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9830A - 一种数据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9830A
CN110879830A CN201910889297.4A CN201910889297A CN110879830A CN 110879830 A CN110879830 A CN 110879830A CN 201910889297 A CN201910889297 A CN 201910889297A CN 110879830 A CN110879830 A CN 1108798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sub
moving
information
target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892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瑞远
何华均
王如斌
隋远
鲍捷
郑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dong City Beij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dong City Beij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dong City Beij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dong City Beij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892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798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79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98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6Visual data mining; Browsing structured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和设备、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移动对象在移动过程中的移动轨迹;所述移动轨迹包括至少两个目标点;获得所述移动轨迹中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所述标签信息表征为在包括所述各个目标点的目标区域中各个目标点所处的位置信息;依据所述移动轨迹中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获得所述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所述签名信息用于表征为对所述移动轨迹的标识。至少能够实现对轨迹数据的高效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管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和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轨迹数据可反映移动对象在不同时间内所处的地理位置。从应 用层面上来看,轨迹数据可为城市出行提供极大的便利。以车的轨迹数据为例, 根据车的移动轨迹数据,可预测城市中的一个及以上区域的车流量,计算堵塞 区。通常,轨迹数据较为庞大,对于轨迹数据的存储业内通常采用的做法是: 将移动对象在移动轨迹中的各个全球定位系统(GPS)点进行记录,采用这种 方式进行存储,为了获得一条移动轨迹,需要查询或检索该轨迹的所有GPS点, 查询效率较低。可见,如何实现对轨迹数据的有效管理以至少实现高效率的查 询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和设备、 存储介质,至少能够实现对轨迹数据的高效管理。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移动对象在移动过程中的移动轨迹;所述移动轨迹包括至少两个目标 点;
获得所述移动轨迹中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所述标签信息表征为在包括 所述各个目标点的目标区域中各个目标点所处的位置信息;
依据所述移动轨迹中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获得所述移动轨迹的签名信 息,所述签名信息用于表征为对所述移动轨迹的标识。
前述方案中,所述获得所述移动轨迹中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包括:
确定包括所述移动轨迹中各个目标点的最小边界矩形区域为目标区域;
将所述目标区域进行至少两个子区域的划分;
获得所述移动轨迹中各个目标点在所述目标区域中的位置信息;
相应的,所述依据所述移动轨迹中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获得所述移动 轨迹的签名信息,包括:
依据各个目标点在所述目标区域中所处的位置信息,对各个子区域进行标 识;
依据标识结果,得到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
前述方案中,所述依据各个目标点在所述目标区域中所处的位置信息,对 各个子区域进行标识,包括:
对有目标点落入的子区域和未有目标点落入的子区域分别进行标识;
相应的,所述依据标识结果,得到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包括:
将对各个子区域的标识结果按照子区域划分顺序进行排列,得到所述移动 轨迹的签名信息。
前述方案中,在获得移动对象在移动过程中的移动轨迹之后,所述方法还 包括:
判断至少以下其中之一是否成立:
所述移动轨迹中包括的目标点的数量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
所述移动轨迹的数据量是否满足第二预定条件;
在至少其中之一成立的情况下,
对所述移动轨迹进行分段,得到至少一段子轨迹,每段子轨迹包括至少两 个目标点;
相应的,所述获得所述移动轨迹中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包括:
针对每段子轨迹,
获得各段子轨迹中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所述各段子轨迹的签名信息表 征为在包括所述段子轨迹的各个目标点的目标区域中所述段子轨迹的各个目标 点所处的位置信息;
相应的,依据所述移动轨迹中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获得所述移动轨迹 的签名信息,包括:
依据各段子轨迹中的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获得各段子轨迹的签名信息, 所述各段子轨迹的签名信息表征为对相应段子轨迹的标识。
前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以横向存储形式至少将所述移动对象与所述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进行对应 记录,和/或将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与所述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进行对应记 录。
前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以横向存储形式至少将所述移动对象与各段子轨迹的签名信息进行对应记 录,和/或将所述移动对象的各段子轨迹与各段子轨迹的签名信息进行对应记 录。
前述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
