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08822A - 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08822A
CN110908822A CN201911174403.7A CN201911174403A CN110908822A CN 110908822 A CN110908822 A CN 110908822A CN 201911174403 A CN201911174403 A CN 201911174403A CN 110908822 A CN110908822 A CN 1109088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data
intelligent hardware
threshold range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744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08822B (zh
Inventor
李茹
周华
陈彦宇
谭泽汉
叶盛世
曾安福
朱鹏飞
黎小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1117440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088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08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088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088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088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51Error or fault detection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93Remedial or corrective action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物联网设备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传感器检测到的操作数据,并将操作数据发送至存储有用户操作模型的服务器后,获取服务器根据用户操作模型对操作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与操作数据所属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当操作数据在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内时,确定操作数据对应的操作为非误碰操作并生成与操作数据对应的操作指令,以控制操作指令指示的待控制设备。通过上述设置,解决了因受到非操作性外力影响导致智能硬件产生误操作指令从而造成控制场景混乱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用户操作的准确性,并降低了发生控制场景混乱的几率。

Description

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物联网设备控制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物联网设备被应用在如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以及智慧城市等的各个应用场景。在这项技术中,每一个设备都能自动工作,根据环境变化自动响应,与其他或多个设备交换数据,不需要人为参与。整个系统由无线网络和互联网的完美结合而构建。物联网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准确性,为人们节省金钱和时间。比如,在智能家居这个应用场景中,比如用户要出门,家里的电视机、空调、灯泡等电器设备的电源会自动关闭,扫地机器人开始工作,烟雾警报器自动打开。而且用户可以在任意地点任何时间控制家中的智能设备。于是由于物联网技术的浪潮兴起,越来越多的物联网设备被生产出来,各大生产商们也生产出了能够控制一个范围内的多个物联网设备的智能硬件,当然这个智能硬件也属于物联网设备,并且该智能硬件用于为用户提供控制其他相关智能设备的功能。于是用户可以通过这个智能硬件实现对多个物联网设备的控制,而不再需要逐个手动控制物联网设备。
在目前技术中,智能硬件被生产出来后内置的功能模块可能需要有服务端同一进行升级以便于更加贴合用户的使用需求,而在智能硬件被生产后智能硬件内置的传感器等数据采集工具的灵敏度等参数都是固定的。而智能硬件容易受到非操作性外力影响(例如智能硬件从高处落下后造成智能硬件被触发),导致智能硬件产生误操作,从而使与该误操作对应的物联网设备产生用户预期外的响应。并且在使用智能硬件的过程中,用户可能希望智能硬件具有童锁功能,以防止年龄过小的儿童(或不提供智能硬件的操作权的用户)错误地触发智能硬件而导致一些物联网设备被错误操作的情况。于是急需提供一种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来解决智能硬件被意外触发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受到非操作性外力影响导致智能硬件产生误操作指令从而造成控制场景混乱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应用于智能硬件,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传感器检测到的检测数据,并将所述检测数据发送至存储有用户操作模型的服务器,其中,所述检测数据包括操作数据和用户角色确认数据,所述用户操作模型包括用户角色以及与每个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
获取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操作模型对所述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与所述用户角色确认数据所属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
当所述操作数据在所述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内时,确定所述操作数据对应的操作为非误碰操作并生成与所述操作数据对应的操作指令,以控制所述操作指令指示的待控制设备,其中,所述待控制设备受控于智能硬件。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操作数据不在所述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内时,确定所述操作数据对应的操作为误碰操作,并将所述操作数据发送至存储有用户操作模型的服务器上,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操作数据更新所述用户操作模型型。
可选的,当所述操作数据在所述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内时,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操作数据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记录所述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操作数据对所述用户操作模型进行修正。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智能硬件发送的检测数据,其中,所述检测数据包括操作数据和用户角色确认数据;
