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30019B - 线路日线损分配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线路日线损分配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30019B
CN110930019B CN201911140510.8A CN201911140510A CN110930019B CN 110930019 B CN110930019 B CN 110930019B CN 201911140510 A CN201911140510 A CN 201911140510A CN 110930019 B CN110930019 B CN 1109300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loss
power supply
power
to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405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30019A (zh
Inventor
詹卫许
吴峰
谢晖
胡如乐
张倩
司福利
张霞
孙纯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Enterprise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4051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300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30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300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30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300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2Adjustment or analysis of established resource schedule, e.g. resource or task levelling, or dynamic reschedu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7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线路日线损分配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线路模型对线路上各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迭代处理;在迭代处理过程中,若出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与线路上对应的节点电流的平方成正比时,基于电流叠加法处理获取到的线路运行数据信息中的电流信息,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区域分摊系数;根据线路上的总线损电量和各区域分摊系数,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线损电量,实现基于线路模型迭代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在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与线路上对应的节点电流的平方成正比时,基于根据电流信息获取到的区域分摊系数对总线损电流进行份额分摊,从而实现线路电损耗的合理划分。

Description

线路日线损分配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路日线损分配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提高整个电力工业的运营效率和全社会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省间互联、区域互联、全国联网成了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在这个大背景下,为了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电力资源,提高供电可靠性,区县、地市、省间电网乃至区域电网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各区域之间大规模的功率/电量交换日趋频繁,大量电力电量的转运业务随之出现。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功率转运在为电力系统和用户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增大了中间提供转运服务的电网(转供网)的损耗。
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电能的供方和用方相对于转供方来说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定转运造成的损耗、谁来承担相应责任、如何降低这部分成本、如何补偿和收费等事关供电方、用电方以及转供方三者的经济利益。因此,如何合理的分配线损耗,关乎着上述问题的解决,但是,在实现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传统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传统技术无法合理分配线路电损耗。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合理分配线路电损耗的线路日线损分配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线路日线损分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线路模型对线路上各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迭代处理;线路模型为根据获取到的设备台账信息、线路运行方式信息和电源拓扑关系信息建立的;
在迭代处理过程中,若出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与线路上对应的节点电流的平方成正比时,基于电流叠加法处理获取到的线路运行数据信息中的电流信息,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区域分摊系数;
根据线路上的总线损电量和各区域分摊系数,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线损电量;总线损电量为根据获取到的线损统计信息得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
根据线损统计信息,得到线路的总供电量和总反供电量;
根据总供电量、总反供电量和各区域分摊系数,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线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总供电量、总反供电量和区域分摊系数,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线损率的步骤中,包括步骤:
根据总供电量和各区域分摊系数,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供电量;
根据总反供电量和各区域分摊系数,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反供电量;
