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12290A - 单相永磁电机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单相永磁电机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12290A
CN110912290A CN201911252304.6A CN201911252304A CN110912290A CN 110912290 A CN110912290 A CN 110912290A CN 201911252304 A CN201911252304 A CN 201911252304A CN 110912290 A CN110912290 A CN 1109122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ype
stator teeth
stator
permanent magnet
air g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5230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勇
张志东
陈彬
史进飞
肖胜宇
李霞
唐林
朱绍轩
桂鹏千
孙辉
丁佳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1125230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122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12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22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28Installation of the electric equipment, e.g. adaptation or attachment to the suction cleaner; Controlling suction cleaners by electric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1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consisting of C-shaped cores
    • H02K1/143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consisting of C-shaped cores of the horse-shoe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6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consisting of a generally annular yoke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1/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magnetic circuits
    • H02K2201/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aspects of the air-gap between rotor and sta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9/00Motors or generators having non-mechanical commutating devices, e.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2K29/03Motors or generators having non-mechanical commutating devices, e.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 magnetic circu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voiding torque ripples or self-starting problem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相永磁电机及具有其的吸尘器。单相永磁电机包括第一类定子齿;第二类定子齿,第一类定子齿与第二类定子齿围设成用于容纳转子部的容纳腔;第一类定子齿和第二类定子齿中的一个与转子部之间形成渐变的气隙厚度,第一类定子齿和第二类定子齿中的另一个与转子部之间形成均匀的气隙厚度。通过设置两种类型的定子齿结构,而且将两种定子齿与转子部形成不同的气隙结构,使电机的电磁转矩和齿槽转矩错开角度,以此解决单相电机起动死点问题。与单纯的不对称齿结构相比,此种结构能够大幅提升电机的起动能力,减小电机起动电流,消除了现有技术中电机起动存在死点的问题。

Description

单相永磁电机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单相永磁电机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背景技术
单相永磁电机为单相绕组,驱动主电路所需的开关器件较少,控制系统硬件成本低。但是单相永磁电机存在起动死点的问题,单相永磁电机定子铁芯产生的电枢磁场为脉振磁场,产生的电磁转矩存在0点,而电机在不采用特殊的结构时,电机停靠位置(齿槽转矩为0的点)与电磁转矩为0的点是重合的。此时无论电枢绕组通入任何电流,电机都只能产生转子直径方向的作用力,切向力为0,此时电机无法起动,存在起动死点的问题。