对所述移动轨迹、和/或所述移动轨迹的标签信息进行序列化和/或压缩后进 行记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管理设备,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移动对象在移动过程中的移动轨迹;所述移动轨 迹包括至少两个目标点;
第二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移动轨迹中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所述标 签信息表征为在包括所述各个目标点的目标区域中各个目标点所处的位置信 息;
第三获得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移动轨迹中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获得所 述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所述签名信息用于表征为对所述移动轨迹的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 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管理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 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 序时实现前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管理方法和设备、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 括:获得移动对象在移动过程中的移动轨迹;所述移动轨迹包括至少两个目标 点;获得所述移动轨迹中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所述标签信息表征为在包括 所述各个目标点的目标区域中各个目标点所处的位置信息;依据所述移动轨迹 中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获得所述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所述签名信息用于 表征为对所述移动轨迹的标识。至少能够实现对轨迹数据的高效管理,以至少 实现高效率的查询。此外,至少可以将移动对象与该移动轨迹产生的移动轨迹 的签名信息进行对应记录(存储),将移动轨迹作为整体进行横向存储,相当于 一种横向存储方案,至少可实现对移动轨迹的快速查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 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数据管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数据管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数据管理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a)、(b)为本申请提供的MBR和子区域划分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a)、(b)为本申请提供的轨迹键与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的存储示意 图;
图6为相关技术中提供的纵向存储的示意图;
图7(a)、(b)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管理方法与相关技术中的存储方案在 存储空间的占用、存储时间上的对比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管理设备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管理设备实施例的硬件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 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 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 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 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 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 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数据管理方法和设备,至少能够实现对轨迹数据的高 效管理,至少使得对轨迹数据如查询、修改、更新等操作更为便捷,提高操作 效率,减少操作时间。
相关技术中的将移动对象及其在移动轨迹中的各个GPS点进行对应记录 的方案,还存在以下的技术问题:由于各个GPS点之间为独立记录,至少无法 体现该移动对象在整体上的移动特性如移动对象在哪片区域内产生的该移动轨 迹(移动的空间特性)。本申请实施例至少能够体现移动对象的移动空间特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管理设备,可以为任何合理的能够对轨迹数据进行管 理的装置、设备,如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设备,用于对轨迹数据进行应用或调用 的设备等。
本申请提供数据管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应用于数据管理设备中,如图1 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得移动对象在移动过程中的移动轨迹;所述移动轨迹包括 至少两个目标点;
可以理解,移动对象可以是任何能够产生移动轨迹的对象,可以为可供用 户出行的交通工具,如出租车、(共享)自行车等;还可以为可移动的终端如手 机。移动对象在移动轨迹中所产生的每个位置均可视为一个目标点。
S102:获得所述移动轨迹中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所述标签信息表征为 在包括所述各个目标点的目标区域中各个目标点所处的位置信息;
S103:依据所述移动轨迹中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获得所述移动轨迹的 签名信息,所述签名信息用于表征为对所述移动轨迹的标识。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依据移动轨迹中的各个目标点在目标区域中所处 的位置信息,获得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以实现对移动轨迹进行标识,为一种 对轨迹数据的管理方案。每个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可标识各个移动轨迹,与相 关技术中为了获得一条移动轨迹需要查询或检索该轨迹的所有GPS点的方案相 比,在轨迹数据的操作如查询、修改、更新等情况下,仅需要查询或检索移动 轨迹的签名信息即可,可加快查询或检索效率,提高操作效率,减少操作时间。 其中,包括有移动轨迹中的各个目标点的目标区域可在整体上体现该移动轨迹 的空间特性。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轨迹基于移动对象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 至少两个位置信息而产生。进一步的,步骤S101还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而实现:
获得移动对象在移动过程中的至少两个位置信息,依据各个位置信息,获 得移动对象在移动过程中的移动轨迹。此处,为区分不同的位置信息,位置信 息可用移动对象在移动过程中所处位置的经纬度信息来表示。考虑到在实际应 用中,移动对象位于不同的位置的时间通常为不同,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还需 要获得移动对象在处于某个位置时的时间信息,移动轨迹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 移动过程中所处的各个位置的记录。