根据总供电量、各分摊供电量和各分摊反供电量,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线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流信息包括线路总电流以及线路上各区域内流经电源的电源电流;
基于电流叠加法处理获取到的线路运行数据信息中的电流信息,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区域分摊系数的步骤中,包括步骤:
将各电源电流与线路总电流的比值,作为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区域分摊系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线路模型包括平衡节点等效模型、电源分摊网损模型、负荷分摊网损模型、负荷承担网损模型以及电源承担网损模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以下公式获取平衡节点等效模型:
Figure BDA0002280794440000031
其中,Ig平表示电源g的电流;Pg平表示电源g的用功功率;Qg平表示电源g的无功功率;Vg平表示电源g的电压;j表示常数项;
基于以下公式获取电源分摊网损模型:
Figure BDA0002280794440000032
Figure BDA0002280794440000033
其中,Plloss表示发电机k应承担的总有功网损;Pklossij表示发电机k应承担的支路ij中的有功损耗;Qkloss表示发电机k应承担的总无功网损;Qklossij表示发电机k应承担的支路ij中的无功损耗;
基于以下公式获取负荷分摊网损模型:
Figure BDA0002280794440000034
Figure BDA0002280794440000035
其中,Plossm表示负荷m应承担的总有功网损;Plossijm表示负荷m应承担的支路ij中的有功损耗;Qlossm表示负荷m应承担的总无功网损;Qlossijm表示负荷m应承担的支路ij中的无功损耗;
基于以下公式获取负荷承担网损模型:
P′lossm=CPlossm
Q′lossm=CQlossm
其中,P′lossm表示假设线路中只有电源和负荷共同承担时,负荷m应承担的总有功网损;Q′lossm表示假设线路中只有电源和负荷共同承担时,负荷m应承担的总无功网损;C表示预设承担比例;
基于以下公式获取电源承担网损模型:
P′kloss=(1-C)Pkloss
Q′kloss=(1-C)Qkloss
其中,P′kloss表示假设线路中只有电源和负荷共同承担时,发电机k应承担的总有功网损;Q′kloss表示假设线路中只有电源和负荷共同承担时,发电机k应承担的总无功网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线路模型对线路上各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迭代处理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
从资产系统获取设备台账信息和线路运行方式信息;
从GIS系统获取电源拓扑关系信息;
从计量自动化系统获取线路运行数据信息;
从营销系统获取线损统计信息。
一种线路日线损分配处理装置,包括:
迭代处理模块,用于基于线路模型对线路上各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迭代处理;线路模型为根据获取到的设备台账信息、线路运行方式信息和电源拓扑关系信息建立的;
系数获取模块,用于在迭代处理过程中,若出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与线路上对应的节点电流的平方成正比时,基于电流叠加法处理获取到的线路运行数据信息中电流信息,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区域分摊系数;
总线损电量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线损统计信息,得到线路的总线损电量;
分摊线损电量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总线损电量和各区域分摊系数,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线损电量。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线路日线损分配处理方法通过步骤:基于线路模型对线路上各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迭代处理;在迭代处理过程中,若出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与线路上对应的节点电流的平方成正比时,基于电流叠加法处理获取到的线路运行数据信息中电流信息,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区域分摊系数;根据线路上的总线损电量和各区域分摊系数,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线损电量,其中,总线损电量为根据获取到的线损统计信息得到,实现基于线路模型迭代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在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与线路上对应的节点电流的平方成正比时,基于根据电流信息获取到的区域分摊系数对总线损电流进行份额分摊,从而实现线路电损耗的合理划分。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线路日线损分配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分摊线损率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分摊线损率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线路日线损分配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为了解决传统技术无法合理分配线路电损耗的问题,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线路日线损分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基于线路模型对线路上各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迭代处理;线路模型为根据获取到的设备台账信息、线路运行方式信息和电源拓扑关系信息建立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11之前,需要获取到相关数据,具体的,从资产系统获取设备台账信息和线路运行方式信息;从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系统获取电源拓扑关系信息;从计量自动化系统获取线路运行数据信息;从营销系统获取线损统计信息。其中,设备台账信息是指设备的本身属性、型号、阻抗、长度等信息;线路运行方式信息是指线路的当前的供电形式,比如转供电线路,联络开关是否闭合;电源拓扑关系信息是指线路的连接关系,例如,某电线从那个变电站出、用户和台区挂在那条线上等;线路运行数据信息是指线路上设备的电流、电压等信息;线损统计信息是指线路上的用电量、供电量、反供电量和售电量等信息。
在获取到设备台账信息、线路运行方式信息和电源拓扑关系信息后,并根据设备台账信息、线路运行方式信息和电源拓扑关系信息建立线路模型,线路模型为线路的等效电路。
在一个示例中,线路模型包括平衡节点等效模型、电源分摊网损模型、负荷分摊网损模型、负荷承担网损模型以及电源承担网损模型。
进一步的,基于以下公式获取平衡节点等效模型:
Figure BDA0002280794440000071
其中,Ig平表示电源g的电流;Pg平表示电源g的用功功率;Qg平表示电源g的无功功率;Vg平表示电源g的电压;j表示常数项;
基于以下公式获取电源分摊网损模型:
Figure BDA0002280794440000072
Figure BDA0002280794440000073
其中,Pkloss表示发电机k应承担的总有功网损;Pklossij表示发电机k应承担的支路ij中的有功损耗;Qkloss表示发电机k应承担的总无功网损;Qklossij表示发电机k应承担的支路ij中的无功损耗;
基于以下公式获取负荷分摊网损模型:
Figure BDA0002280794440000074
Figure BDA0002280794440000075
其中,Plossm表示负荷m应承担的总有功网损;Plossiim表示负荷m应承担的支路ij中的有功损耗;Qlossm表示负荷m应承担的总无功网损;Qlossijm表示负荷m应承担的支路ij中的无功损耗;
基于以下公式获取负荷承担网损模型:
P′lossm=CPlossm
Q′lossm=CQlossm
其中,P′lossm表示假设线路中只有电源和负荷共同承担时,负荷m应承担的总有功网损;Q′lossm表示假设线路中只有电源和负荷共同承担时,负荷m应承担的总无功网损;C表示预设承担比例;
基于以下公式获取电源承担网损模型:
P′kloss=(1-C)Pkloss
Q′kloss=(1-C)Qkloss
其中,P′kloss表示假设线路中只有电源和负荷共同承担时,发电机k应承担的总有功网损;Q′kloss表示假设线路中只有电源和负荷共同承担时,发电机k应承担的总无功网损。
在线路模型建立之后,基于线路模型对线路上各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迭代处理,具体过程为:迭代开始时,向线路模型赋予初始电压值,并记录当前迭代次数为零,开始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迭代,每完成一次迭代计算,当前迭代次数增加一次,直至当前次的迭代获取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符合预设条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与线路上对应的节点电流的平方成正比)时结束迭代进行本申请方法的下一步。在一个示例中,基于线路模型,采用潮流追踪迭代算法对线路上各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迭代处理。
步骤S13,在迭代处理过程中,若出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与线路上对应的节点电流的平方成正比时,基于电流叠加法处理获取到的线路运行数据信息中的电流信息,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区域分摊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对线路上各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不断的迭代处理,若某次迭代后,迭代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与线路上对应的节点电流的平方成正比时,则进入获取区域分摊系数步骤,利用电流叠加法处理线路运行数据信息中的电流信息,获取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区域分摊系数,区域分摊系统用于规定对应区域应该分摊线路上的总线损电量的份额。其中,节点电流包括对应区域内的电源对该节点的电流和该节点上各支路的电路。
在一个示例中,线路运行数据信息中的电流信息包括线路总电流以及线路上各区域内流经电源的电源电流,在该示例中,基于电流叠加法处理获取到的线路运行数据信息中的电流信息,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区域分摊系数的步骤中,包括步骤:将各电源电流与线路总电流的比值,作为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区域分摊系数。
步骤S15,根据总线损电量和各区域分摊系数,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线损电量;总线损电量为根据获取到的线损统计信息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线损统计信息中的用电量、供电量、反供电量和售电量等信息,可直接得到线路上的总线损电量。在得到总线损电量之后,依据步骤S13获得区域分摊系数,进行总线损电量分摊,得到各区域对应的分摊线损电量。
在一个示例中,在得到各分摊线损电量之后,将各分摊线损电量传输给营销系统以进行显示。
本申请线路日线损分配处理方法的各实施例中,基于线路模型对线路上各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迭代处理;在迭代处理过程中,若出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与线路上对应的节点电流的平方成正比时,基于电流叠加法处理获取到的线路运行数据信息中电流信息,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区域分摊系数;根据线路上的总线损电量和各区域分摊系数,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线损电量,其中,总线损电量为根据获取到的线损统计信息得到,实现基于线路模型迭代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在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与线路上对应的节点电流的平方成正比时,基于根据电流信息获取到的区域分摊系数对总线损电流进行份额分摊,从而实现线路电损耗的合理划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线路日线损分配处理方法还包括步骤:
步骤S21,根据线损统计信息,得到线路的总供电量和总反供电量;
步骤S23,根据总供电量、总反供电量和各区域分摊系数,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线损率。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S23包括步骤:
步骤S231,根据总供电量和各区域分摊系数,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供电量;
步骤S233,根据总反供电量和各区域分摊系数,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反供电量;
步骤S235,根据总供电量、各分摊供电量和各分摊反供电量,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线损率。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现以一本申请的具体应用为了进行说明:
设AB两个供电所,线路为甲线和乙线。当不存在跨所组合,仅含跨所线路,则执行跨所分摊计算;当存在跨所组合时,计算如下:
关口总供入电量Σ供入=甲线总供入+乙线总供入
关口反供电量Σ反供=甲线反供+乙线反供
A所中甲线分摊供入电量A甲供入=Σ供入*(A甲售/Σ售)
A所中乙线分摊供入电量A乙供入=Σ供入*(A乙售/Σ售)
B所中甲线分摊供入电量B甲供入=Σ供入*(B甲售/Σ售)
B所中乙线分摊供入电量B乙供入=Σ供入*(B乙售/Σ售)
A所中甲线分摊反供电量A甲反供=Σ反供*(A甲售/Σ售)
A所中乙线分摊反供电量A乙反供=Σ反供*(A乙售/Σ售)
B所中甲线分摊反供电量B甲反供=Σ反供*(B甲售/Σ售)
B所中乙线分摊反供电量B乙反供=Σ反供*(B乙售/Σ售)
A所分区线损A线损率=(A甲供入+A乙供入-A甲售-A乙售-A甲反供-A乙反供)/(A甲供入+A乙供入)
B所分区线损B线损率=(B甲供入+B乙供入-B甲售-B乙售-B甲反供B乙反供)/(B甲供入+B乙供入)
其中A甲售表示A所甲线路的售电量,Σ售表示总售电量。
