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12391B - 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及再起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及再起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12391B
CN110912391B CN201911223460.XA CN201911223460A CN110912391B CN 110912391 B CN110912391 B CN 110912391B CN 201911223460 A CN201911223460 A CN 201911223460A CN 110912391 B CN110912391 B CN 1109123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converter
module
restarting
fault
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2346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12391A (zh
Inventor
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eito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eito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eito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eito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2346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123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12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23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123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23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6Means for starting or stopping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控制领域,提供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及再起动装置,用于实现变频器故障后的快速复位并再起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包括:S11.获取故障输入的信号,输出复位指令;S12.若变频器故障被复位成功,则检测电源电压,若电源电压在预设范围内,发出再起动指令;若变频器故障没有被复位,停止复位及停止发再起动指令。可以实现欠压、过压、过流或其他瞬时故障导致的变频器停机后自动再起。

Description

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及再起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及再起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主电网的环网化以及企业中压电网供电线路的增加,而企业为降低电耗不设阻抗隔离元件,这样,当主网或企业中压电网中相邻线路故障时无可避免的引起瞬时失压或欠压(简称“晃电”),电动机可能因此停止工作。电动机本身出现故障时也会导致整个变频器停机,有些是无法通过再起动解决的,例如负载侧短路等,但有些故障是可以经过再起动克服的。变频器本身的完善的保护特性,当变频器出现故障后会停止运行,并产生故障代码,但变频器不具备判断在哪些故障后可以自动复位并重新起动,哪些故障是不能复位也不能重新起动,这就需要用户自行判断并使用。
现有的再起动装置,一般要先确认故障的类型,判断是不是晃电后才再起动。或者MCU来判断是否重启。
晃电后再起动的方式无法适应变频器故障或者负载故障的场景,而常规情况下变频器或负载出现故障的概率并不低于晃电出现的概率;对于电压暂降却未达到晃电的暂降幅度时,变频器可能因电压暂降引起的过流而停机;而这种情况下,现有的再起动装置是无法认定为故障是由晃电引起的,因为电压暂降的幅度不大。因过流导致的变频器故障快速复位不会对负载或变频器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这种情况发生频率高。现有的技术无法快速的判断或者复位电压暂降引起的电流的暂时过大引起的变频器停机。
如何实现电动机在故障后的快速再起动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实现变频器故障后的快速复位并再起动,提供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包括:
S11.获取故障输入的信号,输出复位指令;
S12.若变频器故障被复位成功,则检测电源电压,若电源电压在预设范围内,发出再起动指令;若变频器故障没有被复位,停止复位。
检测到故障后,立刻输出变频器复位的指令,如果变频器再起动成功,表明变频器本机故障可再启或负载、电源的故障,再判断故障类型,如果故障类型可再启则继续保持再起动指令的输出,实现电动机的快速再起动。
一般由于电源引起欠压已经可以由现有技术实现再起,通过本申请的方法,可以实现过压或过流(电压暂降引起的)导致的变频器瞬时故障停机后自动再起。
可快速实现电动机的再起动,又可根据故障类型避免强行再起动导致的负载损毁。可以实现欠压、过压、过流或其他瞬时故障导致的变频器停机后自动再起。
优选地,所述S12步骤中,所述电源电压在预设范围内时,发出再起动指令前,判断是否存在故障输入解除、电压恢复至预设可起动范围、电压恢复前存在跌幅或升幅的其中一种或几种可再起工况,若存在一种或几种所述可再起工况,则发出再起动指令;若不存在一种或几种可再起工况,则不发出再起动指令。变频器复位后是否再起要根据具体的工况进行判断,若存在可再起工况,则再起;检测有无可再起工况可以更好的保证负载的安全,避免强行再起导致负载损毁。
