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08482A - 一种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08482A
CN110908482A CN201911206858.2A CN201911206858A CN110908482A CN 110908482 A CN110908482 A CN 110908482A CN 201911206858 A CN201911206858 A CN 201911206858A CN 110908482 A CN110908482 A CN 1109084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pipe
cavity
heat
communicated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0685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包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Kaihua Radia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Kaihua Radia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Kaihua Radia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Kaihua Radia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0685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084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08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084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2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20
    • G06F2200/201Cooling arrangements using cooling flu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包括导热板及散热组件,所述导热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上下贯通的插槽;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上端间隔设置有与插槽匹配的主插块,所述冷却管下端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垂直冷却管延伸方向布置,所述支撑板均固定于其下方的安装底座上,所述冷却管与安装底座之间的间隙构成对流通道。本发明使用时导热板通过插槽及主插块与散热组件连为一体,电子设备的热量通过导热板传动给冷却管,由于冷却管的中空设计,使得热量能够被其内部流经的介质快速带着,同时冷却管还能够将热量传递给下部的支撑板,由于支撑板之间对流通道的设计,使得空气能够在其内部加速流动,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GPU电子器件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在计算机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GPU电子器件也随着不断更新,GPU电子器件中的晶体管数量在不断增加;GPU电子器件的发热量也随之增加。为了保证计算机的良好运行效率,这就需要使用散热器对CPU电子器件进行散热。
CPU电子器件所使用的散热器一般都会使用散热片,并希望通过增加散热片外表面积来提高散热量。如中国专利CN105324008B公开的一种散热器,其通过提高散热片的数量的方式实现提高散热量,但是其通过基板及散热片自然地将热量传输给壁板内的空气,在工作一定时间后,壁板内的空气温度会上升,导致散热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散热设备在工作一定时间后,壁板内的空气温度会上升,导致散热效果较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装置,所述导热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上下贯通的插槽;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上端间隔设置有与插槽匹配的主插块,所述冷却管下端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垂直冷却管延伸方向布置,所述支撑板均固定于其下方的安装底座上,所述冷却管与安装底座之间的间隙构成对流通道。导热板通过插槽及主插块与散热组件连为一体,电子设备的热量通过导热板传动给冷却管,由于冷却管的中空设计,使得热量能够被其内部流经的介质快速带着,同时冷却管还能够将热量传递给下部的支撑板,由于支撑板之间对流通道的设计,使得空气能够在其内部加速流动,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两侧对称设置有散热鳍。提高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管一端正对外部风机布置。通过风冷的方式加速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提高散热效果。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管两端分别与外部冷却液循环系统的输入端及输出端连通。通过液冷的方式带走热量,提高散热效果。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外部冷却液循环系统的输出端与冷却管之间通过调控块连通,所述调控块包括封堵块,所述封堵块一侧设置有与冷却管一端匹配的连接头,所述封堵块内设置有与连接头连通的连通腔,所述连通腔一侧的封堵块内设置有调控腔,所述调控腔侧壁通过主通道与连通腔连通;所述调控腔下端连通有过渡通道,所述过渡通道延伸至封堵块侧壁并且通过进液管与外部冷却液循环系统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调控腔内设置有封堵过渡通道的主阀芯,所述主阀芯与调控腔上壁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主阀芯上设置有连通调控腔及过渡通道的过流间隙,所述连通腔上方靠近封堵块顶端的封堵块内部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先导腔,所述先导腔一端通过先导通道与调控腔上侧连通,所述先导腔另一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堵头,所述堵头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封堵先导通道的温控阀芯;所述先导腔通过泄压通道与主通道连通。初始时,温控阀芯堵住先导通道,主阀芯堵住过渡通道,此时先导通道、先导腔及泄压通道构成一个先导回路,外部的冷却液体被调控块阻断,并不会直接流入冷却管内;只有当导热板将热量传递到调控块的先导腔时,使得温控阀芯升温,当其达到临界温度时,温控阀芯形变缩回,让先导通道通过先导腔与泄压通道连通,由于泄压通道通过主通道及连通腔与冷却管连通,而冷却管内我们认为其内部是没有压力的,液体是自然流动的,因此实现调控腔上侧的泄压,从而能使主阀芯能够被推开,冷却液体克服弹簧的压力推开主阀芯并通过主通道、连通腔流入冷却管内进行液冷方式的冷却;反之,当导热板传递的温度降低时,温控阀芯又会堵住先导通道,而使得冷却液体的阻断。综上所述只有温度高于控温临界点时,才启动液冷式散热,因此用冷却液的量较少,不消耗额外功率,较为环保。