本申请线路日线损分配处理方法的各实施例中,利用基于设备利用份额的跨区域线路线损分摊计算方法,根据电路理论,利用叠加原理依次求各电源对各支路的有功、无功电流,即该设备的利用份额,然后进行叠加求解分摊网损。解决分摊不合理问题,为供电方、用电方和转供方三方的转运损耗、责任指派、降损、补偿和收费等经济利益提供技术借鉴,并且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多业务系统海量数据充分挖掘利用,从而制定跨区域电网线路损耗分摊方法,使各电力公司更加合理公平地承担各自的线损。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3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3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线路日线损分配处理装置,包括:
迭代处理模块41,用于基于线路模型对线路上各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迭代处理;线路模型为根据获取到的设备台账信息、线路运行方式信息和电源拓扑关系信息建立的;
系数获取模块43,用于在迭代处理过程中,若出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与线路上对应的节点电流的平方成正比时,基于电流叠加法处理获取到的线路运行数据信息中电流信息,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区域分摊系数;
总线损电量获取模块45,用于根据获取到的线损统计信息,得到线路的总线损电量;
分摊线损电量获取模块47,用于根据总线损电量和各区域分摊系数,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线损电量。
关于线路日线损分配处理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线路日线损分配处理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线路日线损分配处理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线路日线损分配处理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基于线路模型对线路上各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迭代处理;线路模型为根据获取到的设备台账信息、线路运行方式信息和电源拓扑关系信息建立的;
在迭代处理过程中,若出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与线路上对应的节点电流的平方成正比时,基于电流叠加法处理获取到的线路运行数据信息中的电流信息,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区域分摊系数;
根据获取到的线损统计信息,得到线路的总线损电量;
根据总线损电量和各区域分摊系数,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线损电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线损统计信息,得到线路的总供电量和总反供电量;
根据总供电量、总反供电量和各区域分摊系数,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线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总供电量和各区域分摊系数,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供电量;
根据总反供电量和各区域分摊系数,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反供电量;
根据总供电量、各分摊供电量和各分摊反供电量,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线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基于线路模型对线路上各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迭代处理;线路模型为根据获取到的设备台账信息、线路运行方式信息和电源拓扑关系信息建立的;
在迭代处理过程中,若出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与线路上对应的节点电流的平方成正比时,基于电流叠加法处理获取到的线路运行数据信息中的电流信息,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区域分摊系数;
根据获取到的线损统计信息,得到线路的总线损电量;
根据总线损电量和各区域分摊系数,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线损电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线损统计信息,得到线路的总供电量和总反供电量;
根据总供电量、总反供电量和各区域分摊系数,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线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总供电量和各区域分摊系数,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供电量;
根据总反供电量和各区域分摊系数,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反供电量;
根据总供电量、各分摊供电量和各分摊反供电量,得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线损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线路日线损分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线路模型对线路上各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迭代处理;所述线路模型为根据获取到的设备台账信息、线路运行方式信息和电源拓扑关系信息建立的;所述线路模型包括平衡节点等效模型、电源分摊网损模型、负荷分摊网损模型、负荷承担网损模型以及电源承担网损模型;基于以下公式获取所述平衡节点等效模型:
Figure FDA0003913461190000011
其中,Ig平表示电源g的电流;Pg平表示电源g的用功功率;Qg平表示电源g的无功功率;Vg平表示电源g的电压;j表示常数项;
基于以下公式获取所述电源分摊网损模型:
Figure FDA0003913461190000012
Figure FDA0003913461190000013
其中,Pkloss表示发电机k应承担的总有功网损;Pklossij表示发电机k应承担的支路ij中的有功损耗;Qkloss表示发电机k应承担的总无功网损;Qklissij表示发电机k应承担的支路ij中的无功损耗;
基于以下公式获取所述负荷分摊网损模型:
Figure FDA0003913461190000014
Figure FDA0003913461190000015
其中,Plossm表示负荷m应承担的总有功网损;Plossijm表示负荷m应承担的支路ij中的有功损耗;Qlossm表示负荷m应承担的总无功网损;Qlossijm表示负荷m应承担的支路ij中的无功损耗;
基于以下公式获取所述负荷承担网损模型:
P′lossm=CPlossm
Q′lossm=CQlossm
其中,P′lossm表示假设线路中只有电源和负荷共同承担时,负荷m应承担的总有功网损;Q′lossm表示假设线路中只有电源和负荷共同承担时,负荷m应承担的总无功网损;C表示预设承担比例;
基于以下公式获取所述电源承担网损模型:
P′kloss=(1-C)Pkloss
Q′kloss=(1-C)Qkloss
其中,P′kloss表示假设线路中只有电源和负荷共同承担时,发电机k应承担的总有功网损;Q′kloss表示假设线路中只有电源和负荷共同承担时,发电机k应承担的总无功网损;
