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81222B - 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 Google Patents

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81222B
CN110881222B CN201911385883.1A CN201911385883A CN110881222B CN 110881222 B CN110881222 B CN 110881222B CN 201911385883 A CN201911385883 A CN 201911385883A CN 110881222 B CN110881222 B CN 1108812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tted
data
carri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858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81222A (zh
Inventor
刘文明
冷欣
董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8588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812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81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812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812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812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多个待传输数据,每个待传输数据从所述自组网系统的起始节点经由一个或多个节点传输至目标节点;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针对每个待传输数据,依次确定在每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用于传输的载波组,不同的相邻节点之间采用不同的载波组传输;其中,不同的待传输数据采用的至少一部分载波组不同。本方法可以降低传输干扰,提高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背景技术
在基于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Engineers,IEEE)的802.15.4协议的紫蜂(Zigbee)系统中,采用固定载波传输信息,每个节点采用相同的载波进行传输,经常会出现干扰的情况,传输效率较低。
以Zigbee系统为例,其物理层共有三个不同频段,即欧洲的868MHz频段、北美的915MHz频段和全球免申请的2.4GHz频段,在三个频段内根据 Zigbee协议标准共有27个相互独立的信道,信道编号从0到26。
然而,在现有的以Zigbee为代表的自组网系统中,均采用固定的载波组进行传输,容易导致干扰较大或者传输效率过低的问题。
亟需一种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降低传输干扰,提高传输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可以降低传输干扰,提高传输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多个待传输数据,每个待传输数据从所述自组网系统的起始节点经由一个或多个节点传输至目标节点;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针对每个待传输数据,依次确定在每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用于传输的载波组,不同的相邻节点之间采用不同的载波组传输;其中,不同的待传输数据采用的至少一部分载波组不同。
可选的,针对每个待传输数据,采用以下公式,依次确定在每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用于传输的载波组:
z(i)=mod(K×(i),N);
其中,K用于表示预设的乘积系数,选自:除2之外的质数以及1;i根据当前传输的次数确定,所述当前传输的次数为当前传输为从所述起始节点开始的第几次传输,1≤i≤N;N用于表示可用的载波组的数量;z(i)用于表示第i次传输采用的载波组。
可选的,不同的待传输数据采用不同的公式,每个公式分别具有不同的K 值。
可选的,所述公式的序号记载于采用该公式的待传输数据的信标帧中,并且采用
Figure BDA0002341709490000021
个比特指示;其中,所述X用于指示所述公式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载波组被分为多个载波集,每个载波集包含有多个载波组;其中,所述N用于表示各个载波集中可用的载波组的数量;z(i)用于表示在当前载波集中第i次传输采用的载波组;各个载波集采用的K值不同,不同的待传输数据采用不同的载波集中的载波组进行传输。
可选的,所述载波集的序号记载于采用该载波集的待传输数据的信标帧中,采用
Figure BDA0002341709490000022
个比特指示;其中,所述M用于指示载波集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i为所述当前传输的次数与预设起始值的和;所述预设起始值为正整数,选自1至N。
可选的,所述预设起始值记载于采用该预设起始值的待传输数据的信标帧中,采用
Figure BDA0002341709490000023
个比特指示。