本申请提供数据管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应用于数据管理设备中,如图2 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201:获得移动对象在移动过程中的移动轨迹;所述移动轨迹包括至少两 个目标点;
S202:确定包括所述移动轨迹的各个目标点的最小边界矩形(MBR)区域 为目标区域;
S203:将所述目标区域进行至少两个子区域的划分;
S204:获得所述移动轨迹中各个目标点在所述目标区域中的位置信息;
S205:依据各个目标点在所述目标区域中所处的位置信息,对各个子区域 进行标识;
S206:依据标识结果,得到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
可以理解,S202~S204为对前述S102的进一步说明;S205-S206为对前述 S103的进一步说明。
前述方案中,MBR区域为包括有移动轨迹的各个目标点的最小矩形,MBR 区域即可视为移动对象在哪片区域内产生的该移动轨迹,可体现该移动轨迹的 空间特性。每个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可标识各个移动轨迹,与相关技术中为了 获得一条移动轨迹需要查询或检索该轨迹的所有GPS点的方案相比,在轨迹数 据的操作如查询、修改、更新等情况下,仅需要查询或检索移动轨迹的签名信 息即可,实现对轨迹数据的高效管理。
前述方案中,对目标区域进行子区域的划分可以是对目标区域进行各个子 区域的等大划分,也可以是非等大划分,视具体情况而灵活设定。步骤205和 206可以具体为:对有目标点落入的子区域和未有目标点落入的子区域分别进 行标识;将对各个子区域的标识结果按照子区域划分顺序进行排列,得到所述 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也即,对落入有目标点和未落入有目标点的子区域进行 区分,可以采用不同的标识进行这两类子区域的区分。为节省存储空间,标识 可以仅需要一个比特位(bit),通过不同的bit值进行区分,例如,bit位取值为 1代表着子区域为落入有目标点的子区域,bit位取值为0为代表着子区域为未 落入有目标点的子区域;反之亦可。当然,还可以用其它方案进行这两个子区 域的区分,如通过字节(Byte)的不同取值(如Byte=00为代表着子区域为落 入有目标点的子区域,Byte=11为代表着子区域为未落入有目标点的子区域) 进行区分。按照子区域划分顺序将对各个子区域的标识(区分)结果进行排列, 得到所述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这种区分子区域为哪类子区域的方案易于实现, 且准确性较佳。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而知,任何其它能够区分两个不同子区域 (落入有目标点和未落入有目标点的子区域)的方案均可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 保护范围。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一和/或二,在一个可选的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
以横向存储形式至少将所述移动对象与所述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进行对应 记录、和/或将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与所述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进行对应记 录。本可选方案中,至少对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进行记录(存储),通过移动轨 迹的签名信息对轨迹数据进行记录,将移动轨迹作为整体进行了存储,为一种 横向存储方案,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存储移动轨迹的方案。此外,这种横向存储 移动轨迹的方案可通过轨迹的签名信息直接获得轨迹数据,与相关技术中的为 了获得一条轨迹需要查询该轨迹的所有GPS点并整合GPS点得到该轨迹的方 案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直接获得轨迹数据的方案,实现了对轨迹 数据的高效存储。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一和/或二,在一个可选的方案中,在获得移动对象在移 动过程中的移动轨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至少以下其中之一是否成立:
所述移动轨迹中包括的目标点的数量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
所述移动轨迹的数据量是否满足第二预定条件;
在至少其中之一成立的情况下,
对所述移动轨迹进行分段,得到至少一段子轨迹;针对每段子轨迹,所述 每段子轨迹包括至少两个目标点,前述的S102可以具体为:获得各段子轨迹中 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所述各段子轨迹的签名信息表征为在包括所述段子轨 迹的各个目标点的目标区域中所述段子轨迹的各个目标点所处的位置信息;前 述的S103可以具体为:依据各段子轨迹中的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获得各段 子轨迹的签名信息,所述各段子轨迹的签名信息表征为对相应段子轨迹的标识。
本可选方案中,在某个移动轨迹包括的目标点数量较多如达到预设的目标 点上限值的情况(满足第一预定条件)下,和/或移动轨迹的数据量是否满足第 二预定条件,例如以按行将移动轨迹存储在数据库中为例,预先规定每行可存 储的最大字节如为200,一条移动轨迹的数据量如该移动轨迹的字节达到为每 行设定的最大字节数,均需要对移动轨迹进行分段,以实现对移动轨迹的成功 存储。可以理解,采用对移动轨迹进行分段的方式,还可以避免由于移动轨迹 过长而导致的移动轨迹签名信息计算不准确、和/或查询效率低的问题。在对移 动轨迹进行分段之后,分段后的每个子轨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各段子轨迹的 目标区域如MBR区域的计算及各段子轨迹的各个目标点在各自的MBR区域中 的位置信息,依据各段子轨迹中的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获得各段子轨迹的 签名信息,各段子轨迹的签名信息表明着各段子轨迹的标识。一方面,实现了 移动轨迹的成功存储(采用分段的形式实现了整个移动轨迹的存储)。另一方面, 在轨迹数据的操作如查询、修改、更新等情况下,可直接通过各段子轨迹的签 名信息进行子轨迹的查询或检索,大大加快查询或检索效率,提高操作效率, 减少操作时间。此外,各段子轨迹的目标区域可在整体上体现该段子轨迹的空 间特性。
在前述的分段的可选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以横向存储形式至少将所述 移动对象与各段子轨迹的签名信息进行对应记录、和/或所述移动对象的各段子 轨迹与各段子轨迹的签名信息进行对应记录。至少对子轨迹的签名信息进行记 录(存储),提供了一种可通过子轨迹的签名信息直接获得子轨迹数据的方案, 实现了对轨迹数据的高效存储和查询。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一和/或二,在一个可选的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移动轨迹、所述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和/或所述子轨迹的签名信息 进行序列化和/或压缩后进行记录。为节省对空间的占用,需要对轨迹数据进行 压缩。为使轨迹数据的格式保持为一致,需要对轨迹数据进行序列化,以实现 对轨迹数据的高效存储、节约存储空间。本申请实施例中除移动轨迹、移动轨 迹的签名信息、和/或各段子轨迹的签名信息之外,其它数据如移动过程中的多 个位置信息等也可进行序列化和/或压缩后再进行存储,以实现对轨迹数据的高 效存储。