优选地,在预设的允许异常时间阈值内保持复位指令有效。为复位指令设定一个有效期,可以避免变频器不符合再起条件时被多次复位,导致变频器或负载损毁。
优选地,所述S11步骤中获取故障输入的信号是在变频器正常起动后获取的。变频器起动前,由于变频器输入输出的电压或电流不稳定,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故障输入,此时进行再起操作是无意义的,因此,仅接收或者仅对正常起动后的变频器产生的故障作出反应。
优选地,所述S12步骤中,检测所述电源电压,若电源电压不在预设范围内,则不发出再起动指令。如果不是由于电源电压波动导致的故障输入,那么很可能是负载侧故障导致的故障,例如负载短路、堵转等故障,此时再起会引起负载侧故障的加剧,甚至可能引起负载损毁。
优选地,所述S12步骤中,若变频器故障被复位成功后,重新获取到故障输入的信号,在预设的可复位次数内,发出复位指令;若预设可复位次数耗尽,停止复位。
优选地,所述预设范围为正常电压值的65~90%;所述预设可再起动范围为正常电压值的85%~95%。预设电压为正常电压值跌落超过一个阈值后,引起变频器报故障停机,接到报故障后,发出复位且故障被复位,且在复位前发生过电压跌落事件,而且在所设置时间内电压又回升到预设可再启动范围内,则发出再启动指令。此电压预设范围仅是标准预估设置,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进行修正。
优选地,所述预设范围可根据变频器的特性进行调整。有的变频器在电压低于正常值的90%后就报故障,有的变频器在电压低于正常值的65%才报故障。因此根据变频器的特性进行调整,可以适应不同形式的变频器。
优选地,所述预设范围为正常电压值的105~150%;所述预设可起动范围为正常电压值的80~120%。电压过高也会导致变频器报故障停机,有的变频器会在电压超过正常值的10%后会报故障停机,有的耐高压能力更强,过压现象一般容易快速回复,因此过压后进行复位是有必要的。若发出复位且故障被复位,且在复位前发生过电压暂升事件,而且在所设置时间内电压又回落到预设可再启动范围内,则发出再启动指令。此电压预设范围仅是标准预估设置,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进行修正。
优选地,所述S12步骤后,获取变频器的运行状态,若变频器在预设的允许再起动时间内再起成功,流程结束;若变频器在预设的允许再起动时间内未再起成功,则在预设的允许再起动时间经过后,解除再起动指令,并停止复位。
优选地,所述S12步骤后,获取变频器的运行状态,若发出再起动指令后,变频器未再起动成功,在预设的可再起动次数内,再次发出再起动指令;若可再起动次数耗尽,停止发出再起动指令。
一种变频器再起动装置,包括逻辑控制模块、后备电源模块和复位模块;
所述后备电源模块连接逻辑控制模块和复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逻辑控制模块的控制指令,在外接的电源出现瞬时故障时,对所述变频器再起动装置进行限时供电;所述复位模块连接变频器,用于控制变频器进行复位;
所述逻辑控制模块用于检测电源、变频器的运行状态;
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获取变频器故障输入的信号,控制后备电源模块给复位模块供电,复位模块控制变频器进行复位;
若逻辑控制模块获取到变频器复位成功,检测电源电压,若电源电压在预设范围内,则发出所述变频器的起动指令;若变频器复位失败,则断开复位模块与后备电源模块之间的连接并解除所述变频器的起动指令。
优选地,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包括电压检测模块、故障输入模块、运行状态检测模块、逻辑判断模块和后备电源控制模块,所述电压检测模块、运行状态检测模块同逻辑判断模块连接,所述逻辑判断模块同后备电源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电压检测模块连接所述电源的火线和零线,用于检测所述电源的电压并传输给所述逻辑判断模块;
所述故障输入模块连接所述变频器,用于检测变频器是否产生故障,并将故障信息传输给逻辑判断模块;
所述运行状态检测模块连接所述变频器的一对运行信号常开接点或起动变频器的继电器的常开接点,用于检测所述变频器的运行状态并传输给所述逻辑判断模块;
所述后备电源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逻辑判断模块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后备电源模块对再起动装置限时供电;
所述逻辑判断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故障输入后,根据接收到的运行状态检测模块传递来的变频器的运行状态,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在变频器正常工作状态下,若是,则判定需要对变频器进行复位。
优选地,还包括重起指令输出模块,所述重起指令输出模块同所述后备电源模块、逻辑控制模块连接,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发出所述变频器的起动指令是逻辑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后备电源模块给所述重起指令输出模块供电,然后所述重启指令输出模块发出所述变频器的起动指令。
优选地,所述发出变频器的重起动指令前判断是否存在故障输入模块输出的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电压检测模块检测到的电源电压恢复至预设可起动范围、电压检测模块检测到电压恢复前存在跌幅的其中一种或几种可再起工况,若存在一种或几种所述可再起工况,则发出变频器的起动指令。
优选地,还包括延时继电模块,所述延时继电模块用于预设时间阈值;所述预设时间阈值包括预设的允许异常时间阈值。
优选地,所述预设时间阈值包括预设的允许再起动时间阈值。
优选地,所述重起指令输出模块闭锁所述变频器的启动指令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获取变频器的运行状态,若变频器在预设的允许再起动时间内再起成功,再起流程结束;若变频器在预设的允许再起动时间内未再起成功,则在预设的允许再起动时间经过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发出指令解除后备电源模块给所述重起指令输出模块供电,解除再起动指令,并断开复位模块与后备电源模块之间的连接,停止复位。
