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09382B - 数据安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安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09382B
CN110909382B CN201911114363.7A CN201911114363A CN110909382B CN 110909382 B CN110909382 B CN 110909382B CN 201911114363 A CN201911114363 A CN 201911114363A CN 110909382 B CN110909382 B CN 1109093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hared data
shared
parameters
sc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1436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09382A (zh
Inventor
姜子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uyin Vision Co Ltd
Douyin Vision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1436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093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09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093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093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093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3Credit; Loans; Processing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Bioeth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安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下述步骤:获取待发送的共享数据,其中,共享数据中包括数据参数;将数据参数与共享数据所处场景的环境参数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针对共享数据进行相应处理。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获取待发送的共享数据,该共享数据包括数据参数,再将数据参数与共享数据所处场景的环境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针对共享数据进行相应处理,从而可以有效地将不符合场景使用要求或者出现异常的共享数据停止共享,避免异常数据造成的损失,提高数据安全性。

Description

数据安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数据安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数据处理已成为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金融行业需要使用大数据系统进行信贷风控,而其中数据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的关于数据处理的业务中存在bug、流程错误、恶意篡改数据等情况使得数据出现异常,若继续将异常的数据进行发送或者共享,就会给用户造成损失。
发明内容
提供该发明内容部分以便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该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安全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获取待发送的共享数据,其中,所述共享数据中包括数据参数;
将所述数据参数与所述共享数据所处场景的环境参数进行比对;
根据比对结果,针对所述共享数据进行相应处理。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安全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发送的共享数据,其中,所述共享数据中包括数据参数;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参数与所述共享数据所处场景的环境参数进行比对;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比对结果,针对所述共享数据进行相应处理。
本公开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数据安全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数据安全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获取待发送的共享数据,该共享数据包括数据参数,再将数据参数与共享数据所处场景的环境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针对共享数据进行相应处理,从而可以有效地将不符合场景使用要求或者出现异常的共享数据停止共享,避免异常数据造成的损失,提高数据安全性。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原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数据安全控制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获取共享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参数比对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确定共享数据执行状态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生成数据异常日志信息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确定共享数据执行状态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数据安全控制装置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电子设备基本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一定为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也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以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参照图1,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安全控制方法,该方法具体可以由电子设备执行,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是台式设备或者移动设备,本公开包括:
S1100、获取待发送的共享数据,其中,所述共享数据中包括数据参数;
共享数据是待发送的数据,以第一用户终端为共享数据的发送端而第二用户终端为接收端为例,第二用户终端可以有多个,第一用户终端在发送共享数据之前,系统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想要发送该共享数据的消息,并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该共享数据。在实施时,共享数据中包括数据参数,该数据参数是发送端的属性信息,数据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终端标识、场景、资源类型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终端标识是发送端的唯一身份标识,终端标识包括但不限于网卡MAC地址、CPU ID、硬盘序列号、自定义算法生成唯一ID、MachineGUID以及主板smBIOS UUID;场景是指发送端在发送共享数据时的运行场景,例如第一用户终端通过微信APP进行数据共享时,对应微信数据共享场景,当第一用户终端在闯关东线上活动中想要发送共享数据时,即为闯关东线上活动场景;数据量是指共享数据的数据大小,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数据量还可以是共享数据映射的数据额度,以共享数据为发红包为例,用户在闯关东活动中想要发送1个红包,则共享数据的数据量映射红包的金额。