当用户操作模型中存在有所述用户角色确认数据对应的用户角色时,根据用户操作模型得到与所述操作数据所属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其中,所述用户操作模型包括用户角色以及与每个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
将所述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发送至所述智能硬件,以使所述智能硬件根据所述正常操作阈值范围确认所述操作数据对应的操作是否为误碰操作。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用户操作模型中不存在所述用户角色确认数据对应的用户角色时,根据所述用户操作模型对所述操作数据进行处理,以确认是否需要增加所述用户操作模型中的用户角色;
在需要增加用户角色时,获取该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和传感器灵敏度值,并将该用户角色、正常操作阈值范围以及传感器灵敏度值添加至所述用户操作模型中。
可选的,当用户操作模型中存在有所述用户角色确认数据对应的用户角色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智能硬件发送的表征非误碰操作的有效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有效操作数据对所述用户操作模型进行修正。
可选的,所述方法包括:
从用户操作模型中获取与所述用户角色确认数据所属用户角色对应的传感器灵敏度值;
将所述传感器灵敏度值发送至所述智能硬件,以使所述智能硬件的传感器按照所述传感器灵敏度值进行操作数据的采集。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智能硬件防误碰装置,包括:
数据收发模块,配置成接收传感器检测到的检测数据,并将所述检测数据发送至存储有用户操作模型的服务器,其中,所述检测数据包括操作数据和用户角色确认数据,所述用户操作模型包括用户角色以及与每个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
阈值查询模块,配置成获取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操作模型对所述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与所述用户角色确认数据所属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
指令生成模块,配置成当所述操作数据在所述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内时,确定所述操作数据对应的操作为非误碰操作并生成与所述操作数据对应的操作指令,以控制所述操作指令指示的待控制设备,其中,所述待控制设备受控于智能硬件。
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的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
第五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本公开通过接收传感器检测到的操作数据,并将所述操作数据发送至存储有用户操作模型的服务器后,获取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操作模型对所述操作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与所述操作数据所属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当所述操作数据在所述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内时,确定所述操作数据对应的操作为非误碰操作并生成与所述操作数据对应的操作指令,以控制所述操作指令指示的待控制设备,其中,所述待控制设备受控于智能硬件。通过上述设置,解决了因受到非操作性外力影响导致智能硬件产生误操作指令从而造成控制场景混乱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用户操作的准确性,并降低了发生控制场景混乱的几率。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公开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硬件防误碰装置的模块框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公开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到相应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本公开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在不相冲突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实施例一
请结合参阅图1、图2以及图5,本公开提供一种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应用于智能硬件,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应用于所述智能硬件时执行步骤S110-S130。
在步骤S110中,接收传感器检测到的检测数据,并将所述检测数据发送至存储有用户操作模型的服务器。
其中,所述检测数据包括操作数据和用户角色确认数据。
当检测到用户的手势操作时,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手势操作进行数字变换后转为能别计算机接收的数字信号,并将该数字信号作为与用户手势操作对应的操作数据。并且传感器还会同时采集能确认用户角色的用户确认数据。接收到操作数据和用户角色确认数据后,将所述操作数据和用户角色确认数据发送至存储有用户操作模型的服务器上。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服务器是广义的,所述服务器可以是服务器集群或分布式服务器,只要其中包含能找到用户操作模型的那台服务器即可。所述用户操作模型是由智能硬件中的传感器采集的所有数据通过预设的深度学习算法得到的模型。
所述传感器可以是但不限制于水平传感器、图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指纹传感器以及加速度传感器,在此不做具体限制,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即可。
所述手势操作可以是但不限制于手指双击智能硬件、摇晃智能硬件以及翻转智能硬件,在此不做具体限制,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即可。
所述用户角色确认数据可以包括用户指纹数据、人脸图像数据用户以及用户体温数据等。
所述用户操作模型可以包括用户角色、与每个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以及与不同用户角色对应的传感器灵敏度。
所述深度学习算法可以是但不限制于递归神经网络算法以及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在此不做具体限制,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即可。
例如,现有一外形类似魔方(正六面体)的智能魔方控制器,智能魔方控制器规定如果将智能魔方控制器的翻转180度即可进入“睡眠模式”,将智能魔方控制器的进行摇晃即可进入“观影模式”,每种模式都根据用户设置提前绑定好了需要操作的物联网设备,那么智能魔方控制器在检测到用户的手势操作是翻转180度时,智能魔方控制器内的水平传感器便会检测到此时的智能魔方控制器被翻转了180度,并通过数字变换,将检测到的“180度”的信息转变成能被计算机接收的数字信号,并将该数字信号作为与用户手势操作对应的操作数据。与此同时智能魔方控制器还将通过指纹传感器采集用户指纹,并将采集到的用户指纹数据作为用户角色确认数据。智能魔方控制器内部的处理器接收到操作数据和用户角色确认数据后会将所述操作数据和用户角色确认数据发送给相关的服务器。
