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09093A - 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09093A
CN110909093A CN201910963442.9A CN201910963442A CN110909093A CN 110909093 A CN110909093 A CN 110909093A CN 201910963442 A CN201910963442 A CN 201910963442A CN 110909093 A CN110909093 A CN 1109090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dmark
grid
coding
attribute
gri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634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09093B (zh
Inventor
张永生
赖广陵
童晓冲
丁璐
李凯
戴晨光
王涛
于英
纪松
张磊
王自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Strategic Support Force
Original Assignee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Strategic Support For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Strategic Support Force filed Critic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Strategic Support Force
Priority to CN20191096344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090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09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090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090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090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按照预设网格剖分规则对全球经纬度空间进行网格剖分,得到多个网格;根据各网格分别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对各网格进行位置编码,得到各网格分别对应的位置编码值;根据测绘卫星影像上的地标分布信息及预设的地标类型,分别对各网格进行属性编码,得到各网格分别对应的属性编码值;针对包含地标的地标网格,将地标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地标网格的位置编码值、地标网格的属性编码值及地标的三维模型数据按照智慧地标元数据体系的格式存储至数据库中,得到智慧地标控制网。该技术方案有利于提升卫星影像的定位精度,且为地标信息资源的统一整编提供了空间基准。

Description

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数据处理及卫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控制点的获取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建立地面定标场,在定标场上人工均匀布设固定的地面控制点,如美国的斯坦尼斯卫星遥感定标场、我国的嵩山遥感定标场等,这种方式适用于中低轨道遥感卫星。另一种是通过对矢量海岸线数据进行栅格化,得到栅格影像,再通过特征提取,得到地标控制点,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高轨遥感卫星,如静止轨道遥感卫星。
针对上述两种方式,通过地面定标场布设控制点的方式得到的控制点区域固定,卫星只能在经过固定区域上空时才能进行几何纠正,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维护;通过特征提取得到控制点的方式主要适用于空间分辨率低、且无法获取人工布设的控制点的高轨卫星,这种方式的控制点精度较差,难以满足高精度定位的要求。此外,传统的控制点数据仅含有位置信息,这就为不同来源影像间控制点的智能识别和关联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控制点数据不精确、导致卫星无法准确定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方法,包括:
按照预设网格剖分规则对全球经纬度空间进行网格剖分,得到多个网格;
根据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对各所述网格进行位置编码,得到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位置编码值;
根据测绘卫星影像上的地标分布信息及预设的地标类型,分别对各所述网格进行属性编码,得到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属性编码值;
针对包含地标的地标网格,将所述地标对应的所述空间坐标信息、所述地标网格的位置编码值、所述地标网格的属性编码值及所述地标的三维模型数据按照智慧地标元数据体系的格式存储至数据库中,得到智慧地标控制网。
另一方面,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装置,包括:
网格划分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网格剖分规则对全球经纬度空间进行网格剖分,得到多个网格;
位置编码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对各所述网格进行位置编码,得到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位置编码值;
属性编码及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测绘卫星影像上的地标分布信息及预设的地标类型,分别对各所述网格进行属性编码,得到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属性编码值;
存储模块,用于针对包含地标的地标网格,将所述地标对应的所述空间坐标信息、所述地标网格的位置编码值、所述地标网格的属性编码值及所述地标的三维模型数据按照智慧地标元数据体系的格式存储至数据库中,得到智慧地标控制网。
再一方面,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
按照预设网格剖分规则对全球经纬度空间进行网格剖分,得到多个网格;
根据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对各所述网格进行位置编码,得到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位置编码值;