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封堵块上设置有与主插块齐平的辅助插块,所述导热板上对应设置有与辅助插块匹配的插槽。保证导热板、散热组件及封堵块之间的结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头与冷却管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冷却管内设置有匹配的内螺纹。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温控阀芯为温控记忆金属制成。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温控阀芯自由端呈锥形且正对先导通道。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管、主插块及支撑板为一体成型,所述支撑板包围冷却管的下半部,所述支撑板与安装底座之通过螺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导热板通过插槽及主插块与散热组件连为一体,电子设备的热量通过导热板传动给冷却管,由于冷却管的中空设计,使得热量能够被其内部流经的介质快速带着,同时冷却管还能够将热量传递给下部的支撑板,由于支撑板之间对流通道的设计,使得空气能够在其内部加速流动,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2、适应范围广,为提高散热效果,既可以选择风冷的方式加速空气流动带走热量,又可以选择液冷的方式带走热量。
3、当选择液冷时,通过调控块的设计,能够在只在温度高于控温临界点时,才启动液冷式散热,因此用冷却液的量较少,不消耗额外功率,较为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调控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向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5的剖视图。
图中:
1-导热板,11-插槽,
2-冷却管,21-主插块,22-支撑板,23-安装底座,24-散热鳍,25-对流通道,26-内螺纹,
3-封堵块,31-辅助插块,32-连接头,321-连通腔,33-进液管,34-堵头,35-过渡通道,36-调控腔,361-主阀芯,362-过流间隙,363-弹簧,364-主通道,365-先导通道,37-先导腔,371-温控阀芯,372-泄压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5,一种散热装置,包括导热板1及散热组件,所述导热板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上下贯通的插槽11;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冷却管2,所述冷却管2上端间隔设置有与插槽11匹配的主插块21,所述冷却管2下端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支撑板22,所述支撑板22垂直冷却管2延伸方向布置,所述支撑板22均固定于其下方的安装底座23上,所述冷却管2与安装底座23之间的间隙构成对流通道25;所述冷却管2两端分别与外部冷却液循环系统的输入端及输出端连通;外部冷却液循环系统的输出端与冷却管2之间通过调控块连通,所述调控块包括封堵块3,所述封堵块3一侧设置有与冷却管2一端匹配的连接头32,所述封堵块3内设置有与连接头32连通的连通腔321,所述连通腔321一侧的封堵块3内设置有调控腔36,所述调控腔36侧壁通过主通道364与连通腔321连通;所述调控腔36下端连通有过渡通道35,所述过渡通道35延伸至封堵块3侧壁并且通过进液管33与外部冷却液循环系统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调控腔36内设置有封堵过渡通道35的主阀芯361,所述主阀芯361与调控腔36上壁之间设置有弹簧363;所述主阀芯361上设置有连通调控腔36及过渡通道35的过流间隙362,所述连通腔321上方靠近封堵块3顶端的封堵块3内部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先导腔37,所述先导腔37一端通过先导通道365与调控腔36上侧连通,所述先导腔37另一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堵头34,所述堵头34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封堵先导通道365的温控阀芯371,所述温控阀芯371为温控记忆金属制成;所述先导腔37通过泄压通道372与主通道364连通。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通过连接头32将封堵块3旋转安装在冷却管2一端,然后导热板1的插槽11卡入对应的主插块21及辅助插块31,并且将进液管33与外部冷却液循环系统的输出端连通,将冷却管2另一端与与外部冷却液循环系统的输入端连通即可。
导热板1通过插槽11及主插块21与散热组件连为一体,电子设备的热量通过导热板1传动给冷却管2,由于冷却管2的中空设计,使得热量能够被其内部流经的介质快速带着,同时冷却管2还能够将热量传递给下部的支撑板22,由于支撑板22之间对流通道25的设计,使得空气能够在其内部加速流动,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初始时,温控阀芯371堵住先导通道365,主阀芯361堵住过渡通道35,此时先导通道365、先导腔37及泄压通道372构成一个先导回路,外部的冷却液体被调控块阻断,并不会直接流入冷却管2内;只有当导热板1将热量传递到调控块的先导腔37时,使得温控阀芯371升温,当其达到临界温度时,温控阀芯371形变缩回,让先导通道365通过先导腔37与泄压通道372连通,由于泄压通道372通过主通道364及连通腔321与冷却管2连通,而冷却管2内我们认为其内部是没有压力的,液体是自然流动的,因此实现调控腔36上侧的泄压,从而能使主阀芯361能够被推开,冷却液体克服弹簧363的压力推开主阀芯361并通过主通道364、连通腔321流入冷却管2内进行液冷方式的冷却;反之,当导热板1传递的温度降低时,温控阀芯371又会堵住先导通道365,而使得冷却液体的阻断。综上所述只有温度高于控温临界点时,才启动液冷式散热,因此用冷却液的量较少,不消耗额外功率,较为环保。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相同,所不同的是不采用调控块,所述冷却管2两端直接与外部冷却液循环系统的输入端及输出端连通。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二相同,所不同的是不采用外部冷却液循环系统,而是采用风冷方式冷却,具体为所述冷却管2一端正对外部风机布置。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三相同,所不同的是不采用风冷方式冷却,取消外部风机的布置,直接冷却管内流通的空气进行冷却。