下面结合附图3、图4(a)、(b)-图7(a)、(b)及具体应用场景对本申请 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应用场景中,以移动对象为自行车、且该自行车的标识为自行车A为例,
S301:采集自行车A在一段时间内移动过程中所处的多个GPS点坐标;
本步骤中,每个GPS点均可用p来表示,p={lat,lng,t}表明在t时刻处于 经度为lng、纬度为lat的位置。
S302:将在该时间段内采集的多个GPS点坐标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记录,得 到自行车A在该时间段内产生的移动轨迹;
本步骤中,按照时间顺序进行GPS点的记录,得到自行车A在这段时间内 的移动轨迹。
S303:将移动轨迹中的每个GPS点视为一个目标点,计算包括有所有目标 点的MBR区域;
如图4(a)所示,假定自行车A在该段时间内的移动轨迹包括7个目标点, 如图4(a)所示的实心圆点;MBR区域为一个矩形区域且包括有这7个目标 点的最小边界(外接)矩形。
可以理解,MBR为包括有一条移动轨迹的所有目标点的最小外接矩形,在 各个目标点均可用经纬度信息表示的情况下,MBR区域也可用经纬度信息进行 表示,其为一个经纬度范围值,通过这个经纬度范围值可以看出该条移动轨迹 的空间特性-在哪片区域范围内进行移动。
S304:将MBR区域划分为α×α个相同大小的子区域;
S305:按照落入有目标点和未落入有目标点,对各个子区域进行标识;
S306:按照子区域划分顺序,将各个子区域的标识结果进行排列,得到移 动轨迹的签名信息;
在步骤304~306中,α可以取值为任何合理的正整数,如α=2、α=4等。本 应用场景中,取α=4,相当于将图4(a)所示的MBR区域划分为4×4个相同 大小的子区域,划分的结果如图4(b)所示。为方便描述,对划分为出的16 个相同大小的子区域进行编号子区域0~子区域15。每个子区域采用一个bit位 进行标识,对这16个子区域分别进行bit位的标识得到16个bit位。具体的, 如果某个子区域中有目标点的落入,则该子区域的bit位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 0。如图4(b)所示的情形,子区域0、1、2、4、7、11和15均有目标点落入, 则这些子区域的bit位取值为1。其余子区域未有目标点落入,则其余子区域bit 位取值为0。按照从0~15的子区域编号,得到16个bit位的取值为(1110 1001 0001 0001)(二进制序列),该16个bit位的取值即可标识为自行车A在该段时 间内产生的移动轨迹。
可以理解,采用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作为移动轨迹的标识,与采用各个GPS 点坐标的集合作为移动轨迹的标识相比,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更为简短、方便 查询。且通过对MBR区域的等大划分及根据各子区域是否落入有目标点的判 断结果进行各个子区域的标识,与相关技术中使用GPS点进行移动轨迹的标识 的方案相比,将α×α位的二进制序列作为移动轨迹的签名,得到一种更细粒度 的轨迹位置信息。其中,采用α×α位的二进制序列表示移动轨迹的位置信息, 更易于硬件实现,可靠性佳。此外,MBR区域也可用经纬度范围值来表示,划 分的各个子区域也具有一定的经纬度范围值,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可检索或 查询移动轨迹的所有GPS点之前,通过对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的查询或检索, 可大体了解该条移动轨迹的位置分布。
S307:至少将轨迹键和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进行对应记录;
本步骤中,如图5(a)所示,可以采用表格1进行轨迹键和其在该时间段 内产生的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进行对应记录。或者,也可以如图5(b)所示, 采用表格2中进行存储。以traj1~trajm共m个轨迹键为例,m为大于等于1 的正整数。
其中,轨迹键为移动对象的标识(Object ID,oid)如自行车A与该移动轨 迹起始时间戳的组合,这样便可通过移动对象标识及起始时间作为检索或查询 内容,高效地找到给定对象在一段时间范围内的移动轨迹。此外,表2中的每 行记录的内容还包括以下4个部分:
(1)时空属性;包括产生的某个移动轨迹的起始时间ts,结束时间te,开 始位置ps,结束位置pe,以及移动轨迹的MBR;
(2)GPS点列表:一条移动轨迹的所有GPS点集合为GPS点列表,可使 用Kryo方法进行序列化,采用GZip压缩方法进行压缩后再记录。在将轨迹数 据存储在磁盘的情况下,压缩能够大幅度降低对磁盘的空间占用,序列化可方 便内存对磁盘上的轨迹数据的读写。
(3)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轨迹签名);图5(b)是以8个二进制序列进 行的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图5(a)、(b)仅为一种具体举例而已, 并不覆盖本申请实施例的表格的所有形式,任何合理的均处于本申请实施例的 覆盖范围内。
(4)其它属性信息;某条移动轨迹的长度、包括的GPS的个数、轨迹的 平均速度等。
为方便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图5(a)、(b)的存储方式的理解,引入相关技 术中对GPS点的存储方式(将移动对象在移动轨迹中的各个GPS点进行记录) 的方案,如图6所示,为相关技术中存储移动轨迹的各个GPS点的方案。在 图6所示的表格中,点键值pn表示移动对象的第n(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个GPS点及其时间戳信息,时空属性表示该移动对象在tn时刻处于纬度为latn、 经度为lngn的位置(第n个GPS点的坐标)。如图6所示的相关技术中的存储 方案,每行记录的是移动轨迹的单个GPS点的相关信息,可视为一种纵向存储 方案。
与相关技术中的存储方式相比,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而知,在图5(a)、(b) 中,每一行记录(存储)的内容可以为移动对象(移动对象的标识)及该移动 对象产生的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也即本申请实施例的存储方式,每行存储的 与一条移动轨迹相关的信息,横向上将移动轨迹作为整体进行存储,与相关技 术中的纵向存储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方案为一种横向存储方案,这种横 向存储方案,至少以移动轨迹作为存储单位进行轨迹数据的存储,与相关技术 中以GPS点作为存储单位进行的存储(为了获得一条移动轨迹需要查询或检索 该移动轨迹的所有GPS点)相比,仅需要查询或检索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即可获得一条移动轨迹,至少可实现对移动轨迹的快速查询,查询效率被大大提升。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论采用如图5(a)或图5(b)哪种表格形式进行移动 轨迹的横向存储,均为一种对轨迹数据进行高效存储的方案。通过对轨迹数据 的序列化和压缩,可大大节省存储空间,方便对轨迹数据的读取。在对轨迹数 据进行查询、修改、更新等操作下,仅需要查询或检索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即 可得到与该条移动轨迹相关的所有数据,为一种高效的存储、查询或检索方案, 节省查询或检索时间,提高检索或查询效率。
前述方案是将GPS点列表进行序列化和压缩为例进行的说明,可以理解, 除了GPS点列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其它任何与轨迹数据相关的数据如移动轨 迹的签名信息、其它属性信息、轨迹键等均可进行序列化和/或压缩。
