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90051A - 源极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源极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90051A
CN110890051A CN201911174295.3A CN201911174295A CN110890051A CN 110890051 A CN110890051 A CN 110890051A CN 201911174295 A CN201911174295 A CN 201911174295A CN 110890051 A CN110890051 A CN 1108900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sourc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display panel
lea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742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晓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7429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900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90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900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源极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所述源极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一源极驱动芯片;多个第一引线,与所述至少一源极驱动芯片电性连接;以及多个第二引线,与所述至少一源极驱动芯片电性连接;每一所述第二引线包括一第三引线及一第四引线,所述第三引线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引线的一端电性连接以形成公共端,且所述公共端电性连接至所述至少一源极驱动芯片。本发明通过对低分辨率显示面板的源极驱动装置中的引线进行复用,使低分辨率显示面板的源极驱动装置可以驱动高分辨率显示面板,从而实现不同分辨率的显示面板共用一个源极驱动装置,以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源极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源极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HD(高清)显示面板(分辨率:1368x768)和FHD(全高清)显示面板(分辨率:1920x1080)所需的源极驱动引脚数量不同,目前源极驱动芯片厂商一般会制作对应的HD和FHD分辨率显示面板的源极驱动芯片,这两种源极驱动芯片一般只是输出引脚数量的不同,HD显示面板面内为1366根数据线线,实际设于面内有1368根,其中2根仿真线。
源极驱动芯片厂商既要制作HD显示面板的源极驱动芯片,又要制作FHD显示面板的源极驱动芯片,造成资源的浪费,成本上升。而且,FHD分辨率显示面板的源极驱动芯片如果没有设置成多个驱动单元,由于大量的源极驱动输出缓冲区,使得源极驱动芯片温度很高,而设置成多个驱动单元,则会造成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源极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现有高清面板和全高清面板不能共用源极驱动芯片,造成成本上升的问题,以及因全高清显示面板的源极驱动输出缓冲区数量多所造成源极驱动芯片温度升高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源极驱动装置,其包括:至少一源极驱动芯片;多个第一引线,与所述至少一源极驱动芯片电性连接;以及多个第二引线,与所述至少一源极驱动芯片电性连接;每一所述第二引线包括一第三引线及一第四引线,所述第三引线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引线的一端电性连接以形成公共端,且所述第三引线和所述第四引线的所述公共端电性连接至所述至少一源极驱动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线的数量为m根,所述第二引线的数量为n根,其中m不小于816,n不小于552,且m,n均为自然数。
进一步地,所述源极驱动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开关管和一第一信号线;每一所述第三引线相对应连接至每一所述第一开关管;每一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均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信号线。
进一步地,所述源极驱动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二开关管和一第二信号线;每一所述第四引线相对应电性连接至每一所述第二开关管;每一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栅极均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信号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与第二开关管均设置为高电平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与所述第二开关管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二信号线均与一外部的逻辑电路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源极驱动芯片的引脚数量为h个,且所述h为不小于1368的自然数。
进一步地,所述源极驱动芯片的引脚数量为h=m+n。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源极驱动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低分辨率显示面板的源极驱动装置中的引线进行复用,使低分辨率显示面板的源极驱动装置可以驱动高分辨率显示面板,从而实现不同分辨率的显示面板共用一个源极驱动装置,以降低成本,且每条被复用的引线都设有一对薄膜晶体管,通过对薄膜晶体管的控制,可实现在低分辨率显示面板和高分辨率显示面板之间的互相切换。另外由于低分辨率显示面板中的源极驱动装置的源极输出缓冲区少于高分辨率显示面板中的源极驱动装置的源极输出缓冲区,因此还可以降低源极驱动装置的温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源极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引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种源极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源极驱动装置2006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一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源极驱动装置2006包括:至少一源极驱动芯片2005、多个第一引线2004(例如可以具体为如图1所示的数据线D1、数据线D2、、数据线D3等)及多个第二引线2003(例如可以具体为如图1所示的数据线D817、数据线D818、数据线D819等)。
