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32836A - 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32836A
CN110932836A CN201911326259.4A CN201911326259A CN110932836A CN 110932836 A CN110932836 A CN 110932836A CN 201911326259 A CN201911326259 A CN 201911326259A CN 110932836 A CN110932836 A CN 1109328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ownlink control
allocation
to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2625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32836B (zh
Inventor
吕永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2625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328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32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328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328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328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2001/125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return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3Down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54Signalisation aspects of the TPC commands, e.g. frame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效解决由于用户设备漏检而导致基站不能正确对用户设备反馈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进行译码的问题。

Description

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3GPP)组织制定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其引入了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OFDM)和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简称MIMO)等关键技术,显著增加了频谱效率和数据传输速率,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LTE系统下行和上行分别基于正交频分复用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OFDMA)和单载波频分复用多址(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简称SC-FDMA),时频资源被划分成时间域维度上的OFDM或SC-FDMA符号(下称时域符号)和频率域维度上的子载波,而最小的资源粒度叫做一个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简称RE),即表示时间域上的一个时域符号和频率域上的一个子载波组成的时频格点。LTE系统中业务的传输是基于基站(Evolved NodeB,简称eNB)调度的,调度的基本时间单位是一个子帧,一个子帧包括多个时域符号。具体的调度流程是基站发送控制信道,比如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简称PDCCH)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nhanced PDCCH,简称EPDCCH),该控制信道可以承载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PDSCH)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PUSCH)的调度信息,该调度信息包括资源分配信息、调制编码方式等控制信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在子帧中检测控制信道,并根据检测出的控制信道中承载的调度信息来进行下行数据信道的接收或上行数据信道的发送。
LTE支持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简称FDD)和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简称TDD)两种双工方式。对于FDD,下行和上行在不同的载波上传输。对于TDD系统,上行和下行在同一载波的不同时间来传输,具体在一个载波上包括下行子帧,上行子帧和特殊子帧。LTE当前支持7种不同的TDD上下行配置。
LTE采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简称HARQ)机制实现检错纠错的功能,以下行为例,UE接收到PDSCH之后,如果接收正确,则UE在PUCCH上反馈确认(ACKnowledgement,简称ACK),如果不正确,则在PUCCH上反馈不确认(NACKnowledgement,简称NACK)。LTE还支持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简称CA)技术,即基站把多个载波配置给一个UE来提升UE的数据速率。进行CA时,基站发送的多个载波时间上是同步发送的,UE可以分别检测调度每个载波的PDCCH和相应的PDSCH,其中每个载波的具体检测过程与上述单载波情况类似。LTE系统支持FDD CA,TDD CA以及FDD+TDD CA。对于TDD CA,又分为相同上下行配置的TDD CA和不同上下行配置的TDD CA。CA模式下有一个主载波和至少一个辅载波,且承载ACK/NACK的PUCCH只在UE的主载波上发送。当多个下行载波的HARQ-ACK在一个PUCCH信道或一个PUSCH信道上传输时,通常采用联合编码。LTE系统中上行控制信令主要有两种编码方式,一种线性分组码里德穆勒(Reed Muller,简称RM),另外一种是卷积码。无论哪种编码方式,当基站按通常的译码方式时都需要知道其联合编码的总的原始信息比特数,才能进行正确的译码。
通常,UE根据检测到的下行载波上的PDSCH个数来计算HARQ-ACK联合编码的总的原始信息比特数,对于这种情况,一旦出现UE对某个下行载波的PDSCH漏检,则UE理解的有PDSCH的载波数比eNB实际发送PDSCH的载波数少,UE将对于其自身检测到的PDSCH反馈HARQ-ACK,但eNB不知道UE是否出现漏检,以及出现了多少个PDSCH漏检,从而导致基站不能正确地对UE反馈的HARQ-ACK进行译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以解决由于用户设备漏检而导致基站不能正确对用户设备反馈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进行译码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以及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其中,各下行分配索引用于指示携带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索引、或用于指示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索引、或用于指示携带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索引,所述下行分配总数为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个数、或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或所述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个数和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之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以及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包括:
分别根据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译码正确与否产生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
对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进行排序获取排序结果,根据所述排序结果和所述下行分配总数确定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并获取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为不确认NACK;
根据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生成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中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的排放顺序,与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的顺序相同。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包括:
设置第一载波个数阈值,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获取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
若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则在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功率控制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配置载波个数;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包括:
若所述配置载波个数大于第一阈值,则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4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若所述配置载波个数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获取预定义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所支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比特数目阈值;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包括:
若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大于所述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所支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比特数目阈值,则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4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若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小于或等于所述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所支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比特数目阈值,则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至第四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存在多个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功率控制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包括:
在部分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在部分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PUCCH格式4资源指示。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在部分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在部分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PUCCH格式4资源指示,包括:
若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且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相同,则在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
若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且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不同,则在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PUCCH格式4资源指示。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包括:
设置第二阈值,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获取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
若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在所述下行分配索引对应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存在多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下行分配索引对应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包括:
在部分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在部分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PUCCH格式4资源指示。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在部分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在部分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PUCCH格式4资源指示,包括:
若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二阈值相同,则在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
若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二阈值不同,则在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PUCCH格式4资源指示。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获取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并在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总数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获取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并在主载波携带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总数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若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循环冗余效验码CRC进行特殊扰码处理,则对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码处理,获取下行分配总数和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各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以及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获取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
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各下行分配索引用于指示携带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索引、或用于指示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索引、或用于指示携带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索引,所述下行分配总数为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个数、或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或所述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个数和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之和。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各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包括:
将各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分别设置在各下行控制信息中;