为解决起动死点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设计不对齿结构,使电机的齿槽转矩0点与电磁转矩的0点错开角度,这样在电机停靠位置就能产生切向的转矩,解决单相永磁电机起动问题。例如:通过设计定子不对称齿的结构,该定子齿结构的气隙结构为均匀气隙结构因此具有较小的齿槽转矩,明显减少了电机的输出转矩脉动情况。但是该结构也存在缺陷:电机起动转矩小,使得电机起动时需要较大的起动电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相永磁电机及具有其的吸尘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起动存在死点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单相永磁电机,包括:第一类定子齿;第二类定子齿,第一类定子齿与第二类定子齿围设成用于容纳转子部的容纳腔;第一类定子齿和第二类定子齿中的一个与转子部之间形成渐变的气隙厚度,第一类定子齿和第二类定子齿中的另一个与转子部之间形成均匀的气隙厚度,其中,第一类定子齿为多个,第二类定子齿为多个,在任意排列方式下,任意两个相邻的定子齿中存在至少一组相邻的两个定子齿的沿转子部的径向方向的几何中心线,与转子部的几何中心的连接形成的圆心角不等于2π/s,s为第一类定子齿和第二类定子齿的总个数。
进一步地,第一类定子齿的朝向转子部一侧的端面的第一轮廓线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小于第二类定子齿的朝向转子部一侧的端面的第二轮廓线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
进一步地,第一类定子齿与转子部之间形成渐变的气隙厚度,第二类定子齿与转子部之间形成均匀的气隙厚度。
进一步地,第一类定子齿为多个,第二类定子齿为多个,任意相邻的两个定子齿的沿转子部的径向方向的几何中心线与转子部的几何中心的连接形成的圆心角不等于2π/s,s为第一类定子齿和第二类定子齿的总个数。
进一步地,第一类定子齿的个数与第二类定子齿的个数相同,其中,s=2n,多个第一类定子齿与多个第二类定子齿交替地设置。
进一步地,s=4,第一类定子齿的几何中心线与第二类定子齿的几何中心线与转子部的几何中心的连接形成的圆心角不等于2π/s。
进一步地,以第一轮廓线的沿转子部的径向方向的几何中心线为基准线,沿转子部的转动方向至2π/s角度时为偏移基线,第二轮廓线的沿转子部的径向方向的几何中心线与偏移基线之间形成偏移角θ,其中,θ=a-b,0<θ<π/2-α2,α2为第一轮廓线的两端与转子部的几何中心处连线形成的圆心角,b为偏移基线、偏移基线经过的第二轮廓线的端部、转子部的几何中心处连线形成的圆心角,a为偏移基线所在的定子齿的后端与偏移基线、转子部的几何中心处连线形成的圆心角。
进一步地,沿转子部的转动方向,第一类定子齿与转子部之间形成的气隙厚度逐渐减小地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类定子齿与转子部之间形成的最小气隙厚度为g1,第一类定子齿与转子部之间形成的最大气隙厚度为g2,其中,1.2g1<g2<2.2g1。
进一步地,单相永磁电机还包括:第三类定子齿,第三类定子齿、第一类定子齿和第二类定子齿沿转子部的周向依次交替地设置,第三类定子齿与转子部之间形成均匀的气隙厚度,且第三类定子齿与转子部之间形成的气隙厚度大于或小于第二类定子齿与转子部之间形成的气隙厚度。
进一步地,多个第一类定子齿相邻的设置,多个第二类定子齿相邻地设置,或者,多个第二类定子齿中至少两个第二类定子齿形成一个定子齿组,两个第一类定子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定子齿组。
进一步地,相邻的第一类定子齿的几何中心线形成的圆心角为2π/s。
进一步地,以第一类定子齿的几何中线为基准,沿转子部的转动方向至相邻的第二类定子齿的几何中心线与转子部的几何中心线形成的圆心角小于2π/s。
进一步地,与第二类定子齿的几何中线为基准,沿转子部的转动方向至相邻的第一类定子齿的几何中心线与转子部的几何中心线形成的圆心角大于2π/s。
进一步地,第一类定子齿与第二类定子齿的个数为偶数个,第一类定子齿的个数与第二类定子齿的个数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吸尘器,包括单相永磁电机,单相永磁电机为上述的单相永磁电机。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种类型的定子齿结构,而且将两种定子齿与转子部形成不同的气隙结构,使电机的电磁转矩和齿槽转矩错开角度,并将多个第二类定子齿中存在至少一组相邻的两个定子齿的沿转子部的径向方向的几何中心线与转子部的几何中心的连接形成的圆心角设置成不等于2π/s,以此解决单相电机起动死点问题。与单纯的不对称齿结构相比,此种结构能够大幅提升电机的起动能力,减小电机起动电流,消除了现有技术中电机起动存在死点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单相永磁电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单相永磁电机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单相永磁电机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单相永磁电机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单相永磁电机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单相永磁电机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类定子齿;