优选地,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可以检测电源的三相电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实现欠压、过压、过流或其他瞬时故障导致的变频器停机后自动再起。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3为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4为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5为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6为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7为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8为一种变频器再起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9为一种变频器再起动装置的逻辑控制模块的示意图。
图10为一种变频器再起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11为一种变频器再起动装置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12为一种变频器再起动装置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13为一种变频器再起动装置的接线图。
图14位一种变频器再起动装置的另一种接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列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S11.获取故障输入的信号,输出复位指令;
S12.若变频器故障被复位成功,则检测电源电压,若电源电压在预设范围内,发出再起动指令;若变频器故障没有被复位,停止发出再起动指令。
可快速实现电动机的再起动,又可根据故障类型避免强行再起动导致的负载损毁。
实施例2
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
S11.在变频器正常起动后,若获取到故障输入的信号,输出复位指令;
S12.若变频器故障被复位成功,则检测电源电压,若电源电压在预设范围内,在预设的允许异常时间阈值内保持复位指令有效,并判断是否存在故障输入解除、电压恢复至预设可起动范围、电压恢复前存在跌幅的其中一种可再起工况,若存在一种所述可再起工况,则发出再起动指令;若不存在任一种可再起工况,则不发出再起动指令,至预设的允许异常时间阈值经过后,变频器未成功再起动则撤销复位指令;若电源电压不在预设范围内,则不发出再起动指令;若变频器故障没有被复位,停止发出再起动指令。
检测到故障后,立刻输出变频器复位的指令,如果变频器复位成功,表明不是变频器本机故障,可能是负载侧或电源侧的故障,再判断故障类型,如果故障类型可再启则发出再起动指令,实现电动机的再起动。
可快速实现电动机的再起动,又可根据故障类型避免强行再起动导致的负载损毁。变频器复位后是否再起要根据具体的工况进行判断,若存在可再起工况,则再起;检测有无可再起工况可以更好的保证负载的安全,避免强行再起导致负载损毁。若电源电压在预设范围内,则在预设的允许异常时间阈值内保持复位指令有效,预设的允许异常时间阈值经过后,变频器未成功再起动则撤销复位指令。为复位指令设定一个有效期,可以避免变频器不符合再起条件时被多次复位,导致变频器或负载损毁。变频器起动前,由于变频器输入输出的电压或电流不稳定,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故障输入,此时进行再起操作是无意义的,因此,仅接收或者仅对正常起动后的变频器产生的故障作出反应。如果不是由于电源电压波动导致的故障输入,那么很可能是负载侧故障导致的故障,例如负载短路、堵转等故障,此时再起会引起负载侧故障的加剧,甚至可能引起负载损毁。
实施例3
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
S11.在变频器正常起动后,若获取到故障输入的信号,输出复位指令;
S12.若变频器故障被复位成功,则检测电源电压,若电源电压在预设范围内,在预设的允许异常时间阈值内保持复位指令有效,并判断是否存在故障输入解除、电压恢复至预设可起动范围、电压恢复前存在跌幅或升幅的其中两种可再起工况,若存在两种所述可再起工况,则发出再起动指令;若不存在两种可再起工况同时发生,则不发出再起动指令,至预设的允许异常时间阈值经过后,变频器未成功再起动则撤销复位指令;若电源电压不在预设范围内,则不发出再起动指令;若变频器故障没有被复位,停止发出再起动指令。
实施例4
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
S11.在变频器正常起动后,若获取到故障输入的信号,输出复位指令;
S12.若变频器故障被复位成功,则检测电源电压,若电源电压在预设范围内,在预设的允许异常时间阈值内保持复位指令有效,并判断是否存在故障输入解除、电压恢复至预设可起动范围、电压恢复前存在跌幅或升幅,若存在三种所述可再起工况,则发出再起动指令;若不存在三种可再起工况同时发生,则不发出再起动指令;至预设的允许异常时间阈值经过后,变频器未成功再起动则撤销复位指令;若电源电压不在预设范围内,则不发出再起动指令;若变频器故障没有被复位,停止发出再起动指令。所述预设范围为正常电压值的65~90%;所述预设可起动范围为正常电压值的85%~95%。所述预设范围为正常电压值的105~150%;所述预设可起动范围为正常电压值的90~110%。此电压预设范围仅是标准预估设置,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进行修正。
电压低于正常值的10%后,变频器的报故障停机,此时电压一般在65~90%范围内,若电压在此预设范围内,复位后重启,有较大的概率起动成功。
电压超过正常值的10%后,变频器报故障停机,此时电压可能已经有复原的趋势,电压一般在105%~150%的范围内,此时复位后再起动,有较大的概率再起动成功。
实施例5
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
S11.在变频器正常起动后,若获取到故障输入的信号,输出复位指令;
