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88590A - Jbod存储系统及其访问方法、访问装置 - Google Patents

Jbod存储系统及其访问方法、访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88590A
CN110888590A CN201811045951.5A CN201811045951A CN110888590A CN 110888590 A CN110888590 A CN 110888590A CN 201811045951 A CN201811045951 A CN 201811045951A CN 110888590 A CN110888590 A CN 1108885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k
link
jbod
storage
storage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459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锐
贺永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4595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885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88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885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83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89Disk arrays, e.g. RAID, JBO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JBOD存储系统及其访问方法、访问装置,该JBOD存储系统可以包括:磁盘链路,所述磁盘链路包含串联的多个磁盘组,所述多个磁盘组归属于多个JBOD磁盘簇,每一磁盘组包含所属JBOD磁盘簇的部分磁盘;主机设备,所述主机设备与所述磁盘链路形成闭合回路。

Description

JBOD存储系统及其访问方法、访问装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JBOD存储系统及其访问方法、访问装置。
背景技术
JBOD(Just a Bunch Of Disks,磁盘簇;或称为,Span或Spanning)存储设备可以将多个物理磁盘依次串联后,形成一个整体的、大容量的逻辑磁盘,比如该逻辑磁盘可以构成数据存储的存储资源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JBOD存储系统及其访问方法、访问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JBOD存储系统,包括:
磁盘链路,所述磁盘链路包含串联的多个磁盘组,所述多个磁盘组归属于多个JBOD磁盘簇,每一磁盘组包含所属JBOD磁盘簇的部分磁盘;
主机设备,所述主机设备与所述磁盘链路形成闭合回路。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JBOD存储系统,包括:
JBOD磁盘簇,所述JBOD磁盘簇包含的多块磁盘依次串联形成磁盘链路;
主机设备,所述主机设备与所述磁盘链路形成闭合回路。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存储系统,包括:
存储链路,所述存储链路包含串联的多个存储组,所述多个存储组归属于多个存储簇,每一存储组包含所属存储簇的部分存储件;
主机设备,所述主机设备与所述存储链路形成闭合回路。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存储系统,包括:
存储簇,所述存储簇包含的多个存储件依次串联形成存储链路;
主机设备,所述主机设备与所述存储链路形成闭合回路。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JBOD存储系统的访问方法,用于通过主机设备对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JBOD存储系统进行访问;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目标访问地址;
根据所述目标访问地址所处的磁盘链路,确定所述主机设备上与所述磁盘链路相连的一组IO端口;
通过第一IO端口沿所述磁盘链路的第一方向对所述目标访问地址进行访问;当访问失败时,通过第二IO端口沿所述磁盘链路的第二方向对所述目标访问地址进行访问。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出了一种JBOD存储系统的访问装置,用于通过主机设备对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JBOD存储系统进行访问;所述装置包括:
地址确定单元,确定目标访问地址;
端口确定单元,根据所述目标访问地址所处的磁盘链路,确定所述主机设备上与所述磁盘链路相连的一组IO端口;