多个第一引线2004均与所述至少一源极驱动芯片2005电性连接,以及多个第二引线2003均与所述至少一源极驱动芯片2005电性连接。
结合参阅图2,其中每一所述第二引线2003包括一第三引线2007及一第四引线2008,所述第三引线2007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引线2008的一端电性连接以形成公共端,且所述第三引线2007和所述第四引线2008的所述公共端电性连接至所述至少一源极驱动芯片2005。如此设置,通过对低分辨率显示面板(即指下文中的HD显示面板)的源极驱动装置2006中的引线进行复用,使得低分辨率显示面板的源极驱动装置2006可以驱动高分辨率显示面板(即指下文中的FHD显示面板),另外由于低分辨率显示面板中的源极驱动装置的源极输出缓冲区少于高分辨率显示面板中的源极驱动装置的源极输出缓冲区,因此还可以降低源极驱动装置的温度。
所述第一引线2004的数量为m根,所述第二引线2003的数量为n根,其中m,n为大于2的自然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第一引线2004的数量为816根,所述第二引线2003的数量为552根,相应的所述源极驱动芯片2005的引脚为h,h=m+n。因此源极驱动芯片2005的引脚h为1368个,其中第二引线2003位于所述源极驱动芯片2005的第817引脚至第1368引脚,第一引线2004位于所述源极驱动芯片2005的第1引脚至第816引脚,本发明实施例中源极驱动芯片2005为高清显示面板中的源极驱动芯片2005,其高清显示面板分别率为1368x768,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源极驱动芯片2005也可以为全高清显示面板中的源极驱动芯片2005,等等。
另外,所述源极驱动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开关管、多个第二开关管、一第一信号线和一第二信号线。
具体地,每一所述第二引线2003中的第三引线2007均电性连接至第一开关管2009。每一所述第一开关管2009的栅极均电性连接至第一信号线2001。
每一所述第二引线2003中的第四引线2008均电性连接至第二开关管2010。每一所述第二开关管2010的栅极均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信号线200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管2009与第二开关管2010均设置为高电平导通,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2009与所述第二开关管2010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管2009与所述第二开关管2010也可以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
另外,所述第一信号线2001与所述第二信号线2002均与一外部的逻辑电路板2000电性连接。
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外部逻辑电路板2000,发出相应的数字信号,控制第一开关管2009和第二开关管2010的通断状态。例如,所述第一信号线2001设置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二信号线2002设置为低电平,或者第一信号线2001设置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二信号线2002设置为高电平。当所述第一信号线2001设置为高电平且所述第二信号线2002设置为低电平时,或者第一信号线2001设置为低电平且所述第二信号线2002设置为高电平时,所述源极驱动装置2006输入引线为1368根。当所述第一信号线2001和所述第二信号线2002均设置为高电平时,所述源极驱动装置2006输入引线为1920根。
由于被复用的第二引线均设有一对开关管,通过对关开管(例如图2中的标号2009和标号2010)的控制,可以实现在低分辨率显示面板和高分辨率显示面板之间的互相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低分辨率显示面板的源极驱动装置中的引线进行复用,使低分辨率显示面板的源极驱动装置可以驱动高分辨率显示面板,从而实现不同分辨率的显示面板共用一个源极驱动装置,以降低成本,且每条被复用的引线都设有一对薄膜晶体管,通过对薄膜晶体管的控制,可实现在低分辨率显示面板和高分辨率显示面板之间的互相切换。另外由于低分辨率显示面板中的源极驱动装置的源极输出缓冲区少于高分辨率显示面板中的源极驱动装置的源极输出缓冲区,因此还可以降低源极驱动装置的温度。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源极驱动装置2006结构示意图,所述源极驱动装置2006包括:至少一源极驱动芯片2005、多个第一引线2004及多个第二引线2003。
多个第一引线2004均与所述至少一源极驱动芯片2005电性连接,以及多个第二引线2003均与所述至少一源极驱动芯片2005电性连接。
结合参阅图2,其中每一所述第二引线2003包括一第三引线2007及一第四引线2008,所述第三引线2007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引线2008的一端电性连接以形成公共端,且所述第三引线2007和所述第四引线2008的所述公共端电性连接至所述至少一源极驱动芯片2005。如此设置,通过对低分辨率显示面板2006中的引线进行复用,使得低分辨率显示面板的源极驱动装置2006可以驱动高分辨率显示面板,另外由于低分辨率显示面板中的源极驱动装置2006的源极输出缓冲区少于高分辨率显示面板中的源极驱动装置2006的源极输出缓冲区,因此还可以降低源极驱动装置的温度。
所述第一引线2004的数量为m根,所述第二引线2003的数量为n根,其中m,n为大于2的自然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述第一引线2004的数量为816根,所述第二引线2003的数量为552根,相应的所述源极驱动芯片2005的引脚为h,h=m+n。因此源极驱动芯片2005的引脚h为1368个,其中第一引线2004位于所述源极驱动芯片2005的第553引脚至第1368引脚,第二引线2003位于所述源极驱动芯片2005的第1引脚至第552引脚。本发明实施例中源极驱动芯片2005为高清显示面板中的源极驱动芯片2005,其高清显示面板分别率为1368x768,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源极驱动芯片2005也可以为全高清显示面板中的源极驱动芯片2005,等等。
另外,所述源极驱动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开关管、多个第二开关管、一第一信号线和一第二信号线。
具体地,每一所述第二引线2003中的第三引线2007均电性连接至第一开关管2009。每一所述第一开关管2009的栅极均电性连接至第一信号线2001。
每一所述第二引线2003中的第四引线2008均电性连接至一第二开关管2010。每一所述第二开关管2010的栅极均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信号线200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管2009与第二开关管2010均设置为高电平导通,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2009与所述第二开关管2010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管2009与所述第二开关管2010也可以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