S12.若变频器故障被复位成功,则检测电源电压,若电源电压在预设范围内,判断是否存在故障输入解除、电压恢复至预设可起动范围、电压恢复前存在跌幅的其中两种可再起工况,若存在两种所述可再起工况,则发出再起动指令;若不存在两种可再起工况同时发生,则不发出再起动指令,变频器未成功再起动则撤销复位指令;若电源电压不在预设范围内,则不发出再起动指令;若变频器故障没有被复位,停止发出再起动指令。所述预设范围为正常电压值的65~90%;所述预设可起动范围为正常电压值的85%~95%。所述预设范围为正常电压值的110~130%;所述预设可起动范围为正常电压值的90~110%
也可以不设置复位指令的有效时间,至后备电源存储的电能耗尽。例如,设置多个电源模块,每个模块可以提供一定时间的电力,至某个模块的电力耗尽后,解除复位指令。
电压低于65%后,变频器报故障停机,此时电压可能更低,但低压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因此先行复位又较大的可能实现变频器再起。
电压超过正常值的15%后,变频器报故障停机,此时电压可能已经有复原的趋势,电压一般在110%~130%的范围内,此时复位后再起动,有较大的概率再起动成功。
实施例6
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如图6所示,包括:
S11.在变频器正常起动后,若获取到故障输入的信号,输出复位指令;
S12.若变频器故障被复位成功,则检测电源电压,若电源电压在预设范围内,在预设的允许异常时间阈值内保持复位指令有效,发出再起动指令;至预设的允许异常时间阈值经过后,变频器未成功再起动则撤销复位指令;若电源电压不在预设范围内,则不发出再起动指令;若变频器故障没有被复位,停止发出再起动指令。所述预设范围为正常电压值的65~90%;所述预设可起动范围为正常电压值的85%~95%。
也可以不检测再起动前的工况,一般通过检测电源的电压可以认定故障的来源大部分来源于电源,此时再起动导致设备损毁的概率并不大,因此直接发出再起动指令也是可以适应一部分负载状态稳定的场景。
实施例7
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包括:
S11.在变频器正常起动后,若获取到故障输入的信号,输出复位指令;
S12.若变频器故障被复位成功,则检测电源电压,若电源电压在预设范围内,在预设的允许异常时间阈值内保持复位指令有效,并判断是否存在故障输入解除、电压恢复至预设可起动范围、电压恢复前存在跌幅的其中一种或几种可再起工况,若存在一种或几种所述可再起工况,则发出再起动指令;若不存在任一种可再起工况,则不发出再起动指令,至预设的允许异常时间阈值经过后,变频器未成功再起动则撤销复位指令;若电源电压不在预设范围内,则不发出再起动指令;若变频器故障没有被复位,停止发出再起动指令;
S13.获取变频器的运行状态,若变频器在预设的允许再起动时间内再起成功,流程结束;若变频器在预设的允许再起动时间内未再起成功,则在预设的允许再起动时间经过后,解除再起动指令,并停止复位。
所述预设范围为正常电压值的65~90%;所述预设可起动范围为正常电压值的85%~95%。
再起动指令发出后可能存在别的故障未被排除或检测到的情况,因此,为再起动指令设定一个有效期,避免一直强行起动造成设备损毁。
实施例8
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如图7所示,包括:
S11.在变频器正常起动后,若获取到故障输入的信号,输出复位指令;
S12.若变频器故障被复位成功,则检测电源电压,若电源电压在预设范围内,在预设的允许异常时间阈值内保持复位指令有效,并判断是否存在故障输入解除、电压恢复至预设可起动范围、电压恢复前存在跌幅的其中一种或几种可再起工况,若存在一种或几种所述可再起工况,则发出再起动指令;若不存在任一种可再起工况,则不发出再起动指令,至预设的允许异常时间阈值经过后,变频器未成功再起动则撤销复位指令;若电源电压不在预设范围内,则不发出再起动指令;若变频器故障没有被复位,停止发出再起动指令;
若在复位成功后,再次接收到故障输入信号,判断复位指令发出次数是否超出预设次数,若未超过预设次数,返回至发出复位指令步骤。
S13.获取变频器的运行状态,若变频器在预设的允许再起动时间内再起成功,流程结束;若变频器在预设的允许再起动时间内未再起成功,则在预设的允许再起动时间经过后,解除再起动指令,并停止复位。
实施例9
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包括:
S11.在变频器正常起动后,若获取到故障输入的信号,输出复位指令;
S12.若变频器故障被复位成功,则检测电源电压,若电源电压在预设范围内,在预设的允许异常时间阈值内保持复位指令有效,并判断是否存在故障输入解除、电压恢复至预设可起动范围、电压恢复前存在跌幅的其中一种或几种可再起工况,若存在一种或几种所述可再起工况,则发出再起动指令;若不存在任一种可再起工况,则不发出再起动指令,至预设的允许异常时间阈值经过后,变频器未成功再起动则撤销复位指令;若电源电压不在预设范围内,则不发出再起动指令;若变频器故障没有被复位,停止发出再起动指令;
所述S12步骤中,若变频器故障被复位成功后,重新获取到故障输入的信号,在预设的可复位次数内,发出复位指令;若预设可复位次数耗尽,停止复位;
S13.获取变频器的运行状态,若发出再起动指令后,变频器未再起动成功,在预设的可再起动次数内,再次发出再起动指令;若可再起动次数耗尽,停止发出再起动指令;若变频器在预设的允许再起动时间内再起成功,流程结束;若变频器在预设的允许再起动时间内未再起成功,则在预设的允许再起动时间经过后,解除再起动指令,并停止复位。
所述预设范围为正常电压值的65~90%;所述预设可起动范围为正常电压值的85%~95%。预设电压为正常电压值跌落超过一个阈值后,引起变频器报故障停机,接到报故障,发出复位指令后,快速检测电压值,若电压值在符合预设范围及再起动范围,则具备再起动的条件。
所述预设范围为正常电压值的105~150%;所述预设可起动范围为正常电压值的80~120%。电压过高也会导致变频器报故障停机,有的变频器会在电压超过正常值的10%后会报故障停机,有的耐高压能力更强,过压现象一般容易快速回复,因此过压后进行复位是有必要的。
实施例10
一种变频器再起动装置,如图8所示,包括逻辑控制模块、后备电源模块和复位模块;
所述后备电源模块连接逻辑控制模块和复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逻辑控制模块的控制指令,在外接的电源出现瞬时故障时,对所述变频器再起动装置进行限时供电;所述复位模块连接变频器,用于控制变频器进行复位;
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电源的火线、零线、变频器的运行输出信号常开接点或起动继电器常开接点,用于检测电源、变频器的运行状态;
