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36979A -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道岔区段岔后计轴点设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道岔区段岔后计轴点设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36979A
CN110936979A CN201911175259.9A CN201911175259A CN110936979A CN 110936979 A CN110936979 A CN 110936979A CN 201911175259 A CN201911175259 A CN 201911175259A CN 110936979 A CN110936979 A CN 1109369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out
distance
counting point
section
sub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752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36979B (zh
Inventor
黄柒光
束剑峰
梁宇
汪小勇
刘德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co Sign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co Sign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co Signal Ltd filed Critical Casco Signal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7525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369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36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369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369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369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1/00Devices along the route controlled by interaction with the vehicle or train
    • B61L1/16Devices for counting axles; Devices for counting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道岔区段岔后计轴点设置方法,该方法设置的岔后计轴点在道岔警冲标位置的外方,且岔后计轴点到警冲标距离等于设定距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兼顾了运营安全与运营效率等优点。

Description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道岔区段岔后计轴点设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道岔区段岔后计轴点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等特点;在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开始建设运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往往在土建阶段进行确定站台、道岔位置,然后信号系统根据站台,道岔位置进行设置区段、信号机、应答器位置等;设置效果直接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和运营效率。
列车在运行过程,经过道岔后(由岔前到岔后),根据联锁逻辑,一般情况,道岔没有侵限情况下(岔后计轴点在警冲标外面),只要列车出清道岔区段,道岔即可解锁,供后续列车使用,如后续列车为不同道岔方向,此时道岔转动办理进路供后方列车使用,如线路存在坡度前车可能发生后溜,后溜到警冲标内,与后车会造成侧撞事件,为避免该情况发生,往往要求联锁CI系统在进行道岔解锁前,检查道岔岔后相连区段出清,但这样又将影响运营效率,会导致列车间隔时间过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道岔区段岔后计轴点设置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道岔区段岔后计轴点设置方法,该方法设置的岔后计轴点在道岔警冲标位置的外方,且岔后计轴点到警冲标距离等于设定距离。
优选地,所述的设定距离为死锁距离(列车经过道岔后,在该距离内不允许道岔转动),该距离确保列车经过道岔区段后,即使列车后溜也不会到警冲标位置。
优选地,所述的死锁距离与线路允许的后溜紧制距离、允许的后溜最高速度、车辆系统参数、信号系统参数和线路坡度有关。
优选地,所述的死锁距离等于后溜距离、两车轮距离、与警冲标接近的车轮到相应车端的距离、设计余量以及安装误差之和。
优选地,所述的安装误差为1m。
优选地,所述的岔后计轴点到警冲标距离小于设定距离时,需要求联锁CI进行道岔解锁前,检查与道岔岔后计轴点相连区段出清情况。
优选地,该方法应用于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自动列车控制子系统ATC、联锁子系统CI、自动列车监控子系统ATS、维护支持子系统MSS和数据通信子系统DCS,其中ATC子系统包括车载ATC设备与轨旁ATC设备。
优选地,所述的联锁子系统CI所需轨道信息,由车载ATC设备通过车地无线通信传递给轨旁ATC区域控制器,再传递给联锁子系统CI;辅助轨道信息则由联锁子系统CI通过安全型继电器采集计轴系统获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考虑列车发生后溜情况,确保安全前提下,列车经过道岔后可减少道岔允许解锁时间;
2、本发明可缩短列车间隔时间,提高运营效率。
3、本发明兼顾了运营安全与运营效率。
4、本发明适用有人及无人驾驶线路;采用本发明进行的信号系统设计,应用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通过本发明可缩短列车间隔时间,提高运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道岔区段岔后计轴点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道岔区段岔后计轴点设置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技术:
1)所述信号系统为移动闭塞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包含自动列车控制子系统(ATC)、联锁子系统(CI),自动列车监控子系统(ATS),维护支持子系统(MSS),数据通信子系统(DCS);ATC子系统由车载ATC设备与轨旁ATC设备组成;
2)联锁CI所需轨道信息,由车载ATC设备通过车地无线通信传递给轨旁ATC区域控制器,再传递给CI子系统;辅助轨道信息则由CI通过安全型继电器采集计轴系统;
3)CI计算区段占用出清通过两种方式获取的信息进行;
4)列车在运行中从道岔区段岔前到岔后并经过岔尖,列车经过道岔区段后,道岔进行解锁供后续列车使用(如图1所示);