可选的,所述多个待传输数据同时传输,所述多个待传输数据分别来自所述自组网系统中的不同节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数据确定模块,适于确定多个待传输数据,每个待传输数据从所述自组网系统的起始节点经由一个或多个节点传输至目标节点;传输模块,适于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针对每个待传输数据,依次确定在每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用于传输的载波组,不同的相邻节点之间采用不同的载波组传输;其中,不同的待传输数据采用的至少一部分载波组不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多个待传输数据,每个待传输数据从所述自组网系统的起始节点经由一个或多个节点传输至目标节点;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针对每个待传输数据,依次确定在每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用于传输的载波组,不同的相邻节点之间采用不同的载波组传输;其中,不同的待传输数据采用的至少一部分载波组不同。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确定不同的相邻节点之间采用不同的载波组传输,不同的待传输数据采用的至少一部分载波组不同,可以使得同一个待传输数据在各个节点之间采用非固定的载波组传输,且不同的待传输数据采用的载波组不完全相同,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固定的载波组传输数据,容易导致干扰;或者由于同一个待传输数据从起始节点经由一个或多个节点传输至目标节点的过程中,始终采用相同的载波组传输数据,导致传输效率过低,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可以降低传输干扰,提高传输效率。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预先设置乘积系数为除2之外的质数以及1,进而采用公式进行取余计算,以得到第i次传输采用的载波组,可以实现不同的相邻节点之间采用不同的载波组传输,从而可以提高传输效率。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的待传输数据采用不同的公式,每个公式分别具有不同的K值,可以实现不同的待传输数据采用的载波组不完全相同,例如当起始载波相同时,后续载波则不同,从而可以降低传输干扰。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载波组被分为多个载波集,每个载波集包含有多个载波组,各个载波集采用的K值不同,不同的待传输数据采用不同的载波集中的载波组进行传输,可以使得不同的待传输数据之间采用的载波组完全不同,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传输干扰。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i为所述当前传输的次数与预设起始值的和,可以使得i值可以为除了当前传输次数这一数值之外的其他数值,从而使得对于不同的待传输数据,即使传输次数相同,例如均为起始传输,也有机会因为采用不同的预设起始值而致使采用的载波组不同,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传输干扰。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式的序号、载波集的序号、预设起始值均可以记载于待传输数据的信标帧中,从而可以促使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的准确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跳频传输的工作方式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信标帧的部分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自组网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现有技术中,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通常采用固定的载波组进行传输。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在现有技术中,采用固定的载波组传输数据,由于不同的待传输数据容易采用相同的载波组传输数据,容易导致干扰;或者由于同一个待传输数据从起始节点经由一个或多个节点传输至目标节点的过程中,始终采用相同的载波组传输数据,导致传输效率过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多个待传输数据,每个待传输数据从所述自组网系统的起始节点经由一个或多个节点传输至目标节点;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针对每个待传输数据,依次确定在每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用于传输的载波组,不同的相邻节点之间采用不同的载波组传输;其中,不同的待传输数据采用的至少一部分载波组不同。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确定不同的相邻节点之间采用不同的载波组传输,不同的待传输数据采用的至少一部分载波组不同,可以使得同一个待传输数据在各个节点之间采用非固定的载波组传输,且不同的待传输数据采用的载波组不完全相同,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固定的载波组传输数据,容易导致干扰;或者由于同一个待传输数据从起始节点经由一个或多个节点传输至目标节点的过程中,始终采用相同的载波组传输数据,导致传输效率过低,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可以降低传输干扰,提高传输效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所述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1至步骤S12 :
步骤S11:确定多个待传输数据,每个待传输数据从所述自组网系统的起始节点经由一个或多个节点传输至目标节点;
步骤S12: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针对每个待传输数据,依次确定在每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用于传输的载波组,不同的相邻节点之间采用不同的载波组传输。
其中,不同的待传输数据采用的至少一部分载波组不同。
在步骤S11的具体实施中,所述自组网系统可以包括个域网(Personal AreaNetwork,PAN)协调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节点,其中,起始传输的节点可以称为起始节点,最终达到的节点可以称为目标节点。
具体地,所述节点可以分为中继节点以及终端节点,又可以被称为协调器子节点,可以采用层级结构,根据与PAN协调器或其相邻层节点的场强关系分为1~N层,其中,N的最大值可以为8。PAN协调器可以用于负责全网各个节点的邻区节点场强收集,路由管理,为其子节点提供路由查询功能,负责自组网内无线资源的管理等多种功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中,可以同时有多个待传输数据进行转发,例如其中一个待传输数据从节点A到H转发,则节点A为起始节点,节点H 为目标节点,可以经由B-C-D-E-F-G实现转发,也即其路由可以为A-B-C-D-E-F-G-H。