并且,若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第一载波个数阈值,则将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功率控制TPC域;
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存在多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将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功率控制TPC域,包括:
将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部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将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4资源指示设置在部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将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部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将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4资源指示设置在部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包括:
若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且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相同,则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
若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且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不同,则将PUCCH格式4资源指示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各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包括:
将各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分别设置在各下行控制信息中;
若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第二阈值,则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
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存在多个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包括:
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部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将PUCCH格式4资源指示设置在部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部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将PUCCH格式4资源指示设置在部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包括:
若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二阈值相同,则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
若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二阈值不同,则将所述PUCCH格式4资源指示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各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包括:
将各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分别设置在各下行控制信息中,并且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各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总数域,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各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包括:
将各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分别设置在各下行控制信息中,并且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主载波携带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总数域,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各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包括:
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中,对携带有所述下行分配总数的下行控制信息的循环冗余效验码CRC进行特殊扰码处理获取扰码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将所述扰码后的下行控制信息和未经扰码处理的下行控制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其中,所述扰码后的下行控制信息和所述未经扰码处理的下行控制信息均携带有下行分配索引。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九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占用的比特数小于5比特,则获取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占用的比特数对应的状态个数,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对所述状态个数取余获取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对应的状态,利用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对应的状态表示所述下行分配总数。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
根据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以及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其中,各下行分配索引用于指示携带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索引、或用于指示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索引、或用于指示携带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索引,所述下行分配总数为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个数、或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或所述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个数和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之和。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以及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包括:
分别根据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译码正确与否产生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
对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进行排序获取排序结果,根据所述排序结果和所述下行分配总数确定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并获取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为不确认NACK;
根据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生成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中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的排放顺序,与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的顺序相同。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包括:
设置第一载波个数阈值,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获取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
若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则在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功率控制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配置载波个数;
所述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包括:
若所述配置载波个数大于第一阈值,则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4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若所述配置载波个数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定义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所支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比特数目阈值;
所述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包括:
若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大于所述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所支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比特数目阈值,则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4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若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小于或等于所述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所支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比特数目阈值,则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至第四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存在多个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
所述在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功率控制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包括:
在部分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在部分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PUCCH格式4资源指示。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部分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在部分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PUCCH格式4资源指示,包括:
若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且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相同,则在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
若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且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不同,则在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PUCCH格式4资源指示。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包括:
设置第二阈值,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获取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
若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在所述下行分配索引对应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存在多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所述在所述下行分配索引对应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包括:
在部分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在部分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PUCCH格式4资源指示。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部分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在部分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PUCCH格式4资源指示,包括:
若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二阈值相同,则在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
若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二阈值不同,则在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PUCCH格式4资源指示。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获取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并在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总数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获取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并在主载波携带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总数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若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循环冗余效验码CRC进行特殊扰码处理,则对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码处理,获取下行分配总数和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包括:
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各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以及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获取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
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各下行分配索引用于指示携带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索引、或用于指示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索引、或用于指示携带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索引,所述下行分配总数为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个数、或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或所述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个数和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之和。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各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包括:
将各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分别设置在各下行控制信息中;
并且,若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第一载波个数阈值,则将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功率控制TPC域;
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存在多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第一载波个数阈值;