前述方案中,是未对移动轨迹进行分段的情况下进行的说明,可以理解, 在移动轨迹包括的目标点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如移动轨迹的目标点数量达到目标 点的上限值如100个或80个(可根据实际情况而灵活设定),为实现对移动轨 迹的成功存储,可以对移动轨迹进行子轨迹的划分。由于本应用场景中采用的 是横向存储方式,以行为单位对移动轨迹进行记录,预先规定每行可存储的最 大字节,如果一条移动轨迹的数据量如该移动轨迹的字节达到为每行设定的最 大字节数,相当于移动轨迹在一行中无法实现完整记录,则需对移动轨迹进行 子轨迹的划分。可以理解,对移动轨迹进行子轨迹的划分,还可以防止移动对 象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GPS点坐标过多而导致的轨迹签名计算不准确的问题。 划分采用的依据可以是任何合理的依据,例如,以移动对象停留时间过长的GPS 点作为切割点进行移动轨迹的划分,还可以预先设定每个子轨迹最多包括的 GPS点的数量等。每段子轨迹视为一个新的移动轨迹,继续执行S303~307,可 通过查询或检索子轨迹的签名信息即可得到与该条子轨迹相关的所有数据,节 省查询或检索时间,提高检索或查询效率。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而知,在对移 动轨迹进行子轨迹的划分的方案中,所划分的子轨迹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 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主要根据采用的划分依据而定。举个例子,以划分采用 的依据为移动对象停留时间过长的GPS点作为切割点进行移动轨迹的划分为 例,在移动对象A的一段移动轨迹中其在各个GPS点的停留时间均相当,不存 在一个停留时间过长的GPS点,则这种情况可以认为移动轨迹未被划分为多段, 仅被划分为一段,也相当于未被划分。还例如,预先设定每个子轨迹最多包括 的GPS点的数量为100,而移动对象A一段移动轨迹中产生的GPS点的数量 为40个、小于预定的100个,这种情况也被视为移动轨迹仅被划分为一段。可 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对移动轨迹的划分,划分的子轨迹的数量视具体情 况而定。本申请实施例的对移动轨迹的划分,一方面可避免由于轨迹过长、GPS 点数量过多而导致的签名信息不准确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保证查询的正确率和 缩短查询时间。
发明人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采用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轨迹数据的存储的方 案(横向存储方案)至少在存储时间、存储空间上均优于相关技术中的采用GPS 点进行移动轨迹的存储的方案(纵向存储方案)。在图7(a)、(b)中,实线曲 线代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横向存储方案,虚线曲线代表相关技术的纵向存储 方案。可以理解,图7(a)、(b)的横坐标可表示采集到的数据集长度或大小 的一定百分比,如采集到的200GB数据集的20%、40%或60%等;该数据集 可以是一定数量的移动轨迹的集合;也可以是一定数量的移动轨迹的所有GPS 点的集合,单位为GB(吉比特)。如图7(a)所示,为二种方案在存储空间的 占用方面的比较示意图,可以看出,在横坐标代表着移动轨迹的数量、纵坐标 代表占用的存储空间的大小(以GB为单位)的情况下,在横坐标相等也即存 储相同长度或大小的数据集(如存储200GB的40%)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 的横向存储方案对磁盘或内存的占用空间明显小于相关技术的纵向存储方案。 如图7(b)所示,为二种方案在存储时间方面的比较示意图,可以看出,在代 表着移动轨迹的数量、纵坐标代表存储时间(以秒S为单位)的情况下,在存储相同大小或长度的数据集(如存储200GB的20%)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 的横向方案的存储时间明显小于相关技术的纵向存储方案。也即在单位时间内 本申请实施例的横向方案存储的移动轨迹数量或GPS点的数量更多待,可实现 快速的存储,大大缩短存储时间。此外,由于采用了压缩机制,所以GPS点列 表的大小将会小于未经压缩的GPS点列表。
可以理解,轨迹数据可以存储在磁盘上,还可以存储在内存中,以便后续 的查询、修改或更新。考虑到磁盘的空间更大,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将轨迹数 据存储在磁盘上。进一步的,考虑到分布式数据库具有实时读写的功能,则可 将轨迹数据存储在分布式数据库中,如分布式非关系型(NoSQL)的数据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管理设备,如图8所示,所述设备包括:第一 获得单元801、第二获得单元802及第三获得单元803;其中,
第一获得单元801,用于获得移动对象在移动过程中的移动轨迹;所述移 动轨迹包括至少两个目标点;
第二获得单元802,用于获得所述移动轨迹中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所 述标签信息表征为在包括所述各个目标点的目标区域中各个目标点所处的位置 信息;
第三获得单元803,用于依据所述移动轨迹中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获 得所述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所述签名信息用于表征为对所述移动轨迹的标识。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获得单元802,用于确定包括所述移动轨迹中各个目标点的最小 边界矩形区域为目标区域;将所述目标区域进行至少两个子区域的划分;
获得所述移动轨迹中各个目标点在所述目标区域中的位置信息;
相应的,所述第三获得单元803,用于:
依据各个目标点在所述目标区域中所处的位置信息,对各个子区域进行标 识;
依据标识结果,得到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获得单元803,用于对有目标点落入的 子区域和未有目标点落入的子区域分别进行标识;
将对各个子区域的标识结果按照子区域划分顺序进行排列,得到所述移动 轨迹的签名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至少以下其中之一是否成立:
所述移动轨迹中包括的目标点的数量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
所述移动轨迹的数据量是否满足第二预定条件;
在至少其中之一成立的情况下,触发分段单元;
分段单元,用于对所述移动轨迹进行分段,得到至少一段子轨迹,每段子 轨迹包括至少两个目标点;
针对每段子轨迹,
所述第二获得单元802,用于获得各段子轨迹中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 所述各段子轨迹的签名信息表征为在包括所述段子轨迹的各个目标点的目标区 域中所述段子轨迹的各个目标点所处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三获得单元803,用于依据各段子轨迹中的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 获得各段子轨迹的签名信息,所述各段子轨迹的签名信息表征为对相应段子轨 迹的标识。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一记录单元,用于以横向存储形式至少将所述移动对象与所述移动轨迹 的签名信息进行对应记录,和/或将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与所述移动轨迹的 签名信息进行对应记录。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二记录单元,用于以横向存储形式至少将所述移动对象与各段子轨迹的 签名信息进行对应记录,和/或将所述移动对象的各段子轨迹与各段子轨迹的签 名信息进行对应记录。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序列化单元,用于对所述移动轨迹、和/或所述移动轨迹的标签信息进行序 列化;和/或
