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21824B - 一种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的培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的培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21824B
CN110921824B CN201911248104.3A CN201911248104A CN110921824B CN 110921824 B CN110921824 B CN 110921824B CN 201911248104 A CN201911248104 A CN 201911248104A CN 110921824 B CN110921824 B CN 1109218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mulated sewage
nitrite
concentration
ammonia nitrogen
sew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4810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21824A (zh
Inventor
赵选英
刘君君
杨峰
王智宁
程夫苓
唐为清
吕振
戴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Nanda Huax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University Yan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Nanda Huax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University Yan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Nanda Huax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University Yan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Jiangsu Nanda Huax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4810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218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218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218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218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218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28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36Adaptation or attenuation of cel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5/00Use of specific compounds during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5/06Nutrients for stimulating the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的培养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静态挂膜和动态挂膜相结合的微生物挂膜方式,梯度式增加或减少培养基质浓度的方式培养反硝化菌群,大幅提高了生物膜的耐冲击负荷能力,提高了污水脱氮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的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的主要矛盾已由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转变为氮磷污染物的去除。备受人们关注的由氮磷等污染物引起的富营养化现象,不仅破坏了水环境,还影响到人类健康,所以,解决由氮磷等污染物引起的水环境污染问题迫在眉睫。近年来,各种生物处理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污水处理,然而由于C/N比较低,出水TN浓度过高以及硝化菌和聚磷菌的泥龄矛盾问题,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及技术很难达到同步的深度脱氮除磷。
且传统的硝化—反硝化工艺消耗能源和有机碳源,特别是对低C/N废水,应用于该工艺处理废水需外加碳源作为电子供体,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污泥处理、处置成本高。双污泥短程反硝化除磷及厌氧氨氧化理论技术的提出及发展,为污水的生物深度脱氮除磷领域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得氮磷同步高效去除,解决了低C/N比生活污水碳源不足以及传统工艺出水TN浓度过高的问题。短程反硝化除磷技术在厌氧/缺氧交替条件下可以不断富集反硝化聚磷菌,进而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原水中的挥发性脂肪酸合成内碳源聚羟基脂肪酸酯储存体内,缺氧条件下,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体内储存的聚羟基脂肪酸酯为电子供体完成过量吸磷反应。吕振等(吕振,李燕.pH和C:N对厌氧氨氧化耦合短程反硝化脱氮性能的影响.《环境污染与防治》.2018(40):1106)曾指出厌氧氨氧化耦合短程反硝化是生物处理过程中新发现的自养和异养菌相结合的脱氮除碳过程,该过程与传统反硝化相比节省了70%左右的有机碳源,剩余污泥大量减少等优点,同时短程反硝化过程可去除厌氧氨氧化反应时产生的10%的硝态氮,从而使得出水TN能够达标。