所述将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功率控制TPC域,包括:
将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部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将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4资源指示设置在部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部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将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4资源指示设置在部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包括:
若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且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相同,则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
若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且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不同,则将PUCCH格式4资源指示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各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包括:
将各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分别设置在各下行控制信息中;
并且,若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第二阈值,则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
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存在多个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所述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包括:
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部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将PUCCH格式4资源指示设置在部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部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将PUCCH格式4资源指示设置在部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包括:
若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二阈值相同,则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
若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二阈值不同,则将所述PUCCH格式4资源指示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各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包括:
将各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分别设置在各下行控制信息中,并且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各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总数域,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各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包括:
将各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分别设置在各下行控制信息中,并且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主载波携带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总数域,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各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包括:
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中,对携带有所述下行分配总数的下行控制信息的循环冗余效验码CRC进行特殊扰码处理获取扰码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将所述扰码后的下行控制信息和未经扰码处理的下行控制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其中,所述扰码后的下行控制信息和所述未经扰码处理的下行控制信息均携带有下行分配索引。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九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占用的比特数小于5比特,则获取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占用的比特数对应的状态个数,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对所述状态个数取余获取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对应的状态,利用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对应的状态表示所述下行分配总数。
本发明实施例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和装置,通过用户设备的接收模块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均携带有下行分配索引,其中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用户设备的处理模块根据该下行分配总数和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便可以确定自身漏检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而结合接收到的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包括用户设备对基站发送的所有下行控制信息的应答信息,所以基站可以对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进行正确地译码,并且本实施例的用户设备还可以有效减少用户设备的无用信息的反馈,进而提升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七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八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九的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十的流程图;
图13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十一的流程图;
图14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十二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的控制信息发送,并且主要基于当前载波聚合架构,具体的,基站向用户设备下发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可以承载有调度信息,用户设备根据该调度信息进行数据接收或发送处理,并将反馈处理结果通过PUCCH发送给基站,当前LTE技术中,载波聚合模式下PUCCH发送模式包括信道选择模式和PUCCH格式3两种模式。信道选择模式下,采用PUCCH格式1a/1b进行ACK/NACK反馈,但信道选择模式最多支持两个载波的载波聚合,因此在CA模式的应用场景中较为受限,而PUCCH格式3模式采用DFT-S-OFDM的发送结构,最多可以支持20个ACK/NACK的传输,可以支持5个载波的TDD CA,例如,以当前TDD网络中主流部署的TDD上下行配置2为例,具体的LTE系统中不同的TDD上下行配置见表1,TDD系统中PDSCH与其对应的ACK/NACK的时序关系见表2,一个载波的上行子帧2可以支持4个ACK/NACK比特的反馈,5个载波的TDD上下行配置2的CA就是20个ACK/NACK比特。随着LTE技术的继续演进,现在正在考虑支持32个载波进行聚合的场景,例如,TDD载波聚合:主载波是TDD上下行配置2,4个辅载波都是上下行配置5,那么需要反馈4+9*4=40比特的ACK/NACK。TDD-FDD载波聚合场景,TDD载波为主载波,且配比为TDD配比5,其他载波都是FDD载波,那么在一个上行主载波上需要反馈的最大ACK/NACK的数目为9+10*31=319bits。也就是说,如果需要反馈HARQ-ACK还是基于配置载波的个数,那么被配置了32个载波的用户,总是需要反馈319bits,而实际在某个下行子帧所对应的下行子帧集合中只调度了一个载波的一个子帧时,还是需要反馈319bits,其中只有一个比特是有信息,其他比特都不必要的开销,而且当HARQ-ACK的比特超过一定比特数目(例如20),再采用线性分组码RM码的性能并不好,采用卷积码的可能性更大,而一般情况下采用卷积码都需要加CRC,如果加了CRC,就不可能像线性分组码那样能利用先验信息(哪些没有被调度的载波对应的HARQ-ACK比特都是已知,可以作为先验信息)做最大似然检测来改善译码性能,所以基于配置载波集合的载波个数来决定需要反馈HARQ-ACK的码本个数,若基于系统半静态配置的DL CC set或者激活的载波集合的载波个数来计算多个下行载波的反馈HARQ-ACK的码本个数(也就是总的信息比特数),则会导致绝大多数情况下UE用填充比特(如0比特)当作多个不需要反馈相应HARQ-ACK的下行载波的原始信息比特与真正需要反馈UCI的下行载波的原始信息比特联合编码在一个PUCCH或PUSCH上传输,一方面浪费功率传输无用信息,另一方面降低了真正需要反馈的UCI的传输性能。本发明采用下面实施例的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下述各实施例的详细解释说明。
表1.LTE系统中不同的TDD上下行配置
Figure BDA0002328458770000141
表2.TDD系统中PDSCH与其对应的ACK/NACK的时序关系
Figure BDA0002328458770000142
图1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户设备可以包括:接收模块11、处理模块12和发送模块13,其中,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处理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以及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发送模块13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其中,所述下行分配总数为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个数、或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或所述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个数和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之和。
其中,各下行分配索引用于指示携带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索引、或用于指示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索引、或用于指示携带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索引。
具体的,基站发送的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均指示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索引,则相应的,下行分配总数即为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个数;或,基站发送的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中部分指示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索引,部分指示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索引,则相应的,下行分配总数即为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个数和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之和;或,基站发送的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作用指示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索引,则相应的,下行分配总数即为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简而言之,下行分配索引(Downlink Assignment Index,简称DAI)用于表示被调度的一个或多个载波上的下行关联子帧集合上分配的PDSCH和指示下行SPS释放的PDCCH/ePDCCH的累积个数,下行分配总数用于表示指示调度的PDSCH和/或SPS释放的PDCCH的总数。
需要说明的是,下行分配总数和下行分配索引的比特数可以为2bit至8bit中任意一个。
本实施例的用户设备首先接收基站发送的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进而根据下行分配总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和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中的应答信息个数与所述下行分配总数相同,用户设备将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发送给基站,由于用户设备可以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分配总数,所以用户设备根据该下行分配总数和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便可以确定自身漏检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而结合接收到的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包括用户设备对基站发送的所有下行控制信息的反馈响应,基站发送的所有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户设备接收到的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户设备漏检的下行控制信息。
举例而言,用户设备收到的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分别为1、3、4和6,下行分配总数为7,那么根据下行分配总数和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便可以确定漏检的下行控制信息,该漏检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为2、5和7。
由于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的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中的应答信息个数与下行分配总数相同,所以可以有效解决由于用户设备漏检而导致基站不能正确对用户设备反馈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进行译码的问题。其中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中的应答信息为ACK或NACK,应答信息的个数即为ACK和/或NACK的总的个数,ACK和/或NACK表示ACK、或NACK、或ACK和NACK。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以及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为:用户设备分别根据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译码正确与否产生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对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进行排序获取排序结果,根据所述排序结果和所述下行分配总数确定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并获取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为不确认NACK;根据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生成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中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的排放顺序,与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的顺序相同。
其中,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即为漏检的下行控制信息,第二下行控制信息与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均为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不同之处在于基站在向用户设备发送多个下行控制信息时,用户设备会出现漏检的情况,这里将用户设备漏检的下行控制信息称之为第二下行控制信息,与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做以区分。