在所述迭代处理过程中,若出现所述有功功率和所述无功功率与所述线路上对应的节点电流的平方成正比时,基于电流叠加法处理获取到的线路运行数据信息中的电流信息,得到所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区域分摊系数;
根据所述线路上的总线损电量和各所述区域分摊系数,得到所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线损电量;所述总线损电量为根据获取到的线损统计信息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日线损分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根据所述线损统计信息,得到所述线路的总供电量和总反供电量;
根据所述总供电量、所述总反供电量和各所述区域分摊系数,得到所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线损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路日线损分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总供电量、所述总反供电量和所述区域分摊系数,得到所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线损率的步骤中,包括步骤:
根据所述总供电量和各所述区域分摊系数,得到所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供电量;
根据所述总反供电量和各所述区域分摊系数,得到所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反供电量;
根据所述总供电量、各所述分摊供电量和各所述分摊反供电量,得到所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所述分摊线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日线损分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信息包括线路总电流以及所述线路上各区域内流经电源的电源电流;
基于电流叠加法处理获取到的线路运行数据信息中的电流信息,得到所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区域分摊系数的步骤中,包括步骤:
将各所述电源电流与所述线路总电流的比值,作为所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所述区域分摊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路日线损分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线路模型对线路上各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迭代处理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
从资产系统获取所述设备台账信息和所述线路运行方式信息;
从GIS系统获取所述电源拓扑关系信息;
从计量自动化系统获取所述线路运行数据信息;
从营销系统获取所述线损统计信息。
6.一种线路日线损分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迭代处理模块,用于基于线路模型对线路上各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迭代处理;所述线路模型为根据获取到的设备台账信息、线路运行方式信息和电源拓扑关系信息建立的;所述线路模型包括平衡节点等效模型、电源分摊网损模型、负荷分摊网损模型、负荷承担网损模型以及电源承担网损模型;基于以下公式获取所述平衡节点等效模型:
Figure FDA0003913461190000041
其中,Ig平表示电源g的电流;Pg平表示电源g的用功功率;Qg平表示电源g的无功功率;Vg平表示电源g的电压;j表示常数项;
基于以下公式获取所述电源分摊网损模型:
Figure FDA0003913461190000042
Figure FDA0003913461190000043
其中,Pkloss表示发电机k应承担的总有功网损;Pklossij表示发电机k应承担的支路ij中的有功损耗;Qkloss表示发电机k应承担的总无功网损;Qklossij表示发电机k应承担的支路ij中的无功损耗;
基于以下公式获取所述负荷分摊网损模型:
Figure FDA0003913461190000044
Figure FDA0003913461190000045
其中,Plossm表示负荷m应承担的总有功网损;Plossijm表示负荷m应承担的支路ij中的有功损耗;Qlossm表示负荷m应承担的总无功网损;Qlossijm表示负荷m应承担的支路ij中的无功损耗;
基于以下公式获取所述负荷承担网损模型:
P′lossm=CPlossm
Q′lossm=CQlossm
其中,P′lossm表示假设线路中只有电源和负荷共同承担时,负荷m应承担的总有功网损;Q′lossm表示假设线路中只有电源和负荷共同承担时,负荷m应承担的总无功网损;C表示预设承担比例;
基于以下公式获取所述电源承担网损模型:
P′kloss=(1-C)Pkloss
Q′kloss=(1-C)Qkloss
其中,P′kloss表示假设线路中只有电源和负荷共同承担时,发电机k应承担的总有功网损;Q′kloss表示假设线路中只有电源和负荷共同承担时,发电机k应承担的总无功网损;
系数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迭代处理过程中,若出现所述有功功率和所述无功功率与所述线路上对应的节点电流的平方成正比时,基于电流叠加法处理获取到的线路运行数据信息中的电流信息,得到所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区域分摊系数;
分摊线损电量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线路上的总线损电量和各所述区域分摊系数,得到所述线路上各区域对应的分摊线损电量;所述总线损电量为根据获取到的线损统计信息得到。
7.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1140510.8A 2019-11-20 2019-11-20 线路日线损分配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9300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40510.8A CN110930019B (zh) 2019-11-20 2019-11-20 线路日线损分配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40510.8A CN110930019B (zh) 2019-11-20 2019-11-20 线路日线损分配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30019A CN110930019A (zh) 2020-03-27
CN110930019B true CN110930019B (zh) 2023-01-20

Family