20、第二类定子齿;
30、转子部;31、转轴;32、永磁体;
40、第三类定子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结合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相永磁电机。
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单相永磁电机包括第一类定子齿10和第二类定子齿20。第一类定子齿10与第二类定子齿20围设成用于容纳转子部30的容纳腔。第一类定子齿10和第二类定子齿20中的一个与转子部30之间形成渐变的气隙厚度,第一类定子齿10和第二类定子齿20中的另一个与转子部30之间形成均匀的气隙厚度,其中,第一类定子齿10为多个,第二类定子齿20为多个,在任意排列方式下,任意两个相邻的定子齿中存在至少一组相邻的两个定子齿的沿转子部30的径向方向的几何中心线,与转子部30的几何中心的连接形成的圆心角不等于2π/s,s为第一类定子齿10和第二类定子齿20的总个数。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种类型的定子齿结构,而且将两种定子齿与转子部形成不同的气隙结构,使电机的电磁转矩和齿槽转矩错开角度,且在不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多个第一类定子齿10和多个第二类定子齿20进行排列,保证至少一组相邻的两个定子齿的沿转子部30的径向方向的几何中心线与转子部30的几何中心的连接形成的圆心角设置成不等于2π/s,以此解决单相电机起动死点问题。与单纯的不对称齿结构相比,此种结构能够大幅提升电机的起动能力,减小电机起动电流,消除了现有技术中电机起动存在死点的问题。
其中,第一类定子齿10的朝向转子部30一侧的端面的第一轮廓线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小于第二类定子齿20的朝向转子部30一侧的端面的第二轮廓线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第一类定子齿10与转子部30之间形成渐变的气隙厚度,第二类定子齿20与转子部30之间形成均匀的气隙厚度。这样设置能够提高电机的输出转矩,提高了电机的起动能力。
第一类定子齿10为多个,第二类定子齿20为多个,任意相邻的两个定子齿的沿转子部30的径向方向的几何中心线与转子部30的几何中心的连接形成的圆心角不等于2π/s,s为第一类定子齿10和第二类定子齿20的总个数。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地提高电机的输出转矩,提高了电机的起动能力。
具体地,第一类定子齿10的个数与第二类定子齿20的个数相同,其中,s=2n,多个第一类定子齿10与多个第二类定子齿20交替地设置。其中,s=4,第一类定子齿10的几何中心线与第二类定子齿20的几何中心线与转子部30的几何中心的连接形成的圆心角不等于2π/s。如图2所示,A为定子齿的轮廓线的几何中心线,B为定子齿的偏移基线,F为转子部的转子转动方向,以第一轮廓线的沿转子部30的径向方向的几何中心线为基准线,沿转子部30的转动方向至2π/s角度时为偏移基线,第二轮廓线的沿转子部30的径向方向的几何中心线与偏移基线之间形成偏移角θ,其中,θ=a-b,0<θ<π/2-α2,α2为第一轮廓线的两端与转子部30的几何中心处连线形成的圆心角,b为偏移基线、偏移基线经过的第二轮廓线的端部、转子部30的几何中心处连线形成的圆心角,a为偏移基线所在的定子齿的后端与偏移基线、转子部30的几何中心处连线形成的圆心角。沿转子部30的转动方向F,第一类定子齿10与转子部30之间形成的气隙厚度逐渐减小地设置。这样设置能够提高电机的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类定子齿10与转子部30之间形成的最小气隙厚度为g1,第一类定子齿10与转子部30之间形成的最大气隙厚度为g2,其中,1.2g1<g2<2.2g1。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地提高电机的输出转矩,提高了电机的起动能力。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单相永磁电机,该电机还包括第三类定子齿40。第三类定子齿40、第一类定子齿10和第二类定子齿20沿转子部30的周向依次交替地设置,第三类定子齿40与转子部30之间形成均匀的气隙厚度,且第三类定子齿40与转子部30之间形成的气隙厚度大于或小于第二类定子齿20与转子部30之间形成的气隙厚度。采用三种不同结构的定子齿,使得定子齿与转子部之间形成的气隙厚度均不同,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提高电机的效率。
如图4所示,多个第一类定子齿10相邻的设置,多个第二类定子齿20相邻地设置。或者,如图5所示,多个第二类定子齿20中至少两个第二类定子齿20形成一个定子齿组,两个第一类定子齿10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定子齿组。这样设置同样能够提高电机的输出转矩,同样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存在起动死点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相邻的第一类定子齿10的几何中心线形成的圆心角设置为2π/s。以第一类定子齿10的几何中线为基准,沿转子部30的转动方向至相邻的第二类定子齿20的几何中心线与转子部30的几何中心线形成的圆心角小于2π/s。与第二类定子齿20的几何中线为基准,沿转子部30的转动方向至相邻的第一类定子齿10的几何中心线与转子部30的几何中心线形成的圆心角大于2π/s。这样设置同样能够提高电机的输出转矩,提高电机的实用性。其中,第一类定子齿10与第二类定子齿20的个数为偶数个,第一类定子齿10的个数与第二类定子齿20的个数不同。