在步骤S12的具体实施中,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针对每个待传输数据,依次确定在每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用于传输的载波组,不同的相邻节点之间采用不同的载波组传输。
需要指出的是,在具体实施中,可以由自组网系统的PAN协调器确定各个相邻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采用的载波组,然后由各个节点进行执行;还可以由各个节点确定向下一个节点传输数据时采用的载波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具体地,以所述待传输数据从节点A到H转发为例,则可以依次确定A-B、B-C、C-D、D-E、E-F、F-G、G-H之间的用于传输的载波组。
在传输过程中,每个节点根据在路由中的次序可以依次选择不同的载波组,从而可以降低传输干扰,提高传输效率。
参照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跳频传输的工作方式示意图。
如图所示,在进行资源映射的时候,可以先按照时频域,对载波组中第一个载波进行映射,当该载波映射满之后,按照逻辑载波号的顺序对接下来的载波进行时频域映射。
以Zigbee系统为例,系统可以使用的频段与载波间隔可以满足以下要求:
a)工作频段:223MHz-235MHz;
b)载波间隔:25kHz。
共480个载波。其按照从低到高排序为0-479,这是绝对载波序号。
系统支持两种映射方式,连续载波分配方式和分布式载波分配方式。载波序号分别用逻辑载波号l(i)和物理载波号p(i)来表示。物理载波号就是绝对载波序号。
a)连续载波分配方式:l(i)=p(i),i=0-479;
b)分布式载波分配方式:l(i)=mod(23×p(i),480),i=0-479。
进一步地,针对每个待传输数据,可以采用以下公式,依次确定在每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用于传输的载波组:
z(i)=mod(K×(i),N);
其中,K用于表示预设的乘积系数,选自:除2之外的质数以及1。
具体地,所述K可以采用3、7、17等数值。
其中,i可以根据当前传输的次数确定,所述当前传输的次数为当前传输为从所述起始节点开始的第几次传输,1≤i≤N;
N用于表示可用的载波组的数量;
以前述Zigbee系统为例,每个节点可以选择最多16个载波进行复用,系统总共可以使用480个载波,分为30个载波组,每个载波组可以采用z(i)指示,i=0-29。
也即,当全部载波组均用于进行数据传输时,所述N可以设置为30。
其中,z(i)用于表示第i次传输采用的载波组。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使用预定义跳频模式的跳频被开启,跳频函数fhop(i) 可以用于基于载波组的跳频,由下式给出:
fhop0(i)=mod(3×(i),10)),i=0-9;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预先设置乘积系数为除2之外的质数以及1,进而采用公式进行取余计算,以得到第i次传输采用的载波组,可以实现不同的相邻节点之间采用不同的载波组传输,从而可以提高传输效率。
进一步地,不同的待传输数据可以采用不同的公式,每个公式分别具有不同的K值。
以所述K=3,N=10为例,则公式为z(i)=mod(3×(i),N),节点A可用的载波组为z0,也即从节点A至节点B之间的传输可以采用z0。
同理,节点B可用的载波组为z3,节点C可用的载波组为z6,节点D 可用的载波组为z9,节点E可用的载波组为z2(即为12对10取余数得到2),节点F可用的载波组为z5,节点G可用的载波组为z8,节点H可用的载波组为z1。
由上可见,当K=3,跳频次数i的最大值小于等于N时,每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用于传输的载波组均不重复,从而有机会在前一节点未传输完毕时,后一节点开始采用不同的载波组传输,从而提高传输效率。
以所述K=7,N=10为例,则公式为z(i)=mod(7×(i),N),节点A可用的载波组为z0,也即从节点A至节点B之间的传输可以采用z0。
同理,节点B可用的载波组为z7,节点C可用的载波组为z4(即为14 对10取余数得到4),节点D可用的载波组为z1,节点E可用的载波组为z8,节点F可用的载波组为z5,节点G可用的载波组为z2,节点H可用的载波组为z9。
由上可见,当K=7,跳频次数i的最大值小于等于N时,每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用于传输的载波组均不重复,从而有机会在前一节点未传输完毕时,后一节点开始采用不同的载波组传输,从而提高传输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采用了上述两个公式的两个待传输数据,起始载波相同,均为z0,然而后续载波均不同,如i=1时分别为z3以及z7,i=2时分别为z6以及z4等。
当K=17或1时,也可以得出上述结论,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不同的待传输数据采用不同的公式,每个公式分别具有不同的K值,可以实现不同的待传输数据采用的载波组不完全相同,例如当起始载波相同,均为z0时,后续载波则不同,如i=1时分别为 z3以及z7,从而可以降低传输干扰。
进一步地,所述公式的序号可以记载于采用该公式的待传输数据的信标帧中,并且采用
Figure BDA0002341709490000081
个比特指示;其中,所述X用于指示所述公式的数量。
具体地,系统中信标(Beacon)帧的超帧描述部分可以预先设置比特位,指示采用的公式的序号,以采用预设的公式,由于每个公式具有不同的K值,可以实现不同的待传输数据采用的载波组不完全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载波组被分为多个载波集,每个载波集包含有多个载波组;其中,所述N用于表示各个载波集中可用的载波组的数量;z(i)用于表示在当前载波集中第i次传输采用的载波组;各个载波集采用的K值不同,不同的待传输数据采用不同的载波集中的载波组进行传输。
在前述Zigbee系统中,可以判断在具体实施中,最大跳数通常不会大于 10,此时可以把30个载波组分为3组,具体如下:
N0(i)={z0,z1,…,z9},i=0,9,表示前10个可用的载波组;
N1(i)={z10,z11,…,z19},i=0,9,表示中间10个可用的载波组;
N2(i)={z20,z21,…,z29},i=0,9,表示后10个可用的载波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载波组被分为多个载波集,每个载波集包含有多个载波组,各个载波集采用的K值不同,不同的待传输数据采用不同的载波集中的载波组进行传输,可以使得不同的待传输数据之间采用的载波组完全不同,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传输干扰。
