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15330B - 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15330B
CN110915330B CN201911073770.8A CN201911073770A CN110915330B CN 110915330 B CN110915330 B CN 110915330B CN 201911073770 A CN201911073770 A CN 201911073770A CN 110915330 B CN110915330 B CN 1109153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fixedly arranged
rotating shaft
hopper
rotary till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737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15330A (zh
Inventor
徐银萍
潘永东
张迎丰
白波
陈文庆
任诚
包奇军
火克仓
赵锋
贾延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ECONOMIC CROPS AND BEER RAW MATERIAL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ECONOMIC CROPS AND BEER RAW MATERIAL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ECONOMIC CROPS AND BEER RAW MATERIAL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ECONOMIC CROPS AND BEER RAW MATERIAL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91107377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153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15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53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153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53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49/00Combined machines
    • A01B49/04Combinations of soil-working tools with non-soil-working tools, e.g. planting tools
    • A01B49/06Combinations of soil-working tools with non-soil-working tools, e.g. planting tools for sowing or fertilising
    • A01B49/065Combinations of soil-working tools with non-soil-working tools, e.g. planting tools for sowing or fertilising the soil-working tools being actively dri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0Cere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14Measures for saving energy, e.g. in green hous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包括旋耕机构、施肥机构和播种机构,所述旋耕机构包括旋耕机本体,所述旋耕机本体包括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上依次固定设有若干旋耕刀片组和压地机构,所述旋耕刀片组包括若干旋耕刀片,所述旋耕刀片均匀固定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所述压地机构包括均匀固定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农业拖拉机带动旋耕机本体进行工作,然后拖动施肥机构和播种机构,拖动施肥机构和播种机构能够分别进行工作,进而能够实现旋耕种植施肥一体,节约了种植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麦种植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大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大幅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与质量,才能满足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大麦是世界上广为种植的一种主要粮食作物,但大麦大部分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干旱对大麦的影响广泛而严重,它可同时影响大麦的光合作用、呼吸代谢、水分状况和各种酶的变化等生理代谢过程。因此,大麦抗旱性研究和抗旱大麦育种已成为当今世界上的重要课题之一。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和水资源日益匮乏的现状,进行旱地大麦育种,培育抗旱节水、高产优质的大麦品种将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大麦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关于旱地大麦育种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典型抗旱性特征的品种一般多为低产和中产的农家品种,因此,旱地大麦育种研究的主攻方向为抗旱、高产、广适。
现有的种植装置大都是整块地进行旋耕土地,然后采用人工或者及其的方式施肥,最后在种植大麦种子,如此多种机器配合使用,增加了种植的成本。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装置,包括旋耕机构、施肥机构和播种机构,所述旋耕机构包括旋耕机本体,所述旋耕机本体包括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上依次固定设有若干旋耕刀片组和压地机构,所述旋耕刀片组包括若干旋耕刀片,所述旋耕刀片均匀固定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所述压地机构包括均匀固定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套筒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设有压地片,所述旋耕机本体的一侧固定设有挡土板,所述挡土板上设有贴地机构,所述旋耕机本体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连接支架。