根据测绘卫星影像上的地标分布信息及预设的地标类型,分别对各所述网格进行属性编码,得到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属性编码值;
针对包含地标的地标网格,将所述地标对应的所述空间坐标信息、所述地标网格的位置编码值、所述地标网格的属性编码值及所述地标的三维模型数据按照智慧地标元数据体系的格式存储至数据库中,得到智慧地标控制网。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实现以下流程:
按照预设网格剖分规则对全球经纬度空间进行网格剖分,得到多个网格;
根据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对各所述网格进行位置编码,得到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位置编码值;
根据测绘卫星影像上的地标分布信息及预设的地标类型,分别对各所述网格进行属性编码,得到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属性编码值;
针对包含地标的地标网格,将所述地标对应的所述空间坐标信息、所述地标网格的位置编码值、所述地标网格的属性编码值及所述地标的三维模型数据按照智慧地标元数据体系的格式存储至数据库中,得到智慧地标控制网。
采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全球经纬度空间进行网格剖分,得到多个网格,对各网格进行位置编码,并根据测绘卫星影像上的地标分布信息及预设的地标类型对各网格进行属性编码,进而将各地标的空间坐标信息、地标网格的位置编码值、地标网格的属性编码值及地标的三维模型数据按照智慧地标元数据体系的格式存储至数据库中,得到智慧地标控制网,使得地标控制网的构建不仅是依赖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三维点空间坐标,而是能够关联多方面的元素(如属性编码值、地标的三维模型数据等),从而使构建的智慧地标控制网中的各地标数据更加精准、丰富,有利于非测绘卫星根据地标进行精确的几何校正,提升卫星影像的定位精度;并且,地标数据的精确丰富还实现了地标数据的高效使用;此外,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还为地标信息资源的统一整编提供了空间基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对全球经纬度空间进行剖分后的网格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对网格进行单尺度整数编码的示意性原理图;
图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对网格进行多尺度整数编码的示意性原理图;
图5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对网格进行多尺度属性编码的示意性原理图;
图6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7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控制点数据不精确、导致卫星无法准确定位的问题。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方法中,全球智慧地标控制网指的是根据地物的分布情况,采用多尺度网格对全球进行剖分,建立变密度的地基控制网,并充分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以及网络开源三维模型数据,通过选取合适的地物,结合深度学习等智能化处理方法实现目标的智能检测与识别,在实现目标检测与识别的基础上,利用人文信息,赋予地物以人文属性,综合目标的位置(点)、形状(点之记影像)以及人文属性信息建立全球范围内的控制网。
在下述实施例中,“目标的智能检测与识别”中的“目标”为地标。地标指的是特征明显、易于识别、分布广泛、形式多样的典型地物或人工地物,如湖泊、立交桥、花园等。以下详细介绍本说明提供的一种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方法。
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2,按照预设网格剖分规则对全球经纬度空间进行网格剖分,得到多个网格。
其中,预设网格剖分规则包括多尺度网格剖分规则,即将全球经纬度空间剖分为多层网格,具体的剖分方式将在下述实施例中详细说明。
S104,根据各网格分别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对各网格进行位置编码,得到各网格分别对应的位置编码值。
该步骤中,采用位置编码代替传统二维坐标(经纬度坐标),进而对多尺度网格进行标识、组织和管理,目的是为了实现多尺度网格的编码以及高效的编码计算和空间检索。
S106,根据测绘卫星影像上的地标分布信息及预设的地标类型,分别对各网格进行属性编码,得到各网格分别对应的属性编码值。
S108,针对包含地标的地标网格,将地标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地标网格的位置编码值、地标网格的属性编码值及地标的三维模型数据按照智慧地标元数据体系的格式存储至数据库中,得到智慧地标控制网。
采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全球经纬度空间进行网格剖分,得到多个网格,对各网格进行位置编码,并根据测绘卫星影像上的地标分布信息及预设的地标类型对各网格进行属性编码,进而将各地标的空间坐标信息、地标网格的位置编码值、地标网格的属性编码值及地标的三维模型数据按照智慧地标元数据体系的格式存储至数据库中,得到智慧地标控制网,使得地标控制网的构建不仅是依赖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三维点空间坐标,而是能够关联多方面的元素(如属性编码值、地标的三维模型数据等),从而使构建的智慧地标控制网中的各地标数据更加精准、丰富,有利于非测绘卫星根据地标进行精确的几何校正,提升卫星影像的定位精度;并且,地标数据的精确丰富还实现了地标数据的高效使用;此外,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还为地标信息资源的统一整编提供了空间基准。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将全球经纬度空间剖分为多尺度网格的基础上,可对各网格分别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进行多尺度整数编码,从而得到各网格分别对应的位置编码值。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对全球经纬度空间进行剖分后的网格示意图。如图2所示,通过对各网格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分别进行多尺度整数编码,实现编码与网格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
具体的,可采用以下步骤A1-A3对各网格分别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进行多尺度整数编码。
步骤A1、对各网格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分别进行单尺度整数编码,得到各网格分别对应的单尺度整数编码值。