地址访问单元,通过第一IO端口沿所述磁盘链路的第一方向对所述目标访问地址进行访问;当访问失败时,通过第二IO端口沿所述磁盘链路的第二方向对所述目标访问地址进行访问。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JBOD的JBOD存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JBOD存储系统的访问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跨JBOD的JBOD存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跨JBOD的JBOD存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多个环形组网结构的跨JBOD的JBOD存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备份主机的跨JBOD的JBOD存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JBOD存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多个环形组网结构的JBOD存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备份主机的JBOD存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JBOD存储系统的访问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并不一定按照本说明书示出和描述的顺序来执行相应方法的步骤。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其方法所包括的步骤可以比本说明书所描述的更多或更少。此外,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单个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能被分解为多个步骤进行描述;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多个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能被合并为单个步骤进行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JBOD存储系统可以包括:磁盘链路,所述磁盘链路包含串联的多个磁盘组,所述多个磁盘组归属于多个JBOD磁盘簇,每一磁盘组包含所属JBOD磁盘簇的部分磁盘;主机设备,所述主机设备与所述磁盘链路形成闭合回路。比如,主机设备可以通过一组IO端口与所述磁盘链路的首端、末端分别连接形成环形组网结构,从而实现上述的闭合回路;或者,主机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实现该闭合回路,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均以环形组网结构为例,对JBOD存储系统中形成的闭合回路进行描述。
例如,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JBOD的JBOD存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JBOD存储系统可以包括:由磁盘组1-1、磁盘组2-1、磁盘组3-1依次串联构成的磁盘链路,其中磁盘组1-1属于JBOD1磁盘簇、包含该JBOD1磁盘簇中的部分磁盘(其他磁盘被划分至磁盘组1-1……磁盘组1-n等),磁盘组2-1属于JBOD2磁盘簇、包含该JBOD2磁盘簇中的部分磁盘(其他磁盘被划分至磁盘组2-1……磁盘组2-n等),磁盘组3-1属于JBOD3磁盘簇、包含该JBOD3磁盘簇中的部分磁盘(其他磁盘被划分至磁盘组3-1……磁盘组3-n等)。以及,该JBOD存储系统还包括:主机1,该主机1包括由HBA1提供的一组IO端口,即端口A1和端口A2;当然,除了HBA(Host Bus Adapter,主机总线适配器)提供的IO端口之外,主机1还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IO端口,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端口A1连接至磁盘组1-1、端口A2连接至磁盘组3-1,从而在主机1的端口A1、端口A2与上述的磁盘组1-1、磁盘组2-1、磁盘组3-1之间形成环形组网结构。基于该环形组网结构,使得主机1在对该磁盘组1-1、磁盘组2-1或磁盘组3-1进行访问时,既可以从端口A1出发、沿链路“端口A1→磁盘组1-1→磁盘组2-1→磁盘组3-1”进行访问,也可以从端口A2出发、沿链路“端口A2→磁盘组3-1→磁盘组2-1→磁盘组1-1”进行访问。那么,即便某个磁盘组中发生单点故障、造成一条链路中断,主机1仍然可以通过另一条链路实施数据访问。
针对主机设备的数据访问过程,图2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JBOD存储系统的访问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应用于主机设备,以使得该主机设备对本说明书中的JBOD存储系统进行访问,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确定目标访问地址。
步骤204,根据所述目标访问地址所处的磁盘链路,确定所述主机设备上与所述磁盘链路相连的一组IO端口。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磁盘依次串联构成磁盘链路。例如图1所示的磁盘组1-1、磁盘组2-1、磁盘组3-1所包含的磁盘之间依次串联,构成了磁盘链路“磁盘组1-1
Figure BDA0001793302730000051
磁盘组2-1
Figure BDA0001793302730000052
磁盘组3-1”。
在一实施例中,假定目标访问地址位于图1所示的磁盘链路“磁盘组1-1
Figure BDA0001793302730000053
磁盘组2-1
Figure BDA0001793302730000054
磁盘组3-1”,可以确定主机1上对应的一组IO端口为端口A1、端口A2。
在一实施例中,主机设备可以通过多组IO端口分别连接多条磁盘链路,需要确定目标访问地址所处的磁盘链路,以及确定该磁盘链路对应的一组IO端口。
步骤206,通过第一IO端口沿所述磁盘链路的第一方向对所述目标访问地址进行访问;当访问失败时,通过第二IO端口沿所述磁盘链路的第二方向对所述目标访问地址进行访问。