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获取变频器故障输入的信号,控制后备电源模块给复位模块供电,复位模块控制变频器进行复位;
若逻辑控制模块从变频器的运行信号常开接点获取到变频器复位成功,检测电源电压,若电源电压在预设范围内,则发出所述变频器的起动指令;若变频器复位失败,则断开复位模块与后备电源模块之间的连接并解除所述变频器的起动指令。
实施例11
一种变频器再起动装置,如图8所示,包括逻辑控制模块、后备电源模块和复位模块;
所述后备电源模块连接逻辑控制模块和复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逻辑控制模块的控制指令,在外接的电源出现瞬时故障时,对所述变频器再起动装置进行限时供电;所述复位模块连接变频器,用于控制变频器进行复位;
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电源的火线、零线、变频器的运行输出信号常开接点或起动继电器常开接点,用于检测电源、变频器的运行状态;
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获取变频器故障输入的信号,控制后备电源模块给复位模块供电,复位模块控制变频器进行复位;
若逻辑控制模块从变频器的运行信号常开接点获取到变频器复位成功,检测电源电压,若电源电压在预设范围内,则发出所述变频器的起动指令;若变频器复位失败,则断开复位模块与后备电源模块之间的连接并解除所述变频器的起动指令。
实施例12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包括电压检测模块、故障输入模块、运行状态检测模块、逻辑判断模块和后备电源控制模块,所述电压检测模块、运行状态检测模块同逻辑判断模块连接,所述逻辑判断模块同后备电源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电压检测模块连接所述电源的火线和零线,用于检测所述电源的电压并传输给所述逻辑判断模块;电压检测模块也可以检测三线电压;
所述故障输入模块连接所述变频器,用于检测变频器是否产生故障,并将故障信息传输给逻辑判断模块;
所述运行状态检测模块连接所述变频器的一对运行信号常开接点或起动变频器的继电器的常开接点,用于检测所述变频器的运行状态并传输给所述逻辑判断模块;
所述后备电源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逻辑判断模块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后备电源模块对再起动装置限时供电;
所述逻辑判断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故障输入后,根据接收到的运行状态检测模块传递来的变频器的运行状态,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在变频器正常工作状态下,若是,则判定需要对变频器进行复位。
实施例13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变频器再起动装置还包括重起指令输出模块,所述重起指令输出模块同所述后备电源模块、逻辑控制模块连接,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发出所述变频器的起动指令是逻辑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后备电源模块给所述重起指令输出模块供电,然后所述重启指令输出模块发出所述变频器的起动指令。
实施例14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出变频器的重起动指令前判断是否存在故障输入模块输出的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电压检测模块检测到的电源电压恢复至预设可起动范围、电压检测模块检测到电压恢复前存在跌幅的其中一种或几种可再起工况,若存在一种或几种所述可再起工况,则发出变频器的起动指令。
实施例15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还包括延时继电模块,所述延时继电模块用于预设时间阈值;所述预设时间阈值包括预设的允许异常时间阈值。
实施例16
更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延时继电模块,所述延时继电模块用于预设时间阈值;所述预设时间阈值包括预设的允许异常时间阈值和预设的允许再起动时间。其余同实施例8。
实施例17
更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重起指令输出模块闭锁所述变频器的起动指令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获取变频器的运行状态,若变频器在预设的允许再起动时间内再起成功,再起流程结束;若变频器在预设的允许再起动时间内未再起成功,则在预设的允许再起动时间经过后,断开所述后备电源模块给所述重起指令输出模块供电,解除再起动指令,并断开复位模块与后备电源模块之间的连接,停止复位。
实施例18
更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还包括运行信号输出模块,所述运行信号输出模块同所述后备电源模块、逻辑控制模块连接,逻辑控制模块检测到变频器运行状态接点闭合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后备电源模块给所述运行信号输出模块供电,然后所述运行信号输出模块发出运行信号,该运行信号输送至与变频器并联的后台DCS,在变频器发出故障信号后、再起动装置给出复位并在预设可再起动工况具备后、发出重起指令前闭锁变频器输送至后台DCS的运行信号,确保后台DCS不会因变频器故障后运行信号断开后发出连锁停车指令断开变频器起动回路,从而使再启动装置失去再起动的意义。
实施例19
如图13所示,三相线圈L1、L2、L3、三相断路器MCCB、熔断器Fuse、变频器VVVF和电动机M形成主回路,变频器再起动控制装置并联变频器的控制回路,变频器再起动装置包括多个接点。
第1接点~和第2接点:是变频器再起动装置的逻辑控制模块的一对电源端子,第1接点连接控制电源的火线L作为再起动装置的输入电源,第2接点连接零线,该对接点即是变频器再起动装置的工作电源,也是检测电源电压变化的检测点,采集并检测电源电压瞬时凹陷或瞬时暂升幅值。
