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15960A - 一种小青柑普茶的低温抽湿加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青柑普茶的低温抽湿加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15960A
CN110915960A CN201911295607.6A CN201911295607A CN110915960A CN 110915960 A CN110915960 A CN 110915960A CN 201911295607 A CN201911295607 A CN 201911295607A CN 110915960 A CN110915960 A CN 1109159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humidifying
oranges
green oranges
soil
t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956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伟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Lvzhu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Lvzhu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Lvzhu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Lvzhu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9560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159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159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59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4Tea preparations, e.g. using additiv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供一种小青柑普茶的低温抽湿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小青柑的选择、筛选、清洗、挖肉、茶叶填充、抽湿、静置和包装:小青柑的选择方面:在种植小青柑的阶段,选择茶枝柑系大种油身或细种油身品种系中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强的株系;选择以植物提炼活性成分、生物代谢物和天然矿物质为营养来源;土壤处理使用的土壤生态修复剂为以山茶油基蔗糖酯土壤生态修复剂、山茶油鼠李糖酯土壤生态修复剂或改性鼠李糖酯土壤生态修复剂;使用中药祛除的方式进行祛虫;抽湿方面,在40℃抽湿60小时。本发明省却杀青和高温烘干工序,在保证小青柑的健康和口感同时,有效降低小青柑的制备成本并提高小青柑的制备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小青柑普茶的低温抽湿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青柑普茶的加工工艺,尤其是一种小青柑普茶的低温抽湿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新会柑,又称新会广陈柑或陈皮柑,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著名土特产,为常绿小乔木;枝扩展或下垂,有刺。叶互生,单身复叶,叶片近革质,椭圆形、卵形或披针形,皮肉兼用,药食同源,是广陈柑农在漫长种值历史中,从芸香科柑橘属大红柑中筛选出来的优秀品种。其品质独特,在明清就风行各地,并被列为"贡品",年年进贡。柑普茶采用纯天然的新会柑(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云南普洱茶为原料,在没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小青柑是新会柑在生长中还没有成熟的状态,用于制作柑普茶。融合了新会柑清醇的果香味和云南普洱茶醇厚甘香之味,让柑皮(即陈皮)与茶叶相互吸收精华,形成了风味独特、口感一绝的柑普茶。其保健作用兼具新会陈皮和普洱茶功效。
