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85161A - 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85161A
CN110885161A CN201910886925.3A CN201910886925A CN110885161A CN 110885161 A CN110885161 A CN 110885161A CN 201910886925 A CN201910886925 A CN 201910886925A CN 110885161 A CN110885161 A CN 1108851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unit
lake
channel
water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869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辉
戚瑞
付有为
薄立革
王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MUNICIPAL WATER Ltd CONSERVANC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MUNICIPAL WATER Ltd CONSERVANC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MUNICIPAL WATER Ltd CONSERVANC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MUNICIPAL WATER Ltd CONSERVANCY
Priority to CN20191088692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851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85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851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t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with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07Contaminated open waterways, rivers, lakes or p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C02F3/327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characterised by animals and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属于水体净化技术领域,按治理阶段水流顺序依次设置多个单元,取水单元设置在湖塘一端,主要装置为水泵;主动调控单元设置取水单元后端;滨湖水渠的前端与主动调控单元的出水口衔接,包括流道、布水槽、再次沉砂池和放空闸门;配水单元紧邻滨湖水渠,位于布水槽出水方向的下游;生物净化单元位于配水单元后端,包括植物、复合填料和集水槽;污染物网捕与缓释单元位于生物净化单元后端的浅水区;稳定塘净化单元将湖体或塘体作为稳定塘。本发明实现了水体的循环流动,不仅为构建丰富完整的生态链条提供条件,也提升了人工湖塘抵抗雨水污染等偶然性冲击负荷及保持生态平衡的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体净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 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人工湖或景观塘水体在城市人们放松心情、提升居住品质等方面都 发挥着重要作用,更具有承载水土保持、改善局部气候、有效调节城市生态 环境和解决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工湖塘 的建设往往更多的偏重于景观设计,许多城市人工湖流动性差、生态系统脆 弱、抗冲击能力低、调蓄功能丧失、运营维护困难,导致水质富营养化日趋 严重,蓝藻、黑臭等现象普遍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 系统及其实现方法,达到强化水体自净能力,恢复区域生态系统并主动进行 生态平衡调控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A Water QualityPurification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System for Lake and Pond and ItsImplementation Method简称:PELP),包括取水单元、主动调控单元、 滨湖水渠、配水单元、生物净化单元、污染物网捕与缓释单元、稳定塘净化 单元和调蓄单元,所述取水单元设置在湖塘一端,主要装置为水泵,所述主 动调控单元设置在取水单元的后端,所述滨湖水渠的前端与主动调控单元的 出水口衔接,所述滨湖水渠包括流道、布水槽、再次沉砂池和放空闸门,所 述布水槽和再次沉砂池均设置在流道内,所述再次沉砂池位于布水槽的前端,所述放空闸门位于滨湖水渠末端,所述配水单元紧邻滨湖水渠,位于布水槽 出水方向的下游,所述配水单元包括滤池和配水池,所述配水池设置在滤池 后端,且前后墙体上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布水孔,所述生物净化单元设置在配 水单元后端,包括植物、复合填料和集水槽,所述植物种植于复合填料之上, 所述集水槽设置在复合填料末端迎水侧,且与复合填料相邻侧设有出水孔, 所述污染物网捕与缓释单元位于生物净化单元后端的浅水区,所述稳定塘净 化单元将湖体或塘体作为稳定塘,所述调蓄单元位于湖塘一侧,临近河道位 置。