填料反硝化能力的培养对工艺起着关键影响作用,其不仅为微生物生长提供场所,也为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提供场所,填料反硝化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填料微生物的挂膜驯化、微生物的数量和生物降解效果。现有的生物挂膜的方法主要有“闷曝法”、“循环法”、“自然挂膜法”、“快速挂膜法”等,但上述各方法的生物膜牢固性不强、易脱落,且用时长,往往需要2个月左右时间,且挂膜成功后仍需要较长的时间驯化生物膜。因此,研究一种快速有效的厌氧氨氧化填料反硝化能力的培养方法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的填料反硝化能力因生物膜牢固性差、易脱落、反硝化能力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的培养方法,采用静态挂膜和动态挂膜相结合的微生物挂膜方式,梯度式增加培养基质浓度的方式培养反硝化菌群,大幅提高了生物膜的耐冲击负荷能力,提高了污水脱氮效率。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静态挂膜:向填充有厌氧氨氧化污泥液的反应室内通入模拟污水一进行静态培养,静态挂膜期间停止模拟污水一的通入,保持曝气状态,直到挂膜完成;所述模拟污水一的组分为铵盐和亚硝酸盐;
(2)动态挂膜:向反应器内通入模拟污水二进行动态培养,动态挂膜期间同时进行排水和持续通入模拟污水二,并回流活性污泥,保持曝气状态,直到挂膜完成;所述模拟污水二的组分为铵盐和亚硝酸盐;
(3)反硝化能力的培养:向反应器通入模拟污水三;反硝化能力的培养期间同时进行排水和持续通入模拟污水三,并回流活性污泥;当出水的氨氮和亚硝态氮去除率≥80%,COD去除率≥90%后,开始按照一定浓度梯度增加模拟污水三内的碳源,当碳源添加量使得模拟污水三的COD浓度与初始氨氮浓度比值为1.2:1时停止添加碳源;所述模拟污水三的组分为碳源、铵盐及亚硝酸盐;
(4)反硝化能力的强化:向反应器通入模拟污水四;反硝化能力的强化期间同时进行排水和持续通入模拟污水四,并回流活性污泥;当氨氮、亚硝态氮及硝态氮去除率稳定≥80%,COD去除率稳定≥90%后,开始按照一定浓度梯度增加模拟污水四内的硝酸盐和碳源,同时以一定浓度梯度减少模拟污水四的亚硝酸盐和铵盐的投加量;出水水质稳定,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强化结束;所述模拟污水四的组分为碳源、铵盐、亚硝酸盐及硝酸盐。
优选的方案,所述(4)中,碳源的增加浓度梯度满足模拟污水四中COD的增加量与初始的氨氮浓度的比为0.1~0.2;硝酸盐的增加浓度梯度满足模拟污水四中硝态氮的增加量与初始的氨氮浓度的比为0.05~0.1;亚硝酸盐的减少浓度梯度满足模拟污水四中亚硝态氮的减少量与初始的氨氮浓度的比为0.08~0.15;铵盐的减少浓度梯度满足模拟污水四中氨氮的减少量与初始的氨氮浓度的比为0.06~0.1。
优选的方案,所述(4)中,铵盐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四中初始氨氮浓度为30-80mg/L,碳源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四中COD与初始氨氮浓度比为1.2:1,亚硝酸盐的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四中初始氨氮与亚硝态氮的浓度比为0.75~1,硝酸盐的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四中初始的硝态氮与氨氮的浓度比为0.1。
优选的方案,所述(3)中,碳源的增加浓度梯度满足模拟污水三中COD的增加量与初始氨氮浓度的比为0.1~0.2。
优选的方案,所述(3)中,铵盐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三中初始氨氮的浓度为30-80mg/L,碳源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三中COD与初始氨氮浓度比为1:5,亚硝酸盐的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三中初始氨氮与亚硝态氮的浓度比为0.75~1。
优选的方案,所述(1)中,静态挂膜周期为2-4天,铵盐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一中氨氮的浓度为160~360mg/L,亚硝酸盐的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一中氨氮与亚硝态氮的浓度比为0.75~1。
优选的方案,所述(2)中,动态挂膜周期为4-10天;铵盐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二中氨氮的浓度为30~80mg/L,亚硝酸盐的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二中氨氮与亚硝态氮的浓度比为0.75~1。
优选的方案,动态挂膜完成后,可再次重复进行步骤(1)与步骤(2),如此反复,直至出水氨氮去除率达≥80%,亚硝态氮去除率达≥80%。