具体的,用户设备首先根据接收到的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译码正确与否产生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该应答信息包括译码正确的确认信息ACK,以及译码错误的不确认信息NACK,之后,对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进行排序获取排序结果,该排序结果可以是下行分配索引从小到大顺序排序,也可以是下行分配索引从大到小逆序排序,通过对接收到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进行排序的排序结果和下行分配总数便可以确定漏检的第二下行控制信息,以及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由于第二控制信息被用户设备漏检,所以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仅为不确认信息NACK,进而产生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和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并且,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中的上述应答信息的排列顺序与各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的排列顺序相同,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下行控制信息。
举例而言,用户设备收到5个DCI,每个DCI的DAI分别为3,1,4,6,7,而收到的下行分配总数为9,那么首先根据对接收到的DCI对应的PDSCH的译码正确与否产生应答信息,这里假设译码均正确,则应答信息均为1,然后对接收到的DCI的DAI进行排序,排序结果为1,3,4,6,7,对应的HARQ-ACK为11111,此时的HARQ-ACK没有包括漏检信息的应答信息,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根据排序结果和下行分配总数9,可以确定下行分配索引为2,5,8,9的下行控制信息漏检,该漏检的下行控制信息的应答信息均为0,那么根据未漏检的下行控制信息的应答信息和漏检的下行控制信息生成最终发送给基站的HARQ-ACK,该HARQ-ACK为101101100。
本实施例,通过用户设备的接收模块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均携带有下行分配索引,其中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用户设备的处理模块根据该下行分配总数和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便可以确定自身漏检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而结合接收到的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包括用户设备对基站发送的所有下行控制信息的应答信息,所以基站可以对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进行正确地译码,并且本实施例的用户设备还可以有效减少用户设备的无用信息的反馈,进而提升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性能。
对于上述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可以有效减少用户设备的无用信息的反馈,进而提升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性能,这一技术效果做如下解释说明,具体的,由于上述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是基于基站调度的下行分配总数发送给用户设备,用户设备仅需对基站调度的信息进行反馈,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无用信息的反馈,举例而言,这里以FFD载波聚合,给用户设备配置32个下行载波,而其中仅给用户设备调度了6个下行载波的场景进行举例说明,若基于现有配置载波个数反馈HARQ-ACK,那么给用户设备配置32个下行载波,该用户设备则需要反馈32比特的HARQ-ACK,这里以一个载波对应1bit HARQ-ACK做示意性说明,而使用上述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的方法,用户设备仅需反馈6bit HARQ-ACK,从而可以有效减少26bit的开销。
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一的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具体实现方式,即用户设备如何具体获取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携带的下行分配总数有很多不同的具体实现方式,下面以五个不同的实现方式做具体解释说明。
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二,具体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可以采用与上述用户设备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二的接收模块11具体用于设置第一载波个数阈值,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获取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若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则在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功率控制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
即接收模块11具体在携带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第一载波个数阈值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
可选的,所述设置第一载波个数阈值之前,所述接收模块11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即该第一载波个数阈值可以是标准或者系统设定的值,也可以是基站通过信令通知给用户设备的。对于TDD载波聚合,该第一载波个数阈值可以为5,对于FDD载波聚合,该第一载波个数阈值可以为10或20等。
进一步的,在处理模块12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后,发送模块13需要将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发送给基站,而具体发送方式可以为以下两种:
方式一,用户设备的所述接收模块11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配置载波个数;相应的,所述发送模块13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具体可以为,若所述配置载波个数大于第一阈值,则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4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若所述配置载波个数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具体的,该第一阈值可以是5,现有标准的PUCCH格式3最大支持的HARQ-ACK的比特数目为21bits或20bits或22bits,对应支持5个载波聚合,当用户设备被配置的配置载波个数大于5时,则采用一种新的PUCCH格式(PUCCH格式4)发送HARQ-ACK,当用户设备被配置的配置载波个数小于或等于5时,则采用PUCCH格式3发送HARQ-ACK。
方式二,用户设备的所述处理模块12还用于:获取预定义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所支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比特数目阈值;相应的,所述发送模块13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包括:若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大于所述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所支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比特数目阈值,则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4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若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小于或等于所述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所支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比特数目阈值,则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具体的,与上一种发送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方式不同,用户设备可以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载波个数阈值,该配置载波个数阈值可以为5,即可以与上述第一阈值取值相同,根据该配置载波个数阈值便可以获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支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比特数目阈值,当然除此之外该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支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比特数阈值也可以是协议或标准中设定的,利用下行分配总数和该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支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比特数目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采用PUCCH格式4还是PUCCH格式3发送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比特数目阈值可以为21bits或20bits或22bits。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只有主载波被调度,也可以采用PUCCH格式1a/1b或PUCCH格式1a/1b的信道选择来发送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设备可以采用上述方式发送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但是会存在一种情况,即用户设备未接收到下行分配总数,则可以直接采用PUCCH格式3发送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可选的,若存在多个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用户设备的所述接收模块11用于在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功率控制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在部分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在部分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PUCCH格式4资源指示。进一步的,也可以具体为若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且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相同,则在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若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且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不同,则在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PUCCH格式4资源指示。需要说明的是,若仅存在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则在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PUCCH格式资源指示则可以采用缺省的PUCCH格式资源指示。
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三,具体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可以采用与上述用户设备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三的接收模块11具体用于设置第二阈值,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获取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若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在所述下行分配索引对应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
可选的,若存在多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接收模块11用于在所述下行分配索引对应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具体可以为:在部分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在部分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PUCCH格式4资源指示。进一步的,可以具体为:若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二阈值相同,则在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若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二阈值不同,则在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PUCCH格式4资源指示。
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四,具体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可以采用与上述用户设备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四的接收模块11具体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获取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并在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总数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
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五,具体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可以采用与上述用户设备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五的接收模块11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获取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并在主载波携带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总数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
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六,具体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可以采用与上述用户设备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六的接收模块11具体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若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循环冗余效验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简称CRC)进行特殊扰码处理,则对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码处理,获取下行分配总数和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可以理解的若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CRC未进行特殊扰码处理,则可以仅获取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以在符合上述条件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获取下行分配总数作为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获知采用其他可替代方式获取下行分配总数,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也并不以上述在TPC域或新增下行分配总数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作为限制,可以理解的,也可以在现有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其他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也可以在新增其他域获取该下行分配总数。
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六在用户设备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上述五种不同的方式获取下行分配总数,因此,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六在可以获取与用户设备实施例一相同的技术效果的同时还具有以下技术效果,由于采用上述五种方式获取下行分配总数均是在现有信令上获取,因此并未增加额外信令开销。