进一步的,所述取水单元、主动调控单元、滨湖水渠、配水单元、生物 净化单元、污染物网捕与缓释单元和稳定塘净化单元按治理阶段水流顺序依 次分布,所述布水槽、配水单元、生物净化单元和污染物网捕与缓释单元绕 湖塘均设置多处,具体设置时需根据湖塘的实际几何特点,尽量布置在水流 不畅、易于黑臭的弯角地段。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调控单元与取水单元紧密衔接,所述主动调控单元 包括格栅池、初次沉砂池、工艺段和超越渠,所述初次沉砂池设置在格栅池 后端,所述超越渠一端设置在初次沉砂池后端,另一端与滨湖水渠衔接,所 述工艺段设置在初次沉砂池和滨湖水渠之间,工艺段内可选用纳米气浮、生 物转盘、超磁分离等适宜的工艺。
进一步的,所述布水槽设置在滨湖水渠内部对应湖塘水力扩散条件较差 的弯段位置,所述布水槽除出水侧墙体外,另三面墙体顶端设置有锯齿堰板, 所述布水槽底部下游侧安装带阀门的放空管,所述出水侧墙体上设置有均匀 分布的第一布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滤池进水端填有中粗砂,底部及出水侧填有级配砾石。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净化单元内还设置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上下交错 的设置在复合填料中,所述复合填料粒径为1mm-80mm,包括石英砂、方解石、 卵石、花岗石、蛭石、页岩、沸石、石灰石多种组分按比例铺设或混合铺设 或分层铺设,复合填料内部掺入5%-20%改性生物碳颗粒,所述植物包括芦苇 和菖蒲,所述集水槽远离复合填料的一侧设置有溢流槽。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生物净化单元为多个并联的独立单元,并采用周期 间歇方式使用,既过流期-休整期-过流期。
进一步的,所述污染物网捕与缓释单元包括由砾料堆积的一个个半月形 小岛、挺水植物及底栖动物和微生物,按鱼鳞状交错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稳定塘净化单元内部设置有藻菌、水生植物、浮游生物、 底栖动物以及鱼类。
进一步的,所述调蓄单元包括外排渠和补水管道,所述外排渠一端与滨 湖水渠连通,另一端与河道连通,所述补水管道一端与湖塘连通,另一端与 河道连通,所述外排渠与补水管道上均设有控制闸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1、本发明人工湖塘、滨湖水渠、配水单元、生物净化单元、污染物网 捕与缓释单元串联在一起,循环发生作用,使得整个系统不断发生着厌氧、 好氧、兼氧反应,并形成了链条丰富稳定的生态系统,极大的强化了水体的 自净能力。
2、本发明在水泵站的作用下,改变了湖塘的水力学条件,使湖塘表层 具有充足溶解氧的水体转化向下层,提升了水体内溶解氧的均匀性。
3、本发明主动调控单元内部可设置纳米气浮、生物转盘、超磁分离等 适宜的工艺,在正常情况下,从取水泵站抽取的水体通过穿越段直接参与系 统循环,而在诸如高温季节或污染物浓度骤增等特殊情况下,开启该工艺段, 快速降低污染物浓度,以主动调控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一方面保障了生态 系统的持久平衡,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以往单纯依靠设备治水的耗能高、污泥 处置量大等问题。
4、本发明在主动调控系统的保障下,生态平衡系统一旦建立起来并稳 定后,系统抵抗污染物质的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后期开启主动调控工艺 的频率会逐渐减少,可避免现阶段为维护水质频繁的投加药剂或大量的曝气, 管理简便、经济节省。
5、本发明湖塘水体的自体循环以及多次跌水,对水体进一步复氧,提 高了生物净化单元的处理效率。
6、本发明将污染物网捕与缓释单元设置在生物净化单元出水孔及溢流 槽的后端,在水体缓慢流动的作用下,污染物网捕与缓释单元内的植物枯叶 及腐殖质等污染物质得到及时扩散,避免了水生植物区容易出现的厌氧和黑 臭现象;同时,也有利于老化生物膜的脱落和更新,提高水质净化效率。
7、本发明污染物网捕与缓释单元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降雨污染等情况对 生态系统的直接冲击,且该单元内的底栖类动物和水生动物可大量消耗腐殖 质、藻类以及蚊虫幼卵,减轻了蚊蝇滋生等常见问题的发生。
8、本发明通过对生物净化单元复合填料组合的改进,加强了复合填料 的透气性能,强化了微生物的黏附和增殖,对生物挂膜速率及污染物分解速 率有促进作用。
9、本发明污染物网捕与缓释单元利用微生物富集与缓释技术建立的底 栖动物、底栖微生物、底栖微小水生生物的繁育场,为水环境整体生态链的 构建奠定基础。同时采用生物加载技术,将微生物制剂加载到经过多级活化 改性的活性天然晶格矿物质上,使岛上生物经过长时间的逐渐演替形成自然 选择、相融共生的自然属性群落。