另外,所述第一信号线2001与所述第二信号线2002均与一外部的逻辑电路板2000电性连接。
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外部逻辑电路板2000,发出相应的数字信号,控制第一开关管2009和第二开关管2010的通断状态。例如,所述第一信号线2001设置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二信号线2002设置为低电平,或者第一信号线2001设置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二信号线2002设置为高电平。当所述第一信号线2001设置为高电平且所述第二信号线2002设置为低电平时,或者第一信号线2001设置为低电平且所述第二信号线2002设置为高电平时,所述源极驱动装置2006输入引线为1368根。当所述第一信号线2001和所述第二信号线2002均设置为高电平时,所述源极驱动装置2006输入引线为1920根。
由于被复用的第二引线均设有一对开关管,通过对关开管(例如图2中的标号2009和标号2010)的控制,可以实现在低分辨率显示面板和高分辨率显示面板之间的互相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低分辨率显示面板的源极驱动装置中的引线进行复用,使低分辨率显示面板的源极驱动装置可以驱动高分辨率显示面板,从而实现不同分辨率的显示面板共用一个源极驱动装置,以降低成本,且每条被复用的引线都设有一对薄膜晶体管,通过对薄膜晶体管的控制,可实现在低分辨率显示面板和高分辨率显示面板之间的互相切换。另外由于低分辨率显示面板中的源极驱动装置的源极输出缓冲区少于高分辨率显示面板中的源极驱动装置的源极输出缓冲区,因此还可以降低源极驱动装置的温度。到但是,实施例二相较于实施例一的第一引线与第二引线的分布,实施例二的第一引线与第二引线的分布成本更高一些。
除了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引线2004和第二引线2003的排布方式之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以其他方式排布第一引线2004和第二引线2003。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3000,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中所述的源极驱动装置2006。
该显示装置30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源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源极驱动芯片;
多个第一引线,与所述至少一源极驱动芯片电性连接;以及
多个第二引线,与所述至少一源极驱动芯片电性连接;
每一所述第二引线包括一第三引线及一第四引线,所述第三引线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引线的一端电性连接以形成公共端,且所述第三引线和所述第四引线的所述公共端电性连接至所述至少一源极驱动芯片。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的数量为m根,所述第二引线的数量为n根,其中m不小于816,n不小于552,且m,n均为自然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驱动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开关管和一第一信号线;每一所述第三引线相对应连接至每一所述第一开关管;
每一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均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信号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源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驱动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二开关管和一第二信号线;每一所述第四引线相对应电性连接至每一所述第二开关管;
每一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栅极均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信号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源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与第二开关管均设置为高电平导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源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与所述第二开关管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源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二信号线均与一外部的逻辑电路板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驱动芯片的引脚数量为h个,且所述h为不小于1368的自然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源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驱动芯片的引脚数量为h=m+n。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源极驱动装置。
CN201911174295.3A 2019-11-26 2019-11-26 源极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08900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4295.3A CN110890051A (zh) 2019-11-26 2019-11-26 源极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4295.3A CN110890051A (zh) 2019-11-26 2019-11-26 源极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90051A true CN110890051A (zh) 2020-03-17

Family

ID=69748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74295.3A Pending CN110890051A (zh) 2019-11-26 2019-11-26 源极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9005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0191A (zh) * 2021-06-08 2021-09-10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15019712A (zh) * 2021-11-30 2022-09-0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驱动芯片及终端设备