优选的方案,所述铵盐为氯化铵、硫酸铵和硫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亚硝酸盐为亚硝酸钠、亚硝酸钾和亚硝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硝酸盐为硝酸钠、硝酸钾和硝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碳源为乙酸钠和甲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的方案,利用硫酸和/或碳酸氢钠来调节模拟污水一、模拟污水二、模拟污水三以及模拟污水四的pH值至7.5~8.0。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的培养方法,采用挂膜-培养-强化的方式使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系统逐步具有反硝化能力,且反硝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能够和谐共存并保持较高的活性,避免先培养再挂膜时,挂膜期高浓度基质对反硝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的活性产生抑制,同时高强度的曝气对反硝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所处微环境平衡分布的破坏,延长挂膜时间,降低菌群活性,抑制系统的脱氮效果较低。
(2)本发明提供的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的培养方法,其填料挂膜方法,采用静态挂膜和动态挂膜相结合,在静态挂膜2-4d期间,加入充足的营养基质,使得部分微生物固着在载体上生长,同时可在此条件下高速繁殖,因此微生物量大且生物膜已基本成熟;另外,在静态挂膜过程中打开曝气,使得附着在载体上的固着态微生物能够适应较强的水力冲击负荷,因此所形成的生物膜耐冲击负荷能力强,有利于提高污水的脱氮效率。
(3)本发明提供的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的培养方法,采用梯度式投加碳源的方式培养反硝化菌群,尽量避免冲击式大量有机碳源对厌氧氨氧化菌群的抑制作用,同时为厌氧氨氧化反应提供所需的无机碳源,尽量使有机碳源的添加量对厌氧氨氧化菌活性的抑制和对反硝化菌活性的促进之间处于平衡,保证厌氧氨氧化菌活性的同时能够快速培养反硝化菌群,可操作性强。
(4)本发明提供的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的培养方法,采用梯度式投加碳源和硝酸盐、梯度式减少亚硝酸盐和铵盐的方式强化系统的反硝化能力,避免当反应器中的硝酸盐不足时,由于反硝化反应具有更低的自由能,反硝化菌更易利用亚硝酸盐,与厌氧氨氧化菌竞争基质,降低厌氧氨氧化菌的活性,保证反硝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能够和谐共存,且保持较高的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静态挂膜:向填充有厌氧氨氧化污泥液的反应室内(泥层体积占反应室体积的30%)通入模拟污水一进行静态培养,静态挂膜期间停止模拟污水一的通入,保持曝气状态,静态挂膜周期为2天;
模拟污水一的组分为氯化铵和亚硝酸钠;氯化铵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一中氨氮的浓度为160mg/L,亚硝酸钠的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一中氨氮与亚硝态氮的浓度比为0.75;
利用硫酸和/或碳酸氢钠来调节模拟污水一的pH值至7.5;
(2)动态挂膜:向反应器内通入模拟污水二进行动态培养,动态挂膜期间同时进行排水和持续通入模拟污水二,并回流活性污泥,保持曝气状态,动态挂膜周期为5天;
模拟污水二的组分为氯化铵和亚硝酸钠;氯化铵的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二中氨氮的浓度为30mg/L,亚硝酸钠的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二中氨氮与亚硝态氮的浓度比为0.75;
利用硫酸和/或碳酸氢钠来调节模拟污水二的pH值至7.5;
重复进行步骤(1)与步骤(2),反复2次,直至出水氨氮去除率达≥80%,亚硝态氮去除率达≥80%。
(3)反硝化能力的培养:向反应器通入模拟污水三,期间同时进行排水和持续通入模拟污水三,并回流活性污泥,直到出水的氨氮和亚硝态氮去除率≥80%,COD去除率≥90%;
模拟污水三的组分为氯化铵、乙酸钠、亚硝酸钠,氯化铵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三中初始氨氮的浓度为30mg/L,乙酸钠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三中COD与初始氨氮浓度比为1:5,亚硝酸钠的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三中初始氨氮与亚硝态氮的浓度比为0.75;
利用硫酸和/或碳酸氢钠来调节模拟污水三的pH值至7.5;
随后按照一定浓度梯度增加模拟污水三内的乙酸钠,乙酸钠的增加浓度梯度满足模拟污水三中COD的增加量与初始氨氮浓度的比为0.1,当乙酸钠添加量使得模拟污水三的COD浓度与初始氨氮浓度比值为1.2:1时停止添加。
(4)反硝化能力的强化:向反应器通入模拟污水四;期间同时进行排水和持续通入模拟污水四,并回流活性污泥,直到氨氮、亚硝态氮及硝态氮去除率稳定≥80%,COD去除率稳定≥90%;
模拟污水四的组分为氯化铵、亚硝酸钠、乙酸钠及硝酸钠,氯化铵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四中初始氨氮浓度为30mg/L,乙酸钠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四中COD与初始氨氮浓度比为1.2:1,亚硝酸钠的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四中初始氨氮与亚硝态氮的浓度比为0.75,硝酸钠的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四中初始的硝态氮与氨氮的浓度比为0.1;
利用硫酸和/或碳酸氢钠来调节模拟污水四的pH值至7.5;