在一实施例中,假定一组IO端口包括第一IO端口和第二IO端口,该第一IO端口、第二IO端口与相应的磁盘链路构成了如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环形组网结构,因而存在由第一IO端口出发、沿第一方向形成的第一链路,以及由第二IO端口触发、沿第二方向形成的第二链路。
以图1为例,假定第一IO端口为端口A1、沿第一方向形成的第一链路为“端口A1→磁盘组1-1→磁盘组2-1→磁盘组3-1”,以及第二IO端口为端口A2、沿第二方向形成的第二链路为“端口A2→磁盘组3-1→磁盘组2-1→磁盘组1-1”。那么,主机1可以默认或基于预设策略确定为首先从端口A1沿第一方向访问该目标访问地址;假定目标访问地址位于磁盘组2-1,那么当磁盘组1-1中出现单点故障时,主机1将无法通过端口A1并沿第一方向访问该目标访问地址,但是主机1通过切换至由端口A2并沿第二方向实施访问操作,即可通过磁盘组3-1→磁盘组2-1访问该目标访问地址,从而避开磁盘组1-1处的单点故障。
可见,通过使得主机设备上的一组IO端口与磁盘链路构成环形组网结构,可以在不影响JBOD磁盘簇所提供的大容量存储空间的情况下,对于磁盘链路中发生的单点故障,可以避免整个磁盘链路发生数据中断,并且可以通过变更端口和访问方向的方式,继续实现数据访问,从而提升了该JBOD存储系统的可靠性。同时,通过由多个JBOD磁盘簇中的磁盘组构成该磁盘链路,可以将磁盘发生单点故障的风险由单个JBOD磁盘簇分散至多个JBOD磁盘簇,有助于提升该JBOD存储系统的可靠性。
虽然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由JBOD1、JBOD2和JBOD3中分别包含的首个磁盘组构成磁盘链路,但本说明书中实际上并不限制每一磁盘组在相应的JBOD磁盘簇中的所处位置。例如,图3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跨JBOD的JBOD存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可由JBOD1中的磁盘组1-1、JBOD2中的磁盘组2-2、JBOD3中的磁盘组3-n等构成磁盘链路“磁盘组1-1
Figure BDA0001793302730000061
磁盘组2-2
Figure BDA0001793302730000062
磁盘组3-n”,而主机1可以通过端口A1与磁盘组1-1连接、通过端口A2与磁盘组3-n连接,以构成环形组网结构。
在如图1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磁盘链路中的每一磁盘组分别归属于不同的JBOD磁盘簇;以图1为例,磁盘组1-1归属于JBOD1、磁盘组2-1归属于JBOD2、磁盘组3-1归属于JBOD3。通过使构成磁盘链路的多个磁盘组分别归属于不同的JBOD磁盘簇,可以对各个磁盘组发生单点故障的风险相对平衡地分摊至各个JBOD磁盘簇。
但磁盘链路中的磁盘组与JBOD磁盘簇之间并不一定为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图4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跨JBOD的JBOD存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可由JBOD1中的磁盘组1-1、JBOD2中的磁盘组2-2、JBOD3中的磁盘组3-1和磁盘组3-2构成磁盘链路“磁盘组1-1
Figure BDA0001793302730000071
磁盘组2-2
Figure BDA0001793302730000072
磁盘组3-1
Figure BDA0001793302730000073
磁盘组3-2”,而主机1可以通过端口A1与磁盘组1-1连接、通过端口A2与磁盘组3-2连接,以构成环形组网结构。图4所示的实施例符合:构成磁盘链路的多个磁盘组归属于至少两个JBOD磁盘簇(JBOD1、JBOD2和JBOD3),且至少两个磁盘组归属于同一JBOD磁盘簇(磁盘组3-1和磁盘组3-2均归属于JBOD3)。虽然部分磁盘组归属于同一JBOD磁盘簇,但是通过诸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仍然可使单点风险分摊到至少两个磁盘簇,以提升JBOD存储系统的可靠性。
在图1、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主机设备(如主机1)通过一组IO端口(如端口A1和端口A2)与一个磁盘链路构成环形组网结构;而当主机设备包含更多组IO端口时,该主机设备可以同时连接至多个磁盘链路,以构成多个环形组网结构。例如,图5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多个环形组网结构的跨JBOD的JBOD存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假定主机1包含HBA1~HBAn分别提供的n组IO端口,比如HBA1提供的A1端口和A2端口、HBA2提供的B1端口和B2端口、HBAn提供的N1端口和N2端口等,其中:JBOD1中的磁盘组1-1、JBOD2中的磁盘组2-1与JBOD3中的磁盘组3-1构成一条磁盘链路,并与A1端口和A2端口构成一环形组网结构(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类似);JBOD1中的磁盘组1-2、JBOD2中的磁盘组2-2与JBOD3中的磁盘组3-2构成一条磁盘链路,并与B1端口和B2端口构成一环形组网结构;……JBOD1中的磁盘组1-n、JBOD2中的磁盘组2-n与JBOD3中的磁盘组3-n构成一条磁盘链路,并与N1端口和N2端口构成一环形组网结构。由此,主机1可以通过n组IO端口分别连接至n条磁盘链路,以形成n个环形组网结构。对于每个环形组网结构而言,类似于图1所示的实施例,可以通过图2所示的实施例对相应的磁盘链路进行双向访问,以提升各个环形组网结构中磁盘链路的可靠性;而对于多个环形组网结构而言,一方面不影响JBOD磁盘簇所提供的大容量存储空间、便于形成大容量的资源池,另一方面主机1可以通过n组IO端口对同一JBOD磁盘簇实施数据访问、提升了数据存储密度,又一方面即便某一JBOD磁盘簇中发生单点故障、甚至某一环形组网结构中断,主机1仍然可以通过其他环形组网结构对各个JBOD磁盘簇进行访问,极大地缩小了故障影响范围,有助于快速实现数据恢复。