可选的,所述旋耕机本体上设有第三连接支架,所述第三连接支架上固定设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通过第一销轴与农用拖拉机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贴地机构包括接触板,所述接触板的一端通过活动轴与所述挡土板相连接,所述接触板上通过第二弹簧连接设有弧形筒,所述弧形筒内套设有弧形齿条,所述弧形齿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挡土板的一侧,所述弧形筒的一侧固定套设有螺母,所述螺母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位于所述弧形筒内得有端设有尖锐端头,所述尖锐端头与所述弧形齿条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施肥机构包括第一料斗,所述第一料斗下设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下方两端固定设有连接固定架,所述连接固定架上固定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之间设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两端固定设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料斗下端开口处固定设有若干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漏斗,所述第一漏斗内贯穿设有捣杆,所述捣杆位于所述第一漏斗内的一端固定设有堵头,所述堵头与所述第一漏斗相适配,所述捣杆下固定设有外环,所述外环的内壁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外壁固定设有若干组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旋转杆的长度,所述第一旋转杆和所述第二旋转杆分别远离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一端固定设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通过滚珠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第一漏斗下设有摆动槽,所述摆动槽远离所述第一漏斗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固定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位置与所述旋耕刀片组的位置相适配,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通过第二销轴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远离所述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连接支架。
可选的,所述出料管的朝向远离所述旋耕机本体,并且,所述出料管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0°。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支架上连接设有所述播种机构,所述播种机构包括第二料斗,所述第二料斗下设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三连接座,所述第三连接座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通过第三销轴相连接,所述第二料斗下端开口处固定设有若干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二漏斗,所述第二漏斗下连通设有旋转空腔,所述旋转空腔内贯穿设有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三旋转轴上开设有若干接料槽,所述接料槽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漏斗的位置相适配,所述旋转空腔下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固定设有下料管。
可选的,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滚轮上均固定设有若干刺地凸起。
可选的,所述下料管的朝向所述旋耕机本体,并且,所述出料管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0°。
可选的,所述下料管的周围固定设有若干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外套设有金属刺地头,所述金属刺地头通过螺钉与所述所述连接片螺纹连接而与下料管固定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清扫土地,将上一茬种植的农作物的秸秆等残留物清理干净;
通过在第一料斗内注入肥料在第二料斗内注入大麦种子;
将农用拖拉机开到清理干净土地的一端,将旋耕机本体与农用拖拉机相连接;
将施肥机构和播种机构依次与旋耕机本体相连接;
启动农用拖拉机带动旋耕机本体、施肥机构和播种机构依次工作,将种子化肥种植到地里即可;
通过人工观察种子化肥的分量进而进行进行添加种子化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农业拖拉机带动旋耕机本体进行工作,然后拖动施肥机构和播种机构,拖动施肥机构和播种机构能够分别进行工作,进而能够实现旋耕种植施肥一体,节约了种植的成本。
(2)、通过设置旋耕刀片组和压地机构依次设置,从而能够增加了种植的抗旱和抗伏倒的能力,保证了产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装置中旋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装置中压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装置中旋耕刀片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装置中贴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装置中施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装置中外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装置中播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处的放大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装置中第三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装置中播种机构的主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装