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种植小青柑时,首先需要在种植新会柑的过程中施加农药以到达灭虫的效果。此外,由于人们对柑普茶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确保小青柑的产量,不少种植户会往新会柑施加抗生素、激素和化肥等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一方面对采摘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另外一方面,残余在新会柑的化学物质在制备成柑普茶后,对人体有害。现有技术针对小青柑的残余农药和其他残余化学物质的问题,一般都采用杀青的工序,用高温将小青柑烘干,降低残余化学物质。在高温下,小青柑柑皮内表面的油包破损,造成制备的柑普茶失去小青柑原有的清香味。虽然有的加热装置能够缓缓的均匀加热,降低小青柑杀青时油包破损的几率,但仍然无法避免出现小青柑油包破损的问题。杀青后小青柑原本的颜色褪色,卖相不好。现有技术中,柑普茶的烘干曲线及其说明为:柑普茶的烘干需要经过杀青、升温、中温、高温的过程,烘干时间约为13-15小时,由于新鲜的陈皮果挖去果肉后,含水量不高,在果皮内放置普洱茶后,因蒸汽机杀青后,茶叶吸收了部分水蒸汽,因此含水量又增高了。在柑普茶烘干时,第一阶段,缓慢升湿,温度以55℃为宜,时间约4-5小时,第二阶段,温度设置以60-70℃为宜,升温与排湿同时进行,时间约5小时;第三阶段,温度设置以75℃为宜,通过高温蒸发水分并及时排湿,时间约5小时。杀青和高温烘干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和时间,还会造成柑皮油包的破裂,影响柑普茶的口感。为了改善柑普茶的口感,现有技术还会对小青柑进行提香处理,增加制备小青柑普茶的成本之余,也无法保留小青柑的原香味。为了进一步降低农药的残留,不少人会选择将小青柑放在太阳底下晒,天气因素会影响到柑普茶的制备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青柑普茶的低温抽湿加工工艺,该工艺省却杀青和高温烘干工序,在保证小青柑的健康和口感同时,有效降低小青柑的制备成本并提高小青柑的制备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小青柑普茶的低温抽湿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小青柑的选择:
在种植小青柑的阶段:
选择茶枝柑系大种油身或细种油身品种系中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强的株系;
选择红柠檬、江西红桔、年桔、软枝酸桔的一种或几种作为砧木;
选择春季或秋季作为栽植时间;
选择以植物提炼活性成分、生物代谢物和天然矿物质为营养来源;
选择栽植密度为每公顷1200株以内;
选择有机质含量大于2g/Kg,pH值为5-7,土层厚度为60cm以上的潴育型水稻土或赤红壤;土壤处理时使用的土壤生态修复剂为以山茶油基蔗糖酯土壤生态修复剂、山茶油鼠李糖酯土壤生态修复剂或改性鼠李糖酯土壤生态修复剂;使用中药祛除的方式进行驱虫除虫,免于使用农药。
选择无重金属,无激素,无抗生素污染的原料作为种植所需的营养源。
S2)小青柑初步清洗:将小青柑清洗干净,并除掉表面水分;
S3)小青柑筛选:将符合预定大小规格的小青柑予以保留;
S4)柑肉去除:在小青柑顶部开洞,并将小青柑内的柑肉挖出;
S5)小青柑二次清洗:将挖出柑肉的小青柑清洗干净,并除掉表层水分;
S6)茶叶填充:将普洱茶茶叶填入已经挖出柑肉的小青柑柑果内;
S7)抽湿:将填充好茶叶的小青柑放在烘盘上,再放入抽湿室内,在38-45℃下,进行55-65小时的抽湿,省却杀青工序及杀青工序后续的高温烘干工序;
S8)静置:将抽湿后的小青柑放在室温抽湿房内静置;
S9)包装:用独立包装纸将小青柑包装好,装箱封存。
优选的,步骤S7)所述抽湿在38-43℃下进行57-63小时。
更优选的,步骤S7)所述抽湿在38-40℃下进行57-60小时。
更优选的,步骤S7)所述抽湿在40-43℃下进行60-63小时。
特别优选的,步骤S7)所述抽湿在40℃下进行60小时。
特别优选的,步骤S7)所述的抽湿室包括抽湿机和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由4-10把安装在所述抽湿室顶部的吊扇组成,所述烘盘放置在所述吊扇之下,有助于空气流通,将抽湿机出来的干燥的空气带到每个小青柑普茶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选择无重金属,无激素,无抗生素污染的原料作为种植新会柑所需的营养来源,并结合使用中药祛除的方式进行驱虫除虫,使得小青柑普茶免于受到重金属、激素、抗生素的污染,也可以避免残余农药的污染,确保小青柑普茶的健康。
此外,杀青工序的省却避免小青柑柑皮的油包破裂,影响到小青柑普茶的口感。
另外,因为杀青工序的水蒸气影响到小青柑的湿度,在传统工艺中需要高温烘干来去除湿气,进一步破坏小青柑柑皮的油包,且浪费能源,增加加工成本,而本发明的工艺在40℃左右对小青柑进行抽湿,免却杀青工序和杀青工序后的高温烘干工序,防止小青柑柑皮的油包破裂,提升小青柑普茶口感,所需要的温度远低于高温烘干工序的60℃,节约能源,降低成本且避免受到天气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理化测试及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小青柑普茶的低温抽湿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小青柑的选择:
在种植小青柑的阶段:
选择茶枝柑系大种油身或细种油身品种系中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强的株系;
选择红柠檬、江西红桔、年桔、软枝酸桔的一种或几种作为砧木;
选择春季或秋季作为栽植时间;
选择以植物提炼活性成分、生物代谢物和天然矿物质为营养来源;
选择栽植密度为每公顷1200株以内;
选择有机质含量大于2g/Kg,pH值为5-7,土层厚度为60cm以上的潴育型水稻土或赤红壤;土壤处理时使用的土壤生态修复剂为以山茶油基蔗糖酯土壤生态修复剂、山茶油鼠李糖酯土壤生态修复剂或改性鼠李糖酯土壤生态修复剂;使用中药祛除的方式进行驱虫除虫,免于使用农药。
选择无重金属,无激素,无抗生素污染的原料作为种植所需的营养源。
种植的土地需要选择没有受到金属污染的土地。
小青柑的选择为使用新会柑5.0种植技术得出的零农残和零重金属的小青柑。
S2)小青柑初步清洗:将小青柑清洗干净,并除掉表面水分;
S3)小青柑筛选:将符合预定大小规格的小青柑予以保留;
S4)柑肉去除:在小青柑顶部开洞,并将小青柑内的柑肉挖出;
S5)小青柑二次清洗:将挖出柑肉的小青柑清洗干净,并除掉表层水分;
S6)茶叶填充:将普洱茶茶叶填入已经挖出柑肉的小青柑柑果内;
S7)抽湿:将填充好茶叶的小青柑放在烘盘上,再放入抽湿室内,在40℃下,进行60小时的抽湿,省却杀青工序及杀青工序后续的高温烘干工序;
S8)静置:将抽湿后的小青柑放在室温抽湿房内静置;
S9)包装:用独立包装纸将小青柑包装好,装箱封存。
具体的,步骤S7)的抽湿室包括抽湿机和通风装置,通风装置由6把安装在抽湿室顶部的吊扇组成,烘盘放置在吊扇之下,有助于空气流通,将抽湿机出来的干燥的空气带到每个小青柑普茶中。
更具体的,选择的小青柑的种植方法为新会柑5.0种植方法:
除草方式为以草制草方式,进行人工机械除草,不使用化学除草剂。
种植过程还包括挂果树治理,其中挂果树治理时期为春梢生长期、开花期、挂果期、果品成熟期和越冬期。
春梢生长期为立春开花至果树花期;
开花期为果蔬开花至结果期;
挂果期为果树结果至成熟时间;
果品成熟期为果实成熟至上市采摘时间;
越冬期为果实采摘之后至立春时间。
挂果治理的具体方法如下:
A春梢生长期:
(A1)人工进行翻土(由树头对开30公分起至滴水线以内)深度10cm由里向外翻土并断根;使用山茶油鼠李糖酯土壤生态修复剂和改性鼠李糖酯土壤生态修复各3公斤配给翻土施放后进行促根,生根,结合山茶油基蔗糖酯土壤生态修复剂对果树全年生长保护。
(A2)进行病虫害防治,虫卵滋生源洁除,使用水剂和粉剂的植物生态保护剂交替处理,预防期800倍,严重期300倍;促进叶面营养吸收使用植物生态养护剂800倍,每5-10天对叶和根部喷淋一次,下雨天顺延,连续喷一年。
B花期:
(B1)使用植物生态养护剂800倍兑水喷淋叶子和树枝树茎,10天一次,雨天顺延。
(B2)进行虫卵滋生源的洁除,用植物生态养护剂500倍防控,3天一次至无虫。
(B3)视乎天气与生长情况,以茶油基蔗糖酯土壤生态修复剂兑水200倍或撒施,补充营养,养护果树。
(B4)一经发现天牛害虫,使用植物生态养护剂驱避,保护果树。
C挂果期:
(C1)使用山茶油基蔗糖酯土壤生态修复剂1公斤至树根及翻过土的整棵树环绕施放。
(C2)进行虫卵滋生源的洁除,用植物生态养护剂500倍防控,3天一次至无虫。
(C3)视乎天气与生长情况,以茶油基蔗糖酯土壤生态修复剂兑水200倍或撒施,补充营养,养护果树。
D果品成熟期:
(D1)进行病虫害防治,虫卵滋生源洁除,使用植物生态养护剂500倍防控,3天一次至无虫。
(D2)使用植物生态养护剂为果品成熟至上市采摘,确保果品质量。
(D3)视乎天气与生长情况,以山茶油基蔗糖酯土壤生态修复剂兑水200倍或撒施,补充营养,养护果树。
(D4)一经发现天牛害虫,使用植物生态养护剂驱避,保护果树。
E越冬期:
(E1)用微耕机或人工进行翻土(由树头对开30公分起至滴水线以内)深度10公分由里向外翻土并断根,使用山茶油鼠李糖酯生态修复剂和改性鼠李糖酯生态修复剂各3公斤配给翻土施放后进行促根,生根,结合山茶油基蔗糖酯土壤生态修复剂施用对果树全年生长保护。
(E2)视乎当年天气变化和病虫害情况,使用植物生态养护剂300倍对果树进行防护。
更具体的,还包括种植园地的选择,种植园地为水田种植园地、平地种植园地和坡地种植园地,水田园地的地下水位为0.7m,园地的畦面与沟水平面的位差为70cm,起畦宽7m,采用一沟两畦。
其中,还包括防护林,防护林为落雨松,落雨松生长速度快,且柑橘没有共生性病虫害,有助于降低虫害。
其中,水田种植园地要筑墩定植。
其中,坡地种植园地使用种植穴或壕沟种植,种植穴的长和宽为1m,其深度为70cm;壕沟的宽度和深度分别为80cm和60cm,回填表土或有机肥后,起低畦,低墩种植。
种植时,舒展根系,扶正,边填土边轻轻向上提苗,踏实,使根系与土壤密接。填土后在树苗周围做直径1m的树盘,浇足定根水。栽植深度应控制嫁接口漏出地面8cm。
其中,还包括间作物的种植,间作物为豆科植物。
其中,还包括中耕,中耕在果树夏梢和秋梢老熟后,新芽萌动前或采果后进行,中耕的频率为每年2次,中耕的深度为12cm。
其中,栽植密度的选择为株距2.5m,行距3.5m。
特别具体的,还包括幼树治理:
栽种穴撒施山茶油鼠李糖酯土壤生态修复剂,改性鼠李糖酯土壤生态修复剂,山茶油基蔗糖酯土壤生态修复剂各0.25公斤,栽种后覆土,浇淋足够水分。