第3接点~第6接点是实现其他工况再起动的模块,同本申请无关。
第7接点和第8接点是变频器再起动装置的再起指令输出模块的常开输出接点,并联在变频器的起动按钮两端。变频器故障保护停机时,变频器故障点输出闭合,则给到9和10接点变为低电平,后备电源模块立即给复位模块供电并发出复位指令,若变频器故障被复位,则再判断是否是电源电压问题导致的变频器停机,检测电源的电压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在预设范围内,在预设的允许异常的时间阈值范围内保持后备电源模块给复位模块供电,同时电压检测模块检测电压是否恢复至预设可再起动范围、第9接点和10接点是否变为高电平、电压恢复前是否有跌幅的其中一种或几种工况出现,若出现一种或几种工况,逻辑控制模块控制后备电源模块给再起指令输出模块供电,再起指令输出模块得电之后,第7接点和第8接点立即闭合,从而闭锁变频器的起动指令,重启变频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有多对闭锁接点。
第9接点和第10接点:是变频器再起动装置的故障输入模块的检测输入端,接入变频器的故障报警端子或由扩展的变频器故障继电器输出接点。在正常起动的变频器因故障保护停车后,第9和第10接点接收输入信号变为低电平,则故障输入,再起动控制装置进入工作状态。如果变频器的故障输出设置为为高电平,则变频器再启动装置可设置第9~第10端子接收高电平为故障,低电平为正常。
第11接点和第12接点:是变频器再起动装置的复位模块的常开输出接点,并联在变频器的复位端子两端。在预设的允许的异常时间阈值范围内,逻辑判断模块检测到第9和第10接点变为低电平,则控制后备电源模块给复位模块供电,复位模块的第11接点和第12接点得电闭合,将变频器的故障远程复位。在一个实施例中,复位模 块发送复位脉冲信号使变频器的故障远程复位,复位脉冲信号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也 以是多个。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有多对复位接点。
第13接点和第14接点:是变频器再起动装置的常开输出接点,并联在变频器送至后台仪表或DCS运行信号端子两端,在线限时闭锁故障状态下变频器发送至后台的运行信号,在变频器再起动装置的工作状态下,确保变频器故障时运行信号仍处于在线模式,确保后台不会发出连锁跳车指令,为故障被允许复位后变频器再次起动创造条件。同时只有在变频器正常运行时第9和10接点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产生的故障输入才能使变频器再起动装置进入被激活复位及再启动工作状态。
第15接点和第16接点:是变频器再起动装置的通信端子,用于与后台进行网络通讯。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通信端子的接口是RJ485接口。
工作过程:第1接点和第2接点有标准工作电源输入,变频器起动运行后,第7接点和第8接点为常开状态,没有闭合。并联在变频器运行信号端子及输送至后台的第13接点和第14接点,第13接点和第14接点延时闭合。
变频器保护动作而停机,逻辑控制模块控制后备电源模块给复位模块供电,第11接点和第12接点得电闭合,将变频器的故障远程复位。若复位成功,进一步,如果逻辑控制模块判定电压检测模块检测电压恢复至预设可再起动范围、第9接点和10接点变为高电平、电压恢复前有跌幅的其中一种或几种工况出现,若出现一种或几种工况,逻辑控制模块控制后备电源模块给再起指令输出模块供电,再起指令输出模块得电之后,第7接点和第8接点立即闭合,从而闭锁变频器的起动指令,重启变频器。如果逻辑控制模块判定复位失败,例如正常停机或者其他故障引起的变频器停机,断开后备电源模块与输出继电模块、复位模块之间的连接,第7接点和第8接点仍保持常开状态,11-12接点、13-14接点则立即断开,不会影响正常停机或者其他故障引起的变频器停机。
实施例20
实施例20与实施例19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4所示,所述再起动器用于检测三相电压。其余同实施例19。
应当注意,图13和图14中各接点的位置和编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以上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应当注意,本申请的中电源降低或升高的范围可以根据不同的变频器进行设定,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中记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1.获取故障输入的信号,输出复位指令;检测到故障后,立刻输出变频器复位的指令;
S12.若变频器故障被复位成功,则检测电源电压,若电源电压在预设范围内,发出再起动指令;若变频器故障没有被复位,停止复位;
所述S11步骤中,变频器再起动装置的故障输入模块的检测输入端接入变频器的故障报警端子或由扩展的变频器故障继电器输出接点,在正常起动的变频器因故障保护停车后,变频器故障点输出闭合,则给到检测输入端信号,后备电源模块立即给复位模块供电并发出复位指令;
所述S12步骤中,所述电源电压在预设范围内时,所述发出再起动指令前,判断是否存在故障输入解除、电压恢复至预设可起动范围、电压恢复前存在跌幅或升幅的其中一种或几种可再起工况,若存在一种或几种所述可再起工况,则发出再起动指令;若不存在一种或几种可再起工况,则不发出再起动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设的允许异常时间阈值内保持复位指令有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步骤中,若变频器故障被复位成功后,重新获取到故障输入的信号,在预设的可复位次数内,发出复位指令;若预设可复位次数耗尽,停止复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步骤后,获取变频器的运行状态,若变频器在预设的允许再起动时间内再起成功,流程结束;若变频器在预设的允许再起动时间内未再起成功,则在预设的允许再起动时间经过后,解除再起动指令,并停止复位。
5.一种变频器再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逻辑控制模块、后备电源模块和复位模块;
所述后备电源模块连接逻辑控制模块和复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逻辑控制模块的控制指令,在外接的电源出现瞬时故障时,对所述变频器再起动装置进行供电;所述复位模块连接变频器,用于控制变频器进行复位;