随后按照一定浓度梯度增加模拟污水四内的硝酸钠和乙酸钠,同时以一定浓度梯度减少模拟污水四的亚硝酸钠和氯化铵的投加量,乙酸钠的增加浓度梯度满足模拟污水四中COD的增加量与初始的氨氮浓度的比为0.1;硝酸钠的增加浓度梯度满足模拟污水四中硝态氮的增加量与初始的氨氮浓度的比为0.05;亚硝酸钠的减少浓度梯度满足模拟污水四中亚硝态氮的减少量与初始的氨氮浓度的比为0.08;氯化铵的减少浓度梯度满足模拟污水四中氨氮的减少量与初始的氨氮浓度的比为0.06,直至出水水质稳定,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强化结束。
本实施例中,采用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反应器,对某化工企业生化尾水进行处理,在废水中适量添加乙酸钠和氯化铵,使得污水中氨氮浓度和硝态氮浓度比值为0.3,COD值与硝态氮浓度比值为2.5,同时添加少量碳酸氢钠保持污水pH为7.5,同时控制流量使得水力停留时间为6h,反应室内溶解氧小于1mg/L。
利用本实施例中培养的厌氧氨氧化污泥进行污水处理的处理效果如表1所示。
表1处理前后水质指标
Figure BDA000230825827000005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静态挂膜:向填充有厌氧氨氧化污泥液的反应室内(泥层体积占反应室体积的30%)通入模拟污水一进行静态培养,静态挂膜期间停止模拟污水一的通入,保持曝气状态,静态挂膜周期为4天;
模拟污水一的组分为硫酸铵和亚硝酸钾;硫酸铵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一中氨氮的浓度为360mg/L,亚硝酸钾的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一中氨氮与亚硝态氮的浓度比为1;
利用硫酸和/或碳酸氢钠来调节模拟污水一的pH值至8.0;
(2)动态挂膜:向反应器内通入模拟污水二进行动态培养,动态挂膜期间同时进行排水和持续通入模拟污水二,并回流活性污泥,保持曝气状态,动态挂膜周期为10天;
模拟污水二的组分为硫酸铵和亚硝酸钾;硫酸铵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二中氨氮的浓度为80mg/L,亚硝酸钾的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二中氨氮与亚硝态氮的浓度比为1;
利用硫酸和/或碳酸氢钠来调节模拟污水二的pH值至8.0;
重复进行步骤(1)与步骤(2),反复2次,直至出水氨氮去除率达≥80%,亚硝态氮去除率达≥80%。
(3)反硝化能力的培养:向反应器通入模拟污水三,期间同时进行排水和持续通入模拟污水三,并回流活性污泥,直到出水的氨氮和亚硝态氮去除率≥80%,COD去除率≥90%;
模拟污水三的组分为硫酸铵、甲醇、亚硝酸钾,硫酸铵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三中初始氨氮的浓度为80mg/L,甲醇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三中COD与初始氨氮浓度比为1:5,亚硝酸钾的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三中初始氨氮与亚硝态氮的浓度比为1;
利用硫酸和/或碳酸氢钠来调节模拟污水三的pH值至8;
随后按照一定浓度梯度增加模拟污水三内的甲醇,甲醇的增加浓度梯度满足模拟污水三中COD的增加量与初始氨氮浓度的比为0.2,当甲醇添加量使得模拟污水三的COD浓度与初始氨氮浓度比值为1.2:1时停止添加。
(4)反硝化能力的强化:向反应器通入模拟污水四;期间同时进行排水和持续通入模拟污水四,并回流活性污泥,直到氨氮、亚硝态氮及硝态氮去除率稳定≥80%,COD去除率稳定≥90%;
模拟污水四的组分为硫酸铵、甲醇、亚硝酸钾、硝酸钾,硫酸铵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四中初始氨氮浓度为80mg/L,甲醇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四中COD与初始氨氮浓度比为1.2:1,亚硝酸钾的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四中初始氨氮与亚硝态氮的浓度比为1,硝酸钾的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四中初始的硝态氮与氨氮的浓度比为0.1;
利用硫酸和/或碳酸氢钠来调节模拟污水四的pH值至8.0;
随后按照一定浓度梯度增加模拟污水四内的硝酸钾和甲醇,同时以一定浓度梯度减少模拟污水四的亚硝酸钾和硫酸铵的投加量,甲醇的增加浓度梯度满足模拟污水四中COD的增加量与初始的氨氮浓度的比为0.2;硝酸钾的增加浓度梯度满足模拟污水四中硝态氮的增加量与初始的氨氮浓度的比为0.1;亚硝酸钾的减少浓度梯度满足模拟污水四中亚硝态氮的减少量与初始的氨氮浓度的比为0.15;硫酸铵的减少浓度梯度满足模拟污水四中氨氮的减少量与初始的氨氮浓度的比为0.1,直至出水水质稳定,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强化结束。
本实施例中,采用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反应器,对某化工企业生化尾水进行处理,在废水中适量添加甲醇和氯化铵,使得污水中氨氮浓度和硝态氮浓度比值为0.3,COD值与硝态氮浓度比值为2.5,同时添加少量碳酸氢钠保持污水pH为7.5,同时控制流量使得水力停留时间为6h,反应室内溶解氧小于1mg/L。利用本实施例中培养的厌氧氨氧化污泥进行污水处理的处理效果如表2所示。
表2处理前后水质指标
Figure BDA000230825827000007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静态挂膜:向填充有厌氧氨氧化污泥液的反应室内(泥层体积占反应室体积的30%)通入模拟污水一进行静态培养,静态挂膜期间停止模拟污水一的通入,保持曝气状态,静态挂膜周期为3天;
模拟污水一的组分为硫酸氢铵和亚硝酸钙;硫酸氢铵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一中氨氮的浓度为250mg/L,亚硝酸钙的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一中氨氮与亚硝态氮的浓度比为0.85;