US11545072B2 (en) 2021-06-08 2023-01-03 Hui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Display Co., Ltd. Driving device 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32541A1 (en) * 2005-04-19 2006-10-19 Yasuyuki Kudo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a display device
US20090128545A1 (en) * 2007-11-16 2009-05-21 Seung-Kyu Lee Display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5374319A (zh) * 2014-08-19 2016-03-0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数据驱动器及包括数据驱动器的显示装置
WO2018173281A1 (ja) * 2017-03-24 2018-09-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09643515A (zh) * 2016-08-15 2019-04-16 苹果公司 具有可变分辨率的显示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32541A1 (en) * 2005-04-19 2006-10-19 Yasuyuki Kudo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a display device
US20090128545A1 (en) * 2007-11-16 2009-05-21 Seung-Kyu Lee Display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5374319A (zh) * 2014-08-19 2016-03-0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数据驱动器及包括数据驱动器的显示装置
CN109643515A (zh) * 2016-08-15 2019-04-16 苹果公司 具有可变分辨率的显示器
WO2018173281A1 (ja) * 2017-03-24 2018-09-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0191A (zh) * 2021-06-08 2021-09-10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13380191B (zh) * 2021-06-08 2022-09-09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
US11545072B2 (en) 2021-06-08 2023-01-03 Hui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Display Co., Ltd. Driving device 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5019712A (zh) * 2021-11-30 2022-09-0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驱动芯片及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47887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872910B2 (en) Display substrate motherboard, display substrat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890051A (zh) 源极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10599898A (zh) 栅极驱动阵列型显示面板
US20150187305A1 (en) Display apparatus, driving method for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10665189B2 (en) Scan driving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10991780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528988A (zh)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261094A (zh) 栅极驱动阵列型显示面板
US20150235590A1 (en) Display panel and gate driver
US11295676B2 (en) Shift register un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1887514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2201195B (zh) 异形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599058A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修护方法
CN104880875A (zh) 一种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面板
US11170677B2 (en) Clock signal test circuit, control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test device
US10790312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0983620B2 (en) Touch display module, controlling method,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1335223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90325832A1 (en) Multiplexer and display panel
US20220026966A1 (en) Source-side fan-out structure,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862064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with gate driver on array circuit in display area
CN103365015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器
CN210091692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装置
US20200143762A1 (en) Display driv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