所述逻辑控制模块用于检测电源、变频器的运行状态;
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获取变频器故障输入的信号,控制后备电源模块给复位模块供电,复位模块控制变频器进行复位;
若逻辑控制模块到变频器复位成功,检测电源电压,若电源电压在预设范围内,则发出所述变频器的起动指令;若变频器复位失败,则断开复位模块与后备电源模块之间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频器再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包括电压检测模块、故障输入模块、运行状态检测模块、逻辑判断模块和后备电源控制模块,所述电压检测模块、运行状态检测模块同逻辑判断模块连接,所述逻辑判断模块同后备电源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电压检测模块连接所述电源的火线和零线,用于检测所述电源的电压并传输给所述逻辑判断模块;
所述故障输入模块连接所述变频器,用于检测变频器是否产生故障,并将故障信息传输给逻辑判断模块;
所述运行状态检测模块连接所述变频器的一对运行信号常开接点或起动变频器的继电器的常开接点,用于检测所述变频器的运行状态并传输给所述逻辑判断模块;
所述后备电源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逻辑判断模块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后备电源模块对再起动装置限时供电;
所述逻辑判断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故障输入后,根据接收到的运行状态检测模块传递来的变频器的运行状态,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在变频器正常工作状态下,若是,则判定需要对变频器进行复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频器再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重起指令输出模块,所述重起指令输出模块同所述后备电源模块、逻辑控制模块连接,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发出所述变频器的起动指令是逻辑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后备电源模块给所述重起指令输出模块供电,然后所述重起指令输出模块发出所述变频器的起动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频器再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出变频器的重起动指令前判断是否存在故障输入模块输出的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电压检测模块检测到的电源电压恢复至预设可起动范围、电压检测模块检测到电压恢复前存在跌幅的其中一种或几种可再起工况,若存在一种或几种所述可再起工况,则发出变频器的起动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频器再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时继电模块,所述延时继电模块用于预设时间阈值;所述预设时间阈值包括预设的允许异常时间阈值。
CN201911223460.XA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及再起动装置 Active CN1109123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3460.XA CN110912391B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及再起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3460.XA CN110912391B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及再起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2391A CN110912391A (zh) 2020-03-24
CN110912391B true CN110912391B (zh) 2023-09-12

Family

ID=69821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23460.XA Active CN110912391B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及再起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1239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2887A (zh) * 2011-06-20 2012-12-26 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电设备抗晃电保护方法及其抗晃电保护装置
CN202872724U (zh) * 2012-09-10 2013-04-10 深圳市亚特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变频器的晃电再起动控制装置
CN104767373A (zh) * 2015-04-27 2015-07-08 海南汉地阳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器低电压自启动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05811747A (zh) * 2016-05-17 2016-07-27 无锡芯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使能控制的高压电源系统