S1200、将所述数据参数与所述共享数据所处场景的环境参数进行比对;
共享数据所处场景是第一用户终端在指发送共享数据时的运行环境,场景的环境参数是在该场景下预先配置的环境信息,包括对共享数据的配置预算,例如每小时的预算数据量或者每天的预算数据量。在一个实施例中,以用户想要在科技论坛中共享科研实验数据为例,系统获取该用户对应的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共享数据,共享数据包括科研实验数据、第一用户终端的标识、数据类型以及科研实验数据的数据量,该数据量可以理解为共享数据携带的数据信息,然后系统将该共享数据的数据参数与环境参数进行比对,环境参数为第一用户终端的在相应场景下预先配置的运行环境,包括共享数据的数据类型、终端标识以及预设数据量,该预设数据量包括可以理解为用户设置的允许公开的数据,系统将数据参数和环境参数中的数据类型、终端标识和数据量一一进行比对,从而判断数据参数与环境参数是否匹配。
S1300、根据比对结果,针对所述共享数据进行相应处理。
系统根据比对结果对共享数据进行相应处理,在实施时,对共享数据进行相应处理包括继续发送该共享数据和停止发送该共享数据,当数据参数与环境参数相匹配时,系统继续发送该共享数据,而当数据参数与环境参数不相匹配时,系统停止发送该共享数据。
还是以上述用户想要在科技论坛中共享科研实验数据为例,用户通过第一用户终端发送包括科研实验数据的共享数据,该共享数据还包括第一用户终端的标识、科研实验数据的数据类型以及科研实验数据的数据量,该数据量即为共享数据携带的科研实验数据;然后获取第一用户终端在发送该共享数据时的运行环境的环境参数,并将该环境参数与共享数据的数据参数进行比对,环境参数为预先配置的相应场景下的运行环境,环境参数可以由用户自行设置,例如,为例避免重要的数据泄露,用户设置了在科技论坛中只能分享允许共享的科研数据的共享功能,该共享功能保存于对应科技论坛共享场景的环境参数中。系统将数据参数和环境参数中的场景、数据类型、终端标识和数据量分别进行比对,以场景为例,用户通过第一共享APP发送共享数据,而该共享数据所处场景的环境参数表征为只允许在第二共享APP中发送共享数据,系统发送共享数据的场景信息与预先配置的相应场景信息进行比对,即比对第一共享APP和第二共享APP,从而判断数据参数与环境参数不匹配,停止该共享数据的共享操作并记录该操作和共享数据。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以共享数据为发红包为例,用户通过第一用户终端在直播平台中发送100元红包,系统获取第一用户终端想要发送红包的消息,并将红包中携带的数据参数与预设的在该直播平台下的环境参数进行比对,例如该直播平台下的环境参数表征为允许一天发红包的金额不超过1000元,则系统将待发送的共享数据的数据参数(金额为100元的红包)与相应场景下的环境参数进行比对,确定该红包的金额没有超过预设的规定,则继续发送该红包至第二用户终端,在实施时,第二用户终端包括多个,例如在一个聊天群中发红包,则发红包的第一用户终端只有一个,而抢红包的第二用户终端则至少有一个。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待发送的共享数据,该共享数据包括数据参数,再将数据参数与共享数据所处场景的环境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针对共享数据进行相应处理,从而可以有效地将不符合场景使用要求或者出现异常的共享数据停止共享,避免异常数据造成的损失,提高数据安全性。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图2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获取共享数据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步骤S1100包括如下述步骤:
S1110、获取预设的数据传输接口;
数据传输接口包括有线数据传输方式和无线数据传输方式,数据传输指的是依照适当的规程,经过一条或多条链路,在数据源和数据宿之间传送数据的过程,有线数据传输方式可以采用USB接口、串口等。无线数据传输方式是指利用无线数传模块将工业现场设备输出的数据或者各种物理量进行远程传输,包括但不限于GPRS、2G、3G、4G、MDS数传电台、WiFi、ZigBee等。
S1120、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接口接收第一用户终端上传的所述共享数据。
系统根据数据传输接口获取共享数据,该共享数据是由第一用户终端上传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接口可以设计为端口,以数据传输方式采用socket方式为例,Socket是典型才c/s交互模式,可以简化为一台客户机加一台服务器,服务器提供服务,通过ip地址和端口进行服务访问,而客户机通过连接服务器指定的端口进行消息交互,其中传输协议可以是tcp/UDP协议,而服务器和约定了请求报文格式和响应报文格式。当然,还可以采用其它数据传输方式,例如ftp/文件共享服务器方式、数据库共享数据方式、message方式等,ftp/文件共享服务器方式用于大数据量的交互,例如系统A和系统B约定文件服务器地址,文件命名规则,文件内容格式等内容,通过上传文件到文件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数据库共享数据方式是指使用同一个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的事务机制,可以做成可靠性的数据交换,例如系统A和系统B通过连接同一个数据库服务器的同一张表进行数据交换。当系统A请求系统B处理数据的时候,系统A Insert一条数据,系统B select系统A插入的数据进行处理;Java消息服务(Java Message Service)是message数据传输的典型的实现方式,系统A和系统B通过一个消息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系统A发送消息到消息服务器,如果系统B订阅系统A发送过来的消息,消息服务器会消息推送给B,双方约定消息格式即可,提高数据传输安全性。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图3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参数比对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步骤S1200包括如下述步骤:
S1210、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终端上传所述共享数据时的运行环境;
当用户通过第一用户终端中的预设APP发送共享数据时,系统会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该共享数据以及第一用户终端发送该共享数据时的运行环境,其中,预设APP即为运行环境,在实施时,运行环境可以是发送共享数据场景下的APP编号,例如在第一用户终端中安装有3个可以进行数据共享的APP,分别为第一APP、第二APP和第三APP,且第一APP、第二APP和第三APP对应设置有编号分别为A1、A2和A3,当第一用户终端在第一APP运行场景下发送共享数据时,系统接收到该共享数据以及对应第一APP的编号A1的运行环境。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运行环境信息还可以设置于共享数据中,系统通过接收并解析共享数据即可获取第一用户终端上传共享数据时的运行环境。
S1220、以所述运行环境为限定条件,在预设的场景数据库中筛选出所述环境参数;
S1230、将所述数据参数与所述环境参数进行比对。
系统获取运行环境信息后,以该运行环境为限定条件从场景数据库中筛选出与运行环境相对应的环境参数,在实施时,场景数据库是存储预先配置的各个运行场景的环境参数,还是以上述的第一APP、第二APP和第三APP为例,场景数据库中包括分别与第一APP、第二APP和第三APP相对应的环境参数,根据第一用户终端上传共享数据时的运行环境即可准确定位到相应场景下的环境参数,然后将数据参数与环境参数进行比对。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图4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确定共享数据执行状态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如图4所示,步骤S1300包括如下述步骤:
S1310、当所述数据参数与所述环境参数不相匹配时,停止发送所述共享数据;
S1320、将所述共享数据存储至预设的数据存储空间中,并根据所述共享数据计算生成数据异常日志信息。
当数据参数与环境参数不相匹配,则该共享数据出现异常情况,将停止发送该共享数据,从而避免造成损失。还可以将该共享数据保存至预设的数据存储空间中并生成与该共享数据相对应的数据异常日志信息,该数据异常日志信息用于记录出现异常数据时的相关信息,例如数据异常日志信息记录想要发送该共享数据的时间、操作用户、接收对象以及相应的场景APP等,方便后期对该异常的共享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从而修复出现数据异常的情况。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图5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生成数据异常日志信息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如图5所示,步骤S1320包括如下述步骤:
S1321、获取预设时间段内停止发送所述共享数据的历史记录;
预设时间段是系统预先配置的时间阈值,例如3天、10天或者30天,以30天为例,系统获取30天内系统停止发送共享数据的历史记录,该历史记录包括停止发送共享数据以及相应的场景信息。当然,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没有关于停止发送共享数据的历史记录,则获取同一场景下的所有停止发送共享数据的记录。
S1322、将所述历史记录进行整合生成历史异常数据,并将所述共享数据与所述历史异常数据进行比对;
S1323、当所述共享数据与所述历史异常数据相匹配时,确定所述共享数据为异常数据并生成所述数据异常日志信息。
将多条历史记录整合生成历史异常数据,在实施时,历史异常数据的生成原理为:将多条历史记录中的数据进行整合平均生成该历史异常数据,以共享网络带宽数据为例,系统获取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对应该第一用户终端的网络带宽数据,网络带宽会出现小幅度的震荡,但是,当共享数据出现大幅度的变化时,共享数据映射的网络带宽可能是造假的异常数据,系统将这些造假的网络带宽数据进行求和平均得到历史异常数据,在将该历史异常数据与共享数据进行比对。当共享数据与历史异常数据相匹配时,例如此次想要发送的共享数据映射的网络带宽数据与造假的网络带宽数据相等或者两者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的阈值,则确定该共享数据为异常数据并生成所述数据异常日志信息,还可以根据该数据异常日志信息发出警报,提醒用户该共享数据出现异常以提示用户及时止损。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图6是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确定共享数据执行状态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如图6所示,步骤S1300包括如下述步骤:
S1330、当所述数据参数与所述环境参数相匹配时,将所述共享数据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终端;
S1340、根据每一第二用户终端的终端信息生成数据发送成功的记录信息。
当数据参数与环境参数相匹配时,则该共享数据为正常数据,此时将共享数据发送该给第二用户终端,在实施时,第二用户终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并针对每个第二用户终端,将共享数据成功发送至第二用户终端的相关信息生成记录信息,在实施时,可以根据这些记录信息控制共享数据的数据量,例如以1天为例,系统设置1天内只能发送3条共享数据,当想要发送第四条共享数据时,系统检测到已经发送了3条共享数据,则判断该第四条共享数据异常而不会继续发送,能有效避免无限制发送共享数据而造成损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安全控制装置。
具体请参照图7,图7为本实施例数据安全控制装置基本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一种数据安全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2100、第一处理模块2200和第一执行模块2300,其中,第一获取模块2100用于获取待发送的共享数据,其中,所述共享数据中包括数据参数;第一处理模块2200用于将所述数据参数与所述共享数据所处场景的环境参数进行比对;第一执行模块2300用于根据比对结果,针对所述共享数据进行相应处理。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待发送的共享数据,该共享数据包括数据参数,再将数据参数与共享数据所处场景的环境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针对共享数据进行相应处理,从而可以有效地将不符合场景使用要求或者出现异常的共享数据停止共享,避免异常数据造成的损失,提高数据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数据安全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获取子模块和第一执行子模块,其中,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数据传输接口;第一执行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接口接收第一用户终端上传的所述共享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数据安全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子模块、第二执行子模块和第一比对子模块,其中,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终端上传所述共享数据时的运行环境;第二执行子模块用于以所述运行环境为限定条件,在预设的场景数据库中筛选出所述环境参数;第一比对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参数与所述环境参数进行比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数据安全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处理子模块和第三执行子模块,其中,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数据参数与所述环境参数不相匹配时,停止发送所述共享数据;第三执行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共享数据存储至预设的数据存储空间中,并根据所述共享数据计算生成数据异常日志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数据安全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三获取子模块、第二比对子模块和第四执行子模块,其中,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停止发送所述共享数据的历史记录;第二比对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历史记录进行整合生成历史异常数据,并将所述共享数据与所述历史异常数据进行比对;第四执行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共享数据与所述历史异常数据相匹配时,确定所述共享数据为异常数据并生成所述数据异常日志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数据安全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处理子模块和第五执行子模块,其中,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数据参数与所述环境参数相匹配时,将所述共享数据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终端;第五执行子模块用于根据每一第二用户终端的终端信息生成数据发送成功的记录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参数包括终端标识、场景、资源类型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种。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下面参考图8,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600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8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其中,这里的处理器可以称为下文所述的处理装置601,存储器可以包括下文中的只读存储器(ROM)602、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以及存储装置608中的至少一项,具体如下所示:
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6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6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601、ROM 602以及RAM 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6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6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608;以及通信装置609。通信装置6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6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8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6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608被安装,或者从ROM 6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6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利用诸如HTTP(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获取待发送的共享数据,其中,所述共享数据中包括数据参数;将所述数据参数与所述共享数据所处场景的环境参数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针对所述共享数据进行相应处理。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或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模块或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第一获取模块还可以被描述为“获取待发送的共享数据中的数据参数”。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安全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获取待发送的共享数据,其中,所述共享数据中包括数据参数;
将所述数据参数与所述共享数据所处场景的环境参数进行比对;
根据比对结果,针对所述共享数据进行相应处理。
可选地,所述获取待发送的共享数据的步骤,包括如下述步骤:
获取预设的数据传输接口;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接口接收第一用户终端上传的所述共享数据。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数据参数与所述共享数据所处场景的环境参数进行比对的步骤,包括如下述步骤: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终端上传所述共享数据时的运行环境;
以所述运行环境为限定条件,在预设的场景数据库中筛选出所述环境参数;
将所述数据参数与所述环境参数进行比对。
可选地,所述根据比对结果,针对所述共享数据进行相应处理的步骤,包括如下述步骤:
当所述数据参数与所述环境参数不相匹配时,停止发送所述共享数据;
将所述共享数据存储至预设的数据存储空间中,并根据所述共享数据计算生成数据异常日志信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共享数据计算生成数据异常日志信息的步骤,包括如下述步骤:
获取预设时间段内停止发送所述共享数据的历史记录;
将所述历史记录进行整合生成历史异常数据,并将所述共享数据与所述历史异常数据进行比对;
当所述共享数据与所述历史异常数据相匹配时,确定所述共享数据为异常数据并生成所述数据异常日志信息。
可选地,所述根据比对结果,针对所述共享数据进行相应处理的步骤,包括如下述步骤:
当所述数据参数与所述环境参数相匹配时,将所述共享数据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终端;
根据每一第二用户终端的终端信息生成数据发送成功的记录信息。
可选地,所述数据参数包括终端标识、场景、资源类型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安全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发送的共享数据,其中,所述共享数据中包括数据参数;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参数与所述共享数据所处场景的环境参数进行比对;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比对结果,针对所述共享数据进行相应处理。
可选地,还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数据传输接口;
第一执行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接口接收第一用户终端上传的所述共享数据。
可选地,还包括: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终端上传所述共享数据时的运行环境;
第二执行子模块,用于以所述运行环境为限定条件,在预设的场景数据库中筛选出所述环境参数;
第一比对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参数与所述环境参数进行比对。
可选地,还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数据参数与所述环境参数不相匹配时,停止发送所述共享数据;
第三执行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共享数据存储至预设的数据存储空间中,并根据所述共享数据计算生成数据异常日志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
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停止发送所述共享数据的历史记录;
第二比对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历史记录进行整合生成历史异常数据,并将所述共享数据与所述历史异常数据进行比对;
第四执行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共享数据与所述历史异常数据相匹配时,确定所述共享数据为异常数据并生成所述数据异常日志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数据参数与所述环境参数相匹配时,将所述共享数据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终端;
第五执行子模块,用于根据每一第二用户终端的终端信息生成数据发送成功的记录信息。
可选地,所述数据参数包括终端标识、场景、资源类型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数据安全控制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数据安全控制方法的步骤。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Claims (8)