可选的,可采用Mortan码对各网格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分别进行单尺度整数编码,单尺度整数编码旨在建立网格位置与网格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对二维空间坐标(2,0)进行单尺度整数编码(采用Z编码方式),其编码原理如图3所示,对二维空间坐标(2,0)进行单尺度整数编码后得到的单尺度整数编码值为8。
步骤A2、将单尺度整数编码值作为基础层级,合并基础层级中的每相邻N个网格分别对应的单尺度整数编码值,得到第一中间层级对应的第一编码值。
该步骤中,在单尺度整数编码的基础上,通过对相邻单元网格编码的合并,形成多尺度整数编码。合并方式可以是:对每相邻N个网格分别对应的单尺度整数编码值取平均值。
步骤A3、合并第一中间层级中的每相邻N个网格分别对应的第一编码值,得到第二中间层级对应的第二编码值,直至产生的层级对应的编码值数量小于N,得到各网格对应的多个层级的位置编码。
可选的,N=4,合并方式为对每相邻N个网格分别对应的单尺度整数编码值取平均值。基于此,多尺度整数编码的原理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多尺度整数编码方法可将全球划分为32层,如图中所示的0~31个层级。其中第31层级(即基础层级)中的整数编码值均为偶数,各偶数值即为步骤A1后得到的单尺度整数编码值。其它层级的编码值都是以此层级为基础而产生的,具体的,将第31层级(即基础层级)中每相邻的4个整数编码值取平均值,即可得到第30层级(即第一中间层级)的整数编码值,然后将第30层级(即第一中间层级)中每相邻的4个整数编码值取平均值,即可得到第29层级(即第二中间层级)的整数编码值;依次类推,就形成了多个层级的多尺度整数编码值。最后一个层级的编码值数量小于4,即无法再进行相邻编码值的合并。如图4所示,最后一个层级的编码值数量为1。
在一个实施例中,地标分布信息包括各地标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基于此,可按照如下步骤B1-B3,根据测绘卫星影像上的地标分布信息及预设的地标类型分别对各网格进行属性编码。
步骤B1、根据各地标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及预设的地标类型,判断各网格内是否包含地标。
如上述所说,地标指的是特征明显、易于识别、分布广泛、形式多样的典型地物或人工地物,如湖泊、立交桥、花园等。预设的地标类型可以是建筑物、道路交叉口、立交桥等符合地标特征的地物。
具体的,可将各地标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与各网格分别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相比对,从而根据比对结果判断出各网格内是否包含地标,以及若包含地标时所包含的地标类型。
当预设的地标类型包括多个时,每个地标类型分别对应不同的编码位。假设地标类型包括M个,每个网格的属性编码值包括M个编码位,M为大于1的整数;则M个地标类型对应M个编码位。在判断各网格内是否包含地标时,可分别针对每个网格,判断其是否包含各编码位分别对应的地标类型的地标。
例如,假设预设的地标类型包括建筑物、道路交叉口、立交桥、田径场以及公园这五类地标,即M=5,属性编码值包括5个编码位。其中,地标类型“建筑物”对应属性编码值中的第一位,地标类型“道路交叉口”对应属性编码值中的第二位,地标类型“立交桥”对应属性编码值中的第三位,地标类型“田径场”对应属性编码值中的第四位,地标类型“公园”对应属性编码值中的第五位,则针对每个网格,应分别判断其是否包含建筑物、道路交叉口、立交桥、田径场以及公园这五类地标。
步骤B2、根据判断结果对各网格进行属性编码,得到各网格分别对应的第一属性编码值;其中,不同判断结果对应的第一属性编码值不同。
具体的,当每个网格的属性编码值包括M个编码位时,可根据判断结果确定网格在每个编码位上的子属性编码值,得到M个子属性编码值;进而组合该M个子属性编码值,得到网格对应的第一属性编码值。
假设预先制定的编码规则为:若网格中存在某一地标类型的地标,则该地标类型对应的编码位上的子属性编码值为1;若网格中不存在某一地标类型的地标,则该地标类型对应的编码位上的子属性编码值为0。进而,按照属性编码值中各编码位的顺序依次组合各子属性编码值,即可得到网格对应的第一属性编码值。
沿用上述举例,可建立如下表1所示的属性信息对应表。在表1中,建筑物、道路交叉口、立交桥、田径场以及公园这五类地标分别对应属性编码的5个编码位,因此,如果某网格中同时包含了上述5类地标,则该网格对应的属性编码值为111111,如果某网格中不包含上述任一类地标,则该网格对应的属性编码值为000000。
表1
位数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第五位
含义 建筑物 道路交叉口 立交桥 田径场 公园
数值 0或1 0或1 0或1 0或1 0或1
步骤B3、根据各网格分别对应的第一属性编码值,确定各层级上的第二属性编码值。
可选的,可通过计算各层级上的每相邻N个网格对应的第一属性编码值的异或值,得到各层级上的第二属性编码值。
假设全球经纬度空间被剖分为如图3所示的多层级网格,且各网格对应的多层级位置编码如图4所示,N=4。那么,网格的多尺度属性编码可如图5所示,在图5中,左上角的较粗线条围成的大网格可由4个由细线条划分的小网格合并而成,因此大网格对应的第二属性编码值可直接继承自4个小网格,即为4个小网格对应的第一属性编码值的异或值。假设4个小网格分别对应的第一属性编码值为00100、11000、11000、11010,则通过计算异或值,可得到大网格对应的第二属性编码值为11110。照此方法,可确定出各层级上的不同网格分别对应的第二属性编码值。
本实施例中,由于智慧地标控制网的生成主要是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地标的智能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特征提取与高精度定位,实现控制点确定的过程。因此,为了实现不同源卫星影像之间地标数据的关联,在地标位置编码(即多尺度整数编码)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属性编码,并以此对每个网格进行唯一的标识。此外,通过计算异或值来确定各层级上不同网格分别对应的属性编码值,实现了高层级网格的快速编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构建智慧地标控制网后,可利用智慧地标控制网对非测绘卫星的地标网格范围进行准确定位。具体的,可先定位非测绘卫星的空间坐标信息;将非测绘卫星的空间坐标信息与数据库进行匹配,以匹配出非测绘卫星的空间坐标信息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属性编码值;根据匹配出的一个或多个属性编码值及各地标网格分别对应的属性编码值,确定非测绘卫星对应的地标网格范围。
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对非测绘卫星影像进行高精度的识别,并建立网格的属性值编码,在获取属性值和地标概率坐标的基础之上,通过匹配概率坐标附近的网格属性值,从而进一步确定地标对应网格的范围,实现地标数据的高精度匹配,为非测绘卫星的定位精度提升提供基础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除地标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地标网格的位置编码值、地标网格的属性编码值及地标的三维模型数据外,数据库中还关联存储有各地标对应的地标影像块、影像来源、地标矢量数据等任一项或多项数据;其中,地标矢量数据包括地标轮廓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按照智慧地标元数据体系的格式,数据库的主要组成及作用可如下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2229712720000111