10、本发明复合填料掺入经特殊改性的生物炭颗粒,能强化复合填料吸 附性能,并将其吸附的营养物质为植物提供养分。同时,还具有去除水中色 素、为微生物提供更适宜的栖息场所的作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 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 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的 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A-A横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主动调控单元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滨湖水渠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滨湖水渠内布水槽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配水单元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生物净化单元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污染物网捕与缓释单元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污染物网捕与缓释单元的横剖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取水单元;2、主动调控单元;201、格栅池;202、初次沉砂池;203、 超越渠;204、工艺段;3、滨湖水渠;301、流道;302、布水槽;303、锯 齿堰板;304-放空管;305、第一布水孔;306、再次沉砂池;307、放空闸 门;4、配水单元;401、滤池;402、配水池;403、中粗砂;404、级配砾 石;405、第二布水孔;5、生物净化单元;501、植物;502、复合填料;503、 集水槽;504、折流板;505、出水孔;506、溢流槽;6、污染物网捕与缓释 单元;601、半月形小岛;602、砾料;7、稳定塘净化单元;8、调蓄单元; 801、补水管道;802、外排渠;9、河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 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 “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 “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 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 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 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 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 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 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 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 “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 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 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 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 方法,(AWater Quality Purification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System for Lake andPond and Its Implementation Method简称:PELP),包括取水单元1、 主动调控单元2、滨湖水渠3、配水单元4、生物净化单元5、污染物网捕与 缓释单元6、稳定塘净化单元7和调蓄单元8,取水单元1设置在湖塘一端, 主要装置为水泵,主动调控单元2设置在取水单元1的后端,滨湖水渠3的 前端与主动调控单元2的出水口衔接,滨湖水渠3包括流道301、布水槽302、 再次沉砂池306和放空闸门307,布水槽302和再次沉砂池306均设置在流 道301内,再次沉砂池306位于布水槽302的前端,放空闸门307位于滨湖 水渠3末端,配水单元4紧邻滨湖水渠3,位于布水槽302出水方向的下游, 配水单元4包括滤池401和配水池402,配水池402设置在滤池401后端, 且前后墙体上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布水孔405,生物净化单元5设置在配水单 元4后端,包括植物501、复合填料502和集水槽503,植物501种植于复 合填料502之上,集水槽503设置在复合填料末端迎水侧,且与复合填料相 邻侧设有出水孔505,污染物网捕与缓释单元6位于生物净化单元5后端的 浅水区,稳定塘净化单元7将湖体或塘体作为稳定塘,调蓄单元8位于湖塘 一侧,临近河道9位置,利用现有人工湖塘,采用旁路循环流复氧+生物净 化+底栖生态构建+稳定塘+主动调控工艺,对人工湖塘水体进行长效治理,经取水单元1中水泵抽取湖塘内水体,再经主动调控单元2、滨湖水渠3、 配水单元4、生物净化单元5、污染物网捕与缓释单元6、稳定塘净化单元7 实现水体净化,通过调蓄单元8实现对湖塘的水源补充和区域调蓄功能。