已栽种的用山茶油鼠李糖酯土壤生态修复剂,改性鼠李糖酯兑水200倍浇淋二次。间隔40天。
恢复生长后,用植物生态养护剂(洁安)(丰富精华素)兑水800倍进行叶面养护,10天/次,遇雨天顺延,雨后补喷;土壤撒施山茶油基蔗糖酯土壤生态修复剂0.2斤。
按照GB 23200.8-2016,GB/T 20768-2008的检测方法,从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可知道:对选择的新会柑进行了重金属检测和残余农药检测,均未检测出重金属和残余农药。
只有按照以上种植方式,不打农药,不受到过多化学污染长成的小青柑,其氨基酸与多糖物天然丰富(即:使用新会柑5.0种植技术得出的零农残和零重金属的小青柑)才可以采用本发明低温抽湿工艺生产出蜜香甘甜味的小青柑普茶。
低温抽湿工艺与传统工艺对比,不需要阳光,就算阴雨天也不受影响,大大提高小青柑普茶加工的稳定性,安全性,发挥更大效益。
使用本发明加工工艺制得的小青柑普茶与传统工艺的小青柑普茶的质量比较如表一所示:
表一:本发明加工工艺制得的小青柑普茶与传统工艺的小青柑普茶的质量对比
Figure BDA0002320430440000061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小青柑普茶的低温抽湿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小青柑的选择:
在种植小青柑的阶段:
选择茶枝柑系大种油身或细种油身品种系中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强的株系;
选择红柠檬、江西红桔、年桔、软枝酸桔的一种或几种作为砧木;
选择春季或秋季作为栽植时间;
选择以植物提炼活性成分、生物代谢物和天然矿物质为营养来源;
选择栽植密度为每公顷1200株以内;
选择有机质含量大于2g/Kg,pH值为5-7,土层厚度为60cm以上的潴育型水稻土或赤红壤;土壤处理时使用的土壤生态修复剂为以山茶油基蔗糖酯土壤生态修复剂、山茶油鼠李糖酯土壤生态修复剂或改性鼠李糖酯土壤生态修复剂;使用中药祛除的方式进行祛虫;
S2)小青柑初步清洗:将小青柑清洗干净,并除掉表面水分;
S3)小青柑筛选:将符合预定大小规格的小青柑予以保留;
S4)柑肉去除:在小青柑顶部开洞,并将小青柑内的柑肉挖出;
S5)小青柑二次清洗:将挖出柑肉的小青柑清洗干净,并除掉表层水分;
S6)茶叶填充:将普洱茶茶叶填入已经挖出柑肉的小青柑柑果内;
S7)抽湿:将填充好茶叶的小青柑放在烘盘上,再放入抽湿室内,在38-45℃下,进行55-65小时的抽湿;
S8)静置:将抽湿后的小青柑放在室温抽湿房内静置;
S9)包装:用独立包装纸将小青柑包装好,装箱封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青柑普茶的低温抽湿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7)所述抽湿在38-43℃下进行57-63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青柑普茶的低温抽湿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7)所述抽湿在38-40℃下进行57-60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青柑普茶的低温抽湿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7)所述抽湿在40-43℃下进行60-63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青柑普茶的低温抽湿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7)所述抽湿在40℃下进行60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青柑普茶的低温抽湿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7)所述的抽湿室包括抽湿机和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由4-10把安装在所述抽湿室顶部的吊扇组成,所述烘盘放置在所述吊扇之下。
CN201911295607.6A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小青柑普茶的低温抽湿加工工艺 Pending CN1109159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5607.6A CN110915960A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小青柑普茶的低温抽湿加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5607.6A CN110915960A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小青柑普茶的低温抽湿加工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5960A