Figure BDA0002229712720000121
由表2中的数据可看出,智慧地标元数据体系是全球智慧地标控制网数据存储的关键,本发明为了适应非测绘光学卫星高精度定位、激光雷达三维成像卫星以及目标信息统一整编的需要,在位置编码、属性编码等基础上,引入了矢量数据以及三维模型等数据,设计了统一的要素齐全的元数据体系,为全球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提供了支撑。
综上,已经对本主题的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可以是有利的。
以上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方法,基于同样的思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装置。
图6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装置的示意性框图,如图6所示,装置600包括:
网格划分模块610,用于按照预设网格剖分规则对全球经纬度空间进行网格剖分,得到多个网格;
位置编码模块620,用于根据各网格分别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对各网格进行位置编码,得到各网格分别对应的位置编码值;
属性编码及确定模块630,用于根据测绘卫星影像上的地标分布信息及预设的地标类型,分别对各网格进行属性编码,得到各网格分别对应的属性编码值;
存储模块640,用于针对包含地标的地标网格,将地标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地标网格的位置编码值、地标网格的属性编码值及地标的三维模型数据按照智慧地标元数据体系的格式存储至数据库中,得到智慧地标控制网。
在一个实施例中,位置编码模块620包括:
第一编码单元,用于对各网格分别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进行多尺度整数编码,得到各网格分别对应的位置编码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编码单元还用于:
对各网格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分别进行单尺度整数编码,得到各网格分别对应的单尺度整数编码值;
将单尺度整数编码值作为基础层级,合并基础层级中的每相邻N个网格分别对应的单尺度整数编码值,得到第一中间层级对应的第一编码值;
合并第一中间层级中的每相邻N个网格分别对应的第一编码值,得到第二中间层级对应的第二编码值,直至产生的层级对应的编码值数量小于N,得到各网格对应的多个层级的位置编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地标分布信息包括各地标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
属性编码及确定模块630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各地标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及地标类型,判断各网格内是否包含地标;
第二编码单元,用于根据判断结果对各网格进行属性编码,得到各网格分别对应的第一属性编码值;其中,不同判断结果对应的第一属性编码值不同;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网格分别对应的第一属性编码值,确定各层级上的第二属性编码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地标类型包括M个;每个网格的属性编码值包括M个编码位;各地标类型分别对应不同的编码位;M为大于1的整数;
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网格内是否包含各编码位分别对应的地标类型的地标;
第二编码单元还用于:根据判断结果,确定网格在每个编码位上的子属性编码值,得到M个子属性编码值;组合M个子属性编码值,得到网格对应的第一属性编码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单元还用于:
计算各层级上的每相邻N个网格对应的第一属性编码值的异或值,得到各层级上的第二属性编码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库中还存储有各地标对应的地标影像块、影像来源、地标矢量数据中的至少一项;地标矢量数据包括地标轮廓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置600还包括:
定位模块,用于定位非测绘卫星的空间坐标信息;
匹配模块,用于将非测绘卫星的空间坐标信息与数据库进行匹配,以匹配出非测绘卫星的空间坐标信息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属性编码值;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匹配出的一个或多个属性编码值及各地标网格分别对应的属性编码值,确定非测绘卫星对应的地标网格范围。
采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装置,通过将全球经纬度空间进行网格剖分,得到多个网格,对各网格进行位置编码,并根据测绘卫星影像上的地标分布信息及预设的地标类型对各网格进行属性编码,进而将各地标的空间坐标信息、地标网格的位置编码值、地标网格的属性编码值及地标的三维模型数据按照智慧地标元数据体系的格式存储至数据库中,得到智慧地标控制网,使得地标控制网的构建不仅是依赖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三维点空间坐标,而是能够关联多方面的元素(如属性编码值、地标的三维模型数据等),从而使构建的智慧地标控制网中的各地标数据更加精准、丰富,有利于非测绘卫星根据地标进行精确的几何校正,提升卫星影像的定位精度;并且,地标数据的精确丰富还实现了地标数据的高效使用;此外,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还为地标信息资源的统一整编提供了空间基准。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可理解,上述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装置能够用来实现前文所述的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方法,其中的细节描述应与前文方法部分描述类似,为避免繁琐,此处不另赘述。