上述实施例中的单相永磁电机还可以用于吸尘器设备技术领域,即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吸尘器,包括单相永磁电机,单相永磁电机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单相永磁电机。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的单相永磁电机,该电机定子铁芯包含至少两种不同结构的齿部,齿部结构的不同需同时满足气隙结构的不同和齿部轮廓线所对圆心角大小的不同。不同定子齿部结构对应的气隙结构,其中至少包括一种渐变型气隙结构,至少包括一种均匀气隙结构,对于不同的定子齿结构,以转子中心为圆心基准,其对应的圆心角具有不同的大小。电机定子齿上,所有相邻的两个定子齿中,至少存在一组相邻定子齿,两者正对转子部分的轮廓线的几何中心线所夹圆心角不等于2π/s。渐变型气隙结构对应的定子齿的圆心角更小,即小齿的气隙结构为渐变型气隙,大齿的气隙结构为均匀气隙,其中小齿轮廓线的圆心角为a2,大齿轮廓的圆心角为a1。大小齿沿电机旋转方向1对1交替布置,相同定子齿是由单个定子齿绕转子中心通过圆周阵列所得。
渐变型气隙结构气隙变化为:沿电机旋转方向,气隙厚度逐渐减小,即g1<g2,气隙渐变齿上最小的气隙长度为g1,最大的气隙长度为g2,其中1.2g1<g2<2.2g1。
由于单相永磁电机产生的是脉振磁场,因此存在起动问题。电机的停止位置通常是齿槽转矩为0的点,如果此时电机电磁转矩也恰好为0,那么此时电机无论通入何种电流,电机转子产生的都是径向的力,无法产生切向的起动转矩,此时电机无法起动。
本申请提出一种新的单相永磁电机,通过设置不对称的气隙结构和齿偏移结构,使电机的电磁转矩和齿槽转矩错开角度,以此解决单相电机起动死点问题。与单纯的不对称齿结构相比,此种结构能够大幅提升电机的起动能力,减小电机启动电流。
如图2所示,电机包括两种不同的齿部结构,其中一种是均匀气隙结构,另外一种是渐变气隙结构,两种结构定子齿沿电机旋转方向1对1交替分布。
以渐变型气隙定子齿为参考,电机旋转方向的相邻定子齿为均匀气隙结构,这两种结构的气隙中心点与转子轴向的圆心角为γ,γ<2π/s。渐变型气隙结构、齿偏移设置的均匀气隙结构都能够使电机齿槽转矩与电磁转矩产生相位差,消除电机起动死点。两种结构相结合,能够产生叠加作用,能够大幅提升电机的起动转矩,减低起动电流。此外,均匀气隙定子齿偏移角度需要取合适的值,偏移角度过大会使两定子齿距离较小,进而产生漏磁,降低电机的输出能力。而偏移角度过小,则电机单位电流产生有效的起动转矩较小,使电机起动电流较大。
以渐变气隙所在齿部(小齿)轮廓线的中心线为参考,与小齿轮廓线的中心线呈2π/s度的直线为大齿的齿偏移基线,均匀气隙定子齿(大齿)的偏移角度θ=a-b,如图2所示,θ的取值范围为0<θ<π/2-a2,a2为电机小齿轮廓所跨圆心角。渐变型气隙厚度,沿电机旋转方向,气隙厚度逐渐减小,即g1<g2,且1.2g1<g2<2.2g1。
因为渐变型气隙的齿槽转矩和电磁转矩都向定子气隙小的方向偏移,且齿槽转矩偏移的角度更大。为了获得更大的起动角度,减小起动难度,此渐变型气隙沿电机旋转方向气隙厚度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电机中还可以包含另外一种与前两者不同的气隙结构。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机起动能力,增加一种均匀气隙结构,但是气隙厚度与之前的均匀气隙厚度不同,此时电机包括1种渐变气隙和2种不同气隙厚度的均匀气隙结构,三种定子齿结构沿电机旋转方向1对1交替布置。如图3所示,这3种齿部结构相结合,能使单相永磁电机能获得更大的起动转矩,电机有更好的起动能力。
对于电机的两种定子齿的排列方式,对于4个及4个以上的定子齿,两种定子齿不相互穿插排列,电机定子齿整体上包括两大定子齿集,即每个定子齿集中只包含同一种定子齿(1...1122...2结构,1和2表示两种不同的定子齿),如图4所示。
相邻两个相同结构的定子齿的轮廓线的中心线所夹圆心角γ1=2π/s。以小齿(圆心角较小的齿)轮廓中心线为基准,电机旋转方向的相邻的大齿(圆心角较大的齿),其轮廓中心线与小齿轮廓中心线的圆心夹角γ2<2π/s。以大齿轮廓线的中心线为基准,与电机旋转方向的相邻的小齿,其轮廓线的中心线与大齿轮廓线的中心线的圆心夹角γ3>2π/s。这样设置使得电机具有较小的齿槽转矩波动和较大的起动转矩,进而能够减小起动电流。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5所示,两种定子齿的排列方式可以设置为:两种定子齿存在穿插排列同时也存在定子齿集,每个定子齿集中只包含同一种定子齿,且定子齿集中的定子齿的数量大于等于2,同时2种定子齿的个数均为偶数个。
电机定子铁芯的轭部可以包括闭合的环形、闭合的框形或者开口的框形结构,例如C型和U型。其中对于2个齿的两种不同结构的定子齿的闭合框形轭部如图6所示。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单相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类定子齿(10);
第二类定子齿(20),所述第一类定子齿(10)与所述第二类定子齿(20)围设成用于容纳转子部(30)的容纳腔;
所述第一类定子齿(10)和所述第二类定子齿(20)中的一个与所述转子部(30)之间形成渐变的气隙厚度,所述第一类定子齿(10)和所述第二类定子齿(20)中的另一个与所述转子部(30)之间形成均匀的气隙厚度;