虽然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各个环形组网结构均采用了类似于图1所示实施例的环形组网结构,但实际上同样可以采用图3或图4所示实施例的环形组网结构,或者同时采用图1、图3、图4所示实施例的环形组网结构,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图6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备份主机的跨JBOD的JBOD存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除了由主机1与JBOD1、JBOD2、JBOD3等磁盘簇构成的多个环形组网结构之外,还可以包含主机2,该主机2上包含HBA1’~HBAn’分别提供的n组IO端口,比如HBA1’提供的A1’端口和A2’端口、HBA2’提供的B1’端口和B2’端口、HBAn’提供的N1’端口和N2’端口等,其中:JBOD1中的磁盘组1-1、JBOD2中的磁盘组2-1与JBOD3中的磁盘组3-1构成一条磁盘链路,并与A1’端口和A2’端口构成一备份环形组网结构;JBOD1中的磁盘组1-2、JBOD2中的磁盘组2-2与JBOD3中的磁盘组3-2构成一条磁盘链路,并与B1’端口和B2’端口构成一备份环形组网结构;……JBOD1中的磁盘组1-n、JBOD2中的磁盘组2-n与JBOD3中的磁盘组3-n构成一条磁盘链路,并与N1’端口和N2’端口构成一备份环形组网结构。可见,对于主机1参与构成的所有磁盘链路,主机2分别与这些磁盘链路构成相应的备份环形组网结构;换言之,主机2用于对主机1的数据访问功能进行备份。
因此,当主机1的IO端口或者主机1自身不可用时,可由主机2通过相应的IO端口实现备份的数据访问功能,以确保顺利实现数据访问。当然,即便主机1处于可用状态,也可以将部分数据访问任务交由主机2进行处理,从而在主机1与主机2之间实现任务分担,降低主机1的处理压力。此外,对于如图1、图3或图4所示的实施例,同样可以布置主机2,以针对主机1进行功能备份或任务分担,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主机设备参与构成的每一环形组网结构(例如图1、图3~6中由主机1参与构成的环形组网结构),以及备份主机设备参与构成的每一备份环形组网结构(例如图6中由主机2参与构成的备份环形组网结构),均可以通过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实现高可靠的数据访问操作,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JBOD存储系统可以包括:JBOD磁盘簇,所述JBOD磁盘簇包含的多块磁盘依次串联形成磁盘链路;主机设备,所述主机设备通过一组IO端口与所述磁盘链路的首端、末端分别连接形成环形组网结构。
例如,图7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JBOD存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JBOD存储系统可以包括:由磁盘1-1、磁盘1-2、磁盘1-3……磁盘1-m依次串联构成的磁盘链路,其中磁盘1-1~磁盘1-m均属于JBOD1磁盘簇。以及,该JBOD存储系统还包括:主机1,该主机1包括由HBA1提供的一组IO端口,即端口A1和端口A2。
在一实施例中,端口A1连接至磁盘1-1、端口A2连接至磁盘1-m,从而在主机1的端口A1、端口A2与上述的磁盘1-1~磁盘1-m之间形成环形组网结构。基于该环形组网结构,使得主机1在对该磁盘1-1~磁盘1-m进行访问时,既可以从端口A1出发、沿链路“端口A1→磁盘1-1→磁盘1-2→……→磁盘1-m”进行访问,也可以从端口A2出发、沿链路“端口A2→磁盘1-m→……→磁盘1-2→磁盘1-1”进行访问。那么,即便某个磁盘中发生单点故障、造成一条链路中断,主机1仍然可以通过另一条链路实施数据访问,从而将单点故障的影响限缩在单个磁盘上、不会影响主机1对其他磁盘的数据访问,同时还不影响JBOD磁盘簇的存储容量;换言之,如图2所示的访问方案同样适用于图7所示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当主机1包含多组IO端口时,可以分别与多条磁盘链路构成多个环形组网结构。例如,图8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多个环形组网结构的JBOD存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假定主机1包含HBA1~HBAn分别提供的n组IO端口,比如HBA1提供的A1端口和A2端口、HBA2提供的B1端口和B2端口、HBAn提供的N1端口和N2端口等,其中:JBOD1中的磁盘1-1~磁盘1-m构成一条磁盘链路,并与A1端口和A2端口构成一环形组网结构(与图7所示的实施例类似);JBOD2中的磁盘2-1~磁盘2-m构成一条磁盘链路,并与B1端口和B2端口构成一环形组网结构;……JBODn中的磁盘n-1~磁盘n-m构成一条磁盘链路,并与N1端口和N2端口构成一环形组网结构。由此,主机1可以通过n组IO端口分别连接至n条磁盘链路,以形成n个环形组网结构;其中,对于每个环形组网结构而言,与图7所示实施例相类似的,均可以通过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基于双方访问技术将单点故障的影响限缩在单个磁盘上、不会影响主机1对其他磁盘的数据访问,并且不影响JBOD磁盘簇的存储容量。