进一步地,所述载波集的序号记载于采用该载波集的待传输数据的信标帧中,采用
Figure BDA0002341709490000091
个比特指示;其中,所述M用于指示载波集的数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中信标帧的超帧描述部分可以预先设置比特位,指示采用的载波集的序号,以采用预设的载波集,由于各个载波集之间具有不同的载波组,可以实现不同的待传输数据采用的载波组不同,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传输干扰。
进一步地,所述i为所述当前传输的次数与预设起始值的和;所述预设起始值为正整数,选自1至N。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i为所述当前传输的次数与预设起始值的和,可以使得i值可以为除了当前传输次数这一数值之外的其他数值,从而使得对于不同的待传输数据,即使传输次数相同,例如均为起始传输,也有机会因为采用不同的预设起始值而致使采用的载波组不同,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传输干扰。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起始值可以记载于采用该预设起始值的待传输数据的信标帧中,采用
Figure BDA0002341709490000092
个比特指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中信标帧的超帧描述部分可以预先设置比特位,指示采用的预设起始值,以采用所述预设起始值,可以实现不同的待传输数据在节点之间的第一次传输时,采用的i值不同,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第一次传输均采用z0的可能性,从而更加有效地降低传输干扰。
参照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信标帧的部分帧结构的示意图。
所述信标帧可以包括载波集序号、跳频公式序号,以及节点次序(也即为预设起始值)等子帧。
具体地,以3个载波集为例,30个载波组被分为3组,载波集1包含前 10个可用的载波组,载波集2包含中间10个可用的载波组,载波集3包含后 10个可用的载波组。所述载波集序号可以采用
Figure BDA0002341709490000101
个比特指示。在图3 示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bit19~bit18 2个比特指示。
更具体地,00-载波集N0,01-载波集N1,10-载波集N2,11-所有载波集。
具体地,以每个载波集中包含有10个载波组为例,即N=10。所述节点次序(即预设起始值)可以采用
Figure BDA0002341709490000102
个比特指示。在图3示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bit23~bit20 4个比特指示。
更具体地,0000-0,0001-1,0010-2,0011-3,0100-4,0101-5,0110-6, 0111-7,1000-8,1001-9,1010-保留(reserved),1011-reserved,1100-reserved, 1101-reserved,1111-reserved。
具体地,以每个载波集中包含有3个跳频公式为例,即X=3。所述节点次序(即预设起始值)可以采用
Figure BDA0002341709490000103
个比特指示。在图3示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bit25~bit24 2个比特指示。
更具体地,00-公式1,01-公式2,10-公式3,11-不进行跳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式的序号、载波集的序号、预设起始值均可以记载于待传输数据的信标帧中,从而可以促使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的准确实施。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待传输数据可以同时传输,所述多个待传输数据可以分别来自所述自组网系统中的不同节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待传输数据同时传输,且所述多个待传输数据分别来自所述自组网系统中的不同节点,可以高效利用多个载波组同时进行传输,提高传输效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确定不同的相邻节点之间采用不同的载波组传输,不同的待传输数据采用的至少一部分载波组不同,可以使得同一个待传输数据在各个节点之间采用非固定的载波组传输,且不同的待传输数据采用的载波组不完全相同,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固定的载波组传输数据,容易导致干扰;或者由于同一个待传输数据从起始节点经由一个或多个节点传输至目标节点的过程中,始终采用相同的载波组传输数据,导致传输效率过低,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可以降低传输干扰,提高传输效率。
参照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包括:
数据确定模块41,适于确定多个待传输数据,每个待传输数据从所述自组网系统的起始节点经由一个或多个节点传输至目标节点;
传输模块42,适于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针对每个待传输数据,依次确定在每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用于传输的载波组,不同的相邻节点之间采用不同的载波组传输;
其中,不同的待传输数据采用的至少一部分载波组不同。
关于该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的原理、具体实现和有益效果请参照前文及图1至图3示出的关于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参照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自组网系统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所述自组网系统可以包括个域网(Personal Area Network, PAN)协调器,用于维护所述自组网系统中的所有节点的邻居路由信息;一个或多个中继节点,每一中继节点能直接或经由其他中继节点间接地与所述 PAN协调器通信以获取所述邻居路由信息,每一中继节点具有一个或多个终端节点,属于同一中继节点的终端节点通过该同一中继节点进行通信,属于不同中继节点的终端节点通过所述不同中继节点进行通信。