置中第二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现有土地被旋耕种植后的剖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旋耕机构;2、施肥机构;3、播种机构;4、旋耕机本体;5、第一旋转轴;6、旋耕刀片组;7、压地机构;8、旋耕刀片;9、支撑杆;10、套筒;11、第一弹簧;12、压地片;13、挡土板;14、贴地机构;15、第一连接支架;16、第三连接支架;17、第一连接座;18、接触板;19、第二弹簧;20、弧形筒;21、弧形齿条;22、螺母;23、第一螺钉;24、第一料斗;25、第一支撑座;26、连接固定架;27、第一轴承;28、第二旋转轴;29、第一滚轮;30、第一漏斗;31、捣杆;32、堵头;33、外环;34、环形凹槽;35、第一旋转杆;36、第二旋转杆;37、活动块;38、滚珠;39、摆动槽;40、出料管;41、第二连接座;42、第二连接支架;43、第二料斗;44、第二支撑座;45、第三连接座;46、第二漏斗;47、旋转空腔;48、第三旋转轴;49、接料槽;50、下料管;51、第二滚轮;52、金属刺地头;53、种子;54、松土区;55、坚土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1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装置,包括旋耕机构1、施肥机构2和播种机构3,所述旋耕机构1包括旋耕机本体4,所述旋耕机本体4包括第一旋转轴5,所述第一旋转轴5上依次固定设有若干旋耕刀片组6和压地机构7,所述旋耕刀片组6包括若干旋耕刀片8,所述旋耕刀片8均匀固定在所述第一旋转轴5上,所述压地机构7包括均匀固定在所述第一旋转轴5上的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上套设有套筒10,所述套筒10内设有第一弹簧11,所述第一弹簧1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杆9上,所述套筒10远离所述支撑杆9的一端固定设有压地片12,所述旋耕机本体4的一侧固定设有挡土板13,所述挡土板13上设有贴地机构14,所述旋耕机本体4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连接支架1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农业拖拉机带动旋耕机本体4进行工作,然后拖动施肥机构2和播种机构3,拖动施肥机构2和播种机构3能够分别进行工作,进而能够实现旋耕、种植、施肥一体,节约了种植的成本。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旋耕机本体4来说,所述旋耕机本体4上设有第三连接支架16,所述第三连接支架16上固定设有第一连接座17,所述第一连接座17通过第一销轴与农用拖拉机相连接。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座17能方便旋耕机本体4与农用拖拉机相连接。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贴地机构14来说,所述贴地机构14包括接触板18,所述接触板18的一端通过活动轴与所述挡土板13相连接,所述接触板18上通过第二弹簧19连接设有弧形筒20,所述弧形筒20内套设有弧形齿条21,所述弧形齿条2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挡土板13的一侧,所述弧形筒20的一侧固定套设有螺母22,所述螺母22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钉23,所述第一螺钉23位于所述弧形筒20内得有端设有尖锐端头,所述尖锐端头与所述弧形齿条21相匹配。当遇到挡土板13与地面之间有夹缝的时候,通过旋转第一螺钉23调节弧形筒20的位置,即可调节接触板18的角度进而能够填充上挡土板13与地面之间的夹缝。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施肥机构2来说,所述施肥机构2包括第一料斗24,所述第一料斗24下设有第一支撑座25,所述第一支撑座25下方两端固定设有连接固定架26,所述连接固定架26上固定设有第一轴承27,所述第一轴承27之间设有第二旋转轴28,所述第二旋转轴28的两端固定设有第一滚轮29,所述第一料斗24下端开口处固定设有若干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漏斗30,所述第一漏斗30内贯穿设有捣杆31,所述捣杆31位于所述第一漏斗30内的一端固定设有堵头32,所述堵头32与所述第一漏斗30相适配,所述捣杆31下固定设有外环33,所述外环33的内壁开设有环形凹槽34,所述第二旋转轴28的外壁固定设有若干组第一旋转杆35和第二旋转杆36,所述第一旋转杆35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旋转杆36的长度,所述第一旋转杆35和所述第二旋转杆36分别远离所述第二旋转轴28的一端固定设有活动块37,所述活动块37通过滚珠38与所述环形凹槽34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第一漏斗30下设有摆动槽39,所述摆动槽39远离所述第一漏斗30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5上固定设有出料管40,所述出料管40的位置与所述旋耕刀片组6的位置相适配,所述第一支撑座25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二连接座41,所述第二连接座41通过第二销轴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15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25远离所述所述第二连接座41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连接支架42。通过第一滚轮29旋转,能够将第二旋转轴28旋转,继而能够使得第一旋转杆35和第二旋转杆36旋转,使得外环33在垂直方向进行上下移动,进而能间接的令堵头32与第一漏斗30不断的堵住和打开,使得肥料能够均与的洒落到土地上。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出料管40来说,所述出料管40的朝向远离所述旋耕机本体4,并且,所述出料管40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0°,方便肥料落下。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第二连接支架42来说,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2上连接设有所述播种机构3,所述播种机构3包括第二料斗43,所述第二料斗43下设有第二支撑座44,所述第二支撑座44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三连接座45,所述第三连接座45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2通过第三销轴相连接,所述第二料斗43下端开口处固定设有若干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二漏斗46,所述第二漏斗46下连通设有旋转空腔47,所述旋转空腔47内贯穿设有第三旋转轴48,所述第三旋转轴48上开设有若干接料槽49,所述接料槽49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漏斗46的位置相适配,所述旋转空腔47下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座44上固定设有下料管50,所述第三旋转轴48的两端通过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二料斗43的外壁相连接,所述第三旋转轴48的两端固定设有第二滚轮51。