压缩单元,用于对所述移动轨迹、和/或所述移动轨迹的标签信息进行压缩。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管理设备,由于该设备解决问题的原 理与前述的数据管理方法相似,因此,设备的实施过程及实施原理均可以参见 前述方法的实施过程及实施原理描述,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所述设备中的第一获得单元801、第二获得单元802、第三获得 单元803、分段单元、判断单元、第一记录单元、第二记录单元、序列化单元 及压缩单元在实际应用中均可由终端中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微控制单元(MCU, Microcontroller Unit)或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至少用于执行图1至图5、以及图7(a)、 (b)任一所示方法的步骤。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体可以为存储器。所述 存储器可以为如图9所示的存储器92。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管理设备。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管 理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数据管理设备包括:用于进行数据传 输的通信组件93、至少一个处理器91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91上运行的计 算机程序的存储器92。终端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94耦合在一起。可理 解,总线系统9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94除包括数据 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 见,在图9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94。
其中,所述处理器9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至少执行图1至图5、以及图 7(a)、(b)任一所示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存储器9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 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 Read Only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 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 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 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 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 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 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 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 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 (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Memory)。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存储 器9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91中,或者由处理器91 实现。处理器9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 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9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 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9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DSP,或者其他可编程逻 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91可以实现或 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 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 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92, 处理器91读取存储器9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数据管理设备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 (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 Programmable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MCU、微处理器 (Microprocessor)、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的数据管理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 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 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 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 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 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 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 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 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 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 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 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 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 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 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 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 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 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 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 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 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 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 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 介质。