图2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基站可以包括:发送模块21、接收模块22和处理模块23,其中,发送模块21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各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接收模块22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以及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处理模块23用于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获取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
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分配总数为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个数、或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或所述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个数和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之和。
其中,各下行分配索引用于指示携带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索引、或用于指示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索引、或用于指示携带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索引。
本实施例,通过基站的发送模块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各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其中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之后基站的接收模块接收终端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为用户设备根据下行分配总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以及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包括用户设备对基站发送的所有下行控制信息的应答信息,进而基站的处理模块可以根据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获取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所以基站对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可以正确地进行译码,并且本实施例基站还可以有效减少接收用户设备的无用信息的反馈,进而提升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性能。
本发明基站实施一的发送模块22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各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具体实现方式,即基站如何在下行控制信息中通知下行分配总数有很多不同的具体实现方式,下面以五个不同的实现方式做具体解释说明。
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二,具体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可以采用与上述基站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二的发送模块22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各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具体可以为:将各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分别设置在各下行控制信息中;并且,若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第一载波个数阈值,则将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功率控制TPC域;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当然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也可以是协议或系统中预先定义的此处不以此作为限制。
进一步的,若存在多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所述发送模块22用于将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功率控制TPC域,具体可以为:将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部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将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4资源指示设置在部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进一步的,还可以具体为若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且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相同,则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若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且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不同,则将PUCCH格式4资源指示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
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三,具体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可以采用与上述基站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三的发送模块22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各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具体可以为:将各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分别设置在各下行控制信息中;若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第二阈值,则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即基于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来判断下行控制信息的TPC域是否用作下行分配总数。
进一步的,若存在多个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可以具体为: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部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将PUCCH格式4资源指示设置在部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进一步还可以具体为若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二阈值相同,则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若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二阈值不同,则将所述PUCCH格式4资源指示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
本发明基站实施例四,具体本发明基站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可以采用与上述基站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基站实施例四的发送模块22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各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具体可以为:将各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分别设置在各下行控制信息中,并且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各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总数域,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
即在所有下行控制信息中新增下行分配总数域,例如2比特、3比特等,专门用于指示下行分配总数。
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五,具体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可以采用与上述基站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五的发送模块22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各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具体可以为:将各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分别设置在各下行控制信息中,并且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主载波携带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总数域,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
即仅在主载波的下行控制信息中新增下行分配总数域,用于指示下行分配总数,其他辅载波的下行控制信息不增加该下行分配总数域。
本发明基站实施例六,具体本发明基站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可以采用与上述基站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基站实施例六的发送模块22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各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具体可以为: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中,对携带有所述下行分配总数的下行控制信息的CRC进行特殊扰码处理获取扰码后的下行控制信息;将所述扰码后的下行控制信息和未经扰码处理的下行控制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其中,所述扰码后的下行控制信息和所述未经扰码处理的下行控制信息均携带有下行分配索引。
即对携带下行分配总数的下行控制信息的CRC进行扰码处理,对不携带下行分配总数的下行控制信息的CRC不进行扰码处理。
进一步的,上述基站实施例一至基站实施例六中任意一个实施例,对于在下行控制信息中设置下行分配总数的情况,该下行分配总数占用的比特数可以是2比特、3比特或5比特等,若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占用的比特数小于5比特,则获取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占用的比特数对应的状态个数,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对所述状态个数取余获取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对应的状态,利用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对应的状态表示所述下行分配总数。
具体的,由于若下行分配总数占用的比特数小于5比特,则会出现下行分配总数占用的比特数对应的状态数目与下行分配总数不同,举例而言,若下行分配总数为小于或等于32,而下行分配总数占用的比特数为2比特,那么就需要采用上述取余方式获取下行分配总数对应的状态,即利用该状态表示该下行分配总数,具体下行分配总数占用的比特数为2比特时,下行分配总数对应的状态与下行分配总数的对应关系可以为表3,下行分配总数占用的比特数为3比特时,下行分配总数对应的状态与下行分配总数的对应关系可以为表4,下行分配总数占用的比特数为5比特时,下行分配总数对应的状态与下行分配总数的对应关系可以为表5。
表3 2比特下行分配总数的状态与下行分配总数的对应关系
状态 下行分配总数
00 0或4或8或12或16或20或24或28或32
01 1或5或9或13或17或21或25或29
10 2或6或10或14或18或22或26或30
11 3或7或11或15或19或23或27或31
表4 3比特下行分配总数的状态与下行分配总数的对应关系
状态 下行分配总数
000 0或8或16或24或32
001 1或9或17或25
010 2或10或18或26
011 3或11或19或27
100 4或12或20或28
101 5或13或21或29
110 6或14或22或30
111 7或15或23或31
表5 5比特下行分配总数的状态与下行分配总数的对应关系
Figure BDA0002328458770000231
Figure BDA0002328458770000241
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六在基站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上述五种不同的方式发送下行分配总数,因此,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六在可以获取与基站实施例一相同的技术效果的同时还具有以下技术效果,由于采用上述五种方式发送下行分配总数均是在现有信令上获取,因此并未增加额外信令开销。
图3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用户设备,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
其中,各下行分配索引用于指示携带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索引、或用于指示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索引,所述下行分配总数为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个数、或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或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个数和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之和。
具体的,基站发送的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均指示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索引,则相应的,下行分配总数即为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个数;或,基站发送的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中部分指示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索引,部分指示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索引,则相应的,下行分配总数即为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个数和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之和;或,基站发送的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作用指示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索引,则相应的,下行分配总数即为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简而言之,下行分配索引(Downlink Assignment Index,简称DAI)用于表示被调度的一个或多个载波上的下行关联子帧集合上分配的PDSCH所对应的PDCCH/ePDCCH和指示下行SPS释放的PDCCH/ePDCCH的累积个数,下行分配总数用于表示指示调度的PDSCH的PDCCH和/或SPS释放的PDCCH的总数。
需要说明的是,下行分配总数和下行分配索引的比特数可以为2bit至8bit中任意一个。
步骤102、根据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以及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举例而言,用户设备收到的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分别为1、3、4和6,下行分配总数为7,那么根据下行分配总数和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便可以确定漏检的第二下行控制信息,该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为2、5和7。
步骤103、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于完成图1所示的用户设备的处理,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一的步骤101可以很多不同的具体实现方式,即用户设备如何具体获取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携带的下行分配总数有很多不同的具体实现方式,下行以五个不同的实现方式做具体解释说明。
图4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201、设置第一载波个数阈值,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获取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