如图1和图2所示,优选地,取水单元1、主动调控单元2、滨湖水渠3、配水单元4、生物净化单元5、污染物网捕与缓释单元6和稳定塘净化单 元7按治理阶段水流顺序依次分布,布水槽302、配水单元4、生物净化单 元5和污染物网捕与缓释单元6绕湖塘均设置多处,具体设置时需根据湖塘 的实际几何特点,尽量布置在水流不畅、易于黑臭的弯角地段,配水单元4、 生物净化单元5、污染物网捕与缓释单元6、稳定塘净化单元7依次设置在 滨湖水渠3内侧,且设置多处,具体布置的数量及面积等需根据湖塘的水质、 流量等实际情况具体设计。
如图3所示,优选地,主动调控单元2与取水单元1紧密衔接,主动调 控单元2包括格栅池201、初次沉砂池202、工艺段204和超越渠203,初次 沉砂池202设置在格栅池201后端,超越渠一端设置在初次沉砂池202后端, 另一端与滨湖水渠3衔接,工艺段204设置在初次沉砂池202和滨湖水渠3 之间,工艺段204内可选用纳米气浮、生物转盘、超磁分离等适宜的工艺, 在正常的情况下,从取水泵站抽取的水体通过穿越段直接参与系统循环,而 在诸如高温季节或污染物浓度骤增等特殊情况下,开启该工艺段,快速降低 污染物浓度,以主动调控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一方便保障了生态系统的持 久平衡,另一方便也解决了以往单纯依靠设备治水的耗能高、污泥处理量大 等问题,在主动调控系统的保障下,生态平衡系统一旦建立起来并稳定后, 系统抵抗污染物质的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后期开启主动调控工艺的频率 会逐渐减少,可避免现阶段为维护水质频繁的投加药剂或大量的曝气,管理 简便、经济节省。
如图4和图5所示,优选地,布水槽302设置在滨湖水渠3内部对应湖 塘水力扩散条件较差的弯段位置,布水槽302除出水侧墙体外,另三面墙体 顶端设置有锯齿堰板303,布水槽302底部下游侧安装带阀门的放空管304, 出水侧墙体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布水孔305,滨湖水渠3有平流沉淀及 水体复氧的双重作用,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于面积较大或形状多变或地 形复杂的湖塘水体,滨湖水渠3的部分渠段可通过暗埋管道或跨越部分湖塘 或其他形式的过水构筑物,实现其水体循环功能,通过布水槽302设置的锯 齿堰板303进一步对水体进行扰动复氧后,水体经第一布水孔305进入配水 单元4,需要排空时,打开放空管304阀门,可将布水槽302内水体排空, 需要将渠道内水放空时,打开放空闸门307,可将渠道内水体排空。
如图6所示,优选地,滤池401进水端填有中粗砂403,底部及出水侧 填有级配砾石404,起到拦截大颗粒污染物,进一步净化水体的作用
如图7所示,优选地,生物净化单元5内还设置有折流板504,折流板 504上下交错的设置在复合填料502中,复合填料502粒径为1mm-80mm,包 括石英砂、方解石、卵石、花岗石、蛭石、页岩、沸石、石灰石多种组分按 比例铺设或混合铺设或分层铺设,复合填料502内部掺入5%-20%改性生物碳 颗粒,植物501包括芦苇和菖蒲等多种植物,集水槽503远离复合填料502 的一侧设置有溢流槽506,生物净化单元为人工湿地净化原理,通过植物的 光合作用及根系的输氧,使之形成好氧、缺氧和厌氧的多生态复合体系,从 而有效地保证COD、SS、N、P等的高效综合处理,通过植物根区的吸收、吸 附,微生物(膜)及微小动物的同化异化及其与基质的协同完成对水质的净 化,其中,植物选择时,需综合气候条件及区域特性,优先选择生命力强, 对污染物质吸收效果好的属地植物,改性生物炭颗粒不仅能提升基质透气能 力,更含有羧基,胺基、亚胺基、酰胺类等基团,可强化微生物的黏附和增殖,且该颗粒对COD、NH4-N、NO3-、NO2-、PO43-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对 生物膜填料更快的挂膜有促进作用。
如图1所示,优选地,每个生物净化单元5为多个并联的独立单元,采 用周期间歇方式使用,既过流期-休整期-过流期,生物净化单元运行过程中, 微生物代谢产生的胞外聚合物(具有较大的体积)为一种凝胶物质,过量的 积累导致生物净化单元处理效率下降,将生物净化单元5设计为多个并联的 独立单元,运行时,周期间歇使用,既过流期-休整期-过流期,并合理设计 长宽比,保证复合填料内部充足的DO值以及对这种凝胶物质的氧化分解时 间。
如图8和图9所示,优选地,污染物网捕与缓释单元6包括由砾料602 堆积的一个个半月形小岛601、挺水植物及底栖动物和微生物,按鱼鳞状交 错布置,砾料602包括改性沸石、卵石、石灰石等材料,在降雨期间或降雨 之后,会产生很大的流量,并携带大量对生物有害的污染物质,对处理系统 造成冲击,生物系统无法在短时期内适应这种变化,为维持系统的生态平衡, 避免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直接冲击,对于这种污染物的偶然大量输入,需要 首先捕集,然后在后续慢慢降解,利用微生物富集与缓释技术建立底栖动物、 底栖微生物、底栖微小水生生物的繁育场,采用生物加载技术,将微生物制 剂加载到经过多级活化改性的活性天然晶格矿物质上,其优势主要表现在1、 岛上生物经过长时间的逐渐演替形成自然选择、相融共生的自然属性群落, 每个生物体系自身保持生态平衡,各生物系之间保持系统间平衡,而捕集岛 在降雨过后短期内会集聚大量的污染物质,这些生物会及时的消化吸收这些 有机污染物质,2、岛区为一些底栖类动物和水生动物搭建了繁育场所,为水生环境整体生态链的构建奠定基础,3、这些底栖类动物和水生动物还可 大量消耗腐殖质、藻类以及蚊虫幼卵,在该单元种植适当密度或挺水类或浮 叶类观赏植物,一方便打造了景观效果,另一方便,这些植物的根、茎也为 微生物的挂膜以及水生动物的繁殖和生存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如图1所示,优选地,稳定塘净化单元7内部设置有藻菌、水生植物、 浮游生物、底栖动物以及鱼类,形成复合的生态系统,其净化过程包括好氧、 兼性和厌氧3种状态,另外,该单元还兼有沉淀池的作用。