其中,所述第一类定子齿(10)为多个,所述第二类定子齿(20)为多个,在任意排列方式下,任意两个相邻的定子齿中存在至少一组相邻的两个定子齿的沿所述转子部(30)的径向方向的几何中心线,与所述转子部(30)的几何中心的连接形成的圆心角不等于2π/s,s为所述第一类定子齿(10)和所述第二类定子齿(20)的总个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定子齿(10)的朝向所述转子部(30)一侧的端面的第一轮廓线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小于所述第二类定子齿(20)的朝向所述转子部(30)一侧的端面的第二轮廓线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相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定子齿(10)与所述转子部(30)之间形成渐变的气隙厚度,所述第二类定子齿(20)与所述转子部(30)之间形成均匀的气隙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定子齿(10)的个数与所述第二类定子齿(20)的个数相同,其中,s=2n,多个所述第一类定子齿(10)与多个所述第二类定子齿(20)交替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相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s=4,所述第一类定子齿(10)的几何中心线与所述第二类定子齿(20)的几何中心线与所述转子部(30)的几何中心的连接形成的圆心角不等于2π/s。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相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轮廓线的沿所述转子部(30)的径向方向的几何中心线为基准线,沿所述转子部(30)的转动方向至2π/s角度时为偏移基线,所述第二轮廓线的沿所述转子部(30)的径向方向的几何中心线与所述偏移基线之间形成偏移角θ,其中,θ=a-b,0<θ<π/2-α2,α2为所述第一轮廓线的两端与所述转子部(30)的几何中心处连线形成的圆心角,b为所述偏移基线、所述偏移基线经过的所述第二轮廓线的端部、所述转子部(30)的几何中心处连线形成的圆心角,a为偏移基线所在的定子齿的后端与偏移基线、转子部(30)的几何中心处连线形成的圆心角。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相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转子部(30)的转动方向,所述第一类定子齿(10)与所述转子部(30)之间形成的气隙厚度逐渐减小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或7所述的单相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定子齿(10)与所述转子部(30)之间形成的最小气隙厚度为g1,所述第一类定子齿(10)与所述转子部(30)之间形成的最大气隙厚度为g2,其中,1.2g1<g2<2.2g1。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相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相永磁电机还包括:
第三类定子齿(40),所述第三类定子齿(40)、所述第一类定子齿(10)和所述第二类定子齿(20)沿所述转子部(30)的周向依次交替地设置,所述第三类定子齿(40)与所述转子部(30)之间形成均匀的气隙厚度,且所述第三类定子齿(40)与所述转子部(30)之间形成的气隙厚度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类定子齿(20)与所述转子部(30)之间形成的气隙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类定子齿(10)相邻的设置,多个所述第二类定子齿(20)相邻地设置,或者,多个所述第二类定子齿(20)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类定子齿(20)形成一个定子齿组,两个所述第一类定子齿(10)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定子齿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单相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类定子齿(10)的几何中心线形成的圆心角为2π/s。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单相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类定子齿(10)的几何中线为基准,沿所述转子部(30)的转动方向至相邻的所述第二类定子齿(20)的几何中心线与所述转子部(30)的几何中心线形成的圆心角小于2π/s。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单相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二类定子齿(20)的几何中线为基准,沿所述转子部(30)的转动方向至相邻的所述第一类定子齿(10)的几何中心线与所述转子部(30)的几何中心线形成的圆心角大于2π/s。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定子齿(10)与所述第二类定子齿(20)的个数为偶数个,所述第一类定子齿(10)的个数与所述第二类定子齿(20)的个数不同。
15.一种吸尘器,包括单相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相永磁电机为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单相永磁电机。