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 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产品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 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产品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或设备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 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或设备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 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 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 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移动对象在移动过程中的移动轨迹;所述移动轨迹包括至少两个目标点;
获得所述移动轨迹中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所述标签信息表征为在包括所述各个目标点的目标区域中各个目标点所处的位置信息;
依据所述移动轨迹中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获得所述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所述签名信息用于表征为对所述移动轨迹的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移动轨迹中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包括:
确定包括所述移动轨迹中各个目标点的最小边界矩形区域为目标区域;
将所述目标区域进行至少两个子区域的划分;
获得所述移动轨迹中各个目标点在所述目标区域中的位置信息;
相应的,所述依据所述移动轨迹中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获得所述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包括:
依据各个目标点在所述目标区域中所处的位置信息,对各个子区域进行标识;
依据标识结果,得到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各个目标点在所述目标区域中所处的位置信息,对各个子区域进行标识,包括:
对有目标点落入的子区域和未有目标点落入的子区域分别进行标识;
相应的,所述依据标识结果,得到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包括:
将对各个子区域的标识结果按照子区域划分顺序进行排列,得到所述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得移动对象在移动过程中的移动轨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至少以下其中之一是否成立:
所述移动轨迹中包括的目标点的数量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
所述移动轨迹的数据量是否满足第二预定条件;
在至少其中之一成立的情况下,
对所述移动轨迹进行分段,得到至少一段子轨迹,每段子轨迹包括至少两个目标点;
相应的,所述获得所述移动轨迹中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包括:
针对每段子轨迹,
获得各段子轨迹中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所述各段子轨迹的签名信息表征为在包括所述段子轨迹的各个目标点的目标区域中所述段子轨迹的各个目标点所处的位置信息;
相应的,依据所述移动轨迹中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获得所述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包括:
依据各段子轨迹中的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获得各段子轨迹的签名信息,所述各段子轨迹的签名信息表征为对相应段子轨迹的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以横向存储形式至少将所述移动对象与所述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进行对应记录,和/或将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与所述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进行对应记录。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以横向存储形式至少将所述移动对象与各段子轨迹的签名信息进行对应记录,和/或将所述移动对象的各段子轨迹与各段子轨迹的签名信息进行对应记录。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所述移动轨迹、和/或所述移动轨迹的标签信息进行序列化和/或压缩后进行记录。
8.一种数据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移动对象在移动过程中的移动轨迹;所述移动轨迹包括至少两个目标点;
第二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移动轨迹中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所述标签信息表征为在包括所述各个目标点的目标区域中各个目标点所处的位置信息;
第三获得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移动轨迹中各个目标点的标签信息,获得所述移动轨迹的签名信息,所述签名信息用于表征为对所述移动轨迹的标识。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数据管理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0889297.4A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数据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8798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9297.4A CN110879830A (zh)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数据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9297.4A CN110879830A (zh)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数据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9830A true CN110879830A (zh) 2020-03-13