如图1所示,优选地,调蓄单元8包括外排渠802和补水管道801,外 排渠802一端与滨湖水渠3连通,另一端与河道9连通,补水管道801一端 与湖塘连通,另一端与河道9连通,外排渠802与补水管道801上均设有控 制闸门,与河道水体形成互补,河道需要补水时,由湖塘内水体补充,湖塘 内水位偏低时,由河道补充,既能保障湖塘的生态水位,又能实现湖塘对城 市的调蓄功能,调蓄单元8视现场条件布置,有条件的应尽量设置,该单元 主要功能是调节内外水位,特别是对于蓄水量大的人工湖塘,还可进一步发 挥其区域调蓄功能。
实际运行过程为,利用现有人工湖塘,采用旁路循环流复氧+生物净化+ 底栖生态构建+稳定塘+主动调控工艺,对人工湖塘水体进行长效治理,经取 水单元1中水泵抽取湖塘内水体,再经主动调控单元2、滨湖水渠3、配水 单元4、生物净化单元5、污染物网捕与缓释单元6和稳定塘净化单元7实 现水体净化,通过调蓄单元8实现对湖塘的水源补充和区域调蓄功能,主动 调控单元2设置在取水单元1的后端,并与取水单元1紧密衔接,包括格栅池201、初次沉砂池202、工艺段204和超越渠203,初次沉砂池202设置在 格栅池201后端,超越渠203一端设置在初次沉砂池202后端,另一端与滨 湖水渠3衔接,工艺段204设置在超越渠203和初次沉砂池202之间,主动 调控单元2内部可设置纳米气浮、生物转盘、超磁分离等适宜的工艺,在正 常的情况下,从取水泵站抽取的水体通过穿越段直接参与系统循环,而在诸 如高温季节或污染物浓度骤增等特殊情况下,开启该工艺段,快速降低污染 物浓度,以主动调控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滨湖水渠3与超越渠203的出水 口衔接,包括流道301、布水槽302、再次沉砂池306和放空闸门307,布水 槽302设置在滨湖水渠3内部对应湖塘水力扩散条件较差的弯段位置,布水 槽307除出水侧墙体外,三面墙顶均设置锯齿堰板303,出水侧墙体均匀设 置第一布水孔305,布水槽302底部下游侧安放带有阀门的放空管304,滨湖水渠3有平流沉淀及水体复氧的双重的作用,通过布水槽302设置的锯齿 堰板303进一步对水体进行扰动复氧后,水体经布水孔进入配水单元4,需 要排空时,打开放空管304阀门,可将布水槽302内水体排空,再次沉砂池 306位于过流道301内,布水槽302的前端,放空闸门307位于滨湖水渠3 末端,需要将渠道内水放空时,打开闸门307,可将渠道内水体排空,配水 单元4紧邻滨湖水渠3,位于出水方向的下游,且与滨湖水渠3内布水槽302 位置对应,包含滤池401与配水池402二部分,滤池401进水端填中粗砂403, 底部及出水侧填级配砾石404,配水池402位于滤池401后端,前后墙体上 均匀设有第二布水孔405,生物净化单元5位于配水单元4后端,包括植物 501、复合填料502、折流板504和集水槽503,植物501种植于复合填料502 之上,集水槽503设置在复合填料502末端迎水侧,且与复合填料502相邻 侧设有出水孔505,生物净化单元5内还设置有折流板504,折流板504上 下交错的设置在复合填料502中,污染物网捕与缓释单元6位于生物净化单 元5后端的浅水区,由砾料602堆积的一个个半月形小岛601、挺水植物及 底栖动物、微生物等组成,按鱼鳞状交错布置,稳定塘净化单元7是将现有 人工湖体或塘体作为稳定塘,其内部形成的藻菌、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底 栖动物以及鱼类等多级食物链,组成复合的生态系统,调蓄单元8,位于人 工湖塘一侧,临近河道位置,调蓄单元8由外排渠802和补水管道801二部 分组成,外排渠802一端与滨湖水渠3相互连通,另一端与河道9连通,补 水管道801一端与湖塘连通,另一端与河道9连通,外排渠802及补水管道 801均设有控制闸门,与河道9水体形成互补,河道9需要补水时,由湖塘 内水体补充,湖塘内水位偏低时,由河道9补充,既能保障湖塘的生态水位, 又能实现湖塘对城市的调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 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水单元(1)、主动调控单元(2)、滨湖水渠(3)、配水单元(4)、生物净化单元(5)、污染物网捕与缓释单元(6)、稳定塘净化单元(7)和调蓄单元(8),所述取水单元(1)设置在湖塘一端,主要装置为水泵;所述主动调控单元(2)设置在取水单元(1)的后端;所述滨湖水渠(3)的前端与主动调控单元(2)的出水口衔接,所述滨湖水渠(3)包括流道(301)、布水槽(302)、再次沉砂池(306)和放空闸门(307),所述布水槽(302)和再次沉砂池(306)均设置在流道(301)内,所述再次沉砂池(306)位于布水槽(302)的前端,所述放空闸门(307)位于滨湖水渠(3)末端;所述配水单元(4)紧邻滨湖水渠(3),位于布水槽(302)出水方向的下游,所述配水单元(4)包括滤池(401)和配水池(402),所述配水池(402)设置在滤池(401)后端,且前后墙体上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布水孔(405);所述生物净化单元(5)设置在配水单元(4)后端,包括植物(501)、复合填料(502)和集水槽(503),所述植物(501)种植于复合填料(502)之上,所述集水槽(503)设置在复合填料(502)末端迎水侧,且与复合填料(502)相邻侧设有出水孔(505);所述污染物网捕与缓释单元(6)位于生物净化单元(5)后端的浅水区;所述稳定塘净化单元(7)将湖体或塘体作为稳定塘;所述调蓄单元(8)位于湖塘一侧,临近河道(9)