图9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备份主机的JBOD存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除了由主机1与JBOD1、JBOD2、JBOD3等磁盘簇构成的多个环形组网结构之外,还可以包含主机2,该主机2上包含HBA1’~HBAn’分别提供的n组IO端口,比如HBA1’提供的A1’端口和A2’端口、HBA2’提供的B1’端口和B2’端口、HBAn’提供的N1’端口和N2’端口等,其中:JBOD1中的磁盘1-1~磁盘1-m构成一条磁盘链路,并与A1’端口和A2’端口构成一备份环形组网结构;JBOD2中的磁盘2-1~磁盘2-m构成一条磁盘链路,并与B1’端口和B2’端口构成一备份环形组网结构;……JBODn中的磁盘n-1~磁盘n-m构成一条磁盘链路,并与N1’端口和N2’端口构成一备份环形组网结构。可见,对于主机1参与构成的所有磁盘链路,主机2分别与这些磁盘链路构成相应的备份环形组网结构;换言之,主机2用于对主机1的数据访问功能进行备份。
因此,当主机1的IO端口或者主机1自身不可用时,可由主机2通过相应的IO端口实现备份的数据访问功能,以确保顺利实现数据访问。当然,即便主机1处于可用状态,也可以将部分数据访问任务交由主机2进行处理,从而在主机1与主机2之间实现任务分担,降低主机1的处理压力。此外,对于如图1、图3或图4所示的实施例,同样可以布置主机2,以针对主机1进行功能备份或任务分担,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主机设备参与构成的每一环形组网结构(例如图7-9中由主机1参与构成的环形组网结构),以及备份主机设备参与构成的每一备份环形组网结构(例如图9中由主机2参与构成的备份环形组网结构),均可以通过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实现高可靠的数据访问操作,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当然,除了基于JBOD磁盘簇构成本说明书中的JBOD存储系统,还可以通过其他类型的存储件构成存储链路,并与主机设备形成相应的存储系统,同样可以提升存储系统的可靠性。比如,类似于图1、图3~6所示的实施例,该存储系统可以包括存储链路和主机设备;其中,所述存储链路包含串联的多个存储组,所述多个存储组归属于多个存储簇,每一存储组包含所属存储簇的部分存储件,而所述主机设备与所述存储链路形成闭合回路。再比如,类似于图7-9所示的实施例,该存储系统可以包括存储簇和主机设备;其中,所述存储簇包含的多个存储件依次串联形成存储链路,而所述主机设备与所述存储链路形成闭合回路。
其中,上述存储簇、存储组或存储链路所包含的存储件可以为任意类型的存储设备,比如磁盘、存储颗粒、光盘、量子存储器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图10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示意结构图。请参考图10,在硬件层面,该设备包括处理器1002、内部总线1004、接口1006、内存1008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1010,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该设备可通过接口1006与JBOD磁盘簇连接,使该设备与JBOD磁盘簇构成本说明书的环形组网结构。处理器100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010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1008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JBOD存储系统的访问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请参考图11,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JBOD存储系统的访问装置用于使该设备对本说明书的JBOD存储系统进行访问,该访问装置可以包括:
地址确定单元1101,确定目标访问地址;
端口确定单元1102,根据所述目标访问地址所处的磁盘链路,确定所述主机设备上与所述磁盘链路相连的一组IO端口;
地址访问单元1103,通过第一IO端口沿所述磁盘链路的第一方向对所述目标访问地址进行访问;当访问失败时,通过第二IO端口沿所述磁盘链路的第二方向对所述目标访问地址进行访问。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机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盘存储、量子存储器、基于石墨烯的存储介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JBOD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磁盘链路,所述磁盘链路包含串联的多个磁盘组,所述多个磁盘组归属于多个JBOD磁盘簇,每一磁盘组包含所属JBOD磁盘簇的部分磁盘;
主机设备,所述主机设备与所述磁盘链路形成闭合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磁盘组分别归属于不同的JBOD磁盘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磁盘组归属于至少两个JBOD磁盘簇,且至少两个磁盘组归属于同一JBOD磁盘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JBOD磁盘簇所分割得到的磁盘组形成多个磁盘链路;所述主机设备分别与所述多个磁盘链路形成多个闭合回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设备包括多组IO端口,每组IO端口分别用于连接至相应的磁盘链路的首端和末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备份主机设备,所述备份主机设备与所述磁盘链路形成备份闭合回路。
7.一种JBOD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JBOD磁盘簇,所述JBOD磁盘簇包含的多块磁盘依次串联形成磁盘链路;