Family

ID=69728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89297.4A Pending CN110879830A (zh)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数据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7983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3753A (zh) * 2022-01-28 2022-05-17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轨迹监控方法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63508A1 (en) * 2014-06-17 2015-12-17 Naveen NANDAN Grid-based analysis of geospatial trajectories
CN106383868A (zh) * 2016-09-05 2017-02-0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道路网络的时空轨迹聚类方法
CN107526815A (zh) * 2017-08-28 2017-12-29 知谷(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目标区域范围内的移动模式的确定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059907A (zh) * 2018-06-27 2018-12-2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轨迹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344337A (zh) * 2018-08-09 2019-02-1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移动热点与移动兴趣点的匹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933066A (zh) * 2019-02-22 2019-06-25 上海岚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移动轨迹回放的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63508A1 (en) * 2014-06-17 2015-12-17 Naveen NANDAN Grid-based analysis of geospatial trajectories
CN106383868A (zh) * 2016-09-05 2017-02-0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道路网络的时空轨迹聚类方法
CN107526815A (zh) * 2017-08-28 2017-12-29 知谷(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目标区域范围内的移动模式的确定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059907A (zh) * 2018-06-27 2018-12-2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轨迹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344337A (zh) * 2018-08-09 2019-02-1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移动热点与移动兴趣点的匹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933066A (zh) * 2019-02-22 2019-06-25 上海岚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移动轨迹回放的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3753A (zh) * 2022-01-28 2022-05-17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轨迹监控方法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31588B1 (ko) 파일 저장 시의 색인 구현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7026881B (zh) 业务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061752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033360B (zh) 一种数据查询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5468642A (zh) 数据的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0764706A (zh) 存储系统、数据管理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1125033B (zh) 一种基于全闪存阵列的空间回收方法及系统
US11204935B2 (en) Similarity analyses in analytics workflows
US9280551B2 (en) De-duplication deployment planning
CN114328545B (zh) 数据存储及查询方法、装置及数据库系统
CN107608630B (zh) 数据读写方法及装置
US10423580B2 (en) Storage and compression of an aggregation file
CN113806341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存储设备
CN102541952A (zh) 一种基于数据库获取历史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10879830A (zh) 一种数据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020717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394876B (zh) 大文件存储/读取方法、存储/读取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7235069A (zh) 索引创建方法、数据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462148A (zh) 一种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1984600B (zh) 一种文件聚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16731A (zh) 数据存储方法、数据读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08140047B (zh) 数据处理装置和方法以及数据容器结构
CN114896298A (zh) 一种同类型标签数据预测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96785B (zh) 数据备份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142804A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存储设备的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3