利用硫酸和/或碳酸氢钠来调节模拟污水一的pH值至7.8;
(2)动态挂膜:向反应器内通入模拟污水二进行动态培养,动态挂膜期间同时进行排水和持续通入模拟污水二,并回流活性污泥,保持曝气状态,动态挂膜周期为8天;
模拟污水二的组分为硫酸氢铵和亚硝酸钙;硫酸氢铵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二中氨氮的浓度为50mg/L,亚硝酸钙的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二中氨氮与亚硝态氮的浓度比为0.85;
利用硫酸和/或碳酸氢钠来调节模拟污水二的pH值至7.8;
重复进行步骤(1)与步骤(2),反复1次,直至出水氨氮去除率达≥80%,亚硝态氮去除率达≥80%。
(3)反硝化能力的培养:向反应器通入模拟污水三,期间同时进行排水和持续通入模拟污水三,并回流活性污泥,直到出水的氨氮和亚硝态氮去除率≥80%,COD去除率≥90%;
模拟污水三的组分为硫酸氢铵、乙酸钠、亚硝酸钙,硫酸氢铵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三中初始氨氮的浓度为50mg/L,乙酸钠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三中COD与初始氨氮浓度比为1:5,亚硝酸钙的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三中初始氨氮与亚硝态氮的浓度比为0.85;
利用硫酸和/或碳酸氢钠来调节模拟污水三的pH值至7.8;
随后按照一定浓度梯度增加模拟污水三内的乙酸钠,乙酸钠的增加浓度梯度满足模拟污水三中COD的增加量与初始氨氮浓度的比为0.15,当乙酸钠添加量使得模拟污水三的COD浓度与初始氨氮浓度比值为1.2:1时停止添加乙酸钠。
(4)反硝化能力的强化:向反应器通入模拟污水四;期间同时进行排水和持续通入模拟污水四,并回流活性污泥,直到氨氮、亚硝态氮及硝态氮去除率稳定≥80%,COD去除率稳定≥90%;
模拟污水四的组分为硫酸氢铵、乙酸钠、亚硝酸钙、硝酸钙,硫酸氢铵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四中初始氨氮浓度为50mg/L,乙酸钠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四中COD与初始氨氮浓度比为1.2:1,亚硝酸钙的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四中初始氨氮与亚硝态氮的浓度比为0.85,硝酸钙的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四中初始的硝态氮与氨氮的浓度比为0.1;
利用硫酸和/或碳酸氢钠来调节模拟污水四的pH值至7.8;
随后按照一定浓度梯度增加模拟污水四内的硝酸钙和乙酸钠,同时以一定浓度梯度减少模拟污水四的亚硝酸钙和硫酸氢铵的投加量,乙酸钠的增加浓度梯度满足模拟污水四中COD的增加量与初始的氨氮浓度的比为0.15;硝酸钙的增加浓度梯度满足模拟污水四中硝态氮的增加量与初始的氨氮浓度的比为0.08;亚硝酸钙的减少浓度梯度满足模拟污水四中亚硝态氮的减少量与初始的氨氮浓度的比为0.12;硫酸氢铵的减少浓度梯度满足模拟污水四中氨氮的减少量与初始的氨氮浓度的比为0.8,直至出水水质稳定,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强化结束。
本实施例中,采用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反应器,对某化工企业生化尾水进行处理,在废水中适量添加乙酸钠和氯化铵,使得污水中氨氮浓度和硝态氮浓度比值为0.3,COD值与硝态氮浓度比值为2.5,同时添加少量碳酸氢钠保持污水pH为7.5,同时控制流量使得水力停留时间为6h,反应室内溶解氧小于1mg/L。
利用本实施例中培养的厌氧氨氧化污泥进行污水处理的处理效果如表3所示。
表3处理前后水质指标
Figure BDA0002308258270000081
对比例1
本对比例基本同实施例1,其区别之处仅在于,在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未进行静态挂膜;
利用本对比例中,采用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反应器,对某化工企业生化尾水进行处理,在废水中适量添加乙酸钠和氯化铵,使得污水中氨氮浓度和硝态氮浓度比值为0.3,COD值与硝态氮浓度比值为2.5,同时添加少量碳酸氢钠保持污水pH为7.5,同时控制流量使得水力停留时间为6h,反应室内溶解氧小于1mg/L。
利用本对比例中培养的厌氧氨氧化污泥进行污水处理的处理效果如表4所示。
表4处理前后水质指标
Figure BDA0002308258270000091
对比例2
本对比例基本同实施例1,其区别之处仅在于:
步骤(3)中,反硝化能力的培养步骤如下:向反应器通入模拟污水三,期间同时进行排水和持续通入模拟污水三,并回流活性污泥,直到出水的氨氮和亚硝态氮去除率≥80%,COD去除率≥90%;
模拟污水三的组分为氯化铵、乙酸钠、亚硝酸钠,氯化铵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三中初始氨氮的浓度为30mg/L,乙酸钠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三中COD与初始氨氮浓度比为1:5,亚硝酸钠的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三中初始氨氮与亚硝态氮的浓度比为0.75;
本对比例中,采用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反应器,对某化工企业生化尾水进行处理,在废水中适量添加乙酸钠和氯化铵,使得污水中氨氮浓度和硝态氮浓度比值为0.3,COD值与硝态氮浓度比值为2.5,同时添加少量碳酸氢钠保持污水pH为7.5,同时控制流量使得水力停留时间为6h,反应室内溶解氧小于1mg/L。
利用本对比例中培养的厌氧氨氧化污泥进行污水处理的处理效果如表5所示。
表5处理前后水质指标