可选的,在S201之前还可以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即该第一载波个数阈值可以是标准或者系统设定的值,也可以是基站通过信令通知给用户设备的。对于TDD载波聚合,该第一载波个数阈值可以为5,对于FDD载波聚合,该第一载波个数阈值可以为10或20等。
S202、若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则在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功率控制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
S203、根据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和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确定第二下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S204、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可选的,用户设备还可以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配置载波个数,相应的,S204可以具体为,若所述配置载波个数大于第一阈值,则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4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若所述配置载波个数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具体的,该第一阈值可以是5,现有标准的PUCCH格式3最大支持的HARQ-ACK的比特数目为21bits或20bits或22bits,对应支持5个载波聚合,当用户设备被配置的配置载波个数大于5时,则采用一种新的PUCCH格式(PUCCH格式4)发送HARQ-ACK,当用户设备被配置的配置载波个数小于或等于5时,则采用PUCCH格式3发送HARQ-ACK。
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用户设备还可以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配置载波个数阈值,根据所述配置载波个数阈值获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所支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比特数目阈值,需要说明的是,该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所支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比特数目阈值也可以是协议设定的,相应的,S204具体可以为若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大于所述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所支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比特数目阈值,则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4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若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小于或等于所述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所支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比特数目阈值,则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具体的,与上一种发送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方式不同,用户设备可以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载波个数阈值,该配置载波个数阈值可以为5,即可以与上述第一阈值取值相同,根据该配置载波个数阈值便可以获取支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比特数目阈值,利用下行分配总数和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比特数目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采用PUCCH格式4还是PUCCH格式3发送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比特数目阈值可以为21bits或20bits或22bits。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只有主载波被调度,也可以采用PUCCH格式1a/1b或PUCCH格式1a/1b的信道选择来发送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设备可以采用上述方式发送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但是会存在一种情况,即用户设备未接收到下行分配总数,则可以直接采用PUCCH格式3发送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可选的,S202也可以具体为,若存在多个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那么S202中所述在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功率控制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可以具体为:在部分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在部分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PUCCH格式4资源指示。进一步的,也可以具体为若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且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相同,则在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若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且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不同,则在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PUCCH格式4资源指示。需要说明的是,若存在仅存在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则在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PUCCH格式资源指示则可以采用缺省的PUCCH格式资源指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于完成用户设备实施例二的处理,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5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301、设置第二阈值,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获取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
S302、若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在所述下行分配索引对应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
S303、根据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和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确定第二下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S304、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其中,若存在多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所述第二阈值,S302中的所述在所述下行分配索引对应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具体可以为:在部分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在部分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PUCCH格式4资源指示。进一步的,可以具体为,若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二阈值相同,则在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若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二阈值不同,则在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获取PUCCH格式4资源指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于完成用户设备实施例三的处理,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6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401、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获取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并在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总数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
S402、根据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和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确定第二下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S403、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于完成用户设备实施例四的处理,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7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501、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获取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并在主载波携带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总数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
S502、根据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和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确定第二下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S503、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于完成用户设备实施例五的处理,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8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601、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S602、若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CRC进行特殊扰码处理,则对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码处理,获取下行分配总数和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
具体的,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CRC进行特殊扰码处理,则通过解扰码处理在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获取下行分配总数和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而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CRC未进行特殊扰码处理,则仅直接获取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
S603、根据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和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确定第二下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S604、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于完成用户设备实施例六的处理,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上述五种不同的方式获取下行分配总数,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六在可以获取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技术效果的同时还具有以下技术效果,由于采用上述五种方式获取下行分配总数均是在现有信令上获取,因此并未增加额外信令开销。
图9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七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基站,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701、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各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
其中,各下行分配索引用于指示携带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索引、或用于指示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索引,所述下行分配总数为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个数、或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或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个数和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之和。
具体的,基站发送的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均指示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索引,则相应的,下行分配总数即为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个数;或,基站发送的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中部分指示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索引,部分指示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索引,则相应的,下行分配总数即为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个数和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之和;或,基站发送的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作用指示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索引,则相应的,下行分配总数即为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简而言之,下行分配索引(Downlink Assignment Index,简称DAI)用于表示被调度的一个或多个载波上的下行关联子帧集合上分配的PDSCH所对应的PDCCH/ePDCCH和指示下行SPS释放的PDCCH/ePDCCH的累积个数,下行分配总数用于表示指示调度的PDSCH的PDCCH和/或SPS释放的PDCCH的总数。
需要说明的是,下行分配总数和下行分配索引的比特数可以为2bit至8bit中任意一个。
步骤702、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以及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步骤703、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获取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于完成图2所示的用户设备的处理,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七的步骤701可以很多不同的具体实现方式,即基站如何发送下行分配总数有很多不同的具体实现方式,下行以五个不同的实现方式做具体解释说明。
图10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八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801、将各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分别设置在各下行控制信息中,并且,若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第一载波个数阈值,则将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功率控制TPC域。