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板及散热组件,所述导热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上下贯通的插槽;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上端间隔设置有与插槽匹配的主插块,所述冷却管下端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垂直冷却管延伸方向布置,所述支撑板均固定于其下方的安装底座上,所述冷却管与安装底座之间的间隙构成对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两侧对称设置有散热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一端正对外部风机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两端分别与外部冷却液循环系统的输入端及输出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外部冷却液循环系统的输出端与冷却管之间通过调控块连通,所述调控块包括封堵块,所述封堵块一侧设置有与冷却管一端匹配的连接头,所述封堵块内设置有与连接头连通的连通腔,所述连通腔一侧的封堵块内设置有调控腔,所述调控腔侧壁通过主通道与连通腔连通;所述调控腔下端连通有过渡通道,所述过渡通道延伸至封堵块侧壁并且通过进液管与外部冷却液循环系统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调控腔内设置有封堵过渡通道的主阀芯,所述主阀芯与调控腔上壁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主阀芯上设置有连通调控腔及过渡通道的过流间隙,所述连通腔上方靠近封堵块顶端的封堵块内部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先导腔,所述先导腔一端通过先导通道与调控腔上侧连通,所述先导腔另一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堵头,所述堵头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封堵先导通道的温控阀芯;所述先导腔通过泄压通道与主通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块上设置有与主插块齐平的辅助插块,所述导热板上对应设置有与辅助插块匹配的插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与冷却管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冷却管内设置有匹配的内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阀芯为温控记忆金属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阀芯自由端呈锥形且正对先导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主插块及支撑板为一体成型,所述支撑板包围冷却管的下半部,所述支撑板与安装底座之通过螺栓连接。
CN201911206858.2A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散热装置 Pending CN1109084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6858.2A CN110908482A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6858.2A CN110908482A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08482A true CN110908482A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21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06858.2A Pending CN110908482A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0848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74932A (ko) * 2002-03-14 2003-09-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컴퓨터의 냉각장치
CN101511158A (zh) * 2008-02-14 2009-08-19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模块与使用该散热模块的电子装置
CN101860178A (zh) * 2010-05-21 2010-10-13 上海海立特种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冷却系统温控阀块的改良结构
TW201112933A (en) * 2009-09-28 2011-04-01 Yu-Nung Shen A radiator apparatus and a module using the same
TWI587778B (zh) * 2016-09-27 2017-06-11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熱交換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74932A (ko) * 2002-03-14 2003-09-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컴퓨터의 냉각장치
CN101511158A (zh) * 2008-02-14 2009-08-19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模块与使用该散热模块的电子装置
TW201112933A (en) * 2009-09-28 2011-04-01 Yu-Nung Shen A radiator apparatus and a module using the same
CN101860178A (zh) * 2010-05-21 2010-10-13 上海海立特种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冷却系统温控阀块的改良结构
TWI587778B (zh) * 2016-09-27 2017-06-11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熱交換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74787B2 (en) Thermal interposer liquid cooling system
CN105009700B (zh) 具有冗余的冷却系统
US20050099774A1 (en) Semiconductor chip cooling module with fin-fan-fin configuration
JPWO2016117094A1 (ja) 半導体装置
CN106708219A (zh) 一种计算机芯片散热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3614673B (zh) 包括换热单元的冷却系统
CN110908482A (zh) 一种散热装置
CN115616385B (zh) 一种温控测试系统及方法
CN213987154U (zh) 散热模块及投影装置
CN112492862B (zh) 一种高功率印刷电路板
GB2405033A (en) Cooling computer components
CN110022664B (zh) 一种利用仿生肺泡换热器进行电子元件散热的装置
CN113677159A (zh) 一种水冷风冷兼容的散热装置
CN209609075U (zh) 串联式水冷散热结构
CN103137579B (zh) 水冷散热基板
CN113939138A (zh) 散热装置和通信设备
CN218451050U (zh) 一种内环温的降温系统
TWM575251U (zh) Series water cooling structure
WO2023125691A1 (zh) 一种散热模组、计算设备
CN219536639U (zh) 电力电子设备的散热结构、散热风道、电力电子设备
JP3077903U (ja) コンピュータのcpuに使用可能なマイクロ薄板型水冷装置
CN216210435U (zh) 激光投影散热装置及激光投影机
CN217563963U (zh) 计算装置和车辆
CN220323817U (zh) 笔记本电脑
TWM575252U (zh)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with heat pipe heat condu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