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00310A - 一种基于高精度磁法测量的钻孔遗留套管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高精度磁法测量的钻孔遗留套管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00310A
CN110900310A CN201911266290.3A CN201911266290A CN110900310A CN 110900310 A CN110900310 A CN 110900310A CN 201911266290 A CN201911266290 A CN 201911266290A CN 110900310 A CN110900310 A CN 1109003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precision
magnetic
identifying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662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裕振
邵玉宝
王秀东
周明磊
田思清
汝亮
沈立军
孙超
林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al Field Geology Planning Complex Investigation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Original Assignee
Coal Field Geology Planning Complex Investigation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al Field Geology Planning Complex Investigation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filed Critical Coal Field Geology Planning Complex Investigation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Priority to CN20191126629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003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00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003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7/00Arrangements for observing,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n machine tools
    • B23Q17/22Arrangements for observing,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n machine tools for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existing or desired position of tool or 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钻孔位置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高精度磁法测量的钻孔遗留套管识别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大范围确定以往开挖情况以及开挖的位置;通过日变测量和移动测量进行钻孔的具体位置确定;对套管进行建模分析,分析地面磁感应强度与模型体积的关系;进行实测分析;结合不同实际的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磁性体的存在位置;该发明两个高精度质子磁力仪进行测量,通过大范围确定钻孔遗留套管的位置处进行测量,缩小范围,同时在范围进一步缩小后,制作模型,进行模拟测量,在模拟完成进行实地测量,通过确定磁感应强度与埋入地面的磁质体的感应关系,快速找出钻孔遗留套管,查找效率高,精确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高精度磁法测量的钻孔遗留套管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钻孔位置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高精度磁法测量的钻孔遗留套管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钻孔是指用钻头在实体材料上加工出孔的操作。这里讲述了勘探工作里的钻孔工作,以及钻孔需要的辅助工具以及部分应急措施方法。在地质勘查工作中,利用钻探设备向地下钻成的直径较小深度较大的柱状圆孔,又称钻井。钻探石油和天然气以及地下水的钻孔直径较大些。钻孔直径和深度大小,取决于地质矿产埋藏深度和钻孔的用途。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但是在现有的钻孔施工中,若埋入的钻孔时间过程,则在长时间后进行寻找时,钻孔位置难以确认,在钻孔探测中花费大量时间,影响工程进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高精度磁法测量的钻孔遗留套管识别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高精度磁法测量的钻孔遗留套管识别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大范围确定以往开挖情况以及开挖的位置;
S2、通过日变测量和移动测量进行钻孔的具体位置确定;
S3、对套管进行建模分析,分析地面磁感应强度与模型体积的关系;
S4、进行实测分析;
S5、结合不同实际的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磁性体的存在位置。
作为本发明一种基于高精度磁法测量的钻孔遗留套管识别方法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根据以往开挖情况、井场布置情况以及现场地形条件制定井场附近的待测量区域。
作为本发明一种基于高精度磁法测量的钻孔遗留套管识别方法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中日变测量与移动测量采用两个高精度质子磁力仪进行测量,在测量日结束时,第二个测量日同样采用上述两个高精度质子磁力仪进行测量,在测量完成后,改变相互的测量用两个高精度质子磁力仪再次进行测量,缩小范围。
作为本发明一种基于高精度磁法测量的钻孔遗留套管识别方法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中将套管转换成实心铁柱,并建造不同尺度的模型,埋于不同深度,通过磁化强度测量不同深度与不同尺度的模型的磁感应强度,进行分析得出模型尺寸和埋藏深度对于检测磁感应强度的影响。
作为本发明一种基于高精度磁法测量的钻孔遗留套管识别方法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4中采用两个所述高精度质子磁力仪进行实地检测,并采用上述同样方法进行测量。