5)设置的岔后计轴点在警冲标内方,如因线路条件原因,岔后计轴点在警冲标内方,则道岔解锁、道岔进路办理,进路信号机开放均需要岔后该计轴点相连区段出清,这样将增大列车运营间隔,影响运营效率。
6)设置的岔后计轴点在警冲标外方,岔后计轴点到警冲标距离过小;当列车经过道岔区段后,道岔已解锁,后方列车与前车方向不一致,触发了道岔另一方向进路,进路办理信号已开放,后方列车已运行在道岔区段,如线路存在坡度,前车可能发生后溜,后溜到警冲标里面,与后车存在侧撞风险;为避免该风险发生,联锁系统进行道岔解锁前,检查与道岔岔后相连区段出清,这样将增大列车运营间隔,影响运营效率。
7)设置的岔后计轴点在警冲标外方,岔后计轴点到警冲标距离过大,道岔区段就过长,经过道岔区段就需要更多时间,道岔允许解锁时间也需更长,同样影响列车运营间隔,影响运营效率。
8)设置的岔后计轴点在警冲标外方,岔后计轴点到警冲标距离等于一定距离(俗称死锁距离),确保列车经过道岔区段后,即使列车后溜也不会到警冲标,这样不存在前车后溜与后车侧撞,也不需要检查与道岔岔后相连区段出清,在列车发生后溜情况,保证安全前提下,运营效率最高;
9)上述8)所述死锁距离与项目允许的后溜紧制距离、允许的后溜最高速度、车辆系统参数、信号系统参数、线路坡度等有关,根据这些参数进行计算得出。
10)因线路条件原因,岔后计轴点与警冲标小于死锁距离,此时必须要求联锁CI进行道岔解锁前,检查与道岔岔后计轴点相连区段出清,牺牲一定效率,确保列车发生后溜不会出现侧撞。
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典型道岔区段岔后计轴点布置方案。
1,针对典型道岔区段岔后计轴点布置,如图1,无岔区段G01由计轴点JZ01,JZ04组成,道岔区段G02由计轴点JZ01,JZ02,JZ03组成,无岔区段G03由计轴点JZ02,JZ05组成;前车列车A从DC经过道岔P10定位往DA运行,后车列车B准备从DC经过道岔P10反位往DB运行,JIZ01为道岔岔前计轴点,JIZ02和JZ03为道岔岔后计轴点,FoulingA为道岔警冲标位置。
2,道岔死锁距离D1,即岔后计轴点JZ02到警冲标距离,等于后溜距离、两车轮距离、及第一车轮对到车端距离之和,并考虑一定的线路设计余量、安装误差如1米;
3、后溜距离与项目允许的后溜紧制距离、允许的后溜最高速度、车辆系统参数、信号系统参数、线路坡度等有关,根据这些参数进行计算得出;
4、两车轮距离,允许一对车轮经过计轴传感器没有被计轴系统检测,可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可用性。
5、安装误差是现场由于一些线路设备,如避开一定距离金属物,具体距离可根据计轴参数确定,以免计轴容易受扰。
6、计轴点JZ02布置在距警冲标FoulingA小于死锁距离,那么道岔P10解锁,需等无岔区段G03出清,这样道岔P10允许解锁时间较长,会增大列车运营间隔,影响运营效率;
7、计轴点JZ02布置在距警冲标FoulingA大于死锁距离,那么道岔P10解锁,必须需要等道岔区段G02出清,计轴点JZ02布署的离FoulingA越远,道岔区段G02越长,列车经过道岔区段时间需要越多,道岔允许解锁时间也更长,也将影响列车运营间隔;
8、计轴JZ02布置在距警冲标FoulingA等于死锁距离,可确保列车后溜情况不会到警冲标内与后方列车形成侧撞,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列车运营间隔最小,运营效率最高。
通过采用本发明,考虑列车发生后溜情况,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可减少列车经过道岔后允许解锁时间,缩短列车间隔时间,提高运营效率;本发明广泛应用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道岔区段岔后计轴点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设置的岔后计轴点在道岔警冲标位置的外方,且岔后计轴点到警冲标距离等于设定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道岔区段岔后计轴点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定距离为死锁距离,该距离确保列车经过道岔区段后,即使列车后溜也不会到警冲标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道岔区段岔后计轴点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死锁距离与线路允许的后溜紧制距离、允许的后溜最高速度、车辆系统参数、信号系统参数和线路坡度有关。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道岔区段岔后计轴点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死锁距离等于后溜距离、两车轮距离、与警冲标接近的车轮到相应车端的距离、设计余量以及安装误差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道岔区段岔后计轴点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误差为1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道岔区段岔后计轴点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岔后计轴点到警冲标距离小于设定距离时,需要求联锁CI进行道岔解锁前,检查与道岔岔后计轴点相连区段出清情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道岔区段岔后计轴点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应用于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自动列车控制子系统ATC、联锁子系统CI、自动列车监控子系统ATS、维护支持子系统MSS和数据通信子系统DCS,其中ATC子系统包括车载ATC设备与轨旁ATC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道岔区段岔后计轴点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锁子系统CI所需轨道信息,由车载ATC设备通过车地无线通信传递给轨旁ATC区域控制器,再传递给联锁子系统CI;辅助轨道信息则由联锁子系统CI通过安全型继电器采集计轴系统获得。
CN201911175259.9A 2019-11-26 2019-11-26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道岔区段岔后计轴点设置方法 Active CN1109369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5259.9A CN110936979B (zh) 2019-11-26 2019-11-26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道岔区段岔后计轴点设置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5259.9A CN110936979B (zh) 2019-11-26 2019-11-26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道岔区段岔后计轴点设置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36979A true CN110936979A (zh) 2020-03-31
CN110936979B CN110936979B (zh) 2022-06-28