Figure BDA0002308258270000092
对比例3
本对比例基本同实施例1,其区别之处仅在于:
步骤(4)中,反硝化能力的强化步骤如下:向反应器通入模拟污水四;期间同时进行排水和持续通入模拟污水四,并回流活性污泥,直到氨氮、亚硝态氮及硝态氮去除率稳定≥80%,COD去除率稳定≥90%;
模拟污水四的组分为氯化铵、亚硝酸钠、乙酸钠及硝酸钠,氯化铵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四中初始氨氮浓度为30mg/L,乙酸钠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四中COD与初始氨氮浓度比为1.2:1,亚硝酸钠的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四中初始氨氮与亚硝态氮的浓度比为0.75,硝酸钠的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四中初始的硝态氮与氨氮的浓度比为0.1;
利用硫酸和/或碳酸氢钠来调节模拟污水四的pH值至7.5;
随后仅仅按照一定浓度梯度增加模拟污水四内的硝酸钠和乙酸钠,乙酸钠的增加浓度梯度满足模拟污水四中COD的增加量与初始的氨氮浓度的比为0.1;硝酸钠的增加浓度梯度满足模拟污水四中硝态氮的增加量与初始的氨氮浓度的比为0.05;直至出水水质稳定,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强化结束。
本对比例中,采用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反应器,对某化工企业生化尾水进行处理,在废水中适量添加乙酸钠和氯化铵,使得污水中氨氮浓度和硝态氮浓度比值为0.3,COD值与硝态氮浓度比值为2.5,同时添加少量碳酸氢钠保持污水pH为7.5,同时控制流量使得水力停留时间为6h,反应室内溶解氧小于1mg/L。
利用本对比例中培养的厌氧氨氧化污泥进行污水处理的处理效果如表6所示。
表6处理前后水质指标
Figure BDA0002308258270000101
对比例4
本对比例基本同实施例1,其区别之处仅在于:
步骤(4)中,反硝化能力的强化步骤如下:向反应器通入模拟污水四;期间同时进行排水和持续通入模拟污水四,并回流活性污泥,直到氨氮、亚硝态氮及硝态氮去除率稳定≥80%,COD去除率稳定≥90%;
模拟污水四的组分为氯化铵、亚硝酸钠、乙酸钠及硝酸钠,氯化铵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四中初始氨氮浓度为30mg/L,乙酸钠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四中COD与初始氨氮浓度比为1.2:1,亚硝酸钠的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四中初始氨氮与亚硝态氮的浓度比为0.75,硝酸钠的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四中初始的硝态氮与氨氮的浓度比为0.1;
利用硫酸和/或碳酸氢钠来调节模拟污水四的pH值至7.5;
随后仅仅按照一定浓度梯度减少模拟污水四的亚硝酸钠和氯化铵的投加量,亚硝酸钠的减少浓度梯度满足模拟污水四中亚硝态氮的减少量与初始的氨氮浓度的比为0.08;氯化铵的减少浓度梯度满足模拟污水四中氨氮的减少量与初始的氨氮浓度的比为0.06,直至出水水质稳定,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强化结束。
本对比例中,采用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反应器,对某化工企业生化尾水进行处理,在废水中适量添加乙酸钠和氯化铵,使得污水中氨氮浓度和硝态氮浓度比值为0.3,COD值与硝态氮浓度比值为2.5,同时添加少量碳酸氢钠保持污水pH为7.5,同时控制流量使得水力停留时间为6h,反应室内溶解氧小于1mg/L。
利用本对比例中培养的厌氧氨氧化污泥进行污水处理的处理效果如表7所示。
表7处理前后水质指标
Figure BDA0002308258270000111
由表7可以看出,利用本对比例中培养的厌氧氨氧化污泥进行污水处理的处理效果差于利用本发明的方法中培养的厌氧氨氧化污泥进行污水处理的处理效果。

Claims (6)

1.一种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静态挂膜:向填充有厌氧氨氧化污泥液的反应室内通入模拟污水一进行静态培养,静态挂膜期间停止模拟污水一的通入,保持曝气状态,直到挂膜完成;所述模拟污水一的组分为铵盐和亚硝酸盐;
其中,静态挂膜周期为2-4天,铵盐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一中氨氮的浓度为160~360mg/L,亚硝酸盐的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一中氨氮与亚硝态氮的浓度比为0.75~1;
(2)动态挂膜:向反应器内通入模拟污水二进行动态培养,动态挂膜期间同时进行排水和持续通入模拟污水二,并回流活性污泥,保持曝气状态,直到挂膜完成;所述模拟污水二的组分为铵盐和亚硝酸盐;
其中,动态挂膜周期为4-10天;铵盐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二中氨氮的浓度为30~80mg/L,亚硝酸盐的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二中氨氮与亚硝态氮的浓度比为0.75~1;
(3)反硝化能力的培养:向反应器通入模拟污水三;反硝化能力的培养期间同时进行排水和持续通入模拟污水三,并回流活性污泥;当出水的氨氮和亚硝态氮去除率≥80%,COD去除率≥90%后,开始按照一定浓度梯度增加模拟污水三内的碳源,当碳源添加量使得模拟污水三的COD浓度与初始氨氮浓度比值为1.2:1时停止添加碳源;所述模拟污水三的组分为碳源、铵盐及亚硝酸盐;
其中,碳源的增加浓度梯度满足模拟污水三中COD的增加量与初始氨氮浓度的比为0.1~0.2;