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单元(1)、主动调控单元(2)、滨湖水渠(3)、配水单元(4)、生物净化单元(5)、污染物网捕与缓释单元(6)和稳定塘净化单元(7)按治理阶段水流顺序依次分布,所述布水槽(302)、配水单元(4)、生物净化单元(5)和污染物网捕与缓释单元(6)绕湖塘均设置多处,具体设置时需根据湖塘的实际几何特点,尽量布置在水流不畅、易于黑臭的弯角地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调控单元(2)与取水单元(1)紧密衔接,所述主动调控单元(2)包括格栅池(201)、初次沉砂池(202)、工艺段(204)和超越渠(203),所述初次沉砂池(202)设置在格栅池(201)后端,所述超越渠(203)一端设置在初次沉砂池(202)后端,另一端与滨湖水渠(3)衔接,所述工艺段(204)设置在初次沉砂池(202)和滨湖水渠(3)之间,工艺段(204)内可选用纳米气浮、生物转盘、超磁分离等适宜的工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槽(302)设置在滨湖水渠(3)内部对应湖塘水力扩散条件较差的弯段位置,所述布水槽(302)除出水侧墙体外,另三面墙体顶端设置有锯齿堰板(303),所述布水槽(302)底部下游侧安装带阀门的放空管(304),所述出水侧墙体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布水孔(3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池(401)进水端填有中粗砂(403),底部及出水侧填有级配砾石(40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净化单元(5)内还设置有折流板(504),所述折流板(504)上下交错的设置在复合填料(502)中,所述复合填料(502)粒径为1mm-80mm,包括石英砂、方解石、卵石、花岗石、蛭石、页岩、沸石、石灰石多种组分按比例铺设或混合铺设或分层铺设,复合填料(502)内部掺入5%-20%改性生物碳颗粒,所述植物(501)包括芦苇和菖蒲,所述集水槽(503)远离复合填料(502)的一侧设置有溢流槽(50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生物净化单元(5)为多个并联的独立单元,采用周期间歇方式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物网捕与缓释单元(6)包括由砾料(602)堆积的一个个半月形小岛(601)、挺水植物及底栖动物和微生物,按鱼鳞状交错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塘净化单元(7)内部设置有藻菌、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底栖动物以及鱼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蓄单元(8)包括外排渠(802)和补水管道(801),所述外排渠(802)一端与滨湖水渠(3)连通,另一端与河道(9)连通,所述补水管道(801)一端与湖塘连通,另一端与河道(9)连通,所述外排渠(802)与补水管道(801)上均设有控制闸门。
CN201910886925.3A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Pending CN1108851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6925.3A CN110885161A (zh)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6925.3A CN110885161A (zh)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85161A true CN110885161A (zh) 2020-03-17

Family

ID=69745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86925.3A Pending CN110885161A (zh)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8516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6698A (zh) * 2020-04-03 2020-07-31 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通过环形补水提升城市湖泊水动力的方法
CN111794176A (zh) * 2020-07-16 2020-10-20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自净式人工湖恒水位坡面生态布局及其构建方法
CN114212889A (zh) * 2021-11-10 2022-03-22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感潮河道生态净化岛及其反冲排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982778U (zh) * 2015-09-11 2016-01-20 重庆文理学院 一种高效净化调节人工湖系统
CN107905180A (zh) * 2017-11-13 2018-04-13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膜原理的生态过水堰