CN201911252304.6A 2019-12-09 2019-12-09 单相永磁电机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Pending CN1109122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2304.6A CN110912290A (zh) 2019-12-09 2019-12-09 单相永磁电机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2304.6A CN110912290A (zh) 2019-12-09 2019-12-09 单相永磁电机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2290A true CN110912290A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23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52304.6A Pending CN110912290A (zh) 2019-12-09 2019-12-09 单相永磁电机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1229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10783A1 (zh) * 2020-11-25 2022-06-02 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及驱动电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10783A1 (zh) * 2020-11-25 2022-06-02 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及驱动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60844B2 (en) Permanent magnet rotary motor
US7276832B2 (en) Permanent magnet rotary motor
EP2582016B1 (en) Motor and rotor of a motor
RU2664505C1 (ru) Ротационна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 машина
EP0178755B1 (en) Rotating electric motor
JP2010531130A (ja) 12個のステータ歯と10個のロータ極とを有する同期モータ
US10873226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CN101926072A (zh) 同步电动机
CN110912288A (zh) 单相永磁同步电机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JP2008211918A (ja) 回転電機
CN211151633U (zh) 单相永磁同步电机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US20230127155A1 (en) Stator having coil structure of distributed winding, and three-phase ac electric motor comprising said stator
CN110912290A (zh) 单相永磁电机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US20220263356A1 (en) Motor
CN211239462U (zh) 单相永磁电机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TW201505312A (zh) 通量開關調極機
EP4024664A1 (en) Single-phas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electric motor, and dust collector
JP4823425B2 (ja) Dcモータ
CN107615619B (zh) 具有插入在永磁体之间的smc块的外部转子电机
US20120025653A1 (en) Aggregate magnetization skew in a permanent magnet assembly
CN210640747U (zh) 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110912289A (zh) 单相永磁电机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CN211830351U (zh) 单相永磁同步电机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CN110912291A (zh) 单相永磁同步电机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US20240048006A1 (en) Stator for an electric machine, electric machine for driving a vehicle, and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