在步骤S120中,获取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操作模型对所述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与所述用户角色确认数据所属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
所述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操作数据和用户角色确认数据,将根据所述用户角色确认数据在用户操作模型中查找与所述用户角色确认数据对应的用户角色,并继续查到该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所述用户角色可以按预设角色指标划分的。
所述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可以是但不限制于手指压力阈值范围、智能硬件受力时间阈值范围以及智能硬件水平翻转阈值范围,在此不做具体限制,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可以是多种不同指标的阈值范围,例如可以是手指压力阈值范围和智能硬件受力时间阈值范围两种指标共同限定的范围。
所述角色指标可以包括用户年龄、用户体温以及用户指纹。
例如,用户操作模型中存在A、B两种用户角色,其中,A这种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手指压力阈值范围)为25N~60N(假设值),B这种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手指压力阈值范围)为5N~10N(假设值),现有一用户在操作智能魔方控制器,智能魔方控制器通过传感器的采集到用户指纹数据,将该用户指纹数据作为用户角色确认数据,根据该用户角色确认数据确定该用户的用户角色为A,此时便可得到该用户对智能魔方控制器操作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是25N~60N。
在步骤S130中,当所述操作数据在所述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内时,确定所述操作数据对应的操作为非误碰操作并生成与所述操作数据对应的操作指令,以控制所述操作指令指示的待控制设备,其中,所述待控制设备受控于智能硬件。
在确认当前使用智能硬件的用户角色并得到与该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后,判断所述操作数据是否在所述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内。
当所述操作数据在所述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内时,则判定所述操作数据对应的操作是有效的非误碰操作,此时将生成与所述操作数据对应的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包括受控于智能硬件的待控制设备和操作行为,智能硬件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给操作指令指示的待控制设备,并使待控制设备按照所述操作指令指示的操作行文进行相应的操作。并且智能硬件还会将并将所述操作数据发送至存储有用户操作模型的服务器上,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预设的深度学习算法对所述操作数据进行处理后更新所述用户操作模型。
例如,现有一的智能魔方控制器,该智能魔方控制器规定(或由用户设置)长按智能魔方控制器的任意一面5秒即可进入“睡眠模式”,用户操作模型中存在A、B两种用户角色都可长按智能魔方控制器的任意一面5秒即可进入“睡眠模式”,其中,A这种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中的手指压力阈值范围为25N~60N(假设值),正常操作阈值范围中的长按时间阈值范围是2~5秒,B这种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手指压力阈值范围和长按时间阈值范围)为5N~10N(假设值),正常操作阈值范围中的长按时间阈值范围是2~5秒,假设用户设置的“睡眠模式”绑定了家中所有的照明设备以及空调,并设置为“关闭所有的照明装置,开启主卧空调的温度为25摄氏度”,那么智能魔方控制器在检测到的用户角色数据对应的用户角色是A且用户,手势操作是长按5秒,以及施加在智能魔方控制器的力是26N时,便开启“睡眠模式”关闭所有的照明设备并将主卧空调开启并设置到25摄氏度。假设某一时刻检测到的用户角色数据对应的用户角色是A且用户,施加在智能魔方控制器的力是26N,但是手势操作是长按6秒时,智能魔方控制器仍会认为此时的操作数据在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内,那么与“长按6秒”对应的操作数据将会被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根据该操作数据修正用户操作模型。修正后的用户操作模型中,用户角色是A对应的长按时间阈值范围将修正为2~6秒。
由此,通过操作数据修正用户操作模型,可使智能硬件设备实现自适应调整正常操作阈值范围,更加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有效地提高了检测的正确性。
当所述操作数据不在所述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内时,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还将执行步骤S140。
在步骤S140中,当所述操作数据不在所述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内时,确定所述操作数据对应的操作为误碰操作,并将所述操作数据发送至存储有用户操作模型的服务器上,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操作数据更新所述用户操作模型
当所述操作数据在所述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内时,则判定所述操作数据对应的操作是无效的误碰操作,智能硬件不会对所述操作数据生成任何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操作指令。同时智能硬件也为用户提供主动撤销不期望操作的功能,在用户的操作被智能硬件执行之前,用户可以主动撤销本次操作,此时的用户操作也将被判定为误碰操作。所有的误碰操作对应的操作数据都将被加上错误操作的标记,此时将标记了错误操作的操作数据发送至存储有用户操作模型的服务器上,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预设的深度学习算法对标记了错误操作的操作数据进行处理后更新所述用户操作模型。
应用本公开的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通过接收传感器检测到的操作数据,并将所述操作数据发送至存储有用户操作模型的服务器后,获取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操作模型对所述操作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与所述操作数据所属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当所述操作数据在所述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内时,确定所述操作数据对应的操作为非误碰操作并生成与所述操作数据对应的操作指令,以控制所述操作指令指示的待控制设备,其中,所述待控制设备受控于智能硬件。通过上述设置,解决了因受到非操作性外力影响导致智能硬件产生误操作指令从而造成控制场景混乱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用户操作的准确性,并降低了发生控制场景混乱的几率。
实施例二
请结合参阅图3和图5,本公开提供一种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应用于所述智能硬件时执行步骤S210-S230。