Family

ID=69908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75259.9A Active CN110936979B (zh) 2019-11-26 2019-11-26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道岔区段岔后计轴点设置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3697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1180A (zh) * 2020-08-28 2020-12-11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道岔侧冲防护方法及系统
CN115257886A (zh) * 2022-07-22 2022-11-01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计轴数字通信接口的城市轨道交通侧防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9087A (zh) * 2012-07-29 2013-01-02 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矿井轨道运输道岔过车拒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560373A (zh) * 2016-07-22 2017-04-12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点连式atp系统
CN109649435A (zh) * 2018-12-07 2019-04-19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新型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CN209258153U (zh) * 2018-10-19 2019-08-16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时钟同步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9087A (zh) * 2012-07-29 2013-01-02 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矿井轨道运输道岔过车拒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560373A (zh) * 2016-07-22 2017-04-12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点连式atp系统
CN209258153U (zh) * 2018-10-19 2019-08-16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时钟同步系统
CN109649435A (zh) * 2018-12-07 2019-04-19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新型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鹏飞,王琰: "道岔距离有效站台端部的距离研究",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1180A (zh) * 2020-08-28 2020-12-11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道岔侧冲防护方法及系统
CN112061180B (zh) * 2020-08-28 2022-07-19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道岔侧冲防护方法及系统
CN115257886A (zh) * 2022-07-22 2022-11-01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计轴数字通信接口的城市轨道交通侧防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36979B (zh) 202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0962B (zh) 组合列车运行的速度控制方法
CN107709136B (zh) 用于为轨道车辆确定行驶授权的方法和装置
CN112477929B (zh) 列车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4859686B (zh) Cbtc故障模式下的点式列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194201B (zh) 一种列控等级转换系统及其方法
WO2017067509A1 (zh) 不同编组长度的列车混合运行的控制方法及cbtc系统
CN104583052A (zh) 列车控制系统及列车控制方法
CN110936981A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联络线计轴点设置方法
CN110936979B (zh)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道岔区段岔后计轴点设置方法
US11235789B2 (en) Train control system and train control method including virtual train stop
CN104973093B (zh) 计算铁路车辆在铁路轨道上的位置范围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3158743A (zh) 轨交列车定位、测速、计程等多功能防护方法
KR20160138155A (ko) 열차 제어 방법 및 열차 제어 시스템
CN111114586A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联络线距离短的计轴点设置方法
CN104554299A (zh) 基于atp/td环线制式的列车自动驾驶方法
CN105575114A (zh) 一种有轨电车交叉路口闯红灯报警系统及报警实现方法
CN107244336A (zh) 基于次级检测设备方向信息的侧冲防护装置与方法
CN102849087A (zh) 矿井轨道运输道岔过车拒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43539B (zh) 基于环形线圈的有轨电车道岔区段占用检查系统及方法
JP4301888B2 (ja) 列車制御装置
CN204605851U (zh) 铁路尽头线安全报警停车装置
CN110936980B (zh)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道岔区段岔前计轴点设置方法
JP2011045207A (ja) 車上情報集約型の高度安全列車制御システム
WO2023029778A1 (zh) 一种缩短铁路车站到发线的信号系统
JPH0710667B2 (ja) 踏切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Song Jianwei

Inventor after: Huang Qiguang

Inventor after: Shu Jianfeng

Inventor after: Liang Yu

Inventor after: Wang Xiaoyong

Inventor after: Liu Dewei

Inventor before: Huang Qiguang

Inventor before: Shu Jianfeng

Inventor before: Liang Yu

Inventor before: Wang Xiaoyong

Inventor before: Liu Dewe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