CN105932868A (zh) * 2015-10-28 2016-09-07 江苏国网自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复位变频器的再启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026628A (zh) * 2016-06-30 2016-10-12 江苏国网自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位锁定式变频器再启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448946A (zh) * 2018-04-19 2018-08-24 深圳市倍通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电动机再启动控制器及电动机再启动控制器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O342950B1 (en) * 2015-11-12 2018-09-10 Comrod As Overvoltage protection circuit for a power converte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2887A (zh) * 2011-06-20 2012-12-26 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电设备抗晃电保护方法及其抗晃电保护装置
CN202872724U (zh) * 2012-09-10 2013-04-10 深圳市亚特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变频器的晃电再起动控制装置
CN104767373A (zh) * 2015-04-27 2015-07-08 海南汉地阳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器低电压自启动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05932868A (zh) * 2015-10-28 2016-09-07 江苏国网自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复位变频器的再启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811747A (zh) * 2016-05-17 2016-07-27 无锡芯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使能控制的高压电源系统
CN106026628A (zh) * 2016-06-30 2016-10-12 江苏国网自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位锁定式变频器再启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448946A (zh) * 2018-04-19 2018-08-24 深圳市倍通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电动机再启动控制器及电动机再启动控制器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2391A (zh) 2020-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3645B (zh) 通信设备中电源管理方法及通信设备中的电源管理系统
CN108448946B (zh) 电动机再启动控制器及电动机再启动控制器的控制方法
US11005261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installation allowing DC current to be transmitted in a network while protecting said network from a short circuit fault
CN108565974B (zh) 一种基于保护装置自供电的远程失灵保护方法及系统
WO2015158218A1 (zh) 一种电动机再起动控制器
CN103390879A (zh) 一种交流电源输入高压防护装置
CN106160185A (zh) 一种使用快切装置进行电源切换的方法
CN101807497B (zh) 带选择性的直流断路器
CN110912391B (zh) 一种变频器再起动方法及再起动装置
CN202586265U (zh) 一种电力系统保护装置
KR20180110586A (ko) 소프트―스타트 및 보호를 구비한 전력 공급 장치
US20020117899A1 (en) Telecommunications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s, telecommunications power distribution circuits and methods of supplying power to at least one tele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06379183A (zh) 一种基于安全链的集成式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安全保护模块
CN114062973B (zh) 就地型馈线自动化反向闭锁应用方法
CN104076209A (zh) 电机检测装置
CN109412256B (zh) 一种备用电源投入方法及装置
KR20060091330A (ko) 지능형 회로 차단 시스템 및 그 작동방법
JP3192918B2 (ja) 系統連系電源装置
CN103701201A (zh) 实现稳控装置动作切负荷时闭锁备自投的系统
CN114094546A (zh) 直流供配电系统及其保护方法与装置
CN110021917B (zh) 故障隔离定位系统
CN111338258A (zh) 低压交流控制回路电源电压异常时的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CN215170673U (zh) 一种水泵
JP2006033997A (ja) 遠方監視システム
CN101202432B (zh) 继电器控制电路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