在步骤S210中,接收智能硬件发送的检测数据,其中,所述检测数据包括操作数据和用户角色确认数据。
当智能硬件的传感器检测到用户的手势操作时,传感器会将检测到的手势操作进行数字变换后转为能别计算机接收的数字信号,并将该数字信号作为与用户手势操作对应的操作数据。并且传感器还会同时采集能确认用户角色的用户确认数据。服务器将接收智能硬件由发送来的所述操作数据和用户角色确认数据。
在步骤S220中,当用户操作模型中存在有所述用户角色确认数据对应的用户角色时,根据用户操作模型得到与所述操作数据所属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
服务器接收到的所述操作数据和用户角色确认数据后,根据所述用户角色确认数据在用户操作模型中查找与所述用户角色确认数据对应的用户角色,当用户操作模型中存在有所述用户角色确认数据对应的用户角色时,继续查到该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
并且,在操作数据在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内,或由于一些特殊情况不在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内时,只要智能硬件设备认为所述操作数据对应的操作是非误碰操作时,服务器都将收录该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用户操作模型对收录的操作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与收录的操作操作数据对应的正常操作值,并根据该正常操作值修正与所述操作数据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
由此,通过收录与非误碰操作的对应的操作数据,并用该操作数据通过预设深度学习算法对用户操作模型进行修正,有效地提高了用户操作模型的健壮性。
值得说明的是,为了提高传感器对不同用户的适应性,服务器还会从用户操作模型中获取与所述用户角色确认数据所属用户角色对应的传感器灵敏度值,并将所述传感器灵敏度值发送至所述智能硬件,以使所述智能硬件的传感器按照所述传感器灵敏度值进行操作数据的采集。
值得说明的是,当用户操作模型中不存在所述用户角色确认数据对应的用户角色时,根据所述用户操作模型对所述操作数据进行处理,以确认是否需要增加所述用户操作模型中的用户角色;在需要增加用户角色时,获取该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和传感器灵敏度值,并将该用户角色、正常操作阈值范围以及传感器灵敏度值添加至所述用户操作模型中。
在步骤S230中,将所述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发送至所述智能硬件,以使所述智能硬件根据所述正常操作阈值范围确认所述操作数据对应的操作是否为误碰操作。
查找到与所述用户角色确认数据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后,将该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发送至所述智能硬件,以使智能硬件检测到外界的操作时,能够按在该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判断此时的操作是否是非误碰操作,并按照与非误碰操作对应的操作数据生成对应的操作指令,以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控制一个或多个物联网设备。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硬件防误碰装置,图4示出了该智能硬件防误碰装置的模块框图,该智能硬件防误碰装置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程序模块,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模块被存储于存储介质中,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执行,以完成本公开。本公开所称的程序模块是指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比程序本身更适合描述智能硬件防误碰装置在存储介质中的执行过程,以下描述将具体介绍本实施例各程序模块的功能。如图3所述,该智能硬件防误碰装置主要包括:数据收发模块10、阈值查询模块20以及指令生成模块30。
所述数据收发模块10配置成接收传感器检测到的检测数据,并将所述检测数据发送至存储有用户操作模型的服务器,其中,所述检测数据包括操作数据和用户角色确认数据,所述用户操作模型包括用户角色以及与每个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收发模块10用于执行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110,因此,关于所述数据收发模块10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照前文对所述步骤S110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做一一赘述。
所述阈值查询模块20配置成获取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操作模型对所述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与所述用户角色确认数据所属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阈值查询模块20用于执行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120,因此,关于所述阈值查询模块20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照前文对所述步骤S120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做一一赘述。
所述指令生成模块30配置成当所述操作数据在所述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内时,确定所述操作数据对应的操作为非误碰操作并生成与所述操作数据对应的操作指令,以控制所述操作指令指示的待控制设备,其中,所述待控制设备受控于智能硬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指令生成模块30用于执行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130,因此,关于所述指令生成模块30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照前文对所述步骤S130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做一一赘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服务器、App应用商城等等,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如下方法步骤:
接收传感器检测到的检测数据,并将所述检测数据发送至存储有用户操作模型的服务器,其中,所述检测数据包括操作数据和用户角色确认数据,所述用户操作模型包括用户角色以及与每个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
获取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操作模型对所述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与所述用户角色确认数据所属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
当所述操作数据在所述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内时,确定所述操作数据对应的操作为非误碰操作并生成与所述操作数据对应的操作指令,以控制所述操作指令指示的待控制设备,其中,所述待控制设备受控于智能硬件。