1.一种数据安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获取预设的数据传输接口;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接口接收第一用户终端上传的共享数据,其中,所述共享数据中包括数据参数,所述数据参数包括表征发送所述共享数据时的第一场景信息;
解析携带运行环境信息的所述共享数据,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终端上传所述共享数据时的运行环境,或者,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上传所述共享数据时的运行环境,其中,所述运行环境为预设的多个APP中任一个;以所述运行环境为限定条件,在预设的场景数据库中筛选出环境参数,所述环境参数包括用于限定发送所述共享数据的第二场景信息;
将所述数据参数中的第一场景信息与所述环境参数中的第二场景信息进行比对;所述第一场景信息或者第二场景信息关联预设的多个APP中任一个;
根据比对结果,针对所述共享数据进行相应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安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比对结果,针对所述共享数据进行相应处理的步骤,包括如下述步骤:
当所述数据参数与所述环境参数不相匹配时,停止发送所述共享数据;
将所述共享数据存储至预设的数据存储空间中,并根据所述共享数据计算生成数据异常日志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安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共享数据计算生成数据异常日志信息的步骤,包括如下述步骤:
获取预设时间段内停止发送所述共享数据的历史记录;
将所述历史记录进行整合生成历史异常数据,并将所述共享数据与所述历史异常数据进行比对;
当所述共享数据与所述历史异常数据相匹配时,确定所述共享数据为异常数据并生成所述数据异常日志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安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比对结果,针对所述共享数据进行相应处理的步骤,包括如下述步骤:
当所述数据参数与所述环境参数相匹配时,将所述共享数据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终端;
根据每一第二用户终端的终端信息生成数据发送成功的记录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安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参数包括终端标识、场景、资源类型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种。
6.一种数据安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数据传输接口;
第一执行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接口接收第一用户终端上传的共享数据,其中,所述共享数据中包括数据参数,所述数据参数包括表征发送所述共享数据时的第一场景信息;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解析携带运行环境信息的所述共享数据,得到第一用户终端上传所述共享数据时的运行环境,或者,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上传所述共享数据时的运行环境,其中,所述运行环境为预设的多个APP中任一个;
第二执行子模块,用于以所述运行环境为限定条件,在预设的场景数据库中筛选出环境参数,所述环境参数包括用于限定发送所述共享数据的第二场景信息;
第一比对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参数中的第一场景信息与所述环境参数中的第二场景信息进行比对;所述第一场景信息或者第二场景信息关联预设的多个APP中任一个;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比对结果,针对所述共享数据进行相应处理。
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数据安全控制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数据安全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911114363.7A 2019-11-14 2019-11-14 数据安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Active CN1109093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14363.7A CN110909382B (zh) 2019-11-14 2019-11-14 数据安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14363.7A CN110909382B (zh) 2019-11-14 2019-11-14 数据安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09382A CN110909382A (zh) 2020-03-24
CN110909382B true CN110909382B (zh) 2022-11-04

Family

ID=69816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14363.7A Active CN110909382B (zh) 2019-11-14 2019-11-14 数据安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09382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67480A2 (en) * 1999-07-07 2001-01-10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sharing system and method with vehicle allocation based on travel information
CN1545676A (zh) * 2002-04-15 2004-11-10 ������������ʽ����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程序存储介质及程序
GB0507251D0 (en) * 2004-10-28 2005-05-18 Gambhir Robi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ventory sharing across a multi-user network
JP2015023553A (ja) * 2013-07-23 2015-02-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5706131A (zh) * 2013-11-27 2016-06-22 苹果公司 使用通过已验证的信道传送的密码在电子设备上提供凭据
CN107707972A (zh) * 2017-09-27 2018-02-16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用于屏幕共享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8123945A (zh) * 2017-12-20 2018-06-05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数据的发放方法、系统及智能终端
CN109271415A (zh) * 2018-08-14 2019-01-25 蜜小蜂智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征信数据库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785121A (zh) * 2019-01-11 2019-05-21 中信梧桐港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架构的仓单质押融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3716A (zh) * 2016-07-29 2017-01-04 北京智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html5开发的红包互动方法