(4)反硝化能力的强化:向反应器通入模拟污水四;反硝化能力的强化期间同时进行排水和持续通入模拟污水四,并回流活性污泥;当氨氮、亚硝态氮及硝态氮去除率稳定≥80%,COD去除率稳定≥90%后,开始按照一定浓度梯度增加模拟污水四内的硝酸盐和碳源,同时以一定浓度梯度减少模拟污水四的亚硝酸盐和铵盐的投加量;出水水质稳定,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强化结束;所述模拟污水四的组分为碳源、铵盐、亚硝酸盐及硝酸盐;
其中,碳源的增加浓度梯度满足模拟污水四中COD的增加量与初始的氨氮浓度的比为0.1~0.2;硝酸盐的增加浓度梯度满足模拟污水四中硝态氮的增加量与初始的氨氮浓度的比为0.05~0.1;亚硝酸盐的减少浓度梯度满足模拟污水四中亚硝态氮的减少量与初始的氨氮浓度的比为0.08~0.15;铵盐的减少浓度梯度满足模拟污水四中氨氮的减少量与初始的氨氮浓度的比为0.06~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中,铵盐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四中初始氨氮浓度为30-80mg/L,碳源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四中COD与初始氨氮浓度比为1.2:1,亚硝酸盐的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四中初始氨氮与亚硝态氮的浓度比为0.75~1,硝酸盐的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四中初始的硝态氮与氨氮的浓度比为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中,铵盐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三中初始氨氮的浓度为30-80mg/L,碳源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三中COD与初始氨氮浓度比为1:5,亚硝酸盐的添加量保持模拟污水三中初始氨氮与亚硝态氮的浓度比为0.7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动态挂膜完成后,再次重复进行步骤(1)与步骤(2),如此反复,直至出水氨氮去除率达≥80%,亚硝态氮去除率达≥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铵盐为氯化铵、硫酸铵和硫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亚硝酸盐为亚硝酸钠、亚硝酸钾和亚硝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硝酸盐为硝酸钠、硝酸钾和硝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碳源为乙酸钠和甲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硫酸和/或碳酸氢钠来调节模拟污水一、模拟污水二、模拟污水三以及模拟污水四的pH值至7.5~8.0。
CN201911248104.3A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的培养方法 Active CN1109218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8104.3A CN110921824B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的培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8104.3A CN110921824B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的培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21824A CN110921824A (zh) 2020-03-27
CN110921824B true CN110921824B (zh) 2021-11-16

Family

ID=69857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48104.3A Active CN110921824B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的培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218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47866B (zh) * 2020-06-11 2021-12-07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厌氧氨氧化污泥培养及富集的装置及方法
CN113430149A (zh) * 2021-08-10 2021-09-24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3788A (zh) * 2013-01-04 2013-04-1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
CN103420481A (zh) * 2013-08-19 2013-12-04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厌氧氨氧化耦合异养反硝化脱氮方法
CN104276656A (zh) * 2014-10-12 2015-01-14 北京工业大学 反硝化厌氧氨氧化sbr处理高浓度硝酸盐废水与城市污水的方法
CN104291443A (zh) * 2014-10-12 2015-01-21 北京工业大学 半硝化/部分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处理低碳氮比城市污水的装置与方法
CN105540840A (zh) * 2015-12-12 2016-05-04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启动全程自养脱氮滤柱的方法
