study of scour around monopile and jacket-type offshore wind turbine foundations
Ouyang et al. Zoning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Gur’yev et al. Improvement of the theory of shaft spillway calculations
Uda et al. Prediction of formation of oriented lakes
CN116644499B (zh) 适用于运河浪岸坡击区作用范围的确定方法及船行波模型试验装置
Deng et al.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Model i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t Confluence Section
CN115538478B (zh) 一种抗冲刷基础
Kim et al. Study on rip current generated by submerged breakwaters: Field observatio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Badpa et al.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Flow Pattern and Bed Topography Changes due to Variations in the Angle of the Gabion Spur Dike in the Open Channel with Erodible Bed
CN117521404B (zh) 一种平原水库溃坝洪水危险等级划分方法
Fang et al. Laboratory study on the effect of artificial sandbar on beach profile evolution
Han et al.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Local Scouring of Caisson by River Bed Excav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