具体而言,所述终端节点和所述PAN协调器通过建立直接连接或者间接连接进行通信;所述间接连接包括在所述终端节点和所述PAN协调器之间连接有一个或多个所述中继节点。具体的,所述中继节点可包括与所述PAN协调器直接连接的一级中继节点、与一级中继节点连接的二级中继节点…,与 n-1级中继节点连接的n级中继节点,所述终端节点可以直接和所述PAN协调器连接,也可以根据需要和一级中继节点或其他任一级中继节点连接。
其中,所述中继节点可以采用时分、频分或随机接入的方式与所述PAN 协调器以及终端节点通信。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自组网系统中,所述中继节点以及终端节点又可以被称为协调器子节点,可以采用层级结构,根据与PAN协调器或其相邻层节点的场强关系分为1~N层,其中,N的最大值可以为8。PAN协调器可以用于负责全网各个节点的邻区节点场强收集,路由管理,为其子节点提供路由查询功能,负责自组网内无线资源的管理。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于图5示出的自组网系统,上述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适用于其他适当的自组网系统。
需要指出的是,本方明技术方案可适用于5G(5Generation)通信系统,还可适用于4G、3G通信系统,还可适用于未来新的各种通信系统,例如6G、 7G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非挥发性存储器(non-volatile)或者非瞬态(non-transitory)存储器,还可以包括光盘、机械硬盘、固态硬盘等。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programmable ROM,简称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简称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PROM,简称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简称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M,简称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DRAM,简称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简称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简称 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简称SLDRAM) 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简称DR RAM)。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所述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指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mobile station,建成MS)、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简称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简称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简称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多个待传输数据,每个待传输数据从所述自组网系统的起始节点经由一个或多个节点传输至目标节点;
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针对每个待传输数据,依次确定在每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用于传输的载波组,不同的相邻节点之间采用不同的载波组传输;
其中,不同的待传输数据采用的至少一部分载波组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每个待传输数据,采用以下公式,依次确定在每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用于传输的载波组:
z(i)=mod(K×(i),N);
其中,K用于表示预设的乘积系数,选自:除2之外的质数以及1;
i根据当前传输的次数确定,所述当前传输的次数为当前传输为从所述起始节点开始的第几次传输,1≤i≤N;
N用于表示可用的载波组的数量;
z(i)用于表示第i次传输采用的载波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的待传输数据采用不同的公式,每个公式分别具有不同的K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式的序号记载于采用该公式的待传输数据的信标帧中,并且采用
Figure FDA0002341709480000011
个比特指示;
其中,X用于指示所述公式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组被分为多个载波集,每个载波集包含有多个载波组;
其中,所述N用于表示各个载波集中可用的载波组的数量;
z(i)用于表示在当前载波集中第i次传输采用的载波组;
各个载波集采用的K值不同,不同的待传输数据采用不同的载波集中的载波组进行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集的序号记载于采用该载波集的待传输数据的信标帧中,采用
Figure FDA0002341709480000021
个比特指示;
其中,M用于指示载波集的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为所述当前传输的次数与预设起始值的和;
所述预设起始值为正整数,选自1至N。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起始值记载于采用该预设起始值的待传输数据的信标帧中,采用
Figure FDA0002341709480000022
个比特指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待传输数据同时传输,所述多个待传输数据分别来自所述自组网系统中的不同节点。