CN107032506A (zh) * 2017-05-24 2017-08-11 北京工业大学 分段出水短程硝化‑Anammox/反硝化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和方法
CN107879469A (zh) * 2017-11-28 2018-04-06 王金龙 一种部分亚硝化启动与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3788A (zh) * 2013-01-04 2013-04-1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
CN103420481A (zh) * 2013-08-19 2013-12-04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厌氧氨氧化耦合异养反硝化脱氮方法
CN104276656A (zh) * 2014-10-12 2015-01-14 北京工业大学 反硝化厌氧氨氧化sbr处理高浓度硝酸盐废水与城市污水的方法
CN104291443A (zh) * 2014-10-12 2015-01-21 北京工业大学 半硝化/部分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处理低碳氮比城市污水的装置与方法
CN105540840A (zh) * 2015-12-12 2016-05-04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启动全程自养脱氮滤柱的方法
CN107032506A (zh) * 2017-05-24 2017-08-11 北京工业大学 分段出水短程硝化‑Anammox/反硝化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和方法
CN107879469A (zh) * 2017-11-28 2018-04-06 王金龙 一种部分亚硝化启动与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21824A (zh) 2020-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5376B (zh) 一步去除废水中碳氮污染物的方法
CN106542655B (zh) 一种高效脱氮微生物菌剂快速挂膜方法
Cheng et al. Organic carbon supplement influencing performance of biological nitritification in a fluidized bed reactor
CN110002591B (zh) 一种缺氧/好氧交替条件下实现城市生活污水短程硝化耦合反硝化除磷的装置与方法
CN105621611A (zh) 一种含氨废水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快速启动方法
CN114230006B (zh) 一种厌氧氨氧化菌自然富集的方法
CN106350471B (zh) 定向快速筛选富集广谱性硝化细菌的方法
CN103373764B (zh) 一种含氨废水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快速启动方法
CN106434469B (zh) 一种耐低温硝化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921824B (zh) 一种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的培养方法
CN111422976A (zh) 一种利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高氨氮废水的工艺
CN108383239B (zh) 间歇曝气模式下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同时除磷的一体化生物处理工艺
CN111233166A (zh) 一种使用菌剂给生物膜反应器挂膜的方法
CN106554084A (zh)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快速启动方法
CN117023812A (zh) 一种硫自养-异养反硝化菌群的驯化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CN112811582A (zh) 一种投加联氨促进短程硝化的亚硝化sbr装置及改良工艺
CN110255703B (zh) 一种好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方法
CN116354506B (zh) 一种通过高浓度群体感应抑制剂胁迫实现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高效脱氮的方法
CN115124139B (zh) 低温环境硫自养反硝化系统的启动方法
CN108862943B (zh) 一种可调节生物膜-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方法和装置
CN204298138U (zh) 一种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CN116282543A (zh) 一种净化海水养殖尾水无机氮的复合生物定向转化系统及方法
KISHIDA et al. Challenge for formation of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in a continuous-flow reactor
CN115627246A (zh) 一株好氧反硝化菌株zw-2在氨氮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KR101179049B1 (ko) 황탈질 미생물에 의한 아질산성 질소 제거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