基于同样的思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设备,如图7所示。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设备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2,存储器702中可以存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或数据。其中,存储器702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器702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未示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设备中的一系列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更进一步地,处理器701可以设置为与存储器702通信,在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设备上执行存储器702中的一系列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设备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703,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704,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705,一个或一个以上键盘706。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设备包括有存储器,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程序,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且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且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设备中的一系列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该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以下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按照预设网格剖分规则对全球经纬度空间进行网格剖分,得到多个网格;
根据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对各所述网格进行位置编码,得到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位置编码值;
根据测绘卫星影像上的地标分布信息及预设的地标类型,分别对各所述网格进行属性编码,得到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属性编码值;
针对包含地标的地标网格,将所述地标对应的所述空间坐标信息、所述地标网格的位置编码值、所述地标网格的属性编码值及所述地标的三维模型数据按照智慧地标元数据体系的格式存储至数据库中,得到智慧地标控制网。
可选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还可以使所述处理器:
对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进行多尺度整数编码,得到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位置编码值。
可选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还可以使所述处理器:
对各所述网格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分别进行单尺度整数编码,得到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单尺度整数编码值;
将所述单尺度整数编码值作为基础层级,合并所述基础层级中的每相邻N个网格分别对应的所述单尺度整数编码值,得到第一中间层级对应的第一编码值;
合并所述第一中间层级中的每相邻N个网格分别对应的所述第一编码值,得到第二中间层级对应的第二编码值,直至产生的层级对应的编码值数量小于N,得到各所述网格对应的多个层级的所述位置编码。
可选地,所述地标分布信息包括各地标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
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还可以使所述处理器:
根据所述各地标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及所述地标类型,判断各所述网格内是否包含所述地标;
根据判断结果对各所述网格进行属性编码,得到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第一属性编码值;其中,不同所述判断结果对应的所述第一属性编码值不同;
根据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所述第一属性编码值,确定各所述层级上的第二属性编码值。
可选地,所述地标类型包括M个;每个所述网格的属性编码值包括M个编码位;各所述地标类型分别对应不同的所述编码位;所述M为大于1的整数;
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还可以使所述处理器:
判断所述网格内是否包含各所述编码位分别对应的所述地标类型的地标;
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网格在每个所述编码位上的子属性编码值,得到M个所述子属性编码值;
组合所述M个所述子属性编码值,得到所述网格对应的所述第一属性编码值。
可选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还可以使所述处理器:
计算各所述层级上的每相邻N个网格对应的所述第一属性编码值的异或值,得到各所述层级上的所述第二属性编码值。
可选地,所述数据库中还存储有各所述地标对应的地标影像块、影像来源、地标矢量数据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地标矢量数据包括地标轮廓数据。
可选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还可以使所述处理器:
定位非测绘卫星的空间坐标信息;
将所述非测绘卫星的空间坐标信息与所述数据库进行匹配,以匹配出所述非测绘卫星的空间坐标信息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属性编码值;
根据匹配出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属性编码值及各所述地标网格分别对应的属性编码值,确定所述非测绘卫星对应的地标网格范围。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该指令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执行时,能够使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方法,并具体用于执行:
按照预设网格剖分规则对全球经纬度空间进行网格剖分,得到多个网格;
根据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对各所述网格进行位置编码,得到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位置编码值;