10.一种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确定模块,适于确定多个待传输数据,每个待传输数据从所述自组网系统的起始节点经由一个或多个节点传输至目标节点;
传输模块,适于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针对每个待传输数据,依次确定在每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用于传输的载波组,不同的相邻节点之间采用不同的载波组传输;
其中,不同的待传输数据采用的至少一部分载波组不同。
11.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12.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CN201911385883.1A 2019-12-27 2019-12-27 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Active CN1108812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5883.1A CN110881222B (zh) 2019-12-27 2019-12-27 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5883.1A CN110881222B (zh) 2019-12-27 2019-12-27 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81222A CN110881222A (zh) 2020-03-13
CN110881222B true CN110881222B (zh) 2022-08-26

Family

ID=69731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85883.1A Active CN110881222B (zh) 2019-12-27 2019-12-27 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81222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5927A (zh) * 2017-01-26 2018-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9104267A (zh) * 2018-08-27 2018-12-28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5927A (zh) * 2017-01-26 2018-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9104267A (zh) * 2018-08-27 2018-12-28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81222A (zh) 2020-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9505145A5 (zh)
CN107548094B (zh) 传输用户序列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4618926A (zh) D2d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JP2022515415A (ja) サイドリンク通信方法及び端末装置
JP2012514443A (ja) Lte−advanceシステムにおけるcsi−rs送信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WO2019028793A1 (zh) 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1160059A1 (zh)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9080120A1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WO2019153357A1 (zh) 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5109851A1 (zh) 设备到设备同步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
KR20140031965A (ko) 수신기 기반의 클리어 채널 평가를 위한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JP2023521117A (ja) 位置決定信号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CN108365927A (zh) 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0999361A (zh)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11107517A (zh) 通信资源的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18171507A1 (zh) 一种收发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序列的方法及装置
CA3022660C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1971915B (zh) 传输探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881222B (zh) 自组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WO2019029548A1 (zh) 传输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WO2019214586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0460411A (zh) Pbch重复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基站、用户设备
CN115001635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16169265A1 (zh) 一种多个电力线网络之间协调方法及装置
CN116569647A (zh) 通信连接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