通过第二滚轮51能够带动第三旋转轴48旋转,进而能够使得第二漏斗46漏下的种子53不断的落入到接料槽49内,通过旋转,使得接料槽49朝下的时候种子53落到下料管50,通过下料管50将种子53种植到松土区54内。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第一滚轮29来说,所述第一滚轮29与所述第二滚轮51上均固定设有若干刺地凸起。方便第一滚轮29与第二滚轮51旋转。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下料管50来说,所述下料管50的朝向所述旋耕机本体4,并且,所述出料管40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0°。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下料管50来说,所述下料管50的周围固定设有若干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外套设有金属刺地头52,所述金属刺地头52通过螺钉与所述所述连接片螺纹连接而与下料管50固定连接。方便下料管50刺入到松土区54内。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清扫土地,将上一茬种植的农作物的秸秆等残留物清理干净;
步骤S103,通过在第一料斗内注入肥料在第二料斗内注入大麦种子;
步骤S 105,将农用拖拉机开到清理干净土地的一端,将旋耕机本体与农用拖拉机相连接;
步骤S107,将施肥机构和播种机构依次与旋耕机本体相连接;
步骤S109,启动农用拖拉机带动旋耕机本体、施肥机构和播种机构依次工作,将种子化肥种植到地里即可;
步骤S111,通过人工观察种子化肥的分量进而进行进行添加种子化肥。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农业拖拉机带动旋耕机本体4进行工作,然后拖动施肥机构2和播种机构3,拖动施肥机构2和播种机构3能够分别进行工作,进而能够实现旋耕、种植、施肥一体,节约了种植的成本。通过设置旋耕刀片组6和压地机构7依次设置,使得在耕地的时候不是全部粉碎,能够令旋耕刀片组6经过的区域进行粉碎形成松土区54,原本的土地通过压地机构形成坚土区55,由于旋耕刀片组6是不断的将泥土翻出,进而能够使得松土区54与坚土区55之间形成一个高度差,将种子53种植到松土区54内,松土区54之间的高度差能够收集雨水,同时,在种植发芽的时候,坚土区55能够为植物提供一个支撑,从而能够增加了种植的抗旱和抗伏倒的能力,保证了产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耕机构(1)、施肥机构(2)和播种机构(3),所述旋耕机构(1)包括旋耕机本体(4),所述旋耕机本体(4)包括第一旋转轴(5),所述第一旋转轴(5)上依次固定设有若干旋耕刀片组(6)和压地机构(7),所述旋耕刀片组(6)包括若干旋耕刀片(8),所述旋耕刀片(8)均匀固定在所述第一旋转轴(5)上;
所述压地机构(7)包括均匀固定在所述第一旋转轴(5)上的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上套设有套筒(10),所述套筒(10)内设有第一弹簧(11),所述第一弹簧(1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杆(9)上,所述套筒(10)远离所述支撑杆(9)的一端固定设有压地片(12),所述旋耕机本体(4)的一侧固定设有挡土板(13),所述挡土板(13)上设有贴地机构(14),所述旋耕机本体(4)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连接支架(15);所述旋耕机本体(4)上设有第三连接支架(16),所述第三连接支架(16)上固定设有第一连接座(17),所述第一连接座(17)通过第一销轴与农用拖拉机相连接;所述贴地机构(14)包括接触板(18),所述接触板(18)的一端通过活动轴与所述挡土板(13)相连接,所述接触板(18)上通过第二弹簧(19)连接设有弧形筒(20),所述弧形筒(20)内套设有弧形齿条(21),所述弧形齿条(2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挡土板(13)的一侧,所述弧形筒(20)的一侧固定套设有螺母(22),所述螺母(22)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钉(23),所述第一螺钉(23)位于所述弧形筒(20)内得有端设有尖锐端头,所述尖锐端头与所述弧形齿条(21)相匹配;所述施肥机构(2)包括第一料斗(24),所述第一料斗(24)下设有第一支撑座(25),所述第一支撑座(25)下方两端固定设有连接固定架(26),所述连接固定架(26)上固定设有第一轴承(27),所述第一轴承(27)之间设有第二旋转轴(28),所述第二旋转轴(28)的两端固定设有第一滚轮(29),所述第一料斗(24)下端开口处固定设有若干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漏斗(30),所述第一漏斗(30)内贯穿设有捣杆(31),所述捣杆(31)位于所述第一漏斗(30)内的一端固定设有堵头(32),所述堵头(32)与所述第一漏斗(30)相适配,所述捣杆(31)下固定设有外环(33),所述外环(33)的内壁开设有环形凹槽(34),所述第二旋转轴(28)的外壁固定设有若干组第一旋转杆(35)和第二旋转杆(36),所述第一旋转杆(35)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旋转杆(36)的长度,所述第一旋转杆(35)和所述第二旋转杆(36)分别远离所述第二旋转轴(28)的一端固定设有活动块(37),所述活动块(37)通过滚珠(38)与所述环形凹槽(34)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第一漏斗(30)下设有摆动槽(39),所述摆动槽(39)远离所述第一漏斗(30)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5)上固定设有出料管(40),所述出料管(40)的位置与所述旋耕刀片组(6)的位置相适配,所述第一支撑座(25)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二连接座(41),所述第二连接座(41)通过第二销轴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15)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25)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座(41)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连接支架(42);