根据测绘卫星影像上的地标分布信息及预设的地标类型,分别对各所述网格进行属性编码,得到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属性编码值;
针对包含地标的地标网格,将所述地标对应的所述空间坐标信息、所述地标网格的位置编码值、所述地标网格的属性编码值及所述地标的三维模型数据按照智慧地标元数据体系的格式存储至数据库中,得到智慧地标控制网。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具体的,计算机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照预设网格剖分规则对全球经纬度空间进行网格剖分,得到多个网格;
根据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对各所述网格进行位置编码,得到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位置编码值;
根据测绘卫星影像上的地标分布信息及预设的地标类型,分别对各所述网格进行属性编码,得到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属性编码值;
针对包含地标的地标网格,将所述地标对应的所述空间坐标信息、所述地标网格的位置编码值、所述地标网格的属性编码值及所述地标的三维模型数据按照智慧地标元数据体系的格式存储至数据库中,得到智慧地标控制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对各所述网格进行位置编码,得到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位置编码值,包括:
对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进行多尺度整数编码,得到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位置编码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进行多尺度整数编码,得到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位置编码值,包括:
对各所述网格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分别进行单尺度整数编码,得到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单尺度整数编码值;
将所述单尺度整数编码值作为基础层级,合并所述基础层级中的每相邻N个网格分别对应的所述单尺度整数编码值,得到第一中间层级对应的第一编码值;
合并所述第一中间层级中的每相邻N个网格分别对应的所述第一编码值,得到第二中间层级对应的第二编码值,直至产生的层级对应的编码值数量小于N,得到各所述网格对应的多个层级的所述位置编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标分布信息包括各地标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
所述根据测绘卫星影像上的地标分布信息及预设的地标类型,分别对各所述网格进行属性编码,得到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属性编码值,包括:
根据所述各地标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及所述地标类型,判断各所述网格内是否包含所述地标;
根据判断结果对各所述网格进行属性编码,得到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第一属性编码值;其中,不同所述判断结果对应的所述第一属性编码值不同;
根据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所述第一属性编码值,确定各所述层级上的第二属性编码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标类型包括M个;每个所述网格的属性编码值包括M个编码位;各所述地标类型分别对应不同的所述编码位;所述M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根据所述各地标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及所述地标类型,判断各所述网格内是否包含所述地标;根据判断结果对各所述网格进行属性编码,得到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第一属性编码值,包括:
判断所述网格内是否包含各所述编码位分别对应的所述地标类型的地标;
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网格在每个所述编码位上的子属性编码值,得到M个所述子属性编码值;
组合所述M个所述子属性编码值,得到所述网格对应的所述第一属性编码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所述第一属性编码值,确定各所述层级上的第二属性编码值,包括:
计算各所述层级上的每相邻N个网格对应的所述第一属性编码值的异或值,得到各所述层级上的所述第二属性编码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中还存储有各所述地标对应的地标影像块、影像来源、地标矢量数据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地标矢量数据包括地标轮廓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位非测绘卫星的空间坐标信息;
将所述非测绘卫星的空间坐标信息与所述数据库进行匹配,以匹配出所述非测绘卫星的空间坐标信息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属性编码值;
根据匹配出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属性编码值及各所述地标网格分别对应的属性编码值,确定所述非测绘卫星对应的地标网格范围。
9.一种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格划分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网格剖分规则对全球经纬度空间进行网格剖分,得到多个网格;
位置编码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对各所述网格进行位置编码,得到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位置编码值;
属性编码及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测绘卫星影像上的地标分布信息及预设的地标类型,分别对各所述网格进行属性编码,得到各所述网格分别对应的属性编码值;
存储模块,用于针对包含地标的地标网格,将所述地标对应的所述空间坐标信息、所述地标网格的位置编码值、所述地标网格的属性编码值及所述地标的三维模型数据按照智慧地标元数据体系的格式存储至数据库中,得到智慧地标控制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中还存储有各所述地标对应的地标影像块、影像来源、地标矢量数据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地标矢量数据包括地标轮廓数据。