true CN110915960A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63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95607.6A Pending CN110915960A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小青柑普茶的低温抽湿加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15960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8429A (zh) * 2008-05-28 2008-10-22 林炳光 新会陈皮普洱茶制备方法
CN107372914A (zh) * 2017-07-07 2017-11-24 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 小青柑六堡茶加工工艺
CN108077482A (zh) * 2018-02-08 2018-05-29 江门市新会陈益号陈皮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小青柑普洱茶的加工工艺
CN109170026A (zh) * 2018-10-15 2019-01-11 江门市新会区捷和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小青柑普洱茶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8429A (zh) * 2008-05-28 2008-10-22 林炳光 新会陈皮普洱茶制备方法
CN107372914A (zh) * 2017-07-07 2017-11-24 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 小青柑六堡茶加工工艺
CN108077482A (zh) * 2018-02-08 2018-05-29 江门市新会陈益号陈皮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小青柑普洱茶的加工工艺
CN109170026A (zh) * 2018-10-15 2019-01-11 江门市新会区捷和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小青柑普洱茶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上传人:STANDARDCN: "Q/LZSW 6-2018 新会柑5.0种植技术规程", 《道客阅读》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28843B1 (ko) 뿌리 성장을 변형하는 방법
CN105941065B (zh) 一种软籽石榴大棚种植方法
CN103548542B (zh) 一种老油茶套种金线莲的方法
CN105123216A (zh) 一种有机韭菜种植方法
CN106416916A (zh) 一种水蜜桃的纯天然种植方法
CN106900316B (zh) 一种野生大花胡麻草种子自然繁殖的方法
CN105993446A (zh) 三七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05918051A (zh) 一种用于蜜桃的大棚栽培方法
CN104255265A (zh) 一种大棚辣椒高产的种植方法
CN106538366B (zh) 一种利用苔藓和腐殖土栽培金线莲的方法
Kumar et al. Scientific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s in moringa
CN106561109A (zh) 大棚小茴香的种植方法
CN105409570A (zh) 一种土培灵香草的种植方法
CN109566241A (zh) 一种防治油茶老林害虫油茶象的方法
CN105766302B (zh) 一种有机红菜苔免农药防虫种植方法
CN107646346A (zh) 一种一点红的有机种植方法
CN107371734A (zh) 一种高产率桔梗的栽培方法
CN111492877A (zh) 一种有效降低桑葚农药残留量的果桑绿色栽培方法
CN105638224A (zh) 一种提高养心菜扦插移植成活率的方法
CN105660275A (zh) 一种菊红脆桃树的栽培方法
CN108323365A (zh) 一种促进樱桃扦插生根的方法
CN110915960A (zh) 一种小青柑普茶的低温抽湿加工工艺
CN110999702A (zh) 一种生态友好的新会柑种植方法
CN110972854A (zh) 一种九华黄精种植技术
Gregorio et al. Guide to quality seedling production in smallholder nurser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