S802、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以及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S803、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获取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
可选的,若存在多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第一载波个数阈值;S801中的所述将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功率控制TPC域具体可以为:将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部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将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4资源指示设置在部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
进一步的,所述将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部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将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4资源指示设置在部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具体可以为:若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且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相同,则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若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大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且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载波编号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一载波个数阈值不同,则将PUCCH格式4资源指示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于完成基站实施例二的处理,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1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九的流程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901、将各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分别设置在各下行控制信息中,并且,若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第二阈值,则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
S902、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以及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S903、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获取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
其中,若存在多个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具体可以为: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部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将PUCCH格式4资源指示设置在部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进一步的,所述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部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将PUCCH格式4资源指示设置在部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具体可以为:若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二阈值相同,则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若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奇偶性与所述第二阈值不同,则将所述PUCCH格式4资源指示设置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C域。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于完成基站实施例三的处理,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2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十的流程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1001、将各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分别设置在各下行控制信息中,并且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各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总数域,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
S1002、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以及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S1003、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获取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于完成基站实施例四的处理,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3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十一的流程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1101、将各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分别设置在各下行控制信息中,并且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主载波携带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总数域,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息。
S1102、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以及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S1103、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获取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于完成基站实施例五的处理,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4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十二的流程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1201、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设置在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中,对携带有所述下行分配总数的下行控制信息的循环冗余效验码CRC进行特殊扰码处理获取扰码后的下行控制信息;将所述扰码后的下行控制信息和未经扰码处理的下行控制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其中,所述扰码后的下行控制信息和所述未经扰码处理的下行控制信息均携带有下行分配索引。
S1202、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以及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S1203、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获取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于完成基站实施例六的处理,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七至实施例十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若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占用的比特数小于5比特,则获取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占用的比特数对应的状态个数,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对所述状态个数取余获取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对应的状态,利用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对应的状态表示所述下行分配总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发送模块13可以与用户设备的发送器对应,也可以对应用户设备的收发器。接收模块11可以与用户设备的接收器对应,也可以对应用户设备的收发器。处理模块12可以与用户设备的处理器对应,这里处理器可以是一个CPU,或者是ASIC,或者完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用户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代码,处理器调用存储器的指令代码,控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发送模块13和接收模块11执行上述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接收模块22可以与基站的接收器对应,也可以对应基站的收发器。发送模块21可以与基站的发送器对应,也可以对应基站的收发器。处理模块23可以与基站的处理器对应,这里处理器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或者完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基站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代码,处理器调用存储器的指令代码,控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接收模块22和发送模块21执行上述操作。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该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控制信息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以及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其中,各下行分配索引用于指示携带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索引、或用于指示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索引、或用于指示携带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索引,所述下行分配总数为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个数、或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或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个数和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之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和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生成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中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的排放顺序,与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的顺序相同;
其中,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为不确认NACK。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为漏检的下行控制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
分别根据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译码正确与否产生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
对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进行排序获取排序结果,根据所述排序结果和所述下行分配总数确定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序是对所述下行分配索引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并在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总数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占用的比特数为2比特,所述下行分配索引占用的比特数为2比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对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占用的比特数对应的状态个数取余获取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对应的状态,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对应的状态用于表示所述下行分配总数。
9.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基站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分别携带下行分配索引,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下行分配总数;
根据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以及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其中,各下行分配索引用于指示携带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索引、或用于指示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索引、或用于指示携带所述下行分配索引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索引,所述下行分配总数为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个数、或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或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个数和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之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以及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包括:
根据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生成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中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的排放顺序,与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的顺序相同;
其中,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为不确认NACK。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为漏检的下行控制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以及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包括:
分别根据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译码正确与否产生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
对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进行排序获取排序结果,根据所述排序结果和所述下行分配总数确定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序是对所述下行分配索引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14.根据权利要求9-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索引,并在所述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分配总数域获取下行分配总数。