CN201910963442.9A 2019-10-11 2019-10-11 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9090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63442.9A CN110909093B (zh) 2019-10-11 2019-10-11 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63442.9A CN110909093B (zh) 2019-10-11 2019-10-11 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09093A true CN110909093A (zh) 2020-03-24
CN110909093B CN110909093B (zh) 2020-10-30

Family

ID=69815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63442.9A Active CN110909093B (zh) 2019-10-11 2019-10-11 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09093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2751A (zh) * 2020-04-22 2020-08-18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三维地标控制点生成及应用方法、生成及应用装置
CN112527929A (zh) * 2020-10-20 2021-03-19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栅格地图编码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
CN113376674A (zh) * 2021-08-11 2021-09-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93872A1 (zh) * 2021-03-16 2022-09-22 京东城市(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空间关系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03462A (zh) * 2022-07-12 2022-10-18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维度编码的建筑结构边缘构件识别方法和装置
WO2023124470A1 (zh) * 2021-12-29 2023-07-06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区域编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42755A (en) * 1998-03-25 2000-04-19 Barrie Peter Moore Location signing
CN102270311A (zh) * 2011-07-18 2011-12-07 天津市易雷电子标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gis地理虚拟坐标在实体地理空间建立电子标志的方法
US8478701B2 (en) * 2010-12-22 2013-07-02 Yahoo! Inc. Locating a user based on aggregated tweet content associated with a location
CN104166695A (zh) * 2014-07-31 2014-11-26 北京大学 一种面向遥感数据内容的剖分、查询及动态显示方法
CN106991149A (zh) * 2017-03-28 2017-07-28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融合编码和多版本数据的海量空间对象存储方法
CN107153711A (zh) * 2017-05-19 2017-09-12 北京旋极伏羲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地理信息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341191A (zh) * 2017-06-14 2017-11-10 童晓冲 一种三维空间的多尺度整数化编码方法和装置
CN108364279A (zh) * 2017-12-26 2018-08-03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确定静止轨道遥感卫星指向偏差的方法
CN108388587A (zh) * 2018-01-30 2018-08-10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基于Google地图雷达搜索的地标挖掘方法
CN109992636A (zh) * 2019-03-22 2019-07-09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时空编码方法、时空索引及查询方法及装置
CN110287831A (zh) * 2019-06-13 2019-09-27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地标的控制点的获取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42755A (en) * 1998-03-25 2000-04-19 Barrie Peter Moore Location signing
US8478701B2 (en) * 2010-12-22 2013-07-02 Yahoo! Inc. Locating a user based on aggregated tweet content associated with a location
CN102270311A (zh) * 2011-07-18 2011-12-07 天津市易雷电子标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gis地理虚拟坐标在实体地理空间建立电子标志的方法
CN104166695A (zh) * 2014-07-31 2014-11-26 北京大学 一种面向遥感数据内容的剖分、查询及动态显示方法
CN106991149A (zh) * 2017-03-28 2017-07-28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融合编码和多版本数据的海量空间对象存储方法
CN107153711A (zh) * 2017-05-19 2017-09-12 北京旋极伏羲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地理信息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341191A (zh) * 2017-06-14 2017-11-10 童晓冲 一种三维空间的多尺度整数化编码方法和装置