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2)上连接设有所述播种机构(3),所述播种机构(3)包括第二料斗(43),所述第二料斗(43)下设有第二支撑座(44),所述第二支撑座(44)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三连接座(45),所述第三连接座(45)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2)通过第三销轴相连接,所述第二料斗(43)下端开口处固定设有若干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二漏斗(46),所述第二漏斗(46)下连通设有旋转空腔(47),所述旋转空腔(47)内贯穿设有第三旋转轴(48),所述第三旋转轴(48)上开设有若干接料槽(49),所述接料槽(49)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漏斗(46)的位置相适配,所述旋转空腔(47)下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座(44)上固定设有下料管(50),所述第三旋转轴(48)的两端通过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二料斗(43)的外壁相连接,所述第三旋转轴(48)的两端固定设有第二滚轮(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40)的朝向远离所述旋耕机本体(4),并且,所述出料管(40)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29)与所述第二滚轮(51)上均固定设有若干刺地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50)的朝向所述旋耕机本体(4),并且,所述出料管(40)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50)的周围固定设有若干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外套设有金属刺地头(52),所述金属刺地头(52)通过螺钉与所述连接片螺纹连接而与下料管(50)固定连接。
6.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装置的使用,包括以下步骤:
清扫土地,将上一茬种植的农作物的秸秆等残留物清理干净;
通过在第一料斗内注入肥料在第二料斗内注入大麦种子;
将农用拖拉机开到清理干净土地的一端,将旋耕机本体与农用拖拉机相连接;
将施肥机构和播种机构依次与旋耕机本体相连接;
启动农用拖拉机带动旋耕机本体、施肥机构和播种机构依次工作,将种子化肥种植到地里即可;
通过人工观察种子化肥的分量进而进行添加种子化肥。
CN201911073770.8A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 Active CN1109153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73770.8A CN110915330B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73770.8A CN110915330B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5330A CN110915330A (zh) 2020-03-27
CN110915330B true CN110915330B (zh) 2022-09-27

Family

ID=69853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73770.8A Active CN110915330B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1533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487501B2 (en) * 1974-10-22 1975-01-23 C. Van Der Lely N.V. A soil cultivating implement
CN203435305U (zh) * 2013-09-13 2014-02-19 许春林 梯形大垄联合整地机
CN203884202U (zh) * 2014-04-01 2014-10-22 董昌义 新式花生收获机
CN106376265A (zh) * 2016-08-30 2017-02-08 山东胜伟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盐碱地暗管沟槽回填设备
CN207083415U (zh) * 2017-06-10 2018-03-13 范瑶飞 一种间歇式化肥施撒农用车
CN107466549A (zh) * 2017-09-13 2017-12-15 铜陵百锐设备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宽幅免耕施肥播种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5330A (zh) 2020-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88253B (zh) 一种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
CN105210505B (zh) 一种手推式单粒玉米播种机
CN105766109A (zh) 悬挂式免耕施肥播种机
CN211321996U (zh) 一种四行玉米豆类一体铺膜播种机
CN107278439A (zh) 宽苗带小麦精密播种施肥机单体
RU184739U1 (ru) Почвообрабатывающий посевной агрегат
CN104429236A (zh) 一种秸秆粉碎清理免耕精量玉米播种机
CN109168356A (zh) 一种小麦窄行线耕播种机
CN103477765B (zh) 一种用于旱地抗旱播种的联合机组
CN211378707U (zh) 一种秸秆特色还田穴播机
CN110915330B (zh) 一种抗旱抗伏倒的提高大麦产量的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
CN208971958U (zh) 一种微地形施肥起垄覆膜穴播机
CN209449191U (zh) 一种精量播种机
CN206807995U (zh) 一种用于水田的稻茬麦防缠绕免耕施肥播种机
CN205694194U (zh) 一种新型水稻滚播器
CN205694184U (zh) 一种小型手推式播种机
CN201450772U (zh) 多用棘型节能播种机
CN114680010A (zh) 一种红壤区兼顾土壤固碳减排的糖料蔗高产种植方法
CN211509742U (zh) 一种中药材地膜条播育苗一体机
CN200983746Y (zh) 起垄式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
CN207476152U (zh) 播种机及播种设备
CN207054063U (zh) 宽苗带小麦精密播种施肥机单体
CN206149807U (zh) 一种新型苜蓿播种装置
CN200938737Y (zh) 萌芽草除草机
CN205196287U (zh) 一种免耕播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