作为本发明一种基于高精度磁法测量的钻孔遗留套管识别方法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5中结合地表的填埋高度和井场的布置情况进行最终的钻孔遗留套管位置确定。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采用两个高精度质子磁力仪进行测量,通过大范围确定钻孔遗留套管的位置处进行测量,在测量完成后,改变相互的测量用两个高精度质子磁力仪再次进行测量,缩小范围,同时在范围进一步缩小后,制作模型,进行模拟测量,在模拟完成进行实地测量,通过确定磁感应强度与埋入地面的磁质体的感应关系,快速找出钻孔遗留套管,查找效率高,精确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高精度磁法测量的钻孔遗留套管识别方法基本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高精度磁法测量的钻孔遗留套管识别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大范围确定以往开挖情况以及开挖的位置;
S2、通过日变测量和移动测量进行钻孔的具体位置确定;
S3、对套管进行建模分析,分析地面磁感应强度与模型体积的关系;
S4、进行实测分析;
S5、结合不同实际的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磁性体的存在位置。
具体的,步骤S1中根据以往开挖情况、井场布置情况以及现场地形条件制定井场附近的待测量区域,确定测区面积,并在测区面积内部完成测点的标识。
具体的,步骤S2中日变测量与移动测量采用两个高精度质子磁力仪进行测量,在测量日结束时,第二个测量日同样采用上述两个高精度质子磁力仪进行测量,在测量完成后,改变相互的测量用两个高精度质子磁力仪再次进行测量,缩小范围,其中,高精度质子磁力仪采用GEM公司生产的 GSM-19Overhauser高精度质子磁力仪,序列号为4016382与4016384,并将其编号记为1#和2#,在两个测量日测量完成后,进步减少测点数量。
具体的,步骤S3中将套管转换成实心铁柱,并建造不同尺度的模型,埋于不同深度,设模型的磁化率为200SI,根据计算,模型的磁化强度为 866.4*104nT,其平面位置为x=20m,y=20m,选取了三个埋藏深度进行计算,分别为z=5m,10m和20m,通过磁化强度测量不同深度与不同尺度的模型的磁感应强度,并测量当地地磁倾角和地磁偏角,根据当地地磁倾角和地磁偏角,进而分析得出模型尺寸和埋藏深度对于检测磁感应强度的影响,具体为下:
随着埋藏深度的加大,模型在地面的磁感应强度值明显减小。在埋深 10m时,d=40mm的模型在地表的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10.59nT,d=80mm 的模型在地表的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42.35nT。在埋深20m时,d=40mm的模型在地表的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2.6nT,d=80mm的模型在地表的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10.41nT。
随着埋藏深度的加大,模型在地面的磁场分布范围明显变大。且磁感应强度在地表的最大值点随着模型埋深加大而明显偏离模型在地表的竖直投影点x=20m,y=20m。在埋深5m时,d=40mm和d=80mm的模型场强在地表的最大值点位于x=20m,y=18m。在埋深10m时,d=40mm和d=80mm 的模型场强在地表的最大值点位于x=20m,y=16m。在埋深20m时,d=40mm 和d=80mm的模型场强在地表的最大值点位于x=20m,y=12m。
具体的,步骤S4中采用两个所述高精度质子磁力仪进行实地检测,并采用上述同样方法进行测量。
具体的,步骤S5中结合地表的填埋高度和井场的布置情况进行最终的钻孔遗留套管位置确定。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最先通过大范围确定以往开完情况以及开挖的位置,进一步通过日变测量和移动测量进行钻孔的具体位置确定,进一步减少测点数量,同时,再对套管进行建模分析,通过制备相似的铁质实心筒确定磁感应强度与埋入地面的磁质体的感应关系,在上述基础上再进行实测分析,精确找出钻孔遗留套管。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高精度磁法测量的钻孔遗留套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高精度磁法测量的钻孔遗留套管识别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大范围确定以往开挖情况以及开挖的位置;
S2、通过日变测量和移动测量进行钻孔的具体位置确定;
S3、对套管进行建模分析,分析地面磁感应强度与模型体积的关系;
S4、进行实测分析;
S5、结合不同实际的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磁性体的存在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高精度磁法测量的钻孔遗留套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根据以往开挖情况、井场布置情况以及现场地形条件制定井场附近的待测量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高精度磁法测量的钻孔遗留套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日变测量与移动测量采用两个高精度质子磁力仪进行测量,在测量日结束时,第二个测量日同样采用上述两个高精度质子磁力仪进行测量,在测量完成后,改变相互的测量用两个高精度质子磁力仪再次进行测量,缩小范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高精度磁法测量的钻孔遗留套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将套管转换成实心铁柱,并建造不同尺度的模型,埋于不同深度,通过磁化强度测量不同深度与不同尺度的模型的磁感应强度,进行分析得出模型尺寸和埋藏深度对于检测磁感应强度的影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高精度磁法测量的钻孔遗留套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采用两个所述高精度质子磁力仪进行实地检测,并采用上述同样方法进行测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高精度磁法测量的钻孔遗留套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结合地表的填埋高度和井场的布置情况进行最终的钻孔遗留套管位置确定。
CN201911266290.3A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基于高精度磁法测量的钻孔遗留套管识别方法 Pending CN1109003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6290.3A CN110900310A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基于高精度磁法测量的钻孔遗留套管识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6290.3A CN110900310A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基于高精度磁法测量的钻孔遗留套管识别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00310A true CN110900310A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24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66290.3A Pending CN110900310A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基于高精度磁法测量的钻孔遗留套管识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00310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45381A (en) * 1973-04-12 1974-10-29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 High-resolution magnetic anomaly detector for well bore piping