CN110070617B (zh) * 2018-11-02 2023-01-10 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硬件装置
CN110020843B (zh) * 2019-03-26 2023-07-18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托管账户的红包领取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0163601A (zh) * 2019-04-04 2019-08-23 浙江口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线上订单的结算方法及装置、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67480A2 (en) * 1999-07-07 2001-01-10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sharing system and method with vehicle allocation based on travel information
CN1545676A (zh) * 2002-04-15 2004-11-10 ������������ʽ����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程序存储介质及程序
GB0507251D0 (en) * 2004-10-28 2005-05-18 Gambhir Robi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ventory sharing across a multi-user network
JP2015023553A (ja) * 2013-07-23 2015-02-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5706131A (zh) * 2013-11-27 2016-06-22 苹果公司 使用通过已验证的信道传送的密码在电子设备上提供凭据
CN107707972A (zh) * 2017-09-27 2018-02-16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用于屏幕共享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8123945A (zh) * 2017-12-20 2018-06-05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数据的发放方法、系统及智能终端
CN109271415A (zh) * 2018-08-14 2019-01-25 蜜小蜂智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征信数据库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785121A (zh) * 2019-01-11 2019-05-21 中信梧桐港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架构的仓单质押融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he Effects of B2C Interaction on Customer Loyalty;Xinyue Yang等;《Journal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180515(第02期);第80-106页 *
Xin TIAN等.Supply Chain Engineering in China's Retailing Industry: A Case of Meiyijia.《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Information》.2017,(第05期), *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受众需求研究――从微信红包谈起;杨淑娥等;《出版广角》;20160707(第10期);第69-7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09382A (zh) 2020-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11841B (zh) 信息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258602B (zh) 信息更新方法和装置
CN111199037B (zh) 登录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10781373B (zh) 榜单更新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377440B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390493B (zh) 任务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209306A (zh) 业务逻辑判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930709A (zh)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434620A (zh) 场景文字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6150249B (zh) 表格数据导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612919A (zh) 一种视频资源的关联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732302A (zh) 应用程序的配置更新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756953A (zh)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460432A (zh) 在线文档权限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909382B (zh) 数据安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787041A (zh) 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418470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257039B (zh) 身份属性添加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048498A (zh) 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961931A (zh) adb工具使用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752625A (zh) 用于接口mock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60020A (zh) 用于解析消息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1314021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22600A (zh) 信息同步发布方法、服务器、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11835846B (zh) 信息更新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Tiktok vision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ouyin Vis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Tiktok vision (Beij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