CN207794187U (zh) * 2017-11-20 2018-08-31 重庆阁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雨水生态蓄水池系统
CN210764879U (zh) * 2019-09-19 2020-06-16 天津市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982778U (zh) * 2015-09-11 2016-01-20 重庆文理学院 一种高效净化调节人工湖系统
CN107905180A (zh) * 2017-11-13 2018-04-13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膜原理的生态过水堰
CN207794187U (zh) * 2017-11-20 2018-08-31 重庆阁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雨水生态蓄水池系统
CN210764879U (zh) * 2019-09-19 2020-06-16 天津市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6698A (zh) * 2020-04-03 2020-07-31 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通过环形补水提升城市湖泊水动力的方法
CN111476698B (zh) * 2020-04-03 2023-10-24 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环形补水提升城市湖泊水动力的方法
CN111794176A (zh) * 2020-07-16 2020-10-20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自净式人工湖恒水位坡面生态布局及其构建方法
CN111794176B (zh) * 2020-07-16 2022-05-03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自净式人工湖恒水位坡面生态布局及其构建方法
CN114212889A (zh) * 2021-11-10 2022-03-22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感潮河道生态净化岛及其反冲排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78272C (zh) 城市河溪沟渠水体立体式原位生态修复方法
CN202881048U (zh) 一种多介质人工湿地水处理系统
CN105600951B (zh) 一种湿地公园式生态水净化系统的构建方法
CN110550829B (zh) 一种小城镇生活污水塔式生态净化一体化装置
CN108503035B (zh) 一种用于微污染水体处理的阶梯式复合生态浮岛
CN110885161A (zh) 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6006965A (zh) 一种黑臭水体治理与修复系统
CN101391855B (zh) 利用高负荷蚯蚓生物滤池处理农村分散污水的方法
CN103708671A (zh) 一种多介质人工湿地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5984995A (zh) 河道型水源地水体的异位净化及水质维持系统
CN109775941A (zh) 基于石墨烯光催化氧化的污水氧化塘及污水生态处理系统
CN210764879U (zh) 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
CN209759238U (zh) 一种采用组合工艺净化湖泊水的系统
CN107364973B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应用和污水处理方法
CN211871749U (zh) 一种太阳能生态浮岛
CN106587348B (zh) 一种人工湿地水体净化系统的施工方法
CN108862846A (zh) 一种城市雨水管理与处理的方法
CN108793609A (zh) 城市雨水管理与处理的方法
CN211394183U (zh) 一种非行洪河道的垂直流—折流防堵生态滤坝
CN109879536B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
CN116161796A (zh) 利用河道构建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的方法
CN109912038A (zh) 污水自然处理系统
CN116119859A (zh) 用于雨污溢流口治理的生态过滤方法
CN215049058U (zh) 一种用于处理农村污水的复合人工湿地系统
CN210261441U (zh) 污水自然处理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 29, Zhujiang Road, Hexi District, Tianjin

Applicant after: Tianjin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9, Zhujiang Road, Hexi District, Tianjin

Applicant before: TIANJIN MUNICIPAL WATER LIMITED CONSERVANCY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