CN1966935A (zh) * 2005-11-04 2007-05-23 普拉德研究及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相邻井筒来定位钻井套管的方法及装置
CN102621506A (zh) * 2012-03-26 2012-08-01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 岩矿石标本磁参数的总场磁力仪4方位测定方法及其装置
CN103176216A (zh) * 2013-02-07 2013-06-26 萧山供电局 一种管线探测的方法及孔中天线
CN103353612A (zh) * 2013-07-09 2013-10-16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一种地下目标物体的测量定位设备及测量定位方法
CN105708463A (zh) * 2014-12-22 2016-06-29 韦伯斯特生物官能(以色列)有限公司 磁场的建模
CN107918160A (zh) * 2017-11-10 2018-04-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废弃井全面扫查系统及方法
CN207440306U (zh) * 2017-11-10 2018-06-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深埋废弃井探测装置
CN208283572U (zh) * 2018-02-11 2018-12-25 合肥晟北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时域电磁法的地面-孔中联合探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45381A (en) * 1973-04-12 1974-10-29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 High-resolution magnetic anomaly detector for well bore piping
CN1966935A (zh) * 2005-11-04 2007-05-23 普拉德研究及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相邻井筒来定位钻井套管的方法及装置
CN102621506A (zh) * 2012-03-26 2012-08-01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 岩矿石标本磁参数的总场磁力仪4方位测定方法及其装置
CN103176216A (zh) * 2013-02-07 2013-06-26 萧山供电局 一种管线探测的方法及孔中天线
CN103353612A (zh) * 2013-07-09 2013-10-16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一种地下目标物体的测量定位设备及测量定位方法
CN105708463A (zh) * 2014-12-22 2016-06-29 韦伯斯特生物官能(以色列)有限公司 磁场的建模
CN107918160A (zh) * 2017-11-10 2018-04-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废弃井全面扫查系统及方法
CN207440306U (zh) * 2017-11-10 2018-06-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深埋废弃井探测装置
CN208283572U (zh) * 2018-02-11 2018-12-25 合肥晟北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时域电磁法的地面-孔中联合探测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东方等: "《数学模型在生态学的应用及研究(6)》", 31 July 2009 *
王玮等: "煤矿采区废弃油井位置探测技术初探 ", 《内蒙古煤炭经济》 *
陈凯等: "油田废弃井泄漏抢险探测应用实例",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30539A (zh) 一种基于bim隧道超欠挖控制的方法
CN103075150B (zh) 一种原孔位多次应力解除法的地应力测试方法
CN109933867A (zh)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方案动态优化方法
CN108073745A (zh) 基于三孔隙曲线的砂砾岩岩性物性测井识别方法
CN110515117B (zh) 一种基于桩锤激震和决策树模型的地下溶洞探测方法
CN101798918A (zh) 一种用于邻井平行间距随钻电磁探测的计算方法
Finnila et al. Building and utilizing a 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 model of the forge Utah site
CN107065019A (zh) 应用于道路灾害和塌陷检测的三维电磁成像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8680965B (zh) 一种适用于戈壁荒漠浅覆盖区快速找矿方法
CN111551985A (zh) 一种基于桩锤激震和k近邻算法的地下溶洞探测方法
CN109869140B (zh) 基于磁场梯度的邻井距离测量方法
CN104459823A (zh) 一种综合物探测试海水侵入界面方法
CN102313772B (zh) 油气田油套管损伤检测及评价方法
CN108614307A (zh) 一种利用综合物探技术的仰拱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0900310A (zh) 一种基于高精度磁法测量的钻孔遗留套管识别方法
CN111089662A (zh) 一种用于浅层地温测量的方法
CN106646668B (zh) 一种雷达测井标准井模型的建立方法
Forbes et al. Natural fracture characterization at the Utah FORGE EGS test site—discrete natural fracture network, stress field, and critical stress analysis
CN114658423A (zh) 一种用于磁屏蔽模式下的主动磁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10454155B (zh) 一种应用磁化率测井方法确定第四纪地层年代的方法
Sharifzadeh et al. A methodology for geomechanical modelling of in situ recovery (ISR) in fractured hard rocks
CN208588447U (zh) 钻孔地下水位测量装置
CN111158058B (zh) 一种基于地磁记忆的金属废弃井探测方法
CN219081570U (zh) 一种勘察钻孔定位测量水位测量的限位装置
CN117647849A (zh) 一种矿物分布预测及勘察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