CN108364279A (zh) * 2017-12-26 2018-08-03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确定静止轨道遥感卫星指向偏差的方法
CN108388587A (zh) * 2018-01-30 2018-08-10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基于Google地图雷达搜索的地标挖掘方法
CN109992636A (zh) * 2019-03-22 2019-07-09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时空编码方法、时空索引及查询方法及装置
CN110287831A (zh) * 2019-06-13 2019-09-27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地标的控制点的获取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2751A (zh) * 2020-04-22 2020-08-18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三维地标控制点生成及应用方法、生成及应用装置
CN111552751B (zh) * 2020-04-22 2021-04-27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三维地标控制点生成及应用方法、生成及应用装置
CN112527929A (zh) * 2020-10-20 2021-03-19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栅格地图编码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
CN112527929B (zh) * 2020-10-20 2023-12-08 深圳银星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栅格地图编码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
WO2022193872A1 (zh) * 2021-03-16 2022-09-22 京东城市(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空间关系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76674A (zh) * 2021-08-11 2021-09-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76674B (zh) * 2021-08-11 2021-11-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24470A1 (zh) * 2021-12-29 2023-07-06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区域编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203462A (zh) * 2022-07-12 2022-10-18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维度编码的建筑结构边缘构件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5203462B (zh) * 2022-07-12 2023-04-28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维度编码的建筑结构边缘构件识别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09093B (zh) 2020-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09093B (zh) 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03136371B (zh) 多源空间数据的剖分标识生成方法以及数据检索方法
CN107153711A (zh) 地理信息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835202A (zh) 一种三维虚拟场景快速构建方法
CN105786822A (zh) 电子地图中查询空间对象和建立空间索引的方法及装置
US2014010081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uilding and asset management
CN106021567A (zh) 一种基于Hadoop的海量矢量数据划分方法及系统
CN103150338A (zh) 一种用于影像数据提取的剖分预处理方法及数据提取方法
CN113946700A (zh) 一种时空索引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Wise GIS fundamentals
CN102779165A (zh) 栅格地图图片库的建立方法
CN101582215A (zh) 一种空间信息的多级九宫格网定位方法
CN109741209A (zh) 台风灾害下配电网多源数据融合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US2017018622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composite indexable linear data structure to permit selection of map elements based on linear elements
CN112486987A (zh) 基于经纬度的城市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85638B (zh) 一种三维立体空间索引方法及系统
CN114219917A (zh) 一种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漏洞修复方法
CN115525642A (zh) 逆地理编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552751B (zh) 三维地标控制点生成及应用方法、生成及应用装置
CN113096251A (zh) 基于cim的模型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87419B (zh) 一种基于多维空间剖分的三维地理实体编码方法及装置
Kadaj Transformations between the height reference frames: Kronsztadt'60, PL-KRON86-NH, PL-EVRF2007-NH
Markowska et al. An evaluation of GIS tools for generating area cartograms
CN106153038A (zh) 一种建立地磁指纹地图的方法及装置
CN111506576A (zh) 一种基于区域四叉树的地块编码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