上述方法步骤的具体实施例过程可参见实施例一,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开发,所述程序开发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一中所述的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的步骤。
其中,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所实现的方法可参照本公开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的具体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息处理能力。所述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等。
应当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装置,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开发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开发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虽然本公开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公开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公开。任何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所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硬件,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传感器检测到的检测数据,并将所述检测数据发送至存储有用户操作模型的服务器,其中,所述检测数据包括操作数据和用户角色确认数据,所述用户操作模型包括用户角色以及与每个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
获取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操作模型对所述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与所述用户角色确认数据所属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
当所述操作数据在所述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内时,确定所述操作数据对应的操作为非误碰操作并生成与所述操作数据对应的操作指令,以控制所述操作指令指示的待控制设备,其中,所述待控制设备受控于智能硬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操作数据不在所述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内时,确定所述操作数据对应的操作为误碰操作,并将所述操作数据发送至存储有用户操作模型的服务器上,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操作数据更新所述用户操作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操作数据在所述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内时,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操作数据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记录所述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操作数据对所述用户操作模型进行修正。
4.一种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智能硬件发送的检测数据,其中,所述检测数据包括操作数据和用户角色确认数据;
当用户操作模型中存在有所述用户角色确认数据对应的用户角色时,根据用户操作模型得到与所述操作数据所属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其中,所述用户操作模型包括用户角色以及与每个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
将所述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发送至所述智能硬件,以使所述智能硬件根据所述正常操作阈值范围确认所述操作数据对应的操作是否为误碰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用户操作模型中不存在所述用户角色确认数据对应的用户角色时,根据所述用户操作模型对所述操作数据进行处理,以确认是否需要增加所述用户操作模型中的用户角色;
在需要增加用户角色时,获取该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和传感器灵敏度值,并将该用户角色、正常操作阈值范围以及传感器灵敏度值添加至所述用户操作模型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户操作模型中存在有所述用户角色确认数据对应的用户角色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智能硬件发送的表征非误碰操作的有效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有效操作数据对所述用户操作模型进行修正。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用户操作模型中获取与所述用户角色确认数据所属用户角色对应的传感器灵敏度值;
将所述传感器灵敏度值发送至所述智能硬件,以使所述智能硬件的传感器按照所述传感器灵敏度值进行操作数据的采集。
8.一种智能硬件防误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收发模块,配置成接收传感器检测到的检测数据,并将所述检测数据发送至存储有用户操作模型的服务器,其中,所述检测数据包括操作数据和用户角色确认数据,所述用户操作模型包括用户角色以及与每个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
阈值查询模块,配置成获取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操作模型对所述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与所述用户角色确认数据所属用户角色对应的正常操作阈值范围;
指令生成模块,配置成当所述操作数据在所述正常操作阈值范围内时,确定所述操作数据对应的操作为非误碰操作并生成与所述操作数据对应的操作指令,以控制所述操作指令指示的待控制设备,其中,所述待控制设备受控于智能硬件。
9.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所述的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
CN201911174403.7A 2019-11-26 2019-11-26 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9088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4403.7A CN110908822B (zh) 2019-11-26 2019-11-26 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4403.7A CN110908822B (zh) 2019-11-26 2019-11-26 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08822A true CN110908822A (zh) 2020-03-24