主机设备,所述主机设备与所述磁盘链路形成闭合回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JBOD磁盘簇的数量为多个;所述主机设备包括与多个JBOD磁盘簇一一对应的多组IO端口;其中,每组IO端口分别用于与相应JBOD磁盘簇所形成的磁盘链路形成闭合回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备份主机设备,所述备份主机设备与所述磁盘链路形成备份闭合链路。
10.一种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链路,所述存储链路包含串联的多个存储组,所述多个存储组归属于多个存储簇,每一存储组包含所属存储簇的部分存储件;
主机设备,所述主机设备与所述存储链路形成闭合回路。
11.一种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簇,所述存储簇包含的多个存储件依次串联形成存储链路;
主机设备,所述主机设备与所述存储链路形成闭合回路。
12.一种JBOD存储系统的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通过主机设备对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JBOD存储系统进行访问;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目标访问地址;
根据所述目标访问地址所处的磁盘链路,确定所述主机设备上与所述磁盘链路相连的一组IO端口;
通过第一IO端口沿所述磁盘链路的第一方向对所述目标访问地址进行访问;当访问失败时,通过第二IO端口沿所述磁盘链路的第二方向对所述目标访问地址进行访问。
13.一种JBOD存储系统的访问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通过主机设备对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JBOD存储系统进行访问;所述装置包括:
地址确定单元,确定目标访问地址;
端口确定单元,根据所述目标访问地址所处的磁盘链路,确定所述主机设备上与所述磁盘链路相连的一组IO端口;
地址访问单元,通过第一IO端口沿所述磁盘链路的第一方向对所述目标访问地址进行访问;当访问失败时,通过第二IO端口沿所述磁盘链路的第二方向对所述目标访问地址进行访问。
CN201811045951.5A 2018-09-07 2018-09-07 Jbod存储系统及其访问方法、访问装置 Pending CN1108885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45951.5A CN110888590A (zh) 2018-09-07 2018-09-07 Jbod存储系统及其访问方法、访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45951.5A CN110888590A (zh) 2018-09-07 2018-09-07 Jbod存储系统及其访问方法、访问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88590A true CN110888590A (zh) 2020-03-17

Family

ID=69744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45951.5A Pending CN110888590A (zh) 2018-09-07 2018-09-07 Jbod存储系统及其访问方法、访问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8859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0764A (zh) * 2020-09-15 2020-12-25 山东鲸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双控扩柜的冗余系统、冗余实现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2181738A (zh) * 2020-08-24 2021-01-05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器件簇串联序号的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296697A (zh) * 2021-03-17 2021-08-24 阿里巴巴新加坡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8949A (zh) * 2016-12-28 2017-05-10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07315541A (zh) * 2017-06-16 2017-11-03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控制器存储扩展柜级联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8949A (zh) * 2016-12-28 2017-05-10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07315541A (zh) * 2017-06-16 2017-11-03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控制器存储扩展柜级联的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1738A (zh) * 2020-08-24 2021-01-05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器件簇串联序号的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181738B (zh) * 2020-08-24 2022-06-03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器件簇串联序号的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130764A (zh) * 2020-09-15 2020-12-25 山东鲸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双控扩柜的冗余系统、冗余实现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3296697A (zh) * 2021-03-17 2021-08-24 阿里巴巴新加坡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13296697B (zh) * 2021-03-17 2024-04-19 阿里巴巴创新公司 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023843A1 (en) Multi-level storag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lockchain data
US1072568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st-based load balancing for port selection
US9632731B2 (en) Distributing capacity slices across storage system nodes
CN110888590A (zh) Jbod存储系统及其访问方法、访问装置
US8930620B2 (en) Host discovery and handling of ALUA preferences and state transitions
US20160092109A1 (en) Performance of de-clustered disk array
US10356150B1 (en) Automated repartitioning of streaming data
JP2016539406A (ja) ハイブリッドストレージ
US915871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layer differential load balancing in tightly coupled clusters
US20160308965A1 (en) Storage node, storage node administration device, storage node logical capacity setting method,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and distributed data storage system
US9535619B2 (en) Enhanced reconstruction in an array of information storage devices by physical disk reduction without losing data
Ibrahim et al. Intelligent data placement mechanism for replicas distribution in cloud storage systems
CN111309245B (zh) 一种分层存储写入方法和装置、读取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EP3995961A1 (en) Storage system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US20160301754A1 (en)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using torus network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nd operating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using torus network
CN108462756B (zh) 一种数据写入方法和装置
US11461053B2 (en) Data storage system with separate interfaces for bulk data ingestion and data access
CN112988066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699577A (zh) 用于在分布式码字存储系统中定位故障管芯的计数器
CN112882663A (zh) 一种随机写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606478B2 (en) High performance hadoop with new generation instances
CN102122257A (zh) 一种磁盘阵列缓存数据的保存方法以及磁盘阵列
US10749709B2 (en)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using torus network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US2023012807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ggregation of Write Commits To Control Written Block Size
US9965407B2 (en) Task mana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