15.根据权利要求9-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占用的比特数为2比特,所述下行分配索引占用的比特数为2比特。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对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占用的比特数对应的状态个数取余获取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对应的状态,所述下行分配总数对应的状态用于表示所述下行分配总数。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9-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装置,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9-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326259.4A 2015-03-30 2015-03-30 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Active CN1109328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26259.4A CN110932836B (zh) 2015-03-30 2015-03-30 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75357 WO2016154840A1 (zh) 2015-03-30 2015-03-30 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201580078124.4A CN107431577B (zh) 2015-03-30 2015-03-30 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201911326259.4A CN110932836B (zh) 2015-03-30 2015-03-30 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8124.4A Division CN107431577B (zh) 2015-03-30 2015-03-30 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32836A true CN110932836A (zh) 2020-03-27
CN110932836B CN110932836B (zh) 2021-12-10

Family

ID=57003807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8124.4A Active CN107431577B (zh) 2015-03-30 2015-03-30 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201911326259.4A Active CN110932836B (zh) 2015-03-30 2015-03-30 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201911327441.1A Withdrawn CN111224755A (zh) 2015-03-30 2015-03-30 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8124.4A Active CN107431577B (zh) 2015-03-30 2015-03-30 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27441.1A Withdrawn CN111224755A (zh) 2015-03-30 2015-03-30 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0517096B2 (zh)
EP (1) EP3270535B1 (zh)
JP (1) JP6526231B2 (zh)
CN (3) CN107431577B (zh)
MX (1) MX2017012476A (zh)
WO (1) WO20161548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0930B (zh) * 2015-04-09 2021-07-1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载波聚合系统的harq-ack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16161602A1 (en) 2015-04-09 2016-10-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ucch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fallback operation
JP6793660B2 (ja) * 2015-04-10 2020-12-02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Harqフィードバックをコンパクト化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ユーザ機器
WO2016175172A1 (ja) * 2015-04-28 2016-11-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8107482A (ja) * 2015-04-28 2018-07-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10484147B2 (en) * 2017-02-03 2019-1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enhanced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acknowledgment bundling
JP7035029B2 (ja) * 2017-04-27 2022-03-1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WO2018199704A1 (ko) * 2017-04-28 2018-11-01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보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20220053537A1 (en) * 2018-09-28 2022-02-17 Lenovo (Beijing) Limited Triggering harq-ack reporting on unlicensed spectrum
WO2020093336A1 (en) * 2018-11-08 2020-05-14 Ne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CN111770572B (zh) * 2019-03-30 2023-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0979200B2 (en) 2019-05-24 2021-04-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knowledgment feedback for multiple active down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configurations
CN111278131B (zh) * 2019-08-12 2023-12-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14826521B (zh) * 2021-01-27 2024-05-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15215A2 (ko) * 2010-07-26 2012-0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를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이 하향링크 할당 인덱스 정보를 포함하는 하향링크 제어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2536060A1 (en) * 2010-08-16 2012-12-19 ZT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on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and user equipment thereof
CN102918793A (zh) * 2010-09-30 2013-02-06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3098408A (zh) * 2010-09-19 2013-05-08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3178926A (zh) * 2011-12-21 2013-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3339999A (zh) * 2011-02-01 2013-10-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下行调度信息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US20130343312A1 (en) * 2011-02-23 2013-12-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8832B (zh) * 2009-01-19 2013-1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检测及处理方法、终端、基站
US8885479B2 (en) 2009-05-07 2014-1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rrier retransmission feedback
US9350581B2 (en) * 2009-06-02 2016-05-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assignment indicator design for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2025466B (zh) * 2009-09-15 2013-10-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令处理方法、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CN104079388B (zh) * 2009-12-03 2017-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EP2541826A4 (en) * 2010-02-23 2017-08-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ple carriers
KR101873733B1 (ko) * 2010-05-06 2018-07-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EP3267751B1 (en) * 2010-08-09 2022-03-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of harq control information from a user equipment for down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US9112692B2 (en) * 2010-08-16 2015-08-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K/NACK transmission for multi-carrier operation
EP2639984B1 (en) * 2010-11-11 2019-07-31 LG Electronics Inc.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30883B2 (en) * 2010-11-16 2014-09-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feedback
CN102573083A (zh) * 2010-12-20 2012-07-1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基于信道选择反馈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息的方法
US9912439B2 (en) * 2011-11-10 2018-03-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ing subframe-dependent control channel formats
WO2013105837A1 (ko) * 2012-01-15 2013-07-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4321994B (zh) * 2012-03-22 2017-10-03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或接收ack/nack信号的方法
CN104105213B (zh) * 2013-04-10 2019-05-3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WO2016108658A1 (ko) * 2014-12-31 2016-07-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ack/nack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15215A2 (ko) * 2010-07-26 2012-0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를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이 하향링크 할당 인덱스 정보를 포함하는 하향링크 제어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2536060A1 (en) * 2010-08-16 2012-12-19 ZT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on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and user equipment thereof
CN103098408A (zh) * 2010-09-19 2013-05-08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2918793A (zh) * 2010-09-30 2013-02-06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39999A (zh) * 2011-02-01 2013-10-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下行调度信息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US20130343312A1 (en) * 2011-02-23 2013-12-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3178926A (zh) * 2011-12-21 2013-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等: "R1-112459 "Draft 36.213 CR on HARQ-ACK feedback procedures"", 《3GPP TSG_RAN\WG1_RL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517096B2 (en) 2019-12-24
CN107431577A (zh) 2017-12-01
EP3270535A4 (en) 2018-04-25
CN107431577B (zh) 2020-02-14
WO2016154840A1 (zh) 2016-10-06
CN110932836B (zh) 2021-12-10
MX2017012476A (es) 2018-04-24
US20180027547A1 (en) 2018-01-25
JP6526231B2 (ja) 2019-06-05
US20200107315A1 (en) 2020-04-02
CN111224755A (zh) 2020-06-02
EP3270535B1 (en) 2021-02-24
US11240813B2 (en) 2022-02-01
JP2018515004A (ja) 2018-06-07
EP3270535A1 (en) 2018-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32836B (zh) 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KR102508791B1 (ko) 통신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EP392688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s
KR102255949B1 (ko) Harq의 피드백 정보 전송 방법, ue, 기지국과 시스템
US10727985B2 (en) Control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KR102083813B1 (ko) 업링크 제어 정보 송신 방법과 수신 방법, 및 관련 장치
US10568123B2 (en) Feedback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KR20190095326A (ko) 데이터 전송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1418280B2 (en) Feedback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feedback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19535190A (ja) データ送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6161652A1 (zh) 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JP6789348B2 (ja) 制御情報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ユーザ機器、及び基地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