CN110908822B CN110908822B (zh) 2022-02-22

Family

ID=69819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74403.7A Active CN110908822B (zh) 2019-11-26 2019-11-26 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0882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34679A1 (en) * 2014-07-31 2016-02-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earable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05759624A (zh) * 2016-03-08 2016-07-13 沈阳体育学院 基于计算机的家庭智能管理系统
WO2017113407A1 (zh) * 2015-12-31 2017-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势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769144A (zh) * 2018-11-30 2019-05-17 新视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权限管理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871689A (zh) * 2018-05-04 2019-06-11 360企业安全技术(珠海)有限公司 操作行为的拦截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34679A1 (en) * 2014-07-31 2016-02-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earable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WO2017113407A1 (zh) * 2015-12-31 2017-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势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759624A (zh) * 2016-03-08 2016-07-13 沈阳体育学院 基于计算机的家庭智能管理系统
CN109871689A (zh) * 2018-05-04 2019-06-11 360企业安全技术(珠海)有限公司 操作行为的拦截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9769144A (zh) * 2018-11-30 2019-05-17 新视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权限管理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08822B (zh) 2022-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43399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metadata
CN110647803B (zh) 一种手势识别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US11561516B2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using neural network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supporting the same
US1159907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ask including plural actions
CN108759892B (zh) 传感器校准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547107B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mapped between a plurality of inputs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supporting the same
WO2019034082A1 (zh) 智能移动终端及其解锁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US20230290121A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same
CN106354744B (zh) 用于共享内容信息的方法及其电子设备
EP2791829B1 (en) Method for rule-based context acquisition
CN108495284B (zh) 传感器连接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536148B1 (ko)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US20230289232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11670004A (zh) 用于测量心率的电子装置和方法
CN110737201A (zh) 一种监护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WO2016124146A1 (zh) 显示设备伪装/恢复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10908822B (zh) 智能硬件防误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210232286A1 (en) Control execution method an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0580055B (zh) 动作轨迹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1131787B2 (en) Electromagnetic sensor and mobile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30161872A1 (en) Method for application security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US959429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 housing and a camera that is activated based on a posture and a grabbing form
CN106527907B (zh) 一种针对智能终端的截屏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8045982A1 (zh) 一种指纹验证的方法和装置
Shewell et al. Indoor localisation through object detection within multiple environments utilising a single wearable camer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