ID=69850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40510.8A Active CN110930019B (zh) 2019-11-20 2019-11-20 线路日线损分配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300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7049A (zh) * 2022-06-16 2022-09-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警方法、装置及供用电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9663A (zh) * 2014-08-12 2016-03-30 国家电网公司 获取配电网负荷节点的网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34008A (zh) * 2016-01-20 2016-06-01 华南理工大学 考虑风速强度的分布式风力发电并网后概率线损分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9663A (zh) * 2014-08-12 2016-03-30 国家电网公司 获取配电网负荷节点的网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34008A (zh) * 2016-01-20 2016-06-01 华南理工大学 考虑风速强度的分布式风力发电并网后概率线损分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电流叠加法的网损分摊算法;朱凌志等;《中国电力》;20050205;第38卷(第2期);第53-5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30019A (zh) 2020-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u et al. Energy management of cooperative microgrids: A distributed optimization approach
Liu et al. A transactive energy framework for coordinated energy management of networked microgrids with distributionally robust optimization
Molina et al. Transmission network cost allocation based on circuit theory and the Aumann-Shapley method
Liu et al. Energy management of cooperative microgrids with P2P energy sharing in distribution networks
Scott et al. Network-aware coordination of residential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Ghofrani-Jahromi et al. Distribution loss allocation for radial systems including DGs
Zhang et al. A multi-agent based integrated volt-var optimization engine for fast vehicle-to-grid reactive power dispatch and electric vehicle coordination
Chen et al. Operational flexibility of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 with the potential from data centers
Agamah et al. A heuristic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load-leveling and peak demand reduction using energy storage systems
CN105406459B (zh) 利用基于一致性分布式处理估计电网中的最优潮流的方法
Cremers et al. Efficient methods for approximating the Shapley value for asset sharing in energy communities
CN110766482A (zh) 考虑电源调峰品质的深度调峰补偿费用分摊方法和装置
Boulaire et al. Benefit assessment of battery plus solar for customers and the grid
CN110930019B (zh) 线路日线损分配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Zou et al. Aggregator-Network Coordinated Peer-to-Peer Multi-Energy Trading via Adaptive Robust Stochastic Optimization
Ma et al. Market-based co-optimization of energy and ancillary services with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 flexibilities
Le Building energy management and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considering battery degradation and random vehicles’ arrivals and departures
Wei et al. Three-phase optimal power flow based distribution locational marginal pricing and associated price stability
CN111191912B (zh) 轻载线路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Baldick et al. Coordinated dispatch of regional transmission organizations: Theory and example
Bonetto et al. Joint optimal pricing and electrical efficiency enforcement for rational agents in microgrids
Gebrekiros et al. Assessment of PTDF based power system aggregation schemes
CN110968947A (zh) 虚拟电厂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896794B (zh) 交直流并联输电通道检修计划和功率分配协同处理方法
CN115936365A (zh) 多端直流联络线功率优化的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出清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1301, Chengtou building, No. 106, Fengze East Road,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1301, Chengtou building, No. 106, Fengze East Road,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912

Address after: Yunsheng Science Park, No. 11 Spectral Middle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700

Patentee after: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Enterprise Technology (Guangdo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